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疗效分析、总结、评估

合集下载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关于做好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疗效总结评估工作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关于做好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疗效总结评估工作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关于做好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疗效总结评估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13.11.19•【文号】国中医药医政医管便函[2013]114号•【施行日期】2013.11.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关于做好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疗效总结评估工作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医管便函〔2013〕1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局,卫生厅局中医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医处:今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开展中医医院以“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持续改进活动,并制定印发了活动方案及实施细则。

在方案及实施细则中明确提出“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诊疗方案基础上,结合本院实际实施中医诊疗方案,总结评价中医临床疗效。

”为做好中医诊疗方案的总结评估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中医诊疗方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汇聚全国专家力量,在认真总结各地经验基础上制订的技术方案,对中医临床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实施中医诊疗方案是持续改进活动的重点工作之一。

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和中医医院要高度重视中医诊疗方案的应用推广和临床疗效总结评估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好抓实。

二、为做好中医诊疗方案的实施情况及优势病种中医临床疗效的分析、总结及评估工作,我司组织专家研究起草了《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体例》及样稿(见附件,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府网站下载:),现印发给你们,供各中医医院在撰写总结分析报告时参考。

各中医医院也可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增加总结分析的内容。

三、根据要求,中医医院要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诊疗方案基础上,结合本院实际,每个科室至少选择3个重点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组织实施,并对重点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

2013年中医院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总结

2013年中医院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总结

2014年胸痹心痛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宁夏中卫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一、基本情况胸痹心痛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二批优势病种之一,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卫市中医医院心内科纳入临床路径应用中医诊疗方案治疗胸痹心痛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住院患者共32例,平均住院日12.25天。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中药汤剂、中成药、耳针、外治法(隔姜灸)。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诊疗方案中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中药饮片使用率94.5%,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液)使用率100%,中医特色疗法使用率96.1%,辨证施治率100%。

其中,辨证应用口服中药汤剂28例(93.33%),辨证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30例(100%),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21例(70.0%),耳针治疗30例(100%),外治法(隔姜灸)治疗20例(66.67%),内科基础治疗30例(100%)。

(二)应用情况分析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临床应用较好、接受度较高的为口服中药汤剂及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其次为耳针治疗及外治法(隔姜灸),而口服中成药应用较少。

分析其原因,主要为:1.该病患者往往病情较重,不稳定,而且住院时程短,无论医师或患者意愿都倾向选择起效较快的静脉制剂,所以中药静脉制剂在住院患者中应用普遍;2.患者临床症状多样,且中医医院就诊的此类患者老年人居多,合并症亦较多,中成药往往不能兼顾,所以除非患者拒绝,临床医生多选择中药汤剂,较少应用中成药;3.耳针及外治法(隔姜灸)因操作简便、作用较持久,痛苦较小,也有较高接受度和依从性;且接受培训的护士即可操作,患者亦可随时自我治疗,故临床可操作性较强;4.方案中推荐的推拿按摩等治疗方法,因科室医师未经过相关培训,相关经验不足,故均未实施;5.纳入患者均按照相关指南推荐,如无禁忌症,均应规范应用二级预防药物,包括抗血小板与抗凝、稳定斑块、逆转心肌重构等药物。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疗效评价总结(消渴病)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疗效评价总结(消渴病)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疗效评价总结2010年消渴一、临床资料消渴是指患者由于素体阴虚、饮食不节,复因情志失调,劳欲过度所导致的以多尿、多饮、多食、身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糖尿病归属于本病范畴。

我科在2010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消渴患者合计75例,其中男43例,女32例;年龄最小43岁,最大79岁,平均年龄(67.7±8.3)岁。

二、结果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措施治疗消渴能改善患者中医症候,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中医症候疗效为89.5096,后期治疗中,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改善。

三、分析、总结及评价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出现下肢麻木、冷痛等异常感觉,我科采用中药足浴疗法治疗此病效果明显,具体方药为黄黄60g,丹参、赤芍、川苟、木瓜、伸筋草、透骨草、桂枝等各50g,加水4000m1,煮沸后再煎15~20分钟,置于专用的木桶内,先熏患肢,待水温降至35~40°C,浸泡双下肢,每次30分钟,每日2次,浸泡后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足底反射区按摩,按摩力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1个月为一疗程,其临床总有效率为75肌中医症候疗效为87.5096。

但在出现糖尿病危急重症时,比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昏迷、糖尿病足(坏疽)等,患者及家属对使用中药治疗患者病痛的时效性、耐受性差,我们应在临床过程中制定完善的急救措施,从而更好的解除患者病痛。

2011年度疗效评价总结消渴我科对2011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156例消渴住院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价,治疗根据我科《喘证特色病症诊疗方案》,统计发现运用降糖活血方随证加减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痰瘀互结证70例,总有效率为85.60%,并与单独使用西药对照,结果发现,治疗组在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改善脂代谢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运用七味白术散合生脉饮加减来治疗气阴两虚患者,发现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明显下降,甘油三酯及胆固醇亦显著下降,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载脂蛋白a1显著增高。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缺血性中风(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研究院针灸康复科一、基本情况缺血性中风(脑梗死)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一批优势病种之一,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研究院针灸康复科自2011 年至2013 年12 月开展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以来,共依照路径管理住院患者共72例,完成70 例,平均住院18.2 天。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针灸、推拿、中药薰洗、烫熨、拔罐等。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完成临床路径的81 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如下:中药饮片使用率93.3%,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液)使用率100%,特色疗法使用率96.7%,辨证施治率100%。

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76 例(93.8%),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22例(27.1.% ),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76 例(93.8%),针灸治疗81例(100%),推拿治疗41 例(50.6%),中药熏洗治疗23 例(28.4%),烫熨治疗81 例(100%),内科基础治疗79 例(97.5%),其他疗法46例(56.8%)。

(二)应用情况分析按照应用比例将依从性分为三个层次:好(>75%),中等(25%—75%)和差(<75%),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的依从性均为好或中等。

具体而言,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中药汤剂、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针灸和内科基础治疗等;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有:口服中成药、推拿、中药熏洗和其他疗法。

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 1. 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因此临床医生的依从性好,如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比较肯定,应用较好; 2. 治疗方法能广泛被患者乃至民众所认可,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如康复治疗逐渐被患者广泛接受,无论是急性期还是恢复期均得到很好的实施; 3. 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治疗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疗效分析11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疗效分析11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疗效分析优势病种是指在特定的诊疗条件下,中医在对疾病治疗和预防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和效果的疾病。

中医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对一些病种具有显著的优势。

本文将分析并探讨中医的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疗效。

一、中医优势病种及其诊疗方案实施情况1. 冠心病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中医在冠心病的治疗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中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中医药治疗。

(1)药物治疗:中医的药物治疗常采用活血化瘀、消食化痰、理气调脾等方法,如丹参、川芎、红花等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改善心脏的血液循环,增加心脏的供血量,减轻心绞痛症状。

(2)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包括中药、中成药和中医针灸等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可以根据不同的病情和体质,给患者配制个性化的中药方剂。

中成药包括复方丹参片、冠心宁胶囊等,具有改善心脏功能和减轻症状的作用。

中医针灸可以调整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增加血管的弹性,从而改善冠心病的症状。

在实施中,中医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和体质,个体化地制定治疗方案。

同时,中医还注重患者的生活调摄和心理疏导,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

2. 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中医在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中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中医针灸和中医推拿等。

(1)中药治疗:中医常采用降血压类中药,如天花粉、山葵籽、白芍等。

这些药物可以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增加血管的弹性、舒张血管等,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2)中医针灸:通过针灸刺激穴位,调整人体气血的流动,增加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从而降低血压。

常用的穴位包括曲池、内关、太冲等。

(3)中医推拿:通过按摩、揉捏等手法,调理经络,促进气血的通畅,达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实施中,中医将辨证施治的方法应用于高血压的治疗中,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中医还注重患者的饮食调节和生活习惯的培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疗效分析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疗效分析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疗效分析优势病种是指中医药在治疗上具有明显优势的疾病或病种。

其治疗方
案的实施情况及中医疗效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

首先,针对具体的疾病或病种,中医药在治疗方案设计上具有一定的
独特性。

中医药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辨证施治,注重整体调节,
与西医以症状为中心的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在实施中医疗效分析时,可以
对中医药治疗方案的整体性、个性化进行系统评估,并与西医的治疗方案
进行比较,以评估中医药在治疗上的优势。

其次,中医药在一些特定疾病或病种的治疗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例如,中医在肝病、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骨科疾病等方面具
有较为显著的优势。

针对具体的疾病或病种,可以对中医药的治疗方案进
行系统分析,评估中医药在疾病治疗上的疗效,并可以结合患者的病情、
临床症状、辨证施治等进行综合评估。

此外,中医药在一些特殊人群中的应用也显示出其优势。

中医药注重
以人为本,讲究个体化调理,注重刺激人体自愈功能。

因此,在妇科疾病、儿科疾病、老年病等特殊人群中的应用也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针对这些人群,可以通过中医的辨证施治,积极调理人体阳气、阴气、气血等方面的
平衡,提高患者的自愈功能,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总之,中医药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疾病或病种的治
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通过对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疗效分析,可以更系统地了解中医药在特定病种中的疗效和应用优势,从而为中
医药的发展和推广提供有力的依据。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疗效分析总结、评估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疗效分析总结、评估

2013年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疗效分析、总结、评估我科自2013年7月底成立以来,对本专科中医优势病种制订了常规治疗方案,并按方案指导这些病种的中医治疗,要求本科医生在临床医疗中尽量使用中医药参与,对于本科中医优势病种要求全程按方案实施,并对方案进行了优化及总结。

通地近半年的实施,取得了不少成绩和经验也积累了一些教训,本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讨论,以尽量完善方案,现就优势病种的疗效进行总结分析和评估,对方案的实施作出本年度总结。

一.总结:1.进一步提高认识,努力继承发掘发扬整理中医药优势。

通过近一年对方案的实施,全科的医生基本掌握了本科中医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并用此方案指导治疗,提高了广大患者对祖国医学的认识和了解,使部分年轻患者也乐于接受中医药治疗。

2.实施方案以来,临床疗效明显提高,同时降低了医药费用,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提高了本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诊疗方案实施情况、疗效分析及优化方案A中风:①诊疗方案实施情况:住院实施率99%。

②疗效分析:中医治疗方法:69例病例中,中药汤剂48例,用中药静脉制剂69例,针灸治疗55例,康复训练57。

就治疗方法看,中药静脉制剂使用广泛,下一步继续注重康复器械治疗特色疗法的使用。

③辨证分型:凤阳上扰9例,风痰阻络60例,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认真辩证修改分型。

④治疗效果:症状改善率、体征改善率、理化指标率均为87%;⑤治疗周期:平均13.7天;⑥实施诊疗方案后疗效:临床痊愈率40%,显效率35%,有效率24%,无效率1%、恶化率、死亡率均为0%。

⑦中医特色:中药使用率70%,特色疗法率100%,辩证施治率100%。

⑧存在问题及建议:由于我科室新成立不久,团队年龄整体偏于青年,对患者进行治疗时,缺乏群众信任度,加之我科室中医特色运用比例不够,患者对治疗方法依从性差。

在以后工作中将加大宣传力度,尤其对患者病情进行耐心、细致解释。

进一步提高治疗有效率。

B眩晕:①诊疗方案实施情况:住院实施率:99%②疗效分析:中医治疗方法:32例病例中,中药汤剂12例,用中药静脉制剂32例,耳穴压豆25例,针灸治疗10例。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评估、优化、总结(精品多篇)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评估、优化、总结(精品多篇)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评估、优化、总结(多篇)(2)、大便末肛门滴血或粪便表面附着有鲜血。

(3)、可见痔粘膜充血水肿等炎症表现,有的可见到出血点。

(4)、肛门指检指套上有血迹,并可排除直肠内癌瘤出血。

(5)、直肠镜检查可见到内痔核及出血点。

(6)、必要时做粪便细菌培养、钡剂灌肠造影等检查可明确诊断。

二、中医治疗:(一)辨证论治:(一)外治法外治法是采用熏药、敷药、塞药等方法,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患部表面而达到治疗效果的方法。

内痔保守疗法既包括了内治法也包括了外治法,两者结合治疗可起到相得益彰、增强疗效的效果。

常于术后给予消肿止痛汤坐盆。

拟方如下:苦参25g芒硝30g花椒20g五倍子20g元胡20g苍术15g侧柏叶15g冰片5g艾叶30g乳香10g没药10g(水煎坐盆)坐浴时间约20至30分钟。

每日1至2次。

(二)内治法(常用于门诊治疗)1、风伤肠络证:症候: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大便秘结或有肛门瘙痒,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凉血止血,消痔固脱。

方药:槐角丸2、湿热下注证:症候:便血色红,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还纳,肛门灼热,重坠不适,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方药:槐角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合三仁丸(《温病条辨》)3、气滞血淤证:症候:肛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痛疼,甚则内有血栓形成,肛缘水肿,触痛明显,舌质红,苔白,脉弦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消痔散结。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郁金4、脾虚气陷证:症候:肛门松弛,内痔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法还纳。

便血色鲜或淡,伴头晕,气短,面色少华,神疲自汗,纳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健脾,升阳举陷,消痔固脱。

方药:补中益气汤;或用参林白术散5、大肠实热证:症候:口渴喜饮,唇燥咽干,大便燥结,小便短赤,便时出血较多,滴血或射血,血色鲜红,痔核脱出,糜烂不能回缩,灼热疼痛,舌质红,苔黄,脉洪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疗效分析、总结、评估我科自2013年7月底成立以来,对本专科中医优势病种制订了常规治疗方案,并按方案指导这些病种的中医治疗,要求本科医生在临床医疗中尽量使用中医药参与,对于本科中医优势病种要求全程按方案实施,并对方案进行了优化及总结。

通地近半年的实施,取得了不少成绩和经验也积累了一些教训,本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讨论,以尽量完善方案,现就优势病种的疗效进行总结分析和评估,对方案的实施作出本年度总结。

一.总结:
1.进一步提高认识,努力继承发掘发扬整理中医药优势。

通过近一年对方案的实施,全科的医生基本掌握了本科中医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并用此方案指导治疗,提高了广大患者对祖国医学的认识和了解,使部分年轻患者也乐于接受中医药治疗。

2.实施方案以来,临床疗效明显提高,同时降低了医药费用,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提高了本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诊疗方案实施情况、疗效分析及优化方案
A中风:
①诊疗方案实施情况:住院实施率99%。

②疗效分析:中医治疗方法:69例病例中,中药汤剂48例,用中药静脉制剂69例,针灸治疗55例,康复训练57。

就治疗方法看,中药静脉制剂使用广泛,下一步继续注重康复器械治疗特色疗法的使用。

③辨证分型:凤阳上扰9例,风痰阻络60例,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认真辩证修改分型。

④治疗效果:症状改善率、体征改善率、理化指标率均为87%;
⑤治疗周期:平均13.7天;
⑥实施诊疗方案后疗效:临床痊愈率40%,显效率35%,有效率24%,无效率1%、恶化率、死亡率均为0%。

⑦中医特色:中药使用率70%,特色疗法率100%,辩证施治率100%。

⑧存在问题及建议:
由于我科室新成立不久,团队年龄整体偏于青年,对患者进行治疗时,缺乏群众信任度,加之我科室中医特色运用比例不够,患者对治疗方法依从性差。

在以后工作中将加大宣传力度,尤其对患者病情进行耐心、细致解释。

进一步提高治疗有效率。

B眩晕:
①诊疗方案实施情况:住院实施率:99%
②疗效分析:中医治疗方法:32例病例中,中药汤剂12例,用中药静脉制剂32例,耳穴压豆25例,针灸治疗10例。

就治疗方法看,中药静脉制剂使用广泛,下一步继续注重特色疗法的使用。

③辨证分型:痰瘀阻窍2例,风痰上扰26例,肝火上炎4例,因此有必要进一步修改分型。

④治疗效果:症状改善率、体征改善率、理化指标率均为87%;
⑤治疗周期:平均11.4天;
⑥实施诊疗方案后疗效:临床痊愈率40%,显效率35%,有效率
24%,无效率1%、恶化率、死亡率均为0%。

⑦中医特色:中药使用率37.5%,特色疗法率100%,辩证施治率100%。

⑧存在问题及建议:
治疗方法单一,不能完全体现出诊疗方案的全部治疗内容,中药汤剂运用较少,有部分病人不能及时追踪和随访。

还需在今后的治疗中进一步完善,解决,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C头痛:
①诊疗方案实施情况:住院实施率:99%
②疗效分析:中医治疗方法:4例病例中,中药汤剂3例,用中药静脉制剂4例,耳穴压豆4例,针灸治疗2例。

就治疗方法看,中药汤剂使用广泛,以及注重特色疗法的使用。

③辨证分型:肝阳上亢3例,肝肾亏虚1例。

④治疗效果:症状改善率、体征改善率、理化指标率均为87%;
⑤治疗周期:平均17.5天;
⑥实施诊疗方案后疗效:临床痊愈率40%,显效率35%,有效率24%,无效率1%、恶化率、死亡率均为0%。

⑦中医特色:中药使用率75%,特色疗法使用率,100%,辩证施治率100%.
⑧存在问题及建议:
头痛症状易与他病互相兼夹,应认真辨证分析,提高诊疗的准确性以提高疗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