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做框架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

.
精品文档
猜测:
轮轴越大越省力。
实验过程:
将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挂钩码,看成是 我们用力的大小。试一试,在轮上挂几个钩码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然
后改变轮在做实验。
轮轴的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实验记录表
轴上钩码的个数 3 6 9
更大轮上钩码的个数 1 2 3
我们的发现 轮轴保持平衡 轮轴保持平衡 轮轴保持平衡
我们的发现 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省力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省力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省力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增加一个动滑轮接着做实验
滑轮组作用实验记录表(二)
直接提升重物的力(N) 6 9 12 3
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的力(N) 2 3 4 1
我们的发现 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记录表
自行车部件
链条和齿轮 大小齿轮 脚踏板 车把手
简单机械类型 斜面 轮轴 轮轴 轮轴
所起到的作用 省力 省力 省力 省力
观察到的现象或 实验的结果:
自行车上有许多装置是简单机械,不仅能方便使用,而且能够省力。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时间
2011.9.27
实验类型
2、将三个对半剖开的乒乓球扣在桌面上,然后在上面放上一大摞书。 3、用手捏压乒乓球,感受圆顶形和球形承受力的特点。 4、用纸条弯成拱形,演示说明几个相同的拱形可以拼成一个半圆形。 5、借助对圆顶形特点的理解,认识球形承受力的特点。
圆顶形和球形受力的特点跟拱形有关: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
观察到的现象或 实验的结果: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3-6年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3-6年级)
4、将其中的一杯放在温暖环境中,另一杯放在阴凉环境中,24小时后观察。
实验现象:鲜牛奶变成了味道鲜美的酸奶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果
1、 鲜牛奶是怎样变成味道鲜美的酸奶的?
2、 制作酸奶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三小
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制作酸奶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了解酸奶的制作过程
实验器材
新鲜酸奶、鲜牛奶、杯子、瓶子、金属小勺、竹筷、温度计
3 接通电源,用电磁铁靠近大头针。
实验现象:
接通电源后能吸引大头针。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果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三小
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探究改变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器材
电磁铁,电池3节以上,大头针若干
实验过程
1、 采用对比实验,即在两组实验中,只改变一个条件(如线圈的匝数),而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实验现象:
1、当源线的两头在铅笔芯上滑动时,小灯泡的亮度在改变;
2、当热敏装置在酒精灯上加热时,小灯泡亮;而当热敏装置没有在酒精灯上加热时,小灯泡熄灭。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果
通过不同的控制装置,能够对能量的使用进行控制。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三小
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探究常见能量控制装置是怎样工作的
小组成员
2、 环境2中食物稍有霉变,而且速度慢。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果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三小
年级

时间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表格版本)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表格版本)
实验目的: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会发生变化
实验器材:白醋20ml、小苏打30g、瓶盖7个、白砂糖、实验、密封袋
实验步骤:
实验一:观察有气体产生的气体
1.准备6个塑料瓶盖,把它们分为两组,每组3个瓶盖。
2.在每组的3个瓶盖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白砂糖、食盐和小苏打。
3.在第一组的三个瓶盖中滴入水,在第二组的三个瓶盖中加入白醋。
4.观察哪个瓶盖内有气泡产生。
实验二:收集气体
1.取一个能盛水的密封袋,在里面放入三勺白醋。
2.在一个塑料瓶盖中加入一勺小苏打,再把它小心地放进密封袋中。
3.封好袋口,打翻袋中的瓶盖,让小苏打与白醋混合,观察发生的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
小苏打和白醋反应,产生大量,反应后的液体温度比原来要。
实验结论:
小苏打和白醋反应会产生的物质,它们的变化是变化。
实验步骤:
1.用大小和颜色不同的纸片分别代表太阳、地球和月球。
2.将三张纸片摆放在一条直线上。
3.在地球纸片上打上一个观察孔,让月球纸片和观察孔高度一致。
4.将月球纸片转到离地球纸片远近略有不同的两个位置上,通过观察孔观察 “月球”挡住“太阳”的情况。
观察到的现象:
月球纸片离地球纸片近的时候观察到____,离地球远的时候观察到____。
实验步骤:
1.找一张边长为50厘米左右的正方形纸板按图打上7个小孔。
2.在1~7号小孔上分别挂上15厘米、12厘米、15厘米、17厘米、27厘米、 27厘米、14厘米长的细线,并在细线下端挂上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小球。
3.用投影仪的光从不同侧面照射它们,记录下橡皮泥小球在屏幕上的影子。
我的记录:
观察角度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表格版本)

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2

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2

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2尊敬的教师:以下是我根据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内容撰写的一份实验报告,共计1200字。

希望能对您的参考有所帮助。

一、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二、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原理,培养对植物的兴趣、爱护植物的意识。

三、实验材料:1.5个水杯2.5个麦子种子3.土壤4.水壶5.标尺四、实验步骤:1.将5个水杯分别标记为A、B、C、D、E。

2.在每个杯子中倒入适量的土壤,高度约为10厘米。

3.在A杯中放入一颗麦子种子。

4.在B杯中放入两颗麦子种子。

5.在C杯中放入三颗麦子种子。

6.在D杯中放入四颗麦子种子。

7.在E杯中不放任何麦子种子,作为空白对照组。

8.为每个杯子浇适量的水,保持土壤湿润。

9.将每个杯子放置在光线充足的地方,温度适宜的环境中。

10.每天观察并记录每个杯子中麦子的生长情况。

11.持续观察约10天。

五、实验记录:第一天:所有杯子中土壤湿润,种子还没有出芽。

第二天:A杯中的麦子种子开始出芽,高度约为0.5厘米。

B杯中的麦子种子也开始出芽,高度约为0.3厘米。

C杯中的麦子种子还没有出芽。

D杯中的麦子种子还没有出芽。

E杯里未放入麦子,什么也没有发生。

第三天:A杯中的麦子继续生长,高度约为1厘米。

B杯中的麦子也继续生长,高度约为0.7厘米。

C杯中的麦子开始出芽,高度约为0.3厘米。

D杯中的麦子开始出芽,高度约为0.1厘米。

E杯里仍然没有任何变化。

……第十天:A杯中的麦子生长到了约10厘米。

B杯中的麦子生长到了约8厘米。

C杯中的麦子生长到了约6厘米。

D杯中的麦子生长到了约4厘米。

E杯里仍然没有任何变化。

六、实验结论: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植物的生长需要土壤、水分、光线和适宜的温度环境。

2.麦子的生长速度随着种子的数量增加而加快。

种子数量越多,植物生长得越快。

3.通过对照组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杯子中没有放置种子的杯子里没有任何生长现象,麦子是通过种子发芽生长的。

【六下资料】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表格版)

【六下资料】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表格版)

【六下资料】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表格版)1. 引言1.1 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物质的性质进行观察和测量,探讨物质的分类和性质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具体目的包括:1.了解不同物质的外观、形状、颜色等特征;2.学习如何进行简单的实验测量,如测量物质的长、宽、高等;3.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如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区分;4.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发现物质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实验思维能力。

通过本实验的开展,希望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物质世界的奥秘,提高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1.2 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是指实验进行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依据。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主要研究了XX现象的产生机制。

根据XX定律,XX的变化会导致XX的变化,从而观察到实验中的现象。

实验原理的核心是XX理论,通过对XX的分析和推导,我们可以理解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

通过实验原理的解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实验的意义和目的,为实验结果的分析和结论提供理论依据。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通过实验原理的解释,探究XX现象的产生机制,从而深入理解XX对XX的影响。

通过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探讨实验的意义和实验结果的科学性,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1.3 实验器材实验器材是进行实验所必须准备的工具和设备。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需要准备的实验器材包括:1.实验仪器:包括实验室常用的各类仪器,如称量仪、温度计、计时器等。

这些仪器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2.实验材料:包括实验中所使用的各种化学药品、试剂和溶液等。

这些材料的纯度和质量对实验结果也有重要影响。

3.实验容器:包括各种实验所需的容器,如试管、烧杯、烧瓶等。

这些容器的清洁和透明度对实验操作和结果观察都有影响。

准备好适当的实验器材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和结果可靠的关键之一。

在进行实验前,我们要对实验器材进行仔细检查和准备,确保其符合实验要求。

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年(班)级
实验小组成员
实验时间
实验名称
验证物体是否导电的实验
实验器材:简单电路、干木头、塑料、纸、钉子、铝片、钢丝、
铅笔、皮筋、橡皮等
我的猜测:1、灯泡亮的是钉子、铁丝、铝片、钢丝等。
2、灯泡不亮的是干木头、塑料、纸、橡皮、皮筋等。
我这样做:1、先将简单电路中的夹子夹在一起,灯泡亮表示电路通。
3、用同样的方法在电路中接入三个或多个小灯泡,观察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或测量结果:1、在电路中接入一个小灯泡,接通开关,观察现象
2、把两个小灯泡用导线并列的连接在电路中,观察现象。
3、用同样的方法在电路中接入三个或多个小灯泡,观察现象。
我认为:把用电器用导线并列的连接在电路中,这样的连接方式叫做并联,这样连接成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
3、 把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一下,看看灯泡能发光。
4、 用两个检测头接触橡皮泥的两端,看看小灯泡是发光。
5、 重复检测一次。
6、 记录检测时灯泡是否发光。
二、用检测橡皮的方法检测其他物体。
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
灯泡亮的表明这个物体是导体,不亮的是绝缘体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观察到的现象或测量结果:1.用铁环去套铜球,铜球能通过铁Leabharlann ;2.加热后铜球不能通过铁环;
3.把铜球放入冷水中冷却,铜球又能通过铁环。
我认为: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年(班)级
实验小组成员
实验时间
实验名称

教科新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完整)

教科新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完整)
定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
左边钩码个数
右边钩码个数
定滑轮的状态
我们的力
1
1
平衡
定滑轮 不能省
1
2
1可右倾斜
2
2
平衡
3
3
平衡
2
3
向左倾斜
观察到的现象或 实验的结果:
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可也改变用力方向。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班时间2011.9.16实验类型 分组:()演示:(V)
实验名称
将纸做成拱形后它能够承载更大的压力,而且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推 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时间
2011.10.12
实验类型
分组:(V)演小:(V)
实验名称
圆顶形和球形受力的特点
实验器材:
三个对半剖开的乒乓球
猜测:
圆顶形和球形受力的特点跟拱形有关
改变轮的大小,轮越大,轮轴越省力。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班时间2011.9.16实验类型 分组:()演示:(V)
实验名称
定滑轮作用实验
实验器材:
1盒钩码、1根粗线纯、1个铁架台、1个滑轮、1个测力计
猜测:
定滑轮不能省力。
实验过程:
用铁架台做支架,安好定滑轮,在定滑轮上『根纯子,在绳子的两端任 意挂『些钩码,当绳子平衡时,两端的钩码数相同。然后用测力计做相 同的实验,比较测力计的数据与钩码的力大小。
实验过程:
先组装一个滑轮组,然后用这个滑轮组来提升不同重量的物体。观察 用力的方向,测量用力的大小。与直接体生物体的用力方向,用力大小作 比较。并做好记录。

小学六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做简单的框架

小学六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做简单的框架
实验结果
我认为三角形框架很稳定,利用三角形可以加固长方形框架
东边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六年级
实验实验目的
探究简单框架的稳定性
实验器材
筷子40支、橡皮筋30根、剪子(81207中枝剪)1把
实验步骤
1、检查器材。2、扎框架。用筷子和橡皮筋扎一个三角形框架和长方形框架。3、试一试框架的稳定性。(1)用食指压三角形框架、长方形框架的一角,看看哪一个容易变形。(2)拉一拉,压一压三角形、长方形框架的一角与对边或对角,看看哪一个框架容易变形。(3)三角形稳定,长方形易变形。为什么呢?三角形三边之间相互推拉,保持了它的稳定性。4、加固长方形框架。(1)思考如何加固长方形框架?在什么地方加固?(2)在四边形框架里面一个对角加一根斜杠。(3)再试一试稳定性。看看是否加固了。(4)增加的斜杠起什么作用呢?斜杠和长方形的边构成三角形,三角形三边之间相互推拉,所以框架变得坚固。5、观察到的现象:三角形框架稳定,长方形框架容易变形;加斜杠构成的三角形框架能加固长方形框架。6、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