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肝性脑病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家兔肝性脑病实验报告

家兔肝性脑病实验报告

家兔肝性脑病实验报告肝性脑病的发生与氨的升高有关,而正常人的血氨来源与清除保持着动态平衡,而此次试验主要注射氨营造肝性脑病,结扎肝导致肝功能障碍,血铵导致脑部功能障碍,当血液偏酸时案增多,偏碱时,氨增多,氨容易通过血脑屏障而进入脑细泡内引起功能障碍,脑内氨增高作用:(1)氨使脑内神经递质发生改变:通常兴奋神经递质和抑制神经递质在脑内保持动态平衡。

脑内氨水平的升高直接影响脑内神经递质水平和神经信号传递,研究表明:中枢抑制性递质—GABA 增多,角膜反射不强(2)氨干扰脑细胞的能量代谢:脑中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脑内氨增多可抑制细胞质及线粒体中天冬氨酸转氨酶和线粒体内苹果酸脱氢酶的活性,使细胞内谷氨酸水平明显降低,破坏苹果酸天门冬氨酸的穿梭过程,导致能量生成障碍,(3)氨对神经细胞质膜的作用:能量生成障碍及氧自由基生成增多(4)刺激大脑边缘系统:大脑边缘系统是由围绕在丘脑周伟的部分大脑皮质以及某些皮质和下丘脑构成的。

破坏了隔区可引起情绪反应亢进,氨可以使以海马,杏仁核为主的大脑边缘系统呈兴奋状态。

(一)实验项目:家兔动脉血压调节(二)实验目的:1、掌握神经体液因素及受体阻断或兴奋药物对家兔心血管活动的影响机制。

2、掌握动脉血压作为心血管功能活动的综合指标及其相对恒定的调节原理和重要意义。

3、掌握家兔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术(静脉麻醉、静脉输液、动脉插管、分离神经等)。

4、掌握压力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的使用。

(三)基本原理:(要求对写出关键点)动脉血压是心血管功能活动的综合指标。

正常心血管的活动在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下保持相对稳定,动脉血压相对恒定。

动脉血压的相对恒定对于保持各组织、器官正常的血液供应和物质代谢是极其重要的。

通过实验改变神经、体液因素或施加药物,观察动脉血压的变化,间接反映各因素对心血管功能活动的调节或影响。

肝性脑病是指在排除其他已知脑疾病的前提下,继发于严重肝病的精神神经综合征,主要表现欣快感、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易激惹、烦躁哭笑无常,衣着不整、语无伦次。

肝性脑病1

肝性脑病1

血氨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影响徐珊1 , 郭军堂2(1潍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临床本科2012级5班, 山东潍坊261053;2潍坊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山东潍坊261053)[摘要] 目的:掌握家兔急性肝功能不全模型的复制方法;了解肝性脑病的发生机制并熟悉肝性脑病的主要表现及抢救措施。

方法:通过结扎肝叶、十二指肠插管向肠腔内注入复方氯化铵,导致血氨升高复制家兔肝性脑病模型,记录家兔一般情况、呼吸频率及深度,角膜反射及对刺激的反应。

结果:家兔血氨迅速升高,出现呼吸加深加快变急促,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甚至出现抽搐、角弓反张至昏迷等类似肝性脑病症状。

结论:肝脏受损后,鸟氨酸循环酶系统严重受损,尿素代谢障碍致血氨升高,损伤脑功能,引起肝性脑病。

[关键词]家兔氨中毒;肝性脑病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是除其他已知脑疾病的前提下,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1],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抽搐和昏迷。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目前不明确,一般认为其病理生理基础是肝细胞功能衰竭和门腔静脉之间侧支分流,造成内毒素未被肝解毒和清除,经侧支进入体循环,透过血脑屏障而至脑部,引起大脑功能紊乱。

多数肝脏病变发展到一定阶段都可引起肝性脑病,而且多有诱因伴发。

其发病机制迄今未完全明了,但目前主要有氨中毒、氨基酸失衡、假性神经递质、r—氨基丁酸学说等,其中以氨中毒理论的研究最多,最确实有据。

[2]本实验通过复制家兔急性肝功能不全模型,使血氨升高,引起与肝性脑病相关的症状,从而对氨在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材料和方法1 材料1.1 主要试剂1%普鲁卡因、复方氯化铵溶液1.2主要仪器设备兔手术台、婴儿秤、手术器械一套、注射器(5 ml,20 ml)、细导尿管、搪瓷圆盆、粗棉线、细丝线、纱布1.3实验动物家兔2 方法首先对该只家兔进行称重,并仰卧固定于兔台上,在腹部正中剪毛,上腹部正中用1%普鲁卡因局麻。

实验十四实验性肝性脑病及治疗

实验十四实验性肝性脑病及治疗

实验十四实验性肝性脑病及治疗实验十四实验性肝性脑病及治疗【实验目的】掌握复制肝性脑病动物模型的方法;观察氨中毒致肝性脑病的一般表现及设计降血氨治疗方案;讨论氨中毒在肝性脑病发生中的作用及降血氨治疗原则。

【实验原理】结扎大部分肝叶,模拟严重肝功能障碍,同时从肠道灌入大量复方氯化铵溶液模拟氨中毒,使家兔发生氨中毒性肝性脑病后及时救治。

【实验对象】健康家兔,2~3 kg,雌雄不限。

【实验器材与药品】腹部手术器械一套;肠道插管一根;粗结扎线一根;10ml、20ml注射器;丝线、纱布若干;头皮注射针一副,复方氯化铵溶液,复方氯化钠溶液,1%普鲁卡因,复方谷氨酸钠溶液1支【实验方法与步骤】1.实验组:(1)家兔Ⅰ组(肝性脑病组):①家兔称重。

仰卧固定于手术台上,腹部正中手术部位剪头备皮,1%普鲁卡因作局部麻醉。

②剑突下,正中切开皮肤、皮下,沿腹白线剪开腹壁打开腹腔(切口长约6cm)。

③手指轻压肝脏,将粗结扎线的中端小心地置放到肝脏根部,用左、右食批先后将结扎左、右线头分别套住大部分肝叶(左外叶、左中叶、右中叶,方形叶)并结扎之,只留下右外叶和尾状叶,造成急性肝功能严重障碍。

④沿胃幽门部找出十二指肠,用眼科剪作一小切口,切开肠壁,将肠道插管向空肠方向插入肠腔、结扎固定,观察家兔的神经精神状态。

⑤每隔五分钟向十二指肠插管缓慢推注复方氯化铵溶液5ml,仔细观察家兔神经精神状态变化。

⑥当出现反应增强甚至痉挛发作(扑翼样震颤)时,记录所灌注的复方氯化铵总量,并计算每公斤体重的用量(kg/ml)。

(2)实验Ⅱ组(另取家兔1只):①-⑥实验步骤同实验Ⅰ组⑦当家兔出现扑翼样震颤时,立刻进行治疗:沿耳缘静脉推注谷氨酸钠溶液1支。

⑧仔细观察病情发展(与实验Ⅰ组对照比较),评价治疗效果。

2.对照组:(1)对照Ⅰ组:除不做肝叶结扎外,各步骤同实验Ⅰ组。

观察家兔是否出现扑翼样震颤。

如出现,记录所用的复方氨化铵溶液总量,并计算每公斤体重的用药(kg/ml),与实验Ⅰ组结果相比较。

肝性脑病实验

肝性脑病实验

血氨增高的原因
肠道pH ↑→肠道氨吸收↑
临床意义:降低肠腔内pH以减少氨的吸收
(乳果糖→乳酸+醋酸)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二十三分。
血氨升高为何导致肝性脑病?
干扰脑细胞的能量代谢(最主要)
引起脑内神经递质改变 对神经细胞膜有抑制作用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二十三分。
氨对脑组织的毒性作用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二十三分。
肝性脑病的分期与临床表现
第二期:精神错乱、睡眠障碍、肌张力 增高、扑翼样震颤、行为失常。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二十三分。
肝性脑病的分期与临床表现
第三期:昏睡、精神错乱、运动不协调、 肌张力明显增高、扑翼样震颤。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二十三分。
肝性脑病的分期与临床表现
第四期:完全丧失神志、不能唤醒、 可出现昏迷。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二十三分。
肝性脑病的发生机制
氨中毒学说
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
GABA学说
其它毒物的作用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二十三分。
氨中毒学说
基本观点
肝功能障碍
氨生成 血氨
氨清除
肝性脑病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二十三分。
家兔实验性肝性脑病
Experiment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 in Rabbits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二十三分。
实验目的
掌握肝性脑病的概念、发病机制和
临床表现。
掌握氨中毒复制肝性脑病动物模型 的方法。
熟悉氨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
用。 了解肝性脑病的基本治疗措施。

家兔肝性脑病实验报告——造模CNKI、万方检索总结

家兔肝性脑病实验报告——造模CNKI、万方检索总结

家兔肝性脑病造模CNKI、万方检索总结以“兔”合并“肝性脑病”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共得到36篇文献,如下图:图1 知网、万方检索结果图文献筛选:纳入标准:明确描述造模方法或标明方法出处;同一作者造模且方法相同的文献只纳入1篇。

剔除标准:重复文献。

经过筛选,共纳入4篇文献,2篇采用肝叶大部分切除术联合十二指肠注入复方氯化铵溶液的方法[1]-[2],其中1篇采用四氯化碳(CCl4)联合内毒素方法[3],1篇采用门腔分流术+肝动脉结扎的方法[4],具体如下图:图2 王垣芳等肝叶大部分切除术联合十二指肠注入复方氯化铵溶液方法图3 袁文丹等肝叶大部分切除术联合十二指肠注入复方氯化铵溶液方法图4 张铁成等四氯化碳(CCl4)联合内毒素方法图5 张宗明等门腔分流术+肝动脉结扎方法现有的肝性脑病动物模型可分为五大类[5]:A型肝性脑病的动物模型、慢性肝功能不全性肝性脑病模型、单纯急/慢性高氨血症模型、利用培养的神经细胞、利用脑组织切片。

通过检索文献可以发现,兔常用的肝性脑病造模方法主要包括肝叶大部分切除术联合十二指肠注入复方氯化铵溶液、四氯化碳(CCl4)联合内毒素、门腔分流术+肝动脉结扎三种,均属于A型肝性脑病的动物模型,是急性肝功能衰竭引起的肝性脑病。

[1]王垣芳,袁文丹,刘巍,崔勇.东莨菪碱对兔肝性脑病模型的保护作用研究[J].中国药房,2010,21(33):3103-3105.[2]袁文丹,杨芳.联合应用东茛菪碱对家兔急性实验性肝性脑病的治疗作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0,12(8):33-34. DOI:10.3969/j.issn.1672-9463.2010.08.013. [3]铁成,付旷,郭丽丽,赵桂娇,周丽.兔实验性肝性脑病1H磁共振波谱初步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29):5633-5636+5670.[4]张宗明,裘法祖,陈孝平.肝性脑病兔门静脉血心脏血及脑脊液内血管活性肠肽和生长抑素改变[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4(05):279-280.[5]季茹.黑质氯离子共转运体KCC2和NKCC1参与肝性脑病致运动障碍及其机制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

肝性脑病典型案例

肝性脑病典型案例

肝性脑病典型案例第一幕病例1(动物部分)实验性肝性脑病:甲家兔:3.0kg,腹部切开,找到肝脏,肝门根部结扎肝左中叶、左外叶、右中叶、方形叶,保留右外叶、尾状叶,十二指肠插管,每间隔5分钟向十二指肠注入5%的氯化铵,观察家兔出现呼吸频率加快、兴奋、震颤、肌张力增高、抽搐,角膜反射减弱,死亡。

记录出现兴奋、抽搐、死亡的时间和用药剂量。

乙家兔:3.1kg,腹部切开,找到肝脏,游离肝脏不结扎,十二指肠插管,每间隔5分钟向十二指肠注入5%的氯化铵,观察家兔出现呼吸频率加快、兴奋、震颤、肌张力增高、抽搐,角膜反射减弱,死亡。

记录出现兴奋、抽搐、死亡的时间和用药剂量。

丙家兔:3.0kg,全部手术及给药同甲家兔,出现全身抽搐后,进行药物抢救治疗:2.5%谷氨酸钠溶液(30ml/kg)耳缘静脉注射;同时十二指肠插管中注射1%醋酸5ml/kg,进行治疗。

第二幕病例2(人体部分)男,28岁,因右季肋疼痛,发力4年,呕血、便血、昏迷15小时入院。

患者4年前工作后感觉十分疲乏无力,休息后不能缓解,夜间发热,出汗。

不思饮食,肝区疼痛,一年后,发现面色发黄,眼球黄染,门诊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诊断“肝炎”。

在本地治疗一年,黄染减退,疲乏无力消失,食欲好转,但身体总体状况较前者为差。

一年半前因工作劳累,疲乏渐渐加重,右肋区也经常疼痛,食欲不振,食量减少,时有头昏,不愿活动,不能支持工作而休息。

半年前上述症状加重,身体日渐消瘦。

1个月前持续大量呕血、解黑便。

入院前1天晚8时,出现神志改变,衣服凌乱,意识欠清楚,烦燥不安,说胡话。

来院时已昏迷,又多次呕吐咖啡色血液,暗红色血便,给以止血、输液输血800ml等抢救后收入病房。

第三幕一般查体查体:温36.4℃,P140次/min,BP12.0/7.5kPa (90/56mmHg),R32次/min。

有鼾声,深度昏迷。

营养欠佳。

面色晦暗,手背、颈部有多数蜘蛛痣。

肝掌,巩膜不黄,瞳孔稍散大,角膜反射消失,眼睑浮肿,有特殊肝臭味,双肺粗湿罗音。

生理实验家兔呼吸衰竭和肝性脑病实验报告

生理实验家兔呼吸衰竭和肝性脑病实验报告

医学形态与机能实验技术实验报告中山医学院 09393184 林永东一:实验综述本次实验包括2个实验:家兔急性呼吸衰竭实验和肝性脑病实验,通过制作兔的闭合性气胸及开放性气胸,复制呼吸衰竭模型。

做气管内插管并连接呼吸传感设置,记录家兔呼吸运动的变化,以及记录注射不同剂量的氯化铵对家兔的影响,结合组织制片和显微照相等技术,从器官层次到细胞层次了解肺,肝急性衰竭前后结构组织变化的情况。

二:目的和原理1: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外呼吸功能的严重障碍,以致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范围,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分压增高的病理过程。

肺通气障碍或(和)肺换气功能障碍都可引起呼吸衰竭。

本实验通过复制呼吸衰竭病理模型,观察呼吸和血气的变化并分析其机制,学习动脉采血的方法,了解血气测定方法。

2:正常情况下,血氨的来源与清除保持动态平衡,而氨在肝脏中合成尿素是维持此平衡的关键。

通过结扎大部分肝脏造成急性肝功能不全,然后经消化道输入碱性氯化铵溶液,导致肠道中氨生成增多并吸收入血,引起实验动物血氨迅速升高,出现震颤、抽搐、昏迷等类似肝性脑病症状,证明氨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起主要作用。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学习复制急性肝功能不全造成急性肝功能不全模型的方法,了解氨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通过制作组织切片了解肝组织损伤的形态学改变。

三:实验对象家兔四:手术器材和药品兔手术台、实验手术器械一套、气管插管(两侧管套有橡皮管)、连接静脉插管的输液装置、连接三通的动脉插管、注射器(1ml、2ml、10ml、50ml)、软木塞、滤纸、血气酸碱分析仪。

离心机、分光光度计、水浴锅、电炉、注射器(5ml)、输液瓶、胶管、螺旋夹、滴管、吸管、离心管、试管、试管夹、试管架、酒精灯、手术器械一套、输尿管塑料插管、显微镜、玻片。

20%乌拉坦、1%肝素生理盐水溶液、生理盐水、0.1%肾上腺素, 2.5%氯化铵,1%普鲁卡。

五:实验步骤肺衰竭:1.取家兔一只,称重,从耳缘静脉注射20%乌拉坦溶液5ml/kg。

家兔肝性脑病实验报告

家兔肝性脑病实验报告

家兔肝性脑病实验报告1假手术的目的: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的不同点是其肝叶健全,即肝功能健全。

主要用于对比证明肝对氨有解毒作用,由实验结果可见肝功能不全的家兔对氨的解毒作用明显低于肝功能健全的家兔,说明肝有解氨中毒的作用。

2肝大部分结扎在实验中的作用:采用家兔大部分肝结扎,是为了复制急性肝功能不全的动物模型,造成肝解毒功能急剧降低,在此基础上经十二指肠灌入复方氯化铵溶液,导致肠道中氨生成增多并吸收入血。

3家兔呼吸频率和肌紧张有何改变,为什么?(1)家兔呼吸频率的改变:给药后家兔的呼吸频率加快,可以猜测家兔呼吸频率的增加是由于氨中毒引起的。

(2)随着实验的进行家兔的肌紧张加剧,以至于出现抽搐甚至角弓反张等表现。

(3)说明:血氨浓度升高,干扰脑组织的能量代谢,主要是干扰葡萄糖的生物氮化过程,而脑组织随时都要依赖血液中的葡萄糖提供能量。

氨与脑内的α-酮戊二酸结合,生成谷氨酸,影响糖代谢,使ATP产生不足,产生谷氨酰胺为抑制神经的递质,并使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减少,并且氨对神经细胞膜也有抑制作用是神经细胞兴奋性异常,并干扰神经传导活动。

其中乙酰胆碱有扩张血管减慢心率的作用,从而可见家兔呼吸频率加快的原因。

而其中肌紧张加剧可能由于脑组织中氨大量增加使大量谷氨酸转化成谷氨酰胺使氨中毒早期生成γ-氨基丁酸的底物-谷氨酸减少,引起脑内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减少有关。

4复方谷氨酸钠溶液的影响和作用机理:(1)注射复方谷氨酸钠溶液后可以缓解家兔氨中毒的症状。

(2)作用机理:谷氨酸可与血中过多的氨结合成为无毒的谷酰胺,由尿排出,进而降低血氨。

谷氨酸还可参与脑细胞的代谢,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实验结论血氨增高可诱发肝性脑病;肝脏具有解氨毒作用但有一定限度;氨对大脑有毒性作用;复方谷氨酸钠溶液有缓氨中毒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兔肝性脑病实验报告实验讨论与分析
1假手术的目的: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的不同点是其肝叶健全,即肝功能健全。

主要用于对比证明肝对氨有解毒作用,由实验结果可见肝功能不全的家兔对氨的解毒作用明显低于肝功能健全的家兔,说明肝有解氨中毒的作用。

2肝大部分结扎在实验中的作用:
采用家兔大部分肝结扎,是为了复制急性肝功能不全的动物模型,造成肝解毒功能急剧降低,在此基础上经十二指肠灌入复方氯化铵溶液,导致肠道中氨生成增多并吸收入血。

3家兔呼吸频率和肌紧张有何改变,为什么?
(1)家兔呼吸频率的改变:给药后家兔的呼吸频率加快,可以猜测家兔呼吸频率的增加是由于氨中毒引起的。

(2)随着实验的进行家兔的肌紧张加剧,以至于出现抽搐甚至角弓反张等表现。

(3)说明:血氨浓度升高,干扰脑组织的能量代谢,主要是干扰葡萄糖的生物氮化过程,而脑组织随时都要依赖血液中的葡萄糖提供能量。

氨与脑内的α-酮戊二酸结合,生成谷氨酸,影响糖代谢,使ATP产生不足,产生谷氨酰胺为抑制神经的递质,并使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减少,并且氨对神经细胞膜也有抑制作用是神经细胞兴奋性异常,并干扰神经传导活动。

其中乙酰胆碱有扩张血管减慢心率的作用,从
而可见家兔呼吸频率加快的原因。

而其中肌紧张加剧可能由于脑组织中氨大量增加使大量谷氨酸转化成谷氨酰胺使氨中毒早期生成γ-氨基丁酸的底物-谷氨酸减少,引起脑内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减少有关。

4复方谷氨酸钠溶液的影响和作用机理:
(1)注射复方谷氨酸钠溶液后可以缓解家兔氨中毒的症状。

(2)作用机理:谷氨酸可与血中过多的氨结合成为无毒的谷酰胺,由尿排出,进而降低血氨。

谷氨酸还可参与脑细胞的代谢,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实验结论
血氨增高可诱发肝性脑病;肝脏具有解氨毒作用但有一定限度;氨对大脑有毒性作用;
复方谷氨酸钠溶液有缓氨中毒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