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

最新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自学生字新词,学会“聿”字。
3、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理解诗意三、教学难点:领悟诗中蕴含的道理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第16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诗,看老师写题目。
(师板书课题)2、谁来读诗题?认读“聿”字。
齐读诗题,读懂了吗?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理解题目的?3、提到陆游,大家应该不会陌生,他是()代的()诗人。
之前,我们积累过他写的哪些诗?还记得吗?选一首背一背,好吗?希望你的背诵能传递出你对这首诗的理解,传递出陆游作这首诗的心情、愿望。
(生背诵)4、那么陆游想用《冬夜读书示子聿》这首诗告诉他的儿子什么呢?我们又能从中明白什么道理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首诗。
(二)学习古诗1、自己先将古诗多读几遍,看看自己读懂了诗中的哪些字、词、句,把自己知道的写在书中,等待与大家一起智慧共享。
2、谁愿意来读一读古诗?指名多位读。
3、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呢?说一说和大家一起共享。
全班交流。
4、还有自己不懂的地方吗?提出来让大家帮助你解决。
生质疑。
5、理解了诗意,你认为这首诗陆游想要告诉儿子的是什么呢?(板书:学习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实践)6、这首诗是作者在冬夜读书时的感想,也可以说是一种灵感,我想问一问同学们,陆游为什么突然想到要告诉他的儿子这些呢?你能走进陆游,走进他的内心想象一下,他当时是怎么想的吗?学生想象,发言。
7、同学们的想象使诗歌更加立体起来、丰满起来。
请大家看插图,在一个冬天的深夜,陆游在灯下专心读着书,突然有了一些感想,于是奋笔疾书,之后便叫来自己的儿子子聿,把他想到的告诉他的儿子。
他会怎么说呢?用你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注意你的语气和态度。
(1)指名说(2)请你用成语来形容刚才“陆游”在教育他儿子时的态度。
2024年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024年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掌握本册教材中的基本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能够读懂并赏析简单的文学作品,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
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能够写出内容具体、条理清晰、表达准确的短文。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鼓励学生主动提问,自主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授有效的学习方法和阅读策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重点课文的深入解读,包括文中的主旨、情感和语言表达。
写作技能的指导和训练,特别是提高学生构思文章和表达能力。
文学作品的鉴赏,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深层含义。
教学难点对于某些深奥或抽象课文的理解,需要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和解释。
写作中的创新思维和个性化表达,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
学生个体差异导致的教学难度,需要因材施教,注重个别指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提问或讨论,回顾上节课内容,为新课学习做铺垫。
简要介绍新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
2. 自主预习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圈出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
鼓励学生利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自主解决生字新词问题。
教师课前收集学生的预习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和疑点。
3. 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课文朗读、讨论和解读。
小组内分享各自的理解和感受,相互质疑、相互启发。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4. 讲解与探讨教师详细讲解课文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结合课文内容,开展拓展阅读和文学鉴赏活动。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六年级下 第一单元 1 花脸 2 我爱篮球 3 自行车 古诗诵读题临安邸 第二单元 4 延安,我把你追寻 5 井岗翠竹 6 沿着红军走过的路 古诗诵读出塞 第三单元 7 在山的那边 8 我的小桃树 9 幺话 11 奇妙的田螺 12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 古诗诵读观猎 第五单元
13 二泉映月 14 清明上河图 15 魅力 古诗诵读《惠崇 春江晚景 》 第六单元 16 我的故乡在北京 17 美丽的晋祠 18 可爱的地球 古诗诵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第七单元 19 空城计 20 鲁智深行侠桃花庄 21“诺曼底”号遇难记 古诗诵读西江月 第八单元 22 少年闰土 23 雪 24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古诗诵读冬夜读书示子聿
【鄂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2册)全册【公开课教案】(74页,Word版,全站免费)

第一单元1、花脸冯骥才一、学习目标:1、抓关键语句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揣摩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去描摹人或物。
2、感受少年仰慕英雄、渴望成为英雄的心态。
二、教学重点抓关键语句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教学难点感知作者内心对英雄的崇拜。
四、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词语积累2、你知道关羽这个人吗?查阅有关的资料,了解关羽的英雄故事。
(二)课堂教学1、导入1)什么是花脸?原指京剧表演的一个行当,称“净”。
花脸是俗称。
面部化妆运用脸谱,唱用宽音或假音,动作幅度大,以突出性格、气度和声势。
2)文中的花脸指的是什么?依据戏曲中“花脸”的模样用纸浆轧制成的面具。
2、课文理解:1)初读课文,掌握文中“花脸”的特点。
(1)圈划并朗读文中描写花脸的语句。
这花脸好大,好特别!通面赤红,一双墨眉,眼角雄俊的吊起,头上边突起一块绿包头,长巾贴脸垂下,脸下边是用马尾做的很长的胡须。
(2)讨论:你能概括文中花脸的特点吗?色彩鲜艳(如:赤红、墨、绿)凛然不可侵犯(从面、眉、眼角、包头、长巾、胡须等角度的描写)(3)识脸谱,掌握关羽脸谱的特点(PPT)陈寿《三国志》: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2)研读课文,把握文章主旨。
(1)文中有多处表达了我对关羽花脸的喜欢,你能找到这些句子吗?“我”喜欢花脸的有关句子我高兴得只是笑,话都说不出。
做三轮车回家时,我就戴着花脸,倚着舅舅的大棉袍执刀而立我推开大人们,跑到穿衣镜前,横刀立马地一照,……我是大关公哪!整个大年夜我一直戴着这花脸,谁说都不肯摘,睡觉时也戴着它……,转天醒来头件事便马上戴上……,转天醒来头件事便马上带上,恢复我“关老爷”的本来面貌。
我手握大刀,摇晃着肩膀,威风地走进客厅,憋足嗓门叫到:“俺——姓关,名羽,字云长。
”(2)然而在第二自然段生动地描写了“我”惧怕那个大花脸,那么从最初的惧怕到喜欢,其中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变化的原因:与我一般大的男孩们投来艳羡的目光——快活之极心理活动:威风,虚荣心得到了满足舅舅给我讲了许多关公的故事……好像在说我的光荣史——骄傲之极心理活动:想成为关羽式的英雄。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鄂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鄂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22少年闰土第1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分析: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分析: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课文插图、鲁迅介绍及重点语句。
教学过程:谈话交流,导入新课我国有一位大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立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学生回答后,出示课本75页图。
让我们随着本组课文的学习去认识、了解鲁迅先生吧!今天我们先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少年闰土》。
随机板书课题检查预习,整体感知、组织分段朗读课文2、教师巡视指导朗读。
3、启发质疑。
(学生可能会提出不理解“其间、无端、素不知道、如许”等词语,教师可通过后面的练习帮学生理解;如果提出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可放在深入理解课文时解决)4、出示练习:把下面的词语与正确的解释连线:5、引发思考,启发谈话初识闰土,了解特点、提出思考问题,并出示重点理解的句子(1)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2)他见人很怕羞……我们便熟识了。
2、引发学生思考,教师适时板书: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3、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疑问结合“他见人很怕羞……我们便熟识了”体会闰土具有年少、健康、天真、活泼的特点。
随文练笔,进行仿写、让学生结合对闰土外貌描写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
2、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3、组织学生做游戏、随着教师的导入进入本课的学习2、全班齐读课题。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默读课文,在课本空白处作简单的批注,在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并想一想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学生自读圈画,5、质疑。
(学生自读后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或句子,然后全班交流解决)6、完成练习:连线其间只知道无端稀奇-素不知道如此如许从来不知道希奇其中单知道无缘无故7、说说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谈多少就谈多少)8、思考:“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时,闰土是什么样子的?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鄂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2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1、花脸冯骥才一、学习目标:1、抓关键语句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揣摩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去描摹人或物。
2、感受少年仰慕英雄、渴望成为英雄的心态。
二、教学重点抓关键语句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教学难点感知作者内心对英雄的崇拜。
四、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词语积累2、你知道关羽这个人吗?查阅有关的资料,了解关羽的英雄故事。
(二)课堂教学1、导入1)什么是花脸?原指京剧表演的一个行当,称“净”。
花脸是俗称。
面部化妆运用脸谱,唱用宽音或假音,动作幅度大,以突出性格、气度和声势。
2)文中的花脸指的是什么?依据戏曲中“花脸”的模样用纸浆轧制成的面具。
2、课文理解:1)初读课文,掌握文中“花脸”的特点。
(1)圈划并朗读文中描写花脸的语句。
这花脸好大,好特别!通面赤红,一双墨眉,眼角雄俊的吊起,头上边突起一块绿包头,长巾贴脸垂下,脸下边是用马尾做的很长的胡须。
(2)讨论:你能概括文中花脸的特点吗?色彩鲜艳(如:赤红、墨、绿)凛然不可侵犯(从面、眉、眼角、包头、长巾、胡须等角度的描写)(3)识脸谱,掌握关羽脸谱的特点(PPT)陈寿《三国志》: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2)研读课文,把握文章主旨。
(1)文中有多处表达了我对关羽花脸的喜欢,你能找到这些句子吗?“我”喜欢花脸的有关句子我高兴得只是笑,话都说不出。
做三轮车回家时,我就戴着花脸,倚着舅舅的大棉袍执刀而立我推开大人们,跑到穿衣镜前,横刀立马地一照,……我是大关公哪!整个大年夜我一直戴着这花脸,谁说都不肯摘,睡觉时也戴着它……,转天醒来头件事便马上戴上……,转天醒来头件事便马上带上,恢复我“关老爷”的本来面貌。
我手握大刀,摇晃着肩膀,威风地走进客厅,憋足嗓门叫到:“俺——姓关,名羽,字云长。
”(2)然而在第二自然段生动地描写了“我”惧怕那个大花脸,那么从最初的惧怕到喜欢,其中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变化的原因:与我一般大的男孩们投来艳羡的目光——快活之极心理活动:威风,虚荣心得到了满足舅舅给我讲了许多关公的故事……好像在说我的光荣史——骄傲之极心理活动:想成为关羽式的英雄。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鄂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鄂教版)第一章人之初第一课读后感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理解主旨意义。
2.认识到人的本质是善良的。
3.掌握如何写好读后感,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步骤1.让学生读一遍课文,理解大意。
2.逐段讲解课文,让学生掌握词语和句子结构。
3.引导学生进行心理活动,思考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4.带领学生梳理读后感的写作结构。
5.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一篇1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教学反思此节课程通过让学生读懂课文,引导学生思考人性初衷,并且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是对于某些理解较差的学生,课程难度过大,需要适当调整课程难度。
第二章昆虫的世界第三课比喻教学目标1.了解比喻的基本含义。
2.熟悉生动具体的比喻词的用法。
3.带领学生运用比喻进行创意写作。
教学步骤1.讲解并举例说明比喻的基本概念和含义。
2.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中的比喻词,理解比喻的修辞效果。
3.讲解比喻中注意事项和技巧,帮助学生锻炼自己的创作能力。
4.学生通过举例练习,自主进行比喻创作。
5.以小组为单位,分享每个小组的比喻创作。
教学反思比喻是一种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达方式,而它的背后却有很多技巧和注意事项,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不停地探索和学习。
这种课程模式能够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意思维能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第三章中华名族食物文化第四课孔府家宴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贵族的生活习俗。
2.熟悉和掌握汉字的历史和演变过程。
3.掌握如何用汉字搭配成语言表达文化内涵。
教学步骤1.讲解中国古代贵族的生活习俗,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中文汉字的历史和演变过程。
3.引导学生发掘并总结汉字的构造规律,培养对汉字的敏感性。
4.以《孔府家宴》中出现的词语为例,让学生熟悉和掌握用汉字搭配成语言表达文化内涵的方式。
5.鼓励学生自主思考,通过搭配巧妙的汉字造词,表达出各种风俗文化等方面的特色。
教学反思对于中华名族食物文化这一主题,学生很容易想到关于菜系和食材等方面的知识。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单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关键语段。
3、在阅读中注意品味词语的感情色彩,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饱含的革命情怀。
(二)过程与方法:1. 充分预习,搜集资料,积累感受和体验。
2. 初读,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3. 精读,抓重点段落和词句,品味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课文饱含的革命情怀。
4. 情味读,传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5. 总结,回归整体,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作者内心对英雄的崇拜单元教学重点: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读懂课文,抓重点段落和词句,品味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课文饱含的革命情怀。
单元课时安排1、《花脸》 1课时2、《我爱篮球》 2课时3、《自行车》 2课时古诗诵读《题临安邸》 1课时语文乐园(一) 3课时1、花脸一、学习目标:1、抓关键语句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揣摩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去描摹人或物。
2、感受少年仰慕英雄、渴望成为英雄的心态。
二、教学重点抓关键语句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教学难点感知作者内心对英雄的崇拜。
四、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 1、词语积累 2、你知道关羽这个人吗?查阅有关的资料,了解关羽的英雄故事。
(二)课堂教学1、导入1)同学们,今天让我们来学习一什么是花脸?原指京剧表演的一个行当,称“净”。
花脸是俗称。
面部化妆运用脸谱,唱用宽音或假音,动作幅度大,以突出性格、气度和声势。
2)文中的花脸指的是什么?依据戏曲中“花脸”的模样用纸浆轧制成的面具。
3)对孩子们来说,过年的魅力还有更深一层的缘故,是什么缘故?过年对于孩子们来说,除了压岁钱之外还有更吸引他们的原因。
比如小闺女要打扮自己,男孩子喜欢鞭炮,而我在过年的时间里却最喜欢买个花脸戴。
过渡语:同学们,看来花脸的魅力真是不小,吸引着作者。
不过在作者的记忆深处,有一个花脸是他最最喜欢的,是哪个花脸呢?让我们接着往下读吧!2、课文重点理解——我为什么喜欢关公花脸?⑤师:同学们,哪个花脸让作者最喜欢呢?(关公花脸)这个关公花脸什么样子啊?找一找,读给大家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关键语段。
3、在阅读中注意品味词语的感情色彩,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饱含的革命情怀。
(二)过程与方法:1. 充分预习,搜集资料,积累感受和体验。
2. 初读,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3. 精读,抓重点段落和词句,品味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课文饱含的革命情怀。
4. 情味读,传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5. 总结,回归整体,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作者内心对英雄的崇拜单元教学重点: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读懂课文,抓重点段落和词句,品味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课文饱含的革命情怀。
单元课时安排1、《花脸》1课时2、《我爱篮球》2课时3、《自行车》2课时古诗诵读《题临安邸》1课时语文乐园(一) 3课时1、花脸一、学习目标:1、抓关键语句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揣摩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去描摹人或物。
2、感受少年仰慕英雄、渴望成为英雄的心态。
二、教学重点抓关键语句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教学难点感知作者内心对英雄的崇拜。
四、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 1、词语积累 2、你知道关羽这个人吗?查阅有关的资料,了解关羽的英雄故事。
(二)课堂教学1、导入1)同学们,今天让我们来学习一什么是花脸?原指京剧表演的一个行当,称“净”。
花脸是俗称。
面部化妆运用脸谱,唱用宽音或假音,动作幅度大,以突出性格、气度和声势。
2)文中的花脸指的是什么?依据戏曲中“花脸”的模样用纸浆轧制成的面具。
3)对孩子们来说,过年的魅力还有更深一层的缘故,是什么缘故?过年对于孩子们来说,除了压岁钱之外还有更吸引他们的原因。
比如小闺女要打扮自己,男孩子喜欢鞭炮,而我在过年的时间里却最喜欢买个花脸戴。
过渡语:同学们,看来花脸的魅力真是不小,吸引着作者。
不过在作者的记忆深处,有一个花脸是他最最喜欢的,是哪个花脸呢?让我们接着往下读吧!2、课文重点理解——我为什么喜欢关公花脸?⑤师:同学们,哪个花脸让作者最喜欢呢?(关公花脸)这个关公花脸什么样子啊?找一找,读给大家听。
(1)掌握文中“花脸”的特点。
①圈划并朗读文中描写花脸的语句。
这花脸好大,好特别!通面赤红,一双墨眉,眼角雄俊的吊起,头上边突起一块绿包头,长巾贴脸垂下,脸下边是用马尾做的很长的胡须。
②讨论: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花脸的特点吗?好大:从哪些关键词语读出来?雄俊地吊起,突出的绿包头,很长的胡须。
好特别:从哪些关键词语读出来?凛然不可侵犯的庄严之气,咄咄逼人③识脸谱,掌握关羽脸谱的特点(看PPT)陈寿《三国志》: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④ 指导感情朗读。
师:除了关公花脸的样子吸引我外,还有什么原因值得我喜欢它?2)了解关公此人。
舅舅给我讲了关公的许多故事——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边讲边说:“你好英雄呀!”好象在说我的光荣史。
①同学们,你们了解关公吗?②补充关公的资料,激发学生对于关公的敬仰之情。
③再读读这个句子,注意破折号的用法。
④师:带着对关公的敬仰之情,再来读读描写关公花脸的句子。
(生读)3)研读课文,把握文章主旨。
(1)文中有多处表达了我对关羽花脸的喜欢,你能找到这些句子吗?“我”喜欢花脸的有关句子我高兴得只是笑,话都说不出。
做三轮车回家时,我就戴着花脸,倚着舅舅的大棉袍执刀而立我推开大人们,跑到穿衣镜前,横刀立马地一照,……我是大关公哪!整个大年夜我一直戴着这花脸,谁说都不肯摘,睡觉时也戴着它……,转天醒来头件事便马上戴上……,转天醒来头件事便马上带上,恢复我“关老爷”的本来面貌。
我手握大刀,摇晃着肩膀,威风地走进客厅,憋足嗓门叫到:“俺——姓关,名羽,字云长。
”(2)然而在第二自然段生动地描写了“我”惧怕那个大花脸,那么从最初的惧怕到喜欢,其中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变化的原因:与我一般大的男孩们投来艳羡的目光——快活之极心理活动:威风,虚荣心得到了满足舅舅给我讲了许多关公的故事……好像在说我的光荣史——骄傲之极心理活动:想成为关羽式的英雄。
3)能力拓展文中表达了全家人对花脸的喜欢,请说说全家人喜欢的理由:学生交流。
(三)课后练习:1)请运用恰当的描写自己喜欢的一种玩具。
2)继续搜集能够体现关羽“忠、义”的资料,谈谈你对关羽的认识。
2、我爱篮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6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重点句的含义。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积累本课生词,并学会运用。
2、通过充分的读,不同形式的读,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3、画出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篮球的喜爱之情,感受作者在追求梦想中的欢乐与自豪。
教学重难点:1、描述自己最深刻的场景。
2、体会作者不仅仅只是对篮球有着喜爱之情,在人生道路上不断追求梦想,从中得到快乐的情感。
3、体会重点句子的表达方式并学会仿写。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体验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
教学重难点:描述自己最深刻的场景。
教学过程:一、激发生活经验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现在老师调查一下,哪些同学喜欢篮球?你们为什么喜欢篮球呢?2、学生畅谈与篮球的故事,或者打篮球时的感受。
从你们的眼神里、你们热情的讲述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篮球的热爱。
你们能大声的告诉老师你们爱篮球吗?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中作者也和你们一样爱篮球,而且也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但是她仅仅是喜爱篮球吗?在她的故事中还包含着怎样的情感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内容?(作者喜爱篮球,在周日无人,酷暑的天气打篮球;为了打篮球,铰辫子;最后一次投篮。
)板书:酷暑打球;铰辫子;最后一投。
3、读了课文,还有什么让你读不懂的地方?预设句子:爱是什么?是全心的投入,是忘我的倾注,是纯真的洗礼,是勇敢的付出,是奋不顾身的追求,是无可阻挡的奔突。
4、质疑:哪些地方读不懂?解释词语:投入、倾注、洗礼、付出、奔突投入:形容做事情聚精会神。
倾注:(感情、力量等)集中到一个目标上。
洗礼:比喻重大斗争的锻炼和考验。
付出:交出。
奔突:横冲直撞;奔驰。
5、再读读这个句子,思考:作者想通过这句话表达什么情感呢?(作者对篮球的热爱。
)6、学生讲述。
学生给予评价。
7、师总结:那么这篇文章是怎样具体地来表现作者热爱篮球呢?请大家再次仔细地读课文,先来读读酷暑打球,勾画出描写作者热爱篮球的句子。
(1)预设:讲述作者寻找篮球场景A、抓住句子“周日的校园里,没人。
酷暑的操场上,没人。
有人没人与我无关,有篮球就行。
”①学生自主谈感受,师评价。
②师:如果光读这一句,我们还不容易读出作者对篮球的热爱,咱们联系一下前两句读一读。
③学生自己读,谈感受。
(要求联系重点词语,周日,酷暑,来谈)酷暑什么意思?(非常热的夏天。
)这个季节大家一般都在干什么?④作者在一个大家都休息的周日,而且还是酷暑的季节,跑到学校去打篮球,足见她对篮球的热爱。
指导感情朗读。
B、“不过对于我,有篮球的地方就是光辉灿烂的地方。
”①学生自主谈感受。
②光辉灿烂是什么意思?③指导感情朗读。
C、关键词“变幻无穷”怎样变幻无穷?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和下文谈。
为了寻找篮球的动作“攀、跨、再跨、跳、站、翻身、奔向、跑”D、同学们,通过大家对酷暑打球这件事的研读,咱们看到了那个在烈日下,认真打球的作者。
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句子,什么是全心的投入,什么是忘我的倾注,你们读懂了吗?回到重点句子:爱是什么?是全心的投入,是忘我的倾注,是纯真的洗礼,是勇敢的付出,是奋不顾身的追求,是无可阻挡的奔突。
指导朗读。
四、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重点句的含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重点句子的表达方式并学会仿写。
4、体会作者不仅仅只是对篮球有着喜爱之情,在人生道路上不断追求梦想,从中得到快乐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体会重点句子的表达方式并学会仿写。
2、体会作者不仅仅只是对篮球有着喜爱之情,在人生道路上不断追求梦想,从中得到快乐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主要从酷暑打球这件事中,了解到了作者对篮球的热爱。
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看看你们还能不能从其他的事件中了解到作者对篮球的热爱。
二、重点研读。
1、师:你们还从哪件事情的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作者对篮球的热爱?讲述场景为篮球做出牺牲——铰辫子。
句子:我那时是怎么了?就是给洋娃娃剪辫子我也下不了手的!然而,我剪自己的辫子连一点儿感觉也没有,仿佛我已经变成鼓蹦蹦的没有知觉的篮球了。
(1)学生自主汇报,师评价。
(2)从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作者对篮球的热爱?(连一点感觉也没有,仿佛我已经变成鼓蹦蹦的没有知觉的篮球了。
)(3)这几个句子是对作者的什么进行的描写?要知道那个年代的女孩,有的把自己的辫子比什么看得都珍贵,可这个时候她竟然一点感觉也没有,说明了什么?(4)指导朗读该句子。
(5)回到重点句子。
师:还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作者热爱篮球呢?2、讲述离开篮球却恋恋不舍的场景。
句子:天知道怎么回事,我冲上场,抢过表演系的球,一路运球到对方的篮板下,一跃而起,“刷”,一个漂亮的投篮,然后扭头就跑。
(1)学生自主汇报,师评价。
(2)从哪些词语感受到对篮球的热爱?(冲、抢、运)(3)天知道怎么回事?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回事吗?(是作者热爱篮球的心情,让她忍不住,不顾医生的嘱咐,冲了上去。
)(4)指导感情朗读。
(5)回到核心句子,指导理解。
3、师:同学们,通过我们联系上下文的内容,终于了解了这个句子真正的感情。
但是,这篇课文表达的仅仅是“我”对篮球的喜爱之情吗?让我们认真地读读文章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不,这篇文章不仅仅只表达了“我”对篮球的喜爱之情,还表达了我热爱生活,热爱自己所做的每件事情。
)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句子“爱是什么?是全心的投入,是忘我的倾注,是纯真的洗礼,是勇敢的付出,是奋不顾身的追求,是无可阻挡的奔突。
”你能模仿这样的表达方式,写一段话吗?三、小结。
我们成长中应该有怎样的追求?板书设计:酷暑打球投入、倾注2、我爱篮球铰辫子爱是洗礼、付出最后一投追求、奔突3、自行车教学要求:1、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和思考。
2、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学会复述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我感到幸福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