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理论力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高清无水印版)

合集下载

哈尔滨工业大学 第七版 理论力学 第5章 课后习题答案

哈尔滨工业大学 第七版 理论力学 第5章 课后习题答案

第5章 摩 擦5-1 如图5-1a 所示,置于V 型槽中的棒料上作用1力偶,力偶矩m N 15⋅=M 时,刚好能转动此棒料。

已知棒料重力N 400=P ,直径m 25.0=D ,不计滚动摩阻。

求棒料与V 形槽间的静摩擦因数f s 。

(a)(b)图5-1解 圆柱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5-1b 所示,F s1,F s2为临界最大摩擦力。

0=∑x F ,045cos 2s 1N =°−+P F F (1) 0=∑y F ,045sin 1s 2N =°−−P F F (2) 0=∑O M ,0222s 1s =−+M DF D F(3)临界状态摩擦定律:1N s 1s F f F =(4) 2N s 2s F f F =(5)以上5式联立,化得 0145cos s2s =+°−MPDf f 代入所给数据得01714.4s 2s =+−f f 方程有2根:442.4s1=f (不合理), 223.0s2=f (是解)故棒料与V 形槽间的摩擦因数223.0s =f5-2 梯子AB 靠在墙上,其重力为N 200=P,如图5-2a 所示。

梯长为l ,并与水平面交角°=60θ。

已知接触面间的静摩擦因数均为0.25。

今有1重力为650 N 的人沿梯向上爬,问人所能达到的最高点C 到点A 的距离s 应为多少?AN F As F(a)(b)图5-2解 梯子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5-2b 所示,刚刚要滑动时,A ,B 处都达最大静摩擦力。

人重力N 650=W ,平衡方程: 0=∑x F , 0s N =−A B F F (1) 0=∑y F , 0s N =−−+W P F F B A(2)0=∑A M ,060cos 60sin 60cos 60cos 2s N =°−°−°+°l F l F Ws lPB B (3) 临界补充方程:A s A F f F N s = (4)B s B F f F N s =(5)联立以上5式,解得 N 80012sN =++=f WP F A ,N 200s =A F N 200)(12s N =++=W P f f F sB ,N 50s =B F l PF f W l s B 456.02)3[(N s =−+=5-3 2根相同的匀质杆AB 和BC ,在端点B 用光滑铰链连接,A ,C 端放在不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5-3a 所示。

哈尔滨工业大学 第7版 理论力学 第4章 课后习题答案

哈尔滨工业大学 第7版 理论力学 第4章 课后习题答案

解 (1)方法 1,如图 4-6b 所示,由已知得
Fxy = F cos 60° , Fz = F cos 30°
F = F cos 60°cos 30°i − F cos 60°sin 30° j − F sin 60°k = 3 i − 1 Fj − 3 Fk 44 2
41
理论力学(第七版)课后题答案 哈工大.高等教育出版社
A
F
β
MA
C
MB
F
10 N
β M θ − 90° C
MB
(a)
(b)
(c)
图 4-11
解 画出 3 个力偶的力偶矩矢如图 4-11b 所示,由力偶矩矢三角形图 4-11c 可见
MC =
M
2 A
+
M
2 B
=
3 0002 + 4 0002 = 5 000 N ⋅ mm
由图 4-11a、图 4-11b 可得
3 = 250 N 13
FRz = 100 − 200 ×
1 = 10.6 N 5
M x = −300 ×
3 × 0.1 − 200 × 1 × 0.3 = −51.8 N ⋅ m
13
5
M y = −100 × 0.20 + 200 ×
2 × 0.1 = −36.6 N ⋅ m 13
M z = 300 ×
z
F45° F3 F3′ B
F2A
E
F1
C
F5
F6
F F4 45°
D
y
K x
M
(a)
(b)
图 4-9
解 (1) 节点 A 为研究对象,受力及坐标如图 4-9b 所示

理论力学第七版答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理论力学第七版答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哈工大理论力学(I )第7版部分习题答案1-2两个老师都有布置的题目2-3?2-6?2-14?2-?20?2-30?6-2?6-4?7-9??7-10?7-17?7-21?8-5?8-8?8-16?8-24?10-4?10-6?11-5?11-15?10-3以下题为老师布置必做题目1-1(i,j ),1-2(e,k)2-3,2-6,2-14,2-20,2-306-2,6-47-9,7-10,7-17,7-21,7-268-5,8-8(瞬心后留),8-16,8-2410-3,10-410-611-5,11-1512-10,12-15,综4,15,16,1813-11,13-15,13-166-2图6-2示为把工件送入干燥炉内的机构,叉杆OA=1.5m 在铅垂面内转动,杆AB=0.8m ,A 端为铰链,B 端有放置工件的框架。

在机构运动时,工件的速度恒为0.05m/s ,杆AB 始终铅垂。

设运动开始时,角0=?。

求运动过程中角?与时间的关系,以及点B 的轨迹方程。

10-3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放1均质三棱柱A ,在其斜面上又放1均质三棱柱B 。

两三棱柱的横截面均为直角三角形。

三棱柱A 的质量为mA 三棱柱B 质量mB 的3倍,其尺寸如图所示。

设各处摩擦不计,初始时系统静止。

求当三棱柱B 沿三棱柱A 滑下接触到水平面时,三棱柱A 移动的距离。

11-4解取A 、B 两三棱柱组成1质点系为研究对象,把坐标轴Ox 固连于水平面上,O 在棱柱A 左下角的初始位置。

由于在水平方向无外力作用,且开始时系统处于静止,故系统 质心位置在水平方向守恒。

设A 、B 两棱柱质心初始位置(如图b 所示)在x 方向坐标分别为当棱柱B 接触水平面时,如图c 所示。

两棱柱质心坐标分别为系统初始时质心坐标棱柱B 接触水平面时系统质心坐标因并注意到得10-4如图所示,均质杆AB ,长l ,直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求它从铅直位无初速地倒下时,端点A 相对图b 所示坐标系的轨迹。

哈尔滨工业大学 第七版 理论力学.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第七版 理论力学.13

1 2 T履 = ∑ mi vi = TI + TII + TIII + TIV 2
D II A
(a) 图 13-3
IV
2v
C
ω
v
III
Iv=0
(b)
B
由于 v1 = 0, vIV = 2v ,且由于每部分履带长度均为π R ,因此
mI = mII = mIII = mIV = TI =
m 4
1 2 mI vI = 0 2 1 1 m m 2 TIV = mIV v IV = × (2v) 2 = v 2 2 2 4 2 m m 2 II、III 段可合并看作 1 滚环,其质量为 ,转动惯量为 J = R ,质心速度为 v,角速度 2 2 v 为 ω = ,则 R 1 m 1 mv 2 1 m 2 v 2 m 2 TII + TIII = ⋅ v 2 + Jω 2 = + ⋅ R ⋅ 2 = v 2 2 2 4 2 2 2 R m m T履 = 0 + v 2 + v 2 = mv 2 2 2
理论力学(第七版)课后题答案 哈工大.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 13 章 动能定理
13-1 如图 13-1a 所示,圆盘的半径 r = 0.5 m,可绕水平轴 O 转动。在绕过圆盘的绳上 吊有两物块 A、B,质量分别为 mA = 3 kg,mB = 2 kg。绳与盘之间无相对滑动。在圆盘上作 用 1 力偶, 力偶矩按 M = 4ϕ 的规律变化 (M 以 N ⋅ m 计, ϕ 以 rad 计) 。 求由 ϕ = 0到ϕ = 2π 时,力偶 M 与物块 A,B 重力所作的功之总和。
第 2 阶段 :系统通过搁板继续运动 x2 距离后静止。由动能定理

理论力学第七版答案_哈工大编_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理论力学第七版答案_哈工大编_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哈工大理论力学(I)第7版部分习题答案1-2两个老师都有布置的题目2-3 2-6 2-14 2- 20 2-30 6-2 6-4 7-9 7-10 7-17 7-21 8-5 8-8 8-16 8-24 10-4 10-6 11-5 11-15 10-3以下题为老师布置必做题目1-1(i,j), 1-2(e,k)2-3, 2-6, 2-14,2-20, 2-306-2, 6-47-9, 7-10, 7-17, 7-21, 7-268-5, 8-8(瞬心后留), 8-16, 8-2410-3, 10-4 10-611-5, 11-1512-10, 12-15, 综4,15,16,1813-11,13-15,13-166-2 图6-2示为把工件送入干燥炉内的机构,叉杆OA=1.5 m在铅垂面内转动,杆AB=0.8 m,A端为铰链,B端有放置工件的框架。

在机构运动时,工件的速度恒为0.05 m/s,杆AB始终铅垂。

设运动开始时,角0=?。

求运动过程中角?与时间的关系,以及点B的轨迹方程。

10-3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放 1 均质三棱柱 A ,在其斜面上又放 1 均质三棱柱 B 。

两三棱柱的横截面均为直角三角形。

三棱柱 A 的质量为 mA 三棱柱 B 质量 mB 的 3 倍,其尺寸如图所示。

设各处摩擦不计,初始时系统静止。

求当三棱柱 B 沿三棱柱 A 滑下接触到水平面时,三棱柱 A 移动的距离。

11-4解取A、B 两三棱柱组成 1 质点系为研究对象,把坐标轴Ox 固连于水平面上,O 在棱柱A 左下角的初始位置。

由于在水平方向无外力作用,且开始时系统处于静止,故系统质心位置在水平方向守恒。

设A、B 两棱柱质心初始位置(如图b 所示)在x 方向坐标分别为当棱柱B 接触水平面时,如图c所示。

两棱柱质心坐标分别为系统初始时质心坐标棱柱B 接触水平面时系统质心坐标因并注意到得10-4 如图所示,均质杆AB,长l,直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哈工大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Ⅰ》(第7版)课后习题(第1~3章)【圣才出品】

哈工大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Ⅰ》(第7版)课后习题(第1~3章)【圣才出品】
19 / 14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图 2-3 答:支座约束力不相同,如图 2-4 所示。
图 1-4
图 1-5
1-6 将如下问题抽象为力学模型,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分析和抽象能力,试画出它 们的力学简图及受力图。
(1)用两根细绳将日光灯吊挂在天花板上; (2)水面上的一块浮冰; (3)一本打开的书静止于桌面上; (4)一个人坐在一只足球上。
3 / 142
圣才电子书

答:如图 1-8 所示。
图 1-7
4 / 14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图 1-8 二、习题 1-1 画出图 1-1 各图中物体 A、ABC 或构件 AB、AC 的受力图。未画重力的各物体 的自重不计,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5 / 14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6 / 14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图 1-1 解:各物体的受力图如图 1-2 所示。
7 / 14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3 / 14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4 / 14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FD
图 1-4 1-3 画出图 1-5 中每个标注字符的物体的受力图,各题的整体受力图。未画重力的物 体的自量均不计,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接触。
15 / 14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哈尔滨工业大学 第七版 理论力学 第7章 课后习题答案

哈尔滨工业大学 第七版 理论力学 第7章 课后习题答案

tan θ =
r sin ϕ h − r cos ϕ
sin ω 0 t h − cos ω 0 t r ]
图 7-5
注意到 ϕ = ω 0 t ,得
θ = tan −1 [
(2)
自 B 作直线 BD 垂直相交 CO 于 D,则
tan θ =
r sin ω 0 t BD = DO h − r cos ω 0 t
80
理论力学(第七版)课后题答案 哈工大.高等教育出版社
7-6 如图 7-6 所示,摩擦传动机构的主动轴 I 的转速为 n = 600 r/min 。轴 I 的轮盘与轴Ⅱ的轮 盘接触,接触点按箭头 A 所示的方向移动。距离 d 的变化规律为 d = 100 − 5t ,其中 d 以 mm 计, t 以 s 计。已知 r = 50 mm , R = 150 mm 。求: (1)以距离 d 表示轴 II 的角加速度; (2)当 d = r 时,轮 B 边缘上 1 点的全加速度。 解 (1)两轮接触点的速度以及切向加速度相同
∠CBO =
π , x B = 2 R cos ϕ 2 & B = 2 R + vt (↓) x B (0) = 2 R , x
(2 R) 2 − x B
2
vt vt 1 2 − 2 2 − ( )2 R R 2R 2 v v , vC = 2 Rω = − ω =− 2 R sin ϕ sin ϕ sin ϕ = =
两边对时间 t 求导:
vt l
& sec 2 ϕ = , ϕ & = cos 2 ϕ , ϕ && = − ϕ
当ϕ =
v l
v l
2v & cos ϕ sin ϕ ⋅ ϕ l

理论力学(百度文库)-第七版答案-哈工大

理论力学(百度文库)-第七版答案-哈工大

哈工大理论力学(I)第7版部分习题答案1-2两个老师都有布置的题目2-3 2-6 2-14 2- 20 2-30 6-2 6-4 7-9 7-10 7-17 7-21 8-5 8-8 8-16 8-24 10-4 10-6 11-5 11-15 10-3以下题为老师布置必做题目1-1(i,j), 1-2(e,k)2-3, 2-6, 2-14,2-20, 2-30 6-2, 6-47-9, 7-10, 7-17, 7-21, 7-268-5, 8-8(瞬心后留), 8-16, 8-24 10-3, 10-4 10-611-5, 11-1512-10, 12-15, 综4,15,16,18 13-11,13-15,13-166-2 图6-2示为把工件送入干燥炉内的机构,叉杆OA=1.5 m在铅垂面内转动,杆AB=0.8 m,A端为铰链,B端有放置工件的框架。

在机构运动时,工件的速度恒为0.05 m/s,杆AB始终铅垂。

设运动开始时,角0=?。

求运动过程中角?与时间的关系,以及点B的轨迹方程。

10-3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放1 均质三棱柱A,在其斜面上又放1 均质三棱柱B。

两三棱柱的横截面均为直角三角形。

三棱柱A 的质量为mA三棱柱B 质量mB的 3 倍,其尺寸如图所示。

设各处摩擦不计,初始时系统静止。

求当三棱柱B 沿三棱柱A 滑下接触到水平面时,三棱柱A 移动的距离。

11-4解取A、B 两三棱柱组成1 质点系为研究对象,把坐标轴Ox 固连于水平面上,O 在棱柱A 左下角的初始位置。

由于在水平方向无外力作用,且开始时系统处于静止,故系统质心位置在水平方向守恒。

设A、B 两棱柱质心初始位置(如图b 所示)在x 方向坐标分别为当棱柱B 接触水平面时,如图c所示。

两棱柱质心坐标分别为系统初始时质心坐标棱柱B 接触水平面时系统质心坐标因并注意到得10-4 如图所示,均质杆AB,长l,直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求它从铅直位无初速地倒下时,端点A相对图b所示坐标系的轨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