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导线水准测量复测方案

合集下载

导线水准点复测及加密联测规范

导线水准点复测及加密联测规范

项目导线点、水准点复测及加密联测规范1 目的通过对设计院提供的导线点、水准点的复测和对不能满足施工放样的段落进行导线、水准点加密、联测,并制定复测,确保控制点成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制定本规范。

2 适用范围适用于路面工程施工中导线点、水准点复测及加密联测过程中因测量导致的质量事故。

3 职责3.1 项目总工程师负责调查和处理导线点、水准点复测及加密联测过程中因测量导致的质量事故。

3.2 测量队队长全面负责导线点、水准点复测及加密联测工作;负责对观测数据进行平差计算与成果分析;并负责将复测成果上报监理组。

3.3 测量队其他人员负责协助测量队队长对导线点、水准点复测和资料整理等工作。

4 工作流程5 规范与标准5.1 交桩5.1.1 项目开工前,项目总工程师负责联系设计院代表和测量监理工程师,进行交桩。

由测量队直接接管设计院移交的控制点,测工应在控制点旁做上醒目标记,以便在后续的复测工作中能迅速找到点位。

5.2 导线、水准点的加密5.2.1 布点思路与注意事项5.2.1.1 对设计院提供的控制点过稀或太远而不能满足施工放样时,需要加密布点联测。

5.2.1.2 测量队队长负责选点工作,布点时应尽量布在桥梁或小型结构物上,通视良好。

填方低于1m以下的路段可采用左右交叉“之”字型布设,高于1m以上的路段可选择同侧布设,这样可以方便后续的测量放样工作。

5.2.1.3 具体点位应选在建筑红线外(20m~100m范围内)土质坚硬、视野开阔、宜于长期保护的地方,相邻边长应控制在30m~500m之间。

5.6.1.4 选好的点位应用木桩做好标志,方便测工在埋点时能准确找到位置。

5.2.2 点位的埋设加密点的埋设深度不得小于50cm,采用带有十字丝的钢筋头以C20混凝土现浇的方式进行。

砼桩下口为50cm×50cm,上口为30cm×30cm,以提高点位的稳固性。

同时用红油漆进行全线统一编号。

5.2.3 加密导线点与水准联测精度要求与观测要点同“导线水准点复测”要求。

GPS导线点、水准点复测方案

GPS导线点、水准点复测方案

遂宁至广安高速公路建设项目SG2合同段导线点、水准点复测方案一、工程概况遂广(遂宁——广安)高速公路工程第SG2合同段工程,设计起点k69+000,设计终点k97+785.898,标段全长28.701km,本标段道路工程主要工程量:土石方数量:土方94.8948万m3;石方303.1682万m3。

防护及排水工程:防护79676 m3;排水43886 m3本标段包含大桥16座,共计3246米;中桥13座,共计1031.9米。

涵洞46道。

本标段包含互通式立体交叉3处;分离式立体交叉17处,通道12处;人行天桥9处。

根据控制点交桩情况,平面控制系统采用北京54高斯正形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06°07′,投影高程为300米),水准高的高程基准为1985基准。

二、测量仪器及测设人员本次复测配备测量工程师2名,从事测量专业工作经验均为5年以上,测量员4名,从事测量专业工作为3年以上,技工6名,共计12人。

(1)仪器名称及型号(2)测量人员组织三、复测方案本合同段内共有设计院提供的一级控制点共26个,经我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研究讨论针对现场地形及导线点的分布情况,研究讨论决定主线控制点采用GPS相对静态定位模式进行复测、增设控制点。

GPS控制网等级为一级,采用中海达V8 GSNN双频GPS接收机四台同步观测,GPS网形采用边连式,每站观测2个时段,每时段观测时间为60至70分钟不等。

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不少于6颗,每条基线有效观测时间不少于45分钟,单点定位时间大于1小时,接收机采样间隔设置为5S,卫星高度角设置为10°。

观测过程中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值小于6。

作业时天线严格置平对中,对中误差小于1mm。

互通式立交连接线控制点采用RTK固定解平滑20次的平均值与设计值进行复测对比。

高程测量采用自动安平水准仪两台,两个线路并行,同时前进测量。

塔尺采用3m黑红双面木制塔尺,气泡已经校核。

高速公路施工测量恢复定线

高速公路施工测量恢复定线

高速公路施工测量恢复定线测量恢复定线随着设计单位对高速公路设计控制点的日益规范化、标准化,如何进行施工前的中线放样和水准测量,本文仅作简单介绍。

1 中线放样1.1中线放样的过程1.1.1导线点坐标复测目前高速公路的施工设计单位仅提供给施工单位导线控制桩及其坐标。

施工单位进场后,由设计单位进行交桩,而后使用经过有关部门检测合格的全站仪或光电测距仪配经纬仪,对导线点进行复核联测。

测量过程严格按照Ⅰ级导线点测量方法进行。

测量前可以根据设计单位所给坐标先计算好转折角和边长,与实测结果相比较,当误差较大时应查明原因,是导线点挪动或仪器故障。

当该段导线点观测角和相邻导线点边长都已实测完毕,导线点复测的外业工作即宣告结束。

接下来进行导线点坐标复测计算。

一般来说,以前两个导线点和最后两个导线点为已知边进行方位角闭合计算,以监理要求的允许闭合差衡量其是否闭合。

根据坐标和导线长度计算导线精度,看其是否满足其导线要求的精度。

如果满足精度要求,说明导线测量准确,同时整理出导线点成果表。

1.1.2主要中桩放样主要中桩指直圆、缓圆、曲中、圆缓、缓直、直圆、圆直、交点等,且位置较好能够相互通视的点,不能通视的点放出之后也没有多大用处。

中桩放样是以某相距最近的导线点为测站,后视相邻导线点,拨角测距放出该中桩点,观测角和距离是以这三点的坐标计算得出的,在放样中桩时应注意两项:(1)放完一个中桩点后,必须进行仪器归零校核,归零误差应在限差之内,否则所放点位应重新放样;(2)测站导线点到所放中桩点距离小于到后视导线点距离。

第一条是测量放样的常识,而第二条则是根据导线放样中桩总结出来的经验,可以减少误差的一种办法。

放样中桩的数量以能达到相邻两中桩能够通视为下限,并写出中桩放样的详细记录。

1.1.3中桩穿线根据导线点放出的中桩是否满足路线走向的各种技术参数呢?从理论上讲应该是的。

但经过几条高速路的总结,不符合的情况还是存在,中桩穿线必不可少。

导线点复测

导线点复测

导线点复测1、根据交桩情况,结合此段线路所有构造物的特点,对设计院提供的C级和D级控制网进行增设、补设控制点。

2、采用GPS复测C级网,全站仪(Ⅰ级或Ⅱ级测距精度、角度指标差1″或2″)分段符合D级点,角度观测采用方向观测法(四测回),距离采用往返测(四测回),增补的导线点按照同精度进行附测,在复测前所使用的仪器必须进行检校,其指标差应符合以下规定:(1)、照准部旋转时,各位置气泡读数互差:DJ1型仪器不应超过2格(按两端气泡读数子和比较为4格);DJ2型仪器不应超过1格(按两端气泡读数子和比较为2格)。

(2)、光学测微器行差:DJ1型仪器不应超过1″;DJ2型仪器不应超过2″。

(3)、照准部旋转时,仪器底座位移而产生的系统误差:DJ1型仪器不应超过0.3″;DJ2型仪器不应超过1.0″。

(4)、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的绝对值:DJ1型仪器不应超过10″;DJ2型仪器不应超过15″。

(5)、经纬仪2倍视轴(2C)的绝对值:DJ1型仪器不应超过20″;DJ2型仪器不应超过30″。

(6)、光学对中器旋转180°时,先后标定的两点应重合。

(7)、测尺频率的校正精度应高于1×10-6。

(8)、发射、接受、照准三轴之间应平行和重合。

(9)、周期误差的振幅不应大于仪器标称精度中固定误差的0.6倍,检定中误差不应大于0.5mm。

(10)、加常数的检定中误差不应大于仪器标称精度中固定误差的0.5倍;乘常数的检定中误差不应大于仪器标称精度中比例误差系数的0.75倍。

3、在测量作业时,仪器要轻拿轻放,键盘按钮、制动锁、微调螺旋要柔手操作,仪器搬站必须装箱,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检校三周轴的平行性与圆水准器及光学对中器。

(2)、视线宜高于地面和离开障碍物1.3m以上。

(3)、视线应避免通过受电、磁场干扰的地方,一般要求离开高压线2~5m。

(4)、视线宜避免通过发热体(如散热塔、烟囱等)。

GPS导线点、水准点复测方案

GPS导线点、水准点复测方案

至高速公路建设项目SG2合同段导线点、水准点复测方案一、工程概况遂广(——)高速公路工程第SG2合同段工程,设计起点k69+000,设计终点k97+785.898,标段全长28.701km,本标段道路工程主要工程量:土石方数量:土方94.8948万m3;石方303.1682万m3。

防护及排水工程:防护79676 m3;排水43886 m3本标段包含大桥16座,共计3246米;中桥13座,共计1031.9米。

涵洞46道。

本标段包含互通式立体交叉3处;分离式立体交叉17处,通道12处;人行天桥9处。

根据控制点交桩情况,平面控制系统采用北京54高斯正形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06°07′,投影高程为300米),水准高的高程基准为1985基准。

二、测量仪器及测设人员本次复测配备测量工程师2名,从事测量专业工作经验均为5年以上,测量员4名,从事测量专业工作为3年以上,技工6名,共计12人。

(1)仪器名称及型号(2)测量人员组织三、复测方案本合同段共有设计院提供的一级控制点共26个,经我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研究讨论针对现场地形及导线点的分布情况,研究讨论决定主线控制点采用GPS相对静态定位模式进行复测、增设控制点。

GPS控制网等级为一级,采用中海达V8 GSNN双频GPS接收机四台同步观测,GPS网形采用边连式,每站观测2个时段,每时段观测时间为60至70分钟不等。

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不少于6颗,每条基线有效观测时间不少于45分钟,单点定位时间大于1小时,接收机采样间隔设置为5S,卫星高度角设置为10°。

观测过程中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值小于6。

作业时天线严格置平对中,对中误差小于1mm。

互通式立交连接线控制点采用RTK固定解平滑20次的平均值与设计值进行复测对比。

高程测量采用自动安平水准仪两台,两个线路并行,同时前进测量。

塔尺采用3m黑红双面木制塔尺,气泡已经校核。

高速铁路测量方案

高速铁路测量方案

目录1、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12.1工程规模简介12.2路线平面布置12.3地形地貌23、测量方案23.1本工程测量的特点23.2控制测量方案设计23.2.1接桩和复测33.2.2地面导线控制测量43.2.3地面高程控制测量43.3施工放样及测量54、测量人员和仪器的配置85、测量技术保证措施96、附:全站仪检定证书107、附:水准仪检定证书108、附:钢尺检定证书10测量方案1、编制依据1.1《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1.2《城市测量规范》(CJJ8—99)1.3《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1.4《广州轨道交通施工测量管理细则(第二版)》2、工程概况2.1工程规模简介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黄阁~冲尾段工程区间10标(黄阁至蕉门区间)线路设计起讫里程为YDK50+280~YDK52+882.5。

全长2.6775km,包括蕉门站桥梁上部结构。

线路从黄阁站站后折返线起,沿规划市南路西侧由北向南,跨越既有市南路,规划凤凰大道,进港大道至蕉门站。

2.2路线平面布置本标段线形较为复杂,分左右两线,左线共有五个平面曲线段,分别在:ZDK50+338.278~ZDK50+589.676,其半径为R=550的右转曲线;ZDK50+822.633~ZDK51+147.177,其半径为R=800的左转曲线;ZDK51+222.088~ZDK51+794.054,其半径为R=1004.16的右转曲线;ZDK52+122.124~ZDK52+467.528,其半径为R=554.26的右转曲线;ZDK52+544.133~ZDK52+858.153,其半径为R=1204.14的右转曲线。

右线共有五条平面曲线段,分别在:YDK50+364.261~ZDK50+618.452,其半径为R=550的右转曲线;DK50+832.629~ZDK51+137.180,其半径为R=804.2的左转曲线;DK51+212.088~ZDK51+804.051,其曲线半径为R=1000的右转曲线;DK52+112.130~ZDK52+477.522,其曲线半径为R=550的右转曲线;ZDK52+531.634~ZDK52+870.652,其曲线半径为R=1200的右转曲线。

高速公路导线、水准测量复测方案 - 图文 - 综合文库

高速公路导线、水准测量复测方案 - 图文 - 综合文库

高速公路导线、水准测量复测方案图文综合文库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我的书桌上。

我拿起笔,开始构思这个高速公路导线、水准测量复测方案。

脑海里浮现出一张张图纸,数据、图标、文字交织在一起,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一、项目背景想象一下,一条条高速公路犹如巨龙蜿蜒在祖国大地,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

然而,在建设过程中,导线、水准测量是关键环节。

本次项目就是要对已建成的某高速公路段进行导线、水准测量复测,确保道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测量目的复测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确保高速公路的导线、水准数据准确无误,为道路的维护、保养提供依据。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准确的测量数据,道路的维护工作将如何进行?那将是多么危险的事情!三、测量内容1.导线测量:主要包括导线点的布设、测量和数据处理。

2.水准测量:主要包括水准点的布设、测量和数据处理。

3.图纸绘制:将测量数据绘制成图纸,方便后续分析和使用。

四、测量方法1.导线测量:(1)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精度高、速度快。

(2)按照设计图纸,布设导线点,保证点位的准确性。

(3)测量过程中,采用三角测量法,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2.水准测量:(1)采用电子水准仪进行测量,精度高、操作简便。

(2)按照设计图纸,布设水准点,保证点位的准确性。

(3)测量过程中,采用闭合水准路线,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五、测量步骤1.准备工作:收集相关资料,了解项目背景,明确测量任务。

2.布设导线点:按照设计图纸,布设导线点,确保点位准确。

3.导线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记录数据。

4.布设水准点:按照设计图纸,布设水准点,确保点位准确。

5.水准测量:采用电子水准仪进行测量,记录数据。

6.数据处理:将测量数据整理、分析,绘制图纸。

7.检查验收:对测量结果进行检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六、注意事项1.测量过程中,要保证仪器的稳定性,避免数据误差。

2.测量数据要及时记录,以免遗漏。

3.测量人员要熟悉仪器操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公路工程导线复测_PDF

公路工程导线复测_PDF


以 f 代表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则
f = f 2 x+f 2 y
WW
W.
∑△X 测 = fx ∑△Y 测 = fy
ZH
UL
ON
G.
CO
(1-6) 坐标增量闭合差 f 与导线全长 l 之比,为导线的长度相对闭合差,通常将分子化为 1 的分值。
1 f K= = L L f
(1-7)
式中 K 值即为导线的测量精度。 当导线闭合差在限差范围以内时, 在进行作闭合差 调整,使 fx = 0 , fy = 0 。
△Y
7 -0.02 94.85 -0.01 -69.32 -0.02 -78.18 -0.01 52.71
△X
8 -87.91 -40.28 70.45 57.74
△Y
9 94.83 -69.33
X
10 500.00 412.09 371.81
Y
11 500.00 594.83 525.50 4747.3 500 12
第一篇

线


各级主要技术参数
WW
W.
一、导线复测的内容 当路线线形主要由导线控制时,导线的点位精度及密度直线影响施工放线的 质量。导线测量的内容包括: 1、 检查导线(网)是否符合规范及有关规定要求,平差计算是否经过有关方 面检查与验收。 2、导线点密度是否满足施工放线的要求,必须时应进行加密,以保证在道路施 工的全工程中,相邻导线点间能相互通视。 3、 检查导线点的是否丢失、移动、并进行必要的点位恢复工作。 二、导线复测的外业 导线复测的外业工作主要包括水准测量和距离测量以及导线点的饿加密等。 (一)、水准角的测量 导线的水平角测量应使用不低于 DJ6 级经纬仪,按测回法进行观测。在附 和导线中采用测量左角和右角,在闭和导线中均测内角。 (二)、导线边长测量 导线边长应优先采用光电测距仪测量,无条件时,也可采用钢尺及经纬仪 测距,采用测距仪测量导线边长时,距离和竖直角应往返观测一回,距离一测 回读数两次,边长采用往测平距,返测平距仅作参考。 (三)、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公路导线水准测量复测方案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G56杭州至瑞丽高速公路宣威至曲靖段G60连接线导线、水准测量复测方案编制:审核:审批:日期:中交路桥云南宣曲高速公路第二项目经理部2015年3月目录一、工程概况-----------------------------------------------------2二、测区概况------------------------------------------------------2三、编制依据------------------------------------------------------3四、平面控制测量 -----------------------------------------------3五、高程控制测量 -----------------------------------------------25六、主要测量人员及测量仪器配--------------------------------------49七、工程测量质量保证措-------------------------------------------50八、复测工期及结果------------------------------------------------51G56杭州至瑞丽高速公路宣威至曲靖段G60连接线导线、水准测量复测方案一、工程概况宣曲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56杭瑞高速公路的其中一段,路线位于宣威市沾益县麒麟区境内,主线全长公里G60连接线为宣曲、昆曲和曲靖绕城高速公路连接线。

本标段为中交云南宣曲高速公路第二项目部,其施工范围:主线左幅K8+630~K11+,右幅K8+630~K11+和大龙潭立交A、C、E、F四个匝道。

起于西平街道办辖区内,止于金龙街道办辖区内,沿途经过西平街道办和金龙街道办2个街道办。

主线为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整体式路基宽,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匝道路基宽度,设计时速60公里/小时。

本部工程内容包含路基、涵洞、挡墙、桥梁、改路及路基边坡防护等工程。

附:中交云南宣曲高速公路第二项目部施工平面布置图:二、测区概况本标段所经地段沿线山地、丘陵、盆地、河谷交错分布、高低相间,山区路段存在集中升、降坡,地形对路线克服高差影响较大,沿线植被茂密;尤其南盘江大桥、小哨大桥、大龙潭立交互通地势较为陡峻,地形起伏高差相对较大。

本段地处高原海拔地段山区地理影响,早晚温差较大,中午太阳紫外线强,常年受干燥寒冷气团控制,盛行偏西北风。

测区投影带中央子午线:103°55′00″投影面大地高:2070 米。

坐标系统参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点。

目前,我部根据设计图纸和设计院交桩基础上已经进行加密点复测,管区内CPI、CPII 控制点复测结束后,可以满足前期桩基的施工放样,加密点测量成果监理工程师批复签字认可后方可使用。

三、编制依据1.G56杭州至瑞丽高速公路宣威至曲靖段G60连接线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2.宣曲高速招标文件、合同文件及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2011);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5.《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JTJ/066-98;6.《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7.《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8.《建筑变形观测规范》JGJ8-2007;9.《公路勘测规范》 JTG C10-200710.《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11.业主交桩成果及文件四、平面控制测量本标段平面控制GPS网根据关键性工程分三段控制布点,连城一个整体的三角网。

第一段为南盘江大桥,第二段小哨大桥,第三段为大龙潭立交互通,如下图(1)所示:(图1)1.交接桩复测在业主、设计和监理单位组织的交接桩工作完成后,及时组织安排测量人员进行交桩复测工作,复测成果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认可。

若发现复测结果超限时,应在确认复测无误后报驻地监理工程师处理。

控制网复测方案本标段内共有设计院提供的控制点共5个,即DX253、DX254、DX255、DX256、DX257、DX258,其中DX258、DX255保持良好,其他均已被移动、松动或者破坏。

经我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研究讨论针对现场地形及导线点的分布情况,研究讨论决定主线控制点采用GPS相对静态定位模式进行复测、增设控制点。

GPS控制网等级为一级,采用中海达V60 GNSS双频GPS接收机四台同步观测,GPS网形采用边连式,每站观测2个时段,每时段观测时间为60至70分钟不等。

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不少于6颗,每条基线有效观测时间不少于45分钟,单点定位时间大于1小时,接收机采样间隔设置为15S,卫星高度角设置为15°。

观测过程中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值小于6。

作业时天线严格置平对中,对中误差小于1mm。

互通式立交连接线控制点采用RTK固定解平滑20次的平均值与设计值进行复测对比。

复测依据(略)根据上述编制依据的相关文件和相关测量规范。

GPS控制网数据处理及平差每次外业观测后及时将观测数据导入计算机,并进行外业数据的检查。

根据自动处理基线向量的结果,检查基线向量方差比(Ratio),中误差(rms)以及天线高等,方差比>8″,中误差<50mm,参与解算的向量均符合要求。

2.2.1、控制网外业观测质量的要求及检核根据《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JTJ/T066-98要求,各级GPS 控制网每对相邻点间的最小距离就不小于平均距离的1/3,最大距离不易大于平均距离的3倍。

2.2.2、GPS的主要技术指标(路线)如下:基线精度计算公式如下:标准差б= √ a2+(b×d)2本次GPS控制网经计算得:б=√(102+(20×2=。

2.2.3、同步环检验根据《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要求,经检验核全长闭合差最大为ppm(JM9-1-NP-7-NP-8),其余基线闭合差均符合要求。

请参见附表(同步环结果)。

2.2.4、异步环检验坐标分量闭合差Wx=Wy=Wz≤±3√n×б(n为闭合环边数),Wx=Wy=Wz≤±。

异步环全长闭合差:W≤±3√3n×б(n为闭合环边数) W≤±。

控制网基线向量闭合差最大为JM10-1-JM12-JM13-1:Wx=,Wy=,Wz=,W=,符合要求。

其余基线向量异步环闭合差可参见附表(异步环结果)。

2.2.5、GPS控制网平差精度评定由控制网平差精度统计数据可知:基线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为NPQ-NP-3(1: 56757),点位中误差最大为ZXQ(),均满足公路一级导线要求。

2.2.6、GPS复测平差计算成果报告1 坐标系统坐标系名称: default1椭球: 国家2000椭球长半轴: 6378137椭球扁率倒数:格网文件:投影方法: Guass 3中央经线: 103:55:中央纬度: 000:00:原始纬度: 000:00:比例系数: 1投影面高程(m): 2070第一纬度: 000:00:第二纬度: 000:00:北向加常数(m): 0东向加常数(m): 500000解算数据观测文件总数: 72站点个数: 32形成基线总条数: 93形成重复条数: 21 合格: 21 不合格: 0形成同步环个数: 53 合格: 53 不合格: 0形成异步环个数: 83 合格: 83 不合格: 02 观测文件3 基线解算基线成果重复基线检查同步环检查异步环检查4 平差结果WGS84自由网平差结果基线条数: 93平差点数: 32基线标准差置信度(松弛因子): σTau检验显着水平: %单位权中误差比:x2检验值:x2理论范围: - x2检验结果: False平差后的基线及标准差基线改正数及标准差自由网平差坐标平差后最弱边和最弱点基线名中误差_DX(mm) 中误差_DY(mm) 中误差_DZ(mm) 中误差(mm) 相对误差1:33465站点名中误差_N(mm) 中误差_E(mm) 中误差_U(mm) 点位中误差(mm) ZX-9二维约束平差结果基线条数: 93平差点数: 32基线标准差置信度(松弛因子): σTau检验显着水平: %单位权中误差比:x2检验值:x2理论范围: -x2检验结果: False平面四参数:X 平移(m):Y 平移(m):旋转: 000:00:缩放:B:0C:0D:0E:0F:0X0:0Y0:0平差后的基线及标准差基线改正数及标准差二维约束平差坐标平差后最弱边和最弱点基线名中误差_DN(mm) 中误差_DE(mm) 中误差(mm) 相对误差 1:56757站点名中误差_N(mm) 中误差_E(mm) 点位中误差(mm)ZXQ平面控制点加密复测成果表-1五、水准控制测量1、确定水准测量仪器及水准路线的布置思路高程控制网按四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施测,采用1台天津威斯曼光学仪器厂生产的DZS3-2水准仪进行观测,塔尺采用3m黑红双面木制塔尺,气泡已经校核,测设路线按设计院交接桩号和加密的GPS控制点顺序测量。

结合本标段山区地形起伏高差比较大和现有设计水准点良好情况,考虑到水准路线的长度有可能超限故分为两段水准路线进行复测,第一段为符合水准路线(起点DX258,终点DX255)即线路起点K8+630(盘江大桥)到发电厂公路(小哨大桥尾与大龙潭立交互通起点交界);第二段为闭合环线(起点和终点都是DX255),即主要控制龙潭立交互通区域。

水准线路布置如图2所示:2、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精度按《国家三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四等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mm)注: L为往返测段、符合或闭合环的水准路线长度(Km),N为测站数。

3.四等水准外业观测及精度要求水准测量采用1台天津威斯曼DSZ3水准仪进行观测,水准标尺与仪器配套。

水准仪与水准尺在使用前均进行检校,并符合下列规定: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i角)不超过20″;当水准标尺位于垂直位置时水准标尺的圆水准器居中。

水准测量采用尺台作转点尺承,观测时标尺成像清晰稳定;观测时测站视线长度、视线高度须按下表执行:水准测量视线长度、高度(m)四等水准测量测站观测顺序为“后视——前视——前视——后视”。

在水准测量工作间歇时,选择两个坚稳可靠的固定点作为间歇点。

间歇后,先进行间歇点高差检测,只有当检测结果符合限差要求,才从间歇点开始观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