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知识

合集下载

食品安全基础知识

食品安全基础知识

食品安全基础知识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

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渍脂类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6.生熟食物要分开。

生的肉、禽、蛋、海产品、蔬菜等要用塑料保鲜袋、纸袋或适宜的容器装好后放在冰箱冷藏室或冷冻室底层;可以直接食用的乳制品、熟肉制品、罐头、饮料和水果等要放在冰箱冷藏室或冷冻室的上层;冰箱中食物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7.加工食物的厨具、容器要生熟分开。

处理食物的案板、刀具要分开使用,用后要分别清洗干净。

8.烹调要煮熟、烧透。

正确的烹调方法和适当的温度,可以杀死几乎所有的有害微生物,烹调食物的温度达到70℃有助于保证食用安全。

因此,加工肉、禽、蛋、海产品等食物时要煮熟、烧透,尤其是烤肉、肉馅、大块的肉和整只鸡等。

如果用小火,由于温度低,就必须延长时间,即“小火慢炖”。

9.再次食用要彻底加热。

熟食室温放置后再食用,要二次加热;从冰箱里取出的生冷熟食,特别是剩饭剩菜,也不能直接食用,一定要彻底加热,蒸、煮、热透。

重复加热剩菜剩饭,最好不要超过一次。

10.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

安全的温度是指不适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温度。

在5℃以下,60℃以上的条件下,绝大多数微生物可减缓生长繁殖的速度,或者停止生长。

即5℃-60℃,是食物不安全的危险温度。

11.在室温下,熟食存放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熟食和易腐败变质食品应冷藏存放(5℃以下);烹调好的食物在食用前要保持在60℃以上。

食品安全知识常识

食品安全知识常识

食品安全知识常识食品安全知识常识一: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

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渍脂类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如何清洗果蔬上的残留农药?(1)水洗浸泡法(用清水洗干净后浸泡):蔬菜污染的农药品种主要有机磷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难溶于水,此种方法仅能除去部分污染的农药,但水洗是清除蔬菜水果上其他污物和去除残留农药的基础方法。

主要用于叶类蔬菜。

一般先用水冲洗掉表面污物,否则等于将果蔬浸泡在稀释的农药里。

然后用清水浸泡,浸泡不少于10分钟,果蔬清洗剂可增加农药的溶出,所以浸泡时可以加入少量果蔬清洗剂,浸泡后要用流水冲洗2-3遍。

(2)清洗后碱水浸泡法:有机磷杀虫剂在碱性环境下分解迅速,所以此方法是有效地去除农药污染的措施,可用于各类蔬菜瓜果。

方法是先将表面污物冲洗干净,浸泡到碱水中(一般500m1水中加入碱面5g-10g)5-1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3-5遍。

(3)去皮法:外表不平或多细毛的蔬菜瓜果,较易沾染农药,所以削去外皮是一种较好的去除残留农药的方法。

(4)储存法:农药随着时间能缓慢分解为对人体无害的物质(空气中的氧与蔬菜中的酶对残留农药有一定的分解作用),所以对易于保存的瓜果蔬菜可以通过一定时间的存放,减少农药残留量。

一般应存放15天以上,同时建议不要立即食用新采摘的未削皮的瓜果。

(5)加热法: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随着温度升高,分解加快,所以对一些其他方法难以处理的蔬菜瓜果可通过加热去除部分农药。

食品安全知识

食品安全知识

食品安全知识一、食品安全常识1、购买食物时,注意是否有食品包装制造商、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

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其他感觉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渍脂类食品有嚎味,有发酵气味的碳水化合物或沉淀异常的饮料不可食用。

3、不要从无证小贩那里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要乱丢垃圾,防止蚊蝇滋生。

5、少吃油炸食品、油煎食品二、什么是食品掺假、掺杂和伪造?(1)“掺假”是指食品中添加了廉价或没有营养价值的物品,或从食物中摄取营养物质或替换劣质物质,从而降低了质量,如蜂蜜中加入转化糖,巧克力饼干加入了色素,全脂奶粉中抽掉脂肪等。

(2)“掺杂”即在食品中加入一些杂物,例如,在腐竹中加入硅酸钠或硼砂;辣椒粉中加入了红砖木等。

(3)“伪造”指包装标识或产品描述与内容不一致。

掺假、掺杂、伪造的食品,一般应由工商行政部门处理。

对影响营养卫生的,由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处理。

三、禁止吃什么食物?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包括以下几类:(1)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其他感觉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2)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3)含有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或微生物毒素含量超过国家标准;(4)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5)病死、鸟类中毒或死因不明、畜、兽、水产动物等及其制品;(6)容器包装污秽不洁、运输工具严重损坏或不干净,造成污染;(7)掺假、掺杂、伪造、,影响营养、卫生的;(8)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添加非食品化学品或将非食品视为食品;(9)超过保质期;(10)为防病等特殊需要,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中央直辖市人民政府已明确禁止销售;(11)含有未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的添加剂,或者农药残留量超过国家规定的限量的;(12)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

食品安全知识

食品安全知识

食品安全知识一、保持清洁1.勤洗手加工、制备食物之前,制备食物过程中,处理生的肉、禽、海产品、蛋和菜之后,如厕之后,接触宠物、处理垃圾之后,以及处理熟食之前和吃饭前,都要洗手。

洗手时要使用流动安全的水,然后用纸巾或干净的毛巾擦手。

2.餐具和厨具要清洁清洗餐具和厨具时,用流动安全的水冲洗、晾干,并经常蒸煮消毒。

3.厨房环境要清洁保持厨房空气流通,地面、洗菜池和冰箱内外要清洁;洗碗布、抹布用后,要及时彻底清洗,并经常更换。

二、生熟分开1.生熟食物要分开生的肉、禽、蛋、海产品、蔬菜等要用塑料保鲜袋、纸袋或适宜的容器装好后放在冰箱冷藏室或冷冻室底层;可以直接食用的乳制品、熟肉制品、罐头、饮料和水果等要放在冰箱冷藏室或冷冻室的上层;冰箱中食物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2.加工食物的厨具、容器要生熟分开处理食物的案板、刀具要分开使用,用后要分别清洗干净。

三、食物要彻底煮熟烧透1.烹调要煮熟、烧透正确的烹调方法和适当的温度,可以杀死几乎所有的有害微生物,烹调食物的温度达到70℃有助于保证食用安全。

因此,加工肉、禽、蛋、海产品等食物时要煮熟、烧透,尤其是烤肉、肉馅、大块的肉和整只鸡等。

如果用小火,由于温度低,就必须延长时间,即“小火慢炖”。

2.再次食用要彻底加热熟食室温放置后再食用,要二次加热;从冰箱里取出的生冷熟食,特别是剩饭菜,也不能直接食用,一定要彻底加热,蒸、煮、热透。

重复加热剩菜剩饭,最好不要超过一次。

四、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安全的温度是指不适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温度。

在5℃以下,60℃以上的条件下,绝大多数微生物可减缓生长繁殖的速度,或者停止生长。

即5℃-60℃,是食物不安全的危险温度。

1.室温不安全在室温下,熟食存放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熟食和易腐败变质食品应冷藏存放(5℃以下);烹调好的食物在食用前要保持在60℃以上。

室温放置时间越长,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风险就越大。

从安全角度考虑,食物出锅后应立即食用。

食品安全小知识大全

食品安全小知识大全

食品安全小知识大全食品安全小知识一、几个饮食小常识为健康护航1、常吃宵夜对胃产生不好的影响,因为胃一整天都得不到休息。

.2、一个星期只能吃四颗蛋。

吃太多,对身体不好。

3、鸡屁股含有致癌物,不吃较好。

4、人们常认为饭后吃水果好,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在饭前吃水果是好的。

5、早上吃水果是金,中午吃水果是银,晚上吃水果是铜。

6、喝豆浆时不要加鸡蛋及糖,也不要喝太多。

7、空腹时不要吃蕃茄,最好饭后吃。

8、每天早晨醒后,可以先喝一杯白开水,这样可以预防胆结石。

9、睡前三小时不要吃东西。

会胖。

10、少喝奶茶。

因为高热量、高油、没有营养价值可言。

长期饮用,易罹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11、刚出炉的面包不宜马上食用!12、远离充电座。

人体应远离30公分以上。

切忌放在床边。

13、天天喝水八大杯。

14、每天十杯水,膀胱癌不会来。

15、白天多喝水,晚上少喝水。

16、一天不要喝两杯以上的咖啡。

喝太多易导致失眠、胃痛。

17、多油脂的食物少吃。

因为得花5~7小时去消化,并使脑中血液集中到肠胃,易昏昏欲睡。

18、下午五点后,大餐少吃。

因为五点后身体不需那么多能量。

19、10种吃了会快乐的食物:深海鱼,香蕉,葡萄柚,全麦面包,菠菜,大蒜,番瓜,低脂牛奶,鸡肉,樱桃。

20、空腹不要喝牛奶。

二、健康饮食主要的知识健康饮食首先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l)合理分配一日三餐的食量,分配要适应生理状况和工作需要。

最好的分配比例应该是3:4:3。

如果一天吃l斤粮食的话,早晚各吃3两,中午吃4两比有些合适。

(2)荤、素搭配适当荤食中蛋白质、钙、磷及脂溶性维生素优于素食;而素食中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纤维素又优于荤食。

所以,荤食与素食适当搭配,取长补短,才有利于健康。

(3)不挑食和偏食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由各种食物供给的,没有任何一种天然食品能包含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

单吃一种食物;不管吃的数量多大,营养如何丰富,也不可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食品安全十大基本常识

食品安全十大基本常识

食品安全十大基本常识
食品安全一直备受人们关注,因为不良的饮食习惯和食品不合格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健康。

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常识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介绍十大食品安全基本常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选择新鲜食材
选购食材时应选择新鲜的、质地均匀、无异味的食材。

注意检查食材包装是否完好,避免购买过期或变质的食品。

2. 注意食品存储
将生食和熟食分开存放,冷藏食品要保持适宜的温度。

冰箱要经常清理,避免食品交叉污染。

3. 煮熟食品
确保肉类、海鲜等动物性食品煮熟煮透,防止食物中的细菌感染人体。

4. 饮用安全水源
饮用水源要保持清洁卫生,避免含有有害细菌或化学物质的水源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5. 避免生食
避免食用生肉、生蛋、生海鲜等生食品,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6. 注意食品加工
食品加工过程中要注意卫生,避免在不洁净环境下加工或保存食品。

7. 合理膳食搭配
合理搭配各类食品,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减少食品中的有害物质。

8. 避免过量食用
控制食品的摄入量,避免食用过量导致肥胖等健康问题。

9. 注意食品安全事件
如果发现食品有异物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食用并报告相关机构。

10. 定期检查食品安全知识
不断关注食品安全新闻和知识,保持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认识。

以上就是十大食品安全基本常识,希望大家能够以健康的方式饮食,远离食品安全问题,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食品安全基本知识

食品安全基本知识

食品安全基本知识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不会对消费者带来危害,保障食品的卫生、质量和营养安全。

以下是一些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
1. 食品卫生:食品应该保持清洁,不受外界污染。

在购买和处理食物时,消费者应该注意食品包装是否完好,食品是否放置在合适的环境中,避免与有毒物质或有害微生物接触或污染。

2. 食品储存:将食品储存在适宜的环境中,避免过期食品的食用。

冷藏食品应该储存在低温下,新鲜的食品应该储存在干燥的地方,并避免与其他食品混合。

3. 食品加工:消费者在加工食品时应遵循正确的食品加工方法,比如煮沸食品以杀死病原微生物,避免脏器与食物接触等。

4. 食品传染病:一些食品可能被感染病原微生物,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消费者应该避免食用这些被污染的食品,并遵循正确的烹饪方法以杀灭这些微生物。

5. 食品添加剂:一些食品可能添加了化学物质,如防腐剂、色素等。

消费者应该选择没有或者添加剂含量较低的食品,避免过量摄入这些化学物质。

6. 食品标识:消费者应该仔细阅读食品标签,了解食品的成分和保质期等信息。

7. 食品过敏:一些人对某些食品过敏,消费者应该了解自己对哪些食品过敏,并避免食用这些食品。

以上是一些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消费者应该了解并遵循这些知识,以保证自己和家人的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知识资料大全45条

食品安全知识资料大全45条

食品安全知识资料大全01食品安全五大要点(1)保持清洁拿食物前要洗手,准备食品期间经常还要洗手。

①便后洗手。

②清洗和消毒用于食品的所有场所和设备。

③避免虫、鼠及其他动物进入厨房和接近食物。

为什么?多数微生物不会引起疾病,泥土和水中及其动物和人身上常常能找到许多危险的生物。

手上、抹布尤其是切肉板等用具上可携带这些微生物,稍经接触污染食物并造成食源性疾病。

(2)生熟分开①生的肉、禽和海产食品要与其他食品分开。

②处理生的食物要用专用的设备和用具,例如刀和切肉板。

③使用器皿储存食物以避免生熟物品相互接触。

为什么?生的食物,尤其是肉、禽和海产食品及其汁水,可含有危险的微生物,在准备和储存食物时可能会污染其他食物。

(3)做熟①食物要彻底做熟,尤其是肉、禽、蛋和海产食品。

②汤、煲等食物要煮开以确保达到70摄氏度。

肉类和禽类的汁水要变清,而不能是淡红色的。

最好使用温度计。

③熟食再次加热要彻底。

为什么?适当烹调可杀死几乎所有的微生物。

研究表明,烹调食物到达70摄氏度可有助于确保安全食用。

需要特别注意的食物包括肉馅、烤肉、大块的肉和整只禽类。

(4)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①熟食在室温下不得存放超过2小时以上。

②熟食和易腐烂的食物应及时冷藏(最好温度在5摄氏以下)。

③熟食在食药前应保持滚烫的温度(60摄氏度以上)。

④即使在冰箱中也不能过久的储存食物。

⑤冷冻食物不要在室温下化冻。

为什么?如果以室温储存食物,微生物可迅速繁殖。

把温度保持在5摄氏度一下或者60摄氏度以上,可使微生物生长速度减慢或停止。

有些危险的微生物在5摄氏度以下仍能生长。

(5)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①使用安全的水或者进行处理以保安全。

②挑选新鲜和有益健康的食物。

③选择经过安全加工的食物,例如经过低热消毒的牛奶。

④水果和蔬菜要洗干净,尤其如果要生吃。

⑤不吃超过保鲜期、保质期的食物。

为什么?原材料,包括水和冰,可被危险的微生物和化学品污染。

受损和霉变的食物中可形成有毒化学物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安全知识(一)1、什么是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危害。

2、在您选购食品时,务必做到“六不买”(1)无证无照经营的食品不能买。

在您选购食品时,尽可能选择在大中型商场、超市、粮油专卖店、食品安全示范店和证照齐全的食品店等正规店铺购买。

如果您购买的食品是在无证、无照经营的摊贩或流动商贩处购买的,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或者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件,您将很难追偿或索赔,合法权益无法保障。

(2)有包装的食品标签内容不全的不能买。

标识内容不全、不清楚的包装食品,一般都不是正规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的,存在安全隐患的可能性比较大,这样的食品不能买。

(3)感觉不好的食品不能买。

感觉不好的食品是指变味、变色、沉淀、混浊、杂质、絮状物、结块、异物、发粘、返砂、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油脂酸败、霉变生虫、腐败变质等现象。

这样的食品不能买。

(4)假冒伪劣、掺杂使假的食品不能买。

假冒伪劣、掺杂使假的食品是指一些不法分于为谋取暴利对食品采取掺兑、替代、抽取、粉饰、混充、假冒等手段,使食品质量降低,有的甚至带毒,严重危害消费者的健康。

因此,建议您最好到正规的店铺购买,以防上当受骗。

(5)露天经营的食品不能买。

露天经营的食品一般情况下无防蝇防尘设施、无食品专用器具,其食品极易受到污染,直接影响到您的健康。

(6)过期食品不能买。

购买食品时,一定要注意标签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一旦过期,食品质量就会发生变化,失去原有的风味和滋味,有的甚至会变质,食用后可能影响到您的健康,还可能发生食物中毒事件,这样的食品不能卖。

3、经营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销售明知是过期、变质、掺假掺杂、假冒伪劣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经营者除接受工商部门的处罚外,消费者可以依据《食品安全法》,要求经营者支付10倍价款的惩罚性赔偿。

如消费者购买了一袋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奶粉,支付的价款是15元,那么在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情况下,消费者有权向经营者要求10倍价款的赔偿,即为150元的惩罚性赔偿。

因此,如果您购买的食品是过期变质、假冒伪劣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可以就近到辖区工商所、消费者协会或分会、消费维权投诉站、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联络站举报、投诉或申诉。

食品安全知识(二)一、食品安全常识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

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渍脂类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校园周边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在食堂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二、选购冷饮食品的方法1、看包装:产品包装严密无损、商标内容完整,品名、厂名、厂址、净重、主要成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清晰可见。

2、看色泽:产品色泽应与品名相符,若其颜色过于鲜艳,失之自然,就有可能是添加了过量色素所致,不要购买和食用。

3、闻香味:产品香味应与品名相符,应香气柔和,无刺鼻,无异臭味。

若有异味,则表明已变质。

4、品滋味:产品滋味应酸甜适宜,不得有苦味、涩味、酒味(酒精饮料除外)。

5、观液汁:产品应清澈透明、无杂质、不混浊,无沉淀。

如果发现饮料分层,有絮状沉淀或有大量搅不散的沉淀,是已变质的显著标志,不能饮用。

另外若在运动后或空腹时大量食用冷饮食品,会强烈刺激胃肠道、心脏,使之发生突发性的痉挛现象,导致各种酶促化学反应失调生。

三、怎样鉴别奶类食品奶类及其制品是老弱妇孺和病人比较理想的食品,但是极易腐败变质。

鉴别奶及奶制品的卫生质量,可按以下方法进行。

鲜奶:正常感官性状呈白色或稍带黄色的均匀混悬液体,无凝块、无杂质,有微甜和鲜奶独特的芳香气味。

如果发现奶的颜色变灰、变黄或红色,有酸味,出现凝块或沉淀时,说明奶已经变坏了,不能饮用。

奶粉:正常感官性状应为淡黄色、粉状,颗粒较小并均匀一致,无结快和异味。

选购奶粉时,应检查包装是否严密,因为不严密时,奶粉容易潮解。

另外要注意保质期,过期奶粉,其卫生质量没有保证。

酸牛奶:正常的酸牛奶,其颜色与鲜奶一样,凝块流密、结实、均匀,有清香纯正的乳酸气味,无气泡。

当奶的色、味发生改变,凝块溶化,有大量乳清析出时,说明奶已经变质,应废弃,不能饮用。

甜炼乳及淡炼乳:正常的甜炼乳和淡炼乳为均匀的淡黄色,味香甜,倒出时,乳液呈线状或带状流下。

如果发现有凝块、霉斑、脂肪上浮和异味,说明其卫生质量不良,不能食用。

10、已加工的食物被污染。

四、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十项建议1、不买不食腐败变质、污秽不洁及其它含有害物质的食品;2、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品;不购买无厂名厂址和保质期等标识不全的食品;3、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档和卫生条件不佳的饮食店;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

这些劣质食品、饮料往往卫生质量不合格,食用会危害健康。

4、不食用在室温条件下放置超过2小时的熟食和剩余食品;5、不随便吃野菜、野果。

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6、生吃瓜果要洗净。

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7、不饮用不洁净的水或者未煮沸的自来水;水是否干净,仅凭肉眼很难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开水最安全8、直接食用的瓜果应用洁净的水彻底清洗并尽可能去皮;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

9、进食前或便后应将双手洗净;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

人的双手每天干这干那,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

会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

吃东西以前认真用肥皂洗净双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10、在进食的过程中如发现感官性状异常,应立即停止进食。

五、八种常见的饮食卫生误区如下:1 、好热闹喜聚餐:每当节假日,人们大多喜欢三三两两到餐馆“撮一顿”,或是亲朋好友在家聚餐,又热闹又便于交流感情。

这样做不利于健康,不符合饮食卫生,特别是当前这一非常时期,最好实行分餐制。

分餐的做法是对别人和自己生命健康的负责和尊重。

2 、用白纸包食物:有些人喜欢用白纸包食品,因为白纸看上去好像干干净净的。

可事实上,白纸在生产过程中,会加用许多漂白剂及带有腐蚀作用的化工原料,纸浆虽然经过冲洗过滤,仍含有不少化学成分,会污染食物。

至于用报纸来包食品,则更不可取,因为印刷报纸时,会用许多油墨或其他有毒物质,对人体危害极大。

3 、用酒消毒碗筷:一些人常用白酒来擦拭碗筷,以为这样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

殊不知,医学上用于消毒的酒精度数为 75°,而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多在 56°以下,并且白酒毕竟不同于医用酒精。

所以,用白酒擦拭碗筷,根本达不到消毒的目的。

4 、抹布清洗不及时:实验显示,在家里使用一周后的全新抹布,滋生的细菌数会让你大吃一惊;如果在餐馆或大排档,情况会更差。

因此,在用抹布擦饭桌之前,应当先充分清洗。

抹布每隔三四天应该用开水煮沸消毒一下,以避免因抹布使用不当而给健康带来危害。

5 、用卫生纸擦拭餐具:化验证明,许多卫生纸(尤其是非正规厂家生产的卫生纸)消毒状况并不好,这些卫生纸因消毒不彻底而含有大量细菌;即使消毒较好,卫生纸也会在摆放的过程中被污染。

因此,用普通的卫生纸擦拭碗筷或水果,不但不能将食物擦拭干净,反而会在擦拭的过程中,给食品带来更多的污染机会。

6 、用毛巾擦干餐具或水果:人们往往认为自来水是生水、不卫生,因此在用自来水冲洗过餐具或水果之后,常常再用毛巾擦干。

这样做看似卫生细心,实则反之。

须知,干毛巾上常常会存活着许多病菌。

目前,我国城市自来水大都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所以说用洗洁剂和自来水彻底冲洗过的食品基本上是洁净的,可以放心食用,无须再用干毛巾擦拭。

7 、将变质食物煮沸后再吃:有些家庭主妇比较节俭,有时将轻微变质的食物经高温煮过后再吃,以为这样就可以彻底消灭细菌。

医学实验证明,细菌在进入人体之前分泌的毒素,是非常耐高温的,不易被破坏分解。

因此,这种用加热方法处理剩余食物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8 、把水果烂掉的部分剜掉再吃:有些人吃水果时,习惯把水果烂掉的部分削了再吃,以为这样就比较卫生了。

然而,微生物学专家认为:即使把水果上面已烂掉的部分削去,剩余的部分也已通过果汁传入了细菌的代谢物,甚至还有微生物开始繁殖,其中的霉菌可导致人体细胞突变而致癌。

因此,水果只要是已经烂了一部分,就不宜吃,还是扔掉为好。

食品安全知识(三)近年来,儿童正餐外的食品在孩子们膳食中的比例越来越大。

但由于多数家长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因此,在儿童食品的消费中存在着一些健康安全方面的问题,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为此,特别提醒家长注意儿童食品消费中存在的十大健康安全问题。

问题一:食品中的添加剂未引起高度重视。

“三精”,指糖精、香精、食用色精。

在食品中的使用是有国家标准规定的,但食之过量,会引起不少副作用。

问题二:分不清食品的成分和功能。

不少家长往往分不清奶乳制品与乳酸菌类饮料,乳酸菌类饮料适用于肠胃不太好的儿童,两者选择不当,反而会引起肠胃不适等症状。

问题三:过分迷信洋食品。

从有关部门的抽查结果可以看出,进口儿童食品也并非100%完美。

问题四:用方便面代替正餐。

方便面以面粉为主,又经过高温油炸,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均严重不足,营养价值较低,还常常存在脂肪氧化的问题,常食用方便面会导致营养不良。

问题五:多吃营养滋补品。

儿童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热能、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主要是通过一日三餐获得的。

各种滋补营养品的摄入量本来就很小,其中对身体真正有益的成分仅是微量,有些甚至具有副作用。

问题六:用乳饮料代替牛奶,用果汁饮料代替水果。

殊不知,两者之间有着天壤之别,饮料根本无法代替牛奶和水果带给孩子的营养和健康。

问题七:用甜饮料解渴,餐前喝饮料,饮后具有饱腹感,妨碍儿童正餐时的食欲。

问题八:吃大量巧克力、甜点和冷饮。

如果一味沉溺于甜味之中,儿童的味觉将发育不良。

同时,甜食、冷饮中含有大量糖分,其出众的口感主要依赖于添加剂,而这类食品中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低,会加剧营养不平衡的状况,引起儿童虚胖。

问题九:长期食用“精食”。

长期进食精细食物,不仅会因减少B族维生素的摄入而影响神经系统发育,还有可能因为铬元素缺乏而“株连”视力,造成近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