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CCP计划确认验证控制程序
确认、验证、验证结果的评价与分析控制程序

b. 产品或加工的改变;
c. 复查时发现数据不符或相反;
d. 重复出现同样的偏差;
e. 有关危害或控制手段的新信息(原来依据的信息来源发生变化);
f. 生产中观察到异常情况;
g. 出现新的销售或消费方式。
4.2.1.2 验证的内容
OPRP、HACCP计划难的内容见表COP12-03“OPRP验证记录表”、表COP12-04“HACCP计划验证记录表”。
4.1 控制措施组合的确认
4.1.1 OPRP的确认
4.1.1.1 确认的时机
①在OPRP实施之前。
②在下列情况下,根据需要,对OPRP做必要的修改,在修改后的OPRP实施之前,要对其进行确认:
a. 原料的改变;
b. 产品或加工的改变;
c. 复查时发现数据不符或相反;
d. 重复出现同样的偏差;
e. 有关危害或控制手段的新信息(原来依据的信息来源发生变化);
编制/日期:张三2006/5/1
审核/日期:李四2006/5/1
批准/日期:王二2006/5/1
XX食品有限公司程序文件
文件编号:COP12
标题:
确认、验证、验证结果的评价与分析控制程序
版 号:A/0
页 码:a. 原料Fra bibliotek改变;b. 产品或加工的改变;
c. 复查时发现数据不符或相反;
d. 重复出现同样的偏差;
XX食品有限公司程序文件
文件编号:COP12
标题:
确认、验证、验证结果的评价与分析控制程序
版号:A/0
分发日期:
页码:
分发编号:
1 目的
通过确认,证实各控制措施或控制措施的组合能使相应的食品安全危害达到预期的控制水平;通过验证,证明各控制措施或控制措施的组合确实达到了预期的控制水平。
体系确认、验证和分析控制程序

体系确认、验证和分析控制程序1.目的:为使本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并在实施中被严格的贯彻、执行,食品安全小组定期、不定期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适宜性、一致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以确保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范围:适用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所有要素。
3.定义:无4.职责:4.1 食品安全小组:4.1.1 负责对危害控制计划进行确认。
4.1.2 负责对GHP、PRP和危害控制计划进行验证。
4.1.3 负责组织进行内部审核。
4.1.4 负责组织对验证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4.2品管部:4.2.1 负责原辅料的验收。
4.2.2 负责在制品、最终产品的检验。
4.3 各相关部门:4.3.1 负责纠偏措施制定。
4.3.2 负责记录保持。
5.内容:基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体系验证可以是初始确认、有计划的周期性确认或由特殊时间引发的确认。
体系验证可以是单项验证也可以是全面的验证。
5.1 危害控制计划的确认5.1.1 危害控制计划的确认时机5.1.1.1在危害控制计划实施之前;5.1.1.2在下列情况下,根据需要应对危害分析的输入进行必要的更新,重新进行危害分析,并对危害控制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改,在修改后的实施前要对其进行确认:a. 当原料或原料来源、产品配方、加工方法或系统、成品分销系统、用途或成品的消费方式等发生变化时;b. 发现有关危害或控制手段的新信息(原来依据的信息来源发生变化);c. 重复检查出现同样的偏差;d. 生产中观察到异常情况;5.1.2 危害控制计划确认的内容确认的内容具体见表《HACCP计划确认记录表》、《OPRP计划确认记录表》;5.1.3 危害控制计划确认的实施食品安全小组用用《HACCP计划确认记录表》、《OPRP计划确认记录表》对危害控制计划进行确认;5.1.4 危害控制计划确认结果的处理当确认结果表明危害控制计划不能对产品安全危害进行预期的控制时,应对危害控制计划进行修改、重新评价和确认。
危害分析与HACCP计划建立控制程序

危害分析与HACCP计划建立控制程序1 目的对影响食品安全的危害进行识别,评价出显著危害,并就此确定关键控制点和建立相应的HACCP计划,使食品安全危害得到有效的控制。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的食品安全危害分析及HACCP计划的建立。
3 职责3.1 公司xxx经理出任食品安全小组组长,负责对危害分析、HACCP计划的建立进行管理。
3.2 公司管理体系经理负责编制产品特性、工艺流程图以及工艺描述3.3 各部门参与和配合食品安全危害和控制措施的识别和评价。
4 程序4.1危害分析的预备步骤4.1.1食品安全小组的成立由xxx质量经理牵头成立食品安全小组,食品安全小组成员来自xx部、生xx部、xx\。
这些人员应接受过相关培训,具备建立、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能力。
4.1.2收集有关的信息在进行危害分析及建立HACCP计划之前,食品安全小组应收集下列信息:1)原辅料、与食品接触材料的质量、卫生安全标准;2)与本公司产品有关的国家、行业卫生标准;与本公司产品有关的国家、行业质量标准;与本公司产品安全相关的外部文献资料;3)公司平面图,生产现场的人流物流图,卫生设施配置图,生产设备分布图,卫生管理区域图,虫害防治图、工艺流程图;4)产品贮存设施与贮存条件,公司使用的化学品清单及使用范围;5)工艺文件,卫生管理文件,化学品特性资料;6)公司历史上的客户投诉与食品安全事故。
4.1.3编写产品描述(含终产品的预期用途)1)管理体系负责人编写所有原辅料、与产品接触的材料的特性描述。
在编写特性描述时,应识别与描述的内容相关的法律法规。
特性描述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方面:①化学、生物和物理特性②配制辅料的组成,包括添加剂和加工助剂;③产地;④生产方法;⑤包装交付方式;⑥贮存条件和保质期;⑦使用或生产前的预处理;⑧原料和辅料的接收准则或规范。
接收准则和规范中,应关注与原料和辅料预期用途相适宜的食品安全要求。
2)管理体系负责人编写终产品的特性描述。
HACCP关键控制点控制程序及全套表格记录

HACCP关键控制点控制程序及全套表格记录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HACCP(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关键控制点控制程序及相关表格记录的内容。
HACCP是一种系统化的食品安全管理方法,通过识别和控制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2. HACCP关键控制点控制程序以下是HACCP关键控制点控制程序的详细步骤:步骤一:制定食品安全团队组建一个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食品安全团队,包括食品工程师、质量控制人员和相关部门经理等。
步骤二:进行危害分析通过分析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确定关键控制点。
步骤三:确定关键控制点(CCP)根据危害分析结果,确定关键控制点,即能够控制或消除危害因素的特定步骤。
步骤四:制定监控措施为每个关键控制点制定监控措施,以确保危害因素在关键控制点处得到有效控制。
步骤五:制定纠正措施制定纠正措施,以应对关键控制点监控结果异常情况。
步骤六:建立监控系统建立监控系统,对关键控制点进行定期监测和记录。
步骤七:建立文件记录编制相关文件记录,包括关键控制点监控记录、纠正措施记录等。
步骤八:培训和验证对负责执行HACCP计划的人员进行培训,并进行验证,以确保其能够正确地执行关键控制点控制程序。
3. HACCP全套表格记录设计一套完整的表格记录对于HACCP的有效实施非常重要。
下面是常用的HACCP表格记录:3.1 危害分析表用于列举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其相关控制措施。
3.2 关键控制点表列出所有关键控制点及其所在的步骤。
3.3 监控措施表对每个关键控制点的监控措施进行记录,包括监测方法、频率和责任人。
3.4 CCP监控记录表记录每个关键控制点的监控结果。
3.5 纠正措施记录表记录关键控制点监控结果异常情况下的纠正措施。
3.6 培训记录表记录执行HACCP计划的人员的培训情况。
结论通过HACCP关键控制点控制程序及相关表格记录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控制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提高食品安全性。
HACCP计划控制程序

HACCP计划控制程序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HACCP计划控制程序1.目的控制HACCP计划的编制、评审、批准,确保计划的适宜性和充分性。
2.范围适用于HACCP计划的编制、评审、批准。
3.职责3.1食品安全小组成员负责拟定HACCP计划草案。
3.2食品安全小组负责对HACCP计划的适宜性、充分性进行评审、讨论,决定是否可以正式发布。
3.3食品安全小组组长批准HACCP计划。
4.程序4.1HACCP计划编制前的准备HACCP计划编制准备工作之前,必须成立食品安全小组,任命小组组长。
食品安全小组的工作按其职责开展。
由研发部向食品安全小组提供以下技术文件:4.1.1描述产品和销售方式。
4.1.2确定预期用途和食品的消费者。
4.1.3建立流程图。
4.1.5验证流程图。
4.2危害分析4.2.1危害分析的准备4.2.1.1危害分析的依据a)组织的食品安全方针;b)已接受的顾客要求;c)本公司的现状;d)对原料和产品的描述;e)对产品用途的确定;f)流程图和布置图;g)食品安全小组组长提议确定的其他依据。
4.2.1.2食品安全小组使用[危害识别和评价表]对加工过程的每一步骤(从流程图开始)进行危害分析,确定是何种危害,找出危害的来源及预防措施,确定是否是关键控制点。
4.2.2食品安全小组进行危害分析的步骤:a)针对某一确定的产品加工步骤确定其潜在的危害;b)分析潜在危害是否是显著危害;c)提供判断是否是显著危害的依据;d)确定显著危害的预防措施;e)确定这一加工步骤是否是关键控制点。
4.2.3食品安全小组使用[危害识别和评价表]对危害分析活动进行记录。
4.3[HACCP计划表]的编制,由食品安全小组进行,应确保:4.3.1HACCP计划应针对具体的产品建立。
4.3.2HACCP计划应与相应的[危害识别和评价表]对应,HACCP计划中的CCP与[危害识别和评价表]中的CCP一致。
4.3.3食品安全小组组长依据会议讨论结果,制定[HACCP计划表]。
haccp实施的步骤是什么

HACCP实施的步骤是什么引言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s)是一种用于确保食品安全的风险管理系统。
它通过分析、评估和控制潜在的食品安全危害,确保食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HACCP实施的步骤。
1. 建立HACCP团队在实施HACCP计划之前,要建立一个专门的HACCP团队。
该团队应包括具有相关技能和知识的成员,例如食品科学家、工艺师、质量控制专家和食品安全专家等。
2. 确定产品描述在实施HACCP计划之前,需要明确食品产品的描述,包括食品的成分、工艺流程和预期的持久性等。
3. 进行危害分析HACCP的核心是通过危害分析识别潜在的食品安全危害。
团队应对所有可能出现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危害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食品安全危害: - 生物危害:细菌、寄生虫和病毒等。
- 物理危害:异物、玻璃片和金属碎片等。
- 化学危害:残留农药、有毒化学物质和重金属等。
4. 确定关键控制点(CCP)在危害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关键控制点(CCP)。
CCP是食品生产或加工过程中可以控制和预防食品安全危害的关键步骤。
例如,在肉类加工过程中,杀菌是一个关键控制点,因为这可以有效控制细菌的生长。
5. 确定监测措施对于每个关键控制点,需要确定监测措施以确保食品安全危害得到控制。
监测措施可以包括温度记录、化验和视觉检查等。
6. 确定纠正措施如果监测措施检测到关键控制点处出现异常,应确定纠正措施以防止进一步的风险。
例如,如果杀菌步骤的温度超过设定的范围,应立即停止生产,并采取必要的纠正行动,如调整温度或修理设备。
7. 建立验证程序为了确认HACCP计划的有效性,需要建立验证程序。
验证程序通过监测和评估食品安全危害的控制效果来确保HACCP计划的有效性。
8. 确定记录和文件在HACCP实施过程中,记录和文件是非常重要的。
记录和文件可以包括温度记录、检测结果、纠正措施的实施和验证程序的结果等。
HACCP验证控制程序

1、目的证实由HACCP计划和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控制措施的有效性;验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否有效运作并达到预期控制危害目的。
2、适用范围操作性前提方案和HACCP计划的控制措施及组合,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性的验证。
3、职责3.1 HACCP小组组长负责各个过程及体系的确认和验证3.2 质量管理部负责CCP点的验证确认4、程序4.1确认4.1.1确认目的:获取证据证实由HACCP计划和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安排的控制措施有效。
4.1.2确认时机:在实施操作性前提方案和HACCP计划中的控制措施之前以及变更后,组织应对其确认。
确认可以是初始确认、有计划的周期确认或由特殊事件引发的确认。
4.1.3确认要求a) 所选择的控制措施组合能够针对的对食品安全危害实现预期控制;b) 通过控制措施组合的有效实施,能确保控制已确定的食品安全危害,并获得满足规定可接受水平的终产品。
4.1.4确认方法:参考他人已完成的确认或历史知识(科技文献的引用、专家意见);用实验模拟过程条件;收集正常操作条件下生物、化学和物理危害的数据;统计学设计的调查(产品质量检测和统计);数学模型等。
4.1.5当确认结果表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对控制措施和(或)其组合进行修改和重新评估。
4.1.6修改可能包括控制措施(即过程参数、严格程度和(或)其组合)的变更,和(或)原料、生产技术、终产品特性、分销方式、终产品预期用途的变更。
4.2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验证4.2.1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验证策划4.2.1.1验证策划的目的:a)操作性前提方案是否有效实施;b)危害分析的输入是否持续更新;c)HACCP计划中的要素和操作性前提方案是否实施并且有效;d)危害水平确定是否在可接受水平之内;e)组织要求的其他程序是否实施,且有效。
4.2.1.1验证活动方法、频次和职责:A :CCP点的验证(1)对CCP点的验证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CCP监控设备的校准:按《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执行;校准记录的复查;针对性的取样检测;CCP点的验证包括针对性的取样检测:主要原料每年送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作一次农药残留检测,验证原料的农残符合性,出具正式报告;成品每半年送法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出具权威报告或证明;每批产品对出厂检验项目进行检验。
HACCP计划确定程序

5.1.4.1 产品质量
5.1.4.2 避免超出关键限值和目标水平
5.1.4.3 应付正常的偏差所需的时间和控制程序;
5.1.4.4 加工工艺的影响;
5.1.4.5关键限值和目标水平的确定过程应形成记录,并将其记录在《关键限值和目标水平确定记录表》上。
5.2监控计划的确定
5.2.1.4.2.3详细准确记录每一次监控工作;
5.2.1.4.2.4在CCP监控技术方面受到训练;
5.2.1.4.2.5充分理解CCP监控的重要性.
5.2.1.5 监控复核人
应指定至少一个监控复核人。
5.2.2 监控计划的制定:
食品安全小组根据已确定的每个CCP的显著危害制定有效的监控计划,并对其可操作性进行验证,将其监控计划记录在《监控计划》上.
1.0目的:
本程序规定已识别的每一个CCP制定可测量的关键限值和目标水平,并使用一系列计划好的观察或测量,从而评价关键控制点是否处于控制中,确保各类产品已识别的食品卫生安全的危害得到有效的控制;降低食品卫生安全风险,提高操作效率;
2.0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的各类产品的《HACCP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的控制。
5.2.3监控计划的实施:
5.2.3.1监控计划的实施由各个监控负责人执行;
5.2.3.2HACCP小组长监督监控计划的实施;
5.2.4 监控记录:
监控计划的实施的情况记录在《监控记录》上;
5.3HACCP计划的确定
5.3.1HACCP计划的制定和审核:
HACCP小组根据已确定的《危害分析表》、《CCP识别表》、《关键限值和目标水平确定记录表》、《监控计划》、《CCP的纠偏计划》、《验证计划》、《CCP记录》制定《HACCP计划》;并对其进行充分的审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XJW
生产部文件
SXJW/ZL-16-2011
版本号:A/0
控制状态:
分发编号:HACCP计划确认验证控制程序
编制:质量部
审核:
批准:
2011-10-08 发布2011-10-08实施陕西君威农贸综合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1、目的
公司为定期地更新、保持和改进HACCP管理体系,使本体系能持续满足公司食品安全生产的要求,对HACCP计划、OPRP(通过危害分析确定的,必须的前提方案)等的实施情况进行验证,使所有预定控制的危害均能处于受控状态,从而确保食品安全。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HACCP计划、OPRP、基础设施和维护方案、危害分析输入的持续更新、危害水平及相关程序的验证。
3、引用文件
3.1 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3.2 《HACCP手册》(SXJW/ZL-03-2011)。
4、职责
4.1 质量部(食品安全小组)为本程序的责任部门,负责验证工作的实施监督和管理。
4.2 各相关部门配合质量部及HACCP小组完成所策划的验证工作。
5、管理内容及要求
5.1 HACCP计划的验证
5.1.1 目的:确认HACCP计划中的各要素有效实施。
5.1.2 方法:检查分析监控记录,结合现场观察和终产品检验进行验证。
5.1.3 频次:每季度检查一次。
5.1.4 职责:组长组织组员进行验证。
验证发现结果不满足策划要求时,采取措施解决。
5.1.5 记录要求:由组长指定一人负责做好验证情况及结果的记录,特别是存在问题的记录要详细。
5.2 操作性前提方案的验证
5.2.1 目的:确认OPRP中的各要素有效实施。
5.2.2方法:检查分析监控记录,结合现场观察和终产品检验进行验证。
5.2.3 频次:每季度一次。
5.2.4 职责:组长组织组员进行验证。
验证发现结果不满足策划要求时,采取措施解决。
5.2.5 记录要求:由组长指定一人负责做好验证情况及结果的记录,特别是存在问题的记录要详细。
5.3 基础设施和维护方案的验证
5.3.1 目的:确认基础设施和维护方案已有效实施。
5.3.2 方法:检查分析维护记录,结合现场观察进行验证。
5.3.3 频次:每半年一次。
5.3.4 职责:组长组织验证。
动力部部长参加验证。
发现结果不满足策划要求时,采取措施解决。
5.3.5 记录要求:由组长指定一人负责做好验证情况及结果的记录,特别是存在问题的记录要详细。
5.4 危害分析输入持续更新及危害水平低于确定的可接受水平
的验证。
5.4.1 目的:确认危害分析的输入信息得到了持续更新,确认所需控制的危害实际水平低于可接受水平;
5.4.2 方法:检查危害分析信息的时效性,结合终产品检验进行验证。
5.4.3 频次:每半年一次。
5.4.4 职责:组长组长验证。
发现结果不满足策划要求时,采取措施解决。
5.4.5 记录要求:由组长指定一人负责做好验证情况及结果的记录,特别是存在问题的记录要详细。
5.5 其他程序的验证
5.5.1 目的:确认相关程序已有效实施。
5.5.2 方法:检查分析程序实施记录,结合现场观察和终产品检验进行验证。
5.5.3 频次:每半年一次。
5.5.4 组长组织验证。
相关人员参加验证。
发现结果不满足策划要求时,采取措施解决。
5.5.5 记录要求:由组长指定一人负责做好验证情况及结果的记录,特别是存在问题的记录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