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第三单元 周周清(一) 人教版 有答案

合集下载

语文六年级上册周周清一

语文六年级上册周周清一

六年级上册语文周周清练习卷(第一周)班级:姓名:学号:等第:一、看拼音,写词语。

(10分)shēn yuān bālí là zhú shuòguǒnónɡ zhuānɡ dàn mǒ( ) ( ) ( ) ( ) () kāi tuòzhē bì zhùjūn lián dāo kānɡ kǎi jīánɡ( ) () ( ) ( ) ()二、按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12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瞭.望(liáo)不禁.(jīn)载.歌载.舞(zài)涕.泪(tì)B.欺凌.(lín)屋脊.(jǐ)负隅.顽抗(yǔ)城邦.(bāng)C.肖.像(xiào)乘.势(chéng)气魄醇美D.洽.谈(qià)关卡.(kǎ)惊恐万壮靡留之际2.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6分)(1)绝:A.断绝;B.气息中止或死亡;C.独一无二的;D.走不通的;E.完全没有了不绝.如缕()弹尽粮绝.()绝.技()(2)辞:A.告别;B.请求离去;C.推脱;D.被要求辞.职()辞.退()告辞.()3.下列描述中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课文《我们爱你啊,中国》第一小节中,作者通过季节差和温差,向我们展示了东南西北四处景象。

B.肖邦离开华沙时,老师和同学们的送行让肖邦感到意外。

他们赠送银杯、咏唱送别曲、叮嘱肖邦,让肖邦感慨万分。

C.课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最后一节中,从“才”可以看出,作者对肖邦英年早逝的惋惜之情。

D.课文《郑成功》最后一个小节在结构上有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的作用。

三、根据课文填空(17分)1.我们爱你奋斗书写的史册,______________________,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周周清测试卷(一)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周周清测试卷(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斑点(bān)抵御(yù)津津有味(jīn)
D.轨道(guǐ)清澈(chè)技高一筹(chóu)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门大吉》节目开播了,我们全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得津津有味。
B.初一四班班长人品好,学习好,在班级同学中德高望重。
C.这部小说,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3)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______)
(4)他身穿崭新的青布棉袄棉裤,头上还包着一块雪白的毛巾。(______)
7.将下面的古诗句填写完整。
(1)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四、语言表达
8.(综合性学习)在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某校开展了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学生在行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活动一:征集对联
请你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莫以善小而不为,一言一行俱是君子风度。
阅读
文体:散文
主题:为人处世
本文选自《意林·原创版》
林清玄在选文中写他的童年时代在山上,食物欠缺,夏天,兄弟一起捉毛蟹,父亲烹调,如今他想起那一大碗毛蟹,如真似梦,依稀眼前,可谓“一碗入梦”。只有用心去体会的人才能感觉到吃中所藏匿的情感滋味,林清玄便是其中的一位。
一碗入梦
林清玄
①妻子从网上买了一箱大闸蟹,送到家里,每一只都是活蹦乱跳的。从阳澄湖到台北,路远时长,竟能保持螃蟹的生命,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周周清测试题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周周清测试题

**学校四初一语文第三周周清试卷句子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一、仿写句子。

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仿写:语文是______ _,让人______ _;语文是_____ __,让人_____ ;语文是_____ __,让人_____ 。

二、缩句。

1、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2、当我发现了这种神圣的秘密的时候,我竟欢喜感动得伏案痛哭。

3、戴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捡起地上的碎纸。

4、一个天真的小女孩为大家表演节目。

5、海边的沙地上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6、山沟的柿子树上缀满了沉甸甸的柿子。

7、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8、北面那座秃山丝毫挡不住来自塞外的狂风。

9、隐蔽在芦苇丛里的我们看见船上载着很多货物。

三、改写句子。

1、我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掉。

被字句:2、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被红四团抛在后面了。

把字句:3、雨过天晴,蚂蚁清除了洞口的泥土,又出来寻找食物了。

“把”字句:“被”字句:4、他们看到暴风雨冲垮了堤坝,心里十分着急。

“把”字句:“被”字句:5、密密层层的枝叶封得森林严严实实的。

“把”子句:“被”子句:6、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没有比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更重要的事情了。

7、把下面的引述句改为转述句。

鲁迅在回信中说:“你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8、曹操的儿子冲曹冲说:“我有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间接引语:9、贝多芬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曲子吧。

”间接引语:10、列宁问,他应该排在哪一位同志的后面?直接引语:11、詹天佑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直接引语:12、老牛一生辛苦,我们不能再把工作交给他。

反问句:13、这荣誉是全体同学努力的结果。

反问句:14、小姑娘纯洁的心灵,不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吗?陈述句:15、他的这种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陈述句:16、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陈述句:17、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陈述句:18、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陈述句:19、楚王只好吩咐手下打开城门,迎接晏子。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周测试卷(含答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周测试卷(含答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周测试卷(含答案)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等级:__________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8分)1、丁香花开了,星星般的小花zhuìmǎn()枝头,散发着淡淡的yōu yǎ()的甜香。

2、爸爸已经连续fúàn()工作了三个小时。

3、这位老人回想着自己过去的生活,神情huǎng hū()。

二.请同学们根据例子,拓展一些你知道的花草以及代表的品质。

(6分)例:梅花——高洁丁香——()()——()三、单选题。

1、(3分)下列句子中,画线字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wǔ)媚。

B.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白丁香和紫丁香。

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蒙眬(lóng)。

C.在我住了断续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

每到春来,俯(fǔ)案时抬头便见檐前积雪。

D.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chā)的绿,然后才见到那两扇红窗。

2、(3分)下列句子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我在原野上摇拽,使原野的风光更加旖旎。

B.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C.听着小鸟的明啭、歌唱。

D.我从不孤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3、(3分)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铁不锻炼不成钢,人不运动不健康。

(对偶)B.骏马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比喻)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夸张)D.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弹的弹,还要骑一骑蒙古马。

(排比)四、句子加工厂。

(8分)1、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爆炸了。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默写(8分)1、,同向春风各自愁。

2019秋人教统编(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三周周清试题 【精编】.docx

2019秋人教统编(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三周周清试题  【精编】.docx

六年级语文第三周周清清单姓名:一.看拼音,写词语。

(8分)Chén fǔ diǎn zhuì shēng téng dù jiāng( ) ( ) ( ) ( )wū méng tiě suǒ lūn qǐ xǐ què(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4分)证()涯()岷()丸()证()崖()眠()执()三.补充词语并完成练习。

(8分)全()贯注斩钉()铁居高()下()首挺胸粉身()骨横七()八1.形容所处的地势有利的词语是:2.与“聚精会神”意思相近的词语是:四.选词填空。

(3分)宣告宣布宣传宣读1.毛主席庄严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2.毛主席在群众—阵又一阵的掌声中( )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3.这庄严的( ),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欢呼起来。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

(8分)1.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微有点羞涩,来給客人们唱民歌。

(用画横线的词语造句。

)2.草原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修改病句。

)3.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缩句)4.花朵在风中摇摆。

(改为拟人句)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5分)1.《狼牙山五壮士》记叙的是发生在时期的故事,五壮士是、、、。

全文的故事情节可以概括为,,,,, .2.将下列句子按先后顺序排列。

(6分)()乐队奏国歌。

()升国旗,鸣礼炮。

()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

()林伯渠秘书长宣布典礼开始。

()毛泽东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六.读《七律·长征》,回答文后问题。

(8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解释下列词语。

磅礴逶迤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全诗的诗眼是。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每周一练试卷 附答案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每周一练试卷 附答案

乡镇(街道)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每周一练试卷 附答案题 号 知识基础 积累运用 口语交际阅读 习作 总分 得 分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9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请在试卷指定位置作答,在试卷密封线外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基础知识(共5小题,每题4分,本题共计20分)1、带点的字应该怎样读?把正确的读音用“—”划出来。

勉强 (qiang qiang) 召 集(zhao zhao) 兴奋不已(xing xing) 暖 和 (hé huo) 入场券(juan quan) 削铅笔(xiao xuē) 友好相处(chù chǔ) 大模大样(mó mú) 2、为迎新春,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

下列对联最适合贴在书房门口是( )。

A .门集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财B .万户春风为子寿,半窗松雪论天伦C .春风得意千条绿,快马加鞭万里程D .立节可为千载道,成文自足一家言 3、词语模仿秀。

古为今用: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成千上万: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愤愤不平: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密密麻麻: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4、下面的词语书写有对有错,对的在括号里打“√”,有错的在错字上打“×”,并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

1.凝然( ) 摸仿( ) 遮挽( ) 沽萎( ) 勿忙( ) 2.支体( ) 名义( ) 优稚( ) 堂惶( ) 甜密( ) 3.予备( ) 稀奇( ) 元霄( ) 面俱( ) 枚瑰( ) 4.白瓷碗( )诳天桥( )小园圈( )黑糊糊( )辩是非( )5、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龙成为了一种文化。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检测试题(带答案)(一)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检测试题(带答案)(一)

106749第三单元周周清(一)[测试范围:第9,10课时间:40分钟满分:45分]一、基础清(16分)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猜.测(cāi)枯萎.(wěi)叱咤.风云(zhà)B.破绽.(dìng) 煞.白(shà) 沧海一粟.(sù)C.斑.点(bān) 抵御.(yù) 津.津有味(jīn)D.轨.道(guǐ) 清澈.(chè) 技高一筹.(chóu)2.请找出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在方格内订正。

(4分)虎视眈眈弄巧成绌黯然失色干躁前攻尽弃挖空心思别出新裁嫦娥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开门大吉》节目开播了,我们全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得津津有味....。

B.初一四班班长人品好,学习好,在班级同学中德高望重....。

C.这部小说,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D.无论是个人技术,还是团队协作能力,中国队都技高一筹....。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我市启动市级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今年首批招收320人。

B.只有沿线的拆迁工作能顺利进行,是沿江风光带顺利施工的条件之一。

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发生,我校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D.《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的原因,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

5.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

(4分)(1)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

()(2)蹲着身子,瞪大眼,可一无所获。

正悻悻然准备离去,却见同桌趴在窗玻璃旁看得津津有味。

()(3)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

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4)他身穿崭新的青布棉袄棉裤,头上还包着一块雪白的毛巾。

() 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古时候,科学不发达,人们一直向往着“天上的世界”。

六上语文第3周周周清练习题

六上语文第3周周周清练习题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3周周周清练习题(9月24日)学号姓名成绩一、看拼音写词语:6%xiū zhù zhēn zhìài mùméng lóng chǎn píng sī cháo qǐ fú( )( )( )( )( ) ()kě jiàn yī bān shī gōng zu náo qī liáng kòng zhì jū yōng guān ()( )( )( )( ) ( ) 二、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字:3%(藐貌)视阻(绕挠)(峻竣)工(讥叽)笑泥(浆桨)(坚艰)巨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其中一个发挥想象写话。

7%()入深谷悬()峭壁狂风()吼()望灰天心潮()涌食不下()()测线路隧道( )水高山深()()山越岭读着()这个词,我仿佛看到四、给带点词换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3%(1)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 ),只活了四十多岁。

(2)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3)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

五、按课文填空并阅读回答(一)6%《怀念母亲》作者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一个是()。

他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的()和()。

作者在异国他乡,对于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从来也没有(),一直()他度过了在欧洲的十一年。

(二)3%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

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在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的日子里,作者的脑海里仿佛出现了的情景。

(2)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的糊在心头。

我想到故乡,想到故乡的老朋友,感到凄凉,这是因为;同时又感到甜蜜,这是因为。

(三)3%①有一家外国报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周周清(一)[测试范围:第9,10课时间:40分钟满分:45分]一、基础清(16分)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猜.测(cāi)枯萎.(wěi)叱咤.风云(zhà)B.破绽.(dìng) 煞.白(shà) 沧海一粟.(sù)C.斑.点(bān) 抵御.(yù) 津.津有味(jīn)D.轨.道(guǐ) 清澈.(chè) 技高一筹.(chóu)2.请找出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在方格内订正。

(4分)虎视眈眈弄巧成绌黯然失色干躁前攻尽弃挖空心思别出新裁嫦娥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开门大吉》节目开播了,我们全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得津津有味....。

B.初一四班班长人品好,学习好,在班级同学中德高望重....。

C.这部小说,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D.无论是个人技术,还是团队协作能力,中国队都技高一筹....。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我市启动市级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今年首批招收320人。

B.只有沿线的拆迁工作能顺利进行,是沿江风光带顺利施工的条件之一。

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发生,我校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D.《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的原因,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

5.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

(4分)(1)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

()(2)蹲着身子,瞪大眼,可一无所获。

正悻悻然准备离去,却见同桌趴在窗玻璃旁看得津津有味。

()(3)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

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4)他身穿崭新的青布棉袄棉裤,头上还包着一块雪白的毛巾。

() 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古时候,科学不发达,人们一直向往着“天上的世界”。

B.当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豪华、富丽。

C.唯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

”D.“那周末去郊区山里吧,看山看水看星星。

”他说。

二、素养清(14分)7.将下面的古诗句填写完整。

(8分)(1)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

(3)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8.(综合性学习)在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某校开展了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学生在行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6分)(1)活动一:征集对联请你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2分)上联:莫以善小而不为,一言一行俱是君子风度。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二:举办辩论赛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有关部门取缔了路边摊点。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发表观点,阐明理由。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清(15分)文体:散文主题:为人处世本文选自《意林·原创版》林清玄在选文中写他的童年时代在山上,食物欠缺,夏天,兄弟一起捉毛蟹,父亲烹调,如今他想起那一大碗毛蟹,如真似梦,依稀眼前,可谓“一碗入梦”。

只有用心去体会的人才能感觉到吃中所藏匿的情感滋味,林清玄便是其中的一位。

一碗入梦林清玄①妻子从网上买了一箱大闸蟹,送到家里,每一只都是活蹦乱跳的。

从阳澄湖到台北,路远时长,竟能保持螃蟹的生命,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②吃大闸蟹时,儿子忽然发问:“老师说,以前台湾人不吃大闸蟹,这几年开放才开始吃,是真的吗?”“如果说是阳澄湖或太湖的大闸蟹,以前是吃不到。

如果是吃毛蟹,爸爸从小就是吃毛蟹的,大闸蟹就是毛蟹的一种啊。

”我说。

③我的童年时代,爸爸在六龟新威租了一块林地,搭了一间砖房,在森林里开山。

我们常陪爸爸到山上住,有时住上整个夏天。

山上食物欠缺,为了补充营养,我们什么都吃:天上飞的鸟雀、蝗虫、蚂蚱;地上能跑的竹鸡、锦蛇、兔子;河里游的小虾、小鱼、毛蟹、河蚌……④天空和陆地上的不容易捕捉,河溪里的容易捉到。

我们做一些简单的陷阱,竹子上绑着小虫,插在田边、河边,第二天就可以搂。

捉毛蟹则是最有趣的,从下游往上游溯溪,沿路扳开石头,缝隙里就躲着毛蟹,运气好的时候,扳开一块石头,就能捉到五六只。

毛蟹盛产之时,个头肥大,我们七八个兄弟忙一个下午,就可以捉到整桶的毛蟹,隔两天再去,又是一桶,几乎捕之不绝。

⑤晚上,爸爸把我们捕来的毛蟹、小鱼、小虾清洗过后,烧一鼎猪油,全都丢下去油炸,炸到酥脆,蘸一点胡椒和盐,一道大菜就这样完成了。

当时山上还没有电灯,就着昏黄跳动的油灯,那一大碗的河鲜跳动着颜色的美,金黄的小鱼、淡红的小虾、深红的毛蟹,挑逗着我们的味蕾。

⑥“开动!”爸爸一下指令,我们就大吃起来,咔咔嚓嚓,整只整只地吃进肚子里,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吃螃蟹和吃鱼虾一样,都是不吐骨头的,不!是不吐壳的。

⑦那是令人吮指回味的终极美味,我离开山林之后,就没有再吃过了。

⑧“这就是我们以前吃毛蟹的方式,和吃大闸蟹是很不同的。

”我对孩子说。

⑨孩子睡了,我坐在书房,仔细地怀想爸爸开山时的样子,想到我十四岁就离开家乡。

当时忙于追寻,很少思念父母。

过了六十,时不时就会想起爸爸、妈妈,爸妈常入我梦来。

⑩想起那一大碗毛蟹,如真似梦,依稀在眼前,那美丽的颜色,一层一层晕染了我的少年时光,在贫穷里也有华丽的光。

(有删改) 9. 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本文中心。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本文以“一碗入梦”为题有哪些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请赏析第⑤段画线句中“挑逗”一词的表达效果。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你的童年有没有经历过有趣的事情?想一想,请写出一件趣事,不少于30字。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单元周周清(一)一、基础清1. B点拨:B项“绽”的读音应是“zhàn”。

2. 绌—拙躁—燥攻—功新—心3. B点拨:“德高望重”的意思是“品德高尚,名望很大”。

多用于称颂年长而名望高的人。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 C点拨:本题运用病句判断法。

A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培养”后加“计划”;B关联词语使用错误,删去“只有”;D句式杂糅,可删去“的原因”。

5. (1)细节描写(2)动作描写(3)语言描写(4)外貌描写6. B点拨:表示约数的两个数字之间不用顿号。

二、素养清7. (1)乌蒙磅礴走泥丸(2)野旷天低树(3)望湖楼下水如天(4)稻花香里说丰年8. (1)示例:莫以恶小而为之,千家万户尽显文明新风(2)示例一:赞同取缔路边摊点。

路边摊点大多属于无证经营,往往不受有关部门的监管,卫生条件难以保证。

部分人还会占道经营,造成交通拥堵。

示例二:我认为应当妥善处理,不能盲目取缔。

路边摊点经营收入往往是某些家庭的经济来源,盲目取缔会给一些家庭造成生活上的困难,不利于社会稳定。

另一方面,也会给居民生活造成不便。

三、阅读清9. G·4·2本文通过叙写“我”童年时在山里捉毛蟹、吃毛蟹的往事【明】,抒发了“我”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父母深深的思念之情【暗】。

点拨:此类题的答题模式为:本文通过记叙(描写)……,塑造(赞美或揭露)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10. X·4·3以“一碗入梦”为题,想象奇特,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客】;标题既是文章内容的总括【内容】,也是文章叙事抒情的线索【结构】。

11. Y·4·2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昏黄油灯下的那一大碗色美、味更美的河鲜对孩子们的诱惑【容】。

点拨:本题可运用拟人作用分析法。

注意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12. 略。

点拨:写出事情,能够体现出趣味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