-二十八脉分类比较表
《中医二十八脉及全部脉象》

《中医二十八脉及全部脉象》
中医对脉象的分类精细,最多有28种脉象: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芤、弦、革、牢、濡、弱、细、散、伏、动、促、结、代、疾
1. 表脉——浮。
2.里脉——沉、牢、伏。
3.寒脉——迟、缓、结、紧。
4.热脉——数、动、疾、促。
5.虚脉——虚、弱、微、散、革、代、短。
6.实脉——实、长、滑。
7.气脉——洪、濡。
8.血脉——细、弦、涩、芤。
《常见脉象的歌诀》
浮脉行于皮肤表,似同枯木水上漂;
沉脉伏于筋骨间,推筋至骨用力寻;
迟脉一息唯三至,分钟少于六十行;
数脉一息五六至,九十以上为数频;
滑脉滑利如走珠,妊娠脉上可体验;
涩脉往来实艰难,有中似无应指间;
虚脉按之即无力,虚如葱管弱如棉;
实脉举按力均强,形如竹棍好思量;
长脉不过体位长,位越三关向肘长;
短脉寸尺向关缩,三指并紧方可摸;
洪脉来大去时小,指下炎炎如火烧;
微脉细微如丝线,似有似无静心寻;
紧脉如被绳索绕,经气被束心明了;
溪水流入宽河床,流行无力即为缓;
芤脉其意为中空,阴血溢出脉管中;
弦脉好似一根弦,端直而长病主肝;缓脉充盈为之濡,湿邪停滞阳被阻;细脉稍比微脉粗,阴血亏少脉无助;结脉缓慢时一止,止中尚无定数寻;代脉本为代偿意,时动时止有定数;促脉乃是急促间,阳强阴弱脉暂停;以上所述常见脉,临证必须心里明。
《中医诊断学正常脉象》。
28种脉分类比较表

浮 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散
表 证;虚阳浮越证
浮 脉 类
轻 取 即 得
Hale Waihona Puke 洪 濡 芤 革 沉沉 脉 类
重 按 始 得 一 息 不 足 四 至 一 息 五 至 以 上
伏 牢 弱 迟 缓 涩 结 数
迟 脉 类
数 脉 类
疾 脉来急疾,一息七八至(120次以上/分) 阳极阴竭,元气欲脱 促
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
动 脉短如豆,滑数有力 虚 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
阳热亢盛、瘀滞、痰食内停(有力) 促脉数而时一止,此为阳极欲亡阴。 脏气衰败 (无力) 三焦郁火炎炎盛,进必无生退可生。 动脉摇摇数在关,无头无尾豆形团。 痛、恐 其原本是阴阳搏,虚者摇兮胜者安。 举之迟大按之松,脉状无涯类谷空。 虚 证(气血两虚) 莫把芤虚为一例,芤来浮大似慈葱。 细来累累细如丝,应指沉沉无绝期。 气血俱虚、湿证 春夏少年俱不利,秋冬老弱却相宜。 微脉轻微瞥瞥乎,按之欲绝有如无。 气血大虚、阳气暴脱 微为阳弱细阴弱。细比于微略较粗。 两头缩缩名为短,涩短迟迟细且难。 有力主气郁,无力主气损 短涩而浮秋喜见,三春为贼有邪干。 脏气衰微 (代而无力) 动而中止不能还,复动因而作代看。 痛、恐、跌仆损伤 (代而有力) 病者得之犹可疗,平人却与寿相关。 浮沉皆得大而长,应指无虚愊愊强。 实 证;平人 热蕴三焦成壮火,通肠发汗始安康。 滑脉如珠替替然,往来流利却还前。 痰湿、食积、实热;青壮年,孕妇 莫将滑数为同类,数脉惟看至数间。 举如转索切如绳,脉象因之得紧名。 寒、痛、食积 总是寒邪来作寇,内为腹痛外身疼。 过于本位脉名长,弦则非然但满张。 阳气有余,实热之证;平人 弦脉与长争较远,良工尺度自能量。 弦脉迢迢端直长,肝经木旺土应伤。 肝胆病、疼痛、痰饮;老年健康者 怒气满胸常欲叫,翳蒙瞳子泪淋浪。 (换露西去死,汝若无力) 弦:老人肝胆的痰饮导致疼痛 (金华色叔有食积) 滑:青年孕妇的痰湿食积导致实热 (金星带动约瑟夫,带得他很痛) 动:洞恐痛 (嘘嘘微弱的姐气血两虚) (慌话事先长大的是正常人)
28种脉像总结大全

脉
牢脉主体内的阴寒之邪亢盛;比如阴寒内盛所致的心腹疼痛,风痉拘急等症候都会出现牢脉。
牢脉附着在筋骨上,坚牢不移,因此脉形比较弦长。
当体内的阴寒亢盛时,由于寒邪的特性为收引凝滞,以至于阳气潜藏而难以升张,因此会出现沉而弦长,坚牢不移的脉象。
牢脉与沉脉、伏脉类似。脉象的差别:牢脉比沉脉深沉,几乎是贴着筋骨固定不移的搏动,但是相对来说,牢脉还比不上伏脉来的深沉。
当外部有治病之气侵袭肌表时,人体卫气与外邪相互斗争,因此脉气搏动有力,脉位符而明显。
当人体因久病而虚衰时,由于体内的气血亏损,阳气不能附于阴液而浮越于外,此时的脉象就显得浮大而无力
浮脉与芤、濡、虚、散4种脉象类似。这些脉象的特点是脉位都位于肌表浅处,因此很容易与浮脉混淆。脉象的特征的差别:1.脉象的脉形不大不小,轻取明显,重按稍减,脉体没有空虚感。2.芤脉的脉位浮,脉体形大却有空虚感,如同按在葱管上。3.濡脉的脉位浮,脉形细小而柔软。4.虚脉的脉象软弱无力,脉形细小并且有空虚感。5.散脉的脉位浮,好像没有根基的浮萍一样散乱,脉形细小并且至数不齐。
革脉浮大中空却搏指有力,如同按在鼓皮上,周围的脉象显得较为干硬,中空无力;重按脉象减弱。
当体内的精血严重亏损时,由于阴血不足以充润脉管,因而造成脉管空虚,此时阳气没有阴液可以依附,而浮越在外。于是形成脉管浮大中空之革脉。一般来说,革脉的脉象比芤脉更强而有力,显示革脉的阳气比芤脉更为强盛。
革脉于芤脉、虚脉类似。三者都具有脉管中空的脉象。脉象的差别:1.革脉浮大中空却搏指有力,如同按在鼓皮上,周围的脉管较为刚硬。2.芤脉脉象浮大中空,如同按在葱管上,周围的脉管较为柔软。3.虚脉的脉位浮大,浮中沉三候均软弱无力,却仍有根。
促脉与结脉、代脉类似,三者都具有突然歇止的脉象。脉象的差别:1.促脉的脉象急数,每次歇止的间隔没有一定的规律,歇止的时间也比较短暂。2.结脉的脉象迟缓,每次歇止的间隔没有一定的规律,歇止的时间也比较短暂。3.代脉比促脉迟缓,每到一定的规律就突然歇止。每次歇止的时间较长。
中医——28种脉象

中医——28种脉象健康人脉象应为一次呼吸跳4次,寸关尺三部有脉,脉不浮不沉,和缓有力,尺脉沉取应有力。
常见病脉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洪脉、细脉、弦脉等。
中医学名词。
手指感到的脉动征象。
有浮、沉、迟、数(shuò)等二十多种。
人有疾病,脉象常发生相应的变化和反映,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依据之一。
脉动应指(指头)的形象,包括频率、节律、形态、充盈度、显现部位、通畅的情况、动势的和缓、波动的幅度等方面。
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
心主血脉,心脏搏动把血液排入血管而形成脉搏。
心脏的搏动和血液在血管中的运行均由宗气所推动。
血液循行于龉苤?校??诵脑嗟闹鞯甲饔猛猓?贡匦胗懈髟嗥鞯男?髋浜稀7纬?俾觯?词茄?杏谌?淼难?鼍?阌诜?,且肺主气,通过肺气的敷布,血液才能布散全身;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统血,血液的循行有赖于脾气的统摄;肝藏血,肝主疏泄,有调节血量的作用;肾藏精,精化气,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各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而且精可化生血,是生成血液的物质基础之一。
故脉象的形成与五脏功能活动有关,而且五脏与六腑相表里,脉象的变化也可反映六腑的变化。
浮脉:轻寻有、按无有,浮脉漂然肉上游,水帆木浮未定向,浮脉中间仔细究,有力恶风见表实,无神无力指虚浮,浮脉里有七瓣(浮紧、浮缓、浮滑、浮数、、浮迟、浮虚、浮洪),其中理性要经验。
洪脉:洪脉满指波涛似,来时力状去自然。
脉洪阳盛虽夏旺,非是火盛治灾凡。
实脉:实毕毕更属长,举按充实力最强,新病逢时是火盛,久病逢时或气痛。
长脉:长脉直过本位前,迢迢自弱类长杆,心肾身强气本状,实脉相联似剑长。
短脉:短脉象形似龟,藏头露尾脉中筋,寸尺可凭关不诊,涩微动结似相随,主病逢之为难治,概似真元气多亏。
芤脉:两边实中间空,芤形脉似软如葱,寸阳见芤血上溢,芤现迟脉下流红,芤形浮细须轻诊,睡眠浮脉像得诊,气血伤耗精神损,自汗阳虚骨蒸深。
散脉:散脉形浮无沉候,如寻至数拘不定,满指散乱似扬先,按之分散难归整,产是生早胎为堕,久病脉散必丧命。
中医二十八种脉象(附示意图)

中医二十八种脉象(附示意图)随图附赠,二十八脉分脉脉歌,详解于下:浮脉【体象歌】浮在皮毛,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主病歌】浮脉为阳,其病在表。
寸浮伤风,头疼鼻塞;左关浮者,风在中焦;右关浮者,风痰在膈;尺脉得之,下焦风客,小便不利,大便秘涩。
【兼脉歌】无力表虚,有力表实。
浮紧风寒,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缓风湿。
浮芤失血,浮短气病;浮洪虚热,浮虚暑惫;浮涩血伤,浮濡气败。
沉脉【体象歌】沉行筋骨,如水投石;按之有余,举之不足。
【主病歌】沉脉为阴,其病在里。
寸沉短气,胸痛引胁;或为痰饮。
或水与血。
关主中寒,因而痛结;或为满闷,吞酸筋急。
尺主背痛,亦主腰膝;阴下湿痒。
淋浊痢泄。
【兼脉歌】无力里虚,有力里实。
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饮,沉涩血结;沉弱虚衰,沉牢坚积;沉紧冷疼,沉缓寒湿。
迟脉【体象歌】迟脉属阴,象为不及;往来迟慢,三至一息。
【主病歌】迟脉主脏,其病为寒。
寸迟上寒,心痛停凝;关迟中寒,癥结挛筋;尺迟火衰,溲便不禁,或病腰足,疝痛牵阴。
【兼脉歌】有力积冷,无力虚寒。
浮迟表冷,沉迟里寒;迟涩血少,迟缓湿寒;迟滑胀满,迟微难安。
数脉【体象歌】数脉属阳,象为太过;一息六至,往来越度。
【主病歌】数脉主腑,其病为热。
寸数喘咳,口疮肺;关数胃热,邪火上攻;尺数相火,遗浊淋癃。
【兼脉歌】有力实火,无力虚火。
浮数表热,沉数里热。
阳数君火,阴数相火。
右数火亢,左数阴戕。
滑脉【体象歌】滑脉替替,往来流利;盘珠之形,荷露之义。
【主病歌】滑脉为阳,多主痰涎。
寸滑咳嗽。
胸满吐逆;关滑胃热,壅气伤食;尺滑病淋,或为痢积,男子溺血.妇人经郁。
【兼脉歌】浮滑风痰,沉滑痰食。
滑数痰火,滑短气塞。
滑而浮大,尿则阴痛。
滑而浮散,中风瘫痪。
滑而冲和,娠孕可决。
涩脉【体象歌】涩脉蹇滞,如刀刮竹;迟细而短,三象惧足。
【主病歌】涩为血少,亦主精伤。
寸涩心痛,或为怔忡。
关涩阴虚,因而中热;右关土虚,左关胁胀。
尺涩遗淋,血利可决;孕为胎病,无孕血竭。
二十八脉示意图、脉象、示意图解、主病

精心整理二十八脉的示意图、脉象、示意图解、主病脉象由脉位、脉力、脉率、脉形等的混合演变构成 28 脉。
脉象示意图即以图象表达脉象的位置、力量、形状和频率等。
以便初学脉学者易于识别掌握。
脉象示意图,将正常人的脉搏力量假设作 6 个脉力单位,在示意图上以五个黑格表示。
脉象由脉位、脉力、脉率、脉形等的混合演变构成 28 脉。
脉象示意图即以图象表达脉象的位置、力量、形状和频率等。
以便初学脉学者易于识别掌握。
脉象示意图,将正常人的脉搏力量假设作 6 个脉力单位,在示意图上以五个黑格表示浮、中、沉,每部脉象分别用三图表示之。
代表诊脉时浮中沉三候。
正常人脉的宽度,假设作两个单位计算,在示意图中于脉搏升波的基底部用两个黑格表示,如脉细那么填画一个或一个半横格,大脉、洪脉较正常为宽那么填画两个半或三个格,以示比正常脉象宽的倍数。
正常脉的波峰,假设为 7 个波,为正常人脉搏跳动的次数。
1.浮脉(一)脉象:轻按即得,浮泛于皮肤之表。
举之那么泛泛流利,按之那么稍减而不空。
(二)浮脉体状诗: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三)图解:以浮取上边之黑线为皮层,其波峰透出黑线,表示脉搏浮泛于皮肤之上,其脉力浮取脉力较猛,正常脉力一般为五个脉力单位,在最上大黑线中为五个小黑格。
浮脉的脉力,浮取超过正常,故浮取黑线中为 6 格;中取较弱,故在中取部位为 5 格;重取有的为 4 个脉力单位,在沉取部位画 4 格。
脉形一般不宽,故在起波基底横线上,绘两个格。
说明浮脉脉力,浮取较猛,中取稍软,而重取显弱。
而浮脉在持脉时毫不加压,即明显的泛泛于皮肤之上。
假设轻按不显,中取方见,重取明显,即非浮脉。
(四)主病:浮脉主表,为六淫之邪侵入肌表,当外邪侵袭肌表,人体之气血为扞卫机体,而趋向于表,故脉应之而浮。
浮脉虽属外邪袭表之征,但有虚实之分,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
不管表实表虚,只要脉现浮象,必有发热恶寒头痛身痛之表证。
28脉分类比较表

28脉分类比较表一、分类1. 浮脉类:包括浮脉、散脉、芤脉、动脉。
2. 沉脉类:包括沉脉、伏脉、牢脉、弱脉。
3. 迟脉类:包括迟脉、缓脉、涩脉、结脉。
4. 快脉类:包括数脉、滑脉、紧脉、促脉。
二、28脉名称1. 浮脉2. 散脉3. 芤脉4. 动脉5. 沉脉6. 伏脉7. 牢脉8. 弱脉9. 迟脉10. 缓脉11. 涩脉12. 结脉13. 数脉14. 滑脉15. 紧脉16. 促脉三、脉位每种脉象的脉位均有其特定的位置,根据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浮、沉、迟、快等几种类型。
具体位置需要在实践中掌握。
四、脉象特征每种脉象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如浮脉轻按即得,沉脉重按始觉等。
具体特征需要在实践中掌握。
五、主病每种脉象对应不同的疾病,如浮脉主表证,沉脉主里证等。
具体对应关系需要在实践中掌握。
六、常见病因每种疾病的常见病因也有所不同,如感冒多因外感风寒所致,腹泻多因饮食不节所致。
具体病因需根据疾病种类判断。
七、鉴别诊断在进行疾病诊断时,对于一些脉象相似但病因不同的疾病,需要进行鉴别诊断,以避免误诊和漏诊。
以下是一些常见脉象的鉴别诊断:1. 浮脉与散脉的鉴别:浮脉轻按即得,主表证;散脉则脉象散乱无序,主气血耗散、脏腑虚弱。
2. 沉脉与伏脉的鉴别:沉脉重按始觉,主里证;伏脉则脉象极沉,不易察觉,主邪气闭阻、气血瘀滞。
3. 迟脉与缓脉的鉴别:迟脉来去缓慢,主寒证;缓脉则脉象缓慢而规律,主气血不足、脏腑虚弱。
4. 快脉与数脉的鉴别:快脉来去急促,主热证;数脉则脉象快速而有力,主热邪内蕴、气血瘀滞。
5. 动脉与滑脉的鉴别:动脉则脉象跳动无规律,主气血紊乱、脏腑失调;滑脉则脉象往来流利,主痰饮内停、湿热内蕴。
6. 牢脉与实脉的鉴别:牢脉则脉象坚硬有力,主实热内盛、痰瘀互结;实脉则脉象充实有力,主实证、热证。
八、调养方法针对不同的疾病和病因,需要采取不同的调养方法,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疾病的调养方法:1. 感冒:感冒多因外感风寒所致,调养方法包括多休息、多喝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清淡易消化等。
28脉特征和主病

28脉特征和主病28脉一、浮脉类1.浮脉特征:切脉时,用指轻按肌表上就可以感到搏动,当用力重按时,反而感到指下的搏动减弱,但脉体并没有空虚的感觉。
浮脉主病:左寸浮发热是伤风,头疼目眩风痰壅,浮代虚迟心气少,心神恍惚不安宁,浮散心气虚烦躁,浮数心经背热烘。
左关脉浮是腹胀,数因风热入肝经,怒气伤肝脉浮促,心胸逆满不相通。
左尺若见浮脉行,膀胱风热尿色红。
右寸脉浮肺伤寒,咳嗦清涕出汗难,若见浮洪肺中热,浮迟咳嗽生涏痰。
右关脉浮脾胃虚,胸满不食郁气聚,浮洪涩来因吐血,浮迟脾胃虚寒积。
右尺脉浮风在下,大便秘结苦难通,若见浮虚无气少,浮数风热大肠中。
2.洪脉特征:洪脉的脉体浮大,有如波涛般汹涌,来势强而有力,之后就逐渐衰减,因此脉象在去时比来时显得势缓而力弱。
洪脉主病:左寸脉洪心热盛,目赤口疮头疼痛,关洪至热遍体痛,尺洪肾虚火造成。
右寸洪是肺中热,口燥烟干喘息烈,关洪吐逆并口渴,多因肺热促成者,右尺脉洪大便秘,腹满下血是热结。
3.濡脉特征:濡脉的脉形细小柔软,浮取时才能感到微弱的搏动;用指力重按,反而感觉不到搏动。
濡脉主病:左寸脉濡心虚空,自汗如珠心常怔忡,关濡气血不通畅,神情恍惚睡朦胧。
左尺濡来男精少,妇人尿数淋漓病。
右寸濡脉自寒虚;关脉是濡脾弱是,胃倒每时懒得吃;右尺脉濡是泻肚,下元冷极虚弱及。
4.散脉特征:散脉沉浮无根,浮取时脉象时快时慢,来去不明,重按反而摸不着脉。
散脉主病:左寸散脉心气虚,怔忡恍惚精神离;左关若散当溢饮;散居左尺雷火息,肾绝之症。
右寸散脉肺气少,身体倦怠汗淋漓;关主肿胀水臌病;右尺逢散魂魄去。
5.芤脉特征:轻取时脉管柔软中空,脉形大,像在按葱管。
脉管周围力道较强,脉管中空处显得无力;重按时脉象减弱。
芤脉主病:左寸芤是血妄行,必吐食呕两相攻;关芤胁痛有瘀血;左尺芤脉男尿血,女子月经多病却。
右寸芤是胸积血,吐红血赤无差别;右关芤来肠胃痈,呕吐瘀血是脾弱;尺部见芤大便血,仔细用心指下觉。
6.革脉特征:革脉浮大中空却搏指有力,如同按在鼓皮上,周围的脉象显得较为干硬,中空无力;重按脉象减弱革脉主病:左寸革脉心虚痛;关部见革疝瘕病;左尺逢革主精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息七至以上,脉来急疾
阳极阴竭,元气将脱动Fra bibliotek脉形如豆,厥厥动摇,滑数有力
痛,惊
虚脉类
虚
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
虚证,多为气血两虚
微
极细极软,似有似无,至数不明
阴阳气虚诸虚,阳虚危候
细
脉细如线,但应指明显
气虚两虚,诸虚劳损,主湿
代
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
脏气衰微,跌扑损伤,主湿
弱
柔细而沉
气血不足
短
首尾俱短,不能满部
有力为气郁,无力为气损
实脉类
实
三部脉举按均有力
实证
滑
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圆滑
痰饮,食滞,实热
紧
脉来紧张,状如牵绳转索
寒、痛、宿食
长
首尾端直,超过本位
阳气有余
弦
端直而长,如按琴弦
肝胆病,痛证,痰饮,疟疾
邪闭,厥证,痛极
牢
沉按实大弦长
阴寒内实,疝气,徵瘕
迟脉类
迟
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
寒证
缓
一息四至,来去缓怠
湿证,脾虚
涩
脉细而缓,往来艰涩不畅,如
轻刀刮竹
气滞血瘀,精伤血少
结
脉来缓慢,时见一止,止无定数
阴盛气结,寒凝血瘀
数脉类
数
脉率增快,一息脉来五至以上
热证,亦主虚证
促
脉来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
阳盛实热,气滞血瘀
二十八脉分类比较表
脉纲
脉名
脉象特征
临床意义
浮脉类
浮
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
表证,亦主虚证
洪
指下宽大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
热邪亢盛
濡
浮而细软
主虚,又主湿
散
浮散无根,稍按则无,至数不齐
元气离散,脏腑之气将绝
芤
浮大中空,如按葱管
失血伤阴
革
弦急中空,如按鼓皮
精血虚寒
沉脉类
沉
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里证
伏
重手推筋按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