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汽车悬架设计

合集下载

桑塔纳悬架系统毕业设计

桑塔纳悬架系统毕业设计
1、根据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或题目,认真填写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2、指导学生查阅参考文献、阅读相关书籍,学习和课题有关的专业知识;
3、指导学生完成开题报告的撰写工作,负责学生开题报告的内容、结构和书写格式审查,把好毕业设计(论文)的开题报告关;
4、制订指导计划,在资料、实验等有关方面帮助学生作好准备工作;
2、13年3月1日~3月30日:完成开题报告和一篇外文资料翻译工作;
3、13年4月1日~5月20日:完成毕业设计的相关设计与计算,绘制相关图纸,编制毕业设计说明书(草稿);
4、13年5月21日~6月10日:修改完善设计说明书和图纸,择日进行毕业设计答辩、成绩考核。
学 生
(签名) 年 月 日
指 导
教 师
主要研究内容:
1、进行文献查询、研究汽车悬架系统原理、类型及总体布置;
2、以桑塔纳轿车为研究对象,进行汽车悬架总体方案分析与设计;
3、选择相关性能参数,进行汽车悬架结构设计与计算;
4、进行主要零部件设计。
要求:
1、完成汽车悬架总体方案、结构设计和主要零部件设计;完成相关图纸绘制和不低于2万字的设计说明书;
(签名)年月日
教研室
主 任
(签名) 年 月 日
学 院
(签章) 年 月 日
2、熟悉AutoCAD和PRO/E设计软件使用,图纸要求全部使用计算机绘制,毕业论文(设计)必须使用Word软件撰写打印;
3、完成不低于5千字的论文文献综述(题目自拟);完成不低于是2千字的与专业相关的外文资料翻译工作(原文自找)。
时间安排:
1、13年1月1日~2月30日:进行资料收集,文献综述写作;
8、指导学生做好答辩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9、做好与毕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计相关的其它工作。

轿车前麦弗逊悬架毕业设计

轿车前麦弗逊悬架毕业设计

毕业披廿(论文)奇瑞轿车前麦弗逊悬架设廿可修编・X 11Abstract21绪论31.1课题背景和意义 (3)1.2悬架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4)1.3悬架的发展體势 (5)1.4课题主要容和研究目的 (5)2悬架结构方案分林62.1悬架总成分析 (6)2.2独立悬架优缺点分析 (6)2.3独立悬架特点与分类 (7)2.3.1双横臂式悬架构造及其特征分析 (7)2.3.2单横臂式悬架构造及其特征分析 (7)2.3.3单斜臂式悬架构造及其特征分析 (9)2.3.4麦弗逊式悬架构造及其特征分析 (10)3麦弗遜戏数立悬架atm3.1麦弗逊式独立悬架设计ffliS 113.3麦弗逊悬架的结构分林 (12)3.4悬架的耶性特性设计 (13)3.5悬架挠度£的设计 (13)3.5.1悬架静挠度£的设计 (13)3.5.2悬架动挠度办设计 (14)3.6悬架呷性元件设计 (14)3.6.1螺旋耶簧分林 (14)3.6.2螺旋耶簧地质料及许用应力选取 (15)3.6.3弹簧参数的计算选择 (15)3.6.4计算空载M度 (16)3.6.5计算满载M度 (16)3.6.6按照満载运算弹簧拥丝的直径 (16)3.6.7螺旋耶簧校核 (17)3.6.8 小结 (17)3.7导向机构设计 (18)3.7.1导向机构地设计要求 (18)3.7.2导向机构的布置参数 (19)3.7.3导向机构的受力分林 (22)3.7.4横臂轴线安81方法地选取 (22)3.7.5横瞿臂参数对车轮定位参数地改变 (23)3.7.6导向机构建模 (24)3.8减振器的设计 (24)3.8.1城振器的简单分类 (24)3.8.2双向筒贰液力械振器工作原理 (25)3.8.3相对阻力系数屮 (25)3.8.4城振器阻尼系数6地确定 (26)3.8.5城振器工作缸直径D地确定 (26)3.8.6 小结 (27)3.9横向稳定器 (28)3.10悬架結构元件 (29)4甫轮定位参数304.1主舗后頓角 (30)4.2主细蹶角 (31)4.3前轮外倾角 (33)4.4前轮前束 (34)结東培35辞36参考文It 37ft要悬架为当今汽车组成必不可少得一部分,他完成让车身与轮胎有效的術接地作用。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84轿车双摆臂悬架的设计及产品建模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84轿车双摆臂悬架的设计及产品建模

目录1 前言 (1)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2主要研究内容 (2)2 悬架 (4)2.1 悬架的功用和组成 (4)2.2 悬架系统的自然振动频率 (4)2.3 汽车悬架的类型 (5)2.4 双横臂独立悬架 (6)3.悬架主要参数的确定 (8)3.1 悬架静挠度f (8)c3.2 悬架的动挠度f (9)d3.3 悬架弹性特性 (9)3.4 后悬架螺旋弹簧刚度及应力计算 (9)4 独立悬架导向机构设计及强度校核 (13)4.1 设计要求 (13)4.2 导向机构的布置参数 (13)4.3 双横臂式独立悬架导向机构设计 (16)5 减振器机构类型及主要参数的选择计算 (20)5.1 分类 (20)5.2 相对阻尼系数ψ (20)5.3 减振器阻尼系数δ的确定 (21)F的确定 (22)5.4 最大卸荷力5.5 简式减振器工作缸直径D的确定 (22)6 Pro/E三维建模 (24)6.1 关于Pro/E (24)6.3 应用现状 (27)6.4 本章小结 (27)7 结论 (28)参考文献 (29)致谢 (30)附录 (31)1 前言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悬架是保证车轮或车桥与汽车承载系统(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之间具有弹性联系并能传递载荷、缓和冲击、衰减振动以及调节汽车行驶中的车身位置等有关装置的总称。

悬架最主要的功能[1]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或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并缓和汽车驶过不平路面时所产生的冲击,衰减由此引起的承载系统的振动,以保证汽车的行驶平顺性。

为此必须在车轮与车架或车身之间提供弹性联接,依靠弹性元件来传递车轮或车桥与车架或车身之间的垂向载荷,并依靠其变形来吸收能量,达到缓冲的目的。

采用弹性联接后,汽车可以看作是由悬挂质量(即簧载质量)、非悬挂质量(即非簧载质量)和弹簧(弹性元件)组成的振动系统,承受来自不平路面、空气动力及传动系、发动机的激励。

为了迅速衰减不必要的振动,悬架中还必须包括阻尼元件,即减振器。

(最新版)汽车悬架毕业设计论文

(最新版)汽车悬架毕业设计论文

(最新版)汽车悬架毕业设计论⽂摘要悬架是现代汽车上的重要总成之⼀,它把车架(或承载式车⾝)与车轴(或与车轮)弹性的连接起来.其主要任务是传递作⽤在车轮与车架(或承载式车⾝)之间的⼀切⼒和⼒矩,并且缓和不平路⾯传给车架(或承载式车⾝)的冲击载荷,衰减由冲击载荷引起的承载系统的震动,以保证汽车的正常⾏驶。

本次⽂就是对载货汽车后悬架主副簧进⾏设计并对设计结果进⾏校核,保证设计满⾜汽车对安全⽅⾯的要求。

本次设计⾸先根据汽车后轴载荷和⾮簧载质量确定每副钢板弹簧的载荷,通过钢板弹簧满载和空载载荷的不同来确定主副簧的刚度分配,同时根据汽车轴距来确定钢板弹簧的长度。

根据公式算出钢板弹簧所需总惯性矩,这样就能算出钢板弹簧的⼤致厚度和宽度。

⽤画图法可以确定每个钢板弹簧的长度。

最后对钢板弹簧进⾏校核,保证钢板弹簧满⾜要求。

关键词:钢板弹簧;复合簧;后悬架。

Abstractsuspension assembl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modern automotive, it links the frame (or Unibody) and axle (or wheel) . Its main task is to pass the effect of all force and torque between the wheel and the frame, and relax the impact load of the frame passed from rough road to ensure the normal running of the car. The article is to design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pring of rear suspension, and check the design to ensure the design meets automotive safety requirements. The design is first based on the vehicle rear axle load and non-sprung mass to determine the load of each leaf spring, according the different loads of full and no load to distribution the stiffness, while use the vehicle wheelbase to determine calculate the approximate thickness and width. Drawing method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length of each leaf spring. Finally, check the leaf springs to ensure it meet the requirements.Keywords: leaf spring; composite spring; rear suspension⽬录引⾔ (3)1.1 汽车的发展历史 (3)1.2 汽车的构造 (4)1.3 汽车悬架系统的作⽤、组成与分类 (4)1.3.1 汽车悬架系统的作⽤ (4)1.3.2 汽车悬架系统的组成 (5)1.3.3 汽车悬架系统的分类 (6)1.4 该项研究的⽬的与意义 (7)1.5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8)1.6 钢板弹簧 (9)1.6.1 钢板弹簧的基本结构和作⽤原理 (9)2 钢板弹簧的布置⽅案及材料选择 (10)3 汽车后悬架系统钢板弹簧的设计计算 (11)3.1 设计给定参数 (11)3.2 钢板弹簧主要参数的确定 (11)3.2.1 前后悬架静挠度和动挠度的选择 (11)3.2.2 钢板弹簧满载弧⾼的选择 (12)3.2.3 钢板弹簧长度的确定 (12)3.2.4 悬架主、副钢板弹簧的刚度分配 (12)3.2.5 钢板弹簧所需的总惯性矩的计算 (14)3.2.6 根据强度要求计算钢板弹簧总截⾯系数 (15)3.2.7 钢板弹簧平均厚度的计算 (16)3.2.8 验算在最⼤动⾏程时的最⼤应⼒ (16)3.2.9 钢板弹簧叶⽚断⾯形状及尺⼨的选择 (17)3.3 钢板弹簧的设计及校核 (19)3.3.1 钢板弹簧各⽚长度的确定 (19)3.3.2 钢板弹簧刚度的验算 (21)3.4 钢板弹簧总成在⾃由状态下的弧⾼和曲率半径计算 (23)3.4.1 钢板弹簧总成在⾃由状态下的弧⾼ (23)3.4.2 钢板弹簧总成在⾃由状态下的曲率半径 (25)3.4.3 钢板弹簧叶⽚在⾃由状态下曲率半径的计算 (25)3.4.4 钢板弹簧各叶⽚在⾃由状态下的曲率半径和弧⾼的计算 (27)3.4.5 钢板弹簧总成弧⾼的核算 (29)3.5 叶⽚端部形状的选择 (31)3.6 钢板弹簧两端与车架的连接 (32)3.7 钢板弹簧弹簧销和卷⽿的设计 (32)3.7.1 弹簧销的设计 (32)3.7.2 卷⽿尺⼨的确定 (33)4结论 (34)参考⽂献 (35)5 致谢 (36)引⾔1.1 汽车的发展历史⾃1886年世界上第⼀辆汽车诞⽣以来,汽车已经历了120多年的发展来历程。

汽车悬架优化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

汽车悬架优化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

4.4.4主销内倾角的优化 (23)4.4.5轮距优化 (23)4.4.6各定位参数同时优化 (24)4.4.6.1前束优化后的图形 (25)4.4.6.2车轮外倾角优化后的图形 (25)4.4.6.3主销后倾角优化后的图形 (25)4.4.6.4主销内倾角优化后的图形 (25)4.4.6.5轮距变化优化后的图形 (26)4.4.6.6各参数优化前后的数值表 (26)4.4.6.7小结 (27)结论 (27)致谢 (27)参考文献 (27)引言汽车悬架是汽车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

汽车悬架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能平顺地行驶。

另外,悬架系统能配合汽车的运动产生适当的反应,当汽车在不同路况作加速、制动、转向等运动时,能提供足够的安全性,保证操纵不失控。

所以,悬架是汽车底盘中最重要、也是汽车改型设计中经常需要进行重新设计的部件。

汽车行驶中路面的不平坦、凸起和凹坑使车身在车轮的垂直作用力下起伏波动,产生振动与冲击;加减速及制动和转弯使车身产生俯仰和侧倾振动。

这些振动与冲击会严重影响车辆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等重要性能。

悬架作为上述各种力和力矩的传动装置,其传递特性能的好坏是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

只有当汽车底盘配备了性能优良的悬架,才会得到整车性能优良的汽车。

悬架按照结构分大体可以分为独立式悬架和非独立式悬架。

非独立悬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强度高、保养容易、行车中前轮定位变化小的优点,但由于其舒适性及操纵稳定性都较差,在现代轿车中基本上已不再使用,多用在货车和大客车上。

独立悬架是每一侧的车轮都是单独地通过弹性悬架悬挂在车架或车身下面的。

其优点是:质量轻,减少了车身受到的冲击,并提高了车轮的地面附着力;可用刚度小的较软弹簧,改善汽车的舒适性;可以使发动机位置降低,汽车重心也得到降低,从而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左右车轮单独跳动,互不相干,能减小车身的倾斜和震动。

毕业设计--轻型载货汽车悬架的设计[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轻型载货汽车悬架的设计[管理资料]

轻型载货汽车悬架的设计摘要:汽车悬架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

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能平顺地行驶。

参照力帆LFJ3048的基本参数,根据载货汽车悬架系统的要求,设计出符合国家标准的悬架系统。

悬架的设计主要是通过汽车主要的质量参数的分析,初步制定悬架系统的结构方案。

本设计的弹性元件选择钢板弹簧,经过设计计算确定钢板弹簧的主要尺寸和结构形式。

通过数据的论证确定悬架的结构方案与主要参数,利用计算机绘制图纸。

在设计过程中即要考虑设计的合理性,同时还要考虑结构简单、成本低等因素。

通过计算得出的数据表明此次设计的悬架系统符合设计要求。

关键词:;悬架设计;钢板弹簧Dgsign carry cargo car of light tack suspensionZhaowei(Vehicle Engineering 2009,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224)Abstract:Automotive suspension is the frame and wheel axle or between all the force of the floorboard of the connected device, Its role is to transfer function between the wheel and the frame of torsional force and is buffered by the uneven pavement on the body and chassis of impact, resulting in reduced vibration, to ensure that the car can run smoothly. The design is mainly truck suspension design. My design is based Lifan LFJ3048 basic paramete,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ruck suspension systems, suspension systems designed in line with national design is main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quality parameters of the car, and determine the structure of the original suspension system the leaf spring elastic element, has been calculated to determine the size and structure of the main leaf spring. Through the data to calculate and determine the structure scheme and main parameters of suspension,and using computer drawing drawings .In the design process is to consider the rationality of the design should also consider the simple, low cost the calculated data show that suspension system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Key words:truck;suspension design;plate sping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概述 (1)悬架的功用和组成 (1) (2) (4)2 悬架基本参数的确定 (5) (5) (5) (6) (6) (6)、副簧刚度的分配 (7)3 钢板弹簧的设计 (9) (9) (9) (9) (9) (10) (12) (12) (12)钢板弹簧的刚度验算 (14) (17)H......................................................................... 错误!未定义书签。

汽车前悬架部分毕业设计

汽车前悬架部分毕业设计

前言本小组程设计的课题是悬架的设计。

在选择车型时我们参考以下几个要求:可靠,坚固,耐用,使用成本较低,油耗处于国内中等水平,为当前主流技术水平,车型新颖等等。

所以,悬架的设计宜选用成熟技术,零部件,彻底的贯彻“三化”原则,较为合理的成本控制。

选择参考车型为日产NV200。

悬架是现代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因而悬架设计成功与否,极大的影响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对整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汽车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人们对汽车的性能的认识更多的靠更为直接的感观感受,而这种感官感受都是由汽车悬架传递给驾驶者的,人们对汽车悬架的设计也是越来越重视。

因此,对汽车操纵稳定性﹑平顺性的提升成为了各大汽车厂商的共识。

与此关系密切的悬架系统也被不断改进,主动半主动悬架等具有反馈的电控系统在高端车辆上的应用日趋广泛。

无论定位高端市场,还是普通家庭的经济型轿车,没有哪个厂家敢忽视悬架系统及其在整车中的作用。

这一切,都是因为悬架系统对乘员的主观感受密切联系。

悬架系统的优劣,乘员在车上可以马上感受到。

现在悬架的设计也是国内汽车厂商一个重要提升的方向。

以前对汽车的要求相对较低,国人更注重外观和汽车配置方面的要求,因此对汽车悬架的概念及要求并没有很高的要求。

随着现在人们对汽车操纵稳定性﹑平顺性越来越重视,人们不仅需要一辆好看配置高的车,更需要一辆好开乘坐舒适的车。

因此现在国内出现很多汽车厂商将新汽车的悬架设计及调校交给国外一些有实力汽车厂商,这也实实在在的提升了自身车型的市场竞争力,不过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国内悬架设计及调校所存在的问题,也使我们知道悬架设计的重要性,从而让我们对汽车悬架设计更加重视。

悬架从无到有,是人们对汽车稳定性﹑平顺性不断追求下诞生。

悬架从简单到复杂,是人们对更高的汽车稳定性﹑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的不断追求。

所以对悬架设计的重视,就能使整车性能得以提升,从而提高车型的竞争力,赢得更好的表现。

而悬架设计涉及到部件与整体的关系。

越野车前悬架优化毕业设计

越野车前悬架优化毕业设计

第1章绪论1.1悬架概况根据导向机构的结构特点,汽车悬架可以分为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

非独立悬架两侧的车轮由一根整体式车桥相连,车轮连同车桥一起通过弹性悬架与车架连接。

特点是当一侧的车轮遇到路面冲击而跳动时,必然导致另一侧车轮在汽车横向平面内摆动。

非独立悬架由于非簧载质量比较大,高速行驶时悬架受到冲击载荷比较大,平顺性较差。

独立悬架的车桥做成断开的,每一侧车轮可以单独通过弹性悬架与车架连接。

结构较非独立悬架复杂,但两侧的车轮单独跳动时互不影响,可以提高乘坐的舒适性和平顺性。

独立悬架使得发动机可放低安装,有利于降低汽车重心,并使结构紧凑。

独立悬架允许前轮有大的跳动空间,有利于转向,便于选择软的弹簧元件使平顺性得到改善。

同时独立悬架非簧载质量小,可提高汽车车轮的附着性。

按照弹性原件的种类,汽车悬架又可以分为钢板弹簧悬架、螺旋弹簧悬架、扭杆弹簧悬架、空气悬架以及油气悬架等。

钢板弹簧又叫叶片弹簧,它是由若干不等长的合金弹簧片叠加在一起组合成一根近似等强度的梁。

钢板弹簧在载荷作用下变形,各片之间因相对滑动而产生摩擦,可促使车架的振动衰减。

钢板弹簧本身还兼起导向机构的作用,可不必单设导向装置,使结构简化,并且由于弹簧各片之间摩擦引起一定减振作用。

螺旋弹簧是用弹簧钢钢棒料卷制而成,它们有刚度不变的圆柱形螺旋弹簧和刚度可变的圆锥形螺旋弹簧。

螺旋弹簧大多应用在独立悬架上,尤以前轮独立悬架采用广泛。

由于螺旋弹簧只承受垂直载荷,它用做弹性元件的悬架要加设导向机构和减振器。

它与钢板弹簧相比具有不需润滑,防污性强,占用纵向空间小,弹簧本身质量小的特点,因而现代轿车上广泛采用。

按照作用原理,可以分为被动悬架、半主动悬架和主动悬架[1]。

目前多数汽车上都采用被动悬架,汽车姿态只能被动地取决于路面及行驶状况和汽车的弹性元件,导向机构以及减振器这些机械零件。

半主动悬架根据簧上质量相对车轮的速度响应、加速度响应等反馈信号,按照一定的控制规律调节弹簧的阻尼力或者刚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电动汽车多功能转向系统(悬架设计)学生:专业:车辆工程班级:学号:指导老师:目录摘要 .............................................................................................................................................................. - 4 - Abstract........................................................................................................................................................ - 5 - 前言 .............................................................................................................................................................. - 6 - 设计背景:........................................................................................................................................... - 6 - 课题来源及要求:............................................................................................................................... - 6 - 主要内容:........................................................................................................................................... - 7 - 产品展示:........................................................................................................................................... - 7 - 第一章悬架分析选型............................................................................................................................... - 9 -1.1悬架结构方案选择........................................................................................................................ - 9 -1.1.1 设计对象车型参数................................................................................................................... - 9 -1.1.2 独立悬架与非独立悬架结构形式的选择....................................................................... - 9 -1.1.3 悬架具体结构形式的选择............................................................................................. - 10 -1.1.4 弹性原件选择................................................................................................................. - 10 -1.1.5 减振元件选择................................................................................................................. - 10 -1.2传力构件及导向机构.................................................................................................................. - 10 -1.3横向稳定器.................................................................................................................................. - 11 -1.4 下摆臂类型选择......................................................................................................................... - 11 - 第二章悬架主要参数确定....................................................................................................................... - 12 -2.1悬架挠度计算.............................................................................................................................. - 12 -f的计算 .................................................................................................... - 12 -2.1.1悬架静挠度cf计算 ....................................................................................................... - 13 -2.1.2 悬架动挠度d2.1.3 悬架刚度计算................................................................................................................. - 14 - 第三章弹性元件设计............................................................................................................................... - 15 -3.1 螺旋弹簧的刚度......................................................................................................................... - 15 -3.2 计算螺旋弹簧的直径................................................................................................................. - 15 -3.3 螺旋弹簧校核............................................................................................................................. - 16 -3.3.1 螺旋弹簧刚度校核......................................................................................................... - 16 -3.3.2 弹簧表面剪切应力校核................................................................................................. - 16 - 第四章减振器设计................................................................................................................................... - 17 -4.1 减振器结构类型的选择............................................................................................................. - 17 -4.2 减振器参数的设计..................................................................................................................... - 18 -4.2.1 相对阻尼系数ψ............................................................................................................. - 18 -4.2.2 减振器阻尼系数 的确定............................................................................................. - 18 -F的确定 ....................................................................................... - 19 -4.2.3 减振器最大卸荷力4.2.4 减振器工作缸直径D的确定......................................................................................... - 19 -4.3 横向稳定杆的设计..................................................................................................................... - 21 -4.3.1 横向稳定杆的作用......................................................................................................... - 21 -4.3.2 横向稳定杆参数的选择................................................................................................. - 21 - 第五章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导向机构设计............................................................................................... - 21 -5.1导向机构的布置参数.................................................................................................................. - 21 -5.1.1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的侧倾中心...................................................................................... - 21 -5.2 导向机构受力分析..................................................................................................................... - 23 -5.3 下横臂轴线布置方式的选择..................................................................................................... - 24 -5.4 下横摆臂主要参数..................................................................................................................... - 25 - 第六章论文总结................................................................................................................................... - 27 - 致谢 ............................................................................................................................................................ - 28 - 参考文献..................................................................................................................................................... - 29 -摘要根据对汽车悬架的研究以及资料的查阅,着重阐述了应用于多功能转向电动汽车麦佛逊式独立悬架的设计与计算,在保证电动车能原地旋转以及侧向行驶对悬架的布置进行全新设计,包括汽车悬架类型选择,不同类型悬架的优缺点,和各种类型悬架应用状况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