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行为的类型PPT课件2 冀教版

合集下载

《动物行为的类型》课件3(14页)(冀教版八年级上)

《动物行为的类型》课件3(14页)(冀教版八年级上)

你知道这是一 种动物什么行 为吗? 动物的生殖行为 主要包括哪些方 面?
这种行为对动物 的生活有什么意 义?
迁 徙 行 为
探点㈡:动物的社群行为
1.什么是社群行为? 2.群体内成员之间有什么关系? 3.你知道的社群行为动物还有哪些?
通过本节的 学习,你有 什么收获?
必做题
一、选择题 1 金龟子遇到敌害后,会从植株上滚落到地面上装死,伺 机逃脱,这种行为属于( ) A 觅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 生殖行为 D 社群行为 2 冬天来临,燕子带着幼鸟飞向南方,这种行为属于( ) A 觅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 生殖行为 D 迁徒行为 3 夏天雄蛙在池塘边高声鸣叫,这种行为属于( ) A 觅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 生殖行为 D 社群行为 4 蝙蝠利用超声波分辨是否是可吃食物,这种行为属于 () A 觅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 生殖行为 D 社群行为
动物行为的类型








第二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探点㈠: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1.什么是动物的行为? 2.动物的行为有哪些主要类型?
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
发现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探究方案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探究实验收集数据
蚂蚁喜欢吃甜食
动物的防御行为
这种行为对பைடு நூலகம்物的生存和繁衍有什么意义
生殖行为
选做题
• 简答:蚂蚁的社群行为十分复杂。如下图,一群兵蚁守卫着筑在 枯树上的蚁穴的洞口,随时准备击退入侵者。
• ①蚂蚁的社群行为对其生存和生殖有什么意义? • ②你能说出这一蚂蚁“王国”内的社群组成以及各成员的职能吗?
课外探究:“人有人言,兽有
兽语”,设计方案,探究蚂蚁是用什么 样的“语言”进行交流的。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PPT优秀课件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PPT优秀课件
哼,你翻脸, 我也不客气
攻击行为有什么意义?
有利于获得食物、领域、配偶;有利于 种族的优化。
社群行为——一起生活的动物个体内不
同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 生活。
看,我们是和 谐的大家庭
社群行为有什么意义?
个体间分工合作,更利于获得食物、躲 避敌害、繁殖,更好地适应环境。
节律行为——一些动物表现出的具有周
期性、节律性的行为。 日节律、月节律、年节律
白天不要打扰我,物和繁殖,利于度过不利的 环境条件。
谢谢~
动物进行防御的方式多种多样
动物进行防御的方式多种多样
防御行为只能相对降低遭遇捕食的危险,减 少外来伤害。
双方是否是同种生物
领域行为
为什么狗常常走一段路就撒一点尿?
动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动物 的领域,动物用姿态、气味、鸣叫等方式来警告 周围的动物,以保卫自己的领域,这就是领域行 为。
第2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动物的多种行为。 2.举例说明动物行为对其生存和生殖的意义。
取食行为
取食行为指动物获得营养的活动,包括寻找、获取、 加工、摄入和贮藏食物等过程。
很多动物有诱捕猎物的 手段:如鮟鱇鱼以头顶 上的鳍刺作为诱饵
有些动物能利用工具猎 取食物:黑猩猩用草根 掏白蚁吃
求偶的方式多种多样
交尾
孵卵
繁殖行为有什么意义?
使种族得以延续,利于种族优化。
领域行为——动物用姿态、气味、鸣叫
或武力来保卫、占有自己领域的行为。
我的地盘 我做主
动物标记领域的方式不同
这种行为有什么意义?
• 提供安全活动场所,享有领域内部资源
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个体间由于争夺

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动物行为的类型 课程设计 课件

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动物行为的类型 课程设计 课件

讨论:
1)白蚁的群体是由几种 形态不同的蚁 组成的?它们各有何种功能?
2)白蚁群体的不同成员之间是如何分 工合作的,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
三、动物的社群行为
有的动物单独生活,有的动物集群生活。 集群生活的动物又分为几种类型,有的是一 般的群聚,没有首领也没有分工,像蝗虫、 带鱼、麻雀等。有的有首领或有职能的分工, 这是一种有组织的群体生活。
第17章 动物的行为 第一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一、什么是动物行为?
动物的行为就是动物的各种姿态和动作, 包括动物的爬行、走动、奔跑、跳跃、游 水、飞行、滑翔和其他运动方式;还包括 动物的取食、攻击、防御、繁殖、迁徙过 程中的各种动作;包括体态、体色、声音 等正常和异常的状态。
动物行为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任何一种 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的任何一种状态都 是表现出的一种行为。一个动物站立不动 只是竖耳静听或注目凝视,也都是一种行 为。
二、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快速浏览课文, 说一说:常见的动物的行为类型
合作探究:
小组内同学讨论完成第61面的表 17—1动物的行为类型表: 觅食行为: 防御行为: 生殖行为:
讨论动物的觅食行为、防御行为、
生殖行为对动物的生存和种群繁衍有 什么积极意义。
觅食行为 攻击行为 防御行为 贮食行为 繁殖行为 迁徙行为(节律行为)
无论是哪一种,我们把同种生物个体之 间除去生殖以外的各种联系的行为称为动物 的社群行为。
大白鲨捕食海豹全过程
Hale Waihona Puke

动物行为的特点PPT课件2 冀教版

动物行为的特点PPT课件2 冀教版

B)
A)
D.繁殖行为
4.冬天来临,燕子带者幼鸟飞向南方,这种行为属于( A.取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繁殖行为 D.节律行为
D)
5.下列昆虫中,具有社群行为的一组是( ) A.苍蝇、蚊子 B.蜜蜂、白蚁 C.蝗虫、蟋蟀
B
D.螳螂、蜻蜓
6.蜣螂滚粪球与那种行为有关( ) A.取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繁殖行为 7.孔雀开屏属于什么行为( A.取食行为 B.防御行为
1、抓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周恩来 2、与雄心壮志相伴而来的,应老老实实循环渐进的学习方法。——华罗庚 3、惟有学习,不断地学习,才能使人聪明,惟有努力,不断地努力,才会出现才能。——华罗庚 4、发愤早为好,苟晚休嫌迟。最忌不努力,一生都无知。——华罗庚 5、自学,不怕起点低,就怕不到底。——华罗庚 6、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7、应当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高尔基 8、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9、学习是我们随身的财产,我们自己无论走在什么地方,我们的学习也跟着我们在一起。——莎士比亚 10、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的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歌德 11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意思是:不要虚度年华,不然到了满头白发之时,只有徒叹奈何了。出自(宋)岳飞《满江红》。 12 人品、学问,俱成于志气;无志气人,一事做不得。 意思是:一个人之所以具有高尚的品德,渊博的学问,都是由于他有志气;没有志气的人,什么事也做不成。出自(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13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意思是。山是由土石日积月累而高耸起来的,长江大河是由点滴之水长期积聚而成的。比喻知识、业绩都是由少到多,由小到大长期积累、创造而成功的。出自(唐)刘禹 锡《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铭》。 14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知,不思则不得也。 意思是:学习必须以思考为根本,思考就能得到知识,不思考就得不到知识。出自(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15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蒿不可放缓。 意思是:作学问就象撑着逆水的船,连一蒿也不能放松。比喻学习不要自满,要坚持有恒。 16 为学须先立志。 意思是:作学问首先应当立志。出自〈朱熹语录〉 17 学者不患立志不高,患不足以继之耳;不患立言不善,患不足以践之耳。 意思是:作学问的人不怕志向立得不高,就怕不能持之以恒;不怕作品里的话说得不漂亮,就怕自己不照着做。出自 〈薛方山记述•上篇〉 18学者大不宜志小气轻,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进;气轻则以未知为已知,未学为已学。 意思是:学习要树立大志,没有大志就容易自满,自满了就不易有长进了。学习要有勇气,缺乏勇气,不懂的东西会自以为已经懂了,没有学到的东西会以为已经学到。出 自《近思录集注》卷二。 19学不博者,不能守约;志不笃者,不能力行。 意思是:学识不广博,就不能得其要领;志向不笃诚,就不能努力去做。出自(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20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意思是:学习贵在懂得提出疑问。有小疑问得到解决,总能有小进步;有大疑问得到解决,就能有大进步。出自《格言联壁•学问类》。

冀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动物行为的特点》课件2

冀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动物行为的特点》课件2
的目的是( C )
A.只是认识和利用对人类有益的动物 B.把有害的动物全部消灭 C.认识和利用对人类有益的动物,控制和防除对人类有害的 动物
D.以上三项都是
灭鼠的方法: 器械法、 药物法、 生物灭鼠。
随堂反馈
1、动物的行为是指( D )
A.动物的心脏跳动 B.动物的内部生理活动
C.动物的呼吸
D.动物的动作或活动
2、下列是动物行为的一项是( D )
A.田鼠的取食
B.大雁南飞
C.猫捉老鼠
D.以上三项均是
3、对于动物行为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动物行为是一个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 B.动物行为都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C.动物行为是由适应生活环境产生的,对于动物个体的生 存和种族延续有重要作用 D.动物行为是动物体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通过神经系统 和激素的调节产生的
4、动物在自然界表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行为,都是动物对 其周围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的适应。那么人类研究动物行为
动物行为的产生:
1、外界刺激或者体内的生理变化 2、自身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的作用 3、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
动物行为的特点:
1.是一个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包括动物身体 内部的生理活动变化; 2.动物的行为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3.是动物体的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 激素协调作用的结果。
动物行为的特点
动物世界,千姿百态,充满生机。如果你细 心观察,就会发现蝴蝶飞舞、大雁南飞、蜜蜂采 蜜、崇明鸟唱、雄鹰捕兔、亲鸟育雏等等动物的 行为。动物的习性各异,行为复杂。人类的生活
与动物有着密切的关系。
鸟 类 育 雏
蜘 蛛 织 网
动 物 觅 食
海 豚 戏 球

动物行为的特点PPT课件2 冀教版

动物行为的特点PPT课件2 冀教版

生殖 5、在繁殖季节里,亲鸟将食物带回巢喂养雏鸟,这属于 ____ 行为。
二、判断题
对) 1.响尾蛇的红外感受器受破坏,其觅食行为就会受到影响。(
2、孔雀开屏、母鸡孵小鸡、青蛙高昂鸣叫都是生殖行为。(对) 3、人的心脏在不停的跳动是动物的行为。 ( 错)
三、下列动物的行为分别属于什么行为: 蚂蚁觅食、孔雀开屏、刺猬蜷曲成刺 球、羊低头把角朝外、春季青蛙鸣声、 蜥蜴断尾逃跑、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的 改变而改变、鸟的筑巢育雏等。
举例:如:蜜蜂、蚂蚁、狮子、狒狒 意义:能够使动物的子代数量增加 ,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蜜蜂的社群生活
归纳
动物种类 工蚁(工蜂) (雌性,不育) 兵蚁 雄蚁(雄蜂) 形体特征 小
颚特别大 稍大
雌蚁----蚁后 最大 (雌蜂----蜂王)
工作 筑巢、觅食、哺 育 争斗、保卫蚁穴 与雌蚁(雌蜂) 交配 繁衍后代,被称 “产卵机器”
1、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高士其 2、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 ——高士其 3、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 ——谢觉哉 4、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 5、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贝尔纳 6、学习要注意到细处,不是粗枝大叶的,这样可以逐步学习摸索,找到客观规律。 ——徐特立 7、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8、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 列宁 9、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 华罗庚 10、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 ——苏霍姆林斯基 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 ——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 ——布瓦罗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华罗庚 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 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 ——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 ——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列夫· 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 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约翰 · 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 ——高尔基 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 ——别林斯基

冀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4.2.2《动物行为的类型》课件 (共19张PPT)

冀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4.2.2《动物行为的类型》课件 (共19张PPT)

2.蝴蝶的成虫有长长的、卷曲着的喙,只能吸食花蜜和 露水;蜻蜓的幼虫叫水虿,生活在水中,能捕食蚊子的幼虫 等。“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诗句分别描绘了 这两类昆虫的 ( ) C A.防御行为、取食行为 B.防御行为、迁徙行 为 C.取食行为、繁殖行为 D.迁徙行为、繁殖行 为
3.生活在海底的比目鱼,能随周围环境颜 色的改变而变换身体的颜色和图案,这种行 D ) 为对于比目鱼来说( A.有利于保护自己 B.有利于逃避敌害 C.是一种防御行为 D.以上三项都对
第二节动物行为的类型
你知道这些动物 在干嘛? 它们的行为称作 什么? 觅食行为
贮食行为:动物贮藏粮食的行为。贮食行为对于动物
度过缺少食物的难关,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十分有利。
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
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配偶、 领域或巢穴而相互斗争的行为。
意义
• 攻击行为使强健者容易得到猎食、繁殖 等机会,对于动物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 延续是有利的
而形成的周期性的、有节律性体之 间维持群体共同生存的 一系列行为。
工蚁:建筑,外出寻食、喂养幼蚁
蚁后:专职产卵 兵蚁:颚大,保卫蚁穴 雄蚁:专门与蚁后进行交配
小结:动物的行为 • 觅食行为 • 贮食行为 • 攻击行为 • 防御行为 • 繁殖行为 • 节律行为 • 社群行为
则飞快地奔向洞穴躲藏起来。想一想,老
鹰和野兔各表现出了哪种类型的动物
行为?
1.下列现象各属于什么行为: (1)两只公羚羊为争夺一只雌羊而格斗。 (攻击行为 ) (2)乌贼受到鲨鱼攻击时会发射“烟幕弹”。 防御行为 ( ) (3)遇苍鹰时老母鸡把一群小鸡护在翅膀下。 (防御行为 ) (4)雄鸟占领了巢区,造好了鸟巢,引诱雌鸟 繁殖行为 ) 的到来。(

动物行为的类型 课件 2021-2022学年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动物行为的类型 课件  2021-2022学年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动物的行为主要有哪几类?
攻击行为
动物行为的 主要类型
社群行为
节律行为
防御行为 繁殖行为
思考一: 1、你认为蚂蚁可能爱吃什么食物呢? 2、你怎样证明你的观点? 3、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蚂蚁爱吃什 么食物,说出思路即可。
小组内讨论,注意设置对照、控制变量。
实验法:通过各种实验研究动物的行为。 通常改变诱导某些动物行为发生的外在因素 ,然后观察动物行为怎样进行,再分析研究 动物行为产生的缘由。
注意:点到为止,大 多数不致命
它俩在做啥?
别惹我!
箭毒蛙
防御行为:
防御行为就是动物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
防御形式多种多样。
攻击行为与防御行为的区别:
1、攻击行为是发生在同种动物之间,而防御行为一般 是发生在不同种动物之间。 2、攻击行为双方争斗虽然相当激烈,但很少受到致死 性伤害。而防御行为有可能被敌害致死。
雁南飞
冬眠的动物
意义:
动物复杂多样的行为,使动物能更好 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了动物存活和繁 殖的机会。
我是花吗?
下列属于动物行为吗?
1.鸟儿鸣叫,筑巢,孵卵,育雏 (繁殖行为) 2.狼捕鹿,鹿奔跑 (觅食行为,防御行为)
3.变色龙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体色 (防御行为)
4.血液在家兔的循环系统内循环流动 ( X )
观察法:在自然环境中实地观察动物的各 种行为。可借助工具或直接观察。观察时要 详细、真实、客观地做好记录。
思考二:蚂蚁发现食物后怎样将食物 运回蚁窝呢?
社群行为:
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维持群体共同 生存的一系列的行为。
特点: 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有的群体还形成了等级制度; 个体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动物行为的类型
上节回顾 动物行为的特点
1 动物的行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动物行为的产生离不开动物自身 感觉器官
2
、运动器官 的作用,也离不开神经系统 和
激素 的调节作用。
动物的行为是对环境的 适应 ,对个
3 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有重要作用。
取食行为、贮食行为
动 领域行为 物 行 攻击行为、防御行为 为 繁殖行为 包 节律行为 括
(七)节律行为
概念:动物的活动和行为表现出的周
期性现象。
特点:动物的行为具有周期性、节
节 律性

(1)昼夜节律(昼行性如蜂、蝶、鸣禽,

夜行性如鼠、蝙蝠、猫头鹰)
为 分 (2)潮汐节律(藤壶在涨潮时在水下觅食
类 蟹类在退潮时爬出洞穴在海滩觅食)
(3)季节节律(许多鸟类的迁徙、换羽、
两栖类与爬行类的冬眠、鱼类的洄游行
B 2.蜥蜴在被捕捉后往往会自断尾巴,它的这种行为属于( )
A.攻击行为 B.防御行为 C.节律行为 D.繁殖行为
A 3.人们养蜜蜂取蜜,是利用了蜜蜂的( )
A.贮食行为 B.攻击行为 C.防御行为 D.繁殖行为
D 4.冬天来临,燕子带者幼鸟飞向南方,这种行为属于( )
A.取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繁殖行为 D.节律行为
1、尺蠖的外形和颜色酷似树枝属于_防___御__________行为。 2、 动物的行为是对复___杂___多__变___的___环境 的适应表现。
3、冬季来临,大雁带着幼鸟飞向南方,这属于动物的
_迁__徙___(__节___律___) 行为。
4种.行为变对色变龙色能龙随具周有围__颜_防_色__御的__变__化__,__而意变义换。身体的颜色和图案,这 5、在繁殖季节里,亲鸟将食物带回巢喂养雏鸟,这属于生___殖_行为。
A ,撒尿是属于( )
A.领域行为 B.防御行为 C.繁殖行为 D.节律行为
B 9.“蜻蜓点水”与下列那种行为的结果相同( )
A.母鸡孵卵 B.鲫鱼产卵 C.海豚戏水 D.大雁迁徙
C 10.雄蛙在生殖季节鸣囊鼓起,发出声音,此行为属于( )
A.取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生殖行为 D.节律行为
二、填空题
为等)
(4)生物钟节律
概念:指同种生物个体之间除生殖以外的维持 群体生存的一系列行为
特点:
社 群
(1)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2)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3)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制度

(4)个体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交流

如:蜜蜂、蚂蚁、狮子、狒狒
意义:能够使动物的子代数量增加,有利 于种群的繁衍
节律 行为
社群 行为
与获得食物和处理食 物有关的行为
动物的生存空间
同种个体间由于争夺食 物、配偶、领域等发生
相互攻击或斗争。
保护自己、防御敌害
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
动物周期性的、有节 律的行为
同种动物集群活动,群 体内成员分工合作、共
同维持群体生活
影响动物的生活分布
取食、繁殖、抚育后代
有利于物种的优势种群形成
.

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

领域等发生相互攻击或斗争的行为。



攻击行为对他们生存有何意义?
攻击行为使强健者得到猎食、繁殖机 会,维持个体生存,有利于种族延续。
(五)防御行为
1、什么是动物的防御行为? 动物对付外来侵略,保护自身或群 体中其他个体的行为。包括:逃跑 躲避、静止不动、释放臭气、集体 御敌等。
社群行为—试试看88页
动物种类
形体特征
工蚁(工蜂) 小
(雌性,不育)
兵蚁
颚特别大
雄蚁(雄蜂) 稍大
雌蚁----蚁后 最大 (雌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王)
工作 筑巢、觅食、哺 育
争斗、保卫蚁穴
与雌蚁(雌蜂) 交配 繁衍后代,被称 “产卵机器”
实际用
对动物不同行为类型,合理开发、 利用,提高经济效益。
如: 1、保护青蛙,防治害虫。 2、饲养业:延长光照,改变动物繁殖周期 3、动物对环境敏感,预报天气等。
有利于个体保存和种族延续,以及 种间斗争 繁衍后代,最大限度的保持后代存活
有利于动物获得食物、寻求适宜繁 殖场所、避开不良生活环境 有利于种群更好的适应环境、获取 食物、对付敌害
举例
狼追捕羊
狗撒尿做标记
斗鸡、斗蟋蟀
壁虎断尾
孔雀开屏 鸟类迁徙、蛇
冬眠 白蚁群体、狒
狒群体
课堂练习一、选择题 A 1.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攻击行为的是( ) A.两只雄性盘羊为争夺一只雌性盘羊而发生争斗 B.一只狗和一只猫为争夺一块骨头而相互追赶 C.一只老鹰追赶一只奔跑的野兔 D.龙虾举起蟹钳反击天敌的进攻
B 5.下列昆虫中,具有社群行为的一组是( )
A.苍蝇、蚊子 B.蜜蜂、白蚁 C.蝗虫、蟋蟀 D.螳螂、蜻蜓
A 6.蜣螂滚粪球与那种行为有关( )
A.取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繁殖行为 D.节律行为
C 7.孔雀开屏属于什么行为( )
A.取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生殖行为 D.节律行为
8.狗外出时走的再远也不忘记回家的路,但它走不多远就要撒尿
2、防御行为对他们生存有何意义?
维持个体生存,有利于种族延续。
概念:与动物生长繁殖后代有关的行为
繁 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空间、
殖 求偶、交配、孵卵以及对后代的抚育等

意义:动物的子代数量增加,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举例:孔雀开屏、鸟的筑巢、袋鼠抚育后代、 蜻蜓点水、母鸡孵卵、青蛙鼓囊鸣叫等
二、判断题
1.响尾蛇的红外感受器受破坏,其觅食行为就会受到影响。(对)
2、孔雀开屏、母鸡孵小鸡、青蛙高昂鸣叫都是生殖行为。(对)
3、人的心脏在不停的跳动是动物的行为。
社群行为
想一想 (一)觅食行为 概念:通过独特的方式获得食物和处理 食物有关的活动行为。 特点:捕食方式多种多样, 贮食
动物的这些取食行为有什么意义?
意义:供自己及自己的后代享用而让自己
生存下来。是动物最基本的行为方式。
(二)贮食行为
(三)领域 行为
动物生存的空间,可以取食、繁殖、抚育后代。 常以姿态、气味、鸣叫等方式来警告周围的动 物,以保护自己的领域。
大家谈:
动物的防御行为和攻击 行为有什么不同?
想一想:
一只老鹰在天空中盘旋, 当它发现草地上的一只野兔 时,立即俯身冲下捕捉野兔,野兔则 飞快地奔向洞穴躲藏起来。想一想, 老鹰和野兔各表现了哪种类型的动物 行为?
课堂小结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类型
概念
作用
取食 行为
领域 行为
攻击 行为
防御 行为
繁殖 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