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卷(附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3.加点字读音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糊墙缝糊弄 模糊B.勉强顽强强词夺理
C.远征难难友灾难D.投奔直奔奔向小康
4.观察“寇”字的金文字形 ,由此猜测,此字部件“攴”最可能的含义是( )
A.手拿武器B.直立水鸟C.三寸长舌D.旗帜飘扬
5.选填在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语文是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语文是姿态万千的白云, 让人;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
C.在回答小学生“作文写得好靠什么”时,王老师说:“古人说得好,‘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英勇的八路军战士负隅顽抗,终于等来了援军,一举击败了日寇。
7.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作家王蒙: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等碎片化阅读更多的是一种浏览,在速度和精力集中的程度上,与读纸质书是不一样的。这种网络的浏览,有助于信息的民主化、文化的普及和各种信息的传播,但同时会使人对信息的摄取变得肤浅、平面、简单的量化,并缺少深度,缺少思考。所以我尤其希望我们的青年人,坚持认真阅读,坚持经典阅读,从而使自己的知识更有系统和深度。
①如今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我的注意力就开始漂移了 ②持久地阅读一本书或一篇长文
③所以我一直在试图将自己任性的大脑找回到书本 ④曾经易如反掌
A.①③②④B.②④①③C.①③④②D.②④③①
11.下列语句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绿色食品”“绿色通道”“绿色出行”, 这三个词语中,“绿色" 的意思相同,词语的结构也相同。
原长江文艺出版社社长金丽红:多样化的阅读方式增加了阅读的便捷,但随之而来的娱乐化容易让读者忽略阅读的本质,趋于浅薄,而深阅读、重阅读必定是归于纸质传媒的。中国是出版大国,但不是阅读大国。纸媒出版人多出些好书,对阅读内容就有主流的引导。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第2单元综合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分:2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8分)1.狼牙山五壮士为了yǎn hù群众和部队转移,把敌人引向qíqū的山路。

他们满怀仇恨,英勇歼敌,最后高喊着壮烈háo mài的口号跳下了悬崖。

2.天安门广场上huìjí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群众。

起初,全场sùjìng,毛主席xuān gào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场上bào fā出pái shān dǎo hǎi般的掌声。

二、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斩钉截铁居高临下粉身碎骨惊天动地B.排山到海五颜六色旗帜漂浮迎风招展C.奔腾不息悬涯峭壁气势磅礴波浪滚滚D.千均一发默默沉思灯光璀璨聚精会神三、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0分)1.金沙水拍云崖暖, 。

2.红军不怕远征难, 。

3.更喜岷山千里雪, 。

4. ,视死忽如归。

5. ,死而后已。

四、判断下列诗句是属于什么季节。

(5分)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5.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 )五、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这段材料总起句的是(3分)( )。

1918年冬天,格陵兰海湾突然下起了红雪,这是由于暴风将细小红藻混杂在雪中形成的。

100多年前,北冰洋的一个小岛上下了一场绿雪,整个山川大地披上了绿装,远望浓绿欲滴。

科学家们经过分析研究后认为,这是海水里的绿色藻类被风吹向天空,又在雪形成的时候混入雪里而形成的。

1892年,意大利曾下过一场黑雪。

这是因为亿万个像针尖般大小的黑色小昆虫,在天空中飞翔,结果沾在雪里降下的缘故。

A.红雪的形成B.雪并非全是白色的,有时也是五彩缤纷的C.藻类给雪染色D.小昆虫让雪改变颜色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及答案一.填空题(共12小题)1.选字填空.会容见务议意义易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痛:①疼;②悲伤;③极,尽情地,深切地,彻底地.痛.改前非痛.击敌人痛.心疾首不痛.不痒3.填上合适的词语.(填序号)①屹立②耸立③挺立④矗立(1)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天安门广场上.(2)冬天到了,雪松依然在风雪中.(3)进入天山,映入眼帘的是的群山,连绵不断.(4)五壮士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4.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抡.胳膊(lūn lún)扑.上来(pūpǔ)山涧.(jiān jiàn)日寇.(hòu kòu)5.看拼音,写词语.jiǎn yuèbào zhàlán gān jùlítǎn kèdiǎn lǐzhèng wěi dàn shēngqízhìhuìjí6.理解句子.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1)(《灯光》)课文中与画线句子相呼应的句子是:(2)这两句话寄托了作者的哀思与愿望:无论过去多长时间,生活在幸福中的人们都不能忘记7.依样画瓢(照样写词).包(鞭炮)(逃跑)(怀抱)(同胞)旁聿8.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瞻仰”是指地看,请用表示“看”的词语填空.张老师走进教室,向四周了一遍,听组长汇报作业的情况后,开始上课,他先让我们快速了一遍课文,接着让我们了与课文相关的一段视频,帮助我们理解课文.9.写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10.写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传播,传到了白山黑水,传到了长城内外,传到了大江南北,传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11.选词填空.渐渐;慢慢;徐徐(1)太阳出来了,晨雾地散去.(2)我扶着老奶奶,地走过人行横道线.(3)清风吹来,我闻到了一股茉莉的清香12.读句子,体会句子意思再填空.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表明.二.选择题(共4小题)13.给下列诗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D.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4.给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三军()A.陆军、海军、空军B.所有的军队,特指中国工农红军C.三支部队15.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七律.(lù)铁锁.(suǒ)B.岷.山(mín)云崖.(yá)C.逶迤.(yí)迤.逦(yǐ)D.磅.秤(bàng)磅.礴(páng)16.下面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皖南(wǎn)围歼(qiān)倚靠(yǐ)电钮(niǔ)B.千钧(jùn)璀璨(chuǐ)暴露(lǔ)照耀(yào)C.憧憬(chōng)牺牲(shēng)焦急(jiāo)漆黑(qī)三.连线题(共1小题)17.把下列词用线恰当地连接起来亲爱的华灯轻轻地沉思深深的建筑焦急地望着宏伟的战友深深地陷入璀璨的回忆默默地包围美好的未来紧紧地划着四.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18.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接着,升国旗.毛泽东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起初是全场(),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1)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2)从下面各组词语中选择一个恰当的填入文中的括号里.①肃静寂静安静②宣告宣布宣读③热情热烈热心(3)这三个自然段是按顺序写的,写了和两个程序.(4).“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这句话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用于话题突然转变用于声音的延长用于事项列举分承的各项之前(5)“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句中的“站起来”是什么意思?五.句子训练场19.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20.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被”字句:“把”字句:六、作文(共1题)21.同学们,最近居家学习期间你一定做过很多小实验,把你做过的最感兴趣的一项小实验介绍给大家吧!写的时候,可以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把做的小实验的经过写清楚,还可以写一写自己做实验的心情,实验中有趣的发现等.要求:字数不少于300,语句通顺,内容具体,题目自拟.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12小题)1.议;易;意;义;2.③;③;②;①;3.④;③;②;①;4.lūn;pū;jiàn;kòu;5.检阅;爆炸;栏杆;距离;坦克;典礼;政委;诞生;旗帜;汇集;6.噢,对了,那是很久以前了.于是,我沉入了深深的回忆.;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可爱可敬的战士.;7.(傍晚)(螃蟹)(磅称)(肩膀);(天津)(纪律)(建设)(放肆);8.恭敬;环视;检查;浏览;观看;9.比喻;10.排比;11.渐渐;慢慢;徐徐;12.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终于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当家做主人了;二.选择题(共4小题)13.A;14.B;15.A;16.C;三.连线题(共1小题)17.亲爱的战友轻轻地划着深深的回忆焦急地望着宏伟的建筑深深地陷入璀璨的华灯默默地沉思美好的未来紧紧地包围四.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18.(1)《开国大典》(2)①肃静②宣读③热烈(3)时间升国旗鸣礼炮(4)A (5)“站起来”的意思是中国人民从此不再受外国列强的欺辱,中国人民变得强大起来了.五.句子训练场(共2小题)19.灯照耀着建筑.;20.掩护任务被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五位战士把掩护任务胜利地完成了.;六、作文(共1题)21.范文:不同寻常的发现星期天下午,天气十分闷热,我走进院子,摆弄着爸爸的“宝贝花草”.忽然,看到一只蜗牛缓缓地爬上了叶子.“蜗牛是害虫还是益虫?”“为什么它走过的地方总留下长长的一条线?”“它的鼻子、眼睛在哪里?”一连串的问号浮上我的脑海.我跑进屋,问正在看报的爸爸,爸爸笑着说:“你既然想知道蜗牛的秘密,为什么不亲自去实验一下呢?”“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于是,我决定自己去实验一番.“蜗牛是害虫还是益虫?”我先采取“用各种食品实验乌龟的方法”来测验蜗牛,我先捡来了白菜叶子、馒头和小蚊子等,然后又捉了几只蜗牛,分别编了号,把它们放在这些食物面前,大概它们都饿极了,爬向了自己喜爱的食物,只是每只蜗牛都选上了白菜叶子,嚼了起来,而对别的食物却闻也不闻.不大会儿,白菜叶子便给吃光了.这下,我得出初步的结论,蜗牛是害虫.接着我又进行了第二项实验,分析“蜗牛爬行时为什么会留下一条长长的线”,我把蜗牛捉到高处,等它头伸出壳时,便想去捉住它的身子,可是我的手还没碰着蜗牛,它的头又缩回去了.我想,这蜗牛真是“胆小鬼!”连续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我真有点泄气了.这时,爸爸走过来说:“干事情刚开始就灰心,长大了还想当科学家呢!”我被爸爸这么一“激”,又来劲了.忽然,一个办法又从我脑海中闪过.“有了,有了!”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我用一块尖石块小心翼翼地敲破蜗牛壳,抽出蜗牛身子,用手摸了摸它的下面,只觉得黏糊糊的,隐约还有小粒的东西,这是什么呢?经过查阅书本,我找到了答案,原来那小粒的东西是它的脚,那黏糊糊的就是蜗牛的排泄物,它有助于蜗牛的爬行.最后,我想看看蜗牛的眼睛、鼻子在哪里.我把一片白菜叶放在一只蜗牛面前,只见那只蜗牛先伸出一对较长的触手碰了碰,又用下面较短的另一对触手再碰了碰,这才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我想:大概一对是眼睛,另一对是鼻子吧.可是到底哪对是眼睛,哪对是鼻子呢?我又取了一片树叶子,再拿来一片同样大小的白菜叶,分别放在另一只蜗牛面前,由于差别不很大,这下蜗牛的眼睛可派不上用场啦!只见它用小触手碰碰,便知道哪个是白菜叶子,哪个是树叶子了.这下,我又发现了一个秘密:大触手具有眼的功能,小触手具有鼻的功能.通过这一连串实验,真是收益不小!我不但发现了蜗牛的秘密,还明白了一个道理:长大要想有所发明创造,就必须从小培养发现问题,并学着解决问题的能力.。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带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带答案)

第②单元测试卷一、按要求填空。

1.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整洁、美观。

rì kòu lūn qǐ xiǎn yào shǒu liú dàn2.选择合适的字填空。

【豪毫】( )米 ( )迈【幅副】( )手一( )画【度渡】( )口角( ) 【爆暴】( )炸 ( )动3.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灯一( )欢呼一( )战车师一( )坦克一( )路一( )诗一( )暖流一( )江4.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举:①往上托,往上伸;②举动;③兴起,起;④推选,选举;⑤提出;⑥全。

(1)举一反三( )(2)举国欢庆( )(3)选举代表( )(4)举重( )(5)一举两得( )(6)举兵( )二、按要求选择出正确的选项。

1.下列词语中的“着”与“沉着”的“着”读音相同的是( )。

A. 睡着B.着火C.执着D.跳着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A. 尽管尽力B.乘车乘法C.奔腾投奔D.坚强勉强3.下列词语中字形、加粗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深仇大恨山涧(jiān)B.壮烈豪迈首都(dū)C.捡阅部队飘拂(fó)D.人流会集千钧一发(fà)4.下列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崎岖的广场B.猛烈地射击C.豪迈的口号D.雄伟的丰碑5.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

B.等闲:休闲,悠闲。

C.泥丸:用泥制成的小球。

D.云崖:高耸人云的山崖。

6.毛主席曾经这样评价孙中山:“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精力,真是____。

”空缺处应该填( )。

A.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C.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D.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七律·长征》的作者是____。

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红军战士翻越雪山之后的喜悦心情。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附答案【正文】一、选择题1.单选题(1)根据行文连贯的原则,选择正确的下列各组句子组成一篇完整的短文。

A. 参观了动物园。

B. 有许多野兽和飞鸟。

C. 我们玩得非常开心。

D. 今天我们去了动物园。

() E. 听了讲解。

F. 能看到一些珍稀动物。

G. 还拍了许多照片。

A.D、B、F、E、C、G B.D、B、F、A、E、C、GC.D、B、 E、F、A、C、G D.D、F、B、E、C、G答案:A解析:根据首句的叙述逻辑及首句和各选项的连贯关系可知,选项A是正确的组合。

(2)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句子补全对话。

A: Did you go to the library yesterday?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What book did you borrow?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Do you like it?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Me too.( ) A. Yes, I did. B. I borrowed a story book.C. Yes, I went to the library.D. Yes, I do.答案:C解析:根据A的问句,答语意思应为“是的,我昨天去了图书馆”,其中答语意思最完整的是C。

2.完形填空A little boy wanted to meet ………略……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判断正(√)误(×)。

I have a good friend. His name is Jack Lu. He is thirteen years old. He is tall and thin. On weekdays he goes to school by bike. He often joins in school activities and helps younger students. He is a nice boy. One day, after school, he saw an old woman standing in the street. She couldn't cross it. There were too many cars. It was red and there was no place for her to cross. She wanted to get to the other side of the street. Jack hurried over there andhelped her. The old woman said, "Thank you, my child." Jack smiled and said, "You're welcome." The old woman had a pair of glasses. She saw he was a student and liked him. They became good friends. Jack helped her do some housework and bought some food for her. The old woman was happy and the boy was happy, too.( ) 1. The old woman couldn't cross the street because there were too many cars.( ) 2. The old woman wanted to help the boy.( ) 3. The old woman lived alone.( ) 4. The old woman didn't have glasses.( ) 5. The boy and the old woman were all happy.答案:√×√×√解析:根据短文内容可知,第一题的信息与第一段的句子相符,故为正确;第二题相关信息未提及,故为错误;第三题短文的最后一句话提到老太太住得不孤单,故为正确;第四题的信息未提及,故为错误;第五题最后一句中提到他们彼此很高兴,故为正确。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测试范围:第二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清(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4分)A.崎.岖(qí)逶迤.(yí)磅礴.(bó)B.爆.发(bào) 距.离(jǜ) 陆.续(liù)C.诞.生(dàn) 汇聚.(jù) 瞻.仰(zhān)D.赞.叹(zàn) 岷.山(mín) 云崖.(yá)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4分)A.憧憬崔璨胳膊眺望B.高潮铁索掩护攀登C.坠落山涧旗帜飘拂D.掌声领袖温暖宏伟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4分)A.如果说鸟类是大地上的标点,那麻雀便是最朴实最常见的“逗号”:机灵、随意、无处不在。

B.对于汉语的子民来说,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

C.郑板桥的字是有设计感的,熔楷、隶、行、草于一炉;同时兑入画竹、画兰的笔意,奇绝峭拔如“乱石铺街”。

D.如果把“信仰”两字拆开,你就会发现“信”与“仰”的关系竟那么紧密——信者,仰也;仰者,信也。

4.下列情境中的语言表达是否得体?得体的,请打“√”;不得体的,请打“×”。

(4分)(1)在“五四”青年节纪念活动中,某同学正在发言,主持人需要插话,他说:“你停下来,我来说两句。

”()(2)临近期末考试,你想看会儿球赛,就对妈妈说:“妈妈,学习要劳逸结合,我看一会儿球赛就去学习,可以吗?”()5.【中考•重庆】在下列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参考示例写一句话。

要求:能揭示所选词语的内涵,表达具体形象,句式不限。

(4分)示例:童心是孩子发现蚂蚁洞时好奇的眼神,童心是爸爸紧握风筝线奔跑时雀跃的身影,童心是奶奶看动画片时呵呵的笑声。

备选词语:善良时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素养清(18分)6.根据理解,填写句子。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将下列文字抄写在横线上,要求规范、正确、整洁。

(5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答案: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二、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中,每组都有一个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3分)1.A.逶迤(yí) B.磅礴(páng) C.岷山(mín) D.沉着(zhě)答案:B2.A.崎岖(qū) B.擎着(jìng) C.电钮(niǔ) D.诞生(dàn)答案:B3.A.屹立(yì) B.瞻仰(zhān) C.璀璨(càn) D.围歼(wéi)答案:D三、看拼音,写词语。

(8分)2019年是中国建国70周年,据外国媒体预测,中国将用大手笔举行阅兵式。

想想那时的情景,就非常兴奋:长安街上人山人海,旗帜飘扬,各军的军长、政委领头,各兵种的士兵穿着的制服,坦克、车以相等的距离前进,飞机在隆隆声中飞过了天空。

这时人群沸腾了,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四、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日寇山涧悬崖斩钉截铁B.壮烈豪迈屹立粉身碎骨C.汇集制服雄伟排山倒海D.一致攀登五颜六色答案:B五、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奔”,和“直奔会场”的“奔”读音相同的是()。

(2分)A.东奔西走B.疲于奔命C.奔向小康D.奔走相告答案:B六、下列成语中,和“排山倒海”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惊天动地B.横七竖八C.悬崖绝壁D.五颜六色答案:A七、选词填空。

(2分)肃静安静宁静平静1.乡村的夜晚多么宁静啊!2.平静的湖面像一面大镜子。

3.“无罪”的裁决震彻了整个肃静的法庭。

4.自课上,教室里非常安静。

八、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判断其在句子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新部编版语文第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可打印

新部编版语文第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可打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一、1、看拼音写词语,请书写规范。

(7分)(1)战士们用shǒu liú dàn()消灭了许多rì kòu()。

(2)战士们站在xuán yá()上,把像báo zi()一样的石头向敌人头上砸去,敌人纷纷滚落shān jiàn()。

(3)广场上huì jí()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不时bào fā()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2、选字组词。

(3分)[度渡] 风()()口()过难关[距拒] ()绝()离差()二、选择题。

(14分)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磅.礴(bánɡ)逶迤.(yí)岷.山(mínɡ)B、沉着.(zhuó)崎.岖(qí)绷.着脸(bēnɡ)C、屹.立(yì)憎.恨(zēnɡ)擎.着(qínɡ)2、下列词语中不是反义词的一组是()A、惊天动地——石破天惊B、斩钉截铁——含糊其词C、全神贯注——心不在焉3、下面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

(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B、郝副营长自言.自语道:“多好啊!”(说话)C、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壮丽)4、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______一堂的三十万人,在这庄严的宣告声中,在这雄伟的声音中,一起______起来,全中国人民的心一起______起来。

A、欢聚欢呼欢跃B、欢呼欢跃欢聚C、欢聚欢跃欢呼5、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与其他两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B、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回来的?C、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

6、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联欢会上,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能力测试一、读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7分)1.城楼檐下,八zhǎn()宫灯分挂两边。

靠着城楼两边的石lán(),八面鲜艳的旗zhì()迎风招展。

2.融化的雪水像玉龙一样,从高xuán()的山jiàn()、从峭壁断崖上奔腾而下。

3.在抗日战争期间,根据地的战士们带着对日kòu()的满腔仇恨投入到一次次战斗中。

二、下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逶迤磅薄沉着B.抡起爆炸旗织C.璀璨围歼瞻仰三、运用查字典知识填空。

(3分)“副”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

”副”的解释有:A.居第二位的,辅助的。

B.附带的或次要的。

C.相称,符合。

D.量词。

在”农副产品”“副主席”“名副其实”三个词语中,”副”字的意思依次是()。

四、补充下列词语,并完成下面的练习。

(12分)斩()()铁()山()海千()一发惊()动()昂()挺()自言()()1.”自言()()”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这种构词方式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像”昂()挺()”这样含有人体器官名称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词语中与”当机立断”意思相近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

4.一阵阵__________________(选词填空)般的掌声从会场上爆发出来。

所填词语含有夸张的手法,类似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0分)1.郝副营长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我一定要让孩子们在灯光底下学习。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国旗,我凝视您,想到先辈们为革命浴血奋战的身影;国旗,我凝视您,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旗,我凝视您,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凝视您”,组成抒发爱国情怀的排比句)3.听到外面的枪声,我的心热烈地跳动起来。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狼牙山五壮士跳下悬崖。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山路泥泞,水流湍急。

战士们仍抬着受伤的群众,艰难地走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日积月累。

(12分)爱国,就是诸葛亮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心全意贡献出全部力量)”;就是曹植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国难而牺牲自己,把死看得和回家一样从容)”;就是陆游说的”__________________ (即使官位卑微,也不敢忘记为国为民担忧)”;就是李纲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祖宗的疆土,应该用生命来守卫,哪怕一丁点儿都不可以让给敌人)”。

七、(一)课内阅读。

(10分)会场在天安门广场。

广场呈丁字形。

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的城楼。

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

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

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

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

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

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bēn bèn)会场。

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到了正.(zhēnɡzhènɡ)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在文中用”√”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2分)2.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请你也用这种修辞方法写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3.选文第1自然段主要写了()。

(3分)A.会场在天安门广场。

B.会场的大体布局。

C.会场的准备工作。

(二)课外阅读。

(14分)大江保卫战(节选)①1998年的夏天。

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

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

荆门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

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

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②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

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

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

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

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

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他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

”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③面对肆虐的洪水,更显出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

④解放军某部四连连长黄晓文正扛着麻包在稀泥中奔跑,忽然觉得脚底一阵疼痛,抬脚一看,原来是一根铁钉扎了进去。

团长见状,马上派人去找随队医生。

黄晓文大声说:”来不及了!”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

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⑤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欲坠的电杆。

在安造垸,他们救出了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儿园老师周运兰;在簰洲湾,他们给攀上树梢等待了近九个小时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

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

⑥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1.由”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我能想到明朝顾宪成的读书不忘救国的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这个抗洪的场面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词语来描写,这些子弟兵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来刻画。

(3分)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2分)A.”哪里..就有军徽闪烁。

”从加..有危险,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点的词我们可以体会到人民子弟兵总是出现在最危急的关头,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

B.”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

”这里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洪水的凶猛。

C.”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

”这里的”长龙”指的是爆发洪峰的长江。

D.”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欲坠的电杆。

”这个排比句连用三个”飞向”表现了战士们迫不及待地去营救群众的心情。

4.本文的写作手法是点面结合,在括号中标出”点”或”面”。

(3分)(1)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

()(2)四百多名官兵大堤抢险的英雄本色。

()(3)四连连长黄晓文的铁汉本色。

()5.人民子弟兵是祖国忠诚的卫士,人民的守护者。

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4分)大江决堤,有你们奋不顾身;______________,有你们舍生忘死;________________,有你们铁骨铮铮。

八、习作。

(30分)“尝试”也就是试一试,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实践活动。

它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

然而,不管怎样,它都会使你有所发现,有所感悟。

请选取你在生活中的一次尝试,把题目”那是一次()的尝试”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有一定的条理。

2.文中不出现真实姓名,可以另编姓名代替。

参考答案一、1.盏栏帜 2.悬涧 3.寇二、C三、刂9 BAC四、钉截排倒钧天地首胸自语 1.自己对自己说话自私自利自由自在自作自受 2.肝胆相照目瞪口呆胸有成竹 3.斩钉截铁 4.排山倒海人山人海惊天动地震耳欲聋五、1.郝副营长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他一定要让孩子们在灯光底下学习。

2.运动健儿为国争光而努力拼搏的汗水无数的海外赤子拳拳的爱国之心3.听到外面的枪声,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

4.英勇的狼牙山五壮士毫不犹豫地跳下悬崖。

5.虽然山路泥泞,水流湍急,但是战士们仍抬着受伤的群众,艰难地走着。

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位卑未敢忘忧国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七、(一)1.bèn zhènɡ 2.比喻【示例】秋天的天空像深蓝色的丝绸。

3.B (二)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气壮山河惊心动魄可歌可泣 3.C 4.(1)面(2)面(3)点 5.扑灭大火解救人质八、【写作指导】1.注意补全题目,同时确立主旨。

2.这是一篇记叙文,应交代清楚记叙文的要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