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试题
音韵学复习题二

音韵学复习题〔二〕一、填空题1.清代学者利用形声字考求先秦韵部,得出了“同谐声者必同部〞的著名论断。
2.清代学者首先从归纳、分析?诗经?用韵和其他韵文用韵着手,分古韵为十部。
3.江永分古韵为部,段玉裁分为部,孔广森分为部,江有诰、王念孙分为部,夏综分为部,章炳麟分为部,戴震分为部,黄侃分为部,王力分为部。
4.?中原音韵?有个韵部,个韵母。
5.反切注音的原那么是、。
6.关于上古声母,近人章太炎提出了的观点。
曾运乾提出了和喻四归定的观点。
7.关于上古声母,黄侃提出了的观点,王力对上古声母系统最后定为个声母。
8.上古韵部的转化,常见的有对转、和。
9.“阴阳对转〞首先由发现,继而由正式提出,后来,章太炎又开展了它。
10.近古音是指时期的语音,以? ?音系为代表。
11.?中原音韵?的作者是,成书于公元年。
12.“早梅诗〞的内容是:“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支开。
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
它出自的? ?。
二、名词解释1.对转2.旁转3.旁对转4.古无轻唇音5.古无舌上音6.娘日归泥7.照二归精8.喻三归匣9.喻四归定三、运用音韵学知识解释以下语言现象1.?史记.齐太公世家?:“我远田氏矣。
〞服虔曰:“言我与陈氏宗疏远。
〞2.形声字:诺,从言,假设声。
3.?诗经?:“不宜空我师。
〞?毛传?以“空〞为“穷〞,为什么可以这样注释?〔空,东部;穷,冬部〕4.?说文解字?:“水,准也。
〞〔水,微部;准,文部〕为何可以这样解释?5.?公羊传?:“盖改葬也。
〞注:“改,更也。
〞〔改,见母之部;更,见母阳部〕6.扮,从手,分声。
读假设粉。
7.形声字“烨〞从华得声。
8.形声字“逸〞从兔得声。
诗词格律复习题一、填空题1.汉魏六朝至唐代的诗歌,根据其有无格律,可以分为和。
2.近体诗是指萌芽于时期,形成于,具有严整规律的诗体。
3.曹丕的是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
4.?诗韵?又称,由南宋平水人据?广韵?合并为韵,后被金人合为韵。
5.近体诗〔律诗和绝句〕中,每两句称为一联,每联的第一句叫,第二句叫。
研究生《音韵学》期末考试试卷

学年第学期研究生期末考试试卷学院:文学院考试对象:课程名称:音韵学课程类型:考试方式:开卷考试时间:100 分钟答题要求: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举例说明“韵部”和“韵摄”,并具体说说16摄是如何统摄《广韵》206韵的?(20分)二、运用音韵学知识,分析下列材料中的语音现象(30分)1、在河南、山东等地,下面几组字的读音是不同的,试用音韵学知识分析之。
津[tsin]≠斤[ʨin] 酒[tsiu]≠九[ʨiu]剑[tɕian]≠箭[tsian] 箱[siɑŋ]≠香[ɕiɑŋ]2、有个人到商店买棉衣,售货员拿了一件给他,他看都没看一眼,就说:“这棉衣太破(薄)了。
”售货员生气地反问:“你看都没看,怎么就说破了?”那人把“薄”说成了“破”,以致产生了一场误会。
试用音韵学知识,对之予以分析。
3、《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请指出通假字及本字,并根据音韵学知识分析其通假的音义现象。
4、中古“漾”韵开三[ɪaŋ]在何种条件下演变为普通话韵母[aŋ][u aŋ]?试用音韵学知识,对这种语音现象加以分析。
三、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分析其中的语音现象。
(20分)分析下面例字,哪是古清声母字,哪是古浊声母字?今音各自归入哪个声调?是按什么规律演变的?专天舅帽望平读白麦袜扶大病柱普父人走短老有四、根据《广韵》演变为今音声、韵、调的变化规律,分析下面语音的反切现象。
(30分)在汉语语音的历史发展变化中,一个反切的被切字跟反切上字、反切下字三个字的读音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而引起这种语音演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变化的结果也各不相同:有的被切字声母与反切上字声母不一致,有的被切字韵母或声调与反切下字韵母或声调不一样,有的被切字声、韵、调甚至变得与反切上字声母、反切下字韵母及声调完全不同。
但是,这种变化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例如,“跋,蒲拨切;今音:跋[pa35]”就是这样。
音韵学复习题

音韵学复习题一、术语1.音韵学:又称为“汉语声韵学”,或者又叫“汉语历史音韵学”,这是一门探讨汉语从古到今各个历史时期语音状况及其变更的学科。
2. 今音學:是探讨中古時期(隋唐時代)漢語聲、韻、調系統的一門學問。
3. 古音學:是探讨上古時期(先秦兩漢)漢語聲、韻、調系統的一門學問。
4.等韻學:是用“等”的概念分析漢語韻母及聲韻协作規律的一門學問,它通過韻圖的形式展示某一歷史時期的聲、韻、調系統。
等韻圖類似於現代漢語中的聲、韻协作表。
5.阴声韵、阳声韵:依据韵母最终一个音素的特点,音韵学家将韵母分为阴声韵、阳声韵及入声韵三类。
所谓阴声韵,是指无韵尾或以元音结尾的韵母,如一般话中的[a][ia][ai][ao]等。
所谓阳声韵,是指以鼻音结尾的韵母,如一般话中的[an][ang]及潮州话中的[am]等。
6.字母:音韵学中字母简称“母”,是声母的代表字。
用汉字表示。
古代没有音素字母,为了标记声母的类别,就从同声母的汉字中选取一个汉字来作代表,这种用来标记声母类别的代表字就叫字母。
如“都丁端得德冬”等字的声母都相同,就用“端”来标记,“端”便是字母。
音节开头部分没有辅音音素的,古人也选一个开头没有辅音音素的字来作代表,如“影”母。
7.韵摄:不管韵头和声调的不同,音韵学家把韵腹相近、韵尾相同或韵尾发音部位相同的韵归并成大类,叫做韵摄,又简称“摄”(“摄”即“统领”意)。
如《广韵》二百零六韵被归并为下述十六摄:通、江、止、遇、蟹、臻、山、效、果、假、宕、梗、曾、流、深、咸。
8.韵目:从各韵部中选取一个代表字,作为该韵部的标目,这个代表字就叫韵目。
如《广韵》把“东、同、童、僮、铜”等很多同韵字汇成一个韵部,取“东”作代表,“东”便是这个韵部的韵目。
9.等韵图:是宋元以来的等韵学家编制的声韵调协作的音节表。
10.“等”“呼”:是传统汉语音韵学的概念,主要用来指称中古汉语的介音系统,最先应用在韵图上。
韵图把韵书中相类似的韵目归为一大类,称为“摄”,每一摄内部,又依据介音的差异,分为四等,每等又分为开口和合口两呼。
音韵学复习题

音韵学复习题
一、解释下列术语
1、字母
2、阳声韵
3、七音
4、清浊
5、假二等
6、早梅诗
7、阴阳对转
8、等呼9、阴声韵10、五音
二、填空题
1、十六摄的名称依次是:。
2、清代及以后研究上古韵部各家的分部情况:
顾炎武10 部、江永13 部、段玉裁17 部、
戴震25 部、王念孙22 部、孔广森18 部、
江有诰21 部、章太炎32 部、黄侃28 部、
王力30 部、罗常培、周祖谟31 部。
三、拼读下列反切(用拼音注明):
都宗切、强鱼切、徒红切、莫袍切、当孤切、博故切、朽居切、普官切、甫万切、德红切、户公切、仓先切、布干切、都寒切、徒兼切、徒古切、苦江切、七刀切、如延切、匹战切、
布回切、职缘切、布玄切、甫微切、扶云切、莫中切、私宗切、九魚切。
四、简答题
1、请写出十六摄及所包含的韵部。
2、请写出中古三十六字母及其发音部位。
3、简述《广韵》一书的体例。
4、请说明中古音到现代北京音声母方面的变化。
5、举例说明中古音到现代北京音声调方面的变化。
6、请写出王力先生归纳的“上古音韵部”。
7、请写出研究上古音声母的几项重要结论。
8、请谈谈你对学习汉语音韵学的体会。
音韵学大纲及试题

音韵学课程考试大纲音韵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选修课,是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传统学科,是古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汉语史、汉语方言学、文字学、词汇学、训诂学、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史、古籍整理等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
一、考试对象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音韵学教学大纲》编制而成,主要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或普通本科生。
二、考试目标本课程通过系统的教学及一定的实践活动旨在使学员初步了解汉语音韵学的基本内容、基本理论和研究概况,掌握汉语音韵学的研究方法,为从事音韵学或汉语方言学、汉语史、训诂学、文字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奠定基础,以便毕业后继续深造或更好地承担中学的古文教学工作。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什么是音韵学音韵学的性质音韵学与语音学关系音韵学的分类音韵学的研究方法第二节为什么要学习音韵学音韵学是建立汉语史的前提音韵学是进行方言研究的必备知识音韵学是训诂学的重要工具音韵学是学习和研究古典文学的基础第三节怎样学习音韵学运用现代语音学的知识学习音韵学除阅读大量有关的参考书外还要多做练习利用自己的方言和古音进行比较来学习音韵学第二章音韵学基本知识第一节反切反切注音产生以前的注音方法:譬况读若、读如直音反切的产生反切原理反切产生原理:双声叠韵反切注音的局限性反切变例反切的产生是汉语音韵学诞生的基础第二节汉语音韵结构的特点传统音韵学分析字音的方法:声和韵“起舒纵收”和“头颈腹尾神”声母韵母:韵头韵腹韵尾声调国际音标第三节有关声母的概念发音部位:五音七音发音方法:构成阻碍的方式不同、清音浊音、送气不送气声纽辅音声母字母声类守温三十字母与宋人三十六字母戛透拂轹揉第四节有关韵母的概念元音韵母舌面元音韵韵类韵部韵目韵摄音韵学上对韵头的分析:开口呼和合口呼古代两呼指韵母是否圆唇来说的古代两呼与现代四呼的区别音韵学上对韵尾的分析: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阴阳对转旁转第五节有关声调的概念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声平上去入阴阳上去调类调值平仄舒促第六节等韵学基础等韵图概述《韵镜》呼的概念等的概念洪细轻重韵摄内转外转等韵图的种类第三章《广韵》音系第一节《广韵》概说韵书的产生《广韵》的编排体例《广韵》的性质《广韵》的版本王一王二王三第二节《广韵》的声母系统《广韵》声母的考求方法陈澧《切韵考》又音互见音和切与类隔切《广韵》的声类《广韵》41声类35声母第三节《广韵》声母和现代普通话声母的比较全浊声母的清音化轻唇声母的产生轻唇十韵知庄章三组声母的合流精见两组声母分化出新的舌面音jqx 零声母字的大量增加第四节《广韵》的韵母系统《广韵》韵类的考求方法四声相承重纽重纽八韵《广韵》的韵类和韵母《广韵》的韵母系统就是《切韵》的韵母系统等韵图对《广韵》韵类韵母的分析十六摄内外转假等第五节《广韵》韵母和现代普通话声母的比较《广韵》中有阴声韵、阳声韵和入声韵而普通话中只有阴阳两类韵母韵头韵尾韵腹都有变化两呼与四呼第六节《广韵》的声调以及与普通话声调的比较平上去入阴阳上去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去声仍去入派四声(全浊阳、次浊去,清声分在四声里)古入声字的判断第七节《广韵》音系的构拟古音构拟的原理古音构拟的方法古音构拟的注意事项第四章上古音研究第一节上古声母的研究研究上古声类的材料研究上古声母的方法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喻三归匣、喻四归定说照二归定说上古音的声母系统第二节上古韵母的研究归纳上古韵部的方法各家归纳古韵部的结果及特点《诗经》用韵的归纳谐声字的归纳宋人对上古韵部的研究明人对上古韵部的研究清人对上古韵部的研究:顾炎武、江永、段玉裁、戴震、孔广森、王念孙、江有诰等对古韵的分部近人章太炎、黄侃、王力、罗常培、周祖谟等的古韵分部上古音韵部系统王力的古韵三十部第三节上古声调的研究古有四声说古无去声说顾炎武的四声一贯说江永的四声说段玉裁的古无去声说王念孙、江有诰的四声说王力的古无去声说周祖谟的古有四声说第五章近代音第一节近代音概述《景德韵略》《集韵》《礼部韵略》《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洪武正韵》《毛诗古音考》近代音的声韵调中古音到《中原音韵》时期的重要变化第二节《中原音韵》简介成书经过十九韵部与《广韵》的比较对《中原音韵》的研究状况第三节《韵略易通》简介早梅诗从中古音到北京音的变化对近代音的研究状况汉语言文学专业《音韵学》期终考试试卷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8分)1、音韵学上有平仄和舒促两种概念,其中促声是指。
音韵学试题

2、(2分)下面关于《广韵》的性质表述正确的是()
A、按韵编排;B、工具书;C、字典;D韵书;E、按部首编排。
3、看图表答题
(共
8分):
中古
现代
例字
摄
韵
等
效摄
豪
-一一
au
褒袍毛刀桃劳遭
萧
四
iau
刁挑条辽箫浇尧
肴
二
iau
交胶教au包胞泡
宵
三
au
朝超少iau标苗燎
各格
兼姑
佳诡乖;
(2)
、举
九
俱纪
几规
吉;
溪母:
(3)
、口
康
枯……
(4)
、丘
区
墟……
群母:
(5)
、其
巨
求
5、在空上
】填写相应的
广韵
》平声韵目
(共
6分):
转,而东韵所属的通摄则属于转
4、据提示写出下列声类的第一个反切上字(共5分):
《广韵》独用同用四声配合表
上平声上声去声
1独用
2—钟同用
1董独用
1送独用
2、今音学是以《切韵》系韵书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的语音系统 的,所以又叫《广韵》学。
3、等韵学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普通语音学, 或者说是中国特有的传统的语音学
4、北音学以元代的《中原音韵》系统的韵书为研究对象,它与“近代语音学”没 有多大关系。
5、音韵学的这四个分支中,应该以“今音学”为基础。因为这可以上推古音,下
三、填空。本题共7小题,满分40分。
1、据反切系联法的有关知识填空(共3分):
音韵学复习题修改版答案

音韵学复习题一、解释下列术语1、字母字母相传是唐末一个叫守温的和尚根据当时汉语声母的实际创制的,共有三十个,每个字母代表的声母就是它自身的声母,例如“明”这个字母代表的声母是[m]。
2、阳声韵是音韵学上根据韵母最后一个音素的特点对韵进行的分类中的一种,包含的是以鼻音结尾的韵母,如如:an、en、iang、am、等。
3、七音所谓七音,是从五音的舌音中又分出一个半舌音,从齿音中又分出一个半齿音,合称为七音。
这种分法最早见于南宋张麟之重刊的《韵镜》和郑樵的《通志·七音略》。
4、清浊语音的清浊是针对声母的分类。
所谓清,就是指发音时声带不振动,所谓浊,就是发音时声带振动。
5、假二等齿音一栏中的精组声母可以和一三四等韵相拼,庄组声母可以和二三等韵相拼,章组声母只和三等韵相拼。
这三组声母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可以和三等韵相拼,而三等格只有一个,安排不下。
庄组与三等韵相拼的音节居于第二格,这叫做“假二等”。
6、早梅诗根据罗常培先生的研究,《中原音韵》共含有20个声母,这20个声母正好与明朝兰茂在《韵略易通》里作的“早梅诗”所代表的声母相同。
《早梅诗》每个字代表一个声母的一首五言绝句,原诗如下: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
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
7、阴阳对转·指上古汉语平上去声收鼻音和不收鼻音的字互相押韵、谐声、通假的现象,这是清代学者创立的术语。
阴阳对转由清代孔广森将老师戴震的“阴阳相配”理论发展而来,是语音发展的一种规律,即阳声失去鼻音尾韵变为阴声,阴声加上鼻音尾韵变为阳声。
例如:三san-仨sa,两liaŋ-俩lia。
·按王力先生的古韵30部,分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三类,阴、阳、入相配,很有系统。
但在语音发展变化过程中,阴声韵的字转变为阳声韵的字,阳声韵的字转变为阴声韵的字,这就是阴阳对转。
8、等呼是传统汉语音韵学的概念,主要用来指称中古汉语的介音系统,最先应用在韵图上。
韵图把韵书中相类似的韵目归为一大类,称为“摄”,每一摄内部,又根据介音的差异,分为四等,每等又分为开口和合口两呼,一共是八个小类。
音韵学练习

一、查出下列各组词的声纽和韵部,用音韵学术语说明他们之间的语音关系,并判断他们是同源还是假借:1.锡(心纽锡韵)——赐(心纽锡韵)音同假借2.上(禅纽阳韵)——尚(禅纽阳韵)音同同源3.叛(并纽寒韵)——畔(并纽寒韵)音同假借4.莫(明纽铎韵)——暮(明纽铎韵)音同同源5.以(定纽之韵)——已(定纽之韵)音同假借6.食(床纽职韵)——饲(邪纽之韵)邻纽对转同源7.邦(帮纽东韵)——封(帮纽东韵)音同同源8.土(透纽鱼韵)——社(禅纽鱼韵)准旁纽叠韵,同源9.辨(帮纽寒韵)——变(并纽寒韵)旁纽叠韵假借10.披(滂纽歌韵)——被(并纽歌韵)旁纽叠韵同源11.信(心纽真韵)——伸(审纽真韵)邻纽叠韵假借12.伦(来纽文韵)——轮(来纽文韵)音同同源13.共(见纽东韵)——拱(见纽东韵)音同同源14.乡(晓纽阳韵)——向(晓纽阳韵)音同同源15.良(来纽阳韵)——娘(泥纽阳韵)邻纽叠韵假借二、熟读并解释下列唐诗,回答问题。
(一)标出这六首唐诗的平仄1.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蓝台类转蓬。
(李商隐《无题》)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 细草微风岸,桅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旅夜书怀》)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3.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登岳阳楼》)(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4.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东大学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2005级汉语言专业本科试卷 A 课程名称音韵学
课程号(1100240)考试形式(闭卷)时间(120分钟)
一、判断。
本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
1、音韵学是分析研究汉字的字音与汉语的语音系统的一门科学。
2、今音学是以《切韵》系韵书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的语音系统的,所以又叫《广韵》学。
3、等韵学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普通语音学,或者说是中国特有的传统的语音学。
4、北音学以元代的《中原音韵》系统的韵书为研究对象,它与“近代语音学”没有多大关系。
5、音韵学的这四个分支中,应该以“今音学”为基础。
因为这可以上推古音,下联今音。
6、隋唐时零声母只有一个“影”母,到了现代北京话中,中古的微、疑、影、云、以五母的字基本上都成了零声母。
7、中古的平声到现代北京话中变成了阴平和阳平两个调类,分化的条件是声母的清浊,其规律是:(1)清音变阴平 (2)浊音变阳平。
8、“声类”则一般是指反切上字的分类,它与声母的含义不完全一致。
9、刘复分析汉语音节结构特点时用“头、颈、腹、尾、神”来表示我们今天的“声调、声母、介音、韵腹、韵尾”。
10、首创“反切系联法”的是明朝人陈第。
二、选择。
(正确答案有一个选一个,有多个选多个)本题共4小题,
满分20分。
1、看图表(共8分):
概念 A韵头 B韵腹 C韵尾 D声调 E声母
小韵 + + + + +
韵类
韵
韵母
韵部
韵摄 - ≌ + -
(+表示相同,-表示不同,≌表示相近。
)
如上图所示,属于同一个小韵的字必须A韵头 B韵腹 C韵尾 D声调 E声母五个语音成分全部相同,换言之,在做这一级语音单位的分类时,须同时考虑这五个方面的因素,所以我们这一项就选作:小韵(A、B、C、D、E);仿此,做下面几题:韵类();韵();韵母();韵部()。
2、(2分)下面关于《广韵》的性质表述正确的是()
A、按韵编排;
B、工具书;
C、字典;
D、韵书;
E、按部首编排。
3、看图表答题(共8分):
中古现代例字
摄韵等
效摄豪一 au 褒袍毛刀桃劳遭
萧四 iau 刁挑条辽箫浇尧
肴二 iau 交胶教 au包胞泡
宵三 au 朝超少 iau标苗燎
就一般的观点来说,()韵字原先没有i介音,()韵字原先有i介音,今天变化都非常整齐;而()韵字原先有i介音,其中舌齿音声母的字有些失落了i介音;()韵字原先没有i介音,其中喉牙音声母的字有些后来滋生了i介音。
A、萧;
B、宵;
C、肴;
D、豪。
4、(2分)下面哪些韵是四等韵()
B、先韵;
C、萧韵;
D、青韵;
E、添韵。
三、填空。
本题共7小题,满分40分。
)属于用;)属于用;)属于用;2、看韵图填空(共14分):。
2 2宋 2沃 3钟 2肿 3用 3烛
4 3讲 4绛 4觉
5 4纸 5寘 6脂 5旨 6至
7之 6止 7志
8 7尾 8未
9 8語 9御 6、补出下面所缺的十六摄名称(共4分): 江止遇 臻山效 假宕梗 流深咸
7、看图表填空(共4分):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豪 肴 宵 萧 桓 删 仙 先
、 、 、 。
四、名词解释。
本题共2小题,满分10分。
1、反切;
2、分尖团;
精品文档
五、据图表写出从中古到现代汉语普通话声调演变的三条主要规律(10
分):本题共1小题,满分10分。
鲁东大学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2005 级汉语言专业 本科 试卷B 课程名称 音韵学
课程号(1100240) 考试形式(闭卷) 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正确答案有一个选一个,有多个选多个)本题共4小题,满分20分。
概念 A 韵头 B 韵腹 C 韵尾 D 声调 E 声母 小韵 + + + + + 韵类 韵 韵母 韵部
韵摄 -
≌ + - (+表示相同,-表示不同,≌表示相近。
)
如上图所示,属于同一个小韵的字必须A 韵头; B 韵腹 ; C 韵尾 ; D 声调 ; E 声母五个语音成分全部相同,换言之,在做这一级语音单位的分类时,须同时考虑这五个方面的因素,所以我们这一项就选作:小韵(A 、B 、C 、D 、E );仿此,做下面几题:韵类( );韵( );韵母( );韵部( )。
2、(2分)下面关于《广韵》的性质表述正确的是( ) A 、按韵编排;B 、工具书;C 、字典;D 、韵书;E 、按部首编排。
3、看图表答题(共8分):
中古 现代 例字 摄 韵 等
效摄 豪 一 au 褒袍毛刀桃劳遭
萧 四 iau 刁挑条辽箫浇尧 肴 二 iau 交胶教 au 包胞泡
宵 三 au 朝超少 iau 标苗燎
就一般的观点来说,( )韵字原先没有i 介音,(
)韵字原先有i 介音,今天变化都非常整齐;而( )韵字原先有i 介音,其中舌齿音声母的字有些失落了i 介音;( )韵字原先没有i 介音,其中喉牙音声母的字有些后来滋生了i 介音。
A 、萧;
B 、宵;
C 、肴;
D 、豪。
4、(2分)下面哪些韵是四等韵( )
、先韵; C 、萧韵; D 、青韵; E 、添韵。
二、判断。
本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
2、今音学是以《切韵》系韵书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的语音系统的,所以又叫《广韵》学。
3、等韵学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普通语音学,或者说是中国特有的传统的语音学。
4、北音学以元代的《中原音韵》系统的韵书为研究对象,它与“近代语音学”没有多大关系。
5、音韵学的这四个分支中,应该以“今音学”为基础。
因为这可以上推古音,下联今音。
6、隋唐时零声母只有一个“影”母,到了现代北京话中,中古的微、疑、影、云、以五母都成了零声母。
7、中古的平声到现代北京话中变成了阴平和阳平两个调类,分化的条件是声母的清浊,其规律是:(1)清音变阴平 (2)浊音变阳平。
8、“声类”则一般是指反切上字的分类,它与声母的含义不完全一致。
9、刘复分析汉语音节结构特点时用“头、颈、腹、尾、神”来表示我们今天的“声调、声母、介音、韵腹、韵尾”。
10、首创“反切系联法”的是明朝人陈第。
三、填空。
本题共7小题,满分40分。
(1)属于 用;(2)属于 用;(3)属于 用; 2、看韵图填空(共14分): 半齿半舌音 音
喉 音 齿音 牙音 舌音 唇音 合口1
籠 洪烘翁 檧叢怱葼 空公 同通東 蒙蓬
东一等◆☠
崇
戎 隆 雄 充终 窮穹弓 蟲忡中 瞢馮豐風 东三等ǐ◆☠
融 嵩
(1、韵镜注开口,部分韵图同此,而后来的一些韵图及今天的方言调查字表定为合口) (1)“崇”字按韵母本属 等韵,现在却排在了 等,所以我们称之为 等。
与此相似,排在四等的“嵩”我们称之为 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广韵》声母与三十六字母有一个巨大的差异,那就是后者中的照穿床审禅在《广韵》中分为两套,分别是排在二等的 、 、 、 四个声母与排在三等的 、 、 、 、 五个声母。
(2)看“馮豐風”等字,可以让我们明白轻唇音产生的条件是 。
3、看韵图填空(共4分): 半齿半舌音 音 喉音 齿音 牙音 舌音 唇音 瀧 栙肛胦 雙淙囱 腔江 幢憃樁 厖龐胮邦 江❷☠
与第2题的东韵韵图比较,我们可以知道,因为江摄有 的 等韵,
所以属于
转,而东韵所属的通摄则属于 转。
4、据提示写出下列声类的第一个反切上字(共5分):
见母:(1) 、公 过 各 格 兼 姑 佳 诡 乖;
(2) 、举 九 俱 纪 几 规 吉;
溪母:(3) 、口 康 枯……
(4) 、丘 区 墟……
群母:(5) 、其 巨 求……
5、在空上填写相应的《广韵》平声韵目(共6分):
《广韵》独用同用四声配合表
上平声 上声 去声 入声
1 独用 1董独用 1送独用 1屋独用
2 钟同用 湩等字附见肿韵2宋用同用 2沃烛同用
3钟 2肿 3用 3烛 4 独用 3讲独用 4绛独用 4觉独用 5 脂之同用 4纸旨止同用 5寘至志同用 6脂 5旨 6至 7之 6止 7志 8 独用 7尾独用 8未独用
9 独用 8語独用 9御独用 6、补出下面所缺的十六摄名称(共4分):
江止遇 臻山效 假宕梗 流深咸
7、看图表填空(共4分):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豪 肴 宵 萧 桓 删 仙 先 、 、 、 。
四、名词解释。
本题共2小题,满分10分。
1、反切;
2、分尖团;
得分 评卷人 学院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本
专 学号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学生须将答案写在此线以下
精品文档
五、简述题。
本题共1小题,满分10分。
简述从中古到现代汉语普通话声母的主要演变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