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测试题及答案
刑事诉讼法学测试题

第一章1.弹劾式诉讼最主要的特点是()。
A.不告不理B.法官处于消极地位C.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D.审判公开进行2.盛行于奴隶社会的刑事诉讼形式是()。
A.纠问式刑事诉讼 B.弹劾式刑事诉讼C.混合式刑事诉讼D.审问式刑事诉讼3.刑事诉讼所依据的实体法是()。
A.规定财产关系的法律B.规定人身关系的法律C.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D.规定行政关系的法律第三章1.某县公安机关收到孙某控告何某对其强奸的材料,经审查后认为何某没有强奸的犯罪事实。
县公安机关应当如何处理?()A.不予立案B.要求孙某撤回控告C.撤销案件D.侦查终结后移送检察院作不起诉决定2.某市检察院审理市公安局移送审查起诉的下列案件中,具有何种情形时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A.犯罪嫌疑人甲,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B.犯罪嫌疑人乙,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C.犯罪嫌疑人丙已死亡D.犯罪嫌疑人丁某聋哑人3.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某甲提起公诉。
经法庭审理,法院认定,某甲的行为属于刑法规定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已有并拒不退还”的侵占行为。
对于本案,检察院拒不撤回起诉时,法院的哪种处理方法是正确的?( )A.裁定驳回起诉B.裁定终止审理C.迳行作出无罪判决D.以侵占罪作出有罪判决4.关于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犯罪嫌疑人甲和被害人乙在审查起诉阶段就赔偿达成协议,被害人乙要求不追究甲刑事责任B.甲侵占案,被害人乙没有起诉C.高某犯罪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D.犯罪嫌疑人白某在被抓获前自杀身亡第四章1.判断题:在我国,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只能由法律规定的专门机关行使。
√2.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包括()。
A.立案权B.侦查权C.起诉权D.部分生效裁判执行权E.强制措施执行权3.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不包括()。
A.侦查权B.起诉权C.法律监督权D.执行权4.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中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
A.同时也是它应尽的义务B.可以行使,也可以不行使C.与其职责没有必然联系D.必要时可以放弃5.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在诉讼中不享有()。
2020年新刑事诉讼法同步测试习题: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2020年新刑事诉讼法同步测试习题:取保候审、监视居住1.【简单】下列选项属于只能够取保候审的情形是:A.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B.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C.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扶养人D.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2.【真题难度】被告人王某(女)因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被提其公诉,但因其正在怀孕,所以法院决定对王某取保候审,下列选项准确的是:A.在取保候审期间,王某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理应在24小时以前向法院报告B. 如果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就其实施了取保候审,人民法院就不必再做出重复决定C. 对王某的取保候审应由国家安全机关执行D.人民法院能够责令王某不得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3. 【真题难度】下列关于被取保候审人和被监视居住人理应遵守义务的说法准确的是:A.被取保候审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B.在传讯的时候即时到案、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C.公检法能够责令被取保候审人将身份证件、旅行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D.被监视居住人违反理应遵守的义务,情节严重的,能够予以逮捕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新《刑事诉讼法》第65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够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该法第72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够监视居住:(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扶养人;(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
刑事诉讼法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政法学院

绪论单元测试1.在刑事司法实践中坚持不偏不倚、不枉不纵、秉公执法原则,反映了我国刑事诉讼“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理论观点。
如果有观点认为“司法机关注重发现案件真相的立足点是防止无辜者被错误定罪”,该观点属于下列哪一种学说?()A:消极实体真实主义B:积极实体真实主义C:形式真实发现主义D:正当程序主义答案:A2.关于《刑事诉讼法》“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体现了公正优先、兼顾效率的理念B:体现了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的理念C:体现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至上的理念D:体现了以人为本、保障和维护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理念答案:B3.李某系富家子弟,王某系下岗职工子女,二人共同伤害(轻伤)被害人张某。
在侦查过程中,公安机关鉴于二人犯罪情节较轻且认罪态度较好,决定取保候审,对李某采取了保证金的保证方式,由于王某经济困难,对其采取了保证人的保证方式。
公安机关的做法,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下列哪一要求?()A:追求效率B:实体公正C:公平正义D:执法为民答案:C4.我国《刑事诉讼法》自1979年颁布实施至今,立法机关对其修改了几次?()A:一次B:二次C:四次D:三次答案:D5.二审法院发现一审法院的审理违反《刑事诉讼法》关于公开审判、回避等规定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
关于该规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体现了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原则的要求B:表明程序公正具有独立的价值C:体现了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D:表明违反法定程序严重的,应当承担相应法律后果答案:ABD6.关于刑事诉讼的秩序价值的表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刑事司法权的行使,必须受到刑事程序的规范B:效率越高,越有利于秩序的实现C:通过惩罚犯罪维护社会秩序D:追究犯罪的活动必须是有序的答案:ACD7.狭义的刑事诉讼法即指《刑事诉讼法》这部单一、系统的刑事诉讼法典。
刑事诉讼法测试题及答案

刑事诉讼法测试题单位姓名分数一、填空题15分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立案侦查;2、侦查人员的回避,由县级以上决定;3、犯罪嫌疑人权自行书写供述;4、律师在侦查阶段为犯罪嫌疑人提供辩护;5、对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必须经批准;6、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需要聘请翻译的,应当经准许;7、证据应当具有、和三个特征;8、拘传犯罪嫌疑人应当报负责人批准;9、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个月;10、没收保证金的决定,公安机关应当在日内向犯罪嫌疑人宣读,并责令其在没收保证金决定书上、 ;二、判断题15分1、犯罪嫌疑人在侦查人员讯问时,有权保持沉默;2、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有权申请取保候审;3、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采取强制措施次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4、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的请求必须书面提出; ×5、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监视居住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6、对于被刑事拘留的人,公安机关应当在拘留后24小时内进行讯问;7、对正在预备犯罪的人,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8、逮捕是一种最严厉的刑事强制措施;9、通缉犯罪嫌疑人属于侦查措施;10、讯问犯罪嫌疑人,侦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三、单项选择题20分1、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中的相互关系是: ;A、分工负责、互相配合B、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协同作战C、互相配合、互相制约D、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2、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和 ,由公安机关负责;A、批准逮捕B、提起公诉C、预审D、审判3、下列刑事案件中, 不应由法院直接受理;A、虐待案件B、重伤害案件C、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件D、侵占案件4、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 ;A、12小时B、24小时C、36小时D、48小时5、不得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A、公安机关B、司法行政机关C、人民检察院D、人民法院6、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A、1个月B、3个月C、6个月D、12个月7、对于被刑事拘留的人,公安机关应当在拘留后进行讯问;A、立刻B、12小时内C、24小时内D、48小时内8、对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送看守所羁押;A、立即B、在12小时内C、在24小时内D、在48小时内9、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进行A、女民警B、女民警或者医师C、女工作人员或者医师D、女工作人员10、在执行逮捕、拘留的时候,遇有紧急情况, ;A、不另用搜查证也可以进行搜查B、必须用搜查证才可以进行搜查C、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进行搜查D、可以进行搜查,但事后应补办搜查证四、多项选择题20分1、 ,是我国刑事诉讼中正确处理公、检、法三机关关系的重要原则;A、分工负责B、互相配合C、互相制约D、互相监督2、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刑事案件的 ,由公安机关负责;A、侦查B、拘留C、执行逮捕D、预审3、下列案件中, 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A、贪污贿赂B、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C、非法拘禁D、非法搜查4、下列案件中, 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A、虐待B、侵占C、暴力干涉婚姻自由D、伤害5、证据应当具有等特征;A、客观性B、关联性C、真实性D、合法性6、刑事证据种类包括等;A、物证、书证B、证人证言C、视听资料D、鉴定意见7、公安机关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刑事诉讼证据时,凡是 ,都必须受法律追究;A、伪造证据B、隐匿证据C、遗失证据D、毁灭证据8、刑事强制措施的种类,包括等;A、传唤B、刑事拘留C、逮捕D、取保候审、监视居住9、侦查措施包括 ;A、立案B、搜查C、勘验、检查D、通缉10、严禁以方法收集证据A、威胁B、说服C、引诱D、欺骗五、简答题30分1、公安机关收集、调取证据的要求包括哪些2、公安机关在侦查活动中,应当查明哪些案件事实3、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守哪些规定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5分1、人民检察院2、公安机关负责人3、有4、可以5、县级以上公安机关6、公安机关7、合法性、关联性、客观性8、县级以上公安机关9、12 10、7、签名盖章、捺指印二、判断题1、×2、√3、×4、×5、√6、√7、√8、√9、√ 10、√三、单项选择题1、D2、C3、B4、A5、B6、C7、C8、A9、C 10、A四、多项选择题1、ABC2、ABCD3、AB4、ABC5、ABD6、ABCD7、ABD8、BCD9、BCD 10、ACD五、简答题1、公安机关收集、调取证据的要求包括哪些答:1收集、调取的书证应当是原件;取得原件有困难或者因保密工作需要的,可以是副本或者复制件;2向有关单位收集、调取的书面证据材料,必须由提供人签名,并加盖单位印章3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时,应当先告知其必须如实提供证据4调取实物证据,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开具调取证据通知书2、公安机关在侦查活动中,应当查明哪些案件事实答:1犯罪嫌疑人的身份2立案侦查的犯罪行为是否存在3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目的4犯罪嫌疑人的责任以及与其他同案人的关系3、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守哪些规定答:1未经决定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2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3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4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5分1、人民检察院2、公安机关负责人3、有4、可以5、县级以上公安机关6、公安机关7、合法性、关联性、客观性8、县级以上公安机关9、12 10、签名盖章、捺指印二、判断题1、×2、√3、×4、×5、√6、√7、√8、√9、√ 10、√三、单项选择题1、D2、C3、B4、A5、B6、C7、C8、A9、C 10、A四、多项选择题1、ABC2、ABCD3、AB4、ABC5、ABD6、ABCD7、ABD8、BCD9、BCD 10、ACD五、简答题1、公安机关收集、调取证据的要求包括哪些答:1收集、调取的书证应当是原件;取得原件有困难或者因保密工作需要的,可以是副本或者复制件;2向有关单位收集、调取的书面证据材料,必须由提供人签名,并加盖单位印章3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时,应当先告知其必须如实提供证据4调取实物证据,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开具调取证据通知书2、公安机关在侦查活动中,应当查明哪些案件事实答:1犯罪嫌疑人的身份2立案侦查的犯罪行为是否存在3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目的4犯罪嫌疑人的责任以及与其他同案人的关系3、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守哪些规定答:1未经决定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2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3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4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刑事诉讼法学:刑事起诉程序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1.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如认为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时,正确的做法是()。
A.暂缓起诉B.中止诉讼C.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D.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正确答案:C解析:C、《刑事诉讼法》第177条规定:第一百七十七条: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2.只要有足够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检察机关就必须提起公诉。
关于这一制度的法理基础,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起诉便宜主义B.起诉法定主义C.公诉垄断主义D.私人诉追主义正确答案:B解析:B、在对待经过侦查和起诉审查的刑事案件,在符合起诉法定条件的情况下,检察机关对于起诉还是不起诉,是否有自由裁量的权力,也存在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起诉法定主义,即经过侦查和起诉审查,对于已经查明的犯罪事实,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被告人的行为符合法定起诉条件,不论个案具体情节,检察机关必须一律提起公诉,不享有是否起诉的自由裁量权;另一种是起诉便宜主义,也就是在即使已经查明的犯罪事实,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下,检察机关也可以斟酌个案具体情况和国家刑事政策的发展,即使具备起诉条件也可裁量决定起诉还是不起诉。
本题题干提供的信息是“只要有足够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检察机关就必须提起公诉”,显然是起诉法定主义的准确表述,故B选项唯一正确。
3.甲、乙、丙、丁四人涉嫌多次结伙盗窃,公安部门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后,甲突然死亡。
检察院审查后发现,甲和乙共同盗窃1次,数额未达刑事立案标准;乙和丙共同盗窃1次,数额刚达刑事立案标准;甲、丙、丁三人共同盗窃1次,数额巨大,但经两次退回公安部门补充侦查后仍证据不足;乙对其参与的2起盗窃有自首情节。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对甲可作出酌定不起诉决定B.对乙可作出法定不起诉决定C.对丙应作出证据不足不起诉决定D.对丁应作出证据不足不起诉决定正确答案:D解析:D、《刑事诉讼法》第177条规定: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刑事诉讼法学:刑事执行程序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1、根据刑诉法的规定,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罪犯,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的情形是()。
A.确有悔改表现B.确有立功表现C.没有故意犯罪D.没有过失犯罪正确答案:C解析:《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一条,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
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的,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2、对判处罚金和没收财产的判决负责执行的主体是()。
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公安部门D.监狱正确答案:A解析:《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被判处罚金的罪犯,期满不缴纳的,人民法院应当强制缴纳;如果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等原因缴纳确实有困难的,经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缴纳、酌情减少或者免除第二百七十二条没收财产的判决,无论附加适用或者独立适用,都由人民法院执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会同公安机关执行。
3、某人民法院在准备将故意杀人犯甲交付执行死刑时,发现甲正怀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
A.应当撤销判处死刑的判决B.应待分娩后再择日执行死刑C.应当立即执行死刑D.应当停止执行死刑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正确答案:D解析:《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二条,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
但是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二)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三)罪犯正在怀孕。
二、多选题1、最高人民法院对停止执行死刑的案件,以下哪些处理是正确的()。
《刑事诉讼法》第04章在线测试

《刑事诉讼法》第04章在线测试
A B
C D
、国家安全机关上下级的关系是
A B
C D
、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从何时起个月以内审结
A B
C D
、被告人实施的两个以上的犯罪行为,分别属于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的,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
A B
C D
、被告单位的诉讼代表人与被指控为单位犯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是同一人的,法院应如何处理
A B
C、应当要求有关行政机关确定被告单位的法定代表
D
人
A、提起自诉
B、上诉
C、申诉
3、“诉讼参与人”是指
A、当事人
B、法定代理人
C、诉讼代理人
D、辩护人
E、证人
F、鉴定人
G、翻译人员
4、)“法定代理人”是指
A、被代理人的父母、养父母
B、监护人
C、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的代表
5、如果在审查起诉阶段聘请律师作为辩护人,受聘律师可以进行下列选项中的什么活动?
A、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
B、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
C、经证人同意,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
D、对检察院侵犯犯罪嫌疑人人身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进行控告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正确错误
、人民法院属于主要诉讼主体。
正确错误
、事人包括被害人。
正确错误
、当事人包括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
正确错误
、公诉案件被害人处于原告人的地位。
正确错误
一、BACDD
二、1.ABC2.BC3.ABCDEFG4.ABC5.ABCD
三、错对对对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题库及答案

市纪委市监委机关12月份“学纪法”月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知识测试题库一:单选题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________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B)A 2018年10月25日B 2018年10月26日C 2018年10月28日D 2018年11月1日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__________处理。
(B)A: 从轻 B: 从宽 C:不予 D: 从重3、对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C)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A:市级 B: 县级 C: 省级4、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A)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A: 3 B: 5 C:7 D: 155、法律援助机构(A)在人民法院、看守所等场所派驻值班律师。
A: 可以 B: 应当 C: 必须 D: 不得6、辩护律师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应当及时安排会见,至迟不得超过(D)小时。
A: 12 B: 24 C: 36 D: 487、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C)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A必须 B应当 C可以 D一律8、监视居住由(A)执行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9、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执行监视居住后(B)小时以内,通知被监视居住人的家属。
A 12B 24C 36D 4810、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C)A 十二个月B 二十四个月C 六个月D 三个月11、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B)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事诉讼法测试题及答
案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刑事诉讼法》测试题
单位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15分)
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立案侦查。
2
决定。
3、犯罪嫌疑人权自行书写供述。
4、律师在侦查阶段为犯罪嫌疑人提供辩护。
5、对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必须经
批准。
6、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需要聘请翻译的,应当经准许。
7、证据应当具有、和三个特征。
8、拘传犯罪嫌疑人应当报
负责人批准。
9、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个月。
10
当在日内向犯罪嫌疑人宣读,并责令
上、。
二、判断题(15分)
1、犯罪嫌疑人在侦查人员讯问时,有权保持沉默。
()
2、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有权申请取保候审。
()
3、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采取强制措施次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
()
4、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的请求必须书面提出。
(×)
5、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监视居住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
6、对于被刑事拘留的人,公安机关应当在拘留后24小时内进行讯问。
()
7、对正在预备犯罪的人,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
()
8、逮捕是一种最严厉的刑事强制措施。
()
9、通缉犯罪嫌疑人属于侦查措施。
()
10、讯问犯罪嫌疑人,侦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
()
三、单项选择题(20分)
1、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中的相互关系是:()。
A、分工负责、互相配合
B、互
相配合、互相制约、协同作战
C、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D、分
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2、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和(),由公安机关负责。
A、批准逮捕
B、提起公诉
C、预审
D、审判
3、下列刑事案件中,()不应由法院直接受理。
A、虐待案件
B、重伤害案件
C、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件
D、侵占案件
4、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
A、12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5、()不得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A、公安机关
B、司法行政机关
C、人民检察院
D、人民法院
6、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2个月
7、对于被刑事拘留的人,公安机关应当在拘留后()进行讯问。
A、立刻
B、12小时内
C、24小时内
D、48小时内
8、对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送看守所羁押。
A、立即
B、在12小时内
C、在24小时内
D、在48小时内
9、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进行
A、女民警
B、女民警或者医师
C、女工作人员或者医师
D、女工作人员
10、在执行逮捕、拘留的时候,遇有紧急情况,()。
A、不另用搜查证也可以进行搜查
B、必须用搜查证才可以进行搜查
C、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进行搜查
D、可以进行搜查,但事后应补办搜查证
四、多项选择题(20分)
1、(),是我国刑事诉讼中正确处理公、检、法三机关关系的重要原则。
A、分工负责
B、互相配合
C、互相制约
D、互相监督
2、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刑事案件的(),由公安机关负责。
A、侦查
B、拘留
C、执行逮捕
D、预审
3、下列案件中,()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A、贪污贿赂
B、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
C、非法拘禁
D、非法搜查
4、下列案件中,()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A、虐待
B、侵占
C、暴力干涉婚姻自由
D、伤害
5、证据应当具有()等特征。
A、客观性
B、关联性
C、真实性
D、合法性
6、刑事证据种类包括()等。
A、物证、书证
B、证人证言
C、视听资料
D、鉴定意见
7、公安机关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刑事诉讼证据时,凡是(),都必须受法律追究。
A、伪造证据
B、隐匿证据
C、遗失证据
D、毁灭证据
8、刑事强制措施的种类,包括
()等。
A、传唤
B、刑事拘留
C、
逮捕 D、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9、侦查措施包括()。
A、立案
B、搜查
C、勘
验、检查 D、通缉
10、严禁以()方法收集证据
A、威胁
B、说服
C、引诱
D、欺骗
五、简答题(30分)
1、公安机关收集、调取证据的要求
包括哪些
2、公安机关在侦查活动中,应当查
明哪些案件事实
3、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应当
遵守哪些规定
参
考答案
一、填空题(15分)
1、人民检察院
2、公安机关负责人
3、有
4、可以
5、县级以上公安机
关 6、公安机关7、合法性、关联
性、客观性 8、县级以上公安机关
9、12 10、7、签名(盖章)、捺
指印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单项选择题
1、D
2、C
3、B
4、A
5、B
6、C
7、C
8、A
9、C 10、A
四、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D
3、AB
4、ABC
5、ABD
6、ABCD
7、ABD
8、BCD
9、BCD 10、ACD
五、简答题
1、公安机关收集、调取证据的要求包括哪些
答:1)收集、调取的书证应当是原件。
取得原件有困
难或者因保密工作需要的,可以是副本或者复制件。
2)向有关单位收集、调取的书面证据材料,必须
由提供人签名,并加盖单位印章
3)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时,应当先
告知其必须如实提供证据
4)调取实物证据,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
人批准,开具《调取证据通知书》
2、公安机关在侦查活动中,应当查明哪
些案件事实
答:1)犯罪嫌疑人的身份
2)立案侦查的犯罪行为是否存在
3)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目的
4)犯罪嫌疑人的责任以及与其他同案人的关系
3、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守
哪些规定
答:1)未经决定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2)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3)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4)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参
考答案
一、填空题(15分)
1、人民检察院
2、公安机关负责人
3、有
4、可以
5、县级以上公安机
关 6、公安机关7、合法性、关联
性、客观性 8、县级以上公安机关
9、12 10、签名(盖章)、捺指
印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单项选择题
1、D
2、C
3、B
4、A
5、B
6、C
7、C
8、A
9、C 10、A
四、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D
3、AB
4、ABC
5、ABD
6、ABCD
7、ABD
8、BCD
9、BCD 10、ACD
五、简答题
1、公安机关收集、调取证据的要求包括哪些
答:1)收集、调取的书证应当是原件。
取得原件有困
难或者因保密工作需要的,可以是副本或者复制件。
2)向有关单位收集、调取的书面证据材料,必须
由提供人签名,并加盖单位印章
3)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时,应当先告知其必须如实提供证据
4)调取实物证据,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开具《调取证据通知书》
2、公安机关在侦查活动中,应当查明哪些案件事实
答:1)犯罪嫌疑人的身份
2)立案侦查的犯罪行为是否存在
3)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目的
4)犯罪嫌疑人的责任以及与其他同案人的关系3、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答:1)未经决定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2)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3)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4)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