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化学分析用普通试剂及配制
水泥实验室的化学药品案例

水泥实验室的化学药品案例
在水泥实验室中,通常使用的化学药品包括硫酸、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铵等,用于水泥砂浆的化学分析和物理试验。
例如,在水泥的化学分析中,需要使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来进行钙含量的测定。
具体操作如下:
1. 将待测样品加入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硫酸溶液。
2. 用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直到溶液变为淡黄色为止。
3. 记录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并根据反应计算出样品中的钙含量。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水泥物理试验中使用的化学药品,例如盐酸和氯化铵。
在进行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时,可以将水泥与盐酸和氯化铵混合,通过观察水泥灰浆的初始和终凝时间来评估水泥的性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化学药品时需要注意安全操作。
应戴防护眼镜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化学物品,避免吸入或咽下化学药品。
同时,应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以保证实验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水泥企业化学分析作业指导书

试剂配制及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作业指导书1.前言1.1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试剂配制及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操作规程;1.2本作业指导书根据GB/T176—1996《水泥化学分析方法》提出。
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本公司化学分析中试剂配制及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
3.引用标准GB/T176—1996《水泥化学分析方法》4.主要内容4.1试剂的配制4.1.1盐酸(1+1)、(1+5);4.1.2氨水(1+1);4.1.3氢氧化钾溶液(200g/L);将200g氢氧化钾(KOH)溶于水中,加稀释至1L,贮存于塑料瓶中;4.1.4 硝酸银溶液(5g/L):将5g硝酸银(AgNO3)溶于水中,加10mL硝酸(HNO3),用水稀释至1L;4.1.5 氯化钡溶液(100g/L):将100g二水氯化钡(BaCI2〃2H2O)溶于水中,加水稀释至1L;4.1.6 PH4.3的缓冲溶液:将42.3g无水乙酸钠(CH3COONa)溶于水中,加80mL冰醋酸(CH3COOH),用水稀释至1L,摇匀;4.1.7 PH10的缓冲溶液:将67.5g氯化铵(NH4CI)溶于水中,加570mL氨水,加水稀释至1L;4.1.8 三乙醇胺[N(CH2CH2OH)3]:(1+2);4.1.9 酒石酸钾钠溶液(100 g/L):将100g酒石酸钾钠(C4H4KNaO6〃4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L;4.1.10 氟化钾溶液(150 g/L):称取150g氟化钾(KF〃2H2O)于塑料杯中,加水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L,贮存于塑料瓶中;4.1.11 氟化钾溶液(20 g/L):称取20g氟化钾(KF〃2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L,贮存于塑料瓶中。
4.1.12 氯化钾溶液(50g/L):将50g氯化钾(KCI)溶于水中,加水稀释至1 L。
4.1.13 氯化钾—乙醇溶液(50g/L):将5g水氯化钾(KCI)溶于50mL水中,加入50mL95%(V/v)乙醇(C2H5OH),混匀。
水泥厂溶液配制作业指导书

水泥厂溶液配制作业指导书1.普通试剂的配制1.1 盐酸(1+1): 将浓盐酸以同体积的水稀释。
1.2 盐酸(1+2):将1体积浓盐酸以2体积水稀释。
1.3 盐酸(1+5):将1体积浓盐酸以5体积水稀释。
1.4 盐酸(3+97):将3体积浓盐酸以97体积水稀释。
1.5 硫酸(1+1): 将浓硫酸缓缓注入同体积水中。
1.6 磷酸(1+1):将浓磷酸以同体积的水稀释。
1.7 氨水(1+1):将浓氨水以同体积的水稀释。
1.8 氢氧化钾溶液(200g/L):将200g氢氧化钾溶于1L水中,贮存于塑料瓶中。
1.9 氯化钾溶液(50g/L):将50g氯化钾溶于1L水中。
1.10氯化汞溶液(50g/L):称取50g氯化汞,溶于1L水中。
1.11氯化钡溶液(100g/L):将100g氯化钡溶于1L水中。
1.12碳酸铵溶液(100g/L):将100g 碳酸铵溶于1L水中。
1.13硝酸铵溶液(20g/L):将20g硝酸铵溶于水中,加水稀释至1L。
1.14三乙醇铵溶液(1+2):将1体积三乙醇铵与2体积水稀释。
1.15酒石酸钾钠溶液(100g/L):将100g 酒石酸钾钠溶于1L水中。
1.16氟化钾溶液(150g/L):称取150g 氟化钾于塑料杯中,加水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L,贮存于塑料瓶中。
1.17氟化钾溶液(20g/L):称取20g氟化钾于塑料杯中,加水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L,贮存于塑料瓶中。
1.18氯化钾—乙醇溶液(50g/L):将50g氯化钾溶于500mL水中,加入500mL 95%乙醇,混匀。
1.19乙二醇—乙醇(1+2)溶液:将1000mL乙二醇与500mL无水乙醇混合,再加入0.06g酚酞,摇匀,用0.1mol/L氢氧化钠无水乙醇溶液中和呈微红色,密封保存。
1.20甘油无水乙醇溶液:将220mL甘油放入500mL烧杯中,在有石棉网的电炉上加热,在不断搅拌下分批加入30g硝酸锶,直至溶解;然后在160~170℃下加热2~3小时(甘油在加热后易变成微黄色,但对试验无影响),取下,冷却至60~70℃后将其倒入1L无水乙醇中;加入0.05g酚酞指示剂,以氢氧化钠—无水乙醇溶液(0.4g/L)中和至微红色。
103出厂水泥化学分析操作规程

出厂水泥化学分析操作规程一、出厂水泥MgO的测定准确称取0.5g试样,置于300ml的烧杯中,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加入25ml浓盐酸和1-2ml浓硝酸。
置于电炉上煮沸1~2分钟,取下冷却至室温,移入250ml溶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
(一)氧化钙(EDTA配位滴定法)吸取25 ml试样溶液,放入400ml烧杯中,加5ml 20g/L 氟化钾溶液,搅拌并放置2min以上。
用水稀释至约200ml,加入1ml 100g/L酒石酸钾钠溶液及加入5ml三乙醇胺(1+2)及适量的CMP混合指示剂,在搅拌下用0.015mol/L EDTA 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绿色荧光消失并转变为粉红色。
此时消耗EDTA的体积记V1。
(二)氧化镁(EDTA配位滴定法)吸取25ml试样溶液,放入400ml 烧杯中。
用水稀释至约200ml,加入1ml 100g/L酒石酸钾钠溶液及5ml三乙醇胺(1+2),搅拌,然后加入25m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及适量的酸性铬蓝K-萘酚绿B混合指示剂,用0.015mol/L EDT 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近终点时应缓慢滴定)至溶液呈纯蓝色。
此为钙、镁合量。
试样中氧化镁的质量百分数按下式计算:MgO= *100式中:T MgO——每毫升EDTA标准滴定溶液相当于氧化镁的毫克数;V1——滴定时消耗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10——全部试样溶液与所分取试样溶液的体积比;M——试料的质量,g。
二、出厂水泥烧失量的测定准确称取约1g试样,放入已灼烧恒量的瓷坩埚中。
置于高温炉中,从低温升起,在900~1000℃的温度下灼烧40min。
取出,冷却,称量。
如此反复灼烧,直至恒量。
试样中烧失量的质量百分数按下式计算:烧失量=(m-m 1)/m*100式中:m——灼烧前试料的质量,g;m1——灼烧后试料的质量,g。
三、出厂水泥SO 3的测定准确称取0.5g试样,置于250ml的烧杯中,用蒸馏水稀释至50ml,加5ml浓盐酸,煮沸5分钟,用中速滤纸过滤,用煮沸过的蒸馏水冲洗。
化学分析操作指导书

100 第一部分水泥化学分析水泥试样的处置:按GB/T 12573方法取样,送往实验室的样品应是具有代表性的均匀性样品。
采用四分法或缩分 器将试样缩分至约100即经SO 方孔筛筛析*用磁铁吸去筛余物中金属铁,将筛余物经过研磨肩使 其全部通过孔径为80 方孔帰,充分混匀,装入试样瓶屮,密封保存,供测定用。
提示:尽可能快速地进行试拝的制备•哄防止噪潮°」、水泥中SO 3含量检测(基准法)《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 176-20081、主要仪器设备1.1天 平:感量0.0001g ;1.2烘箱、干燥器;1.3 玻璃器皿:100mL 、1000mL 容量瓶,250mL 锥形瓶,500mL 、100mL 烧杯,5mL 、 10mL 、50mL 移液管及玻璃瓶等;1.4瓷坩埚:1.5定量滤纸:中速、慢速和快速,要求灼烧后无质量。
1.6普通电炉、高温电炉:1.7其他:表面皿、过滤装置。
2、 试剂及标准溶液的配制2.1氯化钡(BaCl 2 2H 2O ):分析纯。
2.2硝酸银(AgNO 3):分析纯。
2.3硝酸(HNO 3):浓硝酸。
2.4盐酸(1+1):将1份体积的浓盐酸与1份体积的蒸馏水相混合而成。
2.5氯化钡溶液(100g/L ):将100g 氯化钡溶解于蒸馏水中, 并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mL (即:用1000mL 容量瓶定容到刻度处)。
2.6硝酸银溶液(5g/L ):将0.5g 硝酸银溶解于蒸馏水中,再加入 1mL 浓硝酸,然后加 蒸馏水稀释至100mL ,贮存于棕色瓶中。
3、 分析步骤3.1称取经处置后的水泥试样约 0.5g ,精确至0.0001g ,置于200mL 烧杯(A )中,力口 入约40mL 蒸馏水,搅拌使试样完全分散,在搅拌状态下加入 10mL 盐酸(1+1),用平头玻 璃棒压碎块状物,加热煮沸并保持微沸( 5±).5) min 。
3.2用中速滤纸过滤处理后的烧杯 (A )中的溶液,用热水洗涤烧杯(A )和过滤纸10〜 12次,滤液及洗液收集于 400mL 烧杯(B )中,并加蒸馏水稀释至约 250mL 。
水泥厂化验室试剂及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和标定作业指导书

水泥厂化验室试剂及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和标定作业指导书1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溶液配制、工作内容要求与方法、安全和环境注意事项以及检查与考核办法。
2引用文件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法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Q/HHS108514-GB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Q/HHS108592-GB601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Q/HHS112006 玻璃量器校准规程Q/HHS108502-GB134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3职责⒊1负责分析所用的一般溶液和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工作。
⒊2定期检查溶液浓度变化,如发现有变动应及时调整。
⒊3负责玻璃量器的校准及标准筛、试验筛的校准。
⒊4负责本岗位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
⒊5有权制止使用不符合要求的仪器和设备。
⒊6有权制止和抵制各种违反国家分析标准的行为。
⒊7负责化学药品和检验器具的保管。
4基本技能⒋1 熟悉仪器设备的性能和检定周期,正确使用维护。
⒋2 熟悉操作规程、控制项目、指标范围及检验方法。
⒋3 熟悉水泥生产工艺过程和有关化验室常用的国家水泥标准。
4.4 熟悉本岗位所用化学药品的性能作用。
5工作内容要求与办法⒌1工作内容要求⒌⒈1按规定进行一般溶液的配制。
⒌⒈2按规定进行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
标定标准溶液时,平行试验三次,三次平行测定结果的极差与平均值之比不得大于0.1%。
并且由第二者进行复标,两人测定结果平均值之差不得大于0.1%,结果取平均值。
浓度值取四位有效数字。
⒌⒈3标准溶液配制标定后,应同时做标样对比和新老溶液对比,对比结果必须在国家规定的允许误差范围内。
⒌⒈4滴定分析用的标准溶液在常温(15~25℃)下,保存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两个月。
对超过时间的标准溶液必须进行重新标定。
⒌⒈5不常用的标准溶液,每次使用前应进行标定。
⒌⒈6对所用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量筒、量杯使用前进行校准。
水泥滴定药品配制方法

水泥滴定药品配制方法2007-10-07 10:18:18| 分类:试验设备操作规程|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一、0.1mol/m3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简称EDTA二钠)标准液:准确称取EDTA二钠(分析纯)370.226g,用微热的无二氧碳蒸馏水溶解,待全部溶解并冷至室温后,定容至1000ml。
二、 10%氯化铵(NH4CL)溶液:将500g氯化铵(分析纯或化学纯)放在10L的聚乙烯桶内,加蒸馏水4500Ml,充分振荡,使氯化铵完全溶解。
也可以分批在1000mL的烧杯内配制,然后倒入塑料桶内摇匀。
三、1.8%氢氧化纳(内含三乙醇胺)溶液:用100g架盘天平称18g氢氧化钠(NaOH)(分析纯),放入洁净干燥的1000mL 烧杯中,加1000mL蒸馏水使其全部溶解,待溶液冷至室温后,加入2mL三乙醇胺(分析纯),搅拌均匀后储于塑料桶中。
四、指示剂:将0.2g钙试剂羟酸钠(分子式C21H13O7N2SNa,分子量460.39)与20g预先在150烘箱中烘1h的硫酸钾混合。
一起放入研钵中,研成极细粉末,储于棕色广口瓶中,以防吸潮。
JTG E40-2007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GB50152-1992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JTG E50-2006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JGJ98-2010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2010.8.1执行)JTG E51-2009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GJ55-201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2011.12.1执行)JTJ 052-2000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GB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CJJ 43-1991 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及验收规程GB/T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TJ073.2-2001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GB/T50081-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能试验方法标准SHC F40-01-2002 公路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技术规范JTG F30-2003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E30-2005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F41-2008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GB/T1596-2005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GJ 63-2006 混凝土用水标准GB14684-2001 建筑用砂GB175-2007 通用硅酸盐水泥GB14685-2001 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76-2008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JTG E41-2005 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GB/T12573-2008 水泥取样方法JGJ 28-1986 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T70-2009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8077-2000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JTJ 221-1998 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 50119-2003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2011.8.1执行)GB 8076-2008 混凝土外加剂JTJ 034-200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GB/T232-2010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2011.6.1执行)JGJ/T23-201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2011.12.1执行)GB/T228.1-2010 金属材料室内拉伸试验方法(2011.12.1执行)JTG E60-2008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试验规程JGJ/T27-2001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TG F10-2006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GJ 18-200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TG F80/1-200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GB 1499.1-2008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50164-2011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2012.5.1执行)GB 1499.2-2007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3-2010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2011.9.1执GB50164-20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GJ/T23-20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55-201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TG/T F5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GB/T232-20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 1499.3-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GB/T228.1- 金属材料室内拉伸试验方法(2011.12.1执行)JGJ98-2010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2010.8.1执行)。
水泥剂量的标定

水泥剂量的标定(一)溶液配制药品①氢氧化钠NAOH(分析纯)——白色结晶片状, 具有腐蚀性。
易吸水溶解, 保存在干燥阴凉处;②氯化铵NH4CL(分析纯)——白色结晶粉末状, 易溶于水及乙醇。
保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③EDTA溶液(分析纯—乙二胺四乙酸钠)——白色结晶粉末状, 易溶于水;④钙红指示剂——红褐色结晶粉末, 用于EDTA溶液的滴定(水泥剂量标定的指示剂)⑤三乙醇胺(分析纯)——无色油状粘稠液体(二)溶液配制①氢氧化钠NAOH溶液——氢氧化钠18克, 水1000毫升, 三乙醇胺2毫升;(将所称好的氢氧化钠和水搅拌全部溶解后在加入2毫升的三乙醇胺)②氯化铵NH4CL溶液(10%)——氯化铵500克, 水4500毫升③EDTA溶液——乙二胺四乙酸钠37.226克, 水1000毫升(三)试验步骤①水泥剂量以水泥质量占原土干质量的百分率表示水泥剂量=水泥质量/干土质量;②水泥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用做基层时, 水泥剂量不得超过6%;③去熟料300克, 放入装置容器中;④量取600毫升的氯化铵NH4CL溶液, 倒入上述的熟料容器中;⑤用玻璃棒搅拌三分钟, 然后沉淀四分钟(此时可以看溶液表面, 可以凭经验大致看出水泥剂量的含量);⑥用大肚移液管吸取表面10毫升的的表面清液, 倒入锥形瓶中, 然后加入50毫升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 并加入少量的钙红指示剂。
摇晃使溶液均匀的混合在一起。
是溶液均匀的呈浅红色(不的放入过多的钙红指示剂, 否则影响实验的精度);⑦在酸性滴定管中加入适量的EDTA溶液(确保下部的玻璃活塞可以正常使用);⑧将锥行瓶放与酸性滴定管下, 记录滴管此时的刻度, 逐滴加入EDTA溶液溶液, 并不断的用左手震荡, 使溶液均匀的溶解, 在溶液即将变色的时候, 减慢滴定速度, 在溶液由红色变成兰色的同时将活塞关闭。
在次查看溶液的最终刻度值。
(俩次的差值即为所消耗的EDTA溶液的用量)⑨对照水泥剂量与EDTA溶液消耗表, 查看水泥的含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化学分析用普通试剂及配制
1、CMP混合指示剂
称取1.000g甲基百里香酚蓝、0.200g酚酞与50g已在105℃~110℃烘干过的硝酸钾(KNO3)混合研细,保存在磨口瓶中。
2、EDTA—铜溶液
按EDTA标准滴定溶液[c(EDTA)=0.015mol/L]与硫酸铜标准滴定溶液[c(CuSO4)=0.015mol/L]的体积比,准确配制成等浓度的混合溶液。
3、K-B混合指示剂(1+2.5)
称取1.000g酸性铬蓝K与2.5g萘酚绿B与50g已在105℃~110℃烘干过的硝酸钾(KNO3)混合研细,保存在磨口瓶中。
4、PAN[1-(2-吡啶偶氮)-2-萘酚]指示剂溶液
将0.2gPAN溶于100ml95%乙醇中。
5、pH值为3的缓冲溶液
将3.2g无水乙酸钠(CH3COONa)溶于水中,加120ml冰乙酸(CH3COOH),用水稀释至1L,摇匀。
6、PH值为4.3的缓冲溶液
将42.3g无水乙酸钠(CH3COONa)溶于水中,加80ml冰乙酸(CH3COOH),用水稀释至1L,摇匀。
7、PH值为6的缓冲溶液
将200g无水乙酸钠(CH3COONa)溶于水中,加20ml冰乙酸(CH3COOH),用水稀释至1L,摇匀。
8、PH值为10的缓冲溶液
将67.5g氯化铵(NH4Cl)溶于水中,加570ml氨水,加水稀释至1L。
9、乙二醇-乙醇(2+1)溶液
将1000ml乙二醇与500ml无水乙醇混合,再加入0.2g酚酞,摇匀,用0.1mol/L 的氢氧化钠-无水乙醇溶液中和呈微红色,贮存与干燥的玻璃瓶中,密封保存。
10、三乙醇胺[N(CH2CH2OH)3](1+2)
11、无水乙醇(C2H5OH)
体积分数不低于99.5%
12、无水碳酸钠(Na2CO3)
将无水碳酸钠用玛瑙研钵研细至粉末状保存。
13、无水碳酸钾(K2CO3)
将无水碳酸钾用玛瑙研钵研细至粉末状保存。
14、半二甲酚橙指示剂溶液(5g/L)
将0.5g半二甲酚橙溶于100ml水中。
15、甲基红指示剂溶液(2g/L)
将0.2g甲基红溶于100ml乙醇中。
16、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溶液
将0.05g甲基红与0.05g溴甲酚绿溶于约100ml无水乙醇中。
17、甲基橙指示剂溶液(1g/L)
将0.1g甲基橙溶于100ml乙醇中。
18、甲基百里香酚蓝指示剂(MTB)
将1g甲基百里香酚蓝与20g已于105℃~110℃烘过的硝酸钾混合研细,贮存于磨口瓶中。
19、艾士卡试剂
将2份质量的轻质氧化镁与1份质量的无水碳酸钠混合研细,贮存于磨口瓶20、百里香酚酞(2g/L)
将0.2g百里香酚酞溶于100ml乙醇中。
21、苦杏仁酸溶液(100g/L)
将10g苦杏仁酸(苯羟乙酸)[C2H5CH(OH)COOH]溶于100ml水中,并用氨水(1+1)调节pH约至4(用pH试纸检验)。
22、明胶溶液(5g/L)
将0.5g明胶(动物胶)溶于100ml70℃~80℃的水中。
用时现配。
23、氟化钾溶液(150g/L)
称取150g氟化钾(KF·2H2O)放于塑料杯中,加水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L,贮存于塑料瓶中。
24、氟化钾溶液(20g/L)
称取20g氟化钾(KF·2H2O)放于塑料杯中,加水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L,贮存于塑料瓶中。
25、氢氧化钠溶液(10g/L)
将10g氢氧化钠(NaOH)溶于水中,加水稀释至1L,贮存于塑料瓶中。
26、氢氧化钠溶液(150g/L)
将150g氢氧化钠(NaOH)溶于水中,加水稀释至1L,贮存于塑料瓶中。
27、氢氧化钠-无水乙醇溶液(0.4g/L)
将0.2g氢氧化钠(NaOH)溶于500ml无水乙醇中。
28、氨水(1+1)、(1+2)
29、酒石酸钾钠溶液(100g/L)
将100g酒石酸钾钠(C4H4KNaO6·4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L。
30、酚酞指示剂溶液(10g/L)
将1g酚酞溶于100ml乙醇(体积分数95%)中。
31、淀粉溶液(10g/L)
将1g淀粉(水溶性)置于小烧杯中,加水调成糊状后,加入沸水稀释至100ml,再煮沸约1min,冷却后使用。
32、硝酸银溶液(5g/L)
将5g硝酸银(AgNO3)溶于水中,加10ml硝酸(HNO3),用水稀释至1L。
33、氯化亚锡-磷酸溶液
将1000ml磷酸放在烧杯中,在通风厨中于电板上加热脱水,至溶液体积缩减至850ml-950ml时,停止加热。
待溶液温度降至100℃以下时,加入100g氯化亚锡(SnCl2·2H2O),继续加热至溶液透明,并无大气泡冒出为止(此溶液的使用期一般以不超过2周为宜)。
34、氯化钾(KCl)
颗粒粗大时,应研细后使用。
35、氯化钾溶液(50g/L)
将50g氯化钾(KCl)溶于水中,用水稀释至1L。
36、氯化钾-乙醇溶液(50g/L)
将5g氯化钾(KCl)溶于50ml水中,加入50ml乙醇(体积分数为95%),混匀。
37、碳酸钠溶液(20g/L)
将2g无水碳酸钠溶于100ml水中。
38、磺基水杨酸钠指示剂溶液(100g/L)
将10g磺基水杨酸钠溶于水中,加水稀释至100ml。
39、pH值为5.5的缓冲溶液
将172g无水乙酸钠(CH3COONa)溶于水中,加20ml冰乙酸(CH3COOH),用水稀释至1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