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之歌---澳门》教案

合集下载

七子之歌澳门教案内容

七子之歌澳门教案内容

七子之歌澳门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七子之歌》中澳门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传唱这首歌曲,感受澳门的美丽与沧桑。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国家命运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熟悉《七子之歌》的歌词,了解澳门的历史背景。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七子之歌》歌曲,相关历史资料,PPT等。

2. 学生准备:预习《七子之歌》歌曲,了解澳门的历史。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七子之歌》歌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歌曲解析: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歌词,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感。

3. 历史背景介绍:讲解澳门被侵占的历史,让学生了解《七子之歌》的创作背景。

4. 歌词解读:逐句解析歌曲歌词,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大陆与澳门的紧密联系。

5.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传唱《七子之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课后作业:2. 调查家庭成员对澳门回归的看法,了解家庭氛围中的爱国情感。

3. 搜集其他有关澳门的资料,加深对澳门历史文化的了解。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一次《七子之歌》歌唱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感受歌曲的魅力。

2. 开展以“我眼中的澳门”为主题的绘画比赛,展示学生对澳门的了解和热爱。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评估学生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歌唱比赛评价:从歌唱技巧、情感表达等方面评价学生的表现。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调整。

2. 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手段。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澳门相关景点,加深对澳门历史文化的了解。

2. 邀请澳门历史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从专业角度了解澳门的发展。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七子之歌——澳门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七子之歌——澳门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七子之歌——澳门一、教学目标1.理解《七子之歌——澳门》的歌曲文化背景和情感表达。

2.学习歌曲的曲调、旋律、节奏和歌词,并且能够正确演唱。

3.唱出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以及对澳门这座城市的赞美和祝福。

4.懂得用音乐表达自己对城市的热爱和祝福,增强爱国情感。

二、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

2.PPT讲解文本。

3.播放歌曲的音乐设备。

4.教材《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材》。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教学内容1.了解《七子之歌——澳门》的文化背景和情感表达。

–介绍《七子之歌》的由来和歌曲表达的情感。

–分享一些有关澳门的资料:如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等等。

2.学习歌曲的曲调、旋律、节奏和歌词,并且能够正确演唱。

–播放歌曲,让学生听一遍歌曲。

–引导学生跟着节奏拍手。

–教师指挥,学生合唱歌曲,分节练习。

3.唱出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地域文化特点以及对澳门这座城市的赞美和祝福。

–分析歌曲的情感和爱国情感。

同学们合唱歌曲,尽情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对澳门这座美丽城市的祝愿和赞美之词。

教学步骤第一步:由来与文化背景•用PPT将《七子之歌——澳门》的由来和背景展示给学生,并简要解释。

•分享一些有关澳门的资料,比如澳门的地理位置、人文历史、文化和旅游业,唤起对澳门的兴趣。

第二步:学习歌曲•播放歌曲,并让学生感受到它的情感和美妙的旋律。

•教师给学生传递强烈的节奏感和音乐感,引导他们跟着节奏拍手。

•在学生了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后,开始教歌词,逐句解释并让学生跟唱。

第三步:唱出歌曲的情感和祝福•分析歌曲情感,让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

•再次合唱歌曲,并尽量让同学们在歌曲中表达出对祖国和澳门这座城市的热爱和祝福之情。

四、教学总结本节课通过学习《七子之歌——澳门》,帮助学生了解澳门的文化背景和美丽的风光。

同时,使用音乐语言表达情感,唱出对城市的赞美和祝福,并增强爱国情感。

通过音乐学习,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和爱国情感,同时也培养同学对音乐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七子之歌澳门教案

七子之歌澳门教案

七子之歌澳门教案七子之歌澳门教案一、概述“七子之歌澳门”是一首独特的儿童歌曲,以歌颂澳门独有的风土人情为主题,旨在让孩子们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

通过歌曲的引导,孩子们可以了解澳门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多元化的特色产业,并培养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骄傲感。

二、教学目标1.了解澳门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风光;2.了解澳门的历史文化并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3.了解澳门的特色产业和独有的文化元素;4.培养孩子们对于澳门这片土地的热爱、认同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1.了解澳门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2.了解澳门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元素;3.了解澳门的特色产业。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视频、图片资料;3.地理和历史文化的简单介绍。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了解澳门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1.导入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澳门在哪里吗?澳门有哪些著名的地标和自然风光?”2.展示播放一段介绍澳门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了解澳门所在的位置、气候特点以及著名的自然景点。

3.讲解呈现澳门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的图片,简单介绍每个地方的特点和所在位置。

鼓励学生们积极发言,讲解自己所了解的内容。

4.活动让学生们上台展示自己搜索到的关于澳门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的图片和资料,并进行简单的介绍。

鼓励学生发言,积极参与。

第二课时:了解澳门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元素1.导入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们了解澳门的历史文化吗?澳门有哪些独特的传统元素?”2.展示播放一段介绍澳门历史文化和传统元素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了解澳门的历史沿革、传统节日和文化特色。

3.讲解呈现澳门传统文化元素的图片,并简单介绍每个元素的含义和起源。

鼓励学生们积极发言,讲解自己所了解的内容。

4.活动让学生们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探索并展示澳门传统文化的特色和代表性元素。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元素进行介绍,并准备相应的图片和资料。

第三课时:了解澳门的特色产业1.导入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澳门有哪些特色产业?这些产业有哪些独有的文化元素?”2.展示播放一段介绍澳门特色产业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了解澳门的特色产业和独有的文化元素。

七子之歌--澳门教案

七子之歌--澳门教案

七子之歌--澳门教案教案标题:七子之歌--澳门教案教案目标:1. 学习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

2. 了解七子之歌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3. 学习并演唱《七子之歌》。

教学资源:1. 世界地图、澳门地图、图片资料等。

2. 《七子之歌》歌曲录音或视频。

3. 课件或黑板。

教学步骤:引入:1. 展示世界地图和澳门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澳门的地理位置。

2. 介绍澳门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激发学生对澳门的兴趣。

主体:1. 介绍《七子之歌》的创作背景和意义,解释歌曲中七个不同的角色代表着澳门的不同文化元素。

2. 分发歌曲歌词,让学生阅读并理解歌词内容。

3. 播放《七子之歌》录音或视频,让学生跟随歌曲的旋律和歌词一起听。

4. 分组练习,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根据歌词内容进行角色扮演。

5.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展示给全班观看,鼓励他们展示创意和表达能力。

总结:1. 回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简单总结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

2. 引导学生思考《七子之歌》的意义和对澳门文化的表达方式。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澳门的其他文化元素和名胜古迹。

2. 学生可以尝试创作自己的歌曲或诗歌,表达对澳门或其他地方的热爱和认识。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对澳门地理、历史和文化的理解以及对《七子之歌》的演唱和角色扮演。

2. 评估学生在拓展活动中的研究和创作成果。

教学延伸:1.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澳门文化展示活动,展示他们对澳门的了解和创作成果。

2. 可以邀请澳门相关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深入了解澳门的历史和文化。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七子之歌——澳门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七子之歌——澳门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七子之歌——澳门教案编写者:教案编辑专员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七子之歌——澳门》的背景和创作意义。

2. 培养学生对澳门这个美丽城市的热爱之情。

3.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演唱技巧。

教学重点:1. 《七子之歌——澳门》的旋律和歌词。

2. 学生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这首歌曲。

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阶和节奏。

2. 学生能够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教学准备:1. 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2. 乐谱。

3.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七子之歌——澳门》的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这首歌曲的美感。

2. 教师简要介绍《七子之歌——澳门》的背景和创作意义。

二、新歌教学(15分钟)1. 教师出示乐谱,让学生跟随琴声学习歌曲的旋律。

2.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特殊音阶和节奏。

3. 学生跟随教师演唱歌曲,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三、歌曲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歌曲的歌词含义,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于澳门这个城市的印象和感受。

四、歌曲实践(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

2. 各组轮流演奏伴奏,其他学生演唱歌曲。

3. 教师对各组的表演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七子之歌——澳门》,让学生了解澳门这个美丽城市,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演唱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课堂教学效果。

通过歌曲讨论和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音乐欣赏与分析(15分钟)1. 教师播放《七子之歌——澳门》的完整版录音,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欣赏这首歌曲。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特点和歌词意境。

3. 学生分享自己对歌曲的欣赏心得和感受。

七、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布置练习题目,要求学生用钢琴或吉他等乐器演奏《七子之歌——澳门》的旋律。

七子之歌——澳门 教案

七子之歌——澳门 教案

七子之歌——澳门教案第1节课一、情感导入与歌曲欣赏体验1、导入:以轻声的《七子之歌—澳门》的歌曲录音为背景音乐,教师板书或用字幕打出一段格言:“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2、提问:这句格言出自哪位诗人?他与歌曲《七子之歌—澳门》有什么关系?3、师生共议:这句格言出自我国现代著名爱国诗人、学者、烈士闻一多先生,它镌刻在清华大学闻亭下的闻一多先生雕像后面的石壁上。

正是闻一多先生对祖国深沉的爱,使他创作了《七子之歌》的爱国诗篇,在1925年7月4日发表在《现代评论》上。

《七子之歌》是一部组诗,组诗一共分七章。

它们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澳门》是组诗中为首的一章。

1997年,在澳门即将回归之际,作曲家李海鹰,用深沉、诚挚的曲调为《澳门》这首诗谱上了曲。

自此,他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响彻了神州大地。

4、请同学们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澳门岁月》中的主题曲《七子之歌—澳门》。

5、师生共议:片中担任领唱的年仅七岁的澳门小姑娘容韵林的那双充满童真的眼中仿佛注视着400年的澳门沧桑,荡澜着40万澳门同胞的炙泪深情,她的演唱深深打动了亿万炎黄子孙的心,牵动着全世界正直善良的人的心。

二、歌曲演唱与处理1、请几位会唱这首歌的同学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或演奏《七子之歌—澳门》。

2、师生评议、讨论如何更好的表现作品:(1)要将表现歌曲的感情置于核心的地位。

(2)歌曲的第一乐段要以真诚的倾诉为基调,去表现仿佛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3)歌曲的第二段要以急切的呼唤为基调,去抒发离别已久的游子渴望回归祖国母亲怀抱的强烈感情。

3、在以上分析歌曲情感的基础上,教师用钢琴弹奏歌谱,师生共同演唱歌谱,做进一步的体验。

引导学生以音乐为本,感悟作品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1)旋律线的进行。

如:上行中的大跳5 3,下行中的3 21 65 。

七子之歌澳门教案内容

七子之歌澳门教案内容

七子之歌澳门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七子之歌》中澳门的相关历史背景。

2. 通过分析诗歌内容,培养学生对澳门的热爱之情。

3. 提高学生对近现代史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七子之歌》中澳门的历史背景,体会诗人对澳门的热爱。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七子之歌》的历史背景及诗歌意境。

2. 讨论法: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3. 欣赏法:让学生欣赏诗歌的韵律美,感受诗歌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关于《七子之歌》的课件,展示诗歌内容、历史背景及相关图片。

2. 参考资料:为学生提供关于澳门历史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七子之歌》的歌曲,引导学生关注歌词中的澳门。

2. 讲解诗歌背景介绍《七子之歌》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澳门的历史变迁。

3. 分析诗歌内容逐句解析诗歌,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澳门的热爱之情。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6. 课后作业7.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诗歌朗诵:学生分组朗诵《七子之歌》澳门部分,注意韵律和情感的传达。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诗人及澳门的历史人物,进行情景剧表演,体会历史情感。

3. 绘画创作:学生根据诗歌内容,创作绘画作品,展示对澳门的理解和情感。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朗诵和表演中的参与情况。

3. 情感态度: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对澳门和国家的情感态度。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澳门相关的历史遗址,加深对澳门历史的了解。

2. 邀请澳门历史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从更多角度了解澳门的历史和文化。

七子之歌澳门教案

七子之歌澳门教案

教案《七子之歌·澳门》的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等部分。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儿女离开母亲太久的感情。

2. 通过背景资料,体会诗歌表达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背景资料,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中的情感,增强学生对澳门回归祖国母亲怀抱的自豪感。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七子之歌·澳门》的歌曲,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2. 新课讲授:介绍澳门的历史背景和诗人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游子渴望回归的心情。

同时,通过朗读课文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3. 巩固提高:通过让学生欣赏歌曲《七子之歌·澳门》,进一步感受澳门人民对祖国无限思念之情。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澳门人,你会对祖国母亲说些什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4. 归纳小结:回顾本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以上是《七子之歌·澳门》的教案设计,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对澳门回归祖国母亲怀抱的自豪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子之歌——澳门》教案
一、教案背景
1、学习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学科:语文
2、课时:一课时
二、教学课题
《七子之歌——澳门》
三、教材分析
《七子之歌》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创作的组诗之一。

(“七子”是指当时被帝国主义侵犯的香港、澳门、台湾等七个地方)。

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七处“失地”比作远离祖国母亲怀抱的七个孩子,用孩子的口吻哭诉了失地——澳门受尽异族欺凌,渴望重回祖国母亲怀抱的强烈感情。

四、教学方法
1、以脍炙人口的《七子之歌》动人的歌声传递诗情,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望,轻松引领学生融入诗歌。

2、以读促悟。

尊重学生独特感受,在朗读中充分利用图文,通过初读、再读等环节,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诗中所蕴涵的游子盼望早日回到母亲怀抱的殷殷深情。

3、采用情境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填补学生与诗作背景的距离感,激发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了解背景
1.同学们,老师现在请大家欣赏一首歌曲,请听——师播放《七子之歌》。

2.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生:
3.老师给大介绍一下歌曲的背景。

这是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之前诞生的一首歌曲,这优美的旋律,深沉的情感,把我们带入了那血雨腥风的年代,远离祖国怀抱的澳门在呼唤母亲,在呼唤回归。

只是你们知道吗?这首歌的歌词早在1925年就诞生了。

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诗歌——《七子之歌》。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初读诗歌,生字过关
1、师: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生:闻一多)
2、师:你能说一说你知道的关于闻一多先生的资料吗?生:
3、师:补充背景资料:理解“七子”的内容:“七子”是指: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和大连。

作者把它们比作祖国的七个儿子。

4、教师配乐范读文。

要求听准音,想一想诗中蕴含着一种怎样的情感。

5、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歌,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字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6、个别生展示读诗歌,生点评,师再评。

7、师: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生:
8、师:为了更流畅地读文,我们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生字,交流识字经验,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9、词语过关:师开火车检查全员识字情况。

10、理解生词:妈港梦寐不忘乳名。

11、书写:“灵魂”两字。

(三)再读感悟,积累拓展
1、师:课文一共有几句话?读你最喜欢的一句,再说说你倾注了什么样的感情,为什么?生:自由展示。

2、师:文中的感叹号有几个?它们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生:
3、多种方式读文,挑战读。

4、师:同学们,你们读得真好,老师被深深地感动了。

你们知道吗?闻一多先生的另外两首诗也一样感人,请欣赏---(师播放画面《七子之歌—香港》、《七子之歌---台湾》。

)师读,生自读,齐读。

5、师:历经风霜血雨,1999年,离开母亲怀抱太久的游子终于回归到母亲的怀抱,同学们想不想亲身感受一下当时的壮观场面?生:想。

师:好,跟我来!师播放澳门回归录相。

6、师:这就是澳门的区旗、区徽,放画面。

请欣赏今天,这神采奕奕的澳门,回到母亲怀抱的孩子,多么幸福,多么美好!让我们齐声诵读这首诗歌,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闻一多先生。

7:师:同学们读得真是太感人了!那么学了这首诗歌,你有什么感受?生自由表达。

(四)课后作业:
1、会背、会唱《七子之歌——澳门》。

2、收集澳门、香港和台湾的资料,了解其历史。

(五)感情升华:
师: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从此,我们改写了屈辱的历史,挺直了民族的脊梁。

让我们随着乐声,深情地唱响这首《七子之歌》吧!愿我们的祖国,明天更富强!
(六)板书设计:
七子之歌——澳门
离开太久梦寐不忘
我要回来!
六、教学反思
授课之前,我不但布置学生搜集资料,自己也查阅了大量的关
于闻一多先生的创作背景以及祖国痛失澳门的相关史料。

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营造与诗歌相融的气氛。

学生在学习中,通过生动的画面催生出丰富的想象,了解了惨遭蹂躏的澳门的历史,一个个义愤填膺。

而当播放到澳门这个游子终于回到祖国怀抱的一幕时,人们喜极而泣的场面益发感染了学生,这与之前的悲愤与屈辱截然相反。

无疑,这在学生的内心激起了强烈的情感波澜。

学生就是在这样的情感起伏中品味诗歌,感悟内涵。

在拓展延伸部分,为学生搭建抒发内心真情实感的平台,其一是为了让学生有话敢说,有话乐说;其二为了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学生发言踊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不足之处在于本节课朗读时间较长,认字写字时间较短,基础知识没能及时夯实。

总之,我很庆幸教授此文时采用的多媒体课件,音、义、画相得益彰,我与孩子们都是获益匪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