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尾灯课程设计报告

合集下载

汽车尾灯课程设计报告

汽车尾灯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名称汽车尾灯控制电路姓名:杨丽雄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070613学号:07061307同组人:张晓杰指导教师:邓谦南昌航空大学计算机学院2009 年8 月30 日摘要本设计主要研究汽车尾灯的控制电路。

学了数字逻辑课程之后再研究该电路时为了对课程中相关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延伸,提高应用能力。

设计的内容主要是设计汽车尾灯控制电路图,电路的模拟仿真,调试电路与排除故障,设计总结。

设计电路中应用了三进制计数器,3-8译码器的功能,还有各种门电路。

通过本研究,会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

关键字:汽车尾灯控制电路,三进制计数器,3-8译码器。

目录前言第一章电路设计的目的、任务与要求 (2)1.1设计目的 (2)1.2设计任务 (2)1.3设计要求 (2)第二章单元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2)2.1设计总体框图 (2)2.1.1尾灯与汽车运行状态表 (3)2.1.2总体框图 (3)2.2设计单元电路 (3)2.2.1三进制计数器 (3)2.2.2开关控制电路 (4)2.3工作原理分析 (5)2.4总体电路 (5)第三章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6)3.1遇到的主要问题 (6)3.2现象记录与原因分析 (6)3.3解决措施及效果 (6)第四章总结 (6)4.1对设计课题的结论性意见及进一步改进的意向说明 (6)参考文献 (7)附录 (8)前言在当今社会中,数字时代已经成为一种现实,并且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作为数字时代最基本的课程——数字电子电路,更无疑具有着基础的作用,而数字电路课程设计便是培养这种能力,掌握这门课程的一种很好的实践,更是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际动手能力、严谨的实验作风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次设计的题目是汽车尾灯控制电路,汽车尾灯控制电路使得汽车的行驶更加有秩序,更加方便操作。

本次设计采用门电路与双J-K触发器构成的三进制计数器和3-8译码器来实现。

逻辑电路比较简单,虽然用的元器件比较多,但总的性价比还不错,而且线头也不是很多。

汽车尾灯控制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汽车尾灯控制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汽车尾灯控制电路设计第1章设计任务及要求1.1设计任务设计一个汽车尾灯控制电路,用六个发光二极管模拟汽车尾灯(左右各三个),用开关J1、J2选择控制汽车正常运行、右转弯、左转弯和刹车时尾灯的情况。

1.2设计要求1、汽车正常运行时尾灯全部熄灭。

2、汽车左转弯时左边的三个发光二极管按顺序循环点亮。

3、汽车右转弯时右边的三个发光二极管按顺序循环点亮。

4、汽车刹车时所有的指示灯随CP脉冲同时闪烁。

设计要求具体见表1-1。

表1-1 汽车尾灯显示状态变化表第2章设计方案2.1 汽车尾灯设计要求汽车行驶时有正常行驶、左转、右转和刹车四种情况,设汽车尾部左右两侧各有3个指示灯(用发光二极管模拟)。

1.汽车正常运行时指示灯全灭2.汽车右转弯时,右侧3个灯按右循环顺序点亮3.汽车左转弯时,左侧3个灯按左循环顺序点亮4.汽车临时刹车时所有指示灯同时闪烁2.2 设计原理及原理框图汽车尾灯控制电路主要由开关控制电路,三进制计数器,译码、显示驱动电路组成。

由于汽车左转或右转时,三个指示灯循环点亮,所以用三进制计数器控制译码器电路顺序输出低电平,从而控制尾灯按要求点亮。

首先,设置两个可控的开关,可产生00、01、10、11四种状态。

开关置为00状态时,汽车处于正常行驶状态;开关置为01状态时,汽车处于右转弯的状态;开关置为10状态时,汽车处于左转弯的状态;开关置为11状态时,汽车处于刹车状态。

三进制计数器可由J-K触发器构成;译码电路可用译码器74LS138和6个与非门构成;显示、驱动电路由6个发光二极管和6个反向器构成。

原理图如2-1所示:图 2-1 原理框图第3章电路设计3.1 译码、显示驱动电路译码器是一种具有“翻译”功能的逻辑电路,这种电路能将输入二进制代码的各种状态,按照其原意翻译成对应的输出信号。

有一些译码器设有一个和多个使能控制输入端,又成为片选端,用来控制允许译码或禁止译码。

74LS138是一种译码器,由于74LS138有3个输入端、8个输出端,所以,又称为3线~8线译码器。

尾灯配光实验报告(3篇)

尾灯配光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汽车尾灯配光的基本原理和重要性。

2. 掌握尾灯配光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3. 通过实验验证尾灯配光设计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4. 评估不同配光方案对尾灯亮度和光束分布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汽车尾灯作为车辆安全的重要部件,其配光设计直接关系到行车的安全性。

合理的配光设计可以使尾灯在不同角度和距离下都能提供足够的照明,提高行车安全。

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尾灯配光设计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1. 汽车尾灯模型2. 光度计3. 实验台4. 光源5. 反射板6. 记录纸和笔四、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将汽车尾灯模型安装在实验台上,确保其与光源的距离和角度符合实验要求。

2. 初始配光:调整光源的角度和强度,使尾灯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都能提供足够的照明。

3. 光度测量:使用光度计分别测量尾灯在不同角度和距离下的光强值,记录数据。

4. 配光调整:根据光度测量结果,调整光源的角度和强度,优化尾灯的配光效果。

5. 对比实验:设计不同配光方案的尾灯模型,分别进行光度测量,对比不同配光方案对尾灯亮度和光束分布的影响。

6.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评估不同配光方案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初始配光结果:在实验初始阶段,尾灯在不同角度和距离下的光强值均达到预期效果,表明初始配光设计基本合理。

2. 光度测量结果:通过光度测量,发现尾灯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光强值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3. 配光调整结果:通过调整光源的角度和强度,尾灯的配光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光强值和光束分布更加均匀。

4. 对比实验结果:对比不同配光方案的尾灯模型,发现合理的配光设计能够显著提高尾灯的亮度和光束分布均匀性,从而提高行车安全。

六、结论1. 合理的配光设计对汽车尾灯的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 通过实验验证,尾灯配光设计能够显著提高尾灯的亮度和光束分布均匀性,从而提高行车安全。

3. 本实验为汽车尾灯配光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依据。

汽车尾灯实验报告

汽车尾灯实验报告

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作为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个性具在重要作用。

除了必要的验证性实践以训练实验能力和实验结果整理的能力外, 安排综合性课程设计对于提高学生全面应用本课程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给出了一些经典的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课程设计题目, 部分题目给出了功能框图及简要分析。

3.1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设计作为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程内容, 基本掌握数字系统设计和调试的方法, 增加集成电路应用知识, 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1.1课程设计目的和意义按照本学科教学培养计划要求, 在学完专业基础课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课程后, 应进行课程设计, 其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巩固和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学会设计中小型数字系统的方法, 独立完成调试过程, 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提高学生电路分析和设计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在指导下有所创新, 为专业课的学习和日后工程实践奠定基础。

3.1.2课程设计基本要求1.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选题设计, 掌握数字系统设计方法;完成系统的仿真、装配及调试, 掌握数字系统的仿真与调试技术;在课程设计中要注重培养工程质量意识, 并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教师应事先准备好课程任务书、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 安排适当的时间进行答疑, 帮助学生解决课程设计过程中的问题。

2.能力培养要求1)通过查阅手册和有关文献资料,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际电路方案的分析比较、设计计算、元件选取、仿真、安装调试等环节, 掌握简单实用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

3)掌握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学会简单的实验调试, 提高动手能力。

4)综合应用课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去独立完成一个设计任务。

5)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3课程设计报告要求1)课程设计报告要给出结构框图, 对总体设计思想进行阐述, 并给出每个单元逻辑电路且论述其工作原理, 文字说明部分要求内容完整, 言简意赅, 书写工整。

补修尾灯课程设计

补修尾灯课程设计

补修尾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补修尾灯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具备补修尾灯的技能,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交通安全意识。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补修尾灯的基本原理、材料和工具,掌握补修尾灯的步骤和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补修尾灯的操作,正确使用相关工具,确保尾灯的修复质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补修尾灯对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汽车维护习惯,提高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补修尾灯的基本原理:介绍尾灯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其在车辆行驶中的作用。

2.补修尾灯的材料和工具:讲解补修尾灯所需的各种材料和工具的名称、功能及使用方法。

3.补修尾灯的步骤和方法:详细阐述补修尾灯的各个步骤,如拆卸、清洗、更换灯泡等,以及操作要点。

4.补修尾灯的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以及尾灯修复后的检查和调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补修尾灯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尾灯的重要性。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补修尾灯的操作步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补修尾灯在交通安全中的作用。

4.实验法:学生动手操作,实际体验补修尾灯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补修尾灯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实践操作中。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汽车尾灯课程设计报告

汽车尾灯课程设计报告

汽车尾灯课程设计报告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汽车尾灯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创新和改进。

因此,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汽车尾灯的设计原理和制作过程,从而提高他们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我们需要了解汽车尾灯的基本原理。

汽车尾灯主要由灯罩、灯泡、反光板、导线等组成。

其中,灯泡是发光的核心部分,反光板则起到反射光线的作用,导线则将电能传输到灯泡中。

在设计汽车尾灯时,我们需要考虑到灯光的亮度、颜色、形状等因素,以及灯光的反射和折射等光学原理。

我们需要了解汽车尾灯的制作过程。

在制作汽车尾灯时,我们需要先进行设计和模型制作,然后进行灯罩的制作和灯泡的安装,最后进行电路的连接和测试。

在制作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到灯罩的材质和颜色的选择,以及灯泡的功率和亮度的调节等因素。

我们需要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们亲自动手制作汽车尾灯。

在实践操作中,我们可以让学生们进行灯罩的制作和灯泡的安装,以及电路的连接和测试等步骤。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汽车尾灯的制作过程和原理,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汽车尾灯的设计原理和
制作过程,从而提高他们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相信学生们可以更加熟练地掌握汽车尾灯的制作技术,为未来的汽车行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汽车尾灯控制课程设计

汽车尾灯控制课程设计

淮海工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课程名称: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汽车尾灯控制器的设计系(院):电子工程学院学期:2011-2012-2姓名:王兴雷学号:031004227评语:成绩:签名:日期:汽车尾灯控制器的设计一、设计目的与要求1、巩固加深对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通过查找资料、选方案、设计电路、安装调试、写报告等环节的训练,熟悉设计的过程、步骤。

为以后从事电子电路设计、研制电子产品打下基础。

3、了解电子线路设计的过程、工艺、技术规范,学会书写设计说明书,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4、了解汽车尾灯的工作原理。

5、了解与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及简单的制版、焊接、组装、调试工艺过程。

二、设计指标设计汽车尾灯控制电路,汽车尾部左右两侧各有3个指示灯(用发光二极管来模拟)。

1) 汽车正常运行时指示灯全灭;2) 右转弯时,右侧3个指示灯按照由左至右顺序点亮;3) 左转弯时,左侧3个指示灯按照由左至右顺序点亮;4) 紧急刹车时,所有指示灯同时闪烁状态;三、总体框图设计显示与驱动电路译码电路开关控制电路三进制计数器图1 总体电路框图总体思路:1.开关控制电路:开关控制电路是控制汽车正常行驶,左转弯,右转弯,急停刹车的电路。

通过控制L 与R 开关来实现汽车的正常行驶,左转,右转,急停刹车等功能。

2.三进制计数器:利用三进制计数器来实现左转路灯,有转路灯的循环闪烁。

3.显示与驱动电路先连接,通过发光二极管来模拟车灯以实现操作。

4.显示与驱动电路:从译码器接受数字信号,通过发光二极管来实现车灯的模拟操作,达到设计要求。

四.功能模块设计1.三进制计数器用JK 触发器来实现三进制计数器,以下是三进制转换表。

表1 三进制转换表由卡诺图及公式化简得:1,;1,0'10101====K Q J K Q J电路图如下所示:1Q 0Q *1Q*Q0 0 0 1 0 1 1 0 1图2 三进制计数器电路图2.开关控制电路开关控制电路,设计两个开关代表左右转的按钮,SW1与SW2。

汽车尾灯控制器课程设计报告

汽车尾灯控制器课程设计报告

汽车尾灯控制器课程设计报告一、设计背景随着汽车的普及,车辆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而汽车尾灯作为车辆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控制器的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设计一款汽车尾灯控制器,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二、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设计一款能够控制汽车尾灯的控制器,具有以下特点:1.能够实现尾灯的开关控制;2.能够实现尾灯的闪烁控制;3.能够实现尾灯的亮度调节控制;4.能够实现尾灯的自动开关控制。

三、设计方案本次课程设计采用单片机作为控制器,通过编程实现对尾灯的控制。

具体方案如下:1.硬件设计本次课程设计的硬件部分主要包括单片机、尾灯、按键、电位器等。

其中,单片机作为控制器,通过控制尾灯的开关、闪烁、亮度调节等功能,实现对尾灯的控制。

按键和电位器则用于控制尾灯的开关、闪烁、亮度调节等功能。

2.软件设计本次课程设计的软件部分主要包括单片机的程序设计。

通过编写程序,实现对尾灯的开关、闪烁、亮度调节等功能的控制。

具体实现方式如下:(1)尾灯开关控制:通过按键控制尾灯的开关,实现对尾灯的开关控制。

(2)尾灯闪烁控制:通过编写程序,实现对尾灯的闪烁控制。

可以设置闪烁的频率和时间。

(3)尾灯亮度调节控制:通过电位器控制尾灯的亮度,实现对尾灯亮度的调节控制。

(4)尾灯自动开关控制:通过编写程序,实现对尾灯的自动开关控制。

当车辆行驶时,尾灯自动开启;当车辆停止时,尾灯自动关闭。

四、设计结果经过设计和实现,本次课程设计成功地实现了对汽车尾灯的控制。

具体实现效果如下:1.尾灯开关控制:按下按键,尾灯开启;再次按下按键,尾灯关闭。

2.尾灯闪烁控制:通过编写程序,实现了尾灯的闪烁控制。

可以设置闪烁的频率和时间。

3.尾灯亮度调节控制:通过电位器控制尾灯的亮度,实现了对尾灯亮度的调节控制。

4.尾灯自动开关控制:通过编写程序,实现了对尾灯的自动开关控制。

当车辆行驶时,尾灯自动开启;当车辆停止时,尾灯自动关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设计题目:汽车尾灯控制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 2009 学号学生XX:李博时间:2012 年 2月 27 日~3月 2 日―――――――以下指导教师填写―――――分项成绩:出勤成品答辩及考核总成绩:总分成绩指导教师:课程设计报告要求和成绩评定1报告基本内容前言,目录,任务书,正文,参考文献。

2 书写用纸A4复印纸。

3 书写要求主要部分手工双面或单面书写(计算机绘图等指定内容可打印),字迹清楚,每页20行左右,每行30字左右,排列整齐;页码居中写在页面下方;纸面上下左右4侧边距均为2厘米。

前言和目录合写作为第一页;参考文献接正文书写,不另起页。

公式单占一行居中书写;插图要有图号和图题,图号和图题书写在插图下方;表格要有表号和表题,表号和表题在表格上方书写;物理量单位和符号、参考文献引用和书写以及图纸绘制要符合有关标准规定;有关细节可参考我院《毕业设计成品规X》。

4 装订装订顺序:封面,前言和目录,任务书,正文及参考文献,图纸,封底;左边为装订边,三钉装订,中间钉反向装订。

5 成绩评定课程设计成绩由出勤(10分)、报告书写规X性及成品[注]质量(30分)、答辩及考核(60分)三部分成绩合成后折合为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或不及格(60分以下)。

注:成品含义由课程设计任务书规定,除课程设计报告外,还可以包括图纸、计算机程序、制作品、实验或测试方案等。

前言在当今社会中,数字时代已经成为一种现实,并且时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作为数字化的基础——数字电子电路,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便是本课程的一种很好的实践,更是加深电子技术理论理解的重要途径,同时有助于培养我们严谨,探索的科学精神。

“汽车尾灯控制电路”作为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一个实践,利用基本的芯片:双向移位寄存器74LS194,二输入与非门74LS00、四输入与非门74LS20、六反相器74LS04、3-8译码器,555定时器及电阻电容进行搭建。

综合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知识,提升了我们理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增强我们将理论转为实际的意识,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和学习方式。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得到了尚志刚,苏士美等老师的鼎力相助,谢谢他们的无私的指导,“汽车尾灯控制电路”才得以顺利完成。

再次祝他们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由于时间紧迫和水平有限,本课程设计报告还存在瑕疵,恳请老师提出指正意见。

作者:李博2012年3月2日目录第一章电子课程设计任务书 (5)第二章单元电路分析 (7)第三章,控制电路各部分分析与设计 (9)3.1自启动三进制计数器 (9)3.2显示驱动电路及其译码电路 (10)3.3开关电路 (11)3.4脉冲产生电路 (12)3.5总体电路图 (14)第四章,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15)4.3解决措施及效果 (15)4.2现象记录与原因分析 (15)4.1遇到的主要问题 (15)第五章,主要芯片型号及其引脚说明 (15)74LS194双向移位寄存器,74LS138 3—8译码器,74LS00 四2输入与非门,74LS04 六反相器,74LS20 双4输入555定时器引脚图 (17)第六章:原件清单 (18)第七章:参考文献及其附录 (19)第一章:XX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子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及设计内容电子课程设计是学生在修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和“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后开设的设计课程。

目的是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以及动手的能力,提高学生使用中规模集成芯片以及调试较大型电子系统的能力,同时了解基本逻辑单元电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今后进行复杂的综合型电子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打下基础。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加强对数字及模拟电子技术的理解,学会查阅资料、方案比较、方案选择以及原理图设计、计算、制作、调试等基本技能,增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设计内容是完成一个汽车尾灯控制器的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包括方案选择、原理图设计、元器件选择、EDA原理图绘制、电路的安装调试与制作、撰写完整的设计报告等。

二、主要功能与指标1.设置两个控制开关J1、J2;2.汽车尾灯由六个D1~D6发光二极管构成。

尾灯与汽车行驶控制关系为:汽车正常行驶:D1~D6灯灭汽车右转弯:D1~D3灯灭,D4~D6按右循环顺序点亮汽车左转弯:D1~D3按左循环顺序点亮,D4~D6灯灭汽车临时刹车或故障:D1~D6随时钟CP同时闪烁三、主要元器件及仪器设备双向移位寄存器74LS194、二输入与非门74LS00、四输入与非门74LS20、六反相器74LS04、555定时器。

发光二极管、开关、电容、电阻等,实验板,稳压电源,万用表。

四、设计成品要求1.课程设计报告1份;2.制作成品1套。

五、参考资料1.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四版.:高等教育,20002.21IC中国电子网(.21ic.)3.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高等教育,19984.自己补充资料六、进度安排进行时间:一周星期一:下达设计任务;查资料、方案设计、原理图设计、元器件选择;星期二:各小组讲解设计方案,检查通过后领元器件及工具;星期三、四:安装、调试,实现各项功能要求;星期五:撰写设计报告,答辩。

附:设计框图附:设计报告格式要求名称一、设计任务及要求。

二、原理框图:说明各框图的功能及各框图的联系。

三、选取元件、参数,列出材料清单,列出集成芯片外管脚图,型号、功能表、部分参数的计算过程。

四、所用仪器、设备。

五、绘制EDA电路原理图,分析电路工作原理。

六、布线、安装、调试:记录过程,出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

七、总结心得体会:感受、想法、新的设想、改进等。

八、参考资料第二章:单元电路分析用两路开关模拟汽车运行情况:尾灯与汽车运行状态表表1;尾灯与汽车运行状态表1.2由于汽车左右转弯时三个指示灯循环点亮,所以用三进制计数器控制译码器电路顺序输出低电平,从而控制尾灯按要求点亮。

由此得出在每种运行状态下,各指示灯与各给定条件(S1,S0,CP,Q1,Q0)的关系如表2(表中0表示灯灭,1表示灯亮状态)。

表2;汽车尾灯控制逻辑功能表1.3汽车尾灯控制电路原理框图如图1图1;汽车尾灯控制电路原理框图如图所示控制电路分为显示及其驱动电路,译码电路,三进制计数器产生电路,及其开关控制电路。

第三章,控制电路各部分分析与设计3.1自启动三进制计数器由于目前仅有双向移位寄存器74LS194,但是一般的使用的步骤必须先为寄存器存入初值,因此为了实现计数器的功能,必须使74LS194能够自启动,现设计如下:图2自启动三进制计数器S0=H;S1=L;则选择串行右移QA,QB经过一个组合的与非门接到SR 引脚,从而实现自启动三进制计数器的功能。

表3:T1,T2随时钟周期的变化3.2显示驱动电路及其译码电路图3:显示及其驱动电路其显示驱动电路由六个发光二极管管和六个反相器构成;译码电路由3-8线译码器74LS138和六个与非门构成(74LS00)。

74LS138的三个输入端A 、B 、C 分别接S 1、T2、T1,而T2、T1是三进制计数器的输出端。

当S 1=0、使能信号EN-A=EN-B=1,计数器的状态为00,01,10时,74S138对应的输出端210,,Y Y Y 依次为0有效(543,,Y Y Y 信号为“1”无效),即反相器G 1~G 3的输出端也依次为0,故指示灯321D D D →→按顺序点亮示意汽车右转弯。

若上述条件不变,而S 1=1,则74LS138对应的输出端654,,Y Y Y 依次为0有效,即反相器G 4~G 6的输出端依次为0,故指示灯654D D D →→暗顺序点亮,示意汽车左转弯。

当EN-B =0,EN-A=1时,74LS138的输出端全为1,G 6~G 1的输出端也全为1,指示灯全灭灯;当EN-B =0, EN-A =CP 时,指示灯随CP 的频率闪烁。

3.3开关电路 由表4知:表4:S1,S2,CP,EN-A,EN-B 逻辑关系表 EN-B EN-A易知开关产生 如图4图4:开关控制电路 3.4脉冲产生电路利用555定时器产生多谐振荡,从而在输出端产生脉冲,作为触发信号图5;555定时器多谐振荡电路 其原理:设电容的初始电压c U =0,t =0时接通电源,由于电容电压不能突变,所以高、低触发端TH V =TL V =0<13VCC,比较器A1输出为高电平,A2输出为低电平,即_1D R =,_0D S =(1表示高电位,0表示低电位),R S -触发器置1,定时器输出01u =此时_0Q =,定时器内部放电三极管截止,电源cc V 经1R ,2R 向电容C充电,c u 逐渐升高。

当c u 上升到13cc V 时,2A 输出由0翻转为1,这时__1D D R S ==,R S -触发顺保持状态不变。

所以0<t<1t 期间,定时器输出0u 为高电平1。

1t t =时刻,c u 上升到23cc V ,比较器1A 的输出由1变为0,这时_0D R =,_1D S =,R S -触发器复0,定时器输出00u =。

12t t t <<期间,_1Q =,放电三极管T导通,电容C通过2R 放电。

c u 按指数规律下降,当c u <23cc V 时比较器1A 输出由0变为1,R-S触发器的_D R =_1D S =,Q的状态不变,0u 的状态仍为低电平。

2t t =时刻,c u 下降到13cc V ,比较器2A 输出由1变为0,R---S 触发器的_D R =1,_D S =0,触发器处于1,定时器输出01u =。

此时电源再次向电容C 放电,重复上述过程。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电容充电时,定时器输出01u =,电容放电时,0u =0,电容不断地进行充、放电,输出端便获得矩形波。

多谐振荡器无外部信号输入,却能输出矩形波,其实质是将直流形式的电能变为矩形波形式的电能。

由图5可知,振荡周期12T T T =+。

1T 为电容充电时间,2T 为电容放电时间。

充电时间 11212()ln 20.7()T R R C R R C =+≈+ 放电时间 222ln 20.7T R C R C =≈矩形波的振荡周期121212ln 2(2)0.7(2)T T T R R C R R C =+=+≈+ 因此改变1R 、2R 和电容C 的值,便可改变矩形波的周期和频率。

3.5总体电路图图6 总体电路图经过以上所述的设计内容及要求的分析,可以图6汽车尾灯控制器电路原理图将电路分为以下几部分:首先,通过555定时器产生的脉冲信号,该脉冲信号用于提供74LS194时钟信号以构成的三进制计数器和开关控制电路中的四输入与非门的输入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