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昔底德陷阱【试用期,警惕五大黑心陷阱】

合集下载

经济发展的四大陷阱和五大失衡陷阱德尔伯格

经济发展的四大陷阱和五大失衡陷阱德尔伯格

经济发展的四大陷阱和五大失衡陷阱德尔伯格1. 四大陷阱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存在四大陷阱,分别是:中等收入陷阱、修昔底德陷阱、金德尔伯格陷阱、塔西佗陷阱。

1、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指的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由于出现一些不利的因素,而导致该国家无法实现更高的人均收入水平,这些不利的因素主要有:1)经济过度依赖出口。

2)技术进步主要依赖进口。

3)环境污染、大量消耗资源。

4)高度腐败5)社会不平等比如马来西亚,自2011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之后,经济发展就停滞不前,甚至有时出现倒退,这么多年一直没有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还有很多国家甚至还没达到这一水平,就已经停滞不前了。

2、修昔底德陷阱修昔底德陷阱指的是一个新兴崛起的国家必定会挑战现有大国,而现有大国也会主动地采取手段应对这种威胁和挑战。

比如伯罗奔尼撒战争前的雅典和斯巴达、20世纪的德国和传统西方强国。

3、金德尔伯格陷阱金德尔伯格陷阱是由美国教授查尔斯·金德尔伯格提出来的,指的是全球权力转移的过程中,如果新兴大国不能够承担领导责任,则会导致全球公共产品短缺,进而造成全球经济混乱和安全失序。

就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代替英国成为世界实力最强的国家,但美国由于陷入经济危机,自顾不暇,没能接替英国的领导角色,结果导致全球经济衰退和世界大战。

4、塔西佗陷阱塔西佗陷阱指的是古罗马哲学家塔西佗的一种见解,他认为当政府不受欢迎的时候,好的政策和坏的政策都不会让人民相信,也就是当一个社会机构失去社会公信力的时候,那么它无论做什么事情或者发表什么言论都不会被人民信任,相反,都会被认为是做坏事、说假话。

五大失衡1、经济增长不能带来充分就业人力成本过高,企业为了提高利润,转而引入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实现自动化生产。

对于企业而言,自动化生产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对于工业化刚有起色的国家来说,这会导致就业市场失衡,不充分就业现象严重。

2、固定投资增长过快,而有效需求不足。

中国要高度警惕美国的五大陷阱

中国要高度警惕美国的五大陷阱

专家论坛FORUM19综合看近年美国对中国的打压,及将来的美中交往走势,笔者认为:中国必须要高度警惕美国针对中国的如下五大陷阱,如应对失当,中国将出现应对的重大方向性错误。

一、中美大国战略竞争舆论陷阱现在世界各种声音指中美在进行战略竞争。

但当今世界客观存在着的霸权与反霸权的矛盾斗争实质,却被美国包装出的中美大国战略竞争舆论所掩盖。

我们要防止掉入由美国所诱导的中美战略竞争舆论陷阱。

必须重点指出:第一,中国绝没有与中美争霸的战略,只有自身发展的战略。

党和国家各种重大会议均明确指出,中国要做好自己的事,这才是中国追求明天更好应对一切外部压力的核心之要。

第二,中国永远不争霸,永远不称霸,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这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其中应有之意。

第三,面对霸权主义,中国必须有斗争精神。

而目前中国对美国的斗争,只是因为被美国无理打压而见招拆招,这是反霸权的正当防卫,而不是为了争霸权。

第四,中国的经济体量变大,军队能力变强,综合国力不断壮大,全球影响力自然而然就大,这是国家健康发展的自然趋势,并不是为了与美国争霸而追求的。

中国的这种自身发展,不会阻碍别的国家正常发展,相反,更有利于与世界各国平等合作、共同进步,促进全球经济公平合理协调发展。

第五,美国把一切打压中国的行为、阻挠中国正常发展的行为都包装成中美大国竞争,把中国的一切正常发展以及与全世界的一切正常交往都归为中国要和美国争霸(即争当世界老大),这是一个极大的舆论陷阱。

美国对外宣扬所谓中美大国竞争,把一切中国的事都说成“不怀好意”,认为中国抓住一切机会跟美国搞竞争,是要争夺美国对世界的影响力领导力。

其目的,就是贼喊捉贼、强词夺理,把中国的正常发展,把中国维护正常发展、反对霸权打压的正义斗争,歪曲成争夺世界霸权、争当世界霸主,而以此对其他国家进行恐吓。

笔者认为:现在美国,感觉中国成了对其全球世界霸主地位构成威胁的最大竞争对手,故想尽各种办法打压中国。

知识科普:可恨的约瑟夫法则

知识科普:可恨的约瑟夫法则

知识科普:可恨的约瑟夫法则【修昔底德陷阱】“修昔底德陷阱”,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此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

修昔底德陷阱几乎已经被视为国际关系的“铁律”。

“修昔底德陷阱”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观点,这位历史学家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正如公元前5世纪希腊人和19世纪末德国人面临的情况一样。

这种挑战多数以战争告终。

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成就急剧崛起震惊了陆地强邦斯巴达。

双方之间的威胁和反威胁引发竞争,长达30年的战争结束后,两国均遭毁灭。

修昔底德总结说,“使得战争无可避免的原因是雅典日益壮大的力量,还有这种力量在斯巴达造成的恐惧”。

“修昔底德陷阱”翻译成当代语言就是: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来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古雅典与斯巴达:古雅典的迅速崛起震动了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老牌陆地强权斯巴达。

恐惧迫使斯巴达人做出反应。

威胁和反威胁催生了竞争,接着是对抗,最终酿成冲突。

长达30年的战争最终毁了这两个城邦。

英荷战争:17世纪至18世纪英国与荷兰断断续续打了4仗。

普法战争:1871-1870,普鲁士与法国开战。

日俄战争:1904 -1905 ,日本与俄国在中国东北进行的战争。

德国与世界大战:人们发现,自1500年以来,一个新崛起的大国挑战现存大国的案例一共有15例,其中发生战争的就有11例。

最显著的就是德国。

德国统一之后,取代了英国成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

在1914年和1939年,德国的侵略行为和英国的反应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

【塔西佗陷阱】“塔西佗陷阱”,得名于古罗马时代的历史学家塔西佗。

这一概念最初来自塔西佗所著的《塔西佗历史》,是塔西佗在评价一位罗马皇帝时所说的话:“一旦皇帝成了人们憎恨的对象,他做的好事和坏事就同样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厌恶。

甄别“四种思潮”,防止“四大陷阱”

甄别“四种思潮”,防止“四大陷阱”

甄别“四种思潮”,防止“四大陷阱”作者:彭国华来源:《文化软实力》2019年第04期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就进一步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作出了新的顶层设计,强调要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并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这一重大创新论断,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体制和机制,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参见: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91101(01).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

下面我想谈谈怎样守阵,如何甄别“四种思潮”,防止“四大陷阱”。

因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观点,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因此,必须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所出现的种种社会思潮进行深入的把握和科学的甄别。

当前,无论是在网络的虚拟空间和现实的世界,有四种社会思潮值得特别关注,分别是新自由主义、宪政民主论、“普世价值”论和历史虚无主义。

在这“四种思潮”中,新自由主义主要针对的是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宪政民主论主要针对的是我国的政治体制和政治制度,“普世价值”论和历史虚无主义主要针对的是我国的核心价值观以及历史文化。

这四者相互勾连,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合围的态势。

这四种思潮泛滥的结果可能产生“四大陷阱”,即“中等收入陷阱”“修昔底德陷阱”“西化分化陷阱”和“塔西佗陷阱”。

一、新自由主义与“中等收入陷阱”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贫富分化、腐败多发、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等局面,难以实现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转型升级。

破解“修昔底德陷阱”的黄金支撑力

破解“修昔底德陷阱”的黄金支撑力

32l,ll:\\I J.K'i专题活动破解“修昔底德陷阱”的黄金支撑力■文/北京黄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刘山恩我想把这个命题延伸为“漫谈未来十年中国藏金的国家战略意义及民生意义”,或者是“修昔底德陷阱”的挑战与中华民族藏金的意义。

“修昔底德陷阱”与黄金财富我们经常说我们正面临百年之大变局,但最根本的或最大的变化是,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我们由贫穷变为富裕。

从穷困变富裕,首先是我们现实的物质生活曰益丰富,同时在不经意之间也改变了我们的国际关系,使我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环境发生变化。

而国际关系之变包含着机遇与挑战两重性,最终结果是机遇大于挑战,还是挑战大于机遇?这决定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未来前途。

我国是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由贫穷变富裕则是对全球社会资源配置格局的调整,其影响是全球性的。

这已改变了当今全球的经济格局,也正在改变当今世界的政治与军事格局,这就是中国之变的世界意义。

人类历史表明:每一次国际关系的调整都会使世界进入一个不确定期。

未来的十年是黄金的十年,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关键十年,但未来十年并不只有阳光,还会伴有阴霾。

日益严峻复杂和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使我国发展面临“修昔底德陷阱”。

何为“修昔底德陷阱”?2012年,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副院长格雷厄姆・艾利森在他的研究中发现一种规律:历史新兴的国家总会是对守成大国形成挑战,而守成大国又总会是千方百计压制新兴国家,从而使新兴国家与守成大国的竞争矛盾加剧,甚至会导致战争发生。

艾利森对人专题活动I33类5()0年以来的历史研究表明,在这期间总计发生了16次新兴国家与守成大国之争,12次是以战争为解决矛盾的手段,只有四次是以非战争的手段解决的。

人们把这种历史现象被称之为“修昔底德陷阱”O1840年鸦片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我国从盛转衰的开始。

当年,中国经济总ht占全球的23%,1949年,这一比例下降到1%。

从此,中华民族开始走上了一个近二百年的图强之路。

“标准化”陷阱修昔底德陷阱

“标准化”陷阱修昔底德陷阱

《“标准化”陷阱:修昔底德陷阱》摘要:长期以来,美国的ANSI标准、日本的JIS标准、德国的DIN标准、英国的BS标准、法国的NF标准均已被世界公认为先进标准,并被众多的国家采用,“北京奥运”之前,西方刮起的“中国制造”有毒风,玩具、食品、牙膏等被纷纷召回,相关中资企业遭受重创,中国形象受损,当然,由于规则制定与解释主要掌握在西方大国手中,因此标准不仅可以当矛,也可以做盾,越来越多的标准成为西方大国限制“中国制造”进口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引言西方大国以不断强化的“国际标准”作为一种谋取垄断利益、获取“非价格竞争优势”的战略手段,努力维护他们作为国际标准先行者的利益。

西方:一切向我看齐标准制约市场。

标准在经济中的广泛应用应当是在西方工业革命之后。

标准化是工业化的基础,工业大生产分工体系需要严格的技术标准。

为保证世界市场有序运行,从技术层面看,就需要在国际贸易中制定一个为各方所能接受的游戏规则,这就是国际标准。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标准化一方面成为推动技术进步、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发展的有效工具,另一方面也成为西方大国谋取垄断利益的一种战略手段。

上世纪70年代,德国生产的磁带录音机在西欧市场一直处于垄断地位,德国利用标准问题极力阻止美国磁带录音机染指德国市场。

美国则采用迂回战术,使美国的磁带标准成为ISO国际标准,如此顺利闯入德国市场。

当今世界已进入由标准规范、制约市场的时代,控制国际标准是应对世界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开发新标准甚至比研发新产品、新专利更加重要。

一般而言,专利影响的只是一个或若干个企业,而标准影响甚至能决定一个企业的前途、行业的兴衰,甚至是一个国家的竞争力。

因此,西方大国、跨国公司和产业联盟都在不断开发新标准、竭力控制标准,想方设法把标准与专利捆绑在一起,而且是把尽可能多的专利技术嵌入标准之中,一旦某国某企业不得不采用该项标准,就必须向专利拥有者支付专利使用费,从而使标准制定者取得有利的市场竞争地位。

修昔底德陷阱的陷阱

修昔底德陷阱的陷阱

龙源期刊网 修昔底德陷阱的陷阱作者:来源:《进出口经理人》2015年第10期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访美第一天就接连出席了在西雅图举行的第3届中美省州长论坛以及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行的欢迎宴会,并分别发表了演讲。

习主席在演讲中提到“修昔底德陷阱”,指出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所谓“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这种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观点,修昔底德的观点翻译成中国人的老话就是“一山不能容二虎”。

信者有,不信者无。

今天提出“修昔底德陷阱”本身就是一个陷阱,意图误导中国和平发展的大方向,让中国用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无限的备战中,不但极大地限制未来的发展速度,而且最终更难逃修昔底德陷阱。

解决一山二虎的问题,还是要找到中美共同的利益,贸易与投资就是其中的关键之一。

国际贸易的发展,使中国成为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制造和加工基地,由此中国经济得以享有30年的快速发展。

美国重返亚洲,目的是遏制中国的崛起。

但是,中国不仅没有被遏制住,相反在世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在亚洲,中国与亚洲国家的经贸关系已经超越美国;在非洲,中非贸易关系发展迅速,2009年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在中东,中国正在代替美国成为该地区石油出口的主要国家;在中亚,通过上合组织,一个可能没有美国参与的欧亚大陆经济体正在显现;在欧洲,美国面对欧债危机,袖手旁观,无能为力,反而担心危机会拖累自己,而中国与欧洲国家的经贸关系不断发展,中国正在填补美国留下的空白。

在这种情况下,担心在所难免,但有人挑起修昔底德陷阱说,就别有用心了。

假如最终二虎难免一争,决定胜负的还是实力,国家的实力才是根本。

今天我们用和平发展的30年已经掌握了相当的实力,我们只有不断发展贸易和投资,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之剑。

美智库:中国需跨越四个陷阱

美智库:中国需跨越四个陷阱

龙源期刊网 美智库:中国需跨越四个陷阱作者:[美]黄彦中向阳/译来源:《公务员文萃》2018年第01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所做报告的主题是中国的民族复兴。

按照报告的构想,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将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领先的国家。

报告没有强调的一点是,中国成为世界领先国家不太可能一帆风顺。

为实现这些雄心勃勃的目标,中国必须跨越四个陷阱,即中等收入陷阱、塔西佗陷阱、修昔底德陷阱和金德伯格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收入水平到一定程度后止步不前,但又够不上发达经济体标准。

中国政府十分清楚这一挑战,如习近平早在2015年就承诺未来5年中国增长率不得低于6.5%。

他在此次中共十九大没有明确提出增长率,但据估计,中国的人均GDP要超过2万美元,以及2020—2035年期间维持至少5%的年增长率才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因此,GDP增长率今后可能仍是衡量地方官员政绩的一个指标。

与此同时,北京认识到一味强调经济增长的社会代价,正更加积极主动地推动其他发展目标,包括环保和扶贫。

地方官员察觉到中央政策的矛盾,在落实上或有所保留,导致中国可能沦为像墨西哥、巴西或阿根廷那样的明显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

塔西佗陷阱是一个中国人造的词,但它可能源自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

它指不论政府说什么、做什么,人们都认为是撒谎或坏事。

习近平主席本人曾用这个词强调政府保持公信力的重要性,否则“就会危及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为克服塔西佗陷阱,中国政府正努力增加透明度、改变政府—社会关系及更新其合法性基础。

修昔底德陷阱理论认为,一个崛起中的强国必然会挑战守成国家的霸主地位,后者对此的担心会引发竞争态势,最终导致对抗甚至战争。

为此,中国称其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不论发展到什么阶段”都不称霸或扩张。

哈佛大学的格雷厄姆·艾利森认为,“除非中国愿意压缩其雄心或华盛顿接受其成为太平洋第二,否则贸易冲突、网络攻击或海上意外随时可能升级为全面战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昔底德陷阱【试用期,警惕五大黑心陷阱】
当前,已经进入应届毕业生求职、签订劳动合同的高峰时段,而年终跳槽高峰后,不少职场人士的试用期也眼看就要结束。

除了努力工作以证明自己与工作岗位的匹配度外,面对用人单位屡屡设下的试用期“陷阱”,劳动者更要小心应对。

陷阱一:口头约定一“试”了之
某翻译中心聘用5 名员工作翻译员。

老板承诺试用3 个月,试用期月薪250 元(低于当地最低工资),试用期满正式录用,月工资不少于3000 元。

好诱人的高薪!5 个翻译员为了让老板满意,夜以继日地拼命工作。

在仅差10 天就试用期满的时候,老板突然以“不适宜在本公司工作”为由,将5 人全部辞退。

支招
我国劳动法第32 条规定,试用期内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不仅可以单方面无条件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而且无需提前30 天通知用人单位。

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辞退员工要有条件,即证明不符合单位的录用条件。

一旦员工在试用期内被辞退,可以通过劳动仲裁和诉讼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而且双方一旦发生争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3 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负有“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举证责任。

陷阱二:试用期没完没了
小罗说起她的“试用期”遭遇时,显得“很受伤”。

她应聘到市内一家化妆品公司,干了7 个多月,公司说她虽然干了这么长时间,但销售业绩达不到公司的要求,因此还得继续试用,直到公司认为合格才能转正。

她便咬着牙继续干,就这么又干了4 个月,公司还是不给她转正。

无奈之下,她只能另谋出路。

支招
法律规定,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 个月,且必须与所签劳动合同的期限相吻合。

具体的规定为:合同期不满6 个月,试用期不得超过15 日;合同期满6 个月、不满1 年的,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30 日;合同期满1 年不满2 年的,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0 日;合同期满2 年及以上的,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 个月。

有的用人单位会在双方约定的试用期快要结束时,以考察不全面等为由,再与员工续订一个试用期。

虽然两个试用期的期限都不高于法定期限,但是前后相加以后就大大超过了6 个月,这都是侵害劳动者利益的违法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试用期不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仅仅是“可以”约定。

超过法定期限后,视为试用期已经结束,被试用的员工已经转为正式员工,拥有相应的劳动权益。

陷阱三:以见习期代替试用期
毕业生小陈到一家房产中介公司应聘“高级物业顾问”。

公司没有与小陈签订试用合同,而是签了份见习合同,时间长达1 年。

支招
由于大学生对试用期和见习期的概念弄不清楚,有些用人单位就故意用见习期代替试用期,以此来变相延长试用期的期限。

其实,见习期和试用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 期限不同,见习期的期限一般在一年以上,长于试用期;
2. 适用对象不同,见习期专门适用于大中专毕业生,是对刚刚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在转为国家干部编制之前制定的考核期。

试用期则是针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约定的一种考核期限,是随着劳动法的实施而产生的;
3. 对双方约束力不同,见习期只对毕业生有约束力,若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在见习期内不合格,可以延长见习期或将其辞退;而试用期则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试用期内,若用人单位能够证明毕业生不符合其录用条件,可随时将其辞退,反过来若毕业生对用人单位不满意也可以随时辞职;
4. 法律效力不同,见习期是强制性的,毕业生必须经过见习期才能转正为国家干部编制,而试用期不具有强制性,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其长短或者有无。

因此,毕业生在签订就业协议时,必须搞清楚自己所适用的到底是见习期还是试用期,谨防上当。

陷阱四:试用期内不享受社会保险
小王应聘到某公司,试用期中上班第8 天因公受伤。

他找人事部门报销医疗费,人事经理却双手一摊,坚持说试用期内员工不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支招
目前,有少部分用人单位以试用期是考察期或者试用期内没有正式建立劳动关系为由,在试用期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如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等)。

劳动者依法享受社会
保险和福利待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试用期属劳动合同期内,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所享有的权利义务与试用期满后享有的权利义务是一致的。

因此,即使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也必须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员工在试用期内出现工伤,同样享受国家规定的各种工伤保险待遇,因工伤丧失部分或全部劳动能力者,可以享受伤残补助待遇。

即使有的老板不愿意与试用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事实劳动关系也同样受法律保护。

陷阱五:以试用合同代劳动合同
小胡在一家私企找到了工作,签约时发现,对方给他的是一份“试用期合同”,签订合同之后,小胡向他人咨询,才知道根本没有这种合同。

支招
所谓试用期合同,最大的好处就在于用人单位可以以此为借口规避用工义务。

事实上劳动部(1996)354 号《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试用期是劳动合同期限的组成部分,试用期生效之日就是劳动合同生效之日。

也就是说,不存在所谓的试用期合同,如果单位仅与新员工签订此类合同,则试用期合同就应被视为劳动合同。

这样也意味着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已默认了劳动关系的成立,双方应享有相应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

用人单位如果在该合同期限内将员工随意辞退,员工可以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为由要求其承担相应责任。

针对种种“试用期”陷阱,有关专家提供了四条建议:一是多了解相关法律知识,避免风险;二是试用期间要保留好相关证据,如试用期间的劳动合同、工资单、考勤表等能够证明自己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以及证明工作起始日期、工作内容等的证据;三是求职时要先
了解用人单位是否真有用人意向,不要被那些常年招人、常年换人的不法单位所蒙骗;四是一旦发现权益受到侵害,如不付报酬、薪金过低、工伤拒赔、违规延长试用期等,要及时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或提起仲裁,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