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 2.3.4 溶解性、手性、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人教版选修3)
高中化学第2章分子的性质(第2课时)溶解性、手性和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习题 新人教版选修3

溶解性、手性和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一、选择题1.判断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时,一般都遵循“相似相溶”规律。
下列装置中,不宜用做HCl尾气吸收的是导学号 09440384( )答案:C解析:HCl是极性分子,易溶于水而不溶于CCl4。
C装置易发生倒吸而A、D装置中使用了倒置漏斗和球形干燥管,能防止倒吸。
对B装置,HCl气体先通过CCl4,由于HCl不溶于CCl4,经CCl4缓冲后HCl再被上层的水吸收也可以有效地防止倒吸。
2.下列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且与H2发生加成反应后仍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导学号 09440385( )A.B.CH3CH2CHOC.D.答案:A解析:只有A、C项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A项分子与H2发生加成反应后,有支链的碳原子分别连有—H、—CH3、—C2H5、—C3H7四个取代原子或基团都不同,是手性碳原子;C 项分子与H2发生加成反应后,中间碳原子上有两个相同的基团(—CH2OH),没有手性碳原子。
3.下列各组含氧酸中,前者比后者酸性弱的是导学号 09440386( )A.H2SO4和H2SO3 B.(HO)2RO2和(HO)2RO3C.HNO3和HNO2 D.H2SiO3和H4SiO4答案:B解析:(HO)2RO2和(HO)2RO3比较,前者的非羟基氧原子数少,酸性比后者弱。
4.微波炉加热时,电炉内的微波场以极高的频率改变电场的方向,使水分子迅速摆动而产生热效应。
在高频改变方向的电场中水分子会迅速摆动的原因是导学号 09440387 ( )A.水分子具有极性共价键B.水分子中有共用电子对C.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D.水分子是极性分子答案:D解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水分子会发生迅速摆动的原因是水是极性分子,这样才能受到外加电场的影响,选项D符合题意。
5.关于CS2、SO2、NH3三种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导学号 09440388( )A.CS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是由于其属于极性分子B.SO2和NH3均易溶于水,原因之一是它们都是极性分子C.CS2为非极性分子,所以在三种物质中熔沸点最低D.NH3在水中溶解度很大只是由于NH3分子有极性答案:B解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水是极性分子,CS2是非极性分子,SO2和NH3都是极性分子,故A项错误、B项正确;由于CS2常温下是液体,SO2和NH3常温下是气体,故C项错误;NH3在水中溶解度很大,除了由于NH3分子有极性外,还因为NH3分子和H2O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故D项错误。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全册同步课时练习及答案汇编(可编辑)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同步练习及解析目录1.1 原子结构.doc1.1.1 能层、能级、构造原理1.1.2 能量最低原理、泡利原理、洪特规则1.2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1.2.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2.2 元素周期律第1章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及解析2.1.1 共价键2.1.2 键参数等电子体2.2 分子的立体构型2.2.1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2.2.2 杂化轨道理论2.2.3 配合物理论简介2.3 分子的性质第1课时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2.3 分子的性质第2课时范德华力和氢键2.3.4 溶解性、手性、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第2章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及解析3.1.1 晶体与非晶体3.1.2 晶胞3.2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3.2.1 分子晶体3.2.2 原子晶体3.3 金属晶体3.3.1金属键、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doc3.4 离子晶体3.4.1 离子晶体、晶格能第3章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及解析1.1 原子结构基础落实知识点1 能层、能级、构造原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能级就是电子层B.每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是2n2C.同一能层中的不同能级的能量高低相同D.不同能层中的s能级的能量高低相同2.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A.各能级的原子轨道数按s、p、d、f的顺序依次为1、3、5、7B.各能层的能级都是从s能级开始至f能级结束C.各能层含有的能级数为n-1D.各能层含有的电子数为2n23.下列各项中,前面的能级先填入电子的是①3d和4s ②4p和5s ③5s和4d ④5p和4d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知识点2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4.下列电子排布图能表示氮原子的最低能量状态的是A.B.C.D.5.具有如下电子层结构的原子,其相应元素一定属于同一主族的是A.3p亚层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和4p亚层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B.3p亚层上只有1个空轨道的原子和4p亚层上只有1个空轨道的原子C.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np6的原子D.最外层电子排布为3s2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4s2的原子6.下列各组表述中,两个微粒一定不属于同种元素原子的是A.3p能级有一个空轨道的基态原子和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2的原子B.M层全充满而N层为4s2的原子和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64s2的原子C.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4s24p5的原子D.2p能级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和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2s22p5的原子知识点3 原子光谱、电子云与原子轨道7.对充有氖气的霓虹灯管通电,灯管发出红色光。
高中化学 2.3.2 溶解性、手性、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同步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3

溶解性、手性、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1.微波炉加热时,电炉内的微波场以极高的频率改变电场的方向,使水分子迅速摆动而产生热效应。
在高频改变方向的电场中水分子会迅速摆动的原因是( )A.水分子具有极性共价键B.水分子中有共用电子对C.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D.水分子是极性分子解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水分子会发生迅速摆动的原因是水是极性分子,这样才能受到外加电场的影响,选项D符合题意。
答案:D2.关于CS2、SO2、NH3三种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S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是由于其属于极性分子B.SO2和NH3均易溶于水,原因之一是它们都是极性分子C.CS2为非极性分子,所以在三种物质中熔、沸点最低D.NH3在水中溶解度很大只是由于NH3分子有极性解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水是极性分子,CS2是非极性分子,SO2和NH3都是极性分子,故A错误、B正确;由于CS2常温下是液体,SO2和NH3常温下是气体,故C错;NH3在水中溶解度很大,除了由于NH3分子有极性外,还因为NH3分子和H2O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故D错。
答案:B3.根据“相似相溶”规律,你认为下列物质在水中溶解度较大的是( )A.乙烯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氢气解析:H2O分子为极性分子,水是极性溶剂,C2H4、CO2、H2三种分子均为非极性分子,SO2是极性分子构成的物质,根据“相似相溶”规律,C项正确。
答案:C4.下列物质的酸性强弱比较中,错误的是( )A.HClO4>HBrO4>HIO4B.HClO4>H2SO4>H3PO4C.HClO4>HClO3>HClOD.H2SO3>H2SO4>H2S2O3解析: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元素最高价含氧酸酸性逐渐减弱,A正确;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元素最高价含氧酸酸性逐渐增强,B正确;对于同一种元素的含氧酸来说,该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含氧酸的酸性越强,所以C正确;H2SO4的酸性大于H2SO3,D不正确,虽然我们不熟悉H2S2O3,但不影响判断。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课时练习-溶解性、手性和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某同学在所收到的信封上发现有收藏价值的邮票,便将邮票剪下来浸入水中,以去除邮票背面的黏合剂。
根据“相似相溶”规律判断,该黏合剂的成分可能是( B )解析:根据选项中物质的结构可知,四种物质中只有中的—OH 与水分子的—OH 相近,结合“相似相溶”规律可得该物质能溶于水,其余三种物质均难溶于水,B 项正确。
2.对于X —O —H 型化合物(X 是除Li 、H 、O 外的其他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当X 是活泼的金属元素时,它一定是强碱B .当X 是非金属性很强的元素时,它一定是强酸C .当X —O —H 为酸时,其不可能有强氧化性D .X —O —H 的分子构型一定是直线形解析:分两种情况对元素X 进行讨论: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
当X 为非金属性很强的元素时,X 吸引电子对的能力较强,使O 与H 之间的电子对偏向氧原子,X —O —H 中O —H 键断裂,电离出H +而显酸性,但不一定是强酸,如HClO 具有强氧化性和弱酸性;当X 为活泼的金属元素时,X —O —H 易从X ┊┊OH 虚线处断键,电离出OH -而显碱性,如NaOH 、KOH 等。
X —O —H 为共价化合物时,其结构不对称,且氧原子上有孤电子对,分子构型不可能为直线形。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一定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之中,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一定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中B.溴分子和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四氯化碳分子是非极性分子,所以溴难溶于水而易溶于四氯化碳C.白磷分子是非极性分子,水分子是极性分子,而二硫化碳是非极性分子,所以白磷难溶于水而易溶于二硫化碳D.水分子是极性分子,二氧化碳可溶于水,因此二氧化碳是极性分子解析:很多有机物分子都是极性分子,但因为极性很弱,所以大部分难溶于水,而有机物之间的溶解度却很大,所以A项错误。
溴分子是非极性分子,故B项错误。
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3第二章第三节第2课时 溶解性、手性、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增分练习

第2课时溶解性、手性、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相似相溶”规律解释的是()A.乙醇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B.用纯碱洗涤油脂C.氨易溶于水D.用苯将溴水中的溴萃取出来2.已知磷酸分子中三个氢原子都可以跟重水(D2O)中D原子发生交换,又知次磷酸(H3PO2)也能跟D2O中的D原子发生交换,次磷酸钠(NaH2PO2)却不能跟D2O中的D原子发生交换,由此推断出次磷酸分子的结构是()A.B.C.D.3.我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合成了世界上首个五氮阴离子盐(N5)6(H3O)3(NH4)4Cl(用R代表),经X射线衍射测得R的局部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中两种阳离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相同,但化学键类型不同B.1 mol R中σ键总数为15个C.N-5中参与形成的大π键电子数为6个D.已知图中虚线代表氢键,其中一种表示为(NH4)N—H…Cl,则化合物R中共有4种不同类型氢键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除水外都是酸,分子中含有几个氢原子它就是几元酸B.无机含氧酸分子中含有几个羟基,它就属于几元酸C.同一元素的含氧酸,该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酸性越强,氧化性也越强D.H3PO4和H2CO3分子中非羟基氧的个数均为1,但它们的酸性不相近,H3PO4是中强酸而H2CO3是弱酸5.下列现象不能用“相似相溶”解释的是()A.氯化氢易溶于水B.氯气易溶于NaOH溶液C.碘易溶于CCl4D.碘难溶于水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除水外都是酸B.无机含氧酸分子中含有几个氢原子,它就属于几元酸C.同一元素的含氧酸,该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酸性越强,氧化性也越强D.H3PO4和H2CO3分子中非羟基氧的个数均为1,但它们的酸性不相近,H3PO4是中强酸而H2CO3是弱酸7.某学生做完实验后,采用以下方法分别清洗仪器,其中应用“相似相溶”规律的是()A.用稀硝酸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B.用稀盐酸清洗做过高锰酸钾分解实验的试管C.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盛过硅酸的试管D.用四氯化碳清洗做过碘升华的烧杯8.现已知O3分子为V形结构,O3在水中的溶解度和O2比较()A.O3在水中的溶解度和O2一样B.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O2小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O2要大D.无法比较9.下列对分子及其性质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甲烷难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规律解释B.乳酸[CH3CH(OH)COOH]中存在一个手性碳原子C.H2O比H2S稳定是由于水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D.已知酸性:H3PO4>HClO,是因为H3PO4分子中有1个非羟基氧原子,而HClO分子中非羟基氧原子数目为010.下列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从大到小排列次序正确的是()a.HOCH2CH2CH2OH b.CH3CH2CH2OHc.CH3CH2COOCH3 d.HOCH2CH(OH)CH2OHA.d>a>b>c B.c>d>a>bC.d>b>c>a D.c>d>b>a11.下列事实不能用氢键进行解释的是()A.乙酸与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但乙酸的沸点高于甲酸甲酯B.氨气易液化,而氮气不容易液化C.蛋白质分子中碱基可相互配对D.HF的热稳定性比H2O强12.对于X—O—H型化合物,当X是除H、O外的其他元素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X是活泼的金属元素时,它可能是强碱B.当X是非金属性很强的元素时,它一定是强酸C.X—O—H为酸时不可能有强氧化性D.X—O—H的分子构型一定是直线形13.下列有机物分子具有手性异构体的是()14.已知含氧酸可用通式(HO)n XO m来表示,如X是S,则m=2,n=2,这个式子就表示H2SO4。
课时作业14:2.3.3 溶解性 手性 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第3课时溶解性手性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1.利用相似相溶这一经验规律可说明的事实是()①HCl易溶于水②NH3易溶于H2O③N2难溶于水④HClO4是强酸⑤盐酸是强酸⑥氢氟酸是弱酸⑦HF很稳定A.①②③B.④⑤⑥C.⑥⑦D.④⑤2.根据物质的溶解性“相似相溶”的一般规律,说明溴、碘单质在四氯化碳中比在水中溶解度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溴、碘单质和四氯化碳中都含有卤素B.溴、碘是单质,四氯化碳是化合物C.Cl2、Br2、I2是非极性分子,CCl4也是非极性分子,而水是极性分子D.以上说法都不对3.无机含氧酸的强弱的规律表示成酸元素的化合价越高,酸性越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根据这一规律高氯酸是很强的酸B.H3PO4的酸性比盐酸强C.碳酸和亚硫酸的酸性不好比较D.硝酸与磷酸的强度一样4.在水中,水分子可彼此通过氢键形成(H2O)n的小集团。
在一定温度下(H2O)n的n=5,每个水分子被4个水分子包围着形成四面体。
(H2O)n的n=5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H2O)n是一种新的水分子B.(H2O)n仍保留着水的化学性质C.1 mol(H2O)n中有2个氢键D.1 mol(H2O)n中有4 mol氢键5.科学家发现铂的两种化合物(短线表示化学键),a为,b为二者有不同的特性,a具有抗癌作用,而b没有。
a和b互为()A.同分异构体B.同素异形体C.同位素D.同一物质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ClO、H2CO3、HNO3、HClO4的酸性依次增强B.苹果酸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C.HCl、NH3、C2H5OH均易溶于水的原因之一是与H2O分子均形成氢键D.以极性键结合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一定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之中,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一定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中B.溴分子和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四氯化碳分子是非极性分子,所以溴难溶于水而易溶于四氯化碳C.白磷分子是非极性分子,水分子是极性分子,而二硫化碳是非极性分子,所以白磷难溶于水而易溶于二硫化碳D.水分子是极性分子,二氧化碳可溶于水,因此二氧化碳是极性分子8.(1)CrO2Cl2常温下为深红色液体,能与CCl4、CS2等互溶,据此可判断CrO2Cl2是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课时作业24:2.3.2 溶解性、手性、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第2课时溶解性、手性、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基础题组1.有机物具有手性,发生下列反应后,生成的分子仍有手性的是()①与H2发生加成反应②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③发生水解反应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解析原有机物中与—OH相连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与H2加成后,该碳原子连有两个乙基,不再具有手性;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后,该碳原子所连四个取代基不同,仍具有手性;发生水解反应后,该碳原子所连四个取代基也不同,仍具有手性。
故选B。
答案B2.当一个碳原子连接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时,该碳原子叫“手性碳原子”。
下列化合物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的是()解析由题意可知,A项、B项与D项中各有1个手性碳原子;C项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
答案C3.下列对分子的性质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水很稳定(1 000 ℃以上才会部分分解)是因为水中含有大量的氢键B.用酒精清洗做过碘升华实验的烧杯运用了“相似相溶”原理C.碘易溶于四氯化碳,难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规律解释D.由下图知酸性:H3PO4>HClO,因为H3PO4的非羟基氧原子数大于次氯酸的非羟基氧原子数解析水稳定是由于H—O键牢固,氢键只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A项错。
答案A4.某同学在所收到的信封上发现有收藏价值的邮票,便将邮票剪下来浸入水中,以去除邮票背面的黏合剂。
根据“相似相溶”规律判断,该黏合剂的成分可能是()解析根据选项中物质的结构可知,四种物质中只有中的—OH与水分子的—OH相近,结合“相似相溶”规律可得该物质能溶于水,其余三种物质均难溶于水,B项正确。
答案B5.下列各组含氧酸中,前者比后者酸性弱的是()A.H2SO4和H2SO3B.(HO)2RO2和(HO)2RO3C.HNO3和HNO2D.H2SiO3和H4SiO4解析同一种元素的含氧酸中,含有非羟基O原子个数越多,其酸性越强。
硫酸中非羟基氧原子个数为2,亚硫酸中非羟基氧原子个数是1,所以酸性:硫酸强于亚硫酸,A错误;前者非羟基氧原子个数是2,后者非羟基氧原子个数是3,所以酸性前者比后者弱,B正确;硝酸中非羟基氧原子个数是2,亚硝酸中非羟基氧原子个数是1,所以酸性前者强于后者,C错误;H2SiO3中非羟基氧原子个数是1,H4SiO4中没有非羟基氧原子,所以酸性前者强于后者,D错误。
人教版选修3化学一课一练:2.3.3 溶解性手性和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溶解性手性和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1.判断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时,有一条经验规律: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易溶解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易溶解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
下图的装置中,不适宜用作HCl气体尾气吸收装置的是(C)解析:C项易导致倒吸现象。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互为手性异构体的分子互为镜像B.利用手性催化剂合成可主要得到一种手性分子C.手性异构体分子组成相同D.手性异构体性质相同3.含有手性碳原子的物质一定具有光学活性,具有光学活性,则此有机物分子中手性碳原子的个数为(A) A.1 B.2C.3 D.4解析:根据手性碳原子的定义可知,手性碳原子一定是饱和碳原子且所连接的四个原子或基团是不同的,则中只有与醛基相连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
4.已知含氧酸可用通式(HO)n XO m来表示,如X是S,m=2,n=2,则这个式子就表示H2SO4。
一般而言,该式中m较大的是强酸,m较小的是弱酸。
下列各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是(A)A.HClO3B.H2SeO3C.H3BO3D.H3PO4解析:根据题目所给通式,HClO3表示为(HO)ClO2,m=2;H2SeO3表示为(HO)2SeO,m=1;H3BO3表示为(HO)3B,m=0;H3PO4表示为(HO)3PO,m=1。
HClO3的m值最大,酸性最强。
5.下列分子为手性分子的是(B)解析:B项乳酸分子的中间碳原子连有—CH3、—H、—OH、—COOH四种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应是手性分子。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A.无机含氧酸分子中含有几个氢原子,它就属于几元酸B.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C.同一元素的含氧酸,该元素的化合价越高,酸性越强D.H3PO4和H2CO3分子中非羟基氧的个数均为1,它们的酸性相近,均为中强酸解析:H3PO3的分子结构为,它是二元酸,所以A项错误。
B项所述规律对非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才适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课后限时作业第2章第3节第3课时溶解性手性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第二章第三节第3课时(建议用时:35分钟)1.下列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顺序正确的是()A.NH3>HCl>CO2>SO2>Cl2B.SO2>CS2>H2S>S8C.HOCH2(CHOH)4CHO>C17H35COOH>HCOOHD.HF>CO2>CH4D解析水为极性分子,能与水形成分子间氢键、与水反应的气体在水中溶解度大。
CO2是非极性分子,SO2是极性分子,故SO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CO2,A项错误;CS2是非极性分子,溶解度小于SO2、H2S,B项错误;HCOOH与水形成氢键,能与水混溶,同类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极性越弱,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小,C项错误;HF与水形成氢键,CH4和CO2都是非极性分子,而CO2与水反应,故HF的溶解度最大,CH4最小,D项正确。
2.用一带静电的玻璃棒靠近A、B两种纯液体流,据图分析,这两种液体分子的溶解性正确的是()A.A极易溶于水B.B极易溶于水C.A与B能相互溶解D.A和B都难溶于水B解析当带电体靠近时,极性分子形成的液体能偏移,故A为非极性分子形成的液体,B为极性分子形成的液体,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B项正确。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互为手性异构的分子组成相同,官能团不同B.手性异构体的性质不完全相同C.手性异构体是同分异构体的一种D.利用手性催化剂合成可得到或主要得到一种手性分子A解析互为手性异构的分子,含有的官能团完全相同,只是在空间排列的方式不同。
4.已知含氧酸可用通式XO m(OH)n表示,如X是S,则m=2,n=2,则这个式子就表示H2SO4。
一般而言,该式中m大的是强酸,m小的是弱酸。
下列各含氧酸酸性最强的是() A.HClO3B.H2SeO3C.H2BeO2D.HMnO4D解析HClO3可写成ClO2(OH),m=2;H2SeO3可写成SeO(OH)2,m=1;H2BeO2可写成Be(OH)2,m=0;HMnO4可写成MnO3(OH),m=3,D项正确。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课时规范练 第二章 第二课时 溶解性 手性 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第二课时溶解性手性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课后篇素养形成A组定向巩固定向巩固一、溶解性1.溴单质、碘单质在四氯化碳中比在水中溶解度大的原因是( )A.溴单质、碘单质和四氯化碳中都含有卤素B.溴、碘是单质,四氯化碳是化合物C.Br2、I2是非极性分子,CCl4也是非极性分子,而水是极性分子D.以上说法都不对I2以及CCl4都是非极性分子,而水是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2、规律可知溴、碘单质在四氯化碳中比在水中溶解度大。
2.现已知O3分子为V形结构,O3在水中的溶解度和O2比较( )A.O3在水中的溶解度和O2一样B.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O2小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O2要大D.无法比较O3为V形结构,为极性分子,O2为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规律可知,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O2大,C项正确。
定向巩固二、手性分子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甘油(CH2OH—CHOH—CH2OH)分子中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B.互为手性异构体的化合物,所含化学键的种类和数目完全相同C.互为手性异构体的化合物,在三维空间不能重合,但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却几乎完全相同D.互为手性异构体的化合物,分子组成不同,所以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也不同—CHOH—CH2OH分子中不存在手性碳原子,故A错误;手性碳原子2OH为具有完全相同的组成和原子排列的一对分子,所含化学键的种类和数目完全相同,故B正确;互为手性异构体的化合物,物理性质不同,光学活性不同,故C错误;互为手性异构体的化合物,分子组成相同,故D错误。
4.3-氯-2-氨基丁酸的结构简式为一个3-氯-2-氨基丁酸分子中含有个手性碳原子。
其中一对对映异构体用简单的投影式表示为和,则另一对对映异构体的简单投影式为和。
断该物质分子的手性碳原子个数;参照实例可以知道对映体关系就像我们照镜子一样,其另一种就是该种物质在镜子中的“镜像”。
答案2定向巩固三、无机含氧酸的酸性5.下列各组酸中,酸性依次增强的是( )A.H2CO3、H2SiO3、H3PO4B.HNO3、H3PO4、H2SO4C.HI、HCl、H2SD.HClO、HClO3、HClO4,A错;磷酸是中强酸,硝酸和硫酸是强酸,B 错;H2S是弱酸,C错;对于同一种元素的含氧酸,该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对应酸的酸性越强,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分子的性质第4课时溶解性、手性、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练基础落实
知识点1 溶解性
1.利用相似相溶这一经验规律可说明的事实是( )
①HCl易溶于水②NH3易溶于H2O ③N2难溶于水④HClO4是强酸⑤盐酸是强酸⑥氢氟酸是弱酸⑦HF很稳定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⑥⑦ D.④⑤
2.从碘水中提取碘,可供选择的有机试剂是( )
A.苯、酒精 B.汽油、甘油
C.四氯化碳、汽油 D.二硫化碳、乙醇
3.根据物质的溶解性“相似相溶”的一般规律,说明溴、碘单质在四氯化碳中比在水中溶解度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溴、碘单质和四氯化碳中都含有卤素
B.溴、碘是单质,四氯化碳是化合物
C.Cl2、Br2、I2是非极性分子,CCl4也是非极性分子,而水是极性分子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知识点2 手性
4.下列化合物中含3个“手性碳原子”的是( )
5.含手性碳原子的分子称手性分子,手性分子具有光学活性。
如下图有机物具有光学活性(式中标有*号的为手性碳原子),也能发生下列反应,请问发生哪种反应后,该有机物仍然一定具有光学活性( )
A.消去反应 B.水解反应
C.银镜反应 D.酯化反应
6.下列物质中不存在手性异构体的是( )
知识点3 无机含氧酸的酸性
7.下列物质的酸性强弱比较中,错误的是( )
A.HClO4>HBrO4>HIO4
B.HClO4>H2SO4>H3PO4
C.HClO4>HClO3>HClO
D.H2SO3>H2SO4>H2S2O3
8.下列无机含氧酸分子中酸性最强的是( )
A.HNO2 B.H2SO3
C.HClO3 D.HClO4
练方法技巧
无机含氧酸“元数”的确定方法
9.已知磷酸分子中三个氢原子都可以与重水(D2O)中的D原子发生交换,又知次磷酸(H3PO2)也能跟D2O进行氢交换,次磷酸钠(NaH2PO2)却不能再跟D2O发生氢交换,由此推断出次磷酸分子的结构是( )
无机含氧酸的酸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10.下列物质的酸性强弱比较正确的是( )
A.HBrO4<HIO4 B.H2SO4<H3PO4
C.HClO3<HClO D.H2SO4>H2SO3
练综合拓展
11.若不断地升高温度,实现“雪花→水→水蒸气→氧气和氢气”的变化。
在变化的各阶段被破坏的粒子间的主要相互作用依次是( )
A.氢键;分子间作用力;非极性键
B.氢键;氢键;极性键
C.氢键;极性键;分子间作用力
D.分子间作用力;氢键;非极性键
12.PtCl2(NH3)2可以形成两种固体,一种为淡黄色,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另一种为黄绿色,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PtCl2(NH3)2是平面正方形结构,还是四面体结构____________。
(2)请在以下横线上画出这两种固体分子的几何构型图:淡黄色固体________________,黄绿色固体__________________。
(3)淡黄色固体物质由____________组成,黄绿色固体物质由______________组成(填
“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
(4)黄绿色固体在水中溶解度比淡黄色固体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C [从碘水中提取碘要求该有机试剂(萃取剂)必须易溶解碘,且与水难溶,只有这样才能使碘转移到有机溶剂中与水分离。
碘属于非极性分子,易溶于苯、汽油、CCl4、乙醇等有机溶剂,但甘油、酒精由于分子中存在—OH,能与水互溶,所以不能用作萃取剂,故答案为C。
]
3.C [根据相似相溶规律: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难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难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
Cl2、Br2、I2是非极性分子,它们易溶于非极性溶剂——CCl4;而在极性溶剂——水中的溶解度较小。
]
4.C
5.C [银镜反应使该物质中的—CHO转化成—COOH,带*号的碳原子所连四个原子或原子团仍不相同。
该物质仍然是手性分子,仍具有光学活性。
]
6.D
7.D [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元素最高价含氧酸酸性逐渐减弱,A正确;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元素最高价含氧酸酸性逐渐增强,B正确;对于同一种元素的含氧酸来说,该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含氧酸的酸性越强,所以C正确;H2SO4的酸性大于H2SO3,D不正确,虽然我们不熟悉H2S2O3,但不影响判断。
]
8.D [HClO4分子中非羟基氧原子数最多,酸性最强。
]
9.B [此题是信息题,考查利用信息综合分析、推断的能力。
由题给信息首先分析出H3PO4中共价键形式,3个H分别和3个O形成共价单键,与H相连的3个O与P形成3个共价键,从而得出能跟D原子发生交换的条件,由此同理对次磷酸结构作出判断。
] 10.D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依次减弱,A项错;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依次增强,所以B项错;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含氧酸中非羟基氧原子越多,酸性越强,所以C项错,D项正确。
] 11.B [因为O的电负性较大,在雪花和水中,H2O分子间存在O—H…O氢键,故在实现雪花→水→水蒸气的变化阶段主要破坏水分子间的氢键,而由水蒸气→氧气和氢气则破坏了O—H极性共价键。
]
12.(1)平面正方形
(2)
(3)非极性分子极性分子
(4)黄绿色固体是由极性分子构成的,而淡黄色固体是由非极性分子构成的,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前者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后者
解析(1)根据PtCl2(NH3)2可以形成两种固体,即其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可知其结构应为平面正方形结构,若为四面体结构则无同分异构体。
(2)PtCl2(NH3)2的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分别为:
①②。
由于淡黄色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因此其分子无极性,其结构为①,则黄绿色固体为极性分子,其结构为②。
(3)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黄绿色固体是由极性分子构成的,故其在水中的溶解度要大于由非极性分子构成的淡黄色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