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合集下载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探析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探析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探析发表时间:2016-04-25T10:51:42.097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17期作者:罗晓珠[导读] 福建省永安市立医院探究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

福建省永安市立医院影像科福建永安 366000 【摘要】目的探究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

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进行CT增强扫描的473例患者在扫描时采用的点造影剂引发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进行CT增强扫描的473例患者中,一共有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轻度呼吸不畅占0.43%,出现荨麻疹占1.05%,没有死亡病例的出现。

结论对CT增强扫描中碘造影剂引发的不良反应采用有效的预防与护理对策,能够将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效的降低或消除,对患者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预防和护理现阶段,CT增强扫描主要采用碘造影剂进行扫描,促使病变的性质与范围显示的更清晰,还能够将病变血供情况进行有效的观察,利于发现病灶,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影响[1]。

现选取473例进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探究碘造影剂引发的不良反应,具体情况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进行CT增强扫描的47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男322例,占68.08%,女151例,占31.92%。

年龄18—87岁,平均(48.1±4.5)岁。

其中190例采用非离子型的碘帕醇,283例采用非离子型碘海醇。

CT增强部位中,鼻咽部6人、颈部11人、胸部183人、上腹部145人、下腹部6人,全腹部99人、盆腔10人,其他部位13人。

一共有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

1.2 方法部分患者在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前的6—10小时内不能饮水与进食,进行腹部造影的患者将大小便排空。

CT设备选用64层螺旋CT机扫描,告他驻社区选择由美国生产的ENVISION型CT;非离子造影剂选择碘帕醇与选择非离子型的扬子江碘海醇(每瓶50ml,每个病人有增强的话就用100ml),注射造影剂前常规静脉注射10mg地塞米松,嘱病人适当饮水预防或减少过敏反应发生,注射时保持每秒2.5—4.0ml的速度,经过外周静脉快速注射以后,随后进行CT增强扫描。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发表时间:2017-12-25T09:50:36.69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2期作者:曾彦芳[导读] 通过分析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后,再对患者实施综合预防以及护理措施,能显著降低碘造影剂不良反应。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影像中心广东广州 510510【摘要】目的:分析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

方法:收取我院300例CT增强扫描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2月直至2016年12月,分析CT增强扫描患者碘造影剂不良反应,再将CT增强扫描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预防以及护理措施,将两组CT增强扫描患者实施护理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CT增强扫描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通过分析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后,再对患者实施综合预防以及护理措施,能显著降低碘造影剂不良反应。

【关键词】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预防;护理目前在临床中,CT增强扫描主要是采用含碘造影剂实施扫描,其能清晰显示患者病变范围以及性质,同时还能观察到患者病变血供情况,利于患者病灶发现,对诊断患者疾病十分重要,但是在造影过程中,由于碘造影剂易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影响检查结果[1-2]。

因此,我院对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进行分析。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收取我院300例CT增强扫描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2月直至2016年12月,分析CT增强扫描患者碘造影剂不良反应,再将CT增强扫描患者分为两组。

纳入标准:300例CT增强扫描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甲亢、药物过敏史、肾功能不全、严重器官疾病患者。

观察组患者;年龄在20~80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为(50.12±1.23)岁,男性患者有210例、女性患者有90例,CT增强部位:胸部175例、腹部25例、头部100例。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干预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干预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n = 4 0 ) . P a t i e n t s i n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w e r e t r e a t e d w i t h r o u t i n e n u r s i n g , a n d p a t i e n t s i n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 A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n u r s i n g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o f a d v e r s e e f e c t s o f i o d i n e c o n t r a s t
中 固 医 药 枣 牛 晕2 0 1 7 年 8 月 第 7 卷 第 1 6 期
・ 护理研究 ・
C T增强扫描 碘造影剂不 良反应 的预 防及护理干预
刘金 梅
深圳市 龙华新 区中心医 院放 射 科 , 广 东深 圳 5 1 8 1 1 0 【 摘 要 ]目的 探 究 C T增 强 扫 描 碘 造 影 剂 不 良反应 的 预 防 及 护 理 干 预 效 果 。 方 法 抽 取 本 院 自 2 0 1 6年 2 月 ~2 0 1 7 年2 月 收 治 的使 用 C T增 强 扫 描 中采 用碘 造 影 剂 的患 者 8 0例 , 随机 分 为观 察组 ( n = 4 0 ) 和 对照 组 ( n = 4 0 o对 照组 患 者 进行 常 规护 理 , 观察 组 患 者在 对 照组 患 者 的基础 上 进 行 护理 干 预 。对 比两 组患 者 的护 理 满 意 度 以及 不 良反 应发 生 率 。 结果 观 察 组 患者 的护 理满 意 度 ( 9 5 %) 远 高 于对 照组 患 者 的 ( 7 5 %) , 不良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薛永春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薛永春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薛永春发表时间:2016-05-21T10:43:34.4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4期作者:薛永春[导读] 中江县人民医院临床CT扫描包括有平扫、增强扫描以及CT血管造影等。

薛永春(中江县人民医院四川德阳 618100)【摘要】目的:对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CT增强扫描患者106例,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扫描诊断期间接受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是接受预防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而后对这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探讨。

结果:接受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碘造影剂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降低(P<0.05)。

结论:临床诊断过程中,出于降低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发生不良反应的目的,临床应及时作出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干预,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诊断安全性。

【关键词】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预防;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4-0231-02临床CT扫描包括有平扫、增强扫描以及CT血管造影等。

其中CT增强扫描在平扫的基础上,经静脉注入有机碘造影剂后再进行扫描,在注射造影剂后,血管以及血管丰富的病变组织或者是器官密度发生显著增高,而此时血管少的组织密度则相对较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密度差,从而使病变部位的显示更加的清楚[1]。

然而临床研究与实践中发现,碘造影剂的应用可引起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本次研究中出于对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接受CT增强扫描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接受CT增强扫描患者,共计选择其中的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在对照组中包括有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15~79岁之间,平均(44.2±12.8)岁,观察组中包括有男性患者31例,女22例,年龄14~82岁,平均(43.7±13.4)岁。

CT增强扫描过程中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

CT增强扫描过程中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

2015.01护理经验170随着经济的发展,临床医学技术也有明显进步,临床越来越多将CT 增强扫描用于临床治疗中。

但在CT 增强扫描中,实施的静脉注射压力大,极易导致碘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1]。

本次研究中,分析预防CT 增强扫描中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改善效果显著,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分析我院采用碘造影剂进行CT 增强扫描的200例患者,男120例,女80例,年龄为10-80岁,平均升高为(160±11)cm ,体重为(45±12)kg 。

1.2 不良反应根据碘造影剂实施CT 扫描过程中不良反应的不同表现,将其划分为轻度、中度以及重度。

轻度不良反应:头晕、呕吐、恶心、面部湿红等现象;中度不良反应: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反复呕吐、全身有眼睑、耳垂、皮疹、喉头轻度水肿等;重度不良反应:表现为严重的呼吸困难、严重水肿、神志恍惚、血压骤降、有痉挛、休克现象。

1.3 统计学分析统计分析数据资料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采用x 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表示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00例采用碘造影实施CT 扫描患者,不良反应10例,所占比例为5.0%,轻度5例(50.0%),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等轻度反应;中度为4例(40.0%),主要表现为轻度皮疹、反水肿、皮疹等;重度1例(10.0%),主要表现为严重水肿、休克等重度不良反应。

给予其实施对应的预防以及护理后均治愈。

3 预防以及护理CT 增强扫描过程中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田永淑重庆市铜梁区人民医院 重庆市 402500【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CT 增强扫描过程中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以及护理。

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CT 增强扫描中碘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预防以及护理措施进行改善。

结果:200例采用碘造影实施CT 扫描患者,不良反应10例,所占比例为5.0%,轻度5例,中度为4例(40.0%),重度1例(10.0%),给予其实施对应的预防以及护理后均治愈。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临床分析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临床分析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临床分析CT增强扫描是目前诊断影像学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检查方法。

它通过给予患者注射碘造影剂来提高影像对比度,达到更好的诊断效果。

然而,碘造影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各种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肾功能受损、甲状腺功能障碍等。

本文将探讨如何预防这些不良反应及其临床分析。

一、不良反应1. 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碘造影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轻度过敏反应包括皮肤瘙痒、荨麻疹、发热等症状,中重度过敏反应则包括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等严重症状。

据统计,轻度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为3-7%,中重度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为0.2-0.7%。

2. 肾功能受损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另一个常见类型是肾功能受损。

患者在接受碘造影剂注射后,可能会出现肾功能异常,包括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肌酐和尿酸水平升高等。

这些反应通常在注射后48-72小时内发生,严重的情况可能导致急性肾衰竭。

3. 甲状腺功能障碍碘造影剂还可能对甲状腺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一些患者在注射后可能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而另一些患者则可能会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

二、预防措施1. 预先筛查患者在进行CT增强扫描前,医生应预先筛查患者的过敏史、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等情况,以确定是否适合注射碘造影剂。

2. 控制剂量临床医生在注射碘造影剂时需要控制剂量,在确保影像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剂量。

在选择碘造影剂时,还应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肾功能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剂量选择。

3. 给予预防措施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CT增强扫描前应提前给予抗组胺药物预防;对于肾功能不良的患者,应避免使用高渗溶液或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4. 监测患者状态在注射碘造影剂后,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三、临床分析针对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临床上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轻微的过敏反应可以通过口服抗组胺药物等治疗控制。

对于中重度过敏反应,需要立即停止喷射碘造影剂,并引导患者采取体位调整、氧疗等措施,必要时给予肾上腺素等药物治疗。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分析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分析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分析发布时间:2022-11-13T03:12:47.031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19期作者:刘芬[导读] 目的:为预防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应该结合患者实际的检查情况,展开有效护理措施的探讨分析,通过优化护理效果,不断改进护理质量,在临床中推广最佳的护理方案。

方法:抽选100例研究对象并进行科学的分组,分组分析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发生风险。

刘芬武警湖北省总队医院医学影像科湖北省武汉市 430061摘要:目的:为预防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应该结合患者实际的检查情况,展开有效护理措施的探讨分析,通过优化护理效果,不断改进护理质量,在临床中推广最佳的护理方案。

方法:抽选100例研究对象并进行科学的分组,分组分析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发生风险。

结果:对照组50例患者的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实验组50例患者CT增强扫描中未见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分别为(98.01%)和(72.05%)。

结论:有效预防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关键在于,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结合患者不良反应的实际发生情况,制定出更加安全的护理方案。

关键词: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预防分析;护理措施引言:为了增强CT扫描影像的清晰度,更为准确地评估疾病,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充分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就必须在CT增强扫描时服用碘造影剂,并运用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不同患者的病情不同,护理要求也不一样,在使用碘造影剂时,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反应,避免碘造影剂的错误使用,加重患者的病情,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充分体现护理工作的存在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干预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干预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干预目的探究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抽取本院自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使用CT增强扫描中采用碘造影剂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患者的護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不良反应发生率(5%)远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evention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adverse effects of iodine contrast agents by CT enhanced scan. Methods 8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sampled who received iodinated contrast agents using CT enhanced scan from February 2016 to February 2017.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40)and control group(n=40).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and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95%)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7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5%)was far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25%),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CT enhanced scanning iodine contrast agents,and it is worthy of further promotion and use.[Key words] CT enhanced scan;Lodinated contrast medium;Adverse reaction;Nursing interventionCT增强扫描采用碘造影剂可以将病变范围以及病变性质清晰的显示出来,并可对病变部位的血供情况进行有效的观察,提高诊断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
的240例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
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碘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并对比使用离子型碘造影剂和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状况。

根据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状况总结出针对性的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结果240例患者中出现碘造影剂不良反应患者20例,碘造影剂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8.3%。

离子型碘造影剂组患者中碘造影剂不良反应轻度、重度及总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离子型碘造影剂组,P<0.05。

结论碘造影剂易引起一定的不良反应状况,且离子型碘造
影剂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可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CT增强扫描效果,减少患者痛苦。

关键词: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预防;护理
CT增强扫描是CT技术中的一种,其是经静脉高压注入
含碘造影剂,从而辅助疾病诊断观测的一种检测方法。

但采用碘造影剂辅助扫描时,一些患者易出现不良反应症状,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此次研究中分析我院碘造影剂不良反应发
生状况,总结碘造影剂不良反应预防护理措施,以期减轻患者痛苦,以下进行具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240例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研究对象中男女比为134:106,年龄10~80岁,平均年龄(38.1±5.3)岁;体质量40~74kg,平均体质量(57.8±3.7)kg;CT增强扫描部位:53例胸部,73例腹部,56例颈部,58例头部;离子型碘造影剂37例,非离子型碘造影剂213例。

1.2方法所有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前10h禁食,扫描前6h禁水,进行腹部扫描患者在扫描前需排空肠道。

使用GE公司生产的64层螺旋CT机进行扫描,使用美国MEDRAD 公司生产的Envision型CT高压注射器进行造影剂注射。

使用泛影葡胺注射液(湖南汉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43021315)作为离子型碘造影剂,使用碘海醇注射液(通用电气药业(上海)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595)和碘普罗胺注射液(Bayer Schering Pharma AG,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80535)作为非离子型造影剂。

碘造影剂以2.5~4.0ml/s速度注射,延迟20~30s后进行增强扫描。

1.3观察指标①轻度:出现轻度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轻度皮疹等;②中度:出现反复呕吐、明显头痛、全身性皮
疹、水肿、轻度血压下降等;③重度:出现血压骤降、水肿严重、惊厥、休克、昏迷等;④死亡:患者出现不良症状后治疗无效或死亡[1]。

1.4统计学方法上述所有数据结果均采入到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确保录入过程客观真实,正态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χ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40例患者中出现碘造影剂不良反应患者20例,碘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

患者中未出现死亡患者。

离子型碘造影剂组患者中碘造影剂不良反应轻度、重度及总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离子型碘造影剂组,P<0.05,见表1。

3 讨论
3.1碘造影剂不良反应预防根据此次研究结果,碘造影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需加强对患者不良反应的预防:①加强对患者病史了解,在进行CT增强扫描之前,相关医护人员需及时了解患者过敏史,对于存在碘过敏患者严禁使用碘造影剂;及时了解患者病症状况,若患者存在家族过敏史、存在严重的脏器损伤或变态反应、脱水状态等状况时,需慎用[2]。

②患者使用碘造影剂前,需对存在不良反应高风险患者进行碘过敏试验,若患者试验后15min未出现不良反应症状,则可进行CT增强扫描[3]。

③血管选择:进行造影
前,护理人员需选择患者较粗、弹性较好的血管进行穿刺造影,以免导致造影剂渗漏,引起组织损伤[4]。

④碘造影剂类型选择:此次研究中离子型碘造影剂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离子型,P<0.05。

因此临床需尽可能减少离子型碘
造影剂的使用,以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

3.2碘造影剂不良反应护理①进行碘造影剂注射时,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实际状况合理设置注射时间,对患者年龄、病情、血管状况等综合考虑,以先快后慢的原则进行造影剂注射。

注射过程中需加强对患者监控,及时发现患者不良反应状况,并根据患者反映调整注射速率。

若患者注射造影剂过程中出现渗漏或出现不良反应症状时,需立刻停止注射,并对患者进行急救。

必要时可采取心电图、血压监测辅助观测[6,7]。

②渗漏护理:加强对患者渗漏状况观测,出现周
围组织肿胀、红肿、疼痛时即为造影剂渗漏。

出现渗漏后立即停止注射,及时将患者患肢抬高,并给予硫酸镁及相关药物保湿冷敷[7]。

③造影后护理:患者扫描完毕后,仍需加强对患者检测,避免出现迟发反应,若患者30min后未出现不良症状及可离开,若出现不良反应症状需及时通知医生并进行针对性处理。

参考文献:
[1]耿旭,刘海霞,孙静华,等.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
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5):
1390-1391.
[2]方琼燕.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8):2868-2869.
[3]田永淑.CT增强扫描过程中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J].现代养生B,2015,31(01):170.
[4]杨春芳.CT增强扫描中降低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护理[J].婚育与健康?实用诊疗,2014,11(10):63-63,64.
[5]李胜前,冯婧,刘福,等.碘海醇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J].医药导报,2015,28(09):1224-1226,1227.
[6]曹孝兰.CT增强扫描过程中碘造影剂引起的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对策[J].继续医学教育,2014,28(02):44-45.
[7]胡琳.造影剂在CT增强扫描中过敏反应护理及预防[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1,02(11):132-133.
编辑/成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