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罗皮乌斯与密斯

合集下载

建筑五大师格罗皮乌斯柯布密斯赖特阿尔瓦

建筑五大师格罗皮乌斯柯布密斯赖特阿尔瓦

现代建筑五大师——对格罗皮乌斯、柯布、密斯、赖特、阿尔托的分析内容摘要:瓦尔特•格罗皮乌斯、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勒•柯布西耶、弗兰克•劳埃德•赖特、阿尔瓦·阿尔托作为现代建筑的五位大师坚决反对复古,创时代之新,他们的建筑有新功能、新技术,形式符合抽象的几何美学,他们承认建筑的艺术与技术的双重性,认为空间是建筑的主角,并提出了要反对外加装饰的建筑表现形式。

他们确定了现代建筑的为现代建筑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关键词:功能空间异同有机人情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初期,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许多国家中复古主义建筑仍然相当流行,并且出现了表现主义、未来主义、风格派、构成主义等流派,它们没有也不可能提出和解决当代建筑发展所涉及的许多根本性的问题。

由于战后初期欧洲各国的经济困难状况,促进了讲求实效的倾向,抑制了片面追求形式的复古主义作法;工业和科学技术的继续发展,带来更多的新的建筑类型,要求建筑师突破陈规。

建筑材料、结构和设备方面的进展,促使越来越多的建筑师走出学院派的象牙之塔;再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祸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在世人心理上引起强烈震动。

人心思变,大战后社会思想意识各个领域内都出现许多新学说和新流派,建筑界也是思潮澎湃。

新观念、新方案、新学派层出不穷。

这一切都未现代建筑的出现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现代主义自30年代起迅速向世界其他各地区传播,终于成为20世纪中叶现代建筑中的主导潮流。

现代建筑派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德国的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和法国的勒·柯布西耶为代表的欧洲先锋派,他们是现代运动的主力。

另一是以美国赖特为代表的有机建筑派。

此外有一些派别人数并不多单十分重要,他们在建筑观点上特别是在建筑与社会和时代的关系上,赞成欧洲的现代建筑派,也参加了他们发起的CIAM组织,但在设计手法上则倾向于有机性。

五位现代派建筑大师

五位现代派建筑大师

五位现代派建筑大师1.格罗皮乌斯(1887~1969)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之一,包豪斯的创办人。

■主要建筑理论①建筑要随着时代向前发展,“建筑没有终极,只有不断的变革”。

②为了创造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新建筑,格罗皮乌斯坚决的同建筑界的复古主义思潮进行论战。

“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

”,“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

”③在建筑设计原则和方法上格罗皮乌斯在20年代和30年代比较明显地把功能因素和经济因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法古斯工厂和科隆展览会);到了美国以后,随着时代和环境的改变,他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认为艺术最重要的是对形式、空间和色彩的感觉和体验。

一个人的建筑观点总是反映着时代和环境的烙印。

他从没有轻视建筑的艺术性。

之所以20年代末前比较强调功能、技术、和经济,主要是的德国工业的发展和德国战后的经济条件。

■建筑教育家1915年开始在魏玛实用美术学校任教。

1919年任校长,将实用美术学校和魏玛美术学院合并成为专门培养建筑和工业日用品设计人才的学校,即公立包豪斯学校。

教学特点:一、在设计中强调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

二、将手工艺和机器生产结合起来。

三、强调各艺术间的交流,让学生既有动手能力又有理论素养。

四、把学校教育同社会生产挂上钩。

让包豪斯成为一种风格——注重满足实用要求,发挥新材料和新结构的技术性和美学性能,造型整齐简洁,构图多样灵活。

■《全面的建筑观》1)反对复古主义,强调建筑走工业化道路,主张用工业化方法供应住房机构。

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

这些观点首先体现在法古斯工厂和1914年科隆展览会展出的办公楼中。

两幢建筑均为框架结构,外墙与支柱脱开,作成大片连续轻质幕墙。

2)强调三大美术一体。

将美术、雕塑、绘画有机融合。

3)他对建筑功能的重视还表现为按空间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理组织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来确定空间的最小极限等强调造型与功能的协调性,包括井然有序的平面和良好的比例。

四位建筑大师

四位建筑大师

四位建筑大师分别是:1.密斯·凡·德罗,德国现代大师,现代建筑的发起人,提倡“少就是多”的建筑理念2.赖特,美国被评为第一别墅的流水别墅就是他的代表作。

此外还有草原住宅、日本帝国大厦(已被拆除)等优秀作品3.勒·柯布西耶,法国著名现代大师,提出新建筑的5个特点。

著有名著1923 《走向新建筑》,宣扬建筑是居住机器4.格罗皮乌斯,德国建筑学校包豪斯(Bauhaus)的创始人瓦尔特·格罗皮乌斯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之一,包豪斯的创办人。

同A.迈耶合作设计了他的两座成名作:法古斯工厂和1914年在科隆展览会展出的示范工厂和办公楼1915年开始在魏玛实用美术学校任教。

1919年任校长,将实用美术学校和魏玛美术学院合并成为专门培养建筑和工业日用品设计人才的学校,即公立包豪斯学校。

格罗皮乌斯在他设计的包豪斯校舍的实验工厂中更充分地运用玻璃幕墙。

这座四层厂房,二、三、四层有三面是全玻璃幕墙,成为后来多层和高层建筑采用全玻璃幕墙的先声。

他对建筑功能的重视还表现为按空间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合理组织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来确定空间的最小极限等。

这些观点充分体现在下述建筑中:包豪斯校舍,他在英国和E.M.弗莱合作设计的剑桥伊姆品登学院(1936),他和协和建筑师事务所同人设计的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1949~1950)以及西柏林汉莎区的高层公寓(1957)。

格罗皮乌斯力主用机械化大量生产建筑构件和预制装配的建筑方法。

40年代初,他和K.瓦许曼合作研制了供装配用的大型预制构件和预制墙板。

勒·柯布西耶现代建筑大师,本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现代建筑运动的积进分子和主将。

1928年他与W·格罗皮乌斯、密斯·范·德·罗组织了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勒·柯布西耶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倡导者,提出了住宅是“居住的机器”。

包豪斯时期代表人物的个人简介及其代表作

包豪斯时期代表人物的个人简介及其代表作

包豪斯时期代表人物的个人简介及其代表作格罗皮乌斯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

他的建筑设计讲究充分的采光和通风,主张按空间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合理组织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来确定空间的最小极限等。

格罗皮乌斯利用机械化大量生产建筑构件和预制装配的建筑方法。

他还提出一整套关于房屋设计标准化和预制装配的理论和办法。

格罗皮乌斯发起组织现代建筑协会,传播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对现代建筑理论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其代表作是1965年完成的《新建筑学与包豪斯》。

1886年,密斯生于德国亚琛,原名MariaLudwigMichael,建立自己的实验室之后便更名为密斯·凡·德·罗(MiesvanderRohe),vanderRohe是他母亲的姓。

密斯在1908-1911年间与著名建筑大师彼得·贝伦斯一起工作,后来,他又采纳了包豪斯建筑学派的风格,并继承了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Gropius)遗留的风格。

1938-1958年任芝加哥阿莫尔学院(后改名伊利诺工学院)建筑系主任。

1927 白森毫夫公寓大楼(Weissenhof Apartment Building) 1928 德国克雷费尔德朗格住宅(Lange House Krefeld,Germany) 1929 西班牙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Barcelona Pavilion)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作品1930 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Tugendhat House,Brno) 1933 德国柏林密斯·凡·德·罗住宅(Mies van der Rohe House Berlin) 1946 美国伊利诺斯州普莱诺范士沃斯住宅(Farnsworth House Plano,IL) 1948 湖滨公寓(Lake Shore Drive Apartments) 1952 美国伊利诺工学院建筑及设计系馆(Chapel of Saint Savior IIT) 1956 美国伊利诺理工学院皇冠厅(Crown Hall IIT) 1959 纽约西格拉姆大厦(Seagram Building New York,NY) 1968 梅隆科技馆(Mellon Hall of Science) 1968 德国柏林新国家美术馆还有康定斯基、美国人费宁格、瑞士人克利和伊顿等人。

现代建筑四大巨头

现代建筑四大巨头

全部用钢和玻璃建造,构造与施工非常精确,内部没有或很少柱 子,外形纯净与透明,清彻地反映着建筑材料、结构与它的内部 空间
弗兰克.赖特
FRANK LLOYD.WRIGHT
赖特简介
弗兰克· 劳埃德· 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867年6月 8日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 .他享 有92岁高龄,1959年方去世,是 现代建筑家中少有的高龄大师, 得以亲自经历了美国的”工艺 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并 且亲眼看到战后的”国际主义” 建筑运动和密斯的”少就是多” 原则兴盛.毕生设计了大量的住 宅建筑和少量的商业建筑和公 共建筑.提出了”有机建筑”理 论和草原式美国住宅模式.
.
巨大的露台扭转回旋,似瀑布 水流曲折迂回地自每一平展的 岩石突然下落一般,无从预料 整个建筑看起来象是从地里生 长出来的,但是它更象是盘旋 在大地之上。
在材料的使用上,流水别墅也是非常具有象征性的,所有 的支柱,都是粗犷的岩石。石的水平性与支柱的直性,产 生一种明的对抗, 所有混 凝土的 水平构 件,看 来有如 贯穿空 间,飞 腾跃起 赋予了 建筑最 高的动 感与张 力
玻璃
使用原因 这是密斯建筑思想的缩影,他为了赋予空间一 生命力,为了使他能够具有比较鲜明的建筑表 现,再没有把一切形式都精简到最纯净的地步 之前,他绝不停止。他一直是比较强烈的坚持 使当代建筑组成因素之一的平墙面做成最光滑 和最透明的玻璃墙的形式。
效果 成为与环境出色结合的主要原因之一。
密斯在很大程度上相当注重细节,用他 的话说就是细节就是上帝。他的作品细 部精简到不能精简的绝对地步。用极为 大胆、简单、完美的设计方法,利用新 的材料和施工方法创造出丰富的艺术效 果。
包豪斯建筑学派主要成员

五位建筑大师最精辟赏析资料

五位建筑大师最精辟赏析资料

五位建筑大师分析现代建筑五位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赖特、阿尔瓦??阿尔托格罗皮乌斯:建筑思想:格罗皮乌斯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

他的建筑设计讲究充分的采光和通风,主张按空间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合理组织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来确定空间的最小极限等。

格罗皮乌斯力主用机械化大量生产建筑构件和预制装配的建筑方法他创立包豪斯学校等在现代建筑教育上的贡献是被一致肯定的。

格罗皮乌斯参加发起组织现代建筑协会,传播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对现代建筑理论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在1914 年发表的《包豪斯纲领》和格罗皮乌斯宣言中有两个指导思想:第一,综合全部造型活动,使之凝集于建筑之下,创造绘画、雕塑、建筑为一体的统一艺术。

第二,造型活动的基础是手工艺,美术家都必须重新回到手工艺(或手工劳动)中来。

从而创立了一个全新的教育体制。

代表作品分析:包豪斯校舍概要: 包豪斯校舍由教学楼、实习工厂和学生宿舍三部分组成。

空间布局的特点是根据使用功能组合为既分又合的群体,既独立分区,又方便联系。

教学楼与实习工厂均为四层,占地最多。

宿舍在另一端,高六层,连接二者的是两层的饭厅兼礼堂。

居于群体中枢并连接各部的是行政、教师办公室和图书馆。

建筑占地面积为2630 平方米形式特点:这样不同咼低的形体组合在一起,既创造了在行进中观赏建筑群体给人带来的时空感受,又表达了建筑物相互之间的有机关系,更体现了“包豪斯”的设计特点:重视空间设计,强调功能与结构效能,把建筑美学同建筑的目的性、材料性能、经济性与建造的精美直接联系起来。

在这里格罗皮乌斯首次提出了建筑要从内向外设计的思想,即先确定各部分的功能,再确定相互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最后确定整体的外观。

在构图上他大量使用不对称构图,主要入口也不只一个。

虽然整个建筑没有使用任何装饰,但各部分之间的高低错落,自然具有一种和谐的外貌。

二十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二十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的楼层间不互相影响
二十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柯布西耶一生设计的作品过百项,代表作品也较
多,右图是后人较为熟知的作品。包括:朗 香教堂、萨伏伊别墅、瑞士学生公寓等
二十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朗香教堂位于法国东部,是一座位于群山之中的小小天主教堂, 它突破了几千年来天主教堂的所有形制,超长变形,怪诞神秘, 如岩石般稳重的几立在群山环绕的一处被视为圣地的山丘之上, 朗香教堂建成之时,即获得世界建筑界的广泛赞誉,它表现了柯 布西耶后期对建筑艺术的独特理解、娴熟的驾驭体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法古斯工厂办公楼
二十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德意志制造联盟科隆展览会办公楼
二十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西柏林国际住宅展览会
1957年
二十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
二十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二十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勒·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
二十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二十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二十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格罗皮乌斯 Walter Gropius
必须有一种崭新的设计观念 来影响德国的建筑界,否则 任何一个建筑师都无法实现 他心中的 理想,他只有模仿 那些已经司空见惯的古旧的 东西。
二十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1883年 出生在柏林 1903~1907年 就读于慕尼黑工学院和
立“协和建筑事务所”边从事教育边 进行建筑设计 1969年 去世
二十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包豪斯工艺美术风格和建筑风格的特点
注重满足实用功能 发挥新材料和新结构的
技术性能和美学性能 造型整齐简洁,构图灵
活多样
二十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1、格罗皮乌斯(1887—1969)格罗皮乌斯很早就提出建筑要随时代向前发展,必须创造这个时代的新建筑的主张。

认为“建筑没有终极,只有不断的变革”,“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反对复古主义,主张用工业化方法解决住房问题,在建筑设计原则和方法方面把功能因素和经济因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井创造了一些很有表现力的新手法和新语汇。

代表作品如阿尔费尔德的法古斯工厂,科隆的德意志制造联盟展览会办公楼,德绍的包豪斯校舍。

2、勒•柯布西耶(1889-1965)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提出要创造新时代的新建筑,激烈否定因循守旧的建筑观,主张建筑工业化,把住房比作机器(“住房是居住的机器”),并要求建筑师向工程师的理性学习,在设计方法上提出“平面是由内到外开始的,外部是内部的结果二他在住宅设计中提出了“新建筑的五个特点:同时他又强调建筑的艺术性把建筑看成纯精神的创造。

代表作品如巴黎的萨沃依别墅,巴黎瑞士学生宿舍,日内瓦国际联盟总部设计方案。

著作:《走向新建筑》。

3、密斯•凡•德•罗(1886—1970)密斯•凡•德•罗强调建筑要符合时代特点,要创造新时代的建筑而不能模仿过去。

他重视建筑构造和建造方法的革新,认为“建造方法必须工业化”,他以“少就是多”为建筑处理原则,设计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和吐根哈特住宅,表达了他对构造一一空间一一形式的见解。

一方面简化构造体系,精简构造构件,产生没有或极少屏障;而可作任何用途的建筑空间,另一方面净化建筑形式,准确施工,成为由钢和玻璃构成的直角组成的盒子,代表作品如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伊利诺伊工学院校舍,范斯沃斯住宅。

4、弗兰克•劳埃德•赖特(1869〜1959)赖特对建筑的看法与现代建筑中的其他人有所不同,他在美国西部建筑根底上融合了浪漫主义精神,而创造了富有田园情趣的“草原式住宅”,在后来发展为“有机建筑”论。

他主张建筑应“由内而外”,他的目标是“整体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重视建筑结构和建造方法的革新”。“我们今天的建造方法必须 工业化……建筑方法的工业化是当前建筑师和营造商的关键问题,一旦 成功,社会、经济、技术甚至艺术的问题都会容易解决”。“形式不是 我们的目的,它只是结果”。
格罗皮乌斯与密斯
二、建筑主张
密斯·范·德·罗的建筑主张:
格罗皮乌斯与密斯
一、早期活动
关于建筑工业化:
1911年格罗皮乌斯和梅耶合作设计法古斯鞋楦厂; 1914年又合作设计德意志制造联盟展览会办公楼。
格罗皮乌斯与密斯
二、包豪斯
包豪斯学校:
1919年在威玛(Wiemar)由比利时建筑师凡·德·维尔德(Henry Van de Velde)推荐,把一所工艺学校与一所艺术学校合并为一所包豪斯 (Bauhaus)学校,并任命格罗皮乌斯为校长,来培养新型设计人材。他 认为“必须形成一个新的设计学派来影响本国工业界,否则建筑师就不 能实现新的理想”。包豪斯学校设有纺织、陶瓷、金工、玻璃、雕塑、 印刷等科。一面学习理论,一面在车间中学习手工艺,三年及格后取得 匠师资格,一部人可以再进入研究部学习建筑。
格罗皮乌斯
Walter Gropius 1883-1969
格罗皮乌斯与密斯
一、早期活动
关于建筑工业化:
格罗皮乌斯于1883年5月18日出生于柏林,在柏林及慕尼黑高等学校 学习建筑,1909年前后,他与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一起在贝伦斯 (Peter Behrens)建筑事务所工作。
因为贝伦斯是德国通用电气公司(AEG)的设计顾问,同德工业界有 密切联系。所以格罗皮乌斯等人对现代工业对建筑的要求有比较直接的 了解。他说:“贝伦斯第一个引导我系统地合乎逻辑地综合处理建筑问 题……我变得坚信这样一种看法:在建筑表现中不能抹杀现代建筑技术, 建筑表现要应用前所未有的形象”。
二、建筑主张
密斯·范·德·罗的建筑主张:
①1919-1921年,提出两个玻璃摩天楼 的示意图,通体上下全用玻璃外墙,高大 的建筑象是透明的晶体。他说:“巨大的 钢架看来十分壮观动人”。
格罗皮乌斯与密斯
二、建筑主张
密斯·范·德·罗的建筑主张:
②同传统建筑决裂,他积极探求新建筑原则和建筑手法。他说: “必须了解所有的建筑都和时代紧密联系”。“在我们的建筑中试用以 往时代的形式是无出路的”,“必须满足我们时代的现实主义和功能主 义的需要。
格罗皮乌斯与密斯
二、包豪斯
包豪斯学派:
包豪斯学派(School of Bauhaus)的特点: ①注重满足实用要求; ②发挥新材料新结构的技术性能和美学性能; ③造型整齐简洁,构图灵活多样。
格罗皮乌斯与密斯
三、在美国的实践活动
线索
1934年到英国,与马克斯威尔合作,1936年设计安平顿学院; 1937年到美国哈佛大学任系主任,教授; 1949年成立协和建筑师事务所; 1949年设计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
格罗皮乌斯与密斯
二、包豪斯
包豪斯校舍:
二、包豪斯
格罗皮乌斯与密斯
二、包豪斯
包豪斯校舍:
设计特点: ①实用功能作为设计的出发点,打破了学院派 先决定建筑外型的惯例; ②采用不规则的构图手法,过去很少用于公共 建筑; ③按照现代建筑和结构的特点,运用建筑本身 的要素取得建筑艺术的效果。
格罗皮乌斯与密斯
格罗皮乌斯与密斯
SEMINAR
1、格罗皮乌斯的建筑理论。 2、包豪斯学校校舍设计特点, 并绘包豪斯学校校舍的轴测图。
格罗皮乌斯与密斯
密斯·凡·德·罗
Mies Van der Rohe 1886-1969
格罗皮乌斯与密斯
一、背景资料
简介:
现代建筑大师。1886年3月27日生于德国亚琛。未受过正规的建筑 训练、幼从其父学石工,对材料的性质和施工技艺有所认识,又通过绘 制装饰大样掌握了绘图技巧。
格罗皮乌斯与密斯
二、建筑主张
密斯·范·德·罗的贡献:
在于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筑 中应用的探索,发展了一种具有古典式的 均衡和极端简洁的风格。
其作品特点是整洁和骨架几乎露明的 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而制 作精致的细部。1928年提出的“少就是多” 集中反映了他的建筑观点和艺术特色。
格罗皮乌斯与密斯
格罗皮乌斯与密斯
设计作品
安平顿学院; 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
三、在美国的实践活动
格罗皮乌斯与密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建筑理论
格罗皮乌斯的建筑理论:
①提出建筑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必须创造这个时代的新建筑的主张。 ②强调现代工业的发展对建筑的影响。 ③坚决主张革新,不能复古,建筑必须前进,新的生命来自社会和 技术领域中出现的巨大变革。建筑没有终极,只有不断变革。 ④历史表明美的观念随着思想与技术的进步而改变,真正的传统是 不断前进的产物。 ⑤在设计原则和方法上明显地把功能因素和经济因素放在最重要的 位置“艺术的作品永远同时又是一个技术上的成功”。
1925年迁德骚(Dessau),并新建包豪斯校舍。1928年由瑞士建筑 师梅耶(Hanres Meyer)继任校长,1933年由密斯·凡·德·罗接任校长, 1932年10月迁柏林。1933年4月国社党上台而关闭,但它的教学法一直影 响到全世界。
格罗皮乌斯与密斯
包豪斯校舍:
The Bauhaus Building, Dessau, 1926年 面积10,000m2,分三部分: 1、车间 2、学生宿舍楼 3、教学楼
21岁时设计了第一件作品,以其娴熟的处理手法引起当时德国最著 名的建筑师贝伦斯的注目,而于1908年进入贝伦斯事务所任职。1919年 开始在柏林从事建筑设计,1926-1932年任德意志制造联盟第一副主任, 1930-1933年任德国公立包豪斯学校校长。
1937年移居美国,1938-1958年任芝加哥阿莫尔学院(后改名伊利 诺工学院)建筑系主任。
二、包豪斯
包豪斯的教学特点:
(1)在设计中强调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陈规; (2)将工艺同机器生产结合起来; (3)强调各门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合,提倡向抽象派绘画和雕塑艺术 学习; (4)既能动手,又有理论素养; (5)教育与社会生产挂钩,使师生的工艺设计常交给厂商投入生产。 实际的工艺训练,灵活的构图能力,加上同工业生产的联系产生新的风 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