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习题集《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真题与答案

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真题与答案

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真题与答案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真题与答案案例背景:王小姐是一位30岁的年轻女性,自从小升初后,她的成绩开始下滑,她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她的父母非常担心她的学业,并决定带她去心理咨询师处寻求帮助。

问题:为什么王小姐的学业成绩开始下滑?如何帮助她重新找回学习的兴趣?解析:王小姐的学业成绩下滑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如学习方法不当、缺乏学习动力、内外在压力等。

然而,需要经过详细的咨询和分析才能确定主要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王小姐的案例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帮助她重新找回学习的兴趣:步骤一:建立信任关系首先,心理咨询师需要与王小姐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

这将使王小姐感到舒适并愿意分享她内心的问题和困惑。

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倾听和关注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于王小姐的关心,并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她愿意逐渐打开内心的世界。

步骤二:探索问题背后的原因一旦建立了信任关系,心理咨询师可以开始探索王小姐的问题背后的原因。

通过倾听和提问,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王小姐回忆起学习成绩下滑的起因,并了解她的学习方法以及内外在压力等因素对她学习的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咨询师需要注意保持客观和中立的态度,不做任何评判或解释,以便充分了解和理解王小姐的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

步骤三: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在了解了问题的原因之后,心理咨询师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以帮助王小姐重新找回学习的兴趣。

根据王小姐的情况,可能需要下面几个方面的治疗计划:1. 学习方法指导: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教授她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来帮助王小姐提高学习效果。

这包括制定学习计划、时间管理技巧、学习笔记的整理和复习方法等。

2. 学习动力激发: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与王小姐探讨她对学习的态度和动机,并帮助她重新建立对学习的兴趣。

通过设立小目标和奖励机制,激发她的学习动力并增强她的自信心。

3. 压力管理技巧:王小姐可能存在内在于外在的学业压力。

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她学会有效管理压力的技巧,例如深呼吸、放松训练、运动等,以减轻她的焦虑和压力。

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一些关于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欢迎学习参考,同时祝所有考生获得理想的好成绩!【案例一】某男,40岁。

8个月前,因让妻子开车去老家看望父母,不幸遇交通事故身亡,遭女方家人责备。

该男承受巨大压力,内心痛苦,情绪低沉。

目前一切后事交通事故纠纷已经处理完毕,情绪稍微稳定。

家人为了使其及早摆脱痛苦,为其介绍了一位对象,现双方均有意发展关系,但自己不知如何把握,主动来咨询求助,希望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恢复正常生活。

1[单选题]对该案例特点描述正确的是(C)。

A、情绪反应比较强烈B、内心痛苦无法摆脱C、问题内容尚未泛化D、负性情绪尚不严重2[单选题]该案例属于(A)。

A、一般心理问题B、严重心理问题C、可疑神经症D、神经症3[多选题]对求助者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做定性分析的依据是(ABC)。

A、有主动求治愿望B、对症状有自制力C、问题内容未泛化D、社会功能已受损4[多选题]引发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最直接原因是(AC)。

A、认知因素B、生物学因素C、社会性因素D、跨文化因素5[单选题]目前该求助者的主要问题是(D)。

A、妻子身亡B、法律纠纷C、工作压力D、婚姻问题6[多选题]求助者心理行为问题的改善的主要途径应是(AD)。

A、自身自我调节作用B、个人生活方式改变C、心理咨询师的帮助D、社会支持系统作用7[单选题]该案例最恰当的处理方式是(C)。

A、转介治疗B、心理治疗C、心理咨询D、精神分析8[多选题]对求助者的帮助比较合适的方法是(ABC)。

A、释放情绪B、放松训练C、改变认知D、药物治疗【案例二】求助者,女,40岁,中文本科,公务员,主动来询……求助者:您是前几天在电视里谈心理咨询的那住心理专家吗?咨询师:是的。

我前几天在电视台作过一个有关心理咨询方面的节目。

心理咨询师考试咨询技能(三级)案例分析题(19)

心理咨询师考试咨询技能(三级)案例分析题(19)

案例13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8岁,初中毕业,农民。

案例介绍:
求助者两个月前因地震失去了11岁的独生子。

儿子从小就听话,尊敬长辈,学习成绩好。

求助者不能接受失去儿子的现实。

地震前一小时,曾想去学校接儿子,但没去。

因此感到自责。

儿子的影子经常在脑子里浮现,非常想念儿子并多次梦到儿子后哭醒。

求助者现在情绪低落、意志减退、失眠、头痛、头晕、无食欲、胃部不适、全身乏力,感到很孤独。

无心做事情,总是不自觉地回忆儿子生前的情景。

自己前来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表情淡漠,衣衫不整,头发没有整理。

婚后一直与丈夫一起务农,家庭和睦。

认为有儿子的家庭才是最幸福的。

练习题
1.(多选)该求助者出现的躯体症状主要包括()。

(A)情绪低落
(B)头痛
(C)胃部不适于
(D)自责
答案:BC
2 (多选)该求助者最主要的心理症状包括()。

(A)孤独
(B)难以适应
(C)自责
(D)躯体障碍
答案:ABC
3 (多选)该求助者出现的症状包括()。

(A)恐惧
(B)疑病
(C)强迫性回忆
(D)抑郁
答案:CD
4 (多选)通过本案例,咨询师可以了解的一般资料包括()。

(A)日常生活场所
(B)婚姻状况
(C)社会交往状况
(D)教养方式
答案:BCD。

心理咨询师考试案例分析训练题附答案

心理咨询师考试案例分析训练题附答案

心理咨询师考试案例分析训练题附答案【案例】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1岁,已婚,大学文化程度,某公司部门经理。

案例介绍:求助者因工作关系结识了另一家公司的一位经理,对方虽然有家庭,但猛烈地追求她,多次发誓要离婚娶她。

求助者不想介入婚外情,多次婉拒。

但几年中,对方痴心不改,也颇另求助者感动。

去年发现自己的丈夫有婚外情,求助者主动提出离婚。

离婚后求助者找到那个追求自己的人,想共同组建家庭,但他总是说妻子不同意离婚,一年多没有实质进展。

为此两人产生矛盾,求助者非常生气,内心很痛苦,主动来进行心理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能详细地说说你生气的原因么?求助者:他以前总在追我,多次发誓要离婚娶我,说实在的,我确实有些感动,但我不想卷入婚外情,所以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事情发生。

去年我丈夫先出轨了,我就离了婚。

离婚后我想和他组建家庭,可他总拿妻子不同意离婚应付我,都一年多了,也没有个结果,他过去追我时说的多好听啊,现在他怎么能这样对我啊!我越想越生气,什么人啊!为这些事我们之间发生了矛盾,现在搞得关系很紧张。

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他过去多次发誓要娶你,可你真的离婚了,他却没能马上娶你,这让你非常生气,是这样吗?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咱们前面商定的咨询目标是减轻你的情绪困扰,现在看看怎么减轻吧。

求助者:好吧。

心理咨询师:是他不娶你使你生气吗?求助者:那当然是,如果他娶了我,我怎么会生气?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按你所说,你要求别人娶你,别人就应该娶你。

求助者:是啊,娶我是他先提出来的,我没离婚前,他天天催我离婚,说离了婚他要娶我,可我现在离婚一年多了,他反而不娶了,他怎么这样做事啊!心理咨询师:你信奉的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怎样,另一个人就必须对他怎样。

求助者:对啊,互相的吗。

心理咨询师:因此,别人对你怎样,你肯定对别人怎样。

求助者:对呀,……不对,(沉默)好像也不是,我丈夫出事后实际上也不想和我离婚,他发誓一定要对我好,希望重新来过,他那时对我挺好的,可我没有对他好,最终下决心和他离了婚。

心理咨询师考试案例分析题练习含答案

心理咨询师考试案例分析题练习含答案

心理咨询师考试案例分析题练习含答案2017年心理咨询师考试案例分析题练习(含答案)【案例】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1岁,职业高中毕业,某超市收银员。

案例介绍:半年多前求助者下夜班后独自回租住地途中遭遇抢劫,求助者当时非常害怕,落荒而逃。

求助者从此不敢在晚上单独行走。

晚上偶尔一个人走在街上,眼球就浮现出当时被抢劫的情景,立即感到胸闷、心慌、全身发抖、四肢及手脚出冷汗。

白天一个人走在街上,症状反映稍轻。

为此总需要和同事调班,不能调班时,必须和他人结伴而行。

求助者觉得自己年纪轻轻晚上不能单独行走实在是个大问题,有几次逼着自己独自上街,但最终都因极度害怕中途逃走。

为此不得不调换了工作。

新单位一般会按时下班,但生活中总有晚上需要外出的时候,求助者无法摆脱对晚上独自在街上行走的恐惧。

求助者现在无法安心工作,拒绝参加老乡、同事间在晚上进行的各种活动,也没心思谈恋爱,情绪低落,甚至想轻生,但下不了决心,迫切要求解决问题,自己主动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内向,做事严谨,工作勤奋努力,人际关系良好,半年前遭遇抢劫,后不敢晚上在街上独自行走。

"1[多选题]对该求助者心理咨询师还需重点了解的资料包括()。

(A)恋爱的情况(B)成长经历(C)收入情况(D)认知特点2[单选题]按许又新的评分标准,对该求助者社会功能受损的评分是()。

(A)1~2分(B)2~3分(C)3~4分(D)4~5分3[单选题]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可能是()。

(A)焦虑神经症(B)抑郁神经症(C)恐惧神经症(D)强迫神经症4[多选题]该求助者拒绝参加老乡同事在晚上进行的聚会,说明其出现了()。

(A)泛化(B)人际关系紧张(C)强化(D)社会功能受损5[单选题]对该求助者,恰当的咨询目标是()。

(A)不再害怕(B)恐惧感下降到目前的一半(C)克服恐惧(D)坚持每晚独自在街上行走6[多选题]对该求助者可以使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

心理咨询师考试案例分析(抑郁症)

心理咨询师考试案例分析(抑郁症)

心理咨询师考试案例分析(抑郁症)案例一(2006.5。

二)一般资料:某女,55岁,丧偶,病退,在儿子的劝说下前来咨询案例介绍:35岁丧偶,性格刚强有主见,独自一人将儿子抚养成人,那时养成了喝酒的习惯,每天都要喝2两白酒,否则就觉得不舒服,喝醉后心情不好时就回听到别人在窗外议论自己“孤儿寡母”,看到墙壁上有一些狰狞的面孔,边说边哭。

40多岁时患慢性肾炎和高血压,常年服药治疗,喝酒量有所减少,但一直未能戒除。

近一年来情绪明显低落,不爱看电视也不爱出去串门,觉得什么都没有意思,家务也懒得打理,睡眠紊乱,食欲不振,疲倦乏力,动作迟缓,做事常发呆,,犹豫不决,想什么事都觉得很困难。

上个星期天见到了小孙子,喜出望外,逗孙子玩了会,说话量明显增加,孙子走后又回到了低落状态。

最近时常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反复提到不想活了。

家人很是担心,劝她来看看心理医生,在反复多次劝说下,来进行咨询。

单选:1、求助者“心情不好时就会听到别人在窗外议论自己”,这可能是( A )。

(A)评论性幻听(B)感觉过敏(C)猜疑心理(D)关系妄想单选:2、求助者“看到墙壁上有一些狰狞的面孔”,这可能是( B ).(A)原始性幻视(B)想象性幻视(C)原发性妄想(D)突发性妄想单选:3、求助者的求医行为主要表现为( B )。

(A)主动求医(B)被动求医(C)家人强迫(D)医生转介多选:4、判断求助者心理健康水平的依据不包括( BC )。

(A)存在幻觉(B)存在妄想(C)有自知力(D)被动就医多选:5、求助者持续表现出的精神症状有( BD )。

(A)情感淡漠(B)情感低落(C)意志倒错(D)意志减退单选:6 、该案例的临床表现属于( A ).(A)抑郁发作(B)恶劣心境(C)双向障碍(D)适应障碍单选:7、求助者的诊断考虑为( B ).(A)抑郁性神经症(B)情感性精神障碍(C)严重心理问题(D)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单选:8、求助者心理健康水平属于( B )。

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问答题

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问答题

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问答题1、以下有关专业伦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专业伦理规范了专业人员与其服务对象以及与其他社会大众之间的互动行为及关系(正确答案)B、伦理标准涉及的行为一般比法律规定的范围更窄C、专业伦理与心理专业人员的人生观、价值系统无关D、道德比伦理更着眼于客观性和普遍性的原则2、以下不属于专业伦理所包含的要素是()。

[单选题] *A、心理专业人员的人生观、价值系统B、专业伦理守则C、心理专业人员的技术和方法(正确答案)D、法律、法规及政策和制度3、以下关于伦理与法律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法律涉及的行为比伦理要广B、伦理标准涉及的行为比法律要广(正确答案)C、伦理可以代替法律法规D、心理专业伦理内容与法律大相径庭4、专业伦理各要素中最重要也最具体的是()。

[单选题] *A、心理专业人员的人生观、价值系统B、法律、法规及政策和制度C、专业伦理守则所代表的意义与功能(正确答案)D、专业人员的职业技能5、《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自()起施行。

[单选题] *A、2012年10月26日B、2013年5月1日(正确答案)C、2018年1月1日D、2015年3月1日6、遵守专业伦理,最大的受益者是()。

[单选题] *A、求助者(正确答案)B、咨询机构C、咨询师D、求助者家属7、以下各项中不属于《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所规定的心理咨询专业伦理的主要原则的是()。

[单选题] *A、善行B、诚信C、责任D、热情(正确答案)8、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一方面要保障求助者的权利、努力使其得到适当的服务,一方面要避免伤害,体现的是()。

[单选题] *A、善行(正确答案)B、诚信C、尊重D、公正9、咨询师使用虚假信息、夸大疗效、隐瞒自己专业局限等行为主要违背了()原则。

[单选题] *A、善行B、诚信(正确答案)C、责任D、公正10、咨询师不思进取、固步自封,不能有效保持其服务的专业水准,其违背了()原则。

心理咨询师考试案例分析(一般心理问题)

心理咨询师考试案例分析(一般心理问题)

心理咨询师考试案例分析(一般心理问题)案例三 (2005.11三)一般资料:男性,30岁,工程师。

求助者自述:半年前因与妻子外出登山时,妻子失足坠崖死亡。

经公安部门鉴定已排除他杀,证明自己清白。

但女方家人依然付诸法律,自己承受巨大压力,虽然夫妻关系一直不好,但是内心也十分痛苦,因为要应付女方家人纠缠,更是烦恼,为此寻求过心理咨询。

目前,一切后事及纠纷已经处理完毕,经过心理咨询,情绪基本稳定。

家人为了使其及早摆脱阴影,为其介绍了一位对象,现在对方有意发展关系,对方也很不错,但对方离异有孩子,自己不知道该不该选择她,很是矛盾。

故来求助心理咨询师,希望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做出选择。

单选:1、对该案例特点不正确的描述是( A )。

(A)情绪反应比较强烈(B)内心痛苦无法摆脱(C)问题内容尚未泛化(D)负性情绪尚不严重单选:2、该案例目前心理状态属于( A )。

(A)正常心理状态(B)健康心理状态(C)神经症性心理问题(D)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多选:3、对求助者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做定性分析的依据是( ABCD )。

(A)是否有主动求治愿(B)对症状是否有自知力(C)问题内容是否泛化(D)社会功能是否受损单选:4、引发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最直接原因是( C )。

(A)认知因素(B)生物学因素(C)社会性因素(D)跨文化因素多选:5、求助者心理行为问题的改善应归功于( CD )。

(A)自我心理调节作用(B)个人生活方式改变(C)心理咨询师的帮助(D)社会支持系统作用单选:6、该案例最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C )。

(A)转介治疗(B)不必处理(C)心理咨询(D)药物治疗单选:7、该案例第一次咨询时的主要心理问题是( A )。

(A)痛苦抑郁(B)强迫焦虑(C)恐惧害怕(D)自责自罪单选:8、该案例目前的心理诊断最可能是( D )。

(A)抑郁症(B)神经症(C)严重心理问题(D)一般心理问题多选:9、对求助者较恰当的处理策略应该是( AD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咨询师习题集《案例分析》心理咨询师习题集三级案例案例一主诉:焦虑,烦躁,入睡困难,经常做噩梦等1个多月。

一、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犹犹豫豫走进咨询室,述说时,眉头紧锁,不敢下面看咨询师,来回搓手,内心体验与表情一致。

出生在中等城市,从小性格内向,不爱交朋友,父母亲对他在学习的要求特别高,小学、初中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排第一名,高中时的成绩,偶有一次排在第二名,在下一的考试非争取第1名不可。

平常父母总是教育他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

因为只有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才能找到好的工作,高考时由于太紧张,只考上一所普通大学,本来想重新再考,却因当年父亲生病去世了,家里的经济状况一下很紧张,只好上了这所普通大学,在大学期间与同学交往少,业余时间大部分在学习上,二、心理测试结果SOS:40,SAS60,EPQ:N:65,P:40,L:30.根据求助者的测验结果考虑求助者为内不稳定型人格特征,有焦虑情绪。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1)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2)对该求助者的诊断及依据是什么?(3)对该求助者需要做哪些鉴别诊断?(4)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一、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焦虑、烦躁、注意力为集中、睡眠障碍食欲下降。

二、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一般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1、根据殶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主动就医,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的表现出焦虑、烦躁、睡眠障碍等症状。

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反应程度不甚强烈,反应也只局限天找工作的范围内,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无回避和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病程标准看,病程只1个多月。

从除外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农业国问题并不严重,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病症样心理问题。

(3)根据以上依据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三、对该求助者需做的鉴别诊断有:1、与精神病鉴别: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患者的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一般也不主动就医,常常表现出幻觉、妄想思维紊乱及行为异常等。

而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有自知力,主动求治,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严重的心理问题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

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持续的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在症状表现上主要是焦虑,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出现泛化和回避,反应也与初始事件本身不相关,持续时间长,大于3个月或半年。

而该求助者虽然也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没有泛化和回避,而且持续时间只有1个多月,,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四、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1、生物原因:该求助者的问题中没有明显的生物原因。

2、社会原因:存在负性生活事件,如找工作失败、大公司录用。

家庭教育中父母对他要求高,对的教育也不准确客观,如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才能分配到好工作。

同时该求助者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

3、心理原因:(1)存在明显认知错误:不是名牌大学毕业,就找不到工作,认为只有大公司才算是好工作。

(2)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行模式,自己没被录用不知道怎样去解决。

(3)被焦虑情绪所困扰,不能自己解决。

(4)人际关系上与同学交往少,缺乏沟通与交流。

(5)个性特征:性格内向,追求完美,争强好胜。

案例二一、一般情况求助者:唐某,女,离异,某国家机关公务员。

二、求助者主诉主诉:心情紧张,烦躁,爱发脾气,睡眠差等3个月。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是独生女,相貌一般,衣着整洁,神情紧张,咨询合作。

父母均是国家干部,母亲要求更严。

自幼性格活泼、外向,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史。

大学期间与同班同学确立恋爱关系,大学毕业后结婚,婚后1年离异,无生育史,现与父母同住。

求助者平时对自己要求严格,自尊心很强,人际关系很好,能胜任工作,工作成绩优秀。

求助者无家族精神病史及遗传病史。

3个月前一位男士向求助者示爱,求助者不知道如何对待,一想起这个事情就紧张、心烦,对婚姻担心、畏惧,不想吃东西,工作中也出现了差错,被领导批评。

求助者感到痛苦,曾向家人及朋友诉说自己的苦闷,但仍无法解决问题,希望咨询师给予帮助。

参考答案:一、根据求助者心理方面的主要症状是:有内心的冲突、焦虑、紧张、恐惧。

痛苦,情绪低落,情绪不稳定,兴趣下降,意向下降。

在躯体方面的主要症状是:疲惫感、睡眠差、食欲下降。

2 / 16二、对该求助者做出诊断的程序如下:1、分析该求助者是否经历较强的现实性的刺激。

2、分析该求助者的内心冲突是否具有道德性质或现实意义,是否有求治的愿望。

3、分析该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各方面是否受到影响。

4、分析该求助者的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的病变作基础。

5、综合以上分析、排查,与神经衰弱、神经症或其他精神病相鉴别。

三、对该求助者可选用的心理测验及其理由如下:1、对该求助者可选用MMPI测验,用来探询其病理人格特征以及做精神病的鉴别诊断。

2、对该求助者可选用SAS测验,以评估其在焦虑方面的状态及程度。

3、对该求助者可选用SDS测验,以评估其在抑郁方面的状态及程度。

4、对该求助者可选用SCL—90测验,以了解其对自身症状的评估以及程度。

四、可以从如下五个维度评估本案的咨询效果:1、该求助者的主观体验,求助者对焦虑、烦躁等症状改变方面的主观体验是评估咨询效果的一项有效的指标。

2、该求助者适应社会的情况,能否恢复到以前正常的社会功能状态也是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指标。

3、该求助者周围人士的评价,其家人、亲朋好友及对该求助者改变情况的也是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指标。

4、心理测验结果,根据咨询前后心理测验结果的前后对比,可了解求助者在症状及程度方面的改变,这是评估咨询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

5、咨询师的观察,咨询师可根据观察,评估求助者的内心痛苦,社会功能恢复情况以及症状改变等情况,这也是评估咨询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

案例三一、一般情况:求助者:黄某,女,32岁,已婚,大学毕业,某公司会计。

二、求助者自述自述:心情不好,烦躁,内心苦闷,爱发脾气等3个月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进入咨询室时,衣着整齐,举止得体,愁眉苦脸,烦躁不安。

说话时思维条理清晰,说到伤心处,情绪激动,多次哭泣,求助愿望迫切。

出生在干部家庭,生活条件优越,是家里最小的。

妈妈脾气大,爸爸很和气。

家教非常严,妈妈对孩子们交朋友、出门和回家的时间严格控制,但在吃穿用上很溺爱。

性格外向活泼,但好朋友不多。

与丈夫经同事介绍认识、结婚,两年前生有一子。

从怀孕开始,夫妻之间的矛盾起来越激烈,经常为生活中的琐事争吵。

3个月前,发现丈夫有外遇,想离婚,被家人劝止。

参考答案:一、求助者在心理方面的主要症状是:情绪低落、情绪不稳、意向下降,兴趣下降、焦虑、紧张。

二、根据求助者的症状,应与如下诊断相鉴别: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排除精神病。

2、与抑郁症相鉴别:该求助者存在明显抑郁情绪,情绪低落,意向下降,兴趣下降,但皆因内心冲突引起,且程度不严重,也无自杀倾向和自我评价低等症状,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症。

3、与神经症相鉴别:求助者跃然存在抑郁、焦虑、猜疑等症状,但时间持续短,内容未充分泛化,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且求助者的心理冲突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与神经症性的心理冲突的变形不同,因此可以排除神经症。

三、咨询师收集的该求助者的资料如下:1、该求助者婚姻是否做过心理测验,施测的工程及测验结果。

2、该求助者婚姻家庭的资料,家庭中的重要事件与原因,家庭的现状与过去的比较。

3、该求助者以往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

4、该求助者个性特征的特点。

5、该求助者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6、该求助者对未来的希望。

7、该求助者的早年回忆,有无负性情绪记忆。

8、该求助者性欲的发展及性生活的相关情况。

四、与该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时,要注意:1、态度必须保持中立。

2、提问中避免失误。

3、在摄入性谈话中,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

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转移该求助者的谈话内容。

5、在摄入性谈话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结论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

案例四一、一般情况3 / 16求助者:李某某,男,汉族,28岁,未婚,某外企公司职员。

二、求助者自述1个月前开始出现烦躁不安的症状,总感觉焦虑、紧张,晚上翻来覆去总是不能入眠,即使睡着了,梦也很多,容易醒,介尚能入睡,早晨醒后感觉头痛,疲劳,全身酸痛。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家庭中未发生过重大变故。

家中经济条件较为优越,由于是独子,很受父母宠爱,同时管教也很严厉,养成追求完美的习惯。

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谈,喜欢安静,很少与同伴玩耍、作游戏,从小学到大学,学习成绩很好,一直都名列前茅。

参考答案一、对该求助者目前的状态进行如下的资料整理。

1、精神状态:(1)注意力不集中;(2)紧张不发,焦虑。

2、生理功能改变,即躯体异常感觉;头痛、疲劳、全身酸痛、睡眠障碍。

3、社会功能状况:工作效率下降。

二、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一般心理问题诊断依据:1、由于工作失误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后悔、自责、紧张、焦虑。

2、不良情绪持续满1个月不能自行化解。

3、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行为不失常态、基本能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

4、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引发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三、在对该求助者进行心理咨询时,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围时应依据以下参照点:1、该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救命内容。

2、心理咨询师居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终点。

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进行谈话。

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谈话目标。

5、谈话目标中若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

四、在本案例中,咨询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主要包括:1、求助者的责任:(1)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3)公开完成双方的作业。

2、求助者的权利:(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家训背景和执业资格;(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