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中考语文复习试卷(一)

合集下载

徐州市丰县中考语文试卷

徐州市丰县中考语文试卷

徐州市丰县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 (共8题;共24分)1.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证据确凿人声顶沸机构臃肿搏学多才B . 仰慕之情家瑜户晓妇儒皆知鞠躬尽瘁C . 深恶痛疾出言不逊匿名举报诘责当局D . 器宇轩昂禁固思想张惶失措颔首低眉2.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字注音、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A . 白羊肚手巾肚:dù白毛巾B . 二十里铺铺:pū地名C . 东山的糜子糜:mí黍类谷物D . 米酒油馍馍:mó黍米面饼3. (2分)阅读下面文段,表述有误的一项是()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

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

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岩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A . 文段中加线的名词,它和“留美预备学校是清华大学的前身”中的“前身”意思相同。

B . 文段中“聚集”一词,可以用近义词“汇聚”来替代。

书写“聚集”时注意两字都是上下结构,其中“聚”字共14笔。

C . 文段中“悬岩峭壁”是并列短语,结构相同的如“铜墙铁壁”“和风细雨”等。

D . 文段中“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一句的主干是“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

4. (2分)(2012·十堰)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 《在烈日和暴雨下》节选自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描述的是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所经受的折磨。

B . 《水浒》作为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生动描写了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C .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斯威夫特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他在该书中用讽刺手法和离奇情节,深刻剖析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现实。

D . 契诃夫,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草原》《套中人》、戏剧《樱桃园》等,《变色龙》选自《套中人》。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卷高三复习后附答案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卷高三复习后附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试卷 语 文(后附答案)一 积累与运用(22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

(2)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

(3)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

(5)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乐何极!(6)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刺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憔悴(qiáo ) 驾驭(y ù) 中流抵柱(d ǐ) 浑身解数(xi è)B .绮丽(q ǐ) 殷红(y ān ) 众目睽睽(kuí) 盛气凌人(lín )C .闲瑕(xi á) 漂白(pi āo ) 恪尽职守(k è) 贪赃枉法(z ān g )D .归咎(ji ù) 沮(j ǔ)丧 响彻云霄(xi āo ) 抑扬顿挫(cu ò)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6分)生活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乐趣。

乐趣是一颗颗生命力很强的种子,在不知不觉间发芽、生长,而且总要开花,总会结果。

如果把乐趣比作种子,那么,你从自己所热衷的乐趣中得来的欢娱,便是它的花朵了;你从自己为之( )的欢娱中,得来善的或恶的、美的或丑的、好的或坏的结果,便是它的果实了。

例如,读书是一种乐趣,知识是它的果实;____________;劳动是一种乐趣,产品是它的果实……不同的乐趣,结不同的果实。

人人都需要有生活的乐趣和从中得到欢娱。

我们需要和寻求的是高尚的、有积极意义的乐趣。

因为这种乐趣有利于成长、有利于进步、有利于健康。

千万不要被( )的欢娱之花所迷。

江苏徐州市中考语文考试题及答案.doc

 江苏徐州市中考语文考试题及答案.doc

江苏徐州市中考语文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名句默写(共1题)评卷人得分1.古诗文默写(10分):(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2)病复____________(2)河曲智叟__________________以应D(1)__________________则无敌国外患者(2)君谓计将安__________________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3)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8、甲文探讨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两个问题,论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乙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3分)【答案】5、(4分,意思对即给分)(1)任用,选拔(2)了解(3)通“弼”,辅佐(4)确实,实在。

6、(2分)A7、(6分,每句各2分,关键词语解释正确,句子通顺及给分)(1)用这些办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2)这之后才知道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3)治理国家如同治病,病即使痊愈,还应当护理调养。

8、(3分,意思相近即可,每处1分)造就人才治理国家居安思危难度:中等知识点:公文类六、现代文阅读(共3题)1.阅读下面小说语段,完成10-11题。

(6分)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优质】徐州中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word范文模板 (12页)

【优质】徐州中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word范文模板 (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徐州中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中考对于初中来说就是一件人生大事,考生想要在中考的时候拿下语文这门科目,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多做一些模拟试题,总结考试规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中考语文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30分)1. 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确凿(záo) 告磬如法炮制(pào) 物竞天择B.归咎(jiù) 馈赠风雪载途(zài) 通宵达旦C.殷红(yīn) 销蚀恪尽职守(kè) 珠丝马迹D.狡黠(xié) 绰号叱咤风云(zhà) 略胜一筹2.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父母亲应当正确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赡养义务。

B.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实体书店苦心钻营,使书店利润稳步增长。

C.记者重访地震灾区,只见居民住宅鳞次栉比,市场人声鼎沸,一派祥和的景象。

D.这次国学知识竞赛,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深感自己知识储备不足。

3.名著积累——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3分)A.《格列佛游记》第四卷“慧骃国游记”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无情地鞭笞了丑恶的人类社会。

B.《水浒传》中的李逵,绰号“急先锋”,使两把板斧,力大如牛,为人粗中有细,爱憎分明。

C.《朝花夕拾•父亲的病》一文回忆了所谓“名医”为父亲治病的情景,揭露了他们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行径。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保尔,以钢铁般的意志进行写作,实践着他生命的誓言。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杨绛的学生这样评价她:无事,决不惹事,有事,决不怕事。

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054659

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054659

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卷试卷考试总分:137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默写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1分)1. (11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其散文代表作《背影》,语言朴素,情感真挚,被称赞为“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

B.《昆虫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C.古人把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称为“阴”。

如:“河阳”指的就是黄河的北岸,“汉阴”指的就是汉水的南岸。

D.《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东汉历史学家。

他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记录了从皇帝到汉武帝宫三千余年的史事。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3分)A.连处士之所以没有当官是因为他身体有疾病不能科考。

B.“应山之人”对连处士的赞颂与怀念是因为都受到了他的恩惠。

C.偷牛贼因官府搜捕很紧急,无奈归还了连处士的牛,连处士对此很惭愧。

D.文章采用了正侧结合的手法突出表现了连处士高尚品格。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处士有弟居云梦,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

三、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13 分,共计26分)起来。

她笑了,脸上的皱纹宛若菊花,徐徐绽放。

外婆问起我的孩子们,我将孩子们的趣事说给她听,她的笑容越发的灿烂了,那双深深埋藏着岁月的沧桑的眼睛里,有光彩流转。

我能感觉到,对于我能来看她,外婆非常开心。

⑤这一次看望外婆,让我记起很多外婆对我的疼爱。

小时候,用手帮我清洗满是泥巴的小脚,将我喜欢吃的东西留给我……甚至我成年后,春节没有去给她拜年,她还记着将压岁钱让我的母亲转交给我。

竟然是三份!我和我的两个孩子各一份。

⑥我的心里涌动着深深的内疚,还有不安。

外婆真的已经很老了,以后不管有多忙,我都该经常去看望她。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一)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一)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一)
介绍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随着中考的临近,许多八年级学生开始备战。

想要在考试中获得高分,便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

除了平时的学习和抱佛脚式的背诵外,做好
模拟试卷的练习也是很重要的。

针对这一需求,江苏省徐州市教育局制定了一套质量上乘的中考语文
试卷,并附上了答案和解析。

这一套试卷备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成
为备考中考语文的重要文件。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套试卷的主要内容。

一、试卷概述
这套试卷共分为第一、二卷两部分。

第一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其中选择题占30分,非选择题占50分,共80分。

第二卷则为书
面表达题,分值为20分。

二、试卷特点
该试卷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考点齐全
试卷涵盖了中考语文各个篇目的主要考点,包括语言文字类、文学类、
白话文类、古文阅读类等。

题目难易程度与中考相当,既有基础性的
试题,也有高难度的综合性试题。

2.综合性强
试卷旨在全面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除了基础知识的考查外,还
重点关注了学生的语言逻辑、分析判断、综合拓展等能力。

因此,许
多试题是多方面的,需要学生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

三、答案及解析
该试卷对每道题都有详细的答案及解析,让学生和家长在做完试题后
可以亲自核对,挖掘出错题的原因,进而加强巩固。

总之,该套试卷全面、综合,考察面广,是备战中考语文的必备资料。

只有掌握了试卷的考点及特点,才能事半功倍,远离出题人的坑阱,
顺利应对中考。

江苏省徐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徐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徐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姓名考试证号1.古诗文默写。

(10分)(1),甲光向日金鳞开。

(2)何当共剪西窗烛,。

(3),化作春泥更护花。

(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5)忽逢桃花林,,,。

(6)“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表达了诗人望月思人的美妙期盼,而苏轼《水调歌头》中的“,。

”祝福之意与此相近,但意境上更胜一筹。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狩.(shòu)猎荫.(yīn)蔽险象迭.(dié)生一抔.(póu)黄土B.倔.(jué)强脑髓.(suǐ)锲.(qì)而不舍张惶.(huáng)失措C.砭.(biān)骨嘻.(xī)闹鞠躬尽瘁.(cuì)断壁残垣.(yuán)D.篡.(cuàn)夺祈.(qí)祷玲珑剔.(tī)透引颈受戮.(lù)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6分)每一个文字就像一朵花,但它只会在你最美的心情里()芳香。

心情沉重或者轻快,文字之花就会开得娇艳或者黯淡。

你一瞬间的执念,都会变更文字之花开放的氛围和方向。

那里是天堂,也或者是地狱。

每一朵花,优雅而生,最终颓废着落入天堂。

每朵谢落的花,都如静谧的脸庞,安详而伸展。

每一个人也是在文字下盛开的花。

人把心隐藏在文字里,坚毅抵挡风雨,也孤独忍受凋零。

落尽一生一世的繁华,名留青史。

也或者只是一迹墨痕。

人在最美的文字里绽放,文字。

(1)请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摇摆摇曳安详宁静(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3)依据上下文,仿照“(人)在最美的文字里绽放”这一句式,为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

4.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6分)(1)以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伊索寓言》中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少部分以神或人为主子公。

这些寓言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终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篇幅短小而寓意深刻。

(徐州专版)中考语文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专题 综合性学习复习作业

(徐州专版)中考语文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专题 综合性学习复习作业

专题五综合性学习1.[2017·东营]在我国,“仁”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请你参加“‘仁’文化的魅力”综合性学习。

【源流追踪】(1)“仁”为会意字,甲骨文写作“”,从“人”从“二”,“均嫡庶,仁亲戚,则族业生旺之端也”中的“仁”便是用其本义:__________;“(陛下)有仁民爱物之意”中“仁”义则引申为:____________。

(2)试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仁”包括哪些方面的思想内涵。

①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②厩焚。

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论语·乡党》)③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百姓疾苦声。

(郑夑《墨竹图题诗》)④无伤也,是乃仁术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孟子·梁惠王上》)⑤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尽心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行世间】(3)在9月28日“孔子文化节”到来之际,班级举办“‘仁’行世间”文化传承活动,请你提出一项倡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17·常州]“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但是“非遗可能死在博物馆里”却成为专家们的一大担忧。

请紧扣材料,为动态传承“二十四节气”文化出谋划策。

图材料一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有着2700年的历史,是气象“活化石”,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的申遗成功唤起了国人的文化自觉,中华文化又多了一项被世界认可的文化遗产。

材料二“冬至饺子夏至面”“清明风筝谷雨花”,诗意的节气概念已经成为民俗文化的有效载体,二十四节气集天文、历法、农事、民俗于一身,至今还深刻影响着中国以及周边很多国家和人民的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中考语文复习试卷(一)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文知识积累(19分) (共3题;共19分)1. (4分)(2020·安徽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站起来,是一种超然的境界,凛然的气概,昂然的精神,yān然的美丽。

②小草,从乱石堆的缝隙里,站成蓬勃的绿洲;礁石,在海浪的咬噬下,站成蓬勃的冷峻;,,。

一个有勇气从灾难中站起来的民族,是不可小觑的。

一个有决心从废墟上站起来的城市,是不可低估的。

一个有志气从屈辱里站起来的人,是不可等闲的。

③诚然,并非每个人都能站成直插云宵的擎天柱;并非每个人都能站成叱咤万里的风雷。

但你至少能站成一种正气,一线坚贞,一份坦荡。

④站起来,站出自己不jī的性格!站出自己磊落的襟怀!(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yān________然不jī________咬噬 ________(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文中“擎天柱”的意思是________。

(4)根据文中画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一句。

2. (12分)(2020·河池模拟) 用课文原句填空。

(1) 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4)山舞银蛇,原驰蜡象,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雪》)(5)杜牧在《泊秦淮》中借古讽今,表达对沉湎酒色、醉生梦死的统治阶级不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6)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当怀着“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的志向,奋发有为,报效祖国。

3. (3分) (2020九下·剑河月考) 下列有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包括《诗》《书》《礼》《易》和《春秋》。

B . “高山流水遇知音,阳春白雪传雅趣”“看似点横撇捺,实则恢弘豁达”“万代文章尊李杜,千秋翰墨秉苏黄”,这三幅对联分别适宜赠送音乐家、书法家、文学家。

C . 《小石潭记》《屈原》《海燕》《白杨礼赞》的作者分别是柳宗元、郭沫若、高尔基、茅盾。

D . 红孩儿、小福子、奥斯特洛夫斯基、孔乙己分别是《西游记》《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朝花夕拾》中的人物。

二、阅读(56分) (共5题;共56分)4. (7.0分)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1)《西游记》和《海底两万里》两部著作均以奇特的想象著称,如《西游记》中作者通过想象取经队伍一路除妖降魔,历经________难最终到达西天取真经的故事;《海底两万里》中则想象了“鹦鹉螺”号潜艇在船长________的带领下遭遇种种险境,终于完成了十一万里海底行程的故事。

(2)《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梁山好汉聚齐一百零八直至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共有三位,他们是________、________、宋江。

5. (18.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抱抱曾经的自己张亚凌①7岁时的那个夏日,我拎着镰刀,跟着母亲去收麦子。

②母亲的胳膊一划拉,就揽住了四行麦子,一镰下去,都放倒了,脚一挑,就是一堆,割得很快。

我只割两行,也只是一行一行、一小把一小把地割。

很快,我就被母亲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我想赶上母亲,可心里一着急,手底下就出错了。

③一镰下去,没割到麦子倒割破了自己的鞋面,还有脚背,我疼得直呲牙咧嘴。

脱了鞋袜,一道血口子。

我没有喊没有叫,就像母亲平常处理伤口那样,抓了一点土,在手里捻细,而后撒在直流血的伤口上。

看着母亲不直腰地割着,我将那只袜子悄悄塞进兜里,忍着疼往前赶,只是割得更慢了。

④母亲性急,头也不回地催促着我“快点,手底下快点”。

她已经打了个来回,折到我跟前。

见我绷着脸慢吞吞的,就轻轻踹了我一脚,骂了句“慢腾腾,没听见麦子都炸开了”,而后继续弯腰猛割。

⑤那天临近傍晚,母亲照例拉我到池塘边冲洗,我死活不下去,她才瞅见了我没穿袜子的那只脚,还有脚背上的伤。

“没事,都结痂了,两天就好了。

”母亲说时语气很轻松,就像受伤的是别人家的孩子。

她或许不知道,一个7岁的小孩子,自己受伤了很疼很想休息却不忍心丢下母亲独自割麦子的矛盾心理吧?⑥如果可以,我想回到过去,抱抱那个小孩。

我的脸颊会轻轻地贴在她的小脸蛋上,说,好样的,你真是个乖孩子。

⑦10岁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考试没考好,很伤心,老师表扬别的孩子就像在批评我。

⑧如果没记错,那时应该是一块橡皮2分钱,一支铅笔5分钱,一个本子8分钱。

家里是不会经常给我钱买学习用具的,可努力是必须的。

贫穷出智慧吧,我想到了电池里的碳棒。

那时电池也是稀罕的东西,不是开玩笑,家里带电的就一手电筒,还舍不得经常用,怕费电。

我后来在亲戚家找到了一节废电池,砸开,取出碳棒,从此我拥有了一支可以长久使用的“笔”。

⑨学校的操场是我的练习本,碳棒是笔,反反复复写,边写边背。

有同学从我身边走过,像看怪物一样看我:成绩不好,还显摆着这点学问?我才不在乎别人的目光,只知道该好好写,好好背。

就那样,脑子并不灵光的我,渐渐地靠拢了优秀生。

⑩如果可以,我想回到过去,抱抱那个蹲在地上的小女孩,在她耳边轻声告诉她:想办法自己拉自己一把,为你的坚持点个赞。

⑪14岁那年,上初二了,我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作文写得挺不错。

只是,我不是一个长得清爽且伶牙俐齿讨人喜欢的孩子。

⑫语文老师很是奇怪,每次讲评作文,都会先说一句“这次作文写得好的有某某、某某等”,而后将点到名的学生的作文当范文读。

我从来没被点名表扬过,作文自然也没被读过。

而翻开作文本,评语、分数和优秀的一样——我一直在“等”里面,这让我欣慰又窝火。

⑬下学期的3月份,全县举办了一次中学生作文比赛,我是全县唯一的一等奖,也是我们学校唯一获奖的。

颁奖回来,学校又召开了一次师生大会,让我在大会上读自己的获奖作文。

读着读着,我的声音哽咽了。

下面的掌声响了起来,他们一定认为我是声情并茂。

那一刻,我终于将自己从作文讲评课上的那个沉重的“等”里面解救出来了。

⑭如果可以,我想回到过去,抱抱那个少女。

我会揽着她的肩膀说,你真棒,陪自己走过了泥泞与黑暗!⑮再如果可以,我还想抱抱那个在别人都已酣然入梦她依旧点着蜡烛勤奋学习的18岁少女,没有她的刻苦劲,我怎么会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中顺利跨进大学的校门?⑯回望走过的路,点点滴滴都是付出和努力,如果可以,我真想回到过去,抱抱每一阶段里从没懈怠过的自己。

感谢她们一路扶持,才让今天的我没有让自己失望。

(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2)分析第⑨段画线句的作用?(3)从修辞角度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你真棒,陪自己走过了泥泞与黑暗!”(4)题目“抱抱曾经的自己”中的“抱抱”的意思是什么?文章以此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5)通读文章,你觉得“我”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带给你哪些启示?6. (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把紫罗兰的香味留在心里①社会生活中常见这样的矛盾心态:相似的状况、相似的言行、相似的后果,倘若发生在他人身上时容易“怒从心头起”,倘若是自己所为便可能下不为例、不了了之。

评价的“尺子”大相径庭,原因究竟何在?②网上流传的一则视频,发人深省。

一个外国男孩在超市兼职收银员,一天早上面对结账的长龙手忙脚乱,半天也搞不定总出错的机器。

有排队的顾客不耐烦地指责他,后来竟然发展到恶言相加。

在众人的催促、谩骂下,男孩忍不住瘫坐在地上哭诉起来,原来他的母亲当天自杀了,而他为了交房租不得不赶来打工……错愕、沉寂、自责,充斥着故事的结局:他人的内心深处有多少我们不知的苦难!③“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人们非常熟悉。

然而知易行难,真正付诸实践的时候常常不自觉地打上折扣,就在于眼睛里只有“收银员的手忙脚乱”,却忘记了推己及人,忘记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忘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律己宽人,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答:“其恕乎!”原谅自己的失误不难,体察别人的境况不易,一个“恕”字,要义正在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在人际交往中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凡事少一些钻牛角尖,多一些“反求诸己”。

西谚有云:“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

”讲的同样是容忍与宽恕的道理,这道理的“香味”更要留在心里。

⑤原则问题,必须讲原则;是非问题,必须分是非,是就是是,非就是非。

但日常生活是另一个场域,往往不需要那么多的“杀伐决断”,这恰如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所劝诫的,在一般情况下没有多大的“是、非、善、恶”可分,不要在“小节”上去“吹毛求疵”。

⑥“恕人”不易,“律己”更难。

有人曾劝周恩来同志写本回忆录,他笑笑说,“如果我写书,就写我一生的错误。

”常思己过,要勇于在周围设置多面“镜子”,以对他人惯常的挑剔与苛刻目光去打量、矫正“镜中人”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

这不仅是人格品性臻于至善的谦逊,同时在目光如炬的自我观察中,我们才会真切体会到“眼里揉不下沙子”的消极刻薄,以及“善莫大于恕”的人生境界。

⑦“做人要厚道”,体现个人的修养与情怀,也关乎社会的心态与风尚。

极端的戾气,往往便来自“恕人”与“责己”关系的失调错位。

市场经济重利,社会治理讲理,也离不开相互包容的胸怀。

“东海广且深,由卑下百川;五岳虽高大,不逆垢与尘。

”大事不含糊、小事多“糊涂”,先之以身、后之以人,紫罗兰的“香味”定能在人与人、心与心之间久久弥散。

(1)下列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作者开篇摆出“评价的‘尺子’大相径庭”的现象,意在提出问题,引出本文要探讨的“恕人”话题。

B . 作者认为人要有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美德,不能吹毛求疵,“讲原则”应该给“恕人”让路。

C . 第②段作者列举顾客对超市兼职收银员恶语相加的事例,证明了社会生活中恕已容易恕人难的矛盾心理。

D . 律己恕人是人格品性臻于至善的谦逊,也是个人修养与情怀,更是人与人、心与心之间和谐交融的润滑剂。

(2)下列不符合“恕人”精神的一项是()A . 林肯总统对政敌以宽容著称,他曾说:“我们难道不是在消灭敌人吗?当我们成为朋友时,政敌就不存在了。

”B . 古人云:“律己宜带秋风,处世须带春风。

”要求自己须如秋风一样严厉,与人相处要像春风般温暖。

C . 一位理发师在给周总理刮胡须时,不慎把总理的脸刮破了,总理并没有责怪他,体现了总理的美德。

D . 曹操败走华容道,关羽念在曹操曾经赐赤兔马,赐锦绣衣袍的情分上,不顾立下的活捉曹操的军令状,放走了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