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新修 第三版

社会学概论新修     第三版
社会学概论新修     第三版

社会学

第一章

1、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的科学,即主要研究社会秩序,社会冲突和社会行为等一系列社会现象及其相互关系。

2、孔德是社会学之父,提出社会学一词,<实证哲学教程>

3、社会学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4、社会学研究对象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

5、为什么把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对象?

A 历史时代根据:

a社会学在19世纪30、40年代产生,决定性的因素是时代的实践要求。

b近代西方社会的变革历史中最重要的是18、19世纪的两次大革命。

一方面,社会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型为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促进了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各方面的变化。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预言的“理性的王国”,社会良性运行的问题被提出来了。

B 社会现实根据:

a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分为三种类型:良性运行(协调发展),中性运行(模糊发展),恶性运行(畸形发展)。

b我们现在要建立的社会学就是以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为自己的对象的。

6、社会学对象的中国特色。

表现在它跟中国历史上的学术传统密切相关。

表现在它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现实社会运行密切相关。

表现在它能够有效地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开放服务。

7、社会学分类

A 国外

(1)第一类侧重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主要代表:孔德,斯宾塞,迪尔克姆。

(2)第二类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主要代表:韦伯等。

(3)不属于这两大类的其他社会学定义可以看做第三大类。

B 国内

(1)侧重以社会为研究对象,代表:严复,费孝通。

(2)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代表:孙本文,龙冠海,杨心恒。(3)第三类型的观点:“剩余说”,“学群说”,“调查说”,”问题说”,“未定说”。

8、社会与个人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9、为什么社会与个人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从理论上说,这个问题贯穿于社会学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是每个社会学家都再自觉不自觉地解决的问题。

从现实上说,这个问题也贯穿再实际生活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回答的问题。

10、社会学学科地位

综合说、综合说、普遍说、平等说、共通说。

11、社会学与其他社会学科的关系。

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是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社会学与单科性社会科学的关系,是综合性的科学与单科性科学的关系。

社会学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历史学,管理学)的关系,是特殊跟特殊的关系。

12、社会学认识功能或认识意义

(1)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描述),为什么(解释),将来怎样变化(预测)

(2)社会学不仅提供现成的社会知识,而且通过提供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的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

13、社会学的实践功能或实践意义

(1)社会学在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基础上,进而帮助人们在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社会发展的社会体制方面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使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更加符合规律性。

(2)社会学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对科学地管理社会和制定正确的社会政策提供有根据的,经过论证的实际建议,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14、社会学的社会作用

A 进行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参与社会发展的计划与规划,为政府宏观决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B开展社会问题研究,帮助政府科学地解决社会问题,促使社会的协调发展。

C为社会工作和社会管理提供必需的社会学知识。

D普及社会知识,促使公民社会参与,指导人们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社会方式。

15、社会的特征

A社会是由人群组成

B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C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D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

E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

F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

第二章

1、社会运行条件概述

A关于社会要素的研究

孙本文将影响支配人类社会生活的要素分类:

消极限制的要素:a地理的要素:气候和地形

b生物的要素:人口的数量和品质

积极活动的要素:a心理的要素:社会态度和它的机械

b文化的要素:文化物质和模式

B关于功能主义的研究

功能主义主张社会是由相互依存的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各部分对整体发挥功能,满足整体的需要。

社会某一部分的运转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

功能主义强调社会体系的稳定与和谐。

代表人:D.F.阿伯尔 M.J.利维

C关于社会条件的研究

社会生活条件的角度

社会生活条件分为两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与社会精神生活条件,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自然环境,人口与生产方式。

代表人:费孝通

2、社会运行的内外主要条件

a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

b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

c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

d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

e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

f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g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应。

3、社会运行机制的定义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简要地说,也就是社会运行“带规律性的模式”。

4、社会运行机制的分类:

A美国社会学家罗斯根据社会秩序的形成过程,将社会秩序分为自然秩序和人工秩序。类似地,可将社会运行机制分为自发机制和人为机制。

B 按社会运行机制的作用领域,可将其分为经济机制,政治机制,文化机制,心理机制等等

C按社会运行机制的形态,将其分为显机制和隐机制。

D按社会运行机制的层次,可将其分为一级社会运行机制,二级社会运行机制,三级社会运行机制,四级社会运行机制等等。

5、社会运行的主要机制

动力,整合,激励,控制,保障五个二级机制

A社会运行动力机制:

社会需要是社会运行的动力源:

a需要与满足两者之间具有不可分割性

b社会需要有一种永不会满足的特性。

社会运行动力机制的结构

社会运行动力机制由外围结构与内核结构两个部分组成:

a外围结构包括动力主体,动力受体以及动力传导媒介。

b内核结构包括动力源,动力方向,动力贮存体和社会行动四个要素。

B社会运行整合机制

a社会整合的对象是社会利益。

b整合中心是指能对社会个体,社会群体产生吸附力量,使之凝聚为社会整体的社会事物

c整合过程可以分为自下而上的整合过程和自上而下的整合过程两种类

C社会运行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由三个要素组成:

a激励标准是对社会成员进行激励的方向和强度所做的规定。

b激励手段一般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类是功利型,另一类是符号型。

c激励过程由导向环节,检测环节,分配环节和反馈环节四个环节组成。

D社会运行保障机制

社会保障是指社会有机系统对其自身运行安全的防护与保卫,阻止社会堕入恶性运行,畸形发展。

社会运行保障机制由三个部分组成:保障对象,保障手段和保障过程。

第三章

社会的概念

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2、社会的功能

整合的功能交流的功能导向的功能继承和发展的功能

3、社会运行的概念

A社会运行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他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B社会运行大体上包括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

a纵向运行就是社会的变迁与发展,表现出的基本关系:继承的关系,变异的关系,中断的关系。

b横向运行是社会发展某一阶段上,社会诸要素,社会诸系统的交互关系,表现出的基本关系:交叉与渗透的关系,促进的关系,转化的关系。

4、评价社会运行状态的原则

A综合性原则

B协调性原则:a结构性协调 b功能性协调 c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协调

C满足需要的原则

5、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个角度

A宏观社会与微观社会的角度:

a宏观社会是指社会的整体结构,是较大范围的社会关系。

如人口结构,民族结构,阶级结构,职业结构等。

b微观社会是指社会的个体结构,即表现日常生活中人际互动的模式。如民族的或阶级的个别成员之间的互动,职业群体的人员构成等。

B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角度。

a个人关系是一种较低层次的社会关系。

b群体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中间层次。

C社会制度是社会关系的最高层次。

C血缘,地缘和业缘的角度。

血缘关系:种族,氏族,宗族,家族,家庭

地缘关系:我国的地缘系统按七级划分就是:国家-省-市-县-乡-村-邻里

第四章

1、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

(泰勒: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分子所获得的任何技巧与习惯。他认为文化的特点是:它是人类后天习得的,它为人类所共同享有。)

文化的特性(简答)

a文化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

b文化的复合性(如文化丛),

c文化的象征性(如节日,饮食文化,祭奠等),

d文化的传递性,

e文化的变迁性与文化堕距。

3、文化堕距(名词解释)

(1)又称为文化滞后,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迁移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有的部分变化快,有的部分变化慢,结果就会造成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由此造成社会问题。

文化堕距是社会变迁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

4、文化的区分

a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b主文化与亚文化

亚文化又称集体文化或副文化,指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指在主文化或综合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人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一种亚文化不仅包含着与主文化相通的价值与观念,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与观念,并构成亚文化等都是这种亚文化。

亚文化的类别

民族亚文化,职业亚文化,越轨亚文化

c主文化与反文化

(1)一种说法认为,反文化属于亚文化<非居主导地位或不居全社会性的思想文化>的特殊类型,是对现存思想文化持敌对态度的思想文化,其特点是不居社会主导地位,不具有普遍性,

(2)另一种说法认为,反文化是指某种文化内部摧毁其终极性价值规范的倾向。

d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1)评比性文化:是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

(2)非评比性文化:也可称做中性文化,是指在文化比较中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的文化。

5、对待非评比性文化的态度

a一方面,由于中性文化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因而我们的改革与吸收外来文化的重点绝不是中性文化,如果在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注意维持我国传统的中性文化的稳定性,将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有利于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b另一方面,由于中性文化与人们的行为方式,习俗等联系密切,且无明显的高低之分,我们对于它的演变与发展不应采取过多的干预政策,而应听任其自然发展,既没有必要大张旗鼓地提倡某种外来的中性文化,也不应采取禁令方式阻止某些外来中性文化的发展)。

6、文化的结构

文化特质、文化丛与文化模式

a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或最小单位。

b文化丛亦称文化特质丛,指因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合成的一组文化特质。

c文化模式就是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包括文化特质与文化丛)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有特殊的文化模式与普遍的文化模式之分。

7、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

a文化中心主义:将本民族,本群体的文化模式当做中心和标准,以此衡量和评价其他文化,常常敌视和怀疑为自己所不熟悉的文化模式。

b文化相对主义:它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

8、文化震惊和文化边际

a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和心理上的压力。

【一个海归的逆向震惊(语言,习惯,自我表现等)】

b文化边际两个或两个以上文化区域的交汇处出现的一种混合文化。在文化区域中心区以外的边缘处,本民族文化特征减弱,外来文化影响较强,两种文化逐渐混合而形成一个新的边际文化

9、文化的功能

a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

b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

文化所包含的规范体系有:风俗,道德,法律,价值观念

c文化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

(亚尤伦特部族------文化的整合功能)

d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

第五章

1、社会化的含义:

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3、考察社会化的三个角度(简答)

a文化角度<文化社会学派>:认为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接受世代积累的文化遗产,保持社会文化的传递和社会生活的延续。

b 人格化发展的角度<社会心理学派>: 内化他人的角度,并按照社会上其他人的一般期待来调整自己行为的过程,就是社会化过程。

c 社会结构的角度<功能主义学派>: 社会化的功能在于维持和发展社会结构。

4、社会化的类型:

a初始社会化人的一生必须经历的社会化过程。

b 预期社会化

c发展社会化

d 逆向社会化

e 再社会化具有强制性,是负面的,有的是主动的,再社会化侧重在人的改造(犯罪,移民,新兵训练)。

5、社会化对社会运行的意义

a社会化是社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培养,塑造自己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维护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b 文化具有推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功能,文化的统一和延续是通过社会化来实现的,离开社会化,谈不上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6、社会化的生物基础

a语言功能

b 思维功能是人类个体能够接受社会化,适应社会生活的最重要的生物基础条件。

c 学习功能

d较长的依赖生活期

7、社会化的社会主体

a家庭

b学校:学校中的社会化强调专门的学习,带有半强制性。

c同龄群体

d工作单位

e 大众传播媒介

8、关于社会化的若干理论(不考)

a自我意识和人格发展理论<库利的镜中我理论,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

b 生命历程理论 : 生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

生命的相关性

生命的时间安排

人的能动性

9、社会化的生命周期

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10、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

a早期社会化的困境 (早期社会化包括儿童期和青年期的社会化)

b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无效的文化传递,使个体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

c 代差

11、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a政治社会化

b道德社会化 <皮亚杰的理论:他律阶段自律阶段。科尔伯格:前习惯层次习惯层次后习惯层次>

第六章

1、角色本是戏剧中的名词。

角色对人是非常重要的:角色的改变会影响本人和他(她)周围的人。

戈夫曼的“戏剧理论”。

2、社会角色概念

a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社会地位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

角色是地位的外在的,动态的表现形式,而地位则是角色的内在依据

b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

c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

d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3、角色集: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是角色集。

角色集包括两种情况

a多种角色集于一人身上,这主要强调的是一个人内部的关系。

b一组相互依存的角色,这主要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社会角色的类型(名词解释)

a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先赋角色:亦称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

自致角色:亦称自获角色或成就角色,指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b自觉的角色与不自觉的角色

自觉的角色:指人们在承担某种角色时,明确意识到了自己正担负着一定的权利,义务,意识到了周围的人都是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观众,因而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周围的观众。

不自觉的角色:人们在承担某一角色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充当这一角色,而只是按习惯性行为去做。

c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规定性角色:指有比较严格和明确规定的角色,即对此种角色的权利与义务,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都有明确规定。

开放性角色;指那些没有严格,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这类角色的承担者可以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社会对角色的期望而从事活动。

d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功利性角色:指那些以追求效益和实际效益为目标的社会角色。

表现性角色:指不是以获得经济上的效益或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和秩序,表现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

4、社会角色的扮演

a社会角色的确定

角色确定不当的事情经常发生,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不能胜任角色未能承担适合的角色选择了不当的角色

b社会角色的表现

布景和道具;衣着、仪表与言谈举止;台前、台后的表现与社会角色表现上的配合。c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

(1)对角色的期望

一般而言,为更好地承担角色,在这一阶段,人们应尽力了解社会,他人或自己对这一角色的要求与期望。

(2)对角色的领悟

是一种外在的力量,它还不是角色承担者自己的想法。

人们对角色的扮演虽然受到社会期望的影响,但是在更大程度上是他们自己对角色的认识、理解。

(3)对角色的实践

是角色领悟的进一步发展,是在个人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的角色。

d社会角色的失调(名词解释)

正像社会的运行常会产生不协调因素一样,会产生矛盾,遇到障碍,甚至遭到失败,这就是角色失调

(1)角色冲突: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防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角色冲突防碍与破坏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

(2)角色不清: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在社会变迁中,总会不断产生一些新的职业与新的社会角色。

(3)角色中断:指在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4)角色失败:指由于多种原因使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的表演,最后不得不半途终止表演,或者虽然还没有退出角色,但已经困难重重,每前进一步都将遇到更多矛盾,角色失败是角色扮演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极为严重的失调现象。

第七章

1、人性、自我和社会都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

2、社会互动的含义

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3、研究社会互动三方面的原因

a我们的那些几乎是恒定的与他人交往的日常定规,赋予我们的所作所为一定的结构和形式。

b研究日常生活能够揭示人类是如何通过创造性的行动来塑造现实。

c研究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互动,有利于我们理解更大的社会系统和社会制度。

4、社会互动的理论

齐美尔被认为是欧洲第一个互动理论家。

乔治.米德为主要代表的符号互动论。

布鲁默,库恩等人发展了米德的思想,分别建立了现代符号互动论的两大学派,芝加哥学派和衣阿华学派。

a符号互动论:符号是指能够有意义地代表其他事物的事物;声音、语言、文字、图画、手势、姿态、表情等都是符号。

b角色理论:角色与互动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互动是角色之间的互动;另一方面,角色的形成和扮演也是在互动中完成的。

c参照群体理论

d戏剧理论:又称印象管理理论或印象整饰理论,它认为互动的一方总想控制对方的行为,使对方通过对自己行为的理解,做出符合自己计划中的行为反应。(《互动形式》戈夫曼指出四类人际礼仪:表达式礼仪,回避式礼仪,维系式礼仪,认可式礼仪)。

e社会交换论:相关命题有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满足命题,侵犯--赞同命题。

f本土方法论:又称俗民方法论,常人方法论,就是互动双方有"共同语言",并遵守"共同语法",否则就无法沟通。加芬克尔,著名研究无背景试验或打破规则试验。

5、社会互动的维度

向度:反应社会互动的方向,表明双方的关系的性质,主要包括情感关系,地位关系,利益关系。

深度:反应社会互动的程度,表明互动双方相互依赖的大小。

广度:反应社会互动的范围,表明互动双方交往领域的大小。

频度:反应一定时间内发生社会互动的多寡。

6、社会互动的类型: 按利益关系可分为合作,竞争,冲突。

按地位关系可分为强制,服从与平等协商。

按互动广度可分为单一角色性互动,多重角色性互动。

按互动深度可分为表层互动与深层互动。

按互动媒介可分为言语性互动与非语言性互动。

按互动单位可分为人际互动与群体互动。

按互动途径可分为直接互动与间接互动。

a 合作:是社会互动中,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对互动各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

(1)合作需要的条件:

目标一致,对目标有基本共识,行为配合,要讲信用。

(2)学会合作已经成为新世纪对于人才的一个基本要求。

b竞争 : 竞争是指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

(1)竞争的特点:

有相同目标,追求目标少或难得,竞争的目的主要在于获得目标物而不在于反对其他竞争者。

竞争有自己的规则。现代竞争可以达到双赢。

c 冲突: 冲突是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互相斗争的方式与过程。

(1)冲突与竞争的区别:

冲突的更为直接的目的是要打败对方,它是直接以对方为攻击目标的一种互动行为; 冲突的双方或各方,有直接的,公开的,面对面的接触,它是一种直接的反对关系; 冲突各方所争夺的目标既有相同性又有不同性。战争是冲突的最高形式。

(2)冲突的正面功能:

冲突可以反映出社会,组织或人际关系中的问题,促使社会变迁,组织变革和人际关系的调整;

团体之间的冲突还可以增进团体内部的团结一致;

冲突还是人际之间,团体之间,文化之间加深了解和理解的前提,要发挥冲突的正面功能,尽可能降低冲突的负面影响,就需要人们对冲突进行有效的调控

d 强制

e顺从与顺应 : 顺从指互动中的一方自愿地或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行动,按另一方的要求行事。

顺应的含义比顺从更广泛些,顺应的种类包括:和解,妥协,容忍。

7、集合行为: 它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

8、集合行为的特征:人数众多,无组织性,行为者相互依赖。

9、集合行为的理论:

斯梅尔塞的基本条件说(强调减压阀理论)

模仿理论(本能地模仿,失去理智)

感染理论(符合大众的从众心理)

紧急规范论(人们寻求临时规则)

匿名理论(人们容易出现越轨行为)

控制转让理论(人们在紧张时或无可奈何时出让自己的理智权利)。

10、几种典型的集合行为:

a 恐慌:是指人们在面临某种直接威胁时,所出现的紧张心态及违反常规的行为;行为的结果与希望达到的目标不相符合。

b 谣言 : 是从不知名的来源发生,通过非正式的途径而传播的信息;谣言可以凭空捏造的,也可以歪曲事实(加工方式:简略化,片面化,同化,逻辑化)。

c流行 : 流行是指一个时期内在社会上流传很广,盛行一时的外表和行为的风格,是

一段时间内为人们广为崇尚的生活模式。流行具有新奇性,消费性,周期性,选择性等特点。人们追求流行是个性表现与从众心理的统一。

社会学认为社会生活是以群体形式进行的;群体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社会群体的定义(名词解释):

社会群体是社会赖以运行的基本结构要素之一,它的内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狭义上的社会群体,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社会群体的特征(简答):

有明确的成员关系,有持续的相互交往,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有一定的分工协作,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群体存在的基础:

a从社会成员个体方面来看,个体有群聚的本能,并希望在群体中满足其各方面的需要;

b从社会自身来看,群体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产物,群体生活是社会的本质。

群体的类型:

a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依据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划分

初级群体又叫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

次级群体,又叫间接群体或次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

b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依据群体的正规化程度及其成员间的互动方式划分

在非正式群体中,成员间通过经常性的自由交往,形成了一些不言而喻的规范和角色期望,大家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c内群体与外群体:依据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划分

内群体是指成员对其有团结,忠心,亲密及合作感觉的群体,也就是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与其群体。

外群体泛指内群体成员之外的其他任何别人的结合。

d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依据成员的身份归属来划分

参照群体通常对其成员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发生重大影响,并因此而削弱或加强所属群体的团结。

e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与趣缘群体:依据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其性质划分。

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的发展一般表现为三个层次:人际吸引,成员对规范的遵从,成员把群体的目标自觉地看成自己的目标。

从群体与其环境的关系看,如果一个群体内部尚不存在分裂性因素,当其面临环境的巨大压力与威胁时,其凝聚力也会大大增强。

群体内部关系:群体中潜在关系是以几何级数增长的,远远快于以算术级数增长的群体成员数。

社网图的操作:第一,向每个群体成员提问“你喜欢与谁接近”,第二,按答案以圆圈和联通线绘出群体的网络,第三,对社网图进行分析。

10、群体领导与决策:群体中存在着领导者和追随者,这是群体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群体中主要领导方式有:工具性领导,表意性领导。

领导作风类型:权威型(独裁型),民主型,放任型。

11、初级社会群体一直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种群体。

库利在《社会组织》中正式提出“初级群体”,他认为,初级群体是亲密的,面对面接触个合作的群体。

12、初级群体的基本特点:成员有限 ;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个性;成员间的交往富于感情;成员难以替代;群体整合度高;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

13、初级群体形成的条件:活动空间接近,接触时间长,相互交往比较自由,交往各方角色、地位间的社会差异较小。

14、初级群体的功能:

正功能:承担着社会化的任务,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每当人们情绪,心理,身体等方面偏离常态时,往往也是人们所在的初级群体发生重大变故之时),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负功能:从微观心理角度看,初级群体可能压抑个性的形成和个人积极性的发挥,限制个人的社会发展。从宏观结构角度看,正规组织中初级群体的存在,有可能干扰正式组织关系,破坏组织结构,防碍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15、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初级群体:

从群体成员资格的获取看,现在,人们选择,组合初级群体的自由度有所增加。

从初级群体的发展趋势看,在转型期,初级群体将日渐衰落:社会分化加剧,初级群体原有功能不断发生转移;初级关系日趋松懈;一些初级群体已经名存实亡。

第九章

1、婚姻,作为个人活动结果的生活实体,其定义可以概括为:持续的性关系+共同生活(选择)

2、作为社会设置的婚姻(怎么组成婚姻):两个人按照社会所要求的契约关系和程序来组建共同生活;双方都与对方原来的家庭结成确定的关系。因此在社会设置中,当事人的地位,角色,权利,义务是最本质和最重要的,性关系与共同生活则在其次。

3、家庭,作用生活实体,其定义可以概括为:实体婚姻+孩子+生活共同体。

4、家庭类型的划分: 核心家庭:又称夫妇家庭,就是只有父母与未婚子女共同居住和

生活。它有三种具体形式:仅由夫妻组成,夫妻加未婚子女(含领养子女),仅有父或母与子女(单亲家庭)。。主干家庭:指父母(或一方)与一对已婚子女(或者再加其他亲属)共同居住生活。。联合家庭:指父母(或一方)与多对已婚子女(或再加其他亲属)共同居住生活,包括子女已成家却不分家。主干家庭与联合家庭又合称扩展家庭。此外还有其他家庭,包括无父母的未婚子女共同居住,跨代或缺代以及由实体婚姻产生的其他多人共同居住组合形成。

5、作为社会设置,家庭的定义强调的是:血缘+供养+继承,对于家庭的一切社会设置,都是围绕着孩子旋转的。

6、家庭的规模与结构: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也日益从联合与主干家庭向核心家庭转化,但转型社会中的特有问题也时常抵消甚至扭转这一趋势。

7、家庭关系:在家庭内的人际关系中,性爱,生殖,亲情这三大内容,是其他一般社会关系所不具有的。

家内人际关系由以下几大因素形成的:夫妻权利结构,个性异同,性的地位与作用,交流与交换的状况,代际差异,相关的人与事的作用。

家庭功能:家庭的功能本质上是个人的基本需求的表现。

区别只在于,在特定时空中,某些个人需求只能通过家庭功能的实现才能满足。时空一变,同样的个人需求又可以不经过家庭,甚至破坏家庭功能而获得满足

影响婚姻家庭的各种社会因素

家庭的变化受到计划生育国策的巨大影响,社会设置的变化也极大地影响了婚姻家庭的生活实体。

10、婚姻家庭的过程研究:

a婚姻准备与结婚婚姻准备就是当事人在性,爱情,婚姻三方面持续地社会化与个性化的过程。

婚姻准备划分为四个社会化过程:亲密~~学龄前儿童,知心~~青春期之前,吸引~~青春期之后,关切与体贴~~成年之际的青年。

婚姻准备也是个性化的过程:要接受和解释自己的体像、功能和欲望;逐步形成性爱的指向和偏爱;学会识别爱的信号;在社会规则的大框架里确定自己的独特位置,产生自己特有的婚姻期望。

婚姻准备中最引人关注的问题就是择偶(生活实体意义上的恋爱)。它可以用一系列指标群来测度或标定:择偶动机,择偶标准(可排性),通婚圈半径,通婚者的般配程度,择偶的家庭因素,择偶经历。

结婚:结婚行为的具体形式:单纯的婚前性行为,怀孕,同居,举办婚礼,法定登记。结婚投入:即双方(包括其原家庭)投入的感情和资源的总量是多少,双方比例结构如何,在其原有总储存量中又占多少比例。

结婚双方的价值:双方所认定的结婚价值与原有基本人生观的吻合程度。

b婚姻的维系,发展与破裂:最终决定婚姻状况的,仍然首先是当事人自己。:第一,他

必须认定目前婚姻是自己不可或缺的人生价值。第二,他必须肯于和善于为此首先付出。第三,他必须拥有促使对方适当互动的能力。,否则,这个人很可能不仅是难于与目前的配偶过好婚姻生活,而且根本就不适于跟任何人结婚。

中国正处于急剧转型期,婚姻领域的悲喜剧也大多来源于转型中的不适应,大致有以下几种种情况:

婚内两性地位与角色在变化;夫妻共同生活目标更难于建立;婚姻目标日益浪漫化;婚姻质量(三种主观满意度:对配偶的,对双方共同生活状况的,与假想的“第三者”做比较的);离婚率。

第十章

1、社会组织是次级群体的表现形式,现代社会是高度组织化的社会。

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社会组织取代次级群体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群体形式2、社会组织的含义

对社会组织的一般理解:一种是广义的组织即泛指一切人类共同生活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另一种是狭义的组织,即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以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它是指人类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组织活动是一种整体性和结构性活动,它包括四方面的内容:a组织的目标结构,b组织的心理结构,c组织的技术结构,d组织的整体活动。

3、社会组织的特征

一方面,新型组织方式对人际交往产生一定影响。另一方面,从结构上看,社会组织都有明确的活动目标,并由此与其他社会组织有着明显的界线,组织内部的运行依赖一套正式而稳定的关系结构,用以协调组织多样化活动,实现组织的整合状态。

4、现代组织活动与传统组织活动相比的不同特征

a现代组织的非人格化特征,b现代组织的整体合理性与个体非合理性特征,c现代组织的道德与非道德性的两重性特征。

5、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

规范,地位,角色和权威

规范:是指整体的规则与规章制度,规范的目的是使社会生活中的互动行为标准化。地位: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所处的的位置。社会地位的形式有两种:即归属地位与成就地位。归属地位是与生俱来的,成就地位则是靠个人后天的努力所取得的地位。

角色:角色表现地位,地位规定角色的范围。

权威:是指一种合法化的权力。组织权威一般有两种特征:权威是社会组织的特征,权威依附于职位。

6、我国社会组织的分类

一是以产业为标准,分为三类组织: 第一产业组织,第二产业组织,第三产业组织。

二是以机构编制为标准的分类: 国家机关编制的组织,国家事业编制组织,国家企业编制组织。

7、组织目标的含义

组织目标是每个组织都必须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达到的某种有待实现的未来状态。它是组织展开活动的依据和动力,代表着一个组织的未来和发展方向。

8、组织之间的区别体现为目标和分工的差异,组织目标对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组织目标是组织的灵魂,组织目标是确定组织活动路线的基础,组织目标是衡量组织活动效益和效率的标准。

9、组织目标的分类: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平衡性目标和改进性目标,显目标和隐目标。

10、组织目标制定原则: 互惠原则,评估原则,选择原则(选择最优目标的科学程序分五步:掌握信息,拟定各种组织目标的预选方案,讨论和评估,对初步选择的方案进行试点,通过并正式公布实施)。

11、组织目标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一般应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选择适当机会,二是检查所制定的目标是否为组织实际追求的目标。

12、组织管理方式

家长制的管理方式: 特征---组织内部的权利集中于最高领导人手里;分工不明,责任不清;任人唯亲,因人设位;办事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终身制。

科层制: 特征---明确的分工;明确的职权等级;明确的规章制度体系;私人关系和公务关系的分离;量才用人;管理权力依附于职位,而不依附于个人。

13、官僚主义问题:由于管理不善而造成的组织活动偏离目标的现象都可以称之为官僚主义。

[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

[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 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8(社会运行的控制机制(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是指社会通过各种因素,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各种社会力量,促使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能有效的遵从社会规范,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秩序,实现社会运行目标的目的。 9(社会保障: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三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第十三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13.1 复习笔记 一、社会分层概述 社会分层是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 1.社会地位及其差别 (1)自然差别与社会差别 自然差别是指根据某种自然属性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类别,各类别成员在生理或遗传机制方面存在的各种差异。 社会差别是指根据某种社会属性划分的各类社会成员在社会境况方面的差异,是影响人们态度行为、制约人们之间互动关系的重要因素。 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有许多自然差别同社会差别有着较强的联系,这种相互关联性又是非常稳定和持久的,对人们的社会表现有直接的影响。 (2)社会地位 ①社会地位是指社会关系空间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即社会地位是社会关系之网中的各个纽结。社会地位构成了社会分层的标准。 ②社会地位可以分为正式的社会地位与非正式的社会地位。 正式社会地位是指那些长期存在并同其他相关地位发生稳定的制度化关系的位置或属性;非正式社会地位则指那些偶然的或临时性的、同其他相关地位之间处于易变的、非制度化关系的位置或属性。 (3)个人社会地位的多重性

个人社会地位多重性是指个人的社会地位通常不是唯一的,个人可以占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即个人社会属性的复合性。 个人社会地位的多重性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①场合(外显)地位的多重性。在不同交往场合,个人可以根据交往时空、对象及情境界定的不同而变换地位。 ②素质(潜在)地位的多重性。个人在同一个交往场合,各种构成其内在素质的社会属性同时对交往过程发生影响。个人的素质地位取决于他的独特生活经历造成的内在潜能的发展程度。 在社会分层研究中,既要对正式地位之间的制度化关系做定性分析,又要对社会成员在各类社会地位上的分布以及由这种分布所形成的地位间联系状态做定量研究。 (4)总结 影响人们社会表现的社会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地位性质、地位间关系及多重地位的复合性决定的。社会地位作为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是分层研究所依据的最重要分类标准以及研究出发点。分层研究的主要目标就是从社会地位入手,把握社会基本结构以及由它制约的社会运行状态,推进社会的协调发展。 2.社会分化及其类型 (1)社会分化及其后果 ①社会分化是指社会系统的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的过程,其具有两个重要特征:功能专一化和地位多样化,后者直接反映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地位差别的扩大趋势。 ②社会分化产生两方面的后果 a.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整体功效,社会分化程度可以作为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判定标准;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本第二版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本第二版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 1 社会学一词最早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正式提出的 2 社会学本身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一般社会哲学到专门的具体社会科学的演变过程 第一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科学“社会运行论” 一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时代根 1 社会学在20世纪30-40年代产生决定性因素是时代实践的要求 2 政治革命与产业革命 (1)社会转型的产物 (2)社会秩序的要求 3社会学的思想源泉 (1)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包含的社会思想 (2)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3)自然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成就

(4)从17世纪在英国发源至十九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 二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现实社会根据 1 社会运行发展三种类型 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中性运行与模糊发展 恶性运行与畸形发展 2 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总体上是能够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宏观微观上都可以 社会主义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基础,它与生产社会化是一致的 三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中国特色表现 1 跟中国历史上的学术传统密切相关 2 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现实社会运行密切相关 3 能够有效的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服务 四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 1分类(1)侧重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2)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 (3)不属于以上两类 五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个人与社会关系是指两者互生互动的过程 第二节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一社会学学科地位的历史演变 二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1与历史唯物论是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 2 与单科性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关系是综合性科学与单科性科学的关系 3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历史学,管理学)的关系是特殊与特殊的关系 4社会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 第三节社会学的功能 1 认识和改造社会 2 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 3构建和谐社会 第二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西方社会学的历史与现状 1 社会学在社会转型中产生 2 西方社会学的创立 19世纪30年代至19世纪末叶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

郑航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目录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 第一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第三节社会学的功能 第二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西方社会学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第三节社会学的中国化 第三章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社会学主要研究方法 第四节社会指标 第五节抽样技术与数据分析基础 第四章社会的构成 第一节社会及其构成 第二节社会结构与社会运行 第三节社会类型 第五章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文化及其特征 第二节文化的分类 第三节文化的构成 第四节文化的功能 第六章人的社会化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化 第二节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第三节社会化的过程和内容 第四节社会角色扮演 第七章社会互动 第一节社会互动的含义及理论 第二节社会互动的情境与过程 第三节社会互动的维度与类型 第八章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 第一节社会网络 第二节社会群体 第三节初级社会群体 第四节婚姻与家庭 第九章社会组织 第一节社会组织的特征 第二节社会组织的结构 第三节社会组织的管理 第四节当代中国社会组织

第十章社会制度 第一节社会制度的概念与类型 第二节社会制度的功能分析 第十一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第一节社会分层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社会分层理论 第三节社会分层级制 第四节社会流动 第十二章社区 第一节社区的概念与理论 第二节社区要素与发展 第三节社区建设与协调 第四节虚拟社区 第十三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第一节社会变迁 第二节社会现代化 第三节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特征 第四节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十四章越轨与社会控制 第一节越轨行为 第二节社会控制的概念与类型 第三节社会控制体系 第十五章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 第一节社会工作的由来与发展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对象、内容、和方法 第三节社会保障的发展 第十六章社会建设 第一节社会建设的概念 第二节社会建设的相关理论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章节题库-城市化(圣才出品)

第十五章城市化 一、概念题 1.城市化(中财2012年研) 答:城市化又称都市化,通常是指随着人口集中,农村地区不断转化为城市地区的过程。这一过程促使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农村人口比重下降是城市化的一个显著标志。城市化也包含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的过程。城市化的实质是消灭城乡差别,实现社会转型。 2.城市问题 答:城市问题指存在于城市社区的各种社会病态现象。其特殊性表现为:有些社会病态现象,为城市社区所独有,或主要存在于城市社区中;有些社会病态现象,不仅城市社区存在,乡村社区也有,但由于城市社区高度聚集的特性,使得这些问题在城市社区的表现要集中和严重得多。城市问题可分为社会文化方面的问题与空间、实体环境方面的问题两大类。前者包括人口、就业、贫困、犯罪、自杀、精神病等问题;后者包括交通、住宅、环境污染等问题。 二、简答题 1.城市化的涵义和动力。(中财2010年研) 答:(1)城市化的涵义 城市化又称都市化,通常是指随着人口集中,农村地区不断转化为城市地区的过程。这一过程促使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

市人口比重上升、农村人口比重下降是城市化的一个显著标志。城市化也包含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的过程。城市化的实质是消灭城乡差别,实现社会转型。 (2)城市化的动力 ①工业化推动城市化 工业化导致工商服务企业在特定地域集聚。同时,由于工商服务业较之农业具有更强的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必然促进农村人口的城市化。 ②农业生产工业化的趋势必将改变农村社区的固有特点,从而推动农村地区的城市化 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实现规模经营,现代农业彻底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条件和劳动方式,缩小了农业劳动和工业劳动的差距。而在全面机械化基础上的农业自动化的实现,将使农业生产几乎完全可以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采用类似工厂的生产方法来进行。这种目前尚只存在于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工厂化的趋势,预示着作为典型农村的基础的传统农业,必将否定自身而接近或变成类似于工业的活动,而农业生产的工业化必将推动农村地区的城市化。 ③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地区传播,促进了农村的城市化 现代城市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地,不仅吸引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同时,城市文明又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向农村地区传播与扩散。散播到农村的新技术、新工具、新思想、新观念,以及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用品等,又必然引起农村地区发生变化。从物质方面看,它会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为农村社会分化和分工创造物质前提;从精神方面看,推动农村居民向往、学习并接受现代城市文明。所有这些,都促进着农村的城市化。 2.请简要叙述城市化道路的几种主要观点。(北科大2010年研) 答:(1)城市化道路的含义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8.社会运行的控制机制(社会控制: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及含考研真题(社会设置)【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十二章社会设置 12.1复习笔记 一、什么是社会设置 1.社会设置的含义 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设置是用来安排人们的活动、满足诸如秩序、信仰、生产等社会需要而设立的一套习俗、民俗、行为模式,也就是说,设置是满足社会有机体的功能需要的。 社会设置是指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所创设和形成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它是制约社会行动的重要结构框架。 2.社会设置的构成 (1)社会价值观 社会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的好与坏、幸福与痛苦、美与丑、善良与邪恶、值得与不值得等等的一种主观判断。任何具体的社会设置,都是对特定人群的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调整和规定,规则的创设、习惯的沿袭,都表达了对特定的互动关系的维持。 (2)社会规范体系 ①社会规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要素。社会规范为人的行为提供了指导,也提供了关于他人行为反应的一般模式。 ②社会习俗是指社会生活中的一般习惯和常规。习惯或常规具有以下特征: a.习惯或常规是人们在多次的往复实践中所积累和形成的,具有可重复性、历史性等特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点。 b.习惯往往是在人们实现某种特定目标时所能采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规范性手段。 c.习惯或常规是自发的,人们对它的遵从往往也是一个主动自觉的或不知不觉地自动遵守的过程。 d.习惯或常规对人们行为的约束性较弱,但是一种习惯或常规的接受者往往是该社会中绝大多数的成员,因而具有较强的维护力量,这种维护力量往往是习惯所能持久的主要原因。 ③规则与社会习俗的约定俗成的性质不同,它是一类明确规定的行为准则。 a.规则是由人们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明确设定、明文规定的,带有较为明确的目的性。 b.对规则的解释,往往以参与此类行动的人们的利益为依据,规则的设立,常常是为了调整行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c.规则对于行动的参与者来说,具有一种外在的约束性。 ④道德规范或宗教既可能表现为一种习俗,又可能表现为明文的规定: a.与习俗或规则的区别在于,道德或宗教规范带有更为明显、更为强烈的价值倾向。 b.与社会习俗相似之处在于,都受到社会反应的制约,由人们的普遍舆论、共同意识来维持。 c.宗教规范的维持,来自于人们普遍的精神信仰,还受到政治的或宗教的权威的影响。 ⑤法律的基本构件是规则,它是由某一政权正式颁布、并受到国家权力机构支持的一系列重要规则之汇纂。法律总是通过强制性的权威手段,去仲裁、调整不同社会生活领域之中的利益冲突、利益矛盾,其强制性与一般规则的强制性或外在性不同,来源于国家或政府的权威,有专门机构来执行与维护。 (3)权威与地位结构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十章 社会制度——第十二章 社 区)【圣才出

第十章社会制度 10.1 复习笔记 一、社会制度的概念与类型 1.社会制度的含义 社会制度是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所创设和形成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它是社会行动所发生的重要的结构框架。它既不是某个单一的规则或办事程序,也不是针对全社会总体的社会根本制度,而是特定的社会活动、经济生活等具体的活动领域中,支配人们行动的规范系统。 2.社会制度的构成 (1)社会价值观 社会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的好与坏,幸福与痛苦,美与丑,善良与邪恶,只得与不值得等等的一种主观判断。每个具体的社会制度,都通过自身的价值取向,来引导社会成员做出符合社会运行总目标的行为选择。 (2)社会规范体系 社会制度是由一组相互联系的规范构成的。社会规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要素。社会中通常的规范形式包括习俗、规则、道德与宗教、法律等。 ①社会习俗 社会习俗指社会生活中的一般习惯和常规。它常常表现为岁时节令、婚嫁礼仪、社交庆典、饮食起居等。 ②规则 规则是一类明确规定的行为准则。

a.规则是由人们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明确设定、明文规定的,带有较为明确的目的性。 b.对规则的解释,往往以参与此类行动的人们的利益为依据。 c.规则对于行动的参与者来说,具有一种外在的约束性。 ③道德规范或宗教 既可能表现为一种习俗,也可能表现为明文的规定。但是它与一般的习俗或规则的区别在于,道德规范或宗教带有更为明显更为强烈的价值倾向。 ④法律 法律的基本构件是规则,它是由某一政权正式颁布、并受到国家权力机构支持的一系列重要规则之汇篡。法律总是通过强制性的权威手段去仲裁和调整不同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利益冲突。 (3)权威与地位结构 ①权威指的是规范和准则所支持的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权力。权威的大小,取决于人们的服从程度。 ②权威通常是某种社会制度的化身,是社会制度存在的重要基石。 ③权威一方面基于某种社会秩序的规范和准则,另一方面,它的存在监督着人们对于该种社会制度的遵从,从而维护着社会的运转与持续。 ④权威的贯彻与服从,依赖于一套对权利、责任与义务有明确规定的地位结构,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角色和角色集。 (4)社会机构与设施 社会制度的运转要凭借一定的条件与媒介,即机构和设施。机构和设施都是根据社会制度运转的需要而设立的。 3.社会制度的特征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汇总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重点知识

1、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如何正确加以把握? 答:国外看法:1、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2、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3、马克思: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避免将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反之社会又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个人借以生存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国内看法:社会为研究对象;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剩余说,研究对象是其他社会学科所不研究的剩余领域。 正确把握:社会学有独特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研究对象众说纷纭;对社会学对象的理解不应强求一致。 2、社会与个人关系的重要性? 答:定义社会学的对象,离不开两者的关系问题;区别社会学的学派;确定社会学的属性;社会学的主要内容,直接、间接的包含或体现着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理论上,每个社会学家自觉或不自觉的解决的问题,实践上,每个社会必然面临的问题;某种意义上,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3、如何理解社会学与其他社会学科的关系? 答: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特殊与一般的。 社会学与单科性社会学科的关系:综合性学科与单科性科学的关系,特殊与个别的关系。 社会学与历史学、管理学的综合性学科的关系:同属综合性学科。 4、社会学如何为社会实践服务? 答:社会学的认识功能或认识意识: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社会学通过提供社会学的视角和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 社会学的实践功能或实践意义::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社会体制,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使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符合规律性;对社会管理和制定社会政策提供实际建议,为改革开放政策、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5、中国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是何关系? 答:对转型的认识越深入,越全面,社会学的成长越扎实、越迅速;成长了的社会学,推动转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五、六章【圣才出品】

第五章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5.1 复习笔记 一、文化及其特征 1.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产品的综合。 2.文化的特征 (1)可习得性。文化是超生物性的,任何文化都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创造的,文化不能只通过生物遗传而获得,而是要通过一个个社会性的个体主动学习并综合起来的结果。 (2)共享性。文化是所有社会成员所共享的。 (3)象征性。象征性是指人类在创造文化时总是赋予其丰富的象征意义。 (4)全括性。文化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5)整体性。文化是一个有机系统和整体,由不同的要素有机构成,各构成要素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则或规律形成一个统合的整体。 (6)文化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①文化的普遍性是指所有的人群都有文化; ②文化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个社会或人群,都有自己特色的文化。 二、文化的分类 1.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1)物质文化。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的东西。

(2)非物质文化。又称精神文化,指制度、规范、观念等。 (3)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在使用上是有差异的,物质文化因自然规律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被损耗,非物质文化却可以被反复使用而不损耗。 2.主文化与亚文化 (1)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2)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 亚文化又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①民族亚文化。是为社会中少数民族群体所特有的文化。 ②职业亚文化。指为各种职业群体特有的文化。 ③越轨亚文化。指为一些反社会集团所特有的文化。 (3)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分不是绝对的,两者都在发生变化,也可能互相转化。主文化可以转变为不占主导地位的亚文化,亚文化也可以转变为占主导地位的主文化。 3.主文化与反文化 (1)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 (2)反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反文化不一定都是坏的东西,反文化的性质取决于它所反对的文化的性质。 4.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1)评比性文化。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即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评出孰优孰劣的文化。一般说来,评比性文化都是比较容易鉴别其价值的文化。 (2)非评比性文化。又称中性文化,指在文化比较中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的文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难点集中营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难点集中营 一、名词解释 1. 主文化: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2. 亚文化:亚文化指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3. 反文化:反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4. 社会化:它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 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5. 社会群体:(广义上)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 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 (狭义上)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6. 初级群体:所谓初级群体,又叫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相互熟 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 7. 次级群体:又叫间接群体、或次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 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 8. 角色集: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组 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是所谓角色集。 9. 角色冲突:所谓角色冲突,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 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10. 社会分层:社会分层指的是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 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11. 社会流动:所谓社会流动指的是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 动。 12. 社会越轨:亦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揩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 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 13. 社会控制:(广义上)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 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及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 (狭义上)是指对社会越轨者施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14. 社会问题:(广义上)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相关的问题(狭义上)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 15. 集合行为:集合行为又称集体行为、大众行为。它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 为。 二、简答题 1. 集合行为的主要类型?恐慌:指人们在面临某种直接威胁时,所出现的紧张心态及违反常 规的行为。谣言:是从不知名的来源、通过非正式的途径而传播的信息。 流行:是指一个时期内在社会上流传很广、盛行一时的外表和行为的风格,是一段 时间内为人们广为崇尚的生活模式。 2. 角色失调的主要表现? 角色冲突 角色不清 角色中断 角色失败

社会学概论新修 第三版

社会学 第一章 1、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的科学,即主要研究社会秩序,社会冲突和社会行为等一系列社会现象及其相互关系。 2、孔德是社会学之父,提出社会学一词,<实证哲学教程> 3、社会学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4、社会学研究对象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 5、为什么把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对象? A 历史时代根据: a社会学在19世纪30、40年代产生,决定性的因素是时代的实践要求。 b近代西方社会的变革历史中最重要的是18、19世纪的两次大革命。 一方面,社会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型为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促进了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各方面的变化。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预言的“理性的王国”,社会良性运行的问题被提出来了。 B 社会现实根据: a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分为三种类型:良性运行(协调发展),中性运行(模糊发展),恶性运行(畸形发展)。 b我们现在要建立的社会学就是以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为自己的对象的。 6、社会学对象的中国特色。 表现在它跟中国历史上的学术传统密切相关。 表现在它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现实社会运行密切相关。 表现在它能够有效地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开放服务。 7、社会学分类 A 国外 (1)第一类侧重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主要代表:孔德,斯宾塞,迪尔克姆。 (2)第二类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主要代表:韦伯等。 (3)不属于这两大类的其他社会学定义可以看做第三大类。 B 国内 (1)侧重以社会为研究对象,代表:严复,费孝通。 (2)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代表:孙本文,龙冠海,杨心恒。(3)第三类型的观点:“剩余说”,“学群说”,“调查说”,”问题说”,“未定说”。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三、四章【圣才出品】

第三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3.1 复习笔记 一、社会学方法论 1.社会学方法体系 (1)从知识结构的角度看,社会学的方法体系有三个层次构成: ①第一层次为方法论原则,具有指导研究方向的意义; ②第二层次为具体研究方法,与研究实践和过程相统一; ③第三层次为技术手段,是研究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工具。 (2)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原则,是确定研究者的基本方向、影响研究性质的基本观念和定律。方法论原则通常包括: ①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逻辑思维方法原则; ③社会学的一般化理论。 2.社会学方法的特征 (1)动态性。社会学的立场和视野是动态的,它是关于变动中的尤其是现实社会的各种事实和关系的动态过程。 (2)整体性。社会学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首先是从整体论高度出发的,把社会视为有机统一的整体,然后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来考察和分析社会运行和社会变迁过程。 (3)经验性。社会学注重对社会事实和现实的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来理解社会行为和社会运行。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获得经验事实是首要的。 3.社会学研究的范式

(1)范式的定义 范式,指一定时期内,科学研究共同体成员在进行常规科学研究过程中所共同遵循的规范和理论与方法论模式。 (2)社会学研究范式的类型 ①实证范式②解释范式③批判范式。如表3.1所示。 表3.1 社会学研究范式的类型 二、社会学研究的过程 1.研究的逻辑过程 科学研究的逻辑过程是从理论问题经过研究验证最终回到得出理论的循环过程,连接这一过程的逻辑方法是演绎和归纳、经验观察和概括总结。根据华莱士的“科学之环”原理,研究的逻辑过程是由问题、理论、假设、操作化和假设检验等几个环节构成(见图3.1)。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第四部分模拟试题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6小题共30分) 1.人口老龄化 2.中层理论 3.社会化 4.性别角色 5.城市化 6.虚拟社区 二、简答题(每小题12分,5小题共60分) 1.简述亚文化的含义和主要类型。 2.简述什么是群体规范。 3.简述合理的社会流动对于社会的协调作用。 4.简述角色冲突及其主要类型。 5.迪尔凯姆认为机械团结社会与有机团结社会各有哪些特征? 三、论述题(每小题30分,两小题共60分) 1.试用社会学理论分析当前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社会现象。 2.试述社会学考察社会的主要维度。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6小题共30分) 1.人口老龄化 答:人口老龄化或老化反映的是人口年龄结构的一种动态变迁过程。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60岁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比例升高,而其他年龄组人口比例相应降低的过程。人口老龄化将可能带来家庭结构、社会关系、价值观念以及社会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不仅是老年人的增多,而且也是老年人的老龄化过程,即在老年人中,高龄老人越来越多。老年人口的增多,同时也是其他年龄结构人口比例下降的过程。 2.中层理论 答:中层理论又称为中观理论。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最早对中层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释,他认为中层理论既不是具体研究中的操作性假设,也不是包罗一切的宏观巨型理论,而是针对某一方面社会现象或社会行为的分析框架,它由有限的几组假设或命题组成,并可通过逻辑推导产生可证实或证伪的具体的操作性假设。比如,教育与社会结构再生产理论、市场分配与再分配权力的理论等,就是中观理论。 3.社会化 答: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笔记第十四章

第三编社会运行的宏观分析 第十四章 城市化 一、城市的起源、演变与城市化 (一)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1.城市是一种主要有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组成的、规模较大、 结构较复杂的地域社会共同体。 2.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始于公元前4500年前后在美索不达米亚平 原上出现的。 3.工业革命以前的城市统称为“前工业城市”。 (二)近代以来的城市化 1. 城市化的概念及其历史起点 城市化,通常是指伴随人口集中,农村地区不断转化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城市化的历史发端于18 世纪60年代英国的产业革命。 在21世纪人类将最终完成从传统的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 的转变。 2. 城市化的必然性 (1)工业化推动城市化 这是城市化发生与发展的最基本动力或决定性因素。工 业化导致了工商服务企业在特定地域集聚,同时由于工 商服务业较之农业具有更强的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必然 促进农村人口的城市化。 (2)农业生产工业化的趋势必将改变农村社区的固有特点,从而推动农村地区的城市化。 (3)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地区传播,也是导致农村城市化的

重要原因。 3. 世界城市化的历程 (1)自18 世纪60年代英国的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中叶,为世 界城市化的兴起阶段。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基本实现 城市化的国家。 (2)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城市化由英国向各国推广, 欧美各国城市化基本实现,发展中国家进入城市化的起 步与初期推进阶段。 (3)20世纪中叶以后,为城市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与基本实现阶段。这个阶段的突出特点是: ①城市化速度加快。 ②城市人口稳步增长。 ③人口继续向大城市、较大城市集中,大城市带开始出现。 (三)中国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1. 中国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1)中国是世界上城市产生较早的地区之一。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城市数目和规模都有了较大的发展。 (2)明清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①城市发展的动力发生了变化 ②城市的功能和性质发生了变化 ③城市的社会关系发生了变化 2. 中国城市化的起步和发展历程 (1)第一阶段1949-1957城市化水平达到15.4%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本第二版.doc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 1社会学一词最早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正式提出的 2 社会学本身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一般社会哲学到专门的具体社会科学的演变过程 第一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科学“社会运行论” 一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时代根 1 社会学在20世纪30-40年代产生决定性因素是时代实践的要求 2 政治革命与产业革命 (1)社会转型的产物 (2)社会秩序的要求 3社会学的思想源泉 (1)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包含的社会思想 (2)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3)自然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成就 (4)从17世纪在英国发源至十九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 二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现实社会根据 1 社会运行发展三种类型 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中性运行与模糊发展 恶性运行与畸形发展 2 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总体上是能够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宏观微观上都可以 社会主义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基础,它与生产社会化是一致的 三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中国特色表现 1 跟中国历史上的学术传统密切相关 2 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现实社会运行密切相关 3 能够有效的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服务 四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 1分类(1)侧重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 (2)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 (3)不属于以上两类 五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个人与社会关系是指两者互生互动的过程 第二节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一社会学学科地位的历史演变 二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1与历史唯物论是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 2 与单科性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关系是综合性科学与单科性科学的关系 3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历史学,管理学)的关系是特殊与特殊的关系 4社会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重点知识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第四版重点知识 1、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如何正确加以把握 答:国外看法:1、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2、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3、马克思: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避免将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反之社会又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个人借以生存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国内看法:社会为研究对象;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剩余说,研究对象是其他社会学科所不研究的剩余领域。 正确把握:社会学有独特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研究对象众说纷纭;对社会学对象的理解不应强求一致。 2、社会与个人关系的重要性 答:定义社会学的对象,离不开两者的关系问题;区别社会学的学派;确定社会学的属性;社会学的主要内容,直接、间接的包含或体现着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理论上,每个社会学家自觉或不自觉的解决的问题,实践上,每个社会必然面临的问题;某种意义上,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3、如何理解社会学与其他社会学科的关系 答: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特殊与一般的。 社会学与单科性社会学科的关系:综合性学科与单科性科学的关系,特殊与个别的关系。 社会学与历史学、管理学的综合性学科的关系:同属综合性学科。 4、社会学如何为社会实践服务 答:社会学的认识功能或认识意识: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社会学通过提供社会学的视角和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 社会学的实践功能或实践意义::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社会体制,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使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符合规律性;对社会管理和制定社会政策提供实际建议,为改革开放政策、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5、中国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是何关系 答:对转型的认识越深入,越全面,社会学的成长越扎实、越迅速;成长了的社会学,推动转型过呈比较顺利、比较健康的发展;中国社会学发展的根基是中国社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