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全部重要知识点(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全部重要知识点(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全部重要知识点单选题1、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质量相等,底面积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关系是是F甲=F乙=F丙B.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关系是是F甲>F乙>F丙C.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关系是F甲′<F乙′<F丙′D.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关系是F甲′>F乙′>F丙′答案:DAB.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而容器底面积相同,则根据公式F=pS可知,三容器受到液体压力相同,即F甲=F乙=F丙因甲容器上小下大,乙容器是柱体,丙容器上大下小,它们的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和液体重力的关系分别是F甲>G甲,F乙=G乙,F丙<G丙由以上分析可得G甲< G乙<G丙因为三个容器的质量相等,所以,三个容器与容器内液体的总重力,即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关系是F甲<F乙<F丙故AB错误;CD.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由于容器底面积相同,根据公式F=pS可知,三个容器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因为三个容器自身质量相等,所以容器中装的液体的重力相等,即G甲′=G乙′=G丙′根据甲乙丙容器的形状可知,甲乙丙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与它们的重力的关系为F甲′>G甲′,F乙′=G乙′,F丙′<G丙′由以上分析可得F甲′>F乙′>F丙′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下图所示的现象进行讨论,其中错误的是()A.图(甲)向两球间吹气,两球更加靠近了,说明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B.图(乙)对沸腾的水停止加热,抽气减压,水再次沸腾,说明气压减小沸点降低C.图(丙)用吸管喝饮料时,瓶里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D.图(丁)洗手盘下方弯管利用了连通器原理答案:CA.向两球间吹气,两球中间空气流速大,两球更加靠近了,则两球外侧压强大于两球内侧的压强,说明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乙图,向外拉活塞抽气,容器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减小,水再次沸腾,说明水的沸点降低了,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丙图,用吸管喝饮料时,吸管内压强减小,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把饮料压入嘴里,所以用吸管吸饮料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故C错误,符合题意;D.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物理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典型题及答案

物理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典型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一定能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的方法是( )A .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B .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C .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D .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2.如图所示,实心正方体物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的厚度,使二者剩余部分的体积相同、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相同.则切去部分的质量△m 甲、△m 乙和切去前甲、乙对地面的压强 p 甲、p 乙的关系是( )A .△m 甲>△m 乙 p 甲>p 乙B .△m 甲>△m 乙 p 甲<p 乙C .△m 甲<△m 乙 p 甲>p 乙D .△m 甲<△m 乙 p 甲<p 乙3.三个相同容器内分别盛满不同的液体,现将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轻轻放入容器,小球静止后的状态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甲<ρ丙<ρ乙B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 乙>p 甲>p 丙C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是 p p p >>甲乙丙D .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 乙=F 甲=F 丙4.如图是用U 型管压强计测量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实验装置U 型管中所填充的液体为水;将探头浸入密度为1.2×103 kg/m 3的液体中h 深度时,U 型管压强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分别为6cm 和36cm ;若将烧杯中的液体换成密度为0.8×103 kg/m 3的酒精,且探头在酒精中的深度仍为h 不变,则U 型管压强计左右侧水面高度差为A.18 cm B.20 cm C.24 cm D.32 cm5.下列函数图像能正确地描述两个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A.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拉力与伸长关系B.粗糙程度不变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关系C.压力一定时,物体受到压强与受力面积关系D.液体密度不变时,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6.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均与大气压有关,下列关于实验结果的预测,说法正确的是()A.将自制气压计随电梯从一楼上升至十楼,气压计细玻璃管中的液面会下降B.将空的易拉罐放在火上加热,用橡皮泥封住开口处,冷却一会儿,易拉罐会变瘪C.将玻璃杯中装满水,用硬纸片盖住,倒置杯子,纸片不掉;杯子倾斜,纸片会掉下来D.将装满水的试管用薄片盖住管口,倒置在水中,拿掉薄片,管中的水会从管口流出7.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S A>S B),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完整版)第九章压强知识点总结及章节测试(含答案)

(完整版)第九章压强知识点总结及章节测试(含答案)

第九章压强考点一压力1.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2.方向: 垂直接触面,且指向被压物体。

3.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

考点二压强1.压强的物理意义:用来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用字母 P表示,公式:P FS3.单位: 帕斯卡, 1Pa=1N m 14.增大压强的三种方法:( 1)当压力 F 一定时,需减小受力面积 S;( 2)当受力面积 S 一定时,需增大压力 F;( 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减小受力面积S,增大压力 F。

5.减小压强的三种方法:( 1)当压力 F 一定时,需增大受力面积 S;( 2)当受力面积 S 一定时,需减小压力 F;( 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增大受力面积S,减小压力 F。

考点三液体压强1.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且有流动性。

2.测量仪器:压强计。

使用压强计可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P=ρ液 gh3.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在液体内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3)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液体内部压强跟液体密度有关,在同一深度处,液体越大,压强越大。

4.应用——连通器( 1 )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2)原理:如果只装一种液体,那么液体静止时连通器各部分液面总是相平的。

考点四大气压强1.产生原因:气体具有流动性,受重力作用。

2.变化特点:( 1)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 2)同一位置大气压随天气变化而不断变化。

3.液体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随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同种液体的沸点不是固定不变的。

我们通常说的沸点是指在 1 个标准大气压下。

4.大气压的测量( 1)测量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 2)测量仪器:气压计。

( 3)标准大气压值: P=1.013 ×10 5 Pa,相当于 76c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九章压强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圆柱容器上部圆筒较细,下部的圆筒较粗且足够长。

容器的底部是一可沿下圆筒无摩擦移动的活塞S,用细绳通过测力计F将活塞提着,容器中盛水。

开始时,水面与上圆筒的开口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提着活塞的同时使活塞缓慢地下移,在这一过程中,测力计的读数A.先变小,然后保持不变 B.一直保持不变C.先变大,然后保持不变 D.先变小,然后变大2.a、b两个圆柱质量相等,分别正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一个是空心圆柱。

a、b两个圆柱底面积之比为2:1,密度之比是ρa:ρb=1:4,两圆柱体积之比是V a:V b=6: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圆柱空心部分是b圆柱体积B.b圆柱空心的部分是a的1 4C.a、b两圆柱对桌面压强之比3∶4D.a、b两圆柱对桌面压强之比1∶23.如图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的某一深度处,记下U形管中两液面的高度差h,下列操作中能使高度差h不变的是()A.将探头放在酒精中的同样深度处B.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C.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D.将探头在原深度处向其他方向任意转动一个角度4.下列各组连线配对中,完全正确的是()A.生产运输工具与制造原理:推土机安装履带——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力;潜水艇原理——利用“空心法”;飞机能上升——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B.物理量及单位:压强——P;速度——m/s;力——NC.物理学家及其主要贡献:汤姆生——发现中子;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托勒玫——提出“日心说”D.物理量及测量工具:力——测力计;大气压——气压计;液体体积——量筒5.下列估测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通常情况下空气的密度约为 1.29g/cm3B.一本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为2.5 105 mgC.一位初中生游泳时排开水的体积约为 0.5m3D.行走在水平地面上的人对地面压强约为 5000Pa6.两个完全相同的细玻璃管以不同的方式放置,玻璃管内注入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甲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图所示。

中考物理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典型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典型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1.在测量大气压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采用了图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 g;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 g,烧杯质量为100 g,活塞面积为7×10-5 m2,g取10 N/kg,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力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A.1.26×105 Pa B.1.10×105 PaC.1.01×105 Pa D.0.96×105 Pa2.下列各组连线配对中,完全正确的是()A.生产运输工具与制造原理:推土机安装履带——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力;潜水艇原理——利用“空心法”;飞机能上升——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B.物理量及单位:压强——P;速度——m/s;力——NC.物理学家及其主要贡献:汤姆生——发现中子;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托勒玫——提出“日心说”D.物理量及测量工具:力——测力计;大气压——气压计;液体体积——量筒3.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装有不同液体的相同容器,现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实心小球分别缓慢放入两容器中,两小球静止时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下列5个说法中正确的有()①两小球受到的浮力相等②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小③甲容器中液体的质量较小④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大⑤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小A.1 个B.2 个C.3 个D.4 个4.如图所示,A、B 两个柱形容器(S A>S B,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别向A、B 容器中倒入相同质量的甲、乙液体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甲可能等于p 乙B.分别从A、B 容器中抽出相同体积的甲、乙液体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甲一定大于p 乙C.分别向A、B 容器中倒入相同高度的甲、乙液体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 甲一定小于F 乙D.分别从A、B 容器中抽出相同高度的甲、乙液体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甲一定大于p 乙5.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

初中物理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1)

初中物理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1)

一、选择题1.如果所示,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现分别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将两个正方体切去一部分,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为p 甲和p 乙,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p 甲可能大于p 乙B .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体积,p 甲一定小于p 乙C .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质量,p 甲可能大于p 乙D .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体积,p 甲一定小于p 乙2.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

若甲、乙所切去部分的质量相等,则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甲、乙对地面的压强p 甲、p 乙,甲、乙的重力G 甲、G 乙,剩余部分的质量m 甲、m 乙的判断中( )①ρ甲>ρ乙②p 甲>p 乙③G 甲>G 乙④m 甲>m 乙A .只有①正确B .只有②③④正确C .只有①②③正确D .①②③④都正确3.装有水的塑料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水对瓶底的压力为1F ,瓶底对桌面的压强为1p ;将瓶倒置后(如图乙所示),水对瓶盖的压力为2F ,瓶盖对桌面的压强为2p ,则( )A .12F F =B .12F F <C .12p p =D .12p p <4.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装有不同液体的相同容器,现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实心小球分别缓慢放入两容器中,两小球静止时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下列5个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两小球受到的浮力相等②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小③甲容器中液体的质量较小④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大⑤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小A.1 个B.2 个C.3 个D.4 个5.如图所示,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高度之比h A:h B=3:2,底面积之比S A:S B=2:3,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之比F A:F B和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 A:p B 分别为()A.F A:F B=2:3,p A:p B=2:3B.F A:F B=1:1,p A:p B=2:3C.F A:F B=3:2,p A:p B=1:1D.F A:F B=1:1,p A:p B=3:26.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不同的两种液体甲、乙,质量分别为m甲和m乙;在两容器中,距离同一高度分别有A、B两点。

初二物理 第九章 压强知识归纳总结含答案

初二物理 第九章 压强知识归纳总结含答案

初二物理第九章压强知识归纳总结含答案一、选择题1.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物块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两物块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将甲、乙均顺时针翻转90°,如图所示。

若甲、乙对地面压强变化量的大小分别为Δp甲、Δp乙,则A.Δp甲一定小于Δp乙B.Δp甲一定等于Δp乙C.Δp甲可能等于Δp乙D.Δp甲一定大于Δp乙2.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分别侧放和平放着完全相同的两块砖A和B.在砖B上放有重力不计的圆柱形薄壁容器C(不考虑容器的厚度),C中装有水,密度为ρ水,砖A和B的密度均为ρ、上表面到水平地面的距离分别为h1和h2,C与砖B和砖B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 C、S B,且S C=S B.已知砖B和砖A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薄壁容器C中水的深度为A.B.C.D.3.如图,同一个密封的圆台形容器装满水,放在水平桌面上。

放置方式由甲变为乙,下列关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1以及整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2,说法正确的是()A.p1不变,p2变小B.p1不变,p2变大C.p1变小,p2变小D.p1变大,p2变大4.今年2月13日,我们国家出动11架运输机,空运军队支援湖北医疗人员和物资。

下列关于运输机说法正确的是()A.运输机水平正常飞行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大B.运输机起落架装有宽大的轮子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C.运输机起飞时在跑道上加速滑行,是为了增大运输机的惯性D.运输机停在水平地面上时,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5.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均与大气压有关,下列关于实验结果的预测,说法正确的是()A.将自制气压计随电梯从一楼上升至十楼,气压计细玻璃管中的液面会下降B.将空的易拉罐放在火上加热,用橡皮泥封住开口处,冷却一会儿,易拉罐会变瘪C.将玻璃杯中装满水,用硬纸片盖住,倒置杯子,纸片不掉;杯子倾斜,纸片会掉下来D.将装满水的试管用薄片盖住管口,倒置在水中,拿掉薄片,管中的水会从管口流出6.“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考试时,小丽同学对所涉及的一些物品进行了估测,其中合理的是()A.小丽的重力为900牛顿B.一张草稿纸对折后对桌面的压强为1PaC.一张物理试卷的面积为21mD.小丽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大于900牛顿7.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液体的密度。

初二物理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典型题附解析

初二物理第九章 压强知识点-+典型题附解析

一、选择题1.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物块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两物块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将甲、乙均顺时针翻转90°,如图所示。

若甲、乙对地面压强变化量的大小分别为Δp甲、Δp乙,则A.Δp甲一定小于Δp乙B.Δp甲一定等于Δp乙C.Δp甲可能等于Δp乙D.Δp甲一定大于Δp乙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圆柱体分别放置在水平面上,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且S甲>S,高度分别为h甲和h乙且h甲<h乙,此时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均沿水平方向,将乙两圆柱体切去相同的体积,并将切去部分叠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的中央,此时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甲<F乙B.F甲>F乙C.p甲<p乙D.p甲>p乙3.如图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的某一深度处,记下U形管中两液面的高度差h,下列操作中能使高度差h不变的是()A.将探头放在酒精中的同样深度处B.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C.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D.将探头在原深度处向其他方向任意转动一个角度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和压力F的大小关系为()A.p甲< p 乙F甲< F乙B.p甲< p乙F甲> F乙C.p甲> p乙F甲> F乙D.p甲> p乙F甲= F乙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甲对地面的压强小于乙对地面的压强。

沿竖直方向在两个正方体上分别切去一部分(都没有切完),若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关于甲、乙正方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p p =甲乙B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p p 甲乙>C .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一定F F ∆<∆甲乙D .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一定F F ∆=∆甲乙6.装满水的容器的侧壁上开有三个小孔,水从小孔中喷出,下列图中正确的是( ) A . B .C .D .7.下列函数图像能正确地描述两个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 )A .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拉力与伸长关系B .粗糙程度不变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关系C.压力一定时,物体受到压强与受力面积关系D.液体密度不变时,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8.如图所示,一个装有液体的密闭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之后将此容器倒置过来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前、后两次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1和F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 和p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甲A.F甲=F乙B.F1<F2C.p甲<p乙D.p1<p29.如图,水平面上放置了质地均匀的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它们的高度相同,质量相等,甲的底面积小于乙的底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均匀圆柱体甲、乙,底面积S甲>S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措施中,一定能使甲对地压强大于乙对地压强的方法是A.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体积B.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高度C.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D.在甲、乙上各放一个相同质量的物体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和压力F的大小关系为()A.p甲< p 乙F甲< F乙B.p甲< p乙F甲> F乙C.p甲> p乙F甲> F乙D.p甲> p乙F甲= F乙3.如图所示,实心正方体物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的厚度,使二者剩余部分的体积相同、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相同.则切去部分的质量△m甲、△m乙和切去前甲、乙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的关系是()A.△m甲>△m乙p甲>p乙B.△m甲>△m乙p甲<p乙C.△m甲<△m乙p甲>p乙D.△m甲<△m乙p甲<p乙4.将某圆台形状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1kg水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p0;装3kg水时,刚好把容器装满,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2p0,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则A.容器如图甲放置,F>30 NB.容器如图乙放置,F>30 NC.容器如图甲放置,F<30 ND.容器如图乙放置,F<30 N5.今年2月13日,我们国家出动11架运输机,空运军队支援湖北医疗人员和物资。

下列关于运输机说法正确的是()A.运输机水平正常飞行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大B.运输机起落架装有宽大的轮子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C.运输机起飞时在跑道上加速滑行,是为了增大运输机的惯性D.运输机停在水平地面上时,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6.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盛水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强较大B.液面下深度相同的a、b两点处的压强相等C.两个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相等D.盛水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较大7.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

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和切去部分的质量m甲,m乙的判断,正确的是()A.ρ甲=ρ乙,m甲>m乙B.ρ甲=ρ乙,m甲=m乙C.ρ甲=ρ乙,m甲<m乙D.ρ甲>ρ乙,m甲<m乙8.如图(a)所示,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它对水平面的压强为p。

若将它沿斜线切割为如图2(b)所示的两部分,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分别p a和p b,则()A.p>p a>p b B.p a>p>p b C.p<p a<p b D.p a<p<p b9.如图所示,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高度之比h A:h B=3:2,底面积之比S A:S B=2:3,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之比F A:F B和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 A:p B 分别为()A.F A:F B=2:3,p A:p B=2:3B.F A:F B=1:1,p A:p B=2:3C.F A:F B=3:2,p A:p B=1:1D.F A:F B=1:1,p A:p B=3:210.甲、乙两个相同的杯子里盛有不同的液体,将相同的小球放入液体中,小球静止时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

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是p甲和p乙,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A.F甲>F乙B.p甲>p乙C.F甲<F乙D.p甲<p乙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正方体物块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在此过程中,A对桌面的压力将______(变大/不变/变小),A对桌面的压强将___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设图丙中A对桌面的压强为p1,若沿着粗实线的方向用平直的刀具切割后取走上半部分,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2,则p2______p1(>/=/<).若继续沿着细点划线的方向切割后取走右边部分,剩余的左边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3,则p3_________p2(>/=/<).12.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水平桌面上,装有质量相等、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如图示。

桌面受到甲、乙两容器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F甲_____F乙,p1______p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3.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相同的U型管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液体中,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H 0相同,如图所示,此时两容器内液面相平,则两液体的密度ρ甲_______ρ乙,若将两金属盒同时竖直向下移动一段相同的距离后,则此时两U型管内液面的高度差H甲_______H乙(均选填“>”、“<”或“=”)14.如图所示,足够高的薄壁柱形容器 A(底面积为 2×10-2m2)和均匀圆柱体B 置于水平地面上(ρB>ρ水),A 中盛有体积为 2×10 -3m3的水,B 物体的底面积为 5×10-3m2,高为0.2m,现将圆柱体B 沿水平方向分成大小相等的两份,逐个放入容器A 中并叠成柱形,前后两次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的增加了为Δ p容1和Δp容2,则Δ p容1______Δp容2,Δp 液1______Δp液2,(均选填“>”、“<“或“=”)15.为了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翔翔和老师一起制作了一个特别的水槽:水槽分成M、N 两部分,M的底部面积为1 000 cm2,N的底部面积为400 cm2,厚度均忽略不计,N的底部高出M底部10 cm,并且在N的底部有一个边长为10 cm的正方形开口,使M、N相连通,如图甲所示;另外还准备了一个边长等于10 cm的正方体木块。

翔翔将木块完全密封在正方形开口上方并使其不下落,然后向N水槽中注水使h1=15 cm,观察到木块没有上浮如图乙所示。

继续向M水槽中注水,如图丙所示,直至木块能刚刚脱离N水槽的底部,此时水槽M中水深32cm。

当向N水槽中注水结束时木块的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Pa,木块的密度为______kg/m3。

16.如图所示,两柱形容器的底面积S A=3S B,容器内分别装有A、B两种液体,容器底受到的压强p A=p B,若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块分别投入A、B两液体中,液体均未溢出,且甲物块在A中悬浮,乙物块在B中沉底,甲物块密度是乙物块的3倍,这时液体A、B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增加了△p A、△p B,已知△p B=2△p A,那么,原容器内所装液体的高度之比h A:h B=_____.17.不吸水的长方体A固定在体积不计的轻杆下端,位于水平地面上的圆柱形容器内,杆上端固定不动,如图甲所示。

现缓慢向容器内注入适量的水,水对容器的压强p与注水体积V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当p=600 Pa时,容器中水的深度为____cm;长方体A的高为_______cm 体积为_____ cm3,容器的底面积为_____ cm2。

18.如图所示,在河中间固定一个细长圆管,管内有一轻质活塞,活塞下端位于水面,面积为1厘米2,质量不计,大气压强为51.010 帕.现将活塞缓慢提高15米,则在该过程中外力对活塞做功______J .(g 取10N/kg )19.科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在野生动物园游玩时,发现了大象行走(两脚着地)时留在平整沙地上的一串大小、深度基本相同的脚印。

同学们找来平底圆柱形容器,将它放在脚印边同样的沙面上,不断往容器中装小钢珠,使容器陷入沙面的深度和脚印深度相等,然后又用蜡浇注了脚印的模型。

回到学校后测得该容器的底面积为1×10−3m 2,容器和小钢珠的总重力为400N.测得脚印模型的质量是1.8kg,平均厚度为0.04m(蜡的密度为0.9×103kg/m 3,g 取10N/kg)(1)利用平底圆柱形容器可以算出行走(两脚着地)时大象对地面的压强为___Pa.(2)大象的重力约为___N.20.A 砖长、宽、高分别为0.4 m 、0.2 m 、0.1 m ,它的重为160 N ,A 砖的密度ρA =_____kg/m 3.另一种外形跟A 砖一样的B 砖,如图所示,当A 砖侧放、B 砖立放在水平地面时,A 、B 砖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将A 、B 砖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的体积后,两砖对地面的压强变化之比ΔρA :ΔρB =_____.(g 取10 N/kg).三、实验题21.某同学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实验前,要通过调试,保证压强计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______,组装好的压强计中的U 形管______(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2)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的______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

将探头放进盛水容器中,探头的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会______(选填“内凹”或“外凸”);(3)如图甲、乙、丙所示,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在水中的同一深度处,使橡皮膜朝向不同的方向,观察到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______(选填“不改变”或“改变”)。

(4)若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应根据______两个图的实验现象进行对比;(5)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该同学用水和盐水,利用图戊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若橡皮膜出现图示情况,说明隔板左侧的液体对橡皮膜压强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隔板右侧的液体对橡皮膜压强,则隔板______(选填“左”或“右”)侧的液体是盐水。

22.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中,小丽利用规格相同的两块海绵及相同的三本字典,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中,小丽是根据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2)通过实验图乙、丙,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3)通过观察比较图________后得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4)若图乙、卯中字典对海绵、桌面的压强分别是p乙、p卯,则p乙______p卯(选填“>”、“=”或“<”),原因是_______;(5)小丽同学想按图卯测量一本字典平放在水平桌面中央产生的压强,请你帮小丽完成实验步骤:A.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一本字典的重力为G;B.用刻度尺分别测出字典的长a、宽b、厚c;C.则一本字典本平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对水平桌面产生的压强p卯= ______。

(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23.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