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藩王列表
明朝藩王列表(仁祖系)

明朝藩王列表(仁祖系)仁祖系本页面列出明朝自明仁祖分封的藩王。
豫章国[编辑]明朝豫章国藩王洪武元年(1368年)追封。
称号国君姓名关系在位年数注记豫章王朱兴隆朱世珍、一子追封后改封南昌王。
[1]南昌国[编辑]明朝南昌国藩王洪武元年(1368年)追封。
称号国君姓名关系在位年数注记南昌王朱兴隆朱世珍、一子追封南昌王朱文正朱兴隆、二子追封盱眙国[编辑]明朝盱眙国藩王洪武元年(1368年)追封。
称号国君姓名关系在位年数注记盱眙王朱兴盛朱世珍、二子追封临淮国[编辑]明朝临淮国藩王洪武元年(1368年)追封。
称号国君姓名关系在位年数注记临淮王朱兴祖朱世珍、三子追封山阳国[编辑]明朝山阳国藩王洪武元年(1368年)追封。
称号国君姓名关系在位年数注记山阳王朱圣保朱兴隆、一子追封昭信国[编辑]明朝昭信国藩王洪武元年(1368年)追封。
称号国君姓名关系在位年数注记昭信王朱旺朱兴盛、一子追封靖江国[编辑]明朝靖江国诸王编辑洪武三年(1370年)封。
洪武九年(1376年)就藩桂林。
称号郡王姓名关系在位年数注记靖江王朱守谦朱文正、嫡一子1370年-1380年、1387年洪武三年封。
洪武九年就藩桂林。
洪武十三年废为庶人,洪武二十年复爵,随废,锢京师。
洪武二十五年卒。
靖江悼僖王朱赞仪朱守谦、嫡一子1400年、1403年-1408年建文二年袭封,因靖难之役于永乐元年复藩,六年薨。
靖江庄简王朱佐敬朱赞仪、庶一子1411年-1469年永乐九年袭封,成化五年薨。
靖江怀顺王朱相承朱佐敬、嫡一子追封天顺元年卒。
成化七年追封。
靖江昭和王朱规裕朱相承、嫡一子1471年-1489年成化七年袭封,弘治二年薨。
靖江端懿王朱约麒朱规裕、嫡一子1490年-1516年弘治三年袭封,正德十一年薨。
靖江安肃王朱经扶朱约麒、嫡一子1518年-1525年 正德十三年袭封,嘉靖五年薨。
靖江恭惠王朱邦苧朱经扶、庶一子1527年-1572年 嘉靖六年袭封,隆庆六年薨。
明朝藩王列表(仁宗及宣宗系)

明朝藩王列表(仁宗及宣宗系)仁宗系、宣宗系本页面列出明朝自明仁宗及明宣宗分封的藩王。
郑国[编辑]主条目:明朝藩王列表 (郑王系)越国[编辑]明朝越国诸王编辑永乐二十二年十月(1424年)封,建邸衢州府称号国君姓名关系在位年数注记越靖王朱瞻墉朱高炽、嫡三子1424年─1439年永乐二十二年封,建邸衢州府,未行。
正统四年薨。
无子,除。
蕲国[编辑]明朝蕲国诸王编辑追封称号国君姓名关系在位年数注记蕲献王朱瞻垠朱高炽、嫡四子追封永乐十九年薨,无后,仁宗即位,追加封谥。
静乐国[编辑]明朝静乐国诸王追封。
称号国君姓名关系在位年数注记静乐庄献王朱瞻垠朱高炽、嫡四子追封永乐十九年薨。
追封。
襄国[编辑]主条目:明朝藩王列表 (襄王系)荆国[编辑]主条目:明朝藩王列表 (荆王系)淮国[编辑]主条目:明朝藩王列表 (淮王系)滕国[编辑]明朝滕国诸王编辑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封,建藩云南称号国君姓名关系在位年数注记滕怀王朱瞻垲朱高炽、庶八子1424年-1425年永乐二十二年封,建藩云南。
洪熙元年薨。
无子,封除。
梁国[编辑]明朝梁国诸王编辑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封。
宣德四年(1429年)就藩安陆州称号国君姓名关系在位年数注记梁庄王朱瞻垍朱高炽、庶九子1424年—1441年永乐二十二年封。
宣德四年就藩安陆州。
正统六年薨。
无子,封除。
卫国[编辑]明朝卫国诸王编辑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封,建藩怀庆府称号国君姓名关系在位年数注记卫恭王朱瞻埏朱高炽、庶十子1424年—1440年永乐二十二年封,建藩怀庆府。
正统三年薨。
无子,封除。
郕国[编辑]明朝郕国诸王编辑正统元年(1436年)封称号国君姓名关系在位年数注记郕戾王朱祁钰朱瞻基、嫡二子1436年─1449年1457年后为帝系。
正统元年封。
正统十四年秋八月,英宗北狩,皇太后命王监国。
九月癸未,王即皇帝位,年号景泰。
景泰八年正月壬午,英宗复位。
王复废为郕王。
同年薨。
弘光元年七月乙丑,安宗上谥号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庙号代宗。
明朝藩王列表(兴宗及惠宗系)

明朝藩王列表(兴宗及惠宗系)兴宗系、惠宗系本页面列出明朝自明兴宗及明惠宗分封的藩王。
虞国[编辑]明朝虞国诸王编辑洪武十五年(1382年)追封称号国君姓名关系在位年数注记虞怀王朱雄英朱标、嫡长子追封洪武十五年五月薨,年八岁。
追加封谥。
吴国[编辑]明朝吴国诸王编辑建文元年(1398年)封,封国杭州称号国君姓名关系在位年数注记吴悼王朱允熥朱标、嫡三子1398年─1403年建文元年封,封国杭州,未就藩,成祖入京师,降封为广泽王。
弘光时复追谥。
广泽国[编辑]明朝广泽国诸王建文四年(1402年)封。
称号国君姓名关系在位年数注记广泽王朱允熥朱标、嫡三子1402年7月-1402年9月建文四年封,居福建漳州,其年九月召还京,废为庶人,锢凤阳,永乐十五年卒。
遗腹子朱文坤下落不明。
衡国[编辑]明朝明兴宗衡国诸王编辑建文元年(1398年)封称号国君姓名关系在位年数注记衡愍王朱允熞朱标、嫡四子1398年─1403年建文元年封,未就藩,成祖入京师,降封为怀恩王。
弘光时复追谥。
怀恩国[编辑]明朝怀恩国诸王建文四年(1402年)封。
称号国君姓名关系在位年数注记怀恩王朱允熞朱标、嫡四子1402年7月-1402年9月建文四年封,居建昌,其年九月召还京,废为庶人,锢凤阳,卒。
徐国[编辑]明朝徐国诸王编辑建文元年(1398年)封称号国君姓名关系在位年数注记徐哀王朱允熙朱标、嫡五子1398年─1406年建文元年封,未就藩,成祖入京师,降封为敷惠王。
永乐二年下诏改瓯宁王。
弘光时复追谥。
敷惠国[编辑]明朝敷惠国诸王建文四年(1402年)封。
称号国君姓名关系在位年数注记敷惠王朱允熙朱标、嫡五子1402年7月-1404年建文四年封。
永乐二年下诏改瓯宁王。
瓯宁国[编辑]明朝瓯宁国诸王永乐二年(1404年)封。
称号国君姓名关系在位年数注记瓯宁哀简王朱允熙朱标、嫡五子1404年-1406年永乐二年封,奉兴宗祀。
四年,邸中火,暴薨。
润国[编辑]明朝润国诸王编辑称号国君姓名关系在位年数注记润怀王朱文圭朱允炆、嫡二子追封明成祖将其幽之中都广安宫,号为建庶人。
明朝藩王列表(世宗、穆宗及神宗系)

明朝藩王列表(世宗、穆宗及神宗系)世宗系、穆宗系、神宗系本页面列出明朝自明世宗、明穆宗及明神宗分封的藩王。
裕国[编辑]明朝裕国藩王称号国君姓名关系在位年数注记裕王朱载垕朱厚熜、庶三子1539年-1566年嘉靖十八年二月封裕王,后为帝系。
主条目:明朝藩王列表 (裕王系)景国[编辑]明朝景国诸王编辑嘉靖十八年(1539年)封,嘉靖四十年(1561年)就藩德安府。
称号国君姓名关系在位年数注记景恭王朱载圳朱厚熜、庶四子1539年—1565年嘉靖十八年封,四十年就藩德安府。
嘉靖四十四年薨。
无子,封除。
颍国[编辑]颍殇王朱载 朱厚熜、庶五子追封生未逾月殇,追加封谥。
戚国[编辑]明朝戚国藩王称号国君姓名关系在位年数注记戚怀王朱载朱厚熜、庶六子追封生未逾岁殇,追加封谥。
蓟国[编辑]明朝蓟国藩王称号国君姓名关系在位年数注记蓟哀王朱载㙺朱厚熜、庶七子追封生未逾岁殇,追加封谥。
均国[编辑]明朝均国藩王称号国君姓名关系在位年数注记均思王朱载朱厚熜、庶八子追封生未逾岁殇,追加封谥。
潞国[编辑]主条目:明朝藩王列表 (潞王系)靖国[编辑]明朝靖国藩王称号国君姓名关系在位年数注记靖悼王朱翊铃朱载垕、嫡二子追封初封蓝田王。
生未逾年殇,后追加封谥。
邠国[编辑]明朝邠国藩王称号国君姓名关系在位年数注记邠哀王朱常溆朱翊钧、庶二子追封生一岁殇,追加封谥。
福国[编辑]主条目:明朝藩王列表 (福王系)沅国[编辑]明朝明神宗沅国藩王称号国君姓名关系在位年数注记沅怀王朱常治朱翊钧、庶四子追封生一岁殇,追加封谥。
瑞国[编辑]瑞王朱常浩朱翊钧、庶五子1601年-1644年万历二十九年封,天启七年就汉中府。
崇祯十七年,张献忠攻陷重庆,王被俘虏,遇害。
瑞王朱由?朱常浩、嫡三子1644年-1646年崇祯十七年十二月袭封。
隆武二年六月降清。
惠国[编辑]明朝明神宗惠国藩王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封,天启七年(1627年)就荆州府。
称号国君姓名关系在位年数注记惠敬王朱常润朱翊钧、庶六子1601年-1645年天启七年就荆州府。
明朝藩王世系列表

明朝藩王列表(鲁王系)鲁国明朝鲁国诸王编辑洪武十八年(1385年)就藩兖州府称号国君姓名关系在位年数注记鲁荒王朱檀朱元璋、庶十子1370年—1389年洪武三年封。
十八年就藩兖州府。
二十二年薨。
鲁靖王朱肇煇朱檀、庶一子1403年—1466年永乐元年袭封。
成化二年薨。
鲁惠王朱泰堪朱肇辉、嫡一子1467年—1473年成化三年袭封。
九年薨。
鲁庄王朱阳铸朱泰堪、嫡一子1476年—1523年成化十二年袭封。
嘉靖二年薨。
鲁怀王朱当漎朱阳铸、嫡一子追封成化十九年封世子。
弘治十八年薨。
諡怀简。
以孙观 袭封。
追封王,改諡曰怀。
鲁悼王朱健杙朱当漎、嫡一子追封弘治十六年封世孙。
正德十五年薨。
以子观 袭封。
追封王,諡曰悼。
鲁端王朱观 朱健杙、嫡一子1528年—1549年嘉靖七年袭封。
二十八年薨。
鲁恭王朱颐坦朱观 、庶一子1551年—1594年初封宝庆王。
嘉靖三十年袭封。
万历二十二年薨。
鲁温肃世子朱寿 朱颐坦、嫡一子不知何年封世子。
隆庆三年卒。
无子。
鲁敬王朱寿鏳朱颐坦、庶六子1596年—1600年初封富平王。
万历二十四年袭封。
二十八年薨。
无子。
鲁宪王朱寿鋐朱颐坦、庶七子1601年—1636年初封常德王。
万历二十九年进封。
崇祯九年薨。
无子。
鲁肃王朱寿镛朱颐坦、庶九子1636年—1639年初封泰兴王。
崇祯九年进封。
十二年薨。
鲁安王(鲁孝王)朱以派朱寿镛、嫡一子1640年—1642年崇祯十三年袭封。
十五年,大清兵破兖州,自缢。
鲁王朱以海朱寿镛、五子1644年—1662年崇祯十七年袭封,寻寄居台州,既监国於绍兴。
清顺治三年六月,王师渡浙,以海航海,依郑成功。
十一年病故於金门。
鲁世子朱弘?朱以海、一子隆武元年八月封世子。
二年六月薨。
鲁世子朱弘枬朱以海、二子永历三年八月封世子。
五年,舟山陷,申人毅挟之,不知所踪。
鲁王朱弘桓朱以海、八子1662年后—1683年永历十七年二月生。
不知何年袭封。
三十七年,降清,内徙於山西。
钜野国明朝钜野国诸王编辑宣德二年(1427年)封。
明朝藩王世系列表7554949

明朝藩王列表(鲁王系)鲁国明朝鲁国诸王编辑洪武十八年(1385年)就藩兖州府称号国君姓名关系在位年数注记鲁荒王朱檀朱元璋、庶十子1370年—1389年洪武三年封。
十八年就藩兖州府。
二十二年薨。
鲁靖王朱肇煇朱檀、庶一子1403年—1466年永乐元年袭封。
成化二年薨。
鲁惠王朱泰堪朱肇辉、嫡一子1467年—1473年成化三年袭封。
九年薨。
鲁庄王朱阳铸朱泰堪、嫡一子1476年—1523年成化十二年袭封。
嘉靖二年薨。
鲁怀王朱当漎朱阳铸、嫡一子追封成化十九年封世子。
弘治十八年薨。
諡怀简。
以孙观袭封。
追封王,改諡曰怀。
鲁悼王朱健杙朱当漎、嫡一子追封弘治十六年封世孙。
正德十五年薨。
以子观袭封。
追封王,諡曰悼。
鲁端王朱观朱健杙、嫡一子1528年—1549年嘉靖七年袭封。
二十八年薨。
鲁恭王朱颐坦朱观、庶一子1551年—1594年初封宝庆王。
嘉靖三十年袭封。
万历二十二年薨。
鲁温肃世子朱寿朱颐坦、嫡一子不知何年封世子。
隆庆三年卒。
无子。
鲁敬王朱寿鏳朱颐坦、庶六子1596年—1600年初封富平王。
万历二十四年袭封。
二十八年薨。
无子。
鲁宪王朱寿鋐朱颐坦、庶七子1601年—1636年初封常德王。
万历二十九年进封。
崇祯九年薨。
无子。
鲁肃王朱寿镛朱颐坦、庶九子1636年—1639年初封泰兴王。
崇祯九年进封。
十二年薨。
鲁安王(鲁孝王)朱以派朱寿镛、嫡一子1640年—1642年崇祯十三年袭封。
十五年,大清兵破兖州,自缢。
鲁王朱以海朱寿镛、五子1644年—1662年崇祯十七年袭封,寻寄居台州,既监国於绍兴。
清顺治三年六月,王师渡浙,以海航海,依郑成功。
十一年病故於金门。
鲁世子朱弘?朱以海、一子隆武元年八月封世子。
二年六月薨。
鲁世子朱弘枬朱以海、二子永历三年八月封世子。
五年,舟山陷,申人毅挟之,不知所踪。
鲁王朱弘桓朱以海、八子1662年后—1683年永历十七年二月生。
不知何年袭封。
三十七年,降清,内徙於山西。
钜野国明朝钜野国诸王编辑宣德二年(1427年)封。
明朝藩王列表(唐王系)

明朝藩王列表(唐王系)唐王系本页面列出明朝自明太祖分封的唐国藩王。
唐国[编辑]明朝唐国诸王编辑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永乐六年(1409年)就藩河南南阳府称号国君姓名关系在位年数注记唐定王朱桱朱元璋、庶二十三子1391年─1415年洪武十九年九月十八日生,母李贤妃。
洪武二十四年四月十三日封。
永乐六年五月十二日就藩河南南阳府。
永乐十三年八月初六薨,在位二十五年,寿三十。
葬南阳紫山。
妃吴氏,黔国公吴复之孙女。
唐靖王朱琼烃朱桱、嫡一子1423年─1426年永乐二十一年袭封。
宣德元年薨,在位六年,寿二十一。
无子。
妃高氏,从死。
唐宪王朱琼炟朱桱、嫡二子1428年─1475年宣德三年袭封。
成化十一年薨,在位四十八年,寿六十四。
唐悼简世子朱芝壐朱琼炟、嫡一子正统九年封世子。
正统年间卒。
无子。
唐庄王朱芝址朱琼炟、嫡二子1477年─1485年正统九年封舞阳王,后封世子。
成化十三年袭封。
成化二十一年薨,在位十一年,寿五十四。
唐成王朱弥鍗朱芝址、庶一子1487年─1523年成化十五年封颍昌王,二十三年袭封。
嘉靖二年薨,在位三十五年,寿六十四。
二子俱殇,侄宇温嗣。
唐恭王朱弥钳朱芝址、庶三子追封成化十五年封。
正德十一年薨。
嘉靖四年以子嗣唐王,追谥恭王。
唐敬王朱宇温朱弥钳、嫡一子1525年─1560年正德十六年封文城王,嘉靖四年进封。
嘉靖三十九年薨,在位三十六年,寿七十六。
隆武帝继位,上尊谥曰惠皇帝,后曰惠皇后。
唐顺王朱宙栐朱宇温、庶二子1562年─1564年嘉靖四十一年袭封。
嘉靖四十三年薨,在位三年,寿二十七。
隆武帝继位,上尊谥曰顺皇帝,后曰顺皇后。
唐端王朱硕熿朱宙栐、庶一子1569年─1630年隆庆三年封世子。
五年袭封。
崇祯二年薨[1]。
隆武帝继位,上尊谥曰端皇帝,后曰端皇后。
唐裕王朱器墭朱硕熿、庶一子追封万历二十二年封世子。
后以端王惑于嬖人,被囚遇毒薨。
追封王,谥曰裕。
隆武帝继位,上尊谥曰宣皇帝,后曰宣皇后。
唐王朱聿键朱器墭、嫡一子1632年─1636年1644年─1645年初从世子被囚。
明代藩王世系表

明代藩王世系表○明熙祖(太祖之祖父)诸子1 明仁祖(朱世珍)2 寿春王○明仁祖(朱世珍)诸子1 南昌王2 盱眙王3 临淮王4 明太祖(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年号洪武)诸子1 太子(朱标,早逝,追封明兴宗)2 秦王,建藩国于陕西西安府秦愍王(朱樉)-秦隐王(朱尚炳)-秦僖王(朱志堩)-秦怀王(朱志均)-秦康王(朱志邅)-秦惠王(朱公锡)-秦简王(朱诚泳)-秦昭王(朱秉欆)-秦定王(朱惟焯)-秦宣王(朱怀埢)-秦靖王(朱敬镕)-秦敬王(朱谊旐)-秦王(朱谊漶)-秦王(朱存枢)李自成攻破西安,朱存枢投降被俘。
3 晋王,建藩国于山西太原府晋恭王(朱)-晋定王(朱济熺)-晋王(朱济熿)-晋王(朱美圭)-晋庄王(朱钟铉)-晋端王(朱知烊)-晋简王(朱新典)-晋惠王(朱慎鋷)-晋穆王(朱敏淳)-晋王(朱求桂)李自成攻陷山西,晋王朱求桂与秦王朱存枢均被俘,入北京,不知所终。
4 燕王,建藩国于北平府明成祖(朱棣)燕王朱棣以一隅灭天下,四年“靖难”,攻破南京,夺得帝位,迁都北平,改名北京,传14帝,崇祯17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自尽,明朝灭亡。
5 周王,建藩国于河南开封府周定王(朱橚)-周宪王(朱有炖)-周简王(朱有爝)-周靖王(朱子垕)-周懿王(朱子驩)-周惠王(朱同镳)-周恭王(朱睦审)-周庄王(朱朝堈)-周敬王(朱在铤)-周端王(朱肃溱)-周王(朱恭枵)崇祯十四年冬,李自成攻开封,朱恭枵出告示,杀贼一人者,赏黄金50两,贼久攻不克解围散去。
明年四月,李自成再围开封,决河灌城,死者数十万,城破后,朱恭枵及其家眷被明军救出,不久去世,其孙南走,死于广州。
6 楚王,建藩国于湖广武昌府楚昭王(朱桢)-楚庄王(朱孟烷)-楚宪王(朱季堄)-楚康王(朱季埱)-楚靖王(朱均鈋)-楚端王(朱荣氵戒)-楚愍王(朱显榕)-楚恭王(朱英佥)-楚王(朱华奎)张献忠劫掠湖广,兵至武昌,俘虏朱华奎,沉入江中,诸子嗣无幸免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朝藩王列表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注意:本页面含有Unihan新版用字。
有关字符可能會错误显示,詳见Unicode扩展汉字。
明制,亲王之嫡长子封世子,长孙封世孙,其余各子封郡王。
郡王嫡长子封长子,其余各子封镇国将军。
以下依次封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
明神宗时,因宗室繁衍过巨,遂减岁禄,并限制继承。
亲王由旁支入继者,取消旁推之恩,原为郡王者,除嫡长子外,其余各子仍袭镇国将军爵位,不得进封郡王;镇国将军入继者,其余各子仍袭辅国将军爵位。
此外,由郡王入继者,原郡封再袭之例也被取消。
以下按照帝系及藩王世袭列舉明朝诸王,也可以見各藩王世系表链接。
目录明太祖所定各王世系命名明朝藩王分封情况按帝系分類明太祖追封父祖诸王明朝实封及追封诸王明太祖明兴宗明惠宗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明代宗明宪宗明孝宗明武宗明睿宗明世宗明穆宗明神宗明光宗明熹宗明思宗明安宗明绍宗明昭宗监国鲁王异姓诸王明朝追赠诸王南明分封追赠诸王按藩王世系分类秦王晉王周王楚王齊王魯王蜀王代王肅王遼王慶王寧王岷王谷王韓王瀋王唐王伊王靖江王漢王趙王鄭王襄王荊王淮王德王崇王吉王徽王益王衡王榮王潞王福王桂王藩王及宗室继承顺序亲王及宗室俸禄参见注释参考文献外部链接明太祖所定各王世系命名明太祖二十六子,八子赵王朱杞早夭,二十六子朱楠幼殇未封。
为其余二十四子及靖江王各拟二十字。
宗室命名以上一字为据,而下一字起五行偏旁,以五行相生之火、土、金、水、木为序(明太祖各子已取木字旁名)。
靖江王为明太祖从孙辈,故同其孙辈取火字旁名,初名为朱炜;后朱元璋将其改名为守谦,并令靖江王府后代命名不拘五行之例[1][2][注 1][注 2]東宮太子: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秦府:尚志公誠秉,惟懷敬誼存,輔嗣資廉直,匡時永信惇晉府:濟美鐘奇表,知新慎敏求,審心咸景慕,述學繼前修燕府:高瞻祁見祐,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周府: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肅恭,紹倫敷惠潤,昭格廣登庸楚府:孟季均榮顯,英華蘊盛容,宏才升博衍,茂士立全功齊府:賢能長可慶,睿智實堪宗,養性期淵雅,寅思復會通潭府:福昌忻保定,嘉應必興隆,啟處詢從式,尊聞汝貴中[注 3][注 4]魯府:肇泰陽當健,觀頤壽以弘,振舉希兼達,康莊遇本寧蜀府:悅友申賓讓,承宣奉至平,懋進深滋益,端居務穆清湘府:久鎮開方嶽,揚威謹禮儀,剛毅循超卓,權衡素自持代府:遜仕成聰俊,充廷鼐鼎彝,傳貽連秀鬱,炳耀壯洪基肅府:贍祿貢真弼,縉紳識烈忠,曦暉躋當運,凱諫處恒隆遼府:貴豪恩寵致,憲術儼尊儒,雲仍祺保合,操翰麗龍輿慶府:秩邃寘台鼒,倪伸帥倬奇,適完因巨衎,騭眷發需毘寧府:盤奠覲宸拱,多謀統議中,總添支庶闊,作哲向親衷岷府:徽音膺彥譽,定幹企禋雍,崇理原咨訪,寬鎔喜賁從谷府:賦質僖雄敞,叢興闡福昌,篤諧恂懌豫,擴霽昱禎祥韓府:沖範徵偕旭,融謨朗璟逵,亶韶愉灝慥,令緒價蕃維沈府:佶幼詮勳胤,恬珵效回瑝,湜源諲皙暐,圭璧澈澄昂安府:斐序斌廷賞,凝覃濬祉襄,恢嚴顓輯矩,縝密廓程綱唐府:瓊芝彌宇宙,碩器聿琳琚,啟齡蒙頌體,嘉曆協銘圖郢府:偉聞參望奭,箴誨洎臯夔,麒麟餘積兆,奎穎曄璿璣伊府:顒勉諟訏典,襃珂采鳳琛,應疇頒胄選,昆玉冠泉金靖江府:贊佐相規約,經邦任履亨,若依純一行,遠得襲芳名[注 5]《大明会典》另载六十字无国号[3]:毖初斯建節,勗好必貞銓,執準符釣正,詢旼汝勵虔薦諝演還暢,先施遂省稽,諏懽爰造就,適藝冀塤箎慧堅忻願確,鑒潔綽侁孜,習獻增盈謐,臨饒軼績撝明朝藩王分封情况终明世,共有八十六亲王。
其中明太祖封二十四王(一王后为帝系,七王被废或自尽、两王绝嗣),明兴宗封四王(一王为追封,三王被废),明惠宗封一王(南明追封),明成祖封二王(废一王),明仁宗封九王(追封一王,绝嗣四王),明宣宗封一王(后即位为明代宗),明英宗封七王(废一王、绝嗣三王),明宪宗封九王(绝嗣六王),明孝宗封一王(追封),明睿宗封一王(追封),明世宗封六王(一王即位为明穆宗,追封四王),明穆宗封二王(追封一王),明神宗封七王(追封三王),明光宗封六王(一王即位为明思宗,追封五王),明思宗封六王(追封四王)。
[4][5][6]明朝共计实封亲王六十四位,追封亲王二十二位(指始封王而言,不包括世孙、世曾孙继位、或旁支入继后追赠父祖的亲王)。
实封亲王中,十六位亲王因事被废、除封(晋王、周王、代王、岷王重新复封,齐王、谷王复而再废。
岷、荆、唐府有亲王因事被废,由世子或旁支继位,因未除封而未计入),十五位亲王因绝嗣而除封。
至崇祯朝明亡,共计有亲王三十三位。
南明三帝及监国鲁王实封三王、追封七王、赠封(郡王死后加封亲王)一王。
明代各王府先后封624位郡王[注 6],其中秦府封15郡王(南明另封1郡王),晋府封28郡王,燕府封1郡王(后升为亲王),周府封75郡王,楚府封20郡王(南明封1王),齐府封3郡王(后均废为庶人),鲁府封23郡王,蜀府封21郡王,代府封29郡王,肃府封10郡王,辽府封24郡王,庆府封20郡王,宁府封11郡王,岷府封27郡王,谷府封1郡王(后废为庶人),韩府封36郡王,沈府封28郡王,唐府封19郡王,伊府封8郡王,汉府封8郡王(后均废为庶人),赵府封17郡王,郑府封15郡王,襄府封13郡王,荆府封14郡王,淮府封17郡王,德府封19郡王,崇府封7郡王,吉府封7郡王,淮府封17郡王,徽府封24郡王,益府封40郡王,衡府封14郡王,荣府封8郡王,潞府封1郡王,福府封2郡王,桂府封2郡王。
潭、湘、安、郢、梁、秀、兴、岐、雍、寿、汝、泾、景、瑞、惠等府仅传一世,未分封郡王[6]。
南明隆武帝、永历帝又分封非皇族者为郡王、亲王,见另表。
按帝系分類明太祖追封父祖诸王朱仲八[7]五世祖朱仲八诸子列表1. 朱六二2. 朱千十3. 明德祖朱百六明德祖明德祖诸子列表1. 朱四五2. 明懿祖朱四九明懿祖明懿祖诸子列表1. 明熙祖朱初一2. 朱初二3. 朱初五(朱孝)4. 朱初十明熙祖明熙祖诸子列表1. 寿春王朱五一[注 7]1. 霍丘王朱重一1. 高沙王朱赛哥2. 宝应王朱铁哥2. 下蔡王朱重二3. 安丰王朱重三1. 六安王朱转儿2. 来安王朱记儿3. 都蒙王朱臊儿4. 英山王朱润儿4. 蒙城王朱重四2. 朱五二3. 明仁祖朱世珍详见熙祖系明仁祖明仁祖诸子列表1. 南昌王朱兴隆(朱重四)1. 山阳王朱圣保2. 大都督朱文正1. 靖江王朱守谦(朱铁柱,后赐名炜,后赐名守谦),封国桂林2. 盱眙王朱兴盛(朱重六)1. 昭信王朱旺儿3. 临淮王朱兴祖(朱重七)4. 明太祖朱元璋(朱重八)详见仁祖系明朝实封及追封诸王明太祖明太祖诸子列表1. 皇太子朱标,薨,谥懿文太子[注 8]2. 秦愍王朱樉,封国西安府3. 晋恭王朱棡,封国太原府4. 燕王朱棣,封国北平府,后即位为明成祖5. 周定王朱橚,封国开封府[注 9]6. 楚昭王朱桢,封国武昌府7. 齐王朱榑,封国青州府[注 10]8. 潭王朱梓,封国长沙府,自焚死,除封9. 赵王朱杞,早夭,未封国10. 鲁荒王朱檀,封国兖州府11. 蜀献王朱椿,封国成都府12. 湘献王朱柏,封国荆州府[注 11]13. 代简王朱桂,封国大同府[注 12]14. 肃庄王朱楧,封国平凉府(后改甘州左卫,后改兰州)[注 13]15. 辽简王朱植,封国广宁卫(后改荆州府)[注 14]16. 庆靖王朱㮵,封国宁夏卫[注 15]17. 宁献王朱权,封国大宁卫(后改南昌府)[注 16]18. 岷庄王朱楩,封国云南府(后改武冈州)19. 谷王朱橞,封国宣府左卫(后改长沙府)[注 17]20. 韩宪王朱松,封国开原卫(后改平凉府)21. 沈简王朱模,封国潞州22. 安惠王朱楹,封国平凉府,无子,除封23. 唐定王朱桱,封国南阳府24. 郢靖王朱栋,封国安陆州,无子,除封25. 伊厉王朱㰘,封国河南府[注 18]26. 朱楠,幼殇,无封详见太祖系明兴宗明兴宗诸子列表1. 虞怀王朱雄英,追封[注 19]2. 皇太孙朱允炆,即位为明惠宗3. 吴王朱允熥,封国杭州,废[注 20]4. 衡王朱允熞,未封国,废[注 21]5. 徐王朱允熙,未封国,废[注 22]详见興宗系明惠宗明惠宗诸子列表1. 皇太子朱文奎[注 23]2. 朱文圭[注 24][8]详见惠宗系明成祖明成祖诸子列表1. 皇太子朱高炽,即位为明仁宗2. 汉王朱高煦,封国云南府(后改青州府,后改乐安州),废[注 25]3. 赵简王朱高燧,封国彰德府4. 朱高爔,幼殇详见成祖系明仁宗明仁宗诸子列表1. 皇太子朱瞻基,即位为明宣宗2. 郑靖王朱瞻埈,封国凤翔府(后改怀庆府)3. 越靖王朱瞻墉,封国衢州府,无子,除封4. 蕲献王朱瞻垠,追封[注 26]5. 襄宪王朱瞻墡,封国长沙府(后改襄阳府)6. 荆宪王朱瞻堈,封国建昌府(后改蕲州)7. 淮靖王朱瞻墺,封国韶州府(后改饶州府)8. 滕怀王朱瞻垲,封国云南府(未就封),无子,除封9. 梁庄王朱瞻垍,封国安陆州,无子,除封10. 卫恭王朱瞻埏,封国怀庆府(未就封),无子,除封详见仁宗系明宣宗明宣宗诸子列表1. 皇太子朱祁镇,即位为明英宗2. 郕王朱祁钰,未封国,土木之变后即位为明代宗详见宣宗系明英宗明英宗诸子列表1. 皇太子朱见濬,后即位为明宪宗[注 27]2. 德庄王朱见清,封国德州(后改济南府)[注 28]3. 朱见湜,幼殇4. 许悼王朱见淳,未封国,早薨5. 秀怀王朱见澍,封国汝宁府,无子,除封6. 崇简王朱见泽,封国汝宁府7. 吉简王朱见浚,封国长沙府8. 忻穆王朱见治,未封国,无子,除封9. 徽庄王朱见沛,封国钧州[注 29]详见英宗系明代宗明代宗诸子列表1. 皇太子朱见济,薨,谥怀献太子[注 30]详见代宗系明宪宗明宪宗诸子列表1. 皇长子,未名殇2. 皇太子朱祐极,薨,谥悼恭太子3. 皇太子朱祐樘,即位为明孝宗4. 兴献王朱祐杬,封国安陆州[注 31]5. 岐惠王朱祐棆,封国德安府,无子,除封6. 益端王朱祐槟,封国建昌府7. 衡恭王朱祐楎,封国青州府8. 雍靖王朱祐枟,封国保宁府(后改衡州府,后改叙州府),无子,除封9. 寿定王朱祐榰,封国保宁府(后改德安府),无子,除封10. 皇十子,未名殇11. 汝安王朱祐梈,封国卫辉府,无子,除封12. 泾简王朱祐橓,封国沂州,无子,除封13. 荣庄王朱祐枢,封国常德府14. 申懿王朱祐楷,封国叙州府(未就藩),无子,除封详见憲宗系明孝宗明孝宗诸子列表1. 皇太子朱厚照,即位为明武宗2. 蔚悼王朱厚炜,幼殇,追封详见孝宗系明武宗明武宗诸子列表明武宗无子,由堂弟朱厚熜(明世宗)继位详见武宗系明睿宗明睿宗诸子列表1. 岳怀王朱厚熙,幼殤,追赠2. 兴世子朱厚熜,后入继大统为明世宗详见睿宗系明世宗明世宗诸子列表1. 皇太子朱载基,幼殇,谥号哀冲太子2. 皇太子朱载壡,幼殇,谥号庄敬太子3. 裕王朱载垕,即位为明穆宗4. 景恭王朱载圳,封国德安府,无子,除封5. 颍殇王朱载 ,幼殇,追赠[注 32]6. 戚怀王朱载,幼殇,追赠7. 蓟哀王朱载㙺,幼殇,追赠8. 均思王朱载,幼殇,追赠详见世宗系明穆宗明穆宗诸子列表1. 皇太子朱翊釴,幼殇,追赠(世宗赠裕世子),谥宪怀太子2. 靖悼王朱翊铃,幼殇,追赠(世宗赠蓝田王)3. 皇太子朱翊钧,即位为明神宗4. 潞简王朱翊镠,封国卫辉府详见穆宗系明神宗明神宗诸子列表1. 皇太子朱常洛,即位为明光宗2. 邠哀王朱常溆,幼殇,追赠3. 福忠王朱常洵,封国河南府4. 沅怀王朱常治,幼殇,追赠5. 瑞王朱常浩,封国汉中府6. 惠王朱常润,封国荆州府7. 桂端王朱常瀛,封国衡州府8. 永思王朱常溥,幼殇,追赠详见神宗系明光宗明光宗诸子列表1. 皇太子朱由校,即位为明熹宗2. 简怀王朱由㰒,幼殇,追赠3. 齐思王朱由楫,幼殇,追赠4. 怀惠王朱由模,幼殇,追赠5. 信王朱由检,未封国,后即位为明思宗6. 湘怀王朱由栩,幼殇,追赠7. 惠昭王朱由橏,幼殇,追赠详见光宗系明熹宗明熹宗诸子列表1. 皇太子朱慈燃,幼殇,谥怀冲太子2. 皇太子朱慈焴,幼殇,谥悼怀太子3. 皇太子朱慈炅,幼殇,谥献怀太子详见熹宗系明思宗明思宗诸子列表1. 皇太子朱慈烺[注 33]2. 怀隐王朱慈烜,幼殇,追赠3. 定王朱慈炯,未封国,明亡[注 34]4. 永王朱慈炤,未封国,明亡[注 35]5. 悼灵王朱慈焕,幼殇,追赠6. 悼怀王朱慈灿,幼殇,追赠7. 悼良王皇七子,幼殇,追赠详见思宗系明安宗弘光朝诸王列表颍冲王朱由榘,追赠(初封颍上王)德懷王朱由樺,追赠详见安宗系明绍宗隆武朝诸王列表皇太子朱琳源,幼殇,谥庄静太子邓王朱器盛(初封德安王)唐王朱聿 ,后任监国,后即位为绍武帝陈闵王朱聿鈵,追赠陈世子朱琳渼详见绍宗系明昭宗永历朝诸王列表怀愍太子朱慈爝[注 36]悼愍太子朱慈 [注 37]皇太子朱慈煊[注 38]沅哀王朱慈 幼殇,追赠涪悼王朱慈炜,幼殇,追赠沔殇王朱慈熠,幼殇,追赠澧冲王朱慈焯,幼殇,追赠永興王[注 39]新田王[注 39]江华王[注 39]嘉善王[注 40]详见昭宗系监国鲁王监国鲁王诸王列表世子朱弘?世子朱弘枬朱弘棅翼王朱议氻[注 41][9]异姓诸王根据明朝会典等制度的规定,只有皇族可以在生前封为王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