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之歌——澳门 教案

合集下载

七子之歌――澳门教案一

七子之歌――澳门教案一
《七子之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澳门》教案一
[教学目标] 1、感受作品的风格特征,了解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
2、能用深情的歌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 3、通过多种体验,深化学生对祖国――母亲其内涵的理解,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4、通过相关学科的知识渗透,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教学重点] 1、通过多种体验,加深对不同作品情感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理解。 2、认识弱起拍在乐曲情感表达中的作用。 3、通过歌曲的演唱处理,表达歌曲的内涵。 [教学方法] 视听结合法、类比法、分析、讨论与实践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钢琴、多媒体教学用具。[教学过程] 一、“音画同步法”引导欣赏 1、欣赏交响乐《1997?天地人》序曲。 2、思考:乐曲表现了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乐曲用什么方法来表达情感描绘的意境? 3、议论:曲作者用那庄严的钟声、美妙的歌声和乐声谱写一曲中华儿女的爱国心声。作品形象再现“1997香港回归”交接仪式那神圣、令人难忘的时刻。乐曲不但唤起我们对往日的记忆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乐曲还唤起每一位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与深深的爱国情。 4、师:《1997?天地人》序曲让我们再次认识:音乐作为声音的艺术,它具有再现生活、表达情感的功能,它还能通过自身特有的艺术魅力感染人、影响人,所以,作者常利用乐曲表现生活感受,抒发情感。从人的审美能力发展看,认识音乐所具有的表现功能是不够的,我们还应通过作品,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对生活的感受,体验他们对情感的表达。那么,请大爱与我一起再欣赏两首同风格、同题材的作品。二、比较欣赏 1、拖放歌曲《东方之珠》、《七子之歌》。 2、引导讨论:听过这两首歌曲吗?歌曲的曲名分别代表我国哪两个地方的地名?你能在地图上找到它们所处的位置?(直接在课件上点击寻找)你了解这两个地方的历史吗?能简要地谈谈吗?(在学生谈的基础上,教师补充介绍作者与创作背景。)3、歌曲比较: (1)会唱这两首歌曲吗/(引导学生跟琴哼唱这两首歌曲,并思考问题。) (2)思考: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曲作者用哪些表现手法来表达不同的情感?你的体会从哪而来? (3)师根据生讨论结果引导探索,强化对旋律、节奏、力度、色彩、歌词等作用的理解。 如:A、舒缓的旋律与跳进旋律的对比;B、三连音、休止符应用;C、歌曲十度音高跳动形成力度、色彩的对比;D、歌词含蓄与直白的对比。这些体会从听、唱歌谱的对比中得来的。 (展示课件歌单)要求学生边听师演唱,边画出歌曲的旋律线,并通过旋律乐句的演唱对比,体验旋律不同的组织形式对音乐力度、色彩构成的影响,进而体会歌曲的情绪的变化。用添加“三连音”、“休止符”朗读歌词的对比体验方法,认识“三连音”、“休止符”在歌曲的情感表达中的作用。体会歌词、节奏、旋律与情感表达的内在联系。(4)归纳: 曲目 相同 不同 音乐创作手法 曲式结构、风格 音乐与高潮处理手法 歌词表达方式 表达的情感 东方之珠 前部分情绪平静、旋律流畅;后部分为音乐的高潮,都用弱起拍的表现手法。 抒情、深沉的歌曲;都是二段体歌曲。A、三连音的应用; B、连续上行几个乐音应用,形成乐段色彩的变化。 含蓄、富有诗意。 表达炎黄子孙对祖国的爱恋之情。 《七子之歌》 A、上行、下行音乐短语的应用;B、音程大跳,形成力度变化来构成音乐高潮。 通俗、口语化。 表达游子渴望回归祖国母亲怀抱的强烈愿望。 三、歌曲演唱处理 师:根据前面的歌曲分析与探讨,加深我们对旋律、节奏、力度、色彩、歌词等音乐要素的作品情感表达中作用的认识。针对《七子之歌――澳门》内涵的思想感情,请学生思考用哪些演唱处理方法,能更好体现游子渴望回归祖国母亲怀抱的迫切心情。 1、思考:歌曲中多次出现对“母亲……”的呼唤,其心情是否一样,如何体现这一次比一次更强烈的愿望。(提示注意:力度强弱变化时“度”的把握,最后的呼唤“母亲……”加渐强渐弱的对比,以及演唱形式的变化处理。) 2、根据歌曲原有的要求进行歌曲处理。 3、根据学生设想,进行演唱处理方案的交流与最佳演唱处理方案的选择、应用。 四、总结 通过主题性歌曲的多种体验互化,深化我们对不同作品内在情感体验和理解,并通过歌曲的演唱,体会作曲家融汇在作品中的真挚爱国情感和民族情怀。希望通过本课学习,大家在体验音乐的同时,能够唤起我们的爱国之情。本节课教学设计理念 依据著名教育家苏截姆林斯基“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的重点”的理论,将本课教学重点放在音乐的体验与感知上,通过创设利于学生参与体验、探索、实践的条件,引导学生在欣赏、表达、比较、思考、交流过程中,不断深化艺术感受与审美体验,获得听觉经验与能力。 根据“音乐作为听觉艺术,它虽任何 教育功能,但其功能是潜在的,必须通过音乐自身特有魅力对人的情感、心灵作用方能奏效”的特点,认真挖掘《七子之歌》、《东方之珠》等歌曲内涵,将音乐的育人功能渗透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在演唱歌曲,朗读歌词、比较演唱风格,感情音乐内涵过程中,激发学生民族意识,强化爱国观念。依据心理学:“任何知识经过反复思考和比较,多次接触与研究,能加深理解、强化记忆、诱发兴趣”的原理,本课采用同题材作品类比方式,创设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情景,通过音乐教学体验过程的引思、激思,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培养思考问题的能力,在不断积累听觉经验过程中,不断发展音乐的感受、理解与表现能力。

七子之歌澳门教案内容

七子之歌澳门教案内容

七子之歌澳门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七子之歌》中澳门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传唱这首歌曲,感受澳门的美丽与沧桑。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国家命运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熟悉《七子之歌》的歌词,了解澳门的历史背景。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七子之歌》歌曲,相关历史资料,PPT等。

2. 学生准备:预习《七子之歌》歌曲,了解澳门的历史。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七子之歌》歌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歌曲解析: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歌词,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感。

3. 历史背景介绍:讲解澳门被侵占的历史,让学生了解《七子之歌》的创作背景。

4. 歌词解读:逐句解析歌曲歌词,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大陆与澳门的紧密联系。

5.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传唱《七子之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课后作业:2. 调查家庭成员对澳门回归的看法,了解家庭氛围中的爱国情感。

3. 搜集其他有关澳门的资料,加深对澳门历史文化的了解。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一次《七子之歌》歌唱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感受歌曲的魅力。

2. 开展以“我眼中的澳门”为主题的绘画比赛,展示学生对澳门的了解和热爱。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评估学生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歌唱比赛评价:从歌唱技巧、情感表达等方面评价学生的表现。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调整。

2. 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手段。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澳门相关景点,加深对澳门历史文化的了解。

2. 邀请澳门历史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从专业角度了解澳门的发展。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七子之歌——澳门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七子之歌——澳门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七子之歌——澳门一、教学目标1.理解《七子之歌——澳门》的歌曲文化背景和情感表达。

2.学习歌曲的曲调、旋律、节奏和歌词,并且能够正确演唱。

3.唱出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以及对澳门这座城市的赞美和祝福。

4.懂得用音乐表达自己对城市的热爱和祝福,增强爱国情感。

二、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

2.PPT讲解文本。

3.播放歌曲的音乐设备。

4.教材《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材》。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教学内容1.了解《七子之歌——澳门》的文化背景和情感表达。

–介绍《七子之歌》的由来和歌曲表达的情感。

–分享一些有关澳门的资料:如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等等。

2.学习歌曲的曲调、旋律、节奏和歌词,并且能够正确演唱。

–播放歌曲,让学生听一遍歌曲。

–引导学生跟着节奏拍手。

–教师指挥,学生合唱歌曲,分节练习。

3.唱出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地域文化特点以及对澳门这座城市的赞美和祝福。

–分析歌曲的情感和爱国情感。

同学们合唱歌曲,尽情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对澳门这座美丽城市的祝愿和赞美之词。

教学步骤第一步:由来与文化背景•用PPT将《七子之歌——澳门》的由来和背景展示给学生,并简要解释。

•分享一些有关澳门的资料,比如澳门的地理位置、人文历史、文化和旅游业,唤起对澳门的兴趣。

第二步:学习歌曲•播放歌曲,并让学生感受到它的情感和美妙的旋律。

•教师给学生传递强烈的节奏感和音乐感,引导他们跟着节奏拍手。

•在学生了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后,开始教歌词,逐句解释并让学生跟唱。

第三步:唱出歌曲的情感和祝福•分析歌曲情感,让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

•再次合唱歌曲,并尽量让同学们在歌曲中表达出对祖国和澳门这座城市的热爱和祝福之情。

四、教学总结本节课通过学习《七子之歌——澳门》,帮助学生了解澳门的文化背景和美丽的风光。

同时,使用音乐语言表达情感,唱出对城市的赞美和祝福,并增强爱国情感。

通过音乐学习,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和爱国情感,同时也培养同学对音乐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七子之歌澳门教案

七子之歌澳门教案

七子之歌澳门教案七子之歌澳门教案一、概述“七子之歌澳门”是一首独特的儿童歌曲,以歌颂澳门独有的风土人情为主题,旨在让孩子们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

通过歌曲的引导,孩子们可以了解澳门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多元化的特色产业,并培养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骄傲感。

二、教学目标1.了解澳门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风光;2.了解澳门的历史文化并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3.了解澳门的特色产业和独有的文化元素;4.培养孩子们对于澳门这片土地的热爱、认同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1.了解澳门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2.了解澳门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元素;3.了解澳门的特色产业。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视频、图片资料;3.地理和历史文化的简单介绍。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了解澳门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1.导入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澳门在哪里吗?澳门有哪些著名的地标和自然风光?”2.展示播放一段介绍澳门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了解澳门所在的位置、气候特点以及著名的自然景点。

3.讲解呈现澳门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的图片,简单介绍每个地方的特点和所在位置。

鼓励学生们积极发言,讲解自己所了解的内容。

4.活动让学生们上台展示自己搜索到的关于澳门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的图片和资料,并进行简单的介绍。

鼓励学生发言,积极参与。

第二课时:了解澳门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元素1.导入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们了解澳门的历史文化吗?澳门有哪些独特的传统元素?”2.展示播放一段介绍澳门历史文化和传统元素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了解澳门的历史沿革、传统节日和文化特色。

3.讲解呈现澳门传统文化元素的图片,并简单介绍每个元素的含义和起源。

鼓励学生们积极发言,讲解自己所了解的内容。

4.活动让学生们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探索并展示澳门传统文化的特色和代表性元素。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元素进行介绍,并准备相应的图片和资料。

第三课时:了解澳门的特色产业1.导入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澳门有哪些特色产业?这些产业有哪些独有的文化元素?”2.展示播放一段介绍澳门特色产业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了解澳门的特色产业和独有的文化元素。

七子之歌--澳门教案

七子之歌--澳门教案

七子之歌--澳门教案教案标题:七子之歌--澳门教案教案目标:1. 学习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

2. 了解七子之歌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3. 学习并演唱《七子之歌》。

教学资源:1. 世界地图、澳门地图、图片资料等。

2. 《七子之歌》歌曲录音或视频。

3. 课件或黑板。

教学步骤:引入:1. 展示世界地图和澳门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澳门的地理位置。

2. 介绍澳门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激发学生对澳门的兴趣。

主体:1. 介绍《七子之歌》的创作背景和意义,解释歌曲中七个不同的角色代表着澳门的不同文化元素。

2. 分发歌曲歌词,让学生阅读并理解歌词内容。

3. 播放《七子之歌》录音或视频,让学生跟随歌曲的旋律和歌词一起听。

4. 分组练习,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根据歌词内容进行角色扮演。

5.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展示给全班观看,鼓励他们展示创意和表达能力。

总结:1. 回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简单总结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

2. 引导学生思考《七子之歌》的意义和对澳门文化的表达方式。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澳门的其他文化元素和名胜古迹。

2. 学生可以尝试创作自己的歌曲或诗歌,表达对澳门或其他地方的热爱和认识。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对澳门地理、历史和文化的理解以及对《七子之歌》的演唱和角色扮演。

2. 评估学生在拓展活动中的研究和创作成果。

教学延伸:1.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澳门文化展示活动,展示他们对澳门的了解和创作成果。

2. 可以邀请澳门相关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深入了解澳门的历史和文化。

《七子之歌—澳门》教案

《七子之歌—澳门》教案

最新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第1单元:《七子之歌—澳门》教案 1教学目标:1、知道“七子”的地理位置及相关历史,能够用歌声表现企盼祖国统一、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七子之歌—澳门》的创作背景,词曲作家的基本情况,以及歌曲的基本结构。

3、在理解《七子之歌—澳门》的基础上,能够用适当的速度、力度、音色表现热爱祖国的赤子之情。

教学重点:1、规范学生歌唱的声音,让学生知道如何来发出美妙的声音。

2、学唱歌曲《七子之歌—澳门》,特别是要处理好两个声部的演唱。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师:下面请同学们来看几张图片,请你们来猜一下,这是哪个城市?(点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浏览图片)生:这是香港;这是上海;这是澳门。

师:我来公布正确答案,这些图片所展示的是澳门的城市风貌。

那么有没有同学知道澳门的历史吗?生: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进入澳门。

1557年,通过贿赂守澳中国官员,得以在澳门定居。

鸦片战争后,不断扩大其侵略地盘,于1851年、1864年又先后侵占了凼仔岛和路环岛。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收复澳门,我国政府与葡萄牙政府进行了多次谈判,1987年4月13日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正式恢复了对澳门所行使的主权,澳门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事先布置学生查师:你回答的很好。

今天我们了解的澳门的历史,我们很庆幸她已经回到的祖国母亲的怀抱,我们就一起来分享这份快乐与激动。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作品。

(点出主题)(二)、了解歌曲《七子之歌—澳门》的创作背景、词曲作者和歌曲的基本结构。

师:同学们,有谁知道这首作品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出来的?生:1997年,在澳门即将回归之际,作曲家李海鹰用深情而诚挚的音调为《澳门》这首诗谱上了曲。

自此,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响彻了神州大地。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这首歌曲歌谱的由来,接下来就让我们重点来了解一下这首歌曲的歌词、词作者、以及它的创作背景。

七子之歌澳门教案内容

七子之歌澳门教案内容

七子之歌澳门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七子之歌》中澳门的相关历史背景。

2. 通过分析诗歌内容,培养学生对澳门的热爱之情。

3. 提高学生对近现代史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七子之歌》中澳门的历史背景,体会诗人对澳门的热爱。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七子之歌》的历史背景及诗歌意境。

2. 讨论法: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3. 欣赏法:让学生欣赏诗歌的韵律美,感受诗歌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关于《七子之歌》的课件,展示诗歌内容、历史背景及相关图片。

2. 参考资料:为学生提供关于澳门历史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七子之歌》的歌曲,引导学生关注歌词中的澳门。

2. 讲解诗歌背景介绍《七子之歌》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澳门的历史变迁。

3. 分析诗歌内容逐句解析诗歌,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澳门的热爱之情。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6. 课后作业7.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诗歌朗诵:学生分组朗诵《七子之歌》澳门部分,注意韵律和情感的传达。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诗人及澳门的历史人物,进行情景剧表演,体会历史情感。

3. 绘画创作:学生根据诗歌内容,创作绘画作品,展示对澳门的理解和情感。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朗诵和表演中的参与情况。

3. 情感态度: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对澳门和国家的情感态度。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澳门相关的历史遗址,加深对澳门历史的了解。

2. 邀请澳门历史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从更多角度了解澳门的历史和文化。

七子之歌澳门教案

七子之歌澳门教案

教案《七子之歌·澳门》的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等部分。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儿女离开母亲太久的感情。

2. 通过背景资料,体会诗歌表达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背景资料,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中的情感,增强学生对澳门回归祖国母亲怀抱的自豪感。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七子之歌·澳门》的歌曲,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2. 新课讲授:介绍澳门的历史背景和诗人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游子渴望回归的心情。

同时,通过朗读课文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3. 巩固提高:通过让学生欣赏歌曲《七子之歌·澳门》,进一步感受澳门人民对祖国无限思念之情。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澳门人,你会对祖国母亲说些什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4. 归纳小结:回顾本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以上是《七子之歌·澳门》的教案设计,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对澳门回归祖国母亲怀抱的自豪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子之歌——澳门教案
第1节课
一、情感导入与歌曲欣赏体验
1、导入:以轻声的《七子之歌—澳门》的歌曲录音为背景音乐,教师板书或用字幕打出一段格言:“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2、提问:这句格言出自哪位诗人?他与歌曲《七子之歌—澳门》有什么关系?
3、师生共议:这句格言出自我国现代著名爱国诗人、学者、烈士闻一多先生,它镌刻在清华大学闻亭下的闻一多先生雕像后面的石壁上。

正是闻一多先生对祖国深沉的爱,使他创作了《七子之歌》的爱国诗篇,在1925年7月4日发表在《现代评论》上。

《七子之歌》是一部组诗,组诗一共分七章。

它们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澳门》是组诗中为首的一章。

1997年,在澳门即将回归之际,作曲家李海鹰,用深沉、诚挚的曲调为《澳门》这首诗谱上了曲。

自此,他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响彻了神州大地。

4、请同学们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澳门岁月》中的主题曲《七子之歌—澳门》。

5、师生共议:片中担任领唱的年仅七岁的澳门小姑娘容韵林的那双充满童真的眼中仿佛注视着400年的澳门沧桑,荡澜着40万澳门同胞的炙泪深情,她的演唱深深打动了亿万炎黄子孙的心,牵动着全世界正直善良的人的心。

二、歌曲演唱与处理
1、请几位会唱这首歌的同学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或演奏《七子之歌—澳门》。

2、师生评议、讨论如何更好的表现作品:(1)要将表现歌曲的感情置于核心的地位。

(2)歌曲的第一乐段要以真诚的倾诉为基调,去表现仿佛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3)歌曲的第二段要以急切的呼唤为基调,去抒发离别已久的游子渴望回归祖国母亲怀抱的强烈感情。

3、在以上分析歌曲情感的基础上,教师用钢琴弹奏歌谱,师生共同演唱歌谱,做进一步的体验。

引导学生以音乐为本,感悟作品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1)旋律线的
进行。

如:上行中的大跳5 3,下行中的3 21 65 。

(2)节奏中的休止符。

(3)速度、力度变化。

(4)演唱状态。

4、如歌的朗诵歌词。

5、演唱歌曲;和伴奏带。

三、听赏《1997 天地人》序曲
1、教师导语:闻一多先生创作的《七子之歌》抒发了爱祖国、爱人民的主题。

如今,爱的内容更宽泛,意义更深远。

一个正直的公民,不仅要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而且要爱世界、爱人类、爱地球。

2、听赏交响曲《1997 天地人》序曲(不出示标题,为下节课做铺垫)。

第2节课
一、欣赏交响曲《1997 天地人》序曲
1、音画同步:在音乐声中出示作品的标题和香港的夜景图像,提示同学去想象音乐的意境。

2、简介作品:交响曲《1997 天地人》是中国旅美作曲家谭盾创作的,1997年7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演。

全曲共分天、地、人三个乐章,庄严壮丽的古代编钟声;天使般纯洁的童声;大提琴低缓的吟唱;交响乐队热情的合奏;表现了欢乐祥和的气氛。

作品淋漓酣畅的抒发了香港回归祖国的庄严时刻,亿万炎黄子孙的豪迈心情,同时表达了中华儿女经历了百年沧桑对祖国母亲的深深祝福。

二、复听作品
1、将交响曲《1997 天地人》序曲当中编钟、童声合唱、大提琴独奏及乐队合奏出现的顺序在图中标示出来,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普天同庆的场面。

2、乐曲的高潮处由弱渐强,多次出现下列节奏型:X XX XX0,请同学随音乐的力度变化击这一节奏型。

三、播放歌曲《东方之珠》、《鼓浪屿之波》,出示课件歌单,请同学随录音一起演唱。

四、分析《东方之珠》、《鼓浪屿之波》两首歌曲在音乐表现方法上的异同。



相同不同
东方之珠音乐创作
手法
曲式
结构、风格
音乐与高潮处理法歌词表
达方式
表达的情感前部分情
绪平静、旋律流畅;都采用切分节奏及三拍长音。

后部分为音乐的高潮,都用了大跳音程和弱起拍的表现手法。

抒情、
细腻而深沉
的歌曲;都
是二段体结
构。

A:三连音的应用。

B:连续上行几个乐
音的应用,形成乐段色彩的
变化。

含蓄、
富有诗意
表达炎黄子
孙对香港的无比
爱恋之情。

鼓浪屿之波
A:由高到底,连续
四组“递音”下行。

B:音程
大跳,加强歌曲的动力,形
成歌曲的新鲜感。

倾诉、
直白
思念台湾亲
人,盼望祖国早日
统一,渴望亲人早
日团聚的一片真
情。

五、教师演唱
一首自己谱曲的歌曲《消失的爱》,这首歌的词作者是一位生活在台湾,孤独、
病残、年逾古稀的台湾老人,歌词表现了老人对年轻时代在大陆的一位姑娘的思念之情:台湾和大陆千古一脉,是祖国母亲的一个孩子,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现在,台湾与大陆尚处于隔离状态,海峡两岸的人民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盼望亲人早日团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