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第2章_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C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版)》-电子教案

第2章_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C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版)》-电子教案

2.2 标识符、常量与变量

符号常量
【例2-1】输入圆的半径,计算周长和面积。 #define PI 3.14159 void main() { float r,c,s; scanf("%f",&r); c=2*PI*r; s=PI*r*r; printf("r=%f,c=%f,s=%f\n",r,c,s); }

以下是合法的整型常量:

2.2 标识符、常量与变量

实型常量

实型常量只能用十进制形式表示 表示形式:


小数形式。由数字序列和小数点组成,如 3.1415926、-0.15、.15、2.等都是合法的实型 常量。 指数形式。由十进制数加上阶码标志“e”或 “E”及阶码组成,如3.14e-4或3.14E-4表示 3.14×10-4。
2.2 标识符、常量与变量

2.2.3 变量


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其存储的值可以被改变的量称 为变量 变量必须通过标识符进行说明,称为变量名。 变量名和内存单元地址存在映射关系,程序可以通 过变量名寻址,从而访问其存储的数据。
2.2 标识符、常量与变量

变量的定义和说明

数据类型 变量名1[,变量名2,…,变量名n];
long型转换成float型时由原来可达10位整数变成只有7位有效数字精度丢失但由于数的范围扩大了数据类型从较低级提升到较高级随着竞争日益激烈酒店嘴中的肥肉被大肆抢夺各大酒店在这场竞争中几乎溃不成军
21世纪高等学校精品规划教材
第2章 数据类型、运算符 和表达式



掌握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 掌握标识符、关键字、常量和变量的使用 掌握运算符、表达式以及数据类型之间的转换 等 掌握简单数据的输入输出

信号与系统教案第2章

信号与系统教案第2章
如何求解?
bm f
( m)
(t ) bm1 f
( m1)
ai 、 bj为常数。
2.1 LTI连续系统的响应
经典时域分析方法 y(t ) yh (t ) yp (t ) 卷积法
y(t) = yzi (t) + yzs (t)
一、经典时域分析方法(微分方程经典解)
微分方程的全解即系统的完全响应, 由齐次解 yh(t)和特解yp(t)组成
信号与系统 电子教案
2.2 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
2.2
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
一、冲激响应
由单位冲激函数δ(t)所引起的零状态响应称为 单位冲激响应,简称冲激响应,记为h(t)。 h(t)=T[{0},δ(t)]
t
h t T 0 , t
def
h t
t
信号与系统 电子教案
第二章 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
《信号与系统》
授课教师:吕晓丽
第2-1页

长春工程学院电子信息教研室
信号与系统 电子教案
第二节总结


1、LTI系统的判定方法 线性性质 时不变性质 2、 LTI系统的分类 因果系统 稳定系统 3、系统的描述 系统框图与系统方程
第2-2页

长春工程学院电子信息教研室
[例] 已知某二阶线性时不变连续时间系统的动态方程
y" (t ) 6 y' (t ) 8 y(t ) f (t ), t 0
初始条件y(0)=1, y '(0)=2, 输入信号f (t)=et ε(t),求 系统的完全响应y(t)。
解:
(3) 求方程的全解
y (t ) yh (t ) yp (t ) C1e

《汽车商务礼仪(第2版)》电子教案 第二章 仪态礼仪

《汽车商务礼仪(第2版)》电子教案 第二章 仪态礼仪
翘臀。 • (7) 切忌两腿交叉站立。
• 二、坐姿礼仪
• 符合规范的坐姿能向人们传递自信、积极热情、尊重他人的信息和良 好的职业风范。得体的坐姿可以塑造良好的个人和企业形象,而错误 的坐姿则会给人一种粗俗、没有教养的印象。 所以商务人员要注重 坐姿的培养,养成良好的习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常规仪态礼仪
• 三、走姿礼仪
• 行走是人的基本动作之一,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 行走姿 态的好坏可反映人的内心境界和文化素养的高下,能够展现出一个人 的风度、风采和韵味。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常规仪态礼仪
• 中国古代形容美女的步态为“其形也,翩若惊鸿,宛若游龙” “飘 飘兮若流风之回雪”,可见步态可以达到极美的境界。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常规仪态礼仪
• (6) 两手前后自然协调摆动,手臂与身体的夹角一般在10° ~ 15 °,由大臂带动小臂摆动,肘关节只可微曲。
• (7) 上下楼梯,应保持上体正直,脚步轻盈平稳,尽量少用眼睛看楼 梯,最好不要手扶栏杆。
• 2. 走姿禁忌 • (1) 走路时切忌低头测目,步履沉重,连走带跑; • (2) 切忌东倒西歪、前倾后仰、驼背、扭腰、扭肩、伸懒腰; • (3) 多人一起行走时,应避免排成横队、勾肩搭背、边走边大声说笑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常规仪态礼仪
• 四、蹲姿礼仪
• 在商务岗位上通常不允许采用蹲的姿势去面对服务对象,确实有必要 时(整理工作环境、给予客人帮助、提供必要服务、捡拾地面物品、 自己照顾自己),应当掌握规范的正确姿态下蹲,切忌给对方留下不 礼貌的印象。
• 1. 蹲姿规范 • 标准蹲姿有四种: 高低式、交叉式、半蹲式、半跪式,我们一般采用

商务沟通电子教案 第二章 人际沟通

商务沟通电子教案 第二章 人际沟通
人们在交往中对交往对象建立起整体认知,但在 认知时并不把他当作孤立的个体来认识,而是把他划 归为某一类人,认为他具有这一类人共有的特点。这 种对人的认知模式就是刻板印象。
(四)自我投射
自我投射指人的内在心理的外在化,即以己之心 度人之腹,把自己的情感、愿望、意志、特征投射到 他人身上,强加于人,认为他人也是如此。
第二章 人际沟通
(二)中国人际关系的基本维度
在中国人际关系中,地位上的“尊卑”和 情感上的“亲疏”是两个最基本的维度。中国 人的“尊卑”关系维度是由家族关系衍生到家 族外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这种关系维度十分强 调下属顺从的责任,强调以“敬”规范情感。 “亲疏”关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度也是由家族关系衍生到家族 外社会关系而形成的。
第二章 人际沟通
(二)了解他人 这个他人指的是与自己商务活动有关联的
人,包括上司、同事、下属,顾客,媒体人员, 其他公司人员,其他相关利益者。
我们根据沟通风格的主导特征大致分为以 下四类:
第二章 人际沟通
1.分析型 持这种沟通风格的人,严谨理性,注重对
事实、事件本身的分析。跟这种类型的人沟通, 宜从对方的利益和需要出发,就事论事,注重 效率少绕弯子,用数据和推理说话,以理服人, 摒弃铺陈杂叙,避免感情用事。
态度是指个体对事物的看法和采取行动的 心理倾向。积极、健康的心态会产生良好的沟 通态度,而封闭、扭曲的心态会导致恶劣的沟 通态度,产生悲观、疑惧的心理感受,从而对 信息的接收、判断、反应产生严重障碍。
第二章 人际沟通
四、人格因素引起的障碍
对人格因素产生的障碍,我们可以从两方 面进行分析:
(一)性格差异产生的障碍
商务沟通电子教案
第二章
人际沟通

《C++程序设计》电子教案第2章 函数

《C++程序设计》电子教案第2章  函数

(4)函数声明中不能只写形参名而不写类型。 )函数声明中不能只写形参名而不写类型。 ( 5) 函数声明中除了当函数返回值类型为 或 ) 函数声明中除了当函数返回值类型为int或 char时函数类型可以省略外,一般情况下不能省 时函数类型可以省略外, 时函数类型可以省略外 略函数类型。 略函数类型。 ( 6) 由于调用时是按参数顺序进行传递的 , 所 ) 由于调用时是按参数顺序进行传递的, 以函数声明中形参的次序也不要写错。 以函数声明中形参的次序也不要写错。 (7)并不是对所有被调函数都要作声明。 )并不是对所有被调函数都要作声明。
例2-6:给出以下程序的运行结果。 :给出以下程序的运行结果。 #include <iostream.h> int func1(int a=4); void main() { int b; b=func1(); cout<<”b=”<<b<<endl; } int func1(int a) { return a+1; } 此程序的运行结果为: 此程序的运行结果为: b=5
例: func1(c1(a,b) int a; int b; { … … }
例2-1:给出以下程序的运行结果。 :给出以下程序的运行结果。 #include "iostream.h" int func(int n) { if(n>0) return 1; else if(n==0) return 0; else return -1; } void main() { int n; cout<<"Please input n:"<<endl; cin>>n; cout<<"\nthe result:"<<func(n)<<endl; }

初中七年级物理第二章教案

初中七年级物理第二章教案

初中七年级物理第二章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作用效果。

2. 让学生了解牛顿三定律,能够运用牛顿三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

2. 牛顿三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教学难点:1. 力的作用效果的判断。

2. 牛顿三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实验器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力的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力的概念。

2. 学生分享对力的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力的定义。

二、力的作用效果(1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力的作用效果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学生分享对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力的作用效果。

三、牛顿三定律(20分钟)1. 教师通过PPT介绍牛顿三定律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

2. 学生分享对牛顿三定律的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牛顿三定律。

四、动手实践(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力的作用效果。

2.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运用牛顿三定律解释现象。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和牛顿三定律。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基础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力的概念,观察力的作用效果,学习牛顿三定律,并组织学生进行动手实践,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2章平面汇交力系

第2章平面汇交力系
O
y C FR
A
F1 a B
F2
b
c
x
建筑力学电子教案
3. 合成
FR FR x FR y
tg a FR x FR y
2
2
y
F2
FR y
FR
F1
FR x Fx
FRx Fn O x
FR y F y
建筑力学电子教案
4. 平衡
FR FR x FR y 0
2 2
y
F2
(b)
y FCB 。 30 。 45 FAB B x mg
建筑力学电子教案
C 。 B y
60
45

FCB 。 30 。 45 FAB
B
x mg (b)
A (a)
由于求出的FAB和FCB 都是正值,所以原先假设的方向是正确的, 即BC 杆承受拉力,AB 杆承受压力。若求出的结果为负值,则
说明力的实际方向与原假定的方向相反。
C y 60

B
45

FCB 。 30 。 45 FAB
B x mg (b)
A (a)
建筑力学电子教案
解:取铰B为研究对象,其上作用有三个力:重力mg;BC
杆的约束力FCB(设为拉力)及AB杆的约束力FAB(设为压力),
坐标轴如图b所示,列出平衡方程 。 。 ∑Fx= 0, -FCB cos30 + FABcos45 =0 。 。 ∑Fy= 0, -mg+FCB sin30 +FABsin45 =0 联立上述两方程,解得: FAB=880 N, FCB=71.8 N。
∑Fx=0, FT-P · sin30 =0

工程力学电子教案第二章

工程力学电子教案第二章

栓A和B乊间的距离l=0.2m。求两个螺栓所叐到的水平力。
解:以工件为研究对象。其叐三个 力偶及两个螺栓水平力的作用,处于平
衡状态。根据力偶系平衡条件,两螺栓
对工件的约束反力必定组成力偶才能不 三个力偶平衡。约束反力FA、FB的方向 如图所示。 建立方程如下: ∑M=0, FA l-M1-M2-M3=0
M1=F1d1,M2=-F2d2。保证力偶矩丌发前提下,改发力的大小 和力偶臂长短,公用一个力偶臂d,于是有新的等效力偶(F3,
F3 ′ )、(F4,F4 ′ )。
其中:F3= F4=
F1 d 1 d F2 d 2 d

F3 、F4分别作用于A和B两点,且AB=d,将力偶转动,使力
偶臂重合,如图2-18b。FR=F3-F4 ; FR ′=F3 ′-F4 ′ 合力偶(FR、FR ′),用Mo表示。 Mo=FRd=(F3-F4)d =F1d1-F2d2=M1+M2 若有n个力偶,则Mo= M =∑M
单位是Nm。
以力F为底边、矩心为顶点组成一个三角 形(阴影部分),则乘积Dd正好是这个三角 形面积A△的两倍。 即MO(F)= ±2 A△
适用于任何物体,矩心可以是转动点戒固定点,且可以是物 体上戒物体外的任意一点。
重点:
由力矩定义可知:
(1) 当力通过矩心时,此力对于该矩心的力矩为零。 (2) 当力沿作用线秱动时丌改发力对任一点的力矩。
FBC=1.366P=13.66kN FAB为负值,说明假设方向不实际方向相反。
2.2 力矩及平面力偶系的平衡 2.2.1 力矩及合力矩定理
重点:
1、力矩的概念:平面内力F使物体绕点O转动的效应。
用MO(F)表示。 MO(F)= ±F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成结构框图2.2。 各部分电路的介绍。
图2.2 GSM移动电话机简单组成
返回首页
2.2 基本单元电路
移动电话机作为一个复杂的电子设备,是由 一些基本电路或单元电路组成的。
单元电路常常由以三极管等为核心的分立元 件组成或由集成电路来实现。
由于电路的工作频率、状态不同,具体采用 的器件也就不同。
2.4.2 键盘
CPU与键盘之间有若干纵横交错的线,也称行 线与列线。
在行列线上跨接按键,一般采用4×3的键盘 矩阵,可以跨接12个按键,行线是键出,列 线为键入。
按键是用导电橡胶做的,按一下瞬时接通一 次,松开后按键随即弹出,这时就键入了一 个命令,也就是一个编码。
该编码能引起什么动作呢?实际上,按键产 生的是地址码,可以打开CPU中的程序存储器, 调出厂商事先写入程序存储单元中的数据码, 也就是操作功能,经译码后加到执行电路, 产生相应的动作。
输出fB
2.3.3 锁相环基本原理
频率的自动锁定过程。 频率的自动搜索过程。 西门子C2588型移动电话机的频率合成器图
2.12 。
返回首页
2.4 移动电话机中的控制电路
在移动电话机中,以中央处理器CPU为 核心的控制电路称为逻辑电路,基本组 成图2.13。
收信机
键盘 控制输出 检测输入
1
1
2
2
3
3
4
4
图2. 9 集成电子开关
2.2.5 振荡器
振荡器特点是在没有输入信号的情况下仍能 产生输出。英文缩写OSC。
用作本机振荡电路和晶体振荡器电路。 振荡条件:振幅条件和相位条件。 反馈式振荡器组成框图2.10 在移动电话机的射频部分,如载波振荡、一
本振等电路中,一般采用三点式振荡器。 移动电话机能自动搜索信道,办法是在振荡
钟信号,CPU就无法工作。 移动电话机中的其它电路的时钟脉冲必须与CPU同步,即各电
路协调一致地工作,称为统一时钟。 由由GSM网络运营商写入的SIM卡所属网络与用户有关的、被
存储在用户这一方的网络参数和用户数据 。 由用户自己存入的数据。 用户在使用SIM卡过程中自动存入及更新的网络接续和用户信息。 SIM卡外形 图
2.3.2 锁相环的基本模型
锁相环PLL由鉴相PD、环路滤波器LPF、压 控振荡VCO、可变分频器等组成一个闭环的 自动频率控制系统
锁相环的基本模型如图2.11。
基准频率fA
误差 电压
鉴相器 (PD)
环路滤波器 (LPF)
控制电压
压控振荡器( VCO)
)))
本机信号fB/N
可变分频器
来自CPU的编程数据 图2.11 锁相环PLL的基本模型
通常数字逻辑电路、基带信号处理电路、中 频处理电路等都可采用集成电路。
射频处理电路部分多采用分立元件电路。
2.2.1 放大器
基本放大电路。 晶体管放大器组成图2.3。 三种电路的构成图2.4。 射频功率放大器功能。 射频功率放大器特点。
2.2.2 滤波器
滤波器的主要作用。 图2.5 滤波器电路符号 滤波器的识别 滤波器的检测。
2.3.1 频率合成器的作用
作用1:为收信机提供一本振信号。 作用2:为发信机提供载波信号。 有些机型还要用频率合成器产生二本振和副
载波。 移动电话机对频率合成器的要求是:第一、
能自动搜索信道,结合单片机技术可以实施 信道扫描和自动选频,提高了移动电话机在 组网技术中的功能;第二,能锁定信道。
图2.5 滤波器电路符号
2.2.3 混频器
混频器包括非线性器件和滤波器两个部分 。 混频器电路模型图2.6 。 晶体管混频器基本电路形式图2.7 。 移动电话机混频器的作用是,将移动电话机
天线接收下来的射频信号与移动电话机的本 振信号混频得到频率较低的中频信号。 在移动电话机中,有的机型的二次升频发射 电路采用和频混频。
发射机
中央处理器 CPU
频率合成器
译码驱动 显示
音频 处理 电路
存储器 主时钟
电源
多路 输出
图2.13 逻辑控制电路简单组成
2.4.1 中央处理器CPU
CPU功能非常强大,有10项控制功能。 CPU是移动电话机的控制核心,一般为一个专用单片计算机,
内有控制器、计数器、程序存储器、定时器、运算器等。 CPU在运行中,是一步一步执行命令的。 CPU必须有主时钟,它提供CPU工作的节拍脉冲。如果没有时
是否成功 否
成功 接收不到 接收到信号
信息
向GSM网注册
否 是否成功
成功 显示网络号、场强
进入待机状态
图2.1 GSM移动电话机初始工作流程
2.1.2 GSM移动电话机电路结构
移动电话机与SIM卡共同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移动通信 系统的终端设备。
移动电话机从电路结构上,都可简单分 为射频部分、逻辑音频部分、接口部分 和电源部分。
2.2.4 电子开关电路
电子开关的电路模型如图2. 8 。 以三极管为例,集电极C、发射极E之间相当
于跨接的开关,基极B为控制端,利用管子的 饱和与截止的特性来实现“通”与“断”。 场效应管则以源极S、漏极D为开关,栅极G 为控制端。 摩托罗拉系列移动电话机经常采用8个引脚的 集成块作为电子开关,又称模拟开关,如图 2. 9。
2.1.1 GSM移动电话机工作流程
GSM移动电话机开机初始工作流程图2.1。 接续通话过程 。
开机
自检
不正常
正常 检查SIM卡
不正常
正常
搜索扫描专用控制信道
SEE SUPPLIER(联系供应商) PHONE FAILED(移动电话机故障) CONNECT SERVICER(联系供应商)
NO CARD(无卡,需插入卡) CHECK SIM CARD(检查卡)
频率形成网络中加入变容二极管。
返回首页
2.3 频率合成器
频率合成器是移动电话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 基本电路。
它的基本功能是产生精度非常高的频率 频率合成,是指一种产生各种频率和选取所
需频率的技术。 移动通信中要求收发信机的工作频点数量多、
频率可变,能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精细调节, 而且频率稳定度很高,频率合成器能满足这 些要求。
第二章 移动电话机基本电路
2.1 移动电话机简要工作流程 2.2 基本单元电路 2.3 频率合成器 2.4 移动电话机中的控制电路 2.5 供电电路
返回首页
2.1 移动电话机简要工作流程
移动电话机作为一种无线电通信工具, 其作用是将话音信号和相关数据信号进 行编码,然后通过无线方式进行传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