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病人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合集下载

浅谈脑卒中偏瘫的早期康复护理重要性的探讨

浅谈脑卒中偏瘫的早期康复护理重要性的探讨

浅谈脑卒中偏瘫的早期康复护理重要性的探讨关键词: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141-02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组急剧发病,造成病人死亡或症状(可)持续24小时的局部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或中风(apoplexy或stroke),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居1994年我国城市人口死因的首位,为发达国家人口前三位死因之一,各个年龄组均有发病,但中年后急剧增多,以往医生只是注重疾病的治疗而忽视了早期康复功能训练,导致较高的致残率,因此,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康复护理有着极重要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2004年6月-2009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脑卒中患者87例,并根据临床表现,ct或mri确诊,符合我国现行脑血管诊断标准,随机分为2组,运动康复组47例;男36例,女11例,年龄45-77岁,平均年龄58.2岁。

对照组40例,男31例,女9例,年龄46-76岁,平均年龄57.7岁。

其中脑梗死73例,脑出血14例,均系首次发病,发病当日或一周内入院,均有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2组年龄、性别、偏瘫侧别,病变性质及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2组的药物治疗方案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2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随意锻炼,运动康复组在脑梗死病情平衡后48小时开始训练,脑出血一周后开始康复训练,训练过程中定期评估,并根据训练效果调整康复训练方案。

2护理2.1心理护理。

脑卒中患者发病急,易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烦燥、悲观等心理,不配合治疗,及早向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的宣教,给予应有的鼓励,使患者意识到疾病的治疗不能只赖于药物治疗,精神愉快、心情舒畅也是加速康复的重要条件。

护士采用劝导、启发、同情、支持、解释等方法帮助患者认识问题、消除疑虑、改善心镜,提高信心,并向患者反复讲解和强调肢体早期康复训练及长期锻炼的重要性,在患者、家属的理解配合下和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共同完成运动康复计划,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干预的重要性

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干预的重要性
维普资讯

2 ・ 0
[ 医刊 20 f 0 7年 1 2月 第 3 4卷 第 2 4期 C nrlPan dcl o r a e 2 07.V l 4. . 4 e ta li
g u s a gicn dfrne( < .5 . epoes f crs nt h it i opw r ov ul s- r p das n at ieec P 00 )T r s o soe i h r a lao g u ee bi s o h i f f i h c e eb it nr o yu
ma b iu l mp v trf n to n y o vo sy i r e moo u cin a d ADL,d ce e te d sbi t n n r ae t e q ai fl ig o e r a h ia l y a d i ce h u l y o i n . s i s t v
加上早期康复措施 , 纯用 药效果好 。早期康 复治疗 比单 有利于促进肢体运动功 能的恢 复 , 调动脑组 织残余 细胞 功能 , 正常情 况下没有发挥作用 的神经 亚单位 发挥 功 使
能 , 而使脑功 能重新 组织 和再 建 , 进 减少伤残程 度 , 提高 生活质 量。我院对 8 6例脑卒 中偏瘫 患者采 用综合康 复 干预及 传统的方法进行对 比研究 , 现报 告如下 : 1 资料 与方法 1 1 一般 资料 : 察对 象为 2 0 . 观 0 4年 5月 至 2 0 0 7年 6
e ass etF A)at e i f ayl i ( D ) a ss di B r e dxR sl T eso s e en r es n( M , i ie o i vn A L w s es at l i e. eut h r t e s m cv ts d l i g s a e n h 5n s c eb w

偏瘫的康复成功案例分享带给你坚持的力量

偏瘫的康复成功案例分享带给你坚持的力量
指导。
康复效果:张先生的康复效果 显著,现在已经能够独立行走, 生活基本自理,精神状态良好。
康复经验:张先生在康复 过程中,注重饮食健康,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参 与康复训练,积极配合医
生和康复师的指导。
Part Four
成功案例的启示
积极的心态对康复的影响
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提高康复效 果
积极的心态可以增强患者的信 心和勇气
康复过程中的心理支持
心理支持可以帮助患者建立 信心,提高康复效果
心理支持可以减轻患者的心 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支持对偏瘫康复的重要 性
心理支持可以促进患者与医护 人员的沟通,提高康复效率
Part Three
成功案例分享
案例一:李先生的康复历程
添加 标题
患者基本信息:李先生,50岁,因中风导致偏瘫
诊断方法:通过神经学疗方案:根据诊断结 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发现症状:及时发现偏瘫症状, 如肢体无力、麻木、疼痛等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复查, 监测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选择合适的康复方案
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身 体状况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 划
选择合适的康复设备 和工具
积极的心态有助于缓解患者的 焦虑和抑郁情绪
积极的心态可以促进患者与医 护人员的沟通和合作
坚持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康复训练是偏瘫患 者恢复功能的重要 手段
坚持康复训练可以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 量和自理能力
康复训练可以预防 并发症的发生,如 肌肉萎缩、关节僵 硬等
坚持康复训练可以 提高患者的自信心 和自尊心,帮助他 们重新融入社会
Part Six
未来展望
偏瘫康复技术的进步
康复机器人技术 的发展:更加智 能化、人性化的 康复机器人将帮 助患者更好地进

脑卒中偏瘫肢体的康复治疗

脑卒中偏瘫肢体的康复治疗

脑卒中偏瘫肢体的康复治疗【摘要】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肢体功能的恢复,减轻残疾的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肢体;康复治疗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05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162-02脑卒中,是指突然发生的,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局限性或全脑功能障碍,并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或引起死亡的临床综合征,他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1]。

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多发病,近年来有所上升。

此病致残率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随着现代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更多的肢体功能恢复已成为病人及家属的迫切要求。

为了减少和解除伤残病的痛苦,迫使我国康复医学迅速发展。

1 临床资料对我科2011年3月——2012年3月,为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训练,经头颅ct检查确诊脑出血4例,脑梗死2例。

其中男3例,女3例,年龄40-73岁,均为首次发病,发病即入院,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活动障碍,经过14-120天的康复训练,均取得满意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患侧肢体的肌力。

2 康复治疗要领2.1 康复评定2.1.1 评定内容全身状况的评定,包括年龄、一般情况(意识、智力、言语、心理)、合并症、既往史、主要脏器功能状态、肢体功能障碍程度;患者文化程度、家庭条件、居住环境等状况;常用bru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定肢体功能,见表1。

2.1.2 康复目标近期目标,从执行开始到最近一个月要达到的。

远期目标,及通过系统的康复治疗,最终恢复到什么情况,如独立生活、部分独立、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康复目标的制定因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康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谓“欲速则不达”,只有患者积极主动的参与和家属的大力支持,康复训练才能完成取效。

2.2 治疗原则2.2.1 尽早进行,原则上只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即可进行康复治疗,脑梗塞3天左右,脑出血两周后开始。

偏瘫病人的康复治疗方案是什么

偏瘫病人的康复治疗方案是什么

偏瘫病人的康复治疗方案是什么偏瘫病人的康复治疗方案是什么偏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身体一侧的肌肉无力或瘫痪。

这种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困扰,而康复治疗方案可以帮助病人恢复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偏瘫病人康复治疗方案。

1.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偏瘫病人康复治疗的核心。

通过一系列的运动和活动,物理治疗帮助病人重新学习和恢复受损的运动功能。

治疗师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肌肉锻炼、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

物理治疗的目标是增强受损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提高患者的行动能力。

2. 言语治疗偏瘫病人中的一部分可能会出现语言障碍,如失语或吞咽困难。

言语治疗专注于恢复和改善患者的语言和沟通能力。

治疗师会使用各种技术和方法,包括发音练习、语言理解训练和吞咽训练,帮助病人重新建立有效的语言交流。

3.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偏瘫病人的康复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药物,如肌肉松弛剂、神经营养药物等,来帮助减轻肌肉痉挛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然而,药物治疗一般需要医生的指导和监控,患者应按照医嘱正确使用药物。

4. 心理支持偏瘫病人的康复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恢复,心理上的支持也同样重要。

长期的疾病和康复过程可能给患者带来沮丧、焦虑和自卑等情绪问题。

因此,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治疗非常重要。

康复团队可以包括心理治疗师,以帮助患者积极应对情绪困扰,增强康复信心。

5. 辅助技术和器械在康复治疗过程中,辅助技术和器械也可以起到辅助作用。

例如,使用助行器或拐杖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行走能力;使用功能性支具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稳定性。

这些辅助工具可以帮助病人更好地进行康复训练和日常活动。

总之,偏瘫病人的康复治疗方案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个性化的计划。

通过物理治疗、言语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支持以及辅助技术和器械的综合应用,可以帮助偏瘫病人恢复受损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康复治疗的效果因人而异,患者需要在专业医生和康复团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偏瘫的健康宣教 (3)

偏瘫的健康宣教 (3)

陪伴:陪伴患者度过难关,提 供情感支持和关爱
心理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进行心理治疗,如认知行
为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等
心理辅导的效果
帮助患者适应新 的生活状态
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和幸福感
01
02
03
04
提高患者的自信 心和自尊心
减轻患者的焦虑 和抑郁情绪
谢谢
康复治疗的方法
物理治疗:包括按摩、热敷、电刺激等方法, 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功能
言语治疗:针对患者的言语障碍,进行言语训 练和矫正
康复训练:通过康复器械和康复师的指导,帮 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训练
心理治疗: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 导和治疗,帮助患者建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康复治疗的注意事项
遵医嘱:严格按 照医生的建议进 行康复治疗
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
木、感觉异常等症状
03
体征:检查患者是否有肢体运动障碍、 04
影像学检查:进行CT、MRI等影像学
肌张力异常、反射异常等体征
检查,了解脑部病变情况
05
电生理检查:进行肌电图、脑电图等
06
实验室检查:进行血液检查、尿液检
电生理检查,了解神经功能情况
查等实验室检查,了解患者身体状况
2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 并治疗疾病
预防偏瘫的生活习惯
01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
02
保持适当的运动,如散 步、慢跑、瑜伽等
03
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 熬夜和过度劳累
04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避免过度焦虑和抑郁
05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 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06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 势,如久坐、久站等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重要性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重要性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重要性作者:张凤华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年第11期【摘要】脑卒中在我国是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的疾病之一。

尽管脑卒中的诊疗技术不断提高,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存活的患者中仍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认知障碍等存在而致残。

给患者在精神和经济上带来不同程度的负担。

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对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瘫痪肢体的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是脑血管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致残率较高,高达88.7%[1]。

近年来早期康复治疗的介入大大改变了这种状况,早期康复治疗,能控制异常模式形成,减少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等并发症。

早期康复训练在提高患者功能恢复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显着优于药物治疗,使患者最大限度地从身心残障恢复,重返社会。

现将脑卒中所致的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现状综述如下:1偏瘫的程度①偏瘫又称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它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

②按照偏瘫的程度可分为轻瘫、不完全瘫痪、全瘫。

轻瘫:表现为肌力减弱,肌力4-5级一般不影响日常工作。

不完全瘫痪:肌力2-4级。

全瘫:0-1级,瘫痪肢体完全不能活动。

肌力在IV级左右的患者,可以在扶持下行走,扶持入厕,并防止摔伤。

肌力在III 级以下的卧床患者需放置床档,以防患者自行翻身或坐起时坠床。

对偏瘫侧肢体肌力II级以下的患者应定时翻身和进行肢体被动运动。

2早期康复治疗的重要性与实施时间2.1早期康复治疗的意义早期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可较好的挖掘损伤的修复浅力,促使神经末梢突触再生。

据观察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对恢复性突起和反应性突起再生更为明显,使遭到破坏的运动反射弧在良好的条件刺激下重新建立起来。

早期康复治疗可控制异常模式形成、减少肌肉萎缩、关节挛缩、足下垂或内翻等并发症而降低致残率,这一点是没有任何药物可代替的。

中风偏瘫病人康复的有效护理方法及措施

中风偏瘫病人康复的有效护理方法及措施

中风偏瘫病人康复的有效护理方法及措施【摘要】中风偏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进行有效的康复护理对于病人的恢复至关重要。

本文从康复治疗方案、身体功能训练、护理方法、家庭护理指导和心理护理措施五个方面探讨了中风偏瘫病人康复的有效护理方法及措施。

康复治疗方案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和职业治疗等,身体功能训练主要针对病人的肢体和语言功能进行综合训练,涉及到的护理方法包括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和日常生活护理。

家庭护理指导和心理护理措施则关注病人在家庭环境中的护理和心理疏导。

综合以上措施,有助于中风偏瘫病人康复的全面展开,提高康复效果,提升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风偏瘫病人、康复、护理方法、康复治疗方案、身体功能训练、家庭护理指导、心理护理措施、有效性、重要性、总结1. 引言1.1 中风偏瘫病人康复的重要性中风偏瘫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往往伴随着一系列严重的身体功能障碍,如肌肉无力、言语障碍、认知障碍等。

针对中风偏瘫病人的康复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康复治疗可以帮助病人恢复尽可能多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系统的康复治疗,中风偏瘫病人可以逐渐恢复独立生活的能力,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中风偏瘫病人的康复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全面的护理和支持。

只有充分重视康复治疗,有效实施护理方法和措施,才能帮助病人尽早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达到康复的最佳效果。

康复治疗不仅仅是病人本人的需要,也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中风偏瘫病人的康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康复治疗方案康复治疗方案对中风偏瘫病人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制定康复治疗方案时,首先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康复需求等方面。

根据评估结果,医疗团队会制定一个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病人的康复效果。

康复治疗方案通常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言语治疗。

物理治疗主要针对病人的肌肉和关节功能进行训练,通过运动和技能练习来恢复或提高患者的肌肉力量、灵活性和平衡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偏瘫病人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发表时间:2010-12-05 发表者:华东 (访问人次:121)偏瘫主要由大脑病变引起,常见于脑血栓、脑出血、脑外伤、脑部肿瘤等中枢系统疾病。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脑血管疾病抢救成功率的不断提高,许多生命垂危的病人得到了及时的救治,保存了生命,但往往伴有各种功能障碍,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痛苦,也给家庭带来经济和精神上的压力。

因此,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康复医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疾病往往引起机体的功能障碍,可疾病的临床治愈并不伴随着机体的功能恢复。

如果说临床医学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疾病,则康复医学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功能障碍。

那什么是康复?康复是指消除或减轻由于疾病或伤残造成的躯体或精神活动障碍,并尽可能充分协调残存功能达到心理上和功能上的再社会化。

以促进康复为目的的医学分支,就称之为康复医学。

对于脑血管疾病的康复,主要目标是恢复其自主和照顾自己的能力。

由于大多数病人缺乏康复知识,没有进行康复或没有进行正确的康复治疗,于是大街小巷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患侧上肢“挎筐”、下肢“画圈”的人;有些家属急于求成,错误地过度进行被动活动,导致患者关节肿胀、脱位,韧带断裂、关节腔出血等损伤;一些医务人员不了解偏瘫病人运动模式的改变,在肌痉挛期给予不正确的针灸、按摩等治疗,结果影响了肌肌张力的正常转换过程,加重了肌痉挛,给功能的恢复制造了障碍。

实践证明,脑血管疾病的恢复阶段划分为三个不同时间:软瘫期、痉挛期、恢复期。

各期治疗技术也不尽相同。

软瘫期的治疗包括:⑴体位治疗;⑵输入感觉刺激;⑶利用对称性、不对称性颈腰反射诱发肌张力产生;⑷利用联合反应、共同运动诱发肌张力产生;⑸牵拉、挤压关节;⑹早期深呼吸训练;⑺主动体位转移。

痉挛期的治疗目的是抑制痉挛模式,促进分离运动的产生。

其治疗包括:⑴早期站立;⑵控制能力训练;⑶坐位平衡及躯干运动训练;⑷负重—步态训练;⑸应用神经肌肉本体促进法促分离运动及正常运动模式产生;⑹手功能作业训练。

恢复期治疗主要是训练患者达到随意和协调的正常活动。

当然,还可根据病人的不同病情,进行言语训练、心理训练、智力训练等治疗。

根据我国国情,目前康复患者的康复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⑴综合医院治疗期,即急性期。

病后72小时即应开始早期的康复治疗。

⑵康复医院或综合医院的康复专科病房。

病后28天病情稳定即可转入,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

⑶社区康复期,即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后的持久、科学的锻炼。

康复治疗的开始时间越早越好。

偏瘫病人经过正规康复治疗后,80℅可以生活自理或大部分自理,其致残率明显降低,相当部分患者可以恢复工作。

偏瘫患者的集体康复训练初探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0年第3期第15卷论著作者:魏国荣程广胜摘要目的:探讨提高偏瘫患者主动活动意识,延长主动锻炼时间的方法。

方法:把功能类似的偏瘫患者分组进行集体训练;对集体训练和对照组患者发调查表,了解两组患者如何支配治疗以外的时间。

结果:接受集体训练者与未接受集体训练者在回病房后的时间支配上有明显差异(P<0.01),接受集体训练者自我锻炼时间延长、主动性增强、自理能力提高。

结论:集体训练可以提高偏瘫患者康复锻炼的主动性。

偏瘫康复的目的是通过主动性锻炼,促进功能恢复。

然而多数情况下患者是在病房里休息。

国外有报道称〔1〕偏瘫患者平均每天接受治疗的时间仅为75min,而其余的时间是待在病房里。

早在60年代,Belmont〔2〕就发现当偏瘫患者独处时,他们往往不能按要求进行活动,之后很多治疗师曾提出创造适合患者锻炼的环境,但是很多研究显示患者很难把治疗时间和非治疗时间联系起来〔3、4〕。

这就提示我们“一对一”的训练方式只是治疗师在“驱动”锻炼。

家属和陪床人员经常抱怨治疗师在场时患者能进行锻炼,没有治疗师时患者则显得“懒惰”。

国内曾有学者提倡训练家属来扩大治疗效果,但很难有一个家属长期陪伴患者,况且患者本身没有主动性,依赖他人的帮助是不会持久的。

如何调动患者主动锻炼的积极性,利用好治疗以外的时间,教会他们如何照顾自己,是偏瘫康复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参加本试验的患者均为我院神经科和康复科的住院患者,一般情况见附表。

附表18名偏瘫患者一般情况一览表注:1~10号为未接受集体训练者,11~18为接受集体训练者;①发病至收集资料时天数;②截止收集资料时接受康复治疗的天数;③开始康复治疗时Fugl-Meyer得分1.2 集体康复训练方法根据患者的功能水平,分成卧位组、坐位组、站位组、手工组,一起做相应体位下的功能活动。

以参加本试验的8例患者参加坐位组的集体活动。

训练目的:坐位平衡及该体位下进行功能活动的能力。

步骤:参加者坐在靠背较高的椅子上,治疗师征求参加者的意见“我们在坐位下可以干什么?”经大家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后,大家一起活动(经治疗师确认是安全的)。

如:由组长带领大家双手交叉,练习上肢向不同的方向伸展,包括:双侧活动、肢体关节活动、躯干前倾、躯干旋转。

双手交叉拿患腿到健腿上,脱鞋,把鞋放到地上,穿脱袜子,再拿起鞋穿上,动作成份包括:下肢的关节活动、躯干前倾、躯干侧屈。

双手交叉从地上捡球,传给相邻的人,看谁传得快。

同时要求边说边做,如练习躯干前倾时,说“身体向前”,然后数1、2、3、4、5,以此来使患者集中注意力,并使活动协调一致。

组长可由参加者轮流承担。

1.3 调查方法向接受康复治疗的偏瘫患者发调查表,调查内容为:从治疗室回病房后,进行功能活动(包括练习站、坐、走、床上翻身、起坐)、肢体锻炼(包括患肢活动、健肢帮助患肢活动)、其他活动(包括坐卧位休息、聊天、看电视)所用时间。

调查表同时包括其他内容,以征求意见的形式使回答者不把注意力放在时间上。

请患者及家属填写,以避免回答上的倾向性。

2 结果共发调查表18份。

未接受集体训练者10份,称为A组,接受集体训练者8份,称B组。

A组无关活动所用时间平均为174min(120~260min),功能活动时间为32min(0~60min),肢体活动时间为44min(0~90min)。

A组中有4名患者在治疗室以外是不活动的。

B组无关活动所用时间平均为30min(0~60min),功能活动时间为120min (60~180min),肢体锻炼为90min(30~120min)。

经集体训练者回病房后的休息时间明显缩短,经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结果表明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 <0.01)。

见附图。

3 讨论未接受集体康复训练的患者他们的大部分时间在病房“养病”,一天当中除去各种治疗、检查、午休时间外,有3~4小时待在病房里。

虽然进行治疗时,治疗师也强调回病房继续锻炼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往往认为没有人帮助自己就不能锻炼。

但是康复治疗室只是一个特设的区域,在这里的时间每周只占4~5小时。

从调查表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在病房的时间比集体训练的患者时间长,集体训练组平均240min/日,非集体训练组250min/日,这说明他们的自我感觉也是在病房里有打发不出去的时间。

作者试图采用集体训练的方法〔5〕及时组织患者进行有共性的活动,并指导他们把这些活动带回病房进行自我训练,以增加治疗时间。

附图两组患者加病房时间分配比较图由于集体训练的这些活动是由患者自己决定去做的,并且是“亲自”做的,他们对这些活动感兴趣,印象深,患者之间可以相互交流。

回到病房后,只要有两个以上的病友在一起就可以相互提醒,共同锻炼,同时由于是集体活动,大家容易形成竞赛意识,比如在固定的时间内看谁起坐的次数最多;坐位组的可以分别坐在桌子两侧传球,患者的注意力在传球上,而锻炼的目的是上肢的向外够和手的操作能力。

经过集体训练的8名患者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了回病房后的主动性的提高,锻炼时间延长。

这一点说明患者并不是“懒惰”,而是单调的一对一的治疗方式没有调动患者的积极性。

治疗师总是手把手地教,使患者产生了依赖性,没有把康复锻炼看成是自己的事,而只是被动地接受治疗。

Brand〔6〕曾提出偏瘫患者功能的改善并不能推而广之到没有被训练的活动上,也就是说经过训练穿衣能力提高了,并不代表整个自理能力提高。

因此,对偏瘫患者的训练归根到底应是使他们能自己帮助自己。

况且从目前的医疗经济形势看,患者也无力承受长时间的一对一训练费用,集体训练的方法在其他环境下也可以实施。

集体训练并不是新概念,半个多世纪以前,匈牙利的Peto教授提出了神经系统损伤患者的引导式教育方法(conductive education)〔7〕,它是以集体训练为特点的方法,经过此方法训练的患者自理能力很高,且助具使用率较低〔8〕。

我们在训练过程中,强调患者自己做自己的事,并使患者获得成功的体验。

比如让患者坐位时双手交叉放在腿上,就能立即克服偏瘫的典型坐姿,这样使他们理解通过自己的努力仍然可以改变自己,也为以后的自理增加信心。

本组集体训练的患者,即使是在看电视时,也注意双手交叉放在正确位置。

要保证集体训练的有效性就必须注意康复训练内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治疗师要明确每一项活动的动作成份,把一个活动按成份排成序列。

在这种情况下治疗师的作用就是组织者,启动锻炼,督导实施。

这样在训练过程中患者是自己活动。

一天当中无所谓治疗时间和非治疗时间,这符合Hurlock〔9〕的观点,即产生正确的行为习惯。

使他们回到病房后能够保持活动的连贯性,把应该做的活动变成自己的日常习惯,无关活动的时间就减少了。

虽然本组接受集体治疗时间平均只有29天(20~37天),但患者已初步形成了习惯。

总之,对患者在治疗以外的时间不能进行主动锻炼并不应简单归结为缺乏主动性,而应找出改善它的方法。

集体训练是一条值得尝试的途径。

对集体训练的其它价值,诸如患者的交往能力、心理调节等方面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

中风偏瘫早期康复最重要中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因其发病率、致残率高,容易复发而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对于中风偏瘫的病人来说,早期进行康复训练非常重要。

然而很多病人甚至有些医生认为,过早进行康复治疗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而家属又缺乏康复医学知识,等到病情稳定后再进行康复训练,往往错过最佳康复时机。

★中风病人最佳康复时机现代康复医学一致认为:在生命体征稳定的基础上,中风偏瘫康复介入越早越好,脑梗塞病人发病当日即可进行康复治疗,脑出血病人生命体征稳定24小时即可进行。

大家都知道,病人卧床过久,诸如感染、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变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都有可能出现,且卧床时间越长并发症越多,这不仅增加治疗难度和费用,甚至会导致病人终生卧床不起,加重家庭和社会负担。

★中风病人训练顺序先教会病人如何摆放患肢,使患肢处在最佳姿势,同时健侧带动患侧运动,先给病人做被动运动,逐步引导病人主动运动。

根据具体情况训练病人床上更换卧位、床上坐起、床边坐、床边站等动作,由易而难训练坐位平衡,站立平衡,进而再训练重心转移及迈步训练,同时,病人家属应做好督促工作,协助医生对病人进行治疗,尽快实现病人日常生活自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