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中信息技术选考复习选择排序冒泡排序习题
浙江省高中冒泡排序

For i = 5 To Step -1 If p(i) < p(i - 1) Then k = p(i): p(i) = p(i - 1): p(i - 1) = k end if Next i
Next j Print p(1) & " " & p(2) & " " & p(3) & " " & p(4) & " " & p(5)
冒泡排序及程序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课件
什么叫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是在一列数据中把较小(较大)的数据 逐次向上推移的一种排序技术。
Dim p(1 To 5) As Integer p(1) = 7 : p(2) = 3 : p(3) = 4 : p(4) = 8 : p(5) = 1 For j = to _
浙江省高中冒泡排序工作内容阐述: 326958 添加相关内容: 760010浙江省高中冒泡排序浙江省高中冒泡排序 627298浙江省高中冒泡排序浙江省高中冒泡排序浙江省高中冒泡排序 963605浙江省高中冒泡排序浙江省高中冒泡排序浙江省高中冒泡排序
浙江省高中冒泡排序工作内容阐述冒泡排序浙江省高中冒泡排序 606856浙江省高中冒泡排序浙江省高中冒泡排序浙江省高中冒泡排序 190213浙江省高中冒泡排序浙江省高中冒泡排序浙江省高中冒泡排序
浙江省高中冒泡排序工作内容阐述: 901996 添加相关内容: 318589浙江省高中冒泡排序浙江省高中冒泡排序 600487浙江省高中冒泡排序浙江省高中冒泡排序浙江省高中冒泡排序 597261浙江省高中冒泡排序浙江省高中冒泡排序浙江省高中冒泡排序
思考: 我们以上进行的全是从小到大,如果要按照 从大到小次序排序,应如何修改选择算法?
冒泡排序算法练习题(无答案)

20200224冒泡排序(一)练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0分)1.请先阅读以下内容,再做选择题标准的冒泡排序是从尾向前冒泡, 可以将小的数字往前冒泡,也可以将大的数字往前冒泡, 但是注意每趟扫描冒泡时都是从尾部(最后1个数组元素)开始往前两两比较冒泡排序也可以从头开始往后冒泡, 可以将小的数字往后(尾部)冒泡,也可以将大的数字往后(尾部)冒泡, 但是注意每趟扫描冒泡时都是从头部(第1个数组元素)开始往前两两比较冒泡排序过程不是很清楚的同学,请看课后回放,或者上在线课堂看冒泡视频演示,在首页下方,找下可以找到播放视频连接(视频加载稍慢)例如上课举例的数字进行冒泡排序:,按照从小到大升序排列, 采用的冒泡规则是: 从尾部向前冒泡, 小的数交换到前面, 那么第1遍(趟)的结果是:这个称为第1遍也称为第1趟,然后进行第2 3.4 5遍(趟)就可以完成排序.今天本课的内容,掌握程度如何,请选择( )A. 完全掌握B. 一般掌握C.有点疑问D. 有存有很大的问题.2.有一个数组,采用冒泡排序,第一遍排序后:结果为:3,18,5,35,8,9,11,13,32,那么该数组的原始顺序不可能是()注意有可能从尾向前,也有可能从头往后冒泡,但是此题从数据结构看应该是小的数字从尾往前冒A. 18,5,35,8,9,11,13,32,3B. 18,5,35,8,9,11,3,13,32C. 18,5,35,3,8,9,11,13,32D. 3,18,5,35,13,11,32,8,93.下表记录了6个数据的排序过程。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该排序采用的算法与排序方式分别为( )A. 冒泡排序,降序B. 选择排序,降序C. 冒泡排序,升序D. 选择排序,升序4.,84,90。
如下表所示:若采用冒泡排序算法对其进行从小到大排序,则上表中第二遍的排序结果是()提示:看第1遍的结果,判断冒泡的方向A. 84,90,85,95,92B. 84,85,95,90,92C. 84,85,95,90,92D. 84,90,92,85,935.篮球联赛中,有5个班级的比赛积分依次为14,11,13,8,9。
浙教版信息技术选修1 5.3 排序算法的程序实现——冒泡排序 (19张)教案课堂任务单动画

冒泡排序法——《2.3.2冒泡排序》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章第三节。
在教材处理上,本课时主要学习教材第二章第3节的“排序”中的冒泡排序思想、算法以及编程思路,还加入了冒泡排序算法的程序实现,下节课让学生进行上机实践。
冒泡排序算法的程序实现部分的内容在教材中的并没有讲到的。
这样的处理主要是为了:一是以加深学生对算法和程序设计的关系的体会;二是可以通过对程序实现的讲解和练习形成对由双重循环构建而成的程序的分析思路和分析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循环的理解。
排序算法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算法之一,而冒泡排序是其中一种很典型而且相对简单的方法。
它的学习同时为后面的选择排序做了铺垫。
通过冒泡实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为今后在算法与程序设计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和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灵石中学高二选考学生。
学生来自于各个班级走班,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水平差距比较大,目前已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基础内容,具备一定观察、分析和动手实践能力,简单的单层循环能基本理解。
但对于比较复杂的双层循环认知度较低。
因此,对于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语言描述的算法,大多能理解,但是,最后落实到用程序设计语言来编写程序,则比较困难。
如何让学生实现自然语言和流程图语言向程序设计语言转化,是比较大的挑战。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冒泡排序的原理;理解冒泡排序的流程图;编写冒泡排序的主要代码;能力目标:学会使用冒泡排序思想设计解决简单排序问题的算法;进一步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体会程序设计在现实中的作用;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发现规律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良好的程序书写习惯;二、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冒泡排序原理及它的流程图难点:理解冒泡排序中的遍、次等概念(即对变量使用的理解)四、设计思路算法与程序设计,本身是比较枯燥,如果长篇大论讲冒泡排序的原理,变成老师一人在唱独角戏,学生学习就很被动。
选择排序与冒泡排序推导

重要:
通常所说的冒泡都是从后往前冒,第一次比较的两个数一定是a(n) 与a(n-1),一定是先把最值放在a(1)中; 而事实上冒泡也可以从前往后冒,第一次比较的两个数一定是a(1) 与a(2),一定是先把最值放在a(n)中。
for i=n-1 to 1 ’变量i控制遍数n-1 for j=2 to i+1 step -1 ’控制每次比较次数n-i if d(j)>d(j-1) then ’不满足降序(后项>前项)则交换 temp=d(j) d(j)=d(j-1) d(j-1)=temp end if next j next i for i=n-1 to 1 ’变量i控制遍数n-1 for j=1 to i step -1 ’控制每次比较次数n-i if d(j)>d(j+1) then ’不满足降序(后项>前项)则交换 temp=d(j) d(j)=d(j+1) d(j+1)=temp end if next j next i
for i=1 to n-1 ’控制排序遍数n-1 k=i ’第I趟排序假设i位置上的数最大 for j=i+1 to n ’比较剩下的数,次数为n-i次 if d(k)>d(j) then k=j ’记录比较之后较大数的位置 next j if k<>i then ’如果最值位置有变化的话则交换 d(i)=d(i)+d(k) d(k)=d(i)-d(k) d(i)=d(i)-d(k) end if next i
for i=1 to n-1 for j=n to i+1 step -1
’变量i控制遍数n-1 ’控制每次比较次数n-i
if d(j)>d(j-1) then ’不满足降序(后项>前项)则交换 temp=d(j) d(j)=d(j-1) d(j-1)=temp end if
选考导学案(9)冒泡排序(二)

第7讲冒泡排序的算法实现班级学号姓名【课堂目标】理解冒泡排序的基本思想,掌握冒泡排序的程序结构,实现冒泡排序【知识要点】1. 常用的冒泡排序程序结构。
让循环变量 i 从 1 到 n - 1 循环 ' 进行 n - 1 遍加工让循环变量 j 从 n 到 i + 1 循环'自下而上的进行两两比较和交换若 d(j)与相邻的数据 d(j – 1)互逆,则两者进行交换(冒泡一次)内层循环尾外层循环尾2. 在排序过程中,假如数据存放在数组 d 中,如果通过两两比较发现 d(j)和 d(j – 1)逆序,可以通过以下程序段实现交换: t =【例题解析】例1现在我们的任务是,以65、34、78、29、18这五个数为例,根据冒泡法,从后往前冒泡,实现从小到大排序。
用i表示排序遍数,用j表示数组元素下标变化①第一遍排序,即i = 1时,j从5开始到2,a(j)和a(j-1)一共比较了次,交换了次。
第一遍排序结果。
②第二遍排序,即i = 2时,j从5开始到3,a(j)和a(j-1)一共比较了次,交换了次。
第二遍排序结果。
③第三遍排序,即i = 3时,j从5开始到4,a(j)和a(j-1)一共比较了次,交换了次。
第三遍排序结果。
④第四遍排序,即i = 4时,j从5开始到5,a(j)和a(j-1)一共比较了次,交换了次。
第四遍排序结果。
例2结合冒泡排序流程图及例1过程,完成冒泡排序程序代码和流程图的填写For i = 1 ToFor j = n ToIf Thent=d(j) : : d(j-1)=tEnd IfNext jNext i例 3 实现某排序算法的部分VB 程序段如下:For i = 1 To 4For j = 8 To i + 1 Step -1If d(j) < d(j - 1)Thent = d(j) : d(j) = d(j - 1) : d(j - 1)= tEnd IfNext js = s + Str(d(i))Next iText1.Text=s若数组元素d(1)到d(8)的数据依次为“12,7,18,13,9,17,6,23”,运行该程序段后,文本框Text1 中显示的内容是A. 6 7 9 12B. 23 18 17 13C. 12 7 18 13D. 9 17 6 23【编程实践】一、升序冒泡(上浮):使用VB实现冒泡排序对n个数据进行排序。
冲刺2021届浙江省高考选考信息技术二轮专题04 选择排序算法及VB程序实现(原卷)

专题4 选择排序算法及VB程序实现(专项练习)1. 某校通过政府招投标中心采购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有5家单位参加竞标,竞标价分别为19万、15万、21万、13万、12万元人民币。
若采用选择排序算法对标价从大到小排序,需要进行数据互换的次数是()A. 1B. 2C. 3D. 42. 有如下VB 程序段:s = "26170534": n = Len(s): y = ""For i = 1 To nch(i) = Mid(s, i, 1)Next iFor i = 1 To nk = iFor j = i To n Step 2If ch(j) < ch(k) Then k = jNext jIf k <> i Then t=ch(k): ch(k)=ch(i): ch(i)=ty = y & ch(i)Next iLabel1.Caption = y该程序段运行后,标签Label1中显示的内容是()A. 0123B. 4567C. 01234567D. 041526373. 有如下VB 程序段:For i = 5 To 4 Step -1k = iFor j = 6 - i To 1 Step -1If a(j) < a(k) Then k = jNext jIf i <> k Thent = a(i): a(i) = a(k): a(k) = tEnd IfNext i数组元素a(1)到a(5)的值依次为“41,66,70,83,31”,经过该程序段“加工”后,数组元素a(1)到a(5)的值依次为()A. 31,41,66,83,70B. 83,70,66,41,31C. 83,66,70,41,31D. 31,41,66,70,834. 某VB 程序段如下:i = 1Do While i <= 3min= ij = i + 1Do While j <= 6If a(j) < a(min) Then min= jj = j + 1LoopIf i <> min Then t=a(i): a(i)=a(min): a(min)=ti = i + 1Loop数组元素a(1)到a(6)的值依次为“7, 8, 3, 9, 6, 2”,则上面程序段在运行后,数组元素a(1)到a(6)的数据依次是()A.9, 8, 7, 3, 6, 2B.2, 3, 6, 7, 8, 9C.2, 3, 6, 9, 8, 7D.9, 8, 7, 6, 3, 25. 有如下VB 程序段:s = "7218634594" : n = Len(s):c = 0For i = 1 To n - 1a(i) = Val(Mid(s, i, 2))Next iFor i = 1 To n - 2 Step 2k = iFor j = i + 2 To n - 1 Step 2If a(j) < a(k) Then k = jNext jIf k <> i Thent=a(i): a(i)=a(k): a(k)=t: c=c+1End IfNext iText1.Text = Str(c)该程序段运行后,Text1 中显示的内容是()A. 1B. 2C. 3D. 46. 某排序算法的VB 程序段如下:For i = 1 To 4k = iFor j = 5 To i + 1 Step -1If a(j) < a(k) Then k = jNext jIf k < > i Thentmp = a(k): a(k) = a(i): a(i) = tmpf(i) = TrueEnd IfNext i当数组元素a(1)到a(5)的值依次为“8,2,1,21,3”,数组f的初值均为False,执行该程序段,f 数组中元素值为True 的个数有()A. 1 个B. 2 个C. 3 个D. 4 个7. 有如下VB程序段:a(1) = 44: a(2)= 36: a(3)= 58: a(4)= 65: a(5)= 12b = 0:c = 0For i = 1 To 4k = iFor j = i + 1 To 5If a(j) < a(k) Then k = j: b = b + 1Next jIf k < > i Thent = a(i): a(i) = a(k): a(k) = tc = c + 1End IfNext iText1.Text = Str(b) + Str(c)该程序段执行后,文本框Text1显示的内容是()A. 53B. 44C. 43D. 348. 某VB 程序段如下:i = 1: s = ""Do While i <= 3k = ij = i + 1Do While j <= 8If a(j) < a(k) Then k = jj = j + 1LoopIf i < > k Thent = a(i): a(i) = a(k): a(k) = tn = n + 1End Ifs = s + Str(a(i)) : i = i + 1LoopLabel1.Caption = Str(n) + ":" + s数组a(1)到a(8)依次为:“16, 19, 8, 20, 4, 12,6, 15”,程序运行后,标签中显示的值为()A. 2:4 6 8B.2:8 6 4C. 3:4 6 8D.3:8 6 49. 某学校举行校园歌手比赛,数组a存放歌手的得分,数组mc存放名次。
6排序算法信息技术选考

1.(2018·4月浙江选考)有一组正整数,要求仅对其中的素数进行升序排序。
排序后素数在前,非素数在后。
排序示例如下。
排序前86 71 5 41 81 79 37 89排序后 5 37 41 71 79 89 86 81实现上述功能的VB程序如下,但加框处代码有误,请改正。
Const n =8Dim a(1 To n) As Integer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k As Integer, t As IntegerDim flag As Boolean′读取一组正整数,存储在数组a中,代码略For i = 1 To n - 1k=1′(1)If IsPrime(a(k)) Then flag =True Else flag =FalseFor j =i +1 To nIf IsPime(a(j)) ThenIf a(j)<a(k)Then′(2)k =jflag =TrueEnd IfEnd IfNext jIf k <> i Thent =a(k): a(k) =a(i): a(i) =tEnd IfIf Not flag Then Exit For′Exit For表示退出循环Next i′依次输出排序后的数据。
代码略End SubFunction IsPrime(m As Integer) As Boolean′本函数判断m是否是素数:是素数返回值为True,不是素数返回值为False ′代码略End Function答案(1)k=i (2)Not flag Or a(j) <a(k) 或Not IsPrime(a(k)) Or a(j) <a(k)或Not flag Or flag And a(j) <a(k) 或Not IsPrime(a(k)) Or IsPrime(a(k)) And a(j) <a(k)2.(2017·11月浙江选考)小李基于冒泡排序算法编写一个VB程序,功能如下:在文本框Text1中显示排序前的数据,单击“排序”按钮Command1,在文本框Text2中显示剔除重复数据后的升序排序结果。
2020年高考浙江版高考信息技术 真题再现 (21)

第3节排序算法及程序实现真题再现选考题组1.(2018浙江11月选考,12,2分)下列VB程序段功能为:根据文本框Text1中各字符的大小关系,计算各字符升序排列的序号,并将序号保存在数组y中。
如文本框内容为“2011”,程序运行后y(1)~y(4)各元素的值分别为“4,1,2,3”。
s=Text1.Textn=Len(s)For i=1 To ny(i)=1Next iy(j)=y(j)+1Elsey(j)=y(j)+1End IfNext jNext i上述程序段3个方框处的表达式分别为( )A.(1)n (2)1 (3)Mid(s,j,1)>=Mid(s,i,1)B.(1)n (2)1 (3)Mid(s,j,1)>Mid(s,i,1)C.(1)n-1 (2)i+1 (3)Mid(s,j,1)>=Mid(s,i,1)D.(1)n-1 (2)i+1 (3)Mid(s,j,1)>Mid(s,i,1)答案 C 本题考查字符串和数组的操作。
y(i)表示第i个字符的次序,初始化为1。
接下来的双循环,用i和j表示字符串中字符的位置,用i和j把所有的字符两两比较一遍,如果Mid(s,j,1)>= Mid(s,i,1),则y(j)=y(j)+1,反之,y(i)=y(i)+1。
外循环i从1至n-1,内循环j从i+1至n。
如i=1时,把第2至第n个字符依次与第1个字符比较;i=2时,把第3至第n个字符依次与第2个字符比较;……,以此类推。
2.(2017浙江4月学考+选考,12,2分)小赵对选择排序算法进行了如下改进:在数组的所有元素中找出最小和最大数据的元素,然后将这两个元素分别与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元素交换数据,在余下的元素中找出最小和最大数据的元素,分别与第二个和倒数第二个元素交换数据,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元素的数据按升序排列。
小赵编写的VB程序段如下:p=1: q=10Do While p < qiMin=p:iMax=pFor i=p+1 To qIf a(i) < a(iMin) Then iMin=iIf a(i) > a(iMax) Then iMax=iNext it=a(iMin): a(iMin)=a(p): a(p)=tt=a(iMax): a(iMax)=a(q): a(q)=tp=p+1q=q-1Loop要使程序实现上述算法思想,则方框中的语句是( )A.If iMax=p Then iMax=iMinB.If iMin=p Then iMin=iMaxC.If iMax=p Then iMin=iMaxD.If iMin=p Then iMax=iMin答案(1)a(j)<a(j-1)(或a(j-1)>a(j)或其他等价表达式) (2)a(j)=a(bottom)(或其他等价语句)解析(1)本程序使用冒泡排序思想,从小到大升序排序(后面元素比前面元素小要交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题:杜宗飞
1
排序专题练习
行政班: 教学班: 姓名: 学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1、某书店在5所学校流动售书量(单位:本)分别是82、113、46、69、35。采用冒泡排序对
其进行排序,若完成第一遍时的结果是35、82、113、46、69,则完成第二遍时的结果是 ( )
A.35、82、113、46、69 B.35、46、82、69、113
C.35、46、82、113、69 D.35、46、69、82、113
2、(2009年10月高考题)下表记录了6个数据的排序过程。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该排序采
用的算法与排序方式分别为
原始数据 65 57 59 44 45 69
第1遍 44 65 57 59 45 69
第2遍 44 45 55 57 59 69
第3遍 44 45 57 65 59 69
… … … … … … …
(A)冒泡排序,降序 (B)选择排序,降序 (C)冒泡排序,升序 (D)选择排序,升序
3、用冒泡排序对4,5,6,3,2,1进行从小到大排序,第三趟排序后的状态为:
A、4 5 3 2 1 6 B、4 3 2 1 5 6
C、3 2 1 4 5 6 D、1 2 3 4 5 6
4、用冒泡排序法对数据7,6,3,9,2从小到大排序,共需经过( )趟排序已可以得
到正确结果?。
A.2 B.3 C.4 D.5
5、有一组数,顺序是“4,7,8,1,9”,用冒泡排序法将这组数从小到大排序,第二趟第
二次对比的数据两个数是:( )。
A. 1、4 B. 4、7
C. 1、7 D. 7、8
6、篮球联赛中,有5个班级的比赛积分依次为14,11,13,8,9。若采用冒泡排序算法对其
进行从大到小排序,需要排几遍交换几次
(A)1 2 (B)4 2 (C)1 8 (D)4 8
7、(2011年统考题)某书店在5所学校流动售书量(单位:本)分别是88,110,48,64,35。
采用冒泡排序对其进行排序,若完成第一遍时的结果是:35,88,110,48,64,则完成第
二遍时的结果是
(A)35,88,110,48,64 (B)35,48,88,64,110
(C)35,48,88,110,64 (D)35,48,64,88,110
8、(2012年3月高考题)实现某排序算法的部分VB程序如下:
For i = 1 To 4
For j = 5 To i + 1 Step -1
If a(j) < a(j - 1) Then t = a(j) : a(j) = a(j - 1) : a(j - 1) = t
Next j
Next i
命题:杜宗飞
2
在经过某一遍排序“加工”后,数组元素a(l)到a(5)的数据依次为“28,70,53,57,30”。
则 下一遍排序“加工”后数组元素a(l)到a(5)的数据应该是
(A)28, 30,70,53,57 (B)28, 30,53,57,70
(C)28,30,57,53,70 (D)28, 30,53,70, 57
9、(2010年统考题)某校有5位学生参加学生会主席竞选,得票数依次为110,98,3,150,
67。使用选择排序的方法对得票数进行从大到小排序,需要进行数据互换的次数是
(A)5 (B)4 (C)3 (D)2
10、(2010年统考题)有6位裁判为运动员评分,给出的分数分别为49,45,61,46,58,57。
采用选择排序算法对其进行排序,若完成第一遍时的结果为:61,45,49,46,58,57,则
完成第二遍时的结果是
(A)61,45,49,46,58,57 (B)61,58,57,49,45,46
(C)61,58,57,46,45,49 (D)61,58,49,46,45,57
11、(2011年统考题)用选择排序算法对一组学生的身高数据进行升序排序,已知第一遍排
序结束后的数据序列为165,168,178,175,171,则下列选项中可能是原始数据序列的是
(A)175,178,168,165,171 (B)178,168,165,175,171
(C)165,178,168,175,171 (D)165,168,171,175,178
12、(2010年3月高考题)实现某排序算法的部分VB程序如下:
For i = 1 To 4
k = i
For j = i + 1 To 5
If a(j) > a(k) Then k = j
Next j
If i <> k Then
t = a(i): a(i) = a(k): a(k) = t
End If
Next i
在经过某一遍排序“加工”后,数组元素a(l)到a(5)的数据依次为“29,12,9,17,24”。
则下一遍排序“加工”后数组元素a(l)到a(5)的数据应该是
(A)29,24,12,17,9 (B)29,24,17,12,9
(C)29,24,9,17,12 (D)9,12,29,17,24
13、(2011年10月高考题)实现某排序算法的部分VB程序如下:
For i = 1 To 4
k = i
For j = i + 1 To 5
If a(j) < a(k) Then k = j
Next j
If i <> k Then
t = a(i): a(i) = a(k): a(k) = t
End If
Next i
运行上述程序前数组元素a(1)到a(5)的数据依次为“17,31,23,55,6”。当运行上述程
序后,数组元素之间数据交换的总次数是
(A)2 (B)3 (C)4 (D)5
答案 写在前面表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