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胰外科加速康复理念的护理实践与成效
快速康复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专题医卫论坛快速康复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二级护师曹蓉婷)快速康复理念是指采用循证医学手段对疾病进行优化护理,以达到促进患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及降低患者经济负担的目的[1]。
本研究以肝胆外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快速康复理念进行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将2017年1月至12月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26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
观察组男35例,女28例,年龄平均(42.61±15.34)岁;疾病类型:胆囊或胆管结石27例,肝血管瘤19例,胆囊息肉10例,肝囊肿4例,其他3例。
对照组男33例,女30例,年龄平均(43.64±14.98)岁;疾病类型:胆囊或胆管结石25例,肝血管瘤21例,胆囊息肉11例,肝囊肿4例,其他2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肝胆外科术前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即术前禁食12h、禁水6h,术后观察生命体征、做好引流管护理及采用止痛泵镇痛等。
观察组以快速康复理念为指导思想进行围手术期护理。
1.2.1术前护理参考英国外科协会发布的《快速康复方案实施指南》[2]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术前护理。
术前先向患者介绍实施快速康复的目的及实施步骤,获得患者的理解,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1.2.2术中护理调节好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避免着凉。
同时,做好术中配合,术中保持输液通畅,调节适宜的滴速,控制好输液量,以防输液量过大。
1.2.3术后护理①监测体温,4次/天,以早期识别感染迹象;②引流管护理。
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的变化,如术后短时间内引流出大量血性液体,则可能为内出血,应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③疼痛护理。
术后留置镇痛泵,告知患者可根据自身疼痛程度调节镇痛药的用量;④体位。
麻醉清醒后,给予半卧位,以减轻切口张力、利于引流、促进愈合;⑤活动。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张敏刘利(都江堰市医疗中心,四川都江堰611830)肝胆外科手术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有关研究表明,患者由于受到病情影响,再加上对手术感到恐惧,因而多数具有一些负性情绪;与此同时,受到手术应激反应因素的影响,很多患者预后效果较差[1]。
本文选取我院行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88例,对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行肝胆外科手术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且患者均知晓本次试验内容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4例。
观察组男21例,女23例;年龄31岁~64岁,平均年龄(52.63±3.74)岁;其中肝脏疾病24例,胆管疾病20例。
对照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30岁~65岁,平均年龄(52.41±3.88)岁;其中肝脏疾病22例,胆管疾病22例。
2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 >0.05)。
1.2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外科手术相关指征,且满足肝胆疾病临床诊断标准[2]。
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全者;②合并严重精神类疾病者;③合并器质性病变者;④中途退出研究者;⑤合并心肺功能、肝肾功能严重损伤者;⑥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3]。
1.3护理方法术前,对所有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协助做好各项检查;术前准备:饮食、药敏试验、配血、皮肤准备(上至乳头,下至耻骨联合,双侧至腋后线,剃去阴毛,做好脐部清洁)。
1.3.1对照组该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护理人员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及医嘱,严格按照肝胆外科手术护理常规进行。
1.3.2观察组该组患者采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①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前,护理人员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全面了解,以程序护理为核心,为患者提供完善的护理干预服务。
责任护士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与患者或家属建立联系,保证资料的真实性。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加速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疗效观察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加速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分析肝胆外科手术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间收入的所有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106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作为实验对象。
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53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患者使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案。
根据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
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长和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肝胆外科患者的围术期选择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案,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还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约经济成本,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关键词】肝胆外科;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价值随着现代医疗环境的不断优化,人们对医院护理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案,这种方案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患者的术后应激反应和各种并发症,最终提高手术效果,配合手术治疗工作的开展[1]。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手术开展过程中,应用相应的护理方案,能够有效对患者的手术工作加以配合,以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较好的提升效果[2]。
本次研究中,分析肝胆外科手术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间收入的所有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106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作为实验对象。
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53例患者。
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27例,年龄24-61岁,平均年龄(42.1±6.3)岁,实验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25例,年龄22-63岁,平均年龄(44.9±5.8)岁。
加速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研究

加速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研究一、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基本概念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又称快速通道手术(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是一种以科学证据为基础的、旨在减少术后应激反应、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愈合、缩短住院时间的全新护理理念。
其核心在于实现术前准备、手术技术、术后管理的整合,并充分发挥患者自我康复潜能,以提高患者康复质量和生活质量。
二、加速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特点加速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因手术部位的特殊性质,其术后康复特点主要表现为:1)疼痛程度重,术后疼痛持续时间长;2)代谢率升高,易出现情绪不稳定、进食不适等问题;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包括腹腔感染、胃肠功能障碍等。
这些特点使得加速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问题较为复杂。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已有多项研究探讨了在加速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
国外一项研究发现,在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中,术后误吸、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明显减少,住院时间和康复时间也较传统护理组显著缩短。
国内一些医院也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饮食情况,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
四、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加速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1)术前准备在加速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前准备中,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强调的是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采取积极的营养支持措施,及时进行术前康复训练。
还应根据患者的个体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术前准备计划,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术后应激反应和并发症。
2)手术技术在加速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手术技术中,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倡导的是精细化手术技术和常规化麻醉技术。
通过采用微创手术技术和局部麻醉技术,能够减少手术创伤和麻醉风险,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
3)术后管理在加速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后管理中,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注重的是疼痛管理、液体管理、营养支持和早期康复训练。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本篇文章主要围绕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展开。
通过对该理念的关键原则、现状和具体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揭示了其在肝胆外科围术期护理中的重要作用。
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结论部分总结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本研究旨在为提高肝胆外科围术期护理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肝胆外科围术期护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效果、影响因素、具体措施、方法、总结、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强调了围手术期全程的系统性管理,并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目标。
在肝胆外科围术期护理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正在逐渐展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通过对照组研究和临床实践,发现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术期护理中能够加速患者康复、减轻手术创伤,同时降低疼痛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本文将针对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具体应用效果和影响因素,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意义肝胆外科手术是一种常见的腹部手术,手术后患者往往需要较长的康复期。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引入为肝胆外科围术期护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对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手术预后和生活质量。
研究表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可以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通过优化术前准备、手术技术、麻醉管理和术后康复计划等环节,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引入也可以减轻医疗资源的压力,降低患者和家庭的医疗费用。
深入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对于指导临床实践、提高医疗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课题申报】肝胆外科护士对肝胆外科康复中的护理实践

肝胆外科护士对肝胆外科康复中的护理实践《肝胆外科护士对肝胆外科康复中的护理实践》一、课题背景和意义肝胆外科是普外科的重要分支学科,肝胆外科手术具有术中风险高、术后康复时间长等特点,对术后患者的护理要求高。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肝胆外科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有了显著提高。
然而,术后恢复并非仅靠医生和药物就可以实现,护理团队在康复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护理在肝胆外科康复中具有重要地位,护理人员在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提供细致入微的护理。
然而,目前我国对肝胆外科护理的研究较少,缺乏系统的实践经验总结。
因此,本课题旨在通过对肝胆外科康复护理实践的深入研究,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水平,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1. 研究内容(1)术前护理:包括患者术前准备、术前宣教、心理疏导等方面,旨在提升患者的术前准备和理解,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术中护理:包括手术准备、手术操作和手术后的护理,旨在提升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手术效果。
(3)术后护理:包括康复期护理、并发症预防和管理等方面,旨在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2. 研究目标(1)分析肝胆外科康复护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提升护理水平提供依据。
(2)总结肝胆外科康复护理的经验和教训,为其他科室的康复护理提供参考。
(3)制定肝胆外科康复护理的操作规范和临床路径,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
三、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合性阅读和整理,并分析护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
2. 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问卷,调查肝胆外科患者对康复护理的满意度和疑问,并分析护士和患者的认知差距。
3. 观察法:观察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记录并分析术后并发症和康复效果。
四、课题预期成果本课题预期的成果包括:1. 肝胆外科康复护理实践经验总结,并发表在相关学术期刊上。
2. 肝胆外科康复护理操作规范和临床路径的制定。
3. 肝胆外科护理人员的培训和专业提升。
加速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研究

加速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研究引言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是一种以促进患者全面康复为核心的多学科综合性护理模式。
它将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护理紧密结合,通过规范化的护理措施,早期康复训练和全程康复支持,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针对加速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特点和手术特点,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可以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1. 术前评估和干预在加速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前,护理团队应进行全面的身体状况评估和心理健康评估。
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应进行相应的干预和指导,包括戒烟、合理饮食、体能训练等。
通过术前干预,可以提前准备患者的身体素质,为手术后的康复奠定基础。
2. 术中精细化护理在手术过程中,护理团队应加强对患者的监测和护理,保证手术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特别是对于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来说,术中的精细化护理尤为重要,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风险,为术后康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3. 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是加速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快速康复的关键。
在术后的第一时间内,护理团队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早期康复训练方案,包括呼吸康复训练、肢体功能恢复训练等。
通过早期康复训练,可以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4. 全程康复支持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强调全程康复支持,包括术后的饮食指导、药物管理、心理支持等。
在加速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过程中,护理团队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康复情况,及时进行干预和支持,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研究成果一项针对加速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研究表明,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住院时间缩短,术后生活质量提高。
另一项临床观察发现,通过规范化的术后康复护理,患者的术后疼痛感明显减轻,恢复期缩短,术后功能状态明显改善。
加速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研究

加速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研究引言肝胆外科手术是治疗肝胆疾病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对于一些患有胆囊结石、胰腺炎等疾病的患者来说,手术是不可避免的选择。
手术后的康复过程会对患者的生活、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加速患者术后的康复成为临床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被引入到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将探讨加速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研究。
一、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概念快速康复外科护理(ERAS)是一种在围手术期进行优化的多学科团队协作的综合性康复方案。
它以患者为中心,以病人疼痛、疲劳和失能为核心,旨在最大限度地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并发症率,加速康复进程,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ERAS团队成员通常包括外科医生、麻醉科医生、护士、物理治疗师、心理医生、营养师等多学科专业人员。
在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康复中,ERAS方案主要包括围手术期的多方面干预,如改善麻醉、术前准备、手术技术、术后镇痛、早期进食等。
通过这些多方面的干预,ERAS旨在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1. 术前准备术前准备是ERAS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来说,术前的情绪状态和体质状况对术后康复有着重要的影响。
ERAS团队会通过心理干预、营养支持等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术前的准备工作,以提高术后的康复效果。
2. 术中干预ERAS方案中的术中干预主要包括改善麻醉技术、术中液体管理等。
通过采用局麻技术、精准输液等手段,可以减轻术后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提高术后的生活质量。
3. 术后镇痛术后疼痛是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效果。
ERAS方案中,通过使用镇痛泵等设备,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4. 早期进食早期进食是ERAS方案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胆胰外科加速康复理念的护理实践与成效
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肝胆胰外科的护理实践方法。
方法:我院肝胆胰外科ERAS的护理实践主要包括ERAS病房的建设、ERAS理念下的标准化护理路径的制订及实施、ERAS理念下的
精准护理服务的提供等。
结果:一系列ERAS措施明显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患
者术后平均住院日较ERAS开展前缩短2~3d,人均节省住院费用约3000~4000
元左右。
结论:我院肝胆胰外科ERAS理念下的护理实践卓有成效,值得进一步
推广。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肝胆胰外科;护理实践
【中图分类号】R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8-0301-02
ERAS是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以减少手术患者的生理、心理创伤应激反应
为目的,通过外科、麻醉、护理、康复、营养等多学科协作,优化围手术期处理
的临床路径,从而减少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
进患者康复[1]。
这一优化的临床路径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的诊疗理念为核心,贯
穿于患者住院前、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出院后的完整治疗过程[1]。
自丹麦外科医师Kehlet于1997年首次提出ERAS理念以来,该理念逐渐被应
用于外科各个领域,包括肝胆胰外科、胃肠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骨科等[2-4]。
具体地,在肝胆胰外科,国内自2015年《肝胆胰外科术后加速康
复专家共识》发布起,陆续出台了《胆道手术加速康复外科专家共识(2016版)》、《腹腔镜肝切除术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2017版)》、《肝切除术后加速康复中国专家共识(2017版)》[9]等,并在最新指南——《加速康复外
科中国专家共识及路径管理指南(2018版)》中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以多学科协作为模式,制定了肝胆外科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路径
管理指南[1]。
护理人员作为ERAS多学科团队中的重要参与者与实施者,发挥着
不可或缺的作用,现将我院肝胆胰外科ERAS理念的护理实践与成效概述如下。
1.ERAS病房建设
ERAS病房护士落实ERAS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全程管理,并协调多学科协
作组工作,以期促进ERAS团队的积极发展、最大化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明确ERAS病房护士工作职责,包括:协调多学科落实ERAS干预措施;术前加强ERAS
措施教育、疼痛教育、康复计划教育、营养计划教育;术前帮助患者落实心肺功
能锻炼;术后督导有效镇痛管理和康复计划、营养计划落实;出院教育、出院后
随访等。
此外,为配合ERAS病房建设,科室专门规划特定区域用于医患、护患
沟通访谈;为病房走廊制作用醒目颜色标记米数的步行道,并为患者佩戴运动手环,以便量化活动、精准记步;配备可移动式输液架以便于患者术后早期活动;
采用墙上宣教资料、宣教手册、宣教录像等相结合的多模式宣教手段对患者进行
健康教育等。
2.ERAS理念下的标准化护理路径
临床路径是针对某一疾病的治疗、护理、康复、营养等制定的有严格工作顺序、有准确时间要求的照护计划,是兼顾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有效管理手段[10]。
我科组织具有循证研究基础的医护人员进行文献检索,反复论证各项推荐
建议的证据等级和推荐强度,并经医护专家探讨和调整后,以住院时间为纵轴、
以ERAS措施为横轴,制订了肝胆胰外科ERAS临床路径,可指导医护团队在特定
时间落实特定的ERAS措施,以确保各项措施的连续性、标准化。
ERAS理念及标准化路径的实践是以循证医学证据及多学科协作为基础,既体
现了以加速康复为主要目的的核心理念,也兼顾了患者基础疾病、手术类别、围
手术期并发症等具体情况[1]。
下一步还需开展深入的临床研究以论证ERAS相关
路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从而进一步推动ERAS在我国肝胆胰外科临床实践中更
为规范、有序地开展。
3.ERAS理念下的精准护理服务
精准护理服务指的是在正确的时间、给正确的患者以正确的护理服务,即依
据患者的治疗需求及病情特点,及时给予规范、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
在ERAS 具体措施中,运动手环的佩戴、呼吸功能训练器的使用等均彰显了精准护理的特色。
3.1 运动手环的佩戴
术后早期活动是ERAS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倡术后24h内下床活动,与其
他优化措施协同可加速术后康复。
已有诸多研究证实,术后早期活动能改善患者
的肠麻痹症状,增强机体各脏器、系统的新陈代谢,并可改善血液循环,不仅有
利于提高药物及营养的吸收,还可减少或避免腹胀等胃肠道不适症状,促进胃肠
功能恢复,并降低感染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
在床边每日运动量化方案、ERAS步行走廊的基础上,为术后患者佩戴运动手
环精准计量患者的运动量,能有效提高患者康复运动依从性,鼓励患者积极参加
运动;方便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康复计划,督导康复计划的落实;更重要
的是,运动监测手环能动态监测活动锻炼时患者心率的变化,结合医生建议的活
动时最大心率范围随时进行活动量、活动方式、活动时间及活动频率的调整,为
患者在安全前提下进行合理的运动锻炼提供保障。
3.2 呼吸功能训练器的使用
ERAS理念下的呼吸功能训练强调精准性,对于预防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
生具有重要意义。
术前通过使用呼吸功能训练器进行精准的呼吸功能锻炼,增加
患者的呼吸深度、减少患者的呼吸频率,促使其建立深吸慢呼的呼吸模式,可以
使患者的呼吸肌完全舒张和收缩,从而使呼吸肌得到充分的休息。
术后通过使用呼吸功能训练器进行精准的呼吸功能锻炼,可明显改善肺功能。
与正常呼吸相比,患者做深慢呼吸时可使胸廓充分扩张,胸膜腔内负压增加,提
高胸廓和肺组织的顺应性,使得吸入的潮气量增大、肺容量增大,提高肺泡与血
液之间的通气血流比值,从而扩张肺组织内不张或趋于不张的肺泡,促进肺功能
恢复正常状态。
此外,深呼吸模式可使外周气道的气流量增大,呼气时的气流量
也相应增大,使得气道内的分泌物更易松动以排出体外,从而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4.ERAS理念的实践成效
手术患者术前禁食禁饮时间缩短、术前不常规行机械性肠道准备、术后不留
置鼻胃管且早期恢复肠道进食、术后早期拔除导尿管、术后早期活动等ERAS措施,均明显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
此外,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日较ERAS开展前缩
短2~3d,人均节省住院费用约3000~4000元左右。
因此,我科ERAS理念下的
护理实践自开展以来已卓有成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
识及路径管理指南(2018版)[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8,38(1):1-20.
[2] Mortensen K,Nilsson M,Slim K,et al.Consensus guidelines for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gastrectomy: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Society recommendations[J].Br J Surg,2014,101(10):1209-1229.
[3] Lassen K,Coolsen MME,Slim K,et al.Guidelines for perioperative care for pancreaticoduodenectomy: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Society recommendations[J].Clin Nutr,2012,31(6):817-830.
[4] Gustafsson UO,Scott M J,Schwenk W,et al.Guidelines for perioperative care in elective colonic surgery: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Society recommendations[J].Clin Nutr,2012,31(6):78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