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发展史(精选.)

康复医学发展史(精选.)
康复医学发展史(精选.)

康复发展史

一、史前期(1910年前)

康复疗法:温泉、日光、砭针、磁石、按摩、健身运动等

康复疾病:风湿、慢性疼痛、劳损等疾患

Hippocrates希波克拉底(约公元前460-约公元前370,古希腊医师,称医药之父)--- 假足

初期的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电疗法和光疗法

聋人与盲人的特殊教育(盲文与手语)

1829年法国盲人路易·布莱尔(Louis Braille,六点盲文的发明者。盲文于1837年正式定稿。)

1887 年美国传教士梅里士夫妇在山东登州建立了中国第一所聋校,当时叫启学馆。

中国情况

《素问·异法方宜论》“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

马王堆出土的《导引图》

Mac Auliffe---中国的功夫

松弛疗法--- 坐禅

二、形成期(1910—1946年)

1910年,康复(rehabilitation)一词首次正式出现。

一战期间,英国著名骨科专家Robert Jones首先开展了对伤员进行职业训练,以便他们在战后能重返工作岗位。

1917年美国陆军成立身体功能重建部和康复部,这成为最早的康复机构。

1942年,在美国纽约召开的全美康复会上诞生了康复第一个著名的定义:“康复就是使残疾者最大限度地恢复其身体的、精神的、社会的、职业的和经济的能力。”

小儿麻痹症的流行造成许多有后遗残疾的年轻患者,刺激了物理医学的发展。

三、确立和发展期(1946—至今)

一)萌芽阶段(1946—1956)

1946年,美国腊斯克(Howard A.Rusk)博士开始在综合医院设立康复医学科,推行康复治疗。此时的康复治疗已初步贯彻全面康复的原则,即重视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康复,采取手术后或伤病恢复期早期活动的功能训练。

直到病人被训练能用他所身体残留部分的功能生活和工作,医疗保健工作才结束。

1947年:腊斯克博士在美国纽约创建康复医学研究所,以后发展成为面向全球的康复医师培训基地。

1949年:美国住院医师的专科培训增加了康复医学这一学科。康复医学观念和原则逐步为医学界所认识。美国物理医学会(1922成立)改名为美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

1950年: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成立。

1952年:世界康复基金会成立(主席:腊斯克博士),目的为推动康复医

学学科人才培养。

1953年:英国出版第一本《物理医学与康复》(吉尔兰德主编)专著。

1954年~1956年:由于急性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流行造成大量患者出现神经肌肉功能障碍(肢体瘫痪,甚至后期出现畸形等后遗症),需要积极的,新型的康复处理,因而促进康复医学的发展,特别是应用肌力评估、肌肉再训练(医疗性活动处方)、作业治疗、矫形器使用等康复诊疗手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引起了医学界的重视和兴趣。

二)成长阶段(1957-1980)

1958年:腊斯克主编的重要科教书《康复医学》(第一版)正式面世,是康复医学科第一本权威性的经典著作。

1969年:国际伤残者协会(1922年建立)更名为康复国际abilitation International, RI)

1969年:Licht成立了国际康复医学会(International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Association,IRMA)。1970年:第一届学术会议在伦敦召开,该会每隔4年召开一次学术交流大会,对促进学科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1974年:英国卫生部颁布《医疗卫生部门康复医学建筑设计指南》。

1976年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认为现代的医学应该用以残疾为取向的医学来补充以疾病为取向的医学,又指出,医学不单要解决急性伤疾病者的救治问题,而且要重视慢性病者、残疾者功能恢复、回归社会的问题,而康复医学正担负着这一任务。并制定了《国际缺陷、弱能、残障分类》(1980年正式公布),这一残疾分类标准及其理论框架充实了康复医学的理论基础,强化了“全面康复”的理论根据。欧、美康复医学机构迅速发展,如比利时于1964年只有康复医疗机构16所,而到1980年时,这类康复医疗机构(含康复门诊)增至256所。与此同时,康复医疗人员的数目也大量增加,以加拿大为例,康复医师数目1980年比1962年时增加近2倍。

三)成熟及提高阶段(1981-1999 )

1981年:霍克教授提出,康复医学是一门与整体功能有关的学科(包括功能的评估、功能的训练、社会生活功能的恢复等)。

1982年:康复医学学科的范围、界限已经明确。

康复医学的范围从纵的系统看,包括功能评估、电生理学诊断、各种功能训练和治疗(医疗体操、物理因子治疗、心理行为治疗、社会工作、矫形器及假肢的装配和使用等);从横的系统看,分科康复包括儿童康复。中风康复、脊髓损伤康复、关节炎康复、烧伤康复、心脏康复、慢性疼痛康复处理、截肢康复、慢性肾功能衰竭康复等。

1999 年11月起国际康复医学会 (IRMA)和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联合会(IFPMR)合并组成“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hysical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ISPRM ))。

四、现代康复发展在中国:

1982年5月,腊斯克博士率“世界康复基金会代表团”访问中国并讲学。介绍康复医学基本理论和方法。11月,我国卫生部应邀组成康复医学代表团回访美国,考察康复医学事业。

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批出国研修康复医学的访问学者陆续回国,开展学科建设工作。

1982年6月,中山医学院成立我国第一个康复医学研究室,开始康复医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举办进修班,为全国各地培养康复医学人才。

卫生部于1983年4月批准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康复医学专业学术团体——中国康复医学研究会,1986年改名为“中国康复医学会”。

1984年12月,中国康复医学研究会举办了中国首届康复医学学术讨论会。同时组织翻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康复医学的专著——腊斯克教授著名的教科书《康复医学》。中国康复医学会还先后邀请了国际康复医学界著名学者上田敏教授(日本)、赫立曼教授(美国)、雷耶斯博士(国际康复医学学会会长)来中国讲学,促进了康复医学在中国的发展。

1986年中国残疾入联合会系统成立了“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1988年民政部成立了“全国民政系统康复医学研究会”

1988年在北京落成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是现代康复医学在我国起步和形成体系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我国的康复中心有专科的(如聋儿康复中心等),也有综合性的(如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政府政策: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方便更改

康复医学发展现状与未来

康复医学发展现状与未来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乔志恒郭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年1月第15卷第1期 第一部分:康复医学发展现状 一、康复医学,方兴未艾 当今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在世界各国向着多级化趋势发展。美国康复医学处在现代康复医学的领先地位,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均较成熟,有一套完整的康复医疗结构体系。北美、澳洲康复医学发展,紧随美国之后。 欧洲康复医学则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在“欧洲医学会联盟”(UEMS),专设康复医学部,有25个国家专业学会参加该组织,出版《康复医学杂志》(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是欧洲具有代表性的康复医学期刊。欧洲康复医学在学术上,提倡康复医学与临床紧密结合,因而被称为“临床康复”(Clinic Rehabilitation),正在成为欧洲康复医学发展的主流。 亚洲康复医学发展,富含东方医学色彩。我国中西结合康复医学,有很大潜力和发展空间。日本上田敏教授说:在21世纪里,西方传统康复医学面临东方康复医学的挑战。 二、康复医学理念延续与扩展 1、WHO将医学划分为:保健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又称第四医学)。

2、现代康复医学是研究伤残病后造成的机体功能障碍,进行康复评估、康复训练、康复治疗,以达到改善或重建患者身、心、社会功能为目的一门科学,是现代康复医学最根本理念。 3、着名康复医学家,美国纽约大学教授Rusk认为:“康复治疗是临床治疗的后续,如不进行康复治疗,就意味着临床治疗工作并没有结束”。 4、英国着名康复医学专家D wade教授,以中风康复为例提出康复治疗、功能训练的新概念,认为: (1)应该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在功能康复上需求,而不是以某些专家理论和假设为中心,脱离患者的实际需要; (2)功能训练应与患者日常生活、工作或作业活动联系起来,且忌千篇一律,只着眼于减轻临床病损和缺陷,忽略功能性活动的训练; (3)应当鼓励患者,经常进行力所能及的功能性活动,而不是只限于每日用5%白天时间,在治疗师指导下进行练习;最好使患者经常处在一个技能学习的环境中; (4)只有靠多学科参与,并在患者家属的配合下,才能真正满足每个患者在功能康复上的具体需求。 三、功能康复理论与技术的当代进展 (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康复研究进展 现代脑功能康复理论与实践研究证明,通过康复治疗可以观察到中枢神经系统(Center Neural System;CNS)改变,如下结果: 1、 CNS一边破坏,一边自行修复; 2、 CNS残留部分有巨大代偿能力;

康复医学的现状和前景

康复医学的现状和前景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我国拥有13亿多人口,目前康复专业技术人才的现状远远跟不上实际的需求,因为康复人才的短缺,导致许多患者难以达到预期康复效果。我国需要康复治疗的残疾人有3600万人,41万脑瘫患者、600万脑中风患者和1600万精神患者也有康复需求,中国康复医学会的调查表明,我国从事康复服务的队伍只有5600多人,平均每10万人口仅“分摊”名康复治疗师。在西方发达国家康复医师与康复治疗师的比例要求达到1:5到1:10。康复治疗师在数量和质量上远远落后于康复医疗实际的需要,就业前景广阔。目前全国省级康复中心只有1477名工作人员,而整个社会需求是35万人,只能满足需求量的1/70 。中医康复学与现代康复医学相比,在研究对象及部分康复方法等方面是有相同之处的。但现代康复医学以现代科学为基础,在运用矫形学、假肢学及其他人工装置等补偿患者的形体与功能残缺方面占有相当优势;而中医康复学则立足于按照中医理论研究疾病的康复,历史悠久,不仅有独特的康复理论,还有诸如针灸、推拿、导引、食疗等简便谦验的康复方法和丰富的康复医疗经验。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对传统的康复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提高,中医康复学的内容将不断得到很好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康复的需求越来越大。从80年代开始,我国以独特的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学,与世界现代康复医学的潮流相汇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有博士进入该

领域。康复医学是一门以功能障碍为主导、以回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医学学科,康复医学的工作包括康复预防、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康复对象为损伤、急慢性疾病、老龄所致的功能障碍者,先天发育障碍的残疾者。主要有: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截瘫)、颅脑外伤、脑瘫、骨折、运动器官创伤、截肢和手外伤后功能障碍、腰腿痛、颈椎病、烧伤后疤痕、类风湿性关节炎、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康复、糖**病、肥胖症、精神发育迟滞的康复等。(六)、我国康复治疗技术的的现状 由于康复治疗技术是康复医学的核心,因而国内有关单位在不断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使我国的康复治疗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可以说康复治疗技术是我国与世纪发达国家在康复医学领域差距最小的领域,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治疗技术在我国基本上都得到了程度不同的运用。但是在康复治疗人才培养领域和康复的效果的评价方面则又是我国与国际差距最大的领域,主要表现为我国康复治疗人才的学历水平较低,在康复效果的评价方面缺少定量的、准确的评价手段,但近年来情况有所改观,部分大医院已经从国外引进了一些大型的评价仪器,如红外线步态分析仪、等速肌力测试系统等。在国际“脑研究十年”的背景下,我国神经康复治疗的基础研究和新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1999年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神经康复治疗的稿件达94篇,目前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已成为综合医院康复科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投稿须知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投稿须知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是由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福建省康复医学会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曾用名《中国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双月刊,创刊于1992年,规格为国际通用大16开本,双月月底出版,国际刊号ISSN 1008-0074,国内刊号CN 35-1193/R,邮发代号34-83,单价12.00元,全年定价72.00元,本刊2008年的影响因是0.3607。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曾获得Caj-cd规范获奖期刊;被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数据库收录。 1 办刊宗旨《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是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服务于全国心血管病康复及其有关学科,列入“ChinaInfo(中国信息)网络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为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数据库收录,并被评为执行《中国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优秀期刊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ISSN:1008-0074,CN:35-1193/R)。本刊贯彻党和国家对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交流心血管病康复范畴(康复预防、功能评定、医疗、护理、教育、科研、实验等)成果,促进我国心血管康复医学的发展。 2 栏目本刊设有专论、康复论著、临床研究、功能评

定、传统医学与康复、护理、综述、讲座、学术动态、会议纪要、信息等栏目。〗3 读者对象为从事心血管病康复、预防、临床、科研、教学的各类工作人员,及有关大、中专学生。 4 文稿的著作权除《著作权法》另有规定外,文稿的著作权属于作者。文责由作者自负。本刊可以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和删节。 5 来稿要求 5.1 文稿务求精练、通顺、准确,主题明确。论文一般不超过3000字(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来稿请附中文摘要(250个字左右),是否配英文摘要由作者自定(400个实词左右),摘要按结构式书写,即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要素。关键词请参照最新出版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选取,一般选取3~6个。 综述、讲座一般不超过5000字。 5.2 文稿要求打印稿,并附电话号码(很重要,关系修稿联系,稿件能否及时发表),作者单位,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如项目不全,不宜刊登),一式二份,最好能附寄软盘或通过E-mail传送,本刊的E-mail为:xxgkfyx@https://www.360docs.net/doc/3d12765464.html,章格式以Word、方正为好。 5.3 简化字以国务院1986年重新公布的《简化字总表》

康复医学的现状和前景

我国拥有13亿多人口,目前康复专业技术人才的现状远远跟不上实际的需求,因为康复人才的短缺,导致许多患者难以达到预期康复效果。我国需要康复治疗的残疾人有3600万人,41万脑瘫患者、600万脑中风患者和1600万精神患者也有康复需求,中国康复医学会的调查表明,我国从事康复服务的队伍只有5600多人,平均每10万人口仅“分摊”0.4名康复治疗师。在西方发达国家康复医师与康复治疗师的比例要求达到1:5到1:10。康复治疗师在数量和质量上远远落后于康复医疗实际的需要,就业前景广阔。目前全国省级康复中心只有1477名工作人员,而整个社会需求是35万人,只能满足需求量的1/70 。中医康复学与现代康复医学相比,在研究对象及部分康复方法等方面是有相同之处的。但现代康复医学以现代科学为基础,在运用矫形学、假肢学及其他人工装置等补偿患者的形体与功能残缺方面占有相当优势;而中医康复学则立足于按照中医理论研究疾病的康复,历史悠久,不仅有独特的康复理论,还有诸如针灸、推拿、导引、食疗等简便谦验的康复方法和丰富的康复医疗经验。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对传统的康复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提高,中医康复学的内容将不断得到很好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康复的需求越来越大。从80年代开始,我国以独特的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学,与世界现代康复医学的潮

流相汇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有博士进入该领域。康复医学是一门以功能障碍为主导、以回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医学学科,康复医学的工作包括康复预防、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康复对象为损伤、急慢性疾病、老龄所致的功能障碍者,先天发育障碍的残疾者。主要有: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截瘫)、颅脑外伤、脑瘫、骨折、运动器官创伤、截肢和手外伤后功能障碍、腰腿痛、颈椎病、烧伤后疤痕、类风湿性关节炎、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康复、糖**病、肥胖症、精神发育迟滞的康复等。 (六)、我国康复治疗技术的的现状 由于康复治疗技术是康复医学的核心,因而国内有关单位在不断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使我国的康复治疗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可以说康复治疗技术是我国与世纪发达国家在康复医学领域差距最小的领域,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治疗技术在我国基本上都得到了程度不同的运用。但是在康复治疗人才培养领域和康复的效果的评价方面则又是我国与国际差距最大的领域,主要表现为我国康复治疗人才的学历水平较低,在康复效果的评价方面缺少定量的、准确的评价手段,但近年来情况有所改观,部分大医院已经从国外引进了一些大型的评价仪器,如红外线步态分析仪、等速肌力测试系统等。在国际“脑研究十年”的背景下,我国神经康复治疗的基础研究和新技术得到进一

康复医学发展史

康复发展史 一、史前期(1910年前) 康复疗法:温泉、日光、砭针、磁石、按摩、健身运动等 康复疾病:风湿、慢性疼痛、劳损等疾患 Hippocrates希波克拉底(约公元前460-约公元前370,古希腊医师,称医药之父)--- 假足 初期的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电疗法和光疗法 聋人与盲人的特殊教育(盲文与手语) 1829年法国盲人路易·布莱尔(Louis Braille,六点盲文的发明者。盲文于1837年正式定稿。) 1887 年美国传教士梅里士夫妇在山东登州建立了中国第一所聋校,当时叫启学馆。

中国情况 《素问·异法方宜论》“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 马王堆出土的《导引图》 Mac Auliffe---中国的功夫 松弛疗法--- 坐禅 二、形成期(1910—1946年) 1910年,康复(rehabilitation)一词首次正式出现。 一战期间,英国著名骨科专家Robert Jones首先开展了对伤员进行职业训练,以便他们在战后能重返工作岗位。 1917年美国陆军成立身体功能重建部和康复部,这成为最早的康复机构。 1942年,在美国纽约召开的全美康复会上诞生了康复第一个著名的定义:“康复就是使残疾者最大限度地恢复其身体的、精神的、社会的、职业的和经济的能力。” 小儿麻痹症的流行造成许多有后遗残疾的年轻患者,刺激了物理医学的发展。 三、确立和发展期(1946—至今) 一)萌芽阶段(1946—1956) 1946年,美国腊斯克(Howard A.Rusk)博士开始在综合医院设立康复医学科,推行康复治疗。此时的康复治疗已初步贯彻全面康复的原则,即重视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康复,采取手术后或伤病恢复期早期活动的功能训练。 直到病人被训练能用他所身体残留部分的功能生活和工作,医疗保健工作才结束。 1947年:腊斯克博士在美国纽约创建康复医学研究所,以后发展成为面向全球的康复医师培训基地。 1949年:美国住院医师的专科培训增加了康复医学这一学科。康复医学观念和原则逐步为医学界所认识。美国物理医学会(1922成立)改名为美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 1950年: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成立。 1952年:世界康复基金会成立(主席:腊斯克博士),目的为推动康复医

康复医学的现状和未来

第一部分:康复医学发展现状 一、康复医学,方兴未艾 当今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在世界各国向着多级化趋势发展。美国康复医学处在现代康复医学的领先地位,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均较成熟,有一套完整的康复医疗结构体系。北美、澳洲康复医学发展,紧随美国之后。 欧洲康复医学则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在“欧洲医学会联盟”(UEMS),专设康复医学部,有25个国家专业学会参加该组织,出版《康复医学杂志》(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是欧洲具有代表性的康复医学期刊。欧洲康复医学在学术上,提倡康复医学与临床紧密结合,因而被称为“临床康复”(Clinic Rehabilitation),正在成为欧洲康复医学发展的主流。 亚洲康复医学发展,富含东方医学色彩。我国中西结合康复医学,有很大潜力和发展空间。日本上田敏教授说:在21世纪里,西方传统康复医学面临东方康复医学的挑战。 二、康复医学理念延续与扩展 1、WHO将医学划分为:保健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又称第四医学)。 2、现代康复医学是研究伤残病后造成的机体功能障碍,进行康复评估、康复训练、康复治疗,以达到改善或重建患者身、心、社会功能为目的一门科学,是现代康复医学最根本理念。 3、著名康复医学家,美国纽约大学教授Rusk认为:“康复治疗是临床治疗的后续,如不进行康复治疗,就意味着临床治疗工作并没有结束”。 4、英国著名康复医学专家D wade教授,以中风康复为例提出康复治疗、功能训练的新概念,认为: (1)应该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在功能康复上需求,而不是以某些专家理论和假设为中心,脱离患者的实际需要; (2)功能训练应与患者日常生活、工作或作业活动联系起来,且忌千篇一律,只着眼于减轻临床病损和缺陷,忽略功能性活动的训练; (3)应当鼓励患者,经常进行力所能及的功能性活动,而不是只限于每日用5%白天时间,在治疗师指导下进行练习;最好使患者经常处在一个技能学习的环境中;(4)只有靠多学科参与,并在患者家属的配合下,才能真正满足每个患者在功能康复上的具体需求。 三、功能康复理论与技术的当代进展 (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康复研究进展 现代脑功能康复理论与实践研究证明,通过康复治疗可以观察到中枢神经系统(Center Neural System;CNS)改变,如下结果: 1、 CNS一边破坏,一边自行修复; 2、 CNS残留部分有巨大代偿能力; 3、通过运动训练,可以学会生来不具有的运动方式; 4、通过训练可使一个系统承担与本身功能毫不相干的功能;

我国康复医疗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康复医疗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康复医疗机构简介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康复医疗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中认为,目前全国各地都有各种形式的康复医疗机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康复或康复医疗服务。 中国的康复根据患者或消费者的需要和客观环境条件,可以在不同水平和不同类型的机构中进行。 一、医院型 设有病床、护理部及配套的医院设施,但其主体为康复诊断和康复治疗部门。这种类型的机构多被称为康复中心(rehabilitation center),或称康复医院。 康复中心按其规模和性质又分为: 综合性康复中心:如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博爱医院) 专科性康复中心:如广州工伤康复中心(医院) 二、康复科(部) 康复医学科或康复科(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为综合性或专科性临床医院的一个科室或分部。 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性质上是一个临床科室,设有康复门诊及病房,或只有康复门诊无病房,直接接受门诊及临床相关各科转诊病员。

这种类型在中国分布比较广泛,数量大,在康复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中国内地,尽管发布了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但名称仍不统一,还有理疗科、康复理疗科、物理医学与康复科、中西医结合康复科、运动医学科、体疗科等五花八门的名字。 三、门诊型 康复门诊是独立设置的康复诊疗机构,不设病房,只为门诊患者提供康复服务,称为康复门诊或康复诊所。 康复门诊一般设有康复诊室和一些治疗室,如各种电疗、针灸、推拿、牵引室等。 四、疗养院型 利用自然环境,按照康复的原则把疗养因素与康复手段结合起来,促进慢性病者、老年病者、手术后患者及其他伤残者的康复。 疗养院是我国康复医疗机构重要的组织形式,在中国利用矿泉、山林、海滨、湖滨开办的疗养院居多,但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以疗养治病形式的疗养院已萎缩,目前改以休闲度假者居多。 丛化温泉疗养院、安徽半汤疗养院等均是如此。 五、不完全康复型(或准康复型)机构 某些助残和养老的机构,它们仅向住在该处孤寡老人或患者提供不同程度的护理和少量的物理治疗,有时根据需要请院外的医师会诊,处理一些医疗情况。 分为几种类型: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审稿专家名录

敖丽娟昆明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白玉龙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毕胜解放军总医院 陈立典福建中医药大学 陈文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邓景贵湖南省马王堆医院 窦祖林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杜青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范建中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冯晓东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冯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高谦解放军总医院 顾新北京医院 顾旭东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 郭钢花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郭京伟中日友好医院 韩肖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何成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何明伟首都医科大学安贞医院 胡昔权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 黄东锋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黄晓琳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院 黄国付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黄国志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 黄力平天津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研究所 黄澎无锡同仁国际康复医院 黄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纪树荣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贾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贾子善河北省人民医院 江钟立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姜志梅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 兰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李放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李红玲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李奎成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 李玲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李雪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 李雪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李义凯南方医科大学 李晓捷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 李建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励建安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刘宏亮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刘世文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刘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刘元标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刘洵天津体育学院 刘振寰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陆晓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阮经文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荣湘江首都体育学院 马丙祥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孟殿怀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倪家骧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倪朝民安徽省立医院 潘翠环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潘化平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 邱卓英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信息研究所 屈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单春雷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宋为群北京宣武医院 孙启良中日友好医院 沈光宇南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谭维溢北京友谊医院 唐丹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 唐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田德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王翠北京大学第一临床医院 王楚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王健浙江大学 王惠芳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王红星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王珏西安交通大学 王茂斌中国康复医学会 王宁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王人成清华大学 王彤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王于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王蓓蓓南京明基医院 王强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汪波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汪洁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瓮长水解放军总医院 吴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吴东宇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吴洪深圳市第九人民医院 吴学敏中日友好医院 吴宗耀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武继祥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谢青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谢欲晓中日友好医院 徐光青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徐军解放军总医院 许光旭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燕铁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闫彦宁河北省人民医院 叶超群北京军区总医院 杨万章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医院 杨卫新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杨远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余茜四川省人民医院 袁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岳寿伟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张长杰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张皓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张继荣贵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张鸣生广东省人民医院 张盘德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张晓玉国家康复辅助研究中心 赵冀平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南京分院赵英北京医院 郑彩娥浙江省人民医院望江山院区 郑光新解放军第309医院 郑洁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朱毅南京中医药大学 周谋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周士坊江苏省人民医院 卓大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审稿专家名录 (以姓名拼音为序)

康复医学发展简史

康复发展史 、史前期(1910年前) 康复疗法 温泉、日光、砭针、磁石、按摩、健身运动等 康复疾病 风湿、慢性疼痛、劳损等疾患 Hippocrates 希波克拉底(约公元前460-约公元前370,古希腊医师,称医药之父)---假足 初期的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电疗法和光疗法 聋人与盲人的特殊教育(盲文与手语)

(六点盲文于1837年正式定稿。) (美国传教士梅里士) 1887年美国传教士梅里士夫妇在山东登州建立了中国第一所聋校,当时叫启学馆。

我国情况 《素问?异法方宜论》“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 马王堆出土的《导引图》 Mac Auliffe--- 中国的功夫松弛疗法---坐禅 二、形成期(1910 —1946 年) 1910年,康复(rehabilitation ) —词首次正式出现。 一战期间,英国著名骨科专家Robert Jones首先开展了对伤员进行职业训练, 以便他们在战后能重返工作岗位, 1917年美国陆军成立身体功能重建部和康复部,这成为最早的康复机构1942年,在美国纽约召开的全美康复会上诞生了康复第一个著名的定义: “康复就是使残疾者最大限度地恢复其身体的、精神的、社会的、职业的和经 济的能力。” 小儿麻痹症的流行造成许多有后遗残疾的年轻患者,刺激了物理医学的发展 确立和发展期 )萌芽阶段(1946?1956 ) 1946年,美国腊斯克(Howard A.Rusk )博士开始在综合医院设立康复医学科, 推行康复治疗。此时的康复治疗已初步贯彻全面康复的原则,即重视身体上和心理上 的康复,采取手术后或伤病恢复期早期活动的功能训练。 Howard A.Rusk (1901 1989) Medical care is not compiete until the patient has been trained to live and to work with what he has left —Howard A.Rusk 直到病人被训练能用他所身体残留部分的功能生活和工 作,医疗保健工作才结束。 1947年:腊斯克博士在美国纽约创建康复医学研究所,以后发展成为面向全球的

2019年康复医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19年康复医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学号: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20分) 1.康复的英文单词为(A )P1 A. Rehabilitation B. Rehbailitation C. Rehabilte D.Rehabilititaon E. habilitation 2.康复的对象为( C )P2

A.急性期病人 B.恢复期病人 C.功能障碍的人 D.正常人 E.住院病人 3、社会康复的内容一般不涉及下面哪项?(E)P3 A、改善法律环境 B、建立无障碍环境 C、改善经济环境 D、改善社会精神环境 E、改善康复医疗环境 4.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实现残疾人的目标是:( A )P12 A、“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B、“人人享有健康服务” C、“人人享有保健服务” D、“人 人享有治疗服务” E、“人人享有美好生活” 5. 我国第一个康复医学专业学术团体为( A )P15 A.中国康复医学会 B.中华理疗学会 C.中国残疾人康复学会 D.全国民政系统康复医学研究会 E.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会 6、《中国康复医学杂志》是在哪年创刊(C)P15 A.1984年 B. 1985年 C. 1986年 D. 1987年 E. 1988年 7. 康复评定的内容不包括下面哪项?( B )P16 A.运动功能 B.疾病诊断 C.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D.脑高级功能 E.生活环境 8、以下属于作业疗法的是( C )P17 A.生物反馈疗法 B.水疗法 C.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D.按摩 E.医疗体操 9、中国传统康复治疗不包括下面哪项?(D)P18 A.针灸 B.推拿按摩 C.中药 D.关节松动术 E.气功 10. 现代医学模式是( D )P21 A.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B.生物医学模式 C.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D.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 E.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 11. 康复医学与治疗医学的关系是( A )P22 A.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 B.两者截然分开 C.相互区别、没有联系 D.是治疗医学的延续 E.从属于治疗医学 12.下列哪项属于先天性致残因素:(E)P29 A.致残性理化因素 B.意外伤害 C.感染与疾病 D.社会-心理-行为因素 E.孕产因素 13.各种原因所致的身体结构、外形、器官或系统生理功能以及心理功能的异常或缺损称为( A )P30、50 A. 残损 B. 残疾 C. 残障 D. 残废 E、损伤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

湖南中医药大学专业课课程教学大纲 《康复医学》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康复医学》是一门介绍康复医学的入门课程。是护理学、临床医学等专业学生学习和认识康复医学的专业课教材。其课程内容包括康复医学基本理论、康复评定学、康复治疗学以及疾病康复学等四大方面的主干内容。为必须了解和学习康复医学基础知识的护理学、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对学生就业后的规培及专业方向的选择均具有较重要的参考意义。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学习,紧紧围绕康复医学基本理论、康复评定学、康复治疗学以及疾病康复学四大方面的主干内容展开,各部分的内容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面。通过不同层面知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对康复医学的基本知识有全面而系统的了解。 通过第一部分康复医学基本理论的学习,学生应当掌握康复的定义、对象、领域,康复医学的定义、对象、基本原则,能够把握康复、康复医学、临床医学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残疾、残疾人的概念,国际残损、残疾与残障分类,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疾病和残疾的三级预防等内容。熟悉康复的方式、基本对策、基本观点、主要方法,熟悉康复医学的内容、重要性;熟悉感觉系统、运动系统功能和组成、躯体的运动生理及制动对机体的影响等内容。了解康复医学发展简史、康复的团队及康复价值观、残疾的预防、功能恢复及代偿的基本理论等内容。该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全面理解康复医学的系统知识奠定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通过第二部分康复评定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应当掌握肌力的概念、徒手肌力评定的方法,肌张力的概念、肌张力异常的类型以及肌张力异常的主要表现,掌握关节活动度的概念、常用的评定方法,以及平衡、协调、ADL、失语症、构音障碍感觉、疼痛的常用评定方法等内容。熟悉影响肌力的因素、肌张力产生的生理机制及作用,熟悉关节活动度的评定分析,协调运动障碍平衡障碍的表现特征、评估方法;熟悉ADL、Barthel指数及FIM指数测定的内容;熟悉躯体感觉、疼痛的分类等内容。了解康复评定学中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平衡、协调等功能评定的目的和注意事项等内容。通过该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应当掌握一定的康复评定实践操作能力,并能够对常见的评定结果进行临床意义的判定,为康复治疗计划和方案的实施提供指导。 通过第三部分康复技术内容的学习,学生应当掌握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疗法的概念,肌力训练的原则,作业治疗的定义,康复工程的定义,言语、语言的概念;掌握传统康复的定义,康复医学中医患关系的特点等内容。熟悉物理疗法的

康复医学发展现状与未来

``` 康复医学发展现状与未来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乔志恒郭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 年 1 月第15 卷第 1 期P.96-98 第一部分:康复医学发展现状 一、康复医学,方兴未艾 ),在世界各国向着多级化趋势发展。当今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 有一套完整的康复医疗结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均较 成熟,美国康复医学处在现代康复医学的领先地位,构体系。北美、澳洲康复医学发展,紧随美国之后。 (欧洲康复医学则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在“欧洲医学会联盟”UEMS),专设康复医学部,有 (25 个国家专业学会参加该组织,出版《康复医学杂志》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是欧洲具有代表性的康复医学期刊。欧洲康复医学在学术上,提倡康复医学与临床紧密结合, ),正在成为欧洲康复医学发展的主流。Clinic Rehabilitation

因而被称为“临床康复”( 亚洲康复医学发展,富含东方医学色彩。我国中西结合康复医学,有很大潜力和发展空间。日 世纪里,西方传统康复医学面临东方康复医学的挑战。21 本上田敏教授说:在 二、康复医学理念延续与扩展 、1将医学划分为:保健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又称第四医学)WHO 。 进行康复评估、2、现代康复医学是研究伤残病后造成的机体功能障碍,康复训练、康复治疗, 以达到改善或重建患者身、心、社会功能为目的一门科学,是现代康复医学最根本理念。 认为:“康复治疗是临床治疗的后续,如不进行康复治疗,就Rusk 3、著名康复医学家,美国纽约大学教授意味着临床治疗工作并没有结束”。 、英国著名康复医学专家4D wade 教授,以中风康复为例提出康复治疗、功能训练的新概念, 认为: 而不是以某些专家理论和假设为中心,脱离患者)应该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在功能康复上需求,1(的实际需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投稿须知(官方认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投稿须知(官方认证) 1 宗旨 本刊是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的康复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月刊)。宗旨是做好学术导向工作,促进学术交流,报道国内外有关康复医学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成果及其发展动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促进康复医学的发展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2 栏目 本刊设有多个栏目,分别刊登述评或社论、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论文,以及综述、讲座、康复治疗、康复护理、康复工程、社区康复等领域的研究文章,并设病例报告、康复教育、康复管理、ISPRM动态等其他栏目。本刊亦可刊登用英文撰写的论文。 3 读者对象 读者对象为所有康复医学专业人员(医师、研究人员、治疗师、护士),从事社区康复的专业人员,以及与康复医学专业密切相关的神经内、外科,骨科,心血管内、外科、风湿免疫科、儿科、肿瘤科、疼痛科及其他相关临床科室的专业人员。 4 学术道德 本刊坚持学术道德规范,抵制和反对学术研究上的不正之风,拒绝在论文写作和出版上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不端行为。作者署名的条件:①对确定选题、实验设计起主要作用;②参与论文撰写;③能够独立解答论文中的相关问题;④能对论文所述观点负全部责任。第一作者是本

文概念提出者及成果的主要完成者。署名的排序可用于评估作者对该论文贡献的大小。通讯作者是论文指导者或课题负责人。论文发表前,如第一作者要求更改署名顺序,应向编辑部出具单位证明。所进行的研究应符合医学伦理学规范。 5 文稿的著作权 来稿者应确保对所投稿件享有著作权,对于因所投稿件(含图片)问题引发的著作权纠纷,由来稿者承担全部责任,本刊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来稿者还应承担本刊因著作权纠纷所支付的,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等合理支出。本刊可以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和删节。来稿刊出前,将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专有使用权授权书,将该论文的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含优先数字出版)、翻译权、汇编权等权利转让给本刊,编辑部有权将上述权利转授给第三方,未经本刊同意,他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该文。凡本刊刊出稿件,一经采用即可由本刊在网络上传播使用或以光盘、结集等形式出版,无需另行征得作者同意和支付报酬。 6 同行评议 为保证学术质量,本刊严格执行同行专家审稿制度。每篇稿件至少由两位同行专家同时审理。 7 “快速通道” 本刊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科研成果或国际首报论文开辟“快速通道”。投稿邮箱:zgkfyxqk@https://www.360docs.net/doc/3d12765464.html,。 8 来稿要求 8.1 文稿应为作者原著。文章内容要求论点明确,资料数据可靠,具有

康复医学发展史

。 康 复发展史 年前)一、史前期(1910 康复疗法:温泉、日光、砭针、磁石、按摩、健身运动等 康复疾病:风湿、慢性疼痛、劳损等疾患 ,古希腊医师,称370约公元前Hippocrates 希波克拉底(约公元前460- --- 医药之父)假足 初期的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电疗法和光疗法) 盲文与手语聋人与盲人的特殊教育 (

,六点盲文的发明者。·路易布莱尔(Louis Braille 1829年法国盲人年正式定稿。)1837盲文于当时叫1887 年美国传教士梅里士夫妇在山东登州建立了中国第一所聋校,启学馆。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中国情况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素问·异法方宜论》“马王堆出土的《导引图》中国的功夫Mac Auliffe--- 坐禅松弛疗法--- ) 年二、形成期(1910—1946)一词首次正式出现。1910年,康复(rehabilitation首先开展了对伤员进行职业训一战期间,英国著名骨科专家Robert Jones 练,以便他们在战后能重返工作岗位。 1917年美国陆军成立身体功能重建部和康复部,这成为最早的康复机构。年,在美国纽约召开的全美康复会上诞生了康复第一个著名的定义:1942康复就是使残疾者最大限度地恢复其身体的、精神的、社会的、职业的和经“济的能力。”小儿麻痹症的流行造成许多有后遗残疾的年轻患者,刺激了物理医学的发展。—至今)1946三、确立和发展期()一)萌芽阶段(1946—1956)博士开始在综合医院设立康复医Howard A.Rusk1946年,美国腊斯克(学科,推行康复治疗。此时的康复治疗已初步贯彻全面康复的原则,即重视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康复,采取手术后或伤病恢复期早期活动的功能训练。直到病人被训练能用他所身体残留部分的功能生活和工作,医疗保健工作才结束。 1947年:腊斯克博士在美国纽约创建康复医学研究所,以后发展成为面向全球的康复医师培训基地。 1949年:美国住院医师的专科培训增加了康复医学这一学科。康复医学观念和原则逐步为医学界所认识。美国物理医学会(1922成立)改名为美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 1950年: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成立。 1952年:世界康复基金会成立(主席:腊斯克博士),目的为推动康复医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 学学科人才培养。 1953年:英国出版第一本《物理医学与康复》(吉尔兰德主编)专著。 1954年~1956年:由于急性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流行造成大量患者出现神经肌肉功能障碍(肢体瘫痪,甚至后期出现畸形等后遗症),需要积极的,新型的康复处理,因而促进康复医学的发展,特别是应用肌力评估、肌肉再训练(医疗性活动处方)、作业治疗、矫形器使用等康复诊疗手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引起了医学界的重视和兴趣。 二)成长阶段(1957-1980) 1958年:腊斯克主编的重要科教书《康复医学》(第一版)正式面世,是康复医学科第一本权威性的经典著作。 1969年:国际伤残者协会(1922年建立)更名为康复国际abilitation International, RI)

康复医学的现状和前景

我国拥有13 亿多人口,目前康复专业技术人才的现状远远跟不上实际的需求,因为康复人才的短缺,导致许多患者难以达到预期康复效果。我国需要康复治疗的残疾人有3600 万人,41 万脑瘫患者、600 万脑中风患者和1600 万精神患者也有康复需求,中国康复医学会的调查表明,我国从事康复服务的队伍只有5600 多人,平均每 10 万人口仅“分摊”0.4 名康复治疗师。在西方发达国家康复医师与康复治疗师的比例要求达到1:5 到1 :10。康复治疗师在数量和质量上远远落后于康复医疗实际的需要,就业前景广阔。目前全国省级康复中心只有1477 名工作人员,而整个社会需求是35 万人,只能满足需求量的1/70 。中医康复学与现代康复医学相比,在研究对象及部分康复方法等方面是有相同之处的。但现代康复医学以现代科学为基础,在运用矫形学、假肢学及其他人工装置等补偿患者的形体与功能残缺方面占有相当优势;而中医康复学则立足于按照中医理论研究疾病的康复,历史悠久,不仅有独特的康复理论,还有诸如针灸、推拿、导引、食疗等简便谦验的康复方法和丰富的康复医疗经验。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对传统的康复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提高,中医康复学的内容将不断得到很好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康复的需求越来越大。从80 年代开始,我国以独特的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学,与世界现代康复医学的潮流相汇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有博士进入该领域。康复医学是一门以功能障碍为主导、以回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医学学科,康复医学的工作包括康复预防、康复评定和康

复治疗。康复对象为损伤、急慢性疾病、老龄所致的功能障碍者,先天发育障碍的残疾者。主要有: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截瘫)、颅脑外伤、脑瘫、骨折、运动器官创伤、截肢和手外伤后功能障碍、腰腿痛、颈椎病、烧伤后疤痕、类风湿性关节炎、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康复、糖病、肥胖症、精神发育迟滞的康复等。 (六)、我国康复治疗技术的的现状由于康复治疗技术是康复医学的核心,因而国内有关单位在不断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使我国的康复治疗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可以说康复治疗技术是我国与世纪发达国家在康复医学领域差距最小的领域,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治疗技术在我国基本上都得到了程度不同的运用。但是在康复治疗人才培养领域和康复的效果的评价方面则又是我国与国际差距最大的领域,主要表现为我国康复治疗人才的学历水平较低,在康复效果的评价方面缺少定量的、准确的评价手段,但近年来情况有所改观,部分大医院已经从国外引进了一些大型的评价仪器,如红外线步态分析仪、等速肌力测试系统等。在国际“脑研究十年” 的背景下,我国神经康复治疗的基础研究和新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1999 年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神经康复治疗的稿件达94 篇,目前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已成为综合医院康复科的主要工作内容。今后的十年是“骨关节的十年” ,如何全面推动肌肉骨骼康复是我们面临的课题。 五、我国康复医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未来的发展动力

最新2018 第八版北大中文核心目录(医学版)

最新2018 第八版北大中文核心目录(医学版) 新增的: 护理学杂志护理研究解放军护理杂志中国护理管理国际眼科临床肝胆病杂志临床肿瘤学天津医药医学与社会 踢出的: 重庆医学广东医学山东医药辽宁中医杂志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中国内镜杂志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1 综合性医药卫生(36 种) 中华医学杂志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南方医科大学学报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解放军医学杂志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医学争鸣复旦学报(医学版)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国全科医学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中国医科大学学报医学研究生学报实用医学杂志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上海医学军事医学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医学与哲学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天津医药医学与社会 2 预防医学、卫生学(26 种)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国卫生经济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国公共卫生卫生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中国卫生统计中国卫生事业管理中国医院管理营养学报中华医院管理杂志环境与健康杂志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环境与职业医学现代预防医学中国卫生政策研究中国卫生资源卫生经济研究中国健康教育中国消毒学杂志中华疾病控制杂志中国学校卫生中国疫苗和免疫中华地方病学杂志中国艾滋病性病中国职业医学 3 中国医学(18 种) 中草药中国中药杂志中药材针刺研究中成药中华中医药杂志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中国针灸中药药理与临床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中华中医药学刊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杂志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时珍国医国药 4 基础医学(24 种)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中国病理生理杂志医用生物力学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免疫学杂志生理学报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解剖学报中国免疫学杂志病毒学报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现代免疫学解剖学杂志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神经解剖学杂志生理科学进展 5 临床医学(23 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中华护理杂志中国急

在康复医学新进展研讨会的致辞

在康复医学新进展研讨会的致辞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金秋十月,和风送暖,阳光明媚。在这充满收获的美好季节,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康复医学新进展研讨会今天在我院隆重召开,来自国内的专家教授和同仁欢聚一堂,共叙友谊,共同交流学术成果,我们很荣幸能够承担这次活动的举办和服务工作。这对于我们是一次极为珍贵的学习机会。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专家,各位同仁的到来!向关注、支持我院发展的各位专家、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院是豫西南惟一一所集临床治疗、医学教育和医学研究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综合医院,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直属教学医院,豫西南大型综合诊疗中心。医院现有床位1260张,占地百亩,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是一所花园式医院。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专家名医拔萃,医德医风高尚,社会信誉一流,地理位置优越,护理监护条件和水平南居南阳首位。 多年来,我院始终医院始终坚持以一流的医疗技术、一流的医德医风、一流的医疗设备、一流的科学管理和一流的诊疗环境,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流的医疗、保健服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一些急危重症得到了积极而全面的救治,患者成活率得到极大地提高,但是致残率大幅提升,给社会,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患者的需求不仅限于“保命”,最大限度地提高提高生存质量成为患者的强烈需

求,这为现代康复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发展机遇。今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康复医学科的发展,相继出台了《“十二五”时期康复医疗工作指导意见》和《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指南》、《九种疾病早期康复诊疗原则》等文件为康复医学的规范发展提供了保障,2013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更为康复医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我院的康复发展和全国各地一样起步较晚,但是我们起点较高,更有我院强大其他的专科依托,院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相信在各位专家同道的支持帮助下一定会快速发展的。 今天有幸能够邀请到国内,省内一流的康复专家来院讲学,我们深感荣幸,我们一定精心策划,周密安排,热情服务,当确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达到预期效果。 最后预祝“康复医学新进展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嘉宾、各位专家身体健康、事业有成! 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