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科学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一)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
1、取半烧杯水用药匙往水中加一匙面粉。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五)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七)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八)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九)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一)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二)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三)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四)
1、在装有三分之二水的水槽里用敲击过的音叉马上触及水面观察水面有什么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七)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八)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十九)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三十)。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学生实验报告1
学生实验报告2
学生实验报告3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6
学生实睑报告7
学生实验报告8
I实验名称:叶的蒸腾作用的实验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10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12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14
学生实验报告15
学生实验报告16
实验名称:观察;夜体在水中的沉和浮
实验器材、药品:烧林、植物油、水、蜂蜜、
实1、在一烧杯中倒入半杯水。

验2、把植物油倒入这杯水中观察。

方3、把蜂蜜倒入这杯水中观察。

法和4、在一个烧杯中按蜂蜜、水、油的顺序倒入三种液体观察。

步骤
实验结论:。

不同的液体的比重不同,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也就不一样。

学生实验报告17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19
实验名称: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
实验器材、药品:
水、水槽、水杯、食盐、橹皮泥、鸡蛋、土豆、
1、把一个鸡蛋、一个土豆、圆柱形的橡皮泥放入装有清水的水槽 去 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验 2、把橡皮泥捏成小船再放入水中观察。

3、把一个鸡蛋放入装有清水的杯子里,再往水里加食盐一边加一 边观察。

4、把一个土豆放入装有清水的杯子里,再往水里加食盐一边加一 边观察。

实验结论:可以用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增加水的含盐量的方法让物体浮起 来。

实验评价:
年 月日
学生实验报告21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 方 法和 步骤
学生实验报告25。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2篇】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2篇】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2篇】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精选12篇)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篇1实验内容5做一个生态瓶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筑方案。

实验器材大饮料瓶、泥土、水草、水生小动物实验步骤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洁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

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3、往瓶里种上自己预备的水草。

4、再放入小动物。

5、进行观看记录。

实验现象生物和非生物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实验结论生物和非生物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实验效果实验人实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篇2实验内容9光的反射能力实验地点五年级教室实验目的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实验器材卡纸(红、黄、绿、黑、白)各一张,手电筒一支,夹子实验步骤1、夹子夹住卡纸2、将夹横立在桌上,并在桌面上放一页有字的纸。

3、打开手电筒开关,对着卡纸,观看文字实验现象黑色反光弱,红色反红光,黄色反黄光,绿色反绿光,白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结论深色反光弱,浅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效果实验人试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篇3实验内容10光与热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认识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实验器材温度计1支,镜子3面,胶布实验步骤1、用胶布将温度计固定在墙上。

2、用镜子反光对着温度计(一镜反射或多镜反射)实验现象一次照耀的温度比屡次照耀光的温度低。

实验结论一次照耀的温度比屡次照耀光的温度低。

备注实验人实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篇4实验内容4蚯蚓的选择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蚯蚓适宜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实验器材蚯蚓、泥土、水、盒子实验步骤1、(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局部,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看和记录。

(5)再做2次。

2、(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枯燥,一边湿润。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1. 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让小学一年级的学生
了解和探索科学实验的过程,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2. 实验材料
- 一张白纸
- 一支铅笔
- 一杯水
3. 实验步骤
步骤一:准备
1. 在桌子上准备一张白纸。

2. 拿起一支铅笔,准备进行下一步。

步骤二:实验操作
1. 将铅笔的一头放在白纸上,并用手掌轻轻按住铅笔的另一头,使其保持竖直状态。

2. 慢慢用力推动手掌,让铅笔从竖直状态倾斜。

3. 观察铅笔倾斜的过程,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4. 实验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铅笔在推动的过程中从竖直状态倾
斜了。

5. 实验分析
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当我们用力推动铅笔的一端时,它
会从竖直状态倾斜。

这是因为推动力使得铅笔的重心发生变化,从
而导致了倾斜。

6. 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让我们了解到在物体受力作用下,它的形状和重心会
发生变化。

通过观察和记录,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探索科学实验
的过程。

7. 实验改进
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我们可以尝试重复实验多次,并记录每次实验的观察结果。

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铅笔在不同推动
力下的倾斜情况。

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实验一:水的沸点实验目的:观察水的沸点变化。

实验材料:水、烧杯、温度计、火源。

实验过程:首先,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中。

然后,将温度计插入水中,确保温度计底部与水平面接触。

接下来,将烧杯放在火源上加热。

观察并记录温度计上的温度变化。

当水开始沸腾时,记录下水的沸点温度。

最后,关闭火源,等待水冷却。

实验结果:在我们的实验中,水的沸点温度为100摄氏度。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水在常压下的沸点温度为100摄氏度。

这是因为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当温度达到100摄氏度时,水开始沸腾,水分子变为水蒸气分子释放到空气中。

实验二:空气的存在实验目的:验证空气的存在。

实验材料:玻璃瓶、蜡烛、火柴。

实验过程:首先,将玻璃瓶倒置放在平坦的桌面上。

然后,点燃一支蜡烛,等待蜡烛燃烧产生火焰。

接下来,将火柴迅速放入玻璃瓶中,并立即将瓶口紧密地盖住。

观察并记录下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在我们的实验中,蜡烛的火焰逐渐熄灭。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玻璃瓶中的空气被火焰燃烧所需的氧气消耗殆尽,导致蜡烛的火焰熄灭。

这说明空气是由氧气和其他气体组成的,而氧气是维持火焰燃烧的必要条件。

实验三:光的传播实验目的: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实验材料:手电筒、白纸、半透明玻璃。

实验过程:首先,将白纸固定在平坦的桌面上。

然后,将手电筒打开,将其光线照射在白纸上。

接下来,将半透明玻璃放置在光线传播路径上。

观察并记录下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在我们的实验中,光线经过半透明玻璃后,改变了传播方向。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光线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物体的阻挡和折射,从而改变传播方向。

这说明光是一种能够传播的电磁波,它可以在真空或介质中传播,而且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折射现象。

实验四:声音的传播实验目的:观察声音的传播路径。

实验材料:铃铛、细绳、木板。

实验过程:首先,将细绳系在铃铛上,并将其悬挂在空中。

科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范文多篇)

科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范文多篇)

科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范文多篇)科学实验报告科学实验报告1实验内容6 改变生态瓶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在设计对照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采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实验器材生态瓶、小鱼、水草实验步骤1 、减少生态瓶里的水。

2 、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

实验现象1. 由于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水少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较多。

2. 水草增加,产生的氧气量就增加,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实验结论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生态群落的变化。

备注实验人实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科学实验报告2实验内容1 种子发芽对照实验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器材种子发芽实验盒、注有“1” 、“2”的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实验记录表格实验步骤1、准备好6 个水杯,每一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贴上标签2、将种子放入洞中3 、6 个小盘中1 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 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 号杯,用纸箱罩住6 号杯。

5、将1 号杯和2 号杯,3 号杯和4 号杯,5 号杯和6 号杯进行对比。

实验现象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结论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缺一不可。

实验效果实验人实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科学实验报告3x 年级x 班x 组组长:__实验时间:__实验名称:__空气占领空间实验目的:空气是否占领空间。

所用器材: (装置)盆子,玻璃杯,水等。

实验步骤1、打一盆清水,用一只透明的玻璃杯,竖直倒扣在装满清水的盆中。

2 、观察玻璃杯里是否进满了水。

实验现象:水不能充满整个玻璃杯。

认识与结论:说明空气也占领空间。

科学实验报告4一、创意说明:实验是科学之母,才干是实验之子。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学会积极地动手动脑,在实验中学习、体味科学与真理,必然会为孩子的成长之路洒下一片更灿烂的阳光。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6篇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6篇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教科版)6篇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教科版)6篇一、学生分析今年我任教三年级两个班科学的教学,小学生对于自然事物与现象的把握是很具体的,三年级学生擅长于用感官观察、识别物体的基本特征。

根据物体的相同和不同点对物体进行比较、分类,符合这阶段学生的认识特点,因此,教学中将注重发展学生此项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其他技能。

该年级男生居多,学生思维活跃,热爱科学,相信能迅速形成良好的科学学习氛围,并能促进全体学生在科学素养方面的发展。

学生从小对科学课的学习内容有一些接触和了解。

如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等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科学学习是有基础的。

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内容很感兴趣,有学习的强烈愿望。

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较好,但动手能力较弱,需要培养提高。

二、实验分析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是《科学》课开始的第二个学期,因此本册教材浅显易懂,特别注重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安排教学内容,同时还考虑到为今后的学习提高打好基础。

在这个阶段一定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展开探究能力的培养。

三、实验目的与要求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四、实验措施1、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2、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转眼间,我在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岗位上又平凡地走过了一年。

追忆往昔,展望未来,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教训使自我迅速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无愧于这一称号,我现将本年度教学工作情景总结如下:一、师德方面:加强修养,塑造“师德”。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篇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篇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篇篇一: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三: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四: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五: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六: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七: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八: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九: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一: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三: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四: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五: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六: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2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3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操作要诀是“量液体,筒平稳;口挨口,免外流;改滴加,至刻度;读数时,视线平;看凹处,读得准”。

若不慎加入液体的量超过刻度,应手执量筒倒出少量于指定容器中,再用胶头滴管滴至刻度处。

4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也可用刻度较小的测力计。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1、不要使磁铁受到敲击和剧烈震动。

2、不要把磁铁放在火上烘烤。

3、不要把磁铁放在强电流附近。

4、小磁铁不能与大磁铁放在一起。

5、保存条形磁铁时,必须把相邻磁铁的南北极倒置合并在一起,并在两端各加一片软铁。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注意事项:1、实验时千万不能用导线直接把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

2、每组至少2节电池才能保证让小灯泡亮起来,因为各种实验器材的电阻太大。

3、两节电池的连接方法要正确:正极和负极相连。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实验内容 1种子发芽对比实验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器材种子发芽实验盒、注有“1”、“2”的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实验记录表格实验步骤 1、准备好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贴上标签2、将种子放入洞中3、6个小盘中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号杯进行对比。

实验现象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结论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缺一不可。

实验效果实验人实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实验内容 2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实验器材绿豆芽、实验盒、实验步骤将种有相同绿豆芽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过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现象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较好,放在黑暗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的不好甚至死亡。

实验结论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实验效果实验人实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实验内容 3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实验器材绿豆芽、水、纸巾实验步骤 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3----5天后观察观察。

实验现象豆芽的根会向有水的方向生长实验结论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实验效果实验人实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实验内容 4蚯蚓的选择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蚯蚓适宜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实验器材蚯蚓、泥土、水、盒子实验步骤 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

再做2次。

2、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

再做2次实验现象 1、蚯蚓向黑暗的一方爬行。

2、蚯蚓向湿润的一方爬行实验结论 1、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2、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备注实验人实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实验内容 5做一个生态瓶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实验器材大饮料瓶、泥土、水草、水生小动物实验步骤 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

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3、往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

4、再放入小动物。

5、进行观察记录。

实验现象生物和非生物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实验结论生物和非生物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实验效果实验人实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实验内容 6改变生态瓶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实验器材生态瓶、小鱼、水草实验步骤 1、减少生态瓶里的水。

2、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

实验现象 1. 由于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水少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较多。

2. 水草增加,产生的氧气量就增加,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实验结论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发生态群落的变化。

备注实验人实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实验内容 7阳光下的影子实验地点室外实验目的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实验器材木板、白纸、橡皮泥、木棒实验步骤 1、做一个简易的日影观测仪。

2、每隔十分钟,量铅笔影子的长度,在白纸上做下记录。

实验现象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实验结论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实验效果实验人实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实验内容 8光是怎样传播的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验证光的传播路线实验器材卡纸4张,其中3张在同一位置打一个洞2、用手电筒照射有孔卡指和管口实验现象光在物质中是直线传播。

实验结论光在同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备注实验人实验时间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实验内容 9光的反射能力实验地点五年级教室实验目的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实验器材卡纸各一张,手电筒一支,夹子实验步骤 1、夹子夹住卡纸2、将夹横立在桌上,并在桌面上放一页有字的纸。

3、打开手电筒开关,对着卡纸,观察文字实验现象黑色反光弱,红色反红光,黄色反黄光,绿色反绿光,白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结论深色反光弱,浅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效果实验人试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实验内容 10光与热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认识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实验器材温度计1支,镜子3面,胶布实验步骤 1、用胶布将温度计固定在墙上。

2、用镜子反光对着温度计实验现象一次照射的温度比多次照射光的温度低。

实验结论一次照射的温度比多次照射光的温度低。

备注实验人实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实验内容 11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实验地点室外实验目的物体的颜色和吸热实验器材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对折做成的纸带,温度计实验步骤 1、把不同颜色的直对着做成袋状。

2、分别插上温度计放在阳光下。

实验现象 1、深色纸比浅色纸升温快2、黑色蜡光纸比黑色无光纸升温慢实验结论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备注实验人实验时间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实验内容 12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实验地点室外实验目的阳光直射、斜射与吸热实验器材温度计、黑色纸袋实验步骤 1、把三个同样的黑色纸袋分别按和地面水平、垂直、和太阳光垂直的方式摆放。

2、看哪个升温快。

实验现象和阳光接触面集越大升温越快实验结论和阳光接触面集越大升温越快备注实验人实验时间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实验内容 13地球表面的地形实验地点教室实验目的观察地形图实验器材地形图实验步骤观察地形图实验现象地形图是用符号和颜色来表示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一般在图上都有比例尺和图例。

地形图上常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高度地形,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2 000米~5 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

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往往都在6 000米以上。

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各种深度的海洋。

蓝色的、封闭的图形是湖泊,蓝色的曲线表示河流。

实验结论地形图是用符号和颜色来表示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一般在图上都有比例尺和图例。

地形图上常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高度地形,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2 000米~5 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

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往往都在6 000米以上。

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各种深度的海洋。

蓝色的、封闭的图形是湖泊,蓝色的曲线表示河流。

实验效果实验人实验时间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实验内容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火山、地震改变着地形地貌,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知道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表的地形地貌。

实验器材长条形泡沫塑料块,侧面染出不同的层次表示地层。

小锯片。

:3~5条不同颜色的毛巾,染成不同颜色的馄饨皮或面皮,用泡沫塑料剪成不同板块。

实验步骤 1、折叠的不同颜色的毛巾表示不同的地层。

2、一块长条形泡沫塑料块,侧面染出不同的层次表示地层,学生从两端往中间用力挤压,泡沫断裂。

3、用一叠染成不同颜色的馄饨皮表示不同的地层,学生从两端向外用力拉,可看见中间的地层形成裂缝,裂缝越来越深,最后完全分离。

4、用一块事先染出不同层次的长条形泡沫塑料块表示地层,在上面画出一条河,然后从中间斜着切开。

学生模拟两块岩层的上下错动、水平错动等不同的错位方式。

实验现象 1、折叠的不同颜色的毛巾表示不同的地层。

2、一块长条形泡沫塑料块,侧面染出不同的层次表示地层,学生从两端往中间用力挤压,泡沫断裂。

3、用一叠染成不同颜色的馄饨皮表示不同的地层,学生从两端向外用力拉,可看见中间的地层形成裂缝,裂缝越来越深,最后完全分离。

4、用一块事先染出不同层次的长条形泡沫塑料块表示地层,在上面画出一条河,然后从中间斜着切开。

学生模拟两块岩层的上下错动、水平错动等不同的错位方式。

实验结论备注实验人实验时间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实验内容 15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实验器材岩石、塑料瓶、酒精灯、镊子、水实验步骤 1、将烧热的岩石立即放入水中2、将集块岩时放入油水的塑料瓶中剧烈晃动3、观察豌豆在石膏糊中发芽后石膏的变化实验现象岩石破碎实验结论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作用,岩石破碎、叫风化。

实验效果实验人实验时间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实验内容 16土壤中有什么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寻找土壤的成分实验器材土壤、杯子、水、放大镜、玻璃棒实验步骤 1、把土壤晾干,借助放大镜观察2、把土壤倒入水中观察3、静置一段时间观察实验现象小石子、草根、小虫、固体颗粒等实验结论土壤是岩石风化形成的实验效果实验人实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实验内容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雨如何影响土地实验器材盒子、含有沙、石的土壤、饮料瓶实验步骤 1、在盒子中用土壤做成“悬崖”2、用饮料瓶做成喷水器,向悬崖喷水观察实验现象土壤受到侵蚀实验结论土壤会被雨水侵蚀实验效果实验人实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实验内容 18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探索侵蚀的实验实验器材有无植物覆盖的土壤、饮料瓶、水实验步骤 1、在盒子中用土壤做成“悬崖”2、用饮料瓶做成喷水器,向悬崖喷水观察实验现象有植物覆盖的土嚷被侵蚀速度慢实验结论植物可以保护土壤实验内容电磁铁的磁力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了解电磁铁的磁力是可以改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