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三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课件

科技投入的增加
政府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支持基 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等多方 面的研究。
人工智能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得到广泛应 用,在医疗、金融、交通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推动人工智能技 术在各个行业的落地应用。
科技创新体系包括创新主体、创新资源、 创新环境和创新政策等多个方面。
科技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包括需求驱动、 问题导向、协同创新和开放共享等多个方 面。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意 义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有助于引 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促进国际合作和共同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三建 国以来的重大科技 成就课件
目录
• 建国初期的科技成就 • 改革开放以来的科技成就 • 新时代的科技成就 • 科技成就的影响与意义
01
建国初期的科技成就
科技体制建立
1949年,成立中国 科学院,负责组织领 导全国的科研工作。
1958年,成立国家 科学技术委员会,加 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 。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科技创新体系概述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科技创新体系是指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 主体,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支撑,市场为导 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 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提升国家核心竞 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构成
科技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
增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科技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增进国际友谊,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引领未来发展方向
历史必修三课件:第4课 活跃儒家思想 (共28张PPT)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1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学习目标
列表归纳明清活跃的儒家思想。
注意:四人本质上都代表先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 只不过各有侧重,要有机联系,而不能彼此割裂。
2
☆课文结构示意图
社会背景
生活经历
明 清
李贽的离经叛道 思想观点 评价
——《日知录》 主张发挥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积极思 想,提倡走出门户,到实践中求真知。故曰:“载 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
——《亭林文集》
12
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 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 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 有责焉耳矣。”
11
【历史纵横】顾炎武的朴实学风 ⑴经世致用 “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 今之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己遗其粗,未究其本 而先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 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 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 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 覆,宗庙丘墟。”
19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 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 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 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 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汉高帝所谓 “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 于辞矣。 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 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 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1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学习目标
列表归纳明清活跃的儒家思想。
注意:四人本质上都代表先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 只不过各有侧重,要有机联系,而不能彼此割裂。
2
☆课文结构示意图
社会背景
生活经历
明 清
李贽的离经叛道 思想观点 评价
——《日知录》 主张发挥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积极思 想,提倡走出门户,到实践中求真知。故曰:“载 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
——《亭林文集》
12
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 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 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 有责焉耳矣。”
11
【历史纵横】顾炎武的朴实学风 ⑴经世致用 “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 今之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己遗其粗,未究其本 而先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 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 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 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 覆,宗庙丘墟。”
19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 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 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 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 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汉高帝所谓 “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 于辞矣。 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 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 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历史必修三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3)观点 建地主阶级利益
• 仁旳思 想
同
民本思想
异 人性论
孔子
爱人 以德治民
性相近
创建儒家学派
孟子
仁政
荀子
仁义 王道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性善论 性恶论
使儒学体系愈加完 整,成为蔚然大宗
三、道家和法家
1.道家学派旳创始: 民族: 出生地:
出生日期: 逝世日期: 主要成就: 代表作品:
相往来
福祸相依
看图说话
请你给下面两幅漫画取一种题目,并就此说说 漫画体现了老子旳什么思想?
福兮祸之所倚, 祸兮福之所伏。
邻国相望,鸡犬 之声相闻,民至 老死不相往来。
以柔克刚
小国寡民
2.庄子旳思想: ①世间万物都是相正确; ②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 能取得精神上旳自由。
庄子名言
• “窃(盗窃)钩(钩环)者诛,窃国者为诸 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
3、法家一韩非子(代表新兴地主阶级旳利益)
• ①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旳 • ②以法治国 • ③君主要树立绝对权威,实施君主专制—
—顺应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旳历史发展 趋势
守株待兔旳故事阐明什 么了?
①以为事物是发展变化旳 ②治理国家旳政策、措施必 须与时俱进。
4.战国时期墨家学派旳代表——墨子 墨子旳主要思想
2.产生旳原因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旳使用和牛耕旳推广, 推动封建经济发展。
根本原因: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社大会大夫变崛革起。奴隶制
走向解礼体乐,崩封坏建制度兴起,社会转型天。下大乱
阶级关系上: “士”阶层旳活跃和受重用。
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认识:一定时期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旳产物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 的国际化程度也在不断 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
有机会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职业教育的重 要性:培养高 素质技能人才, 促进经济发展
职业教育的发 展历程:从最 初的职业学校 到现在的职业 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的特 点:注重实践 操作,强调技 能培养
职业教育的发 展趋势:与产 业紧密结合, 培养适应市场 需求的人才
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全面建设现代教育体系 1950年代,推行普及教育,建立各级各类学校 1970年代,恢复高考制度,选拔优秀人才进入高校 19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资源 1990年代,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21世纪初,实施新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
化教育。
添加标题
教育国际化的优 势:教育国际化 可以促进文化交 流、提高教育质 量、增强学生的
国际竞争力。
添加标题
教育国际化的问 题:教育国际化 也带来了一些问 题,如文化冲突、 语言障碍、教育 质量参差不齐等。
添加标题
教育国际化的挑 战:教育国际化 需要面对各种挑 战,如如何平衡 本土化与国际化、 如何提高教育质 量、如何培养学 生的国际竞争力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中 国 教 育 的 发 展 历 程 03 现 代 中 国 教 育 的 特 点 04 现 代 教 育 的 问 题 与 挑 战 05 未 来 中 国 教 育 的 发 展 趋 势
01
添育的特点
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1986年,《中 华人民共和国 义务教育法》 颁布,规定适 龄儿童和少年 必须接受九年 义务教育
有机会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职业教育的重 要性:培养高 素质技能人才, 促进经济发展
职业教育的发 展历程:从最 初的职业学校 到现在的职业 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的特 点:注重实践 操作,强调技 能培养
职业教育的发 展趋势:与产 业紧密结合, 培养适应市场 需求的人才
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全面建设现代教育体系 1950年代,推行普及教育,建立各级各类学校 1970年代,恢复高考制度,选拔优秀人才进入高校 19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资源 1990年代,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21世纪初,实施新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
化教育。
添加标题
教育国际化的优 势:教育国际化 可以促进文化交 流、提高教育质 量、增强学生的
国际竞争力。
添加标题
教育国际化的问 题:教育国际化 也带来了一些问 题,如文化冲突、 语言障碍、教育 质量参差不齐等。
添加标题
教育国际化的挑 战:教育国际化 需要面对各种挑 战,如如何平衡 本土化与国际化、 如何提高教育质 量、如何培养学 生的国际竞争力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中 国 教 育 的 发 展 历 程 03 现 代 中 国 教 育 的 特 点 04 现 代 教 育 的 问 题 与 挑 战 05 未 来 中 国 教 育 的 发 展 趋 势
01
添育的特点
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1986年,《中 华人民共和国 义务教育法》 颁布,规定适 龄儿童和少年 必须接受九年 义务教育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课:孔子和老子 ppt课件

ppt课件
23
2、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
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对立的两 个方面。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矛盾的双方可以自然地相互转化。
(抹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ppt课件
24
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
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ppt》课件
7
(二)孔子的思想
一、政治思想
1、“仁”——思想核心
(1)含义: “仁者爱人” (2)方法: “忠恕 ”
《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论 语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十则“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
指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 等级名分制度.
(2)礼的实践方法:
“克己复礼” “正名”
齐景公问礼,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反映了孔子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
ppt课件
10
问题探究
提问:“仁”和“礼”是什么关系?
仁是良好的道德,礼是社会的规范:仁 是内在自觉,礼是外在约束。只有具备 了仁的内在品德,才能自觉地遵守礼制。 反过来,只有礼制的规范,人们才能追 求仁的境界。
3、在世界文化史上产生重要影响。
ppt课件
17
世界看孔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世界进程 的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 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评价孔子
孔子的思想1993年9月被全球主要宗教的代表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朝鲜战争

——<<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1950年11月4日)
美第七舰队在台湾海峡巡逻
彭 德 怀
性质: 志愿军赴朝参战是反 侵略的正义战争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第三阶段: 中国抗美援朝
战况: 1950.10.19. 入朝作战
1950.11.25至51.6.10 五次战役
1951.7 停战谈判,边谈边打
理由: ①中朝两国友谊源远流长,朝方提出请求不能不接受; ②中国人民是战无不胜的,正义必胜; ③美国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理应给予美国一击; ④美国发动战争,是为了统一朝鲜半岛,以包围苏联和 中国; ⑤新中国一成立就面临外部威胁,既不利于政权的巩固, 也不利于经济建设; ⑥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嚣张,对各方都不利,尤其对东北 不利,因此必须出兵,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⑦“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 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 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 理。”
近半数的海军……战费开支多达830亿美元,以美军为首的“联合
国军”伤亡和被俘109万人。
②我们失败的地方是未将敌人击败,敌人甚至较以前更加强大,
更具威胁性
——克拉克
③整个日本从1945年战败以后开始。就只用短短了10年的时间;也
就是到了1955年,日本的经济从崩溃中恢复到了战前的水平。毫不
疑问,战争期间(朝鲜战争)美军在日本大量的物资采购,对日本第
支持李成晚成立大韩
北纬38°
民国 ③1948年9月,苏联支
持金日成成立朝鲜民
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试分析:朝鲜分裂的 根源?
两极格局之下,美苏冷战的结 果;成美苏竞争的牺牲品
美第七舰队在台湾海峡巡逻
彭 德 怀
性质: 志愿军赴朝参战是反 侵略的正义战争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第三阶段: 中国抗美援朝
战况: 1950.10.19. 入朝作战
1950.11.25至51.6.10 五次战役
1951.7 停战谈判,边谈边打
理由: ①中朝两国友谊源远流长,朝方提出请求不能不接受; ②中国人民是战无不胜的,正义必胜; ③美国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理应给予美国一击; ④美国发动战争,是为了统一朝鲜半岛,以包围苏联和 中国; ⑤新中国一成立就面临外部威胁,既不利于政权的巩固, 也不利于经济建设; ⑥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嚣张,对各方都不利,尤其对东北 不利,因此必须出兵,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⑦“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 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 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 理。”
近半数的海军……战费开支多达830亿美元,以美军为首的“联合
国军”伤亡和被俘109万人。
②我们失败的地方是未将敌人击败,敌人甚至较以前更加强大,
更具威胁性
——克拉克
③整个日本从1945年战败以后开始。就只用短短了10年的时间;也
就是到了1955年,日本的经济从崩溃中恢复到了战前的水平。毫不
疑问,战争期间(朝鲜战争)美军在日本大量的物资采购,对日本第
支持李成晚成立大韩
北纬38°
民国 ③1948年9月,苏联支
持金日成成立朝鲜民
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试分析:朝鲜分裂的 根源?
两极格局之下,美苏冷战的结 果;成美苏竞争的牺牲品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学课件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共20张PPT)

孔府 位于孔庙
东侧,有“天下第 一家”之称,是孔 子嫡系长期居住的 府第,也是中国封 建社会官衙与内宅 合一的典型建筑。
二 孔子和早期儒学
2.战国时期: 孟子、荀子
简介: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 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他曾受业于 孔子的孙子子思,自认为是儒家学派的 正宗。一生以教书为主,也曾游说于各 诸侯国。
2 .民本思想: “君舟民水” 3 .人性论: 性本恶 4 .主张礼法并用 5 .哲学观: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孔子
孟子
荀子
仁的思想
爱人
同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异 人性论
性相近
仁政 民贵君轻 性善论
仁义 君舟民水 性恶论
创立儒家学派
使儒学体系更加完 整,成为蔚然大宗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 1课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的重要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目录
一 “中百央家集争权鸣的”发局展面的形成 二 孔子和早期儒学 三三 道家和法家
一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含义:
诸子百家:春秋战国 时期,社会上形成一批 以…、…为宗旨的学者和思 想流派。这些学者和思想流 派,被称为“诸子百家”。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 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 墨家、道家、法家等。
意义:①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③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二 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的思想 : ⑴政治思想
①孔子的思想核心:“仁”,“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1《百家争鸣》课件(共36张PPT)

农业税) 个人修养: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13
以柔克刚 以德报怨 大智若愚 深藏若虚
……
你知道这些成语源自于哪部著作吗?
《道德经》
(二)道家学派
春秋老子,道家创始人 战国庄子
15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道德经》
。
。
(二)道家学派
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
伦理观:主张“性本恶”
10
比较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
孔子
孟子 荀子
仁的思想
爱人
仁政 仁义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足食…民信之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11
儒家思想
仁 礼 德
儒学思想中哪些具有现实意义?
教育理论: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 伦理道德: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
观) 维护社会稳定: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
(一)儒家学派 (二)道家学派 (三)法家学派 (四)墨家学派
5
(一)儒家学派
春秋孔子-儒家创始人 战国孟子-继承和发展 战国荀子-先秦儒家集大成者
6
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
领域
主要内容
思想 学说
政治思 想
教育思 想
“仁”(核心)和“礼” “为政以德”(德治) “对鬼神之事敬而远之”
创办私学、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法家的法治思想—— “以法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 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
业教育等 墨家的兼爱、非攻—— 反对战争
平等博爱、热爱和平
32
四、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⑴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 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成为 中国思想文化取得显著进步的重要条件。 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 时和后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勿施于人
13
以柔克刚 以德报怨 大智若愚 深藏若虚
……
你知道这些成语源自于哪部著作吗?
《道德经》
(二)道家学派
春秋老子,道家创始人 战国庄子
15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道德经》
。
。
(二)道家学派
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
伦理观:主张“性本恶”
10
比较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
孔子
孟子 荀子
仁的思想
爱人
仁政 仁义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足食…民信之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11
儒家思想
仁 礼 德
儒学思想中哪些具有现实意义?
教育理论: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 伦理道德: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
观) 维护社会稳定: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
(一)儒家学派 (二)道家学派 (三)法家学派 (四)墨家学派
5
(一)儒家学派
春秋孔子-儒家创始人 战国孟子-继承和发展 战国荀子-先秦儒家集大成者
6
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
领域
主要内容
思想 学说
政治思 想
教育思 想
“仁”(核心)和“礼” “为政以德”(德治) “对鬼神之事敬而远之”
创办私学、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法家的法治思想—— “以法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 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
业教育等 墨家的兼爱、非攻—— 反对战争
平等博爱、热爱和平
32
四、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⑴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 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成为 中国思想文化取得显著进步的重要条件。 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 时和后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1:据记载:唐代大诗人李白曾隐居深山一心 炼丹;号称“诗佛”的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 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刘禹锡还公开宣扬自己“援 佛入儒”的思想历程。
材料2:宋代高僧智园曾经说:“尝谓三教之大, 其不可遗也。行正常,正三纲,得人伦之大体,儒有 焉;绝圣弃智,守雌保弱,道有焉;自因克果,反妄 归真,俾千变万态,复乎心性,释有焉。”
程朱理学 认识“理” 理是外在的,独
立于人存在的;
异 实现“理” 格物致知
陆王心学 理是内在的“心” 内心反省
哲学范畴 客观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的观点: 材料1 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
朱熹:“存天理,去人欲”
材回料答2: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 1.材料1中的一物“不理格”则指阙什了么一?物道他理们”认。为“天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2)内容
把天理和道德联系起来 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
共同点:
1、内容相同: 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
“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 原是“理”。
2、影响相同: 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 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赏花》
二程、朱子、阳明与友游园,时春风和煦,百花怒放。 友问:为何百花如此美丽?
二朱程子说说::““天 对生 ,的 天。生”的。”客观唯心主义
阳明说:“天生是天生的,但这是我看到了,百花才是
美丽的。” 主观唯心主义
同: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世界本原 异: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 “理”,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 “心”,认为本心是“理”。
第3课 宋明理学
课程标准: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 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儒学
春秋时期,应运而生 →战国后期,蔚然大宗 →秦朝时候,遭到打击 →西汉初年,逐渐复苏 →汉武帝时期,正统思想
→魏晋南北朝 严峻挑战
儒学面临严峻挑战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 唐朝诗人杜牧有感于南朝佛教盛行所做的一 首诗。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 不安,士人队儒家思想产生怀疑,开始寄希 望于宗教。于是,道教兴起,佛教盛行。从 王公贵族到黎民百姓,纷纷崇信佛教,皈依 佛门,甚至连皇帝也“舍身”佛寺。南朝梁 武帝,就曾三次舍身入寺院,“与众为奴”, 图谋政教合一。儒家思想因此面临严峻挑战。
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
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儒(根本)
(目的)
程
朱
宋理 明学
理
学
主
要 流 派
陆 王 心
学
程
程
朱
颢
颐
熹
陆
王
九
守
渊
仁
程朱理学
(1)代表人物:
程颢
程颐
朱熹
“程朱理学”: 北宋程颢、程颐对理学的发展作 出了突出贡献。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并成为 集大成者。所以将其通称为“程朱理学”。
三教图(清) 丁云鹏
课堂探究: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 和以上知识思考宋明理学是在怎样的背 景下兴起的?
◇ 魏晋南北朝,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冲击 儒学的统治地位。
◇ 三教之间相互吸纳渗透,隋朝出现三教合一 的社会潮流。
◇ 唐提出“三教并行”、复兴儒学。
“理学”一词的概念:
道、佛
理学以“理”(或“天理”)为核心,既贯通
(2010·潍坊模拟)以下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 A.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有着本质的区别 B.二者的主要差异在于求“理”的方法不同 C.二者都利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压抑、扼杀了人性 D.二者重气节、品质、责任、使命,对塑造民族性格有积极作用 【解析】选A。
典型例题探究
【例2】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
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的心动。在世界本原问题
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答案:D
【变式训练】(2010·北京高二检测)禅宗语云:“菩提本无树,明
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与此主张类似的古代思想
家是( )
A.孟子的仁政学说
B.朱熹的理学
C.董仲舒大一统主张
D.王阳明的心学
答案:D
学业达标训练
3.朱熹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中的“天理”主要是指( )
材理料”3与王“守人仁欲:”“是心什即么理”关“系知?行合一”
(“理”指儒家“伦致理良道知德为;圣是人对教立人关第系一) 义”。
材料24.材朱料熹2:和“材人料之3异关于于禽朱兽、,王是父关子于有贯亲通,明君理臣 材的料途5径程有颐何:差有“异义饿,?死夫事妇小有,别失,节长事幼大有”序,朋友有信” 材绝些程 陆 天料可、王理36取.朱主就根张主 张 在和据载张 “ 心不以:“ 致 中可上“格 良 。取为物知材的天致”料地地知,说方立”即明心,通?宋,既过我明为通自们理生过我今民实反学天立践思的对命、 ,主宋,学 回张为习 复明有往明 良理哪圣理 知学断; , 应采取什么态学度,?为万事开太平”;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可取的一面: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 ①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的意识。 ②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 ③崇尚道德、气节,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④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⑤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⑥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⑧凸显人性的庄严。 不可取的一面: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①尊卑等级观念;②重男轻女的观念;③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④因循守旧的观 念 ⑤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⑥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上述材料反映了唐宋时期我国思想文化发展呈现出怎样
的历史趋势?
三教合一
隋朝:“三教合一”,以儒学为主,吸收佛道的理论。 唐朝:三教并行,即尊道、礼佛、崇儒。
此图绘佛、道、儒 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 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 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 体现了中国古代“三教 合一”的社会思潮。画 面中,释氏坐于菩提树 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 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 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