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全国自考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真题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201910真题(含解析)

2019年10月全国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试试题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晨报副刊》以连载的形式刊出的鲁迅小说是A.《阿Q正传》B.《铸剑》C.《彷徨》D.《狂人日记》【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阿Q正传》以连载的形式发表于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的《晨报副刊》,小说成功塑造了阿Q这一艺术典型。
P252.下列各项,关于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表述正确的是A.最早表现知识分子和产业工人具有共同命运的小说B.最早表现女性冲出家庭,实现婚姻自由的小说C.最早表现留学生活的小说D.最早表现北京市民日常生活的小说【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春风沉醉的晚上》写于1923年,是最早表现知识分子和产业工人具有共同命运的小说。
小说里的“我”和女工人陈二妹同住在贫民窟里,两人由相识、猜疑最后走向相互了解相互同情。
P343.小说《萧萧》描述的生活场景所在地城是A.东北农村B.江南农村C.湘西农村D.广州郊区【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萧萧》写于1929年,表现的是湖南湘西农村的生活场景。
小说塑造了萧萧这一悲剧的形象。
P524.小说《春蚕》揭示造成农村经济崩溃的根本原因是A.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压榨和盘剥B.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压垮民族工业经济C.民族资本家对农村自有经济的破坏D.农民自身的懒惰【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春蚕》反映了“一·二八”战争后江南农村经济凋敝、农民貧困化的现实,形象地揭示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压垮民族工业经济,是造成农村经济崩渍的根本原因。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1、下面各组字,含有指事字的有()A、牛相看亦B、山向伐牢C、水文漏从D、即字目取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下列各组字,形符全相同的有()A、神视福禄B、恭慢思慕C、然燕烹焉D、郎都陵阳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3、下列工具书,主要用于解释虚词的有()A、《古汉语常用字字典》B、《辞源》C、《汉语大l答案解析:暂无解析6、“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此句出自()A、《战国策。
苏秦连横约从》B、《战国策。
冯谖客孟尝君》C、《国语。
邵公谏厉王弭谤》D、《战国策。
郭隗说燕王求士》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7、“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此句出自()A、《左传。
公孙无知之乱》B、《左传。
子产说范宣子轻币》C、《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D、《左传。
齐桓公伐楚》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8、“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句话出自()A、《论语。
子路从而后》B、《论语。
阳货欲见孔子》C、《论语。
季氏将伐颛臾》D、《论语。
颜渊季路侍》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9、下面各句,没有使用共用这一修辞方式的是()A、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
B、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C、今君有区区之薛,而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D、宫中符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0、下面各句,“乘”用本义的是()A、(田单)使老弱女子乘城。
B、乘今之时,因天之助。
C、陈文子有马十乘。
D、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1、下面各句,“启”用本义的是()A、齐桓公并国二十,启地千里。
B、(共叔段)将袭郑,夫人将启之。
C、适启其口,匕首已陷于匈矣。
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卷答案

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卷答案1、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济南(jì)丧事(sāng)刮痧(shā)游目骋怀(chěng)(正确答案)B、私塾(shú)秩序(zhì)徘徊(pái)拥挤不堪(kān)C、旖旎(yǐ)淤泥(yū)吮吸(shǔn)面面相觑(qù)D、租赁(lìn)誊写(téng)打盹(dǔn)自惭形秽(huì)2、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嗜好shì厌恶èB、崇高chóng 熔化róng(正确答案)C、补偿chǎng结缘yuánD、包揽lǎn 苦难nán3、1希望别人原谅自己,可以说“请原谅”,也可以说“请包涵”。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1推销员、维修人员初次上门推销或提供服务时,除了自报单位、身份外,还要出示相关证件,以赢得客户的信任。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1《我的空中楼阁》中写道: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这句话是说小屋不仅仅是物,还是作者理想境界的化身,是作者快乐与幸福的源泉,寄托了作者热爱自己的小屋,热爱自由快乐的生活,保持独立的人格的思想感情。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单选题] *A、消灭逍遥销路烟硝火药B、水淀纱锭靛蓝皮开肉绽(正确答案)C、菱角丘陵凌晨绫罗绸缎D、飘飞漂泊剽悍虚无缥缈7、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上溯suò陶冶zhìB、卑鄙bì诸多zhūC、往哲zhé执著zhùD、奸诈zhà浩瀚hàn(正确答案)8、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的下一句是“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2020年10月全国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课程代码:005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重知识,重趣味,喜欢旁征博引、涉古论今的散文作家是()A.杨朔B.秦牧C.史铁生D.周涛2.诗歌《苹果树下》的主要艺术手法是()A.对比B.比喻C.衬托D.拟人3.下列属陈翔鹤创作的作品是()A.《挽歌》、《自祭文》B.《陶渊明写挽歌》、《挽歌》C.《陶渊明写挽歌》、《广陵散》D.《陶渊明写挽歌》、《自祭文》4.创作于“文革”时期,并曾以手抄本形式被秘密传诵的诗作是()A.绿原的《重读<圣经>》B.郭路生的《相信未来》C.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D.公刘的《哎,大森林》5.文章以“……一点偏见”起始,最后又以自己的“偏见”作结的作品是()A.《法门寺》B.《巩乃斯的马》C.《夜航船》D.《髻》6.《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刘世吾“就那么回事”的口头禅,主要说明他()A.自信B.能力强C.自以为看穿世事,不思进取D.看不惯社会上的许多现象7.《有赠》写于()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8.在对现实世界的感知和表达中,融入鲜明独特的个性,营构出独具魅力的感觉世界和意象世界的作家是()A.田汉B.高晓声C.莫言D.张贤亮9.小说《在山区收购站》主要揭示了()A.农村家庭矛盾B.农民利益和农村政策之间的矛盾C.农村个别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矛盾D.农村青、老两代人之间的矛盾10.“我爱在淡淡的太阳短命的日子,临窗把喜爱的工作静静做完”此句出自()1A.郭路生的《相信未来》B.曾卓的《有赠》C.冀氵方的《我》D.穆旦的《冬》11.“有客骑驴自长安来/背了一布袋的/骇人的意象”出自()A.《重读〈圣经〉》B.《岁月》C.《山民》D.《与李贺共饮》12.在小说《“锻炼锻炼”》中,“小腿疼”的主要性格特征是()A.刁滑B.阴毒C.泼蛮D.伶俐13.在《我》中,“我是我的矛/我也是我的盾/我的矛能刺穿我的盾/我的盾也可挫断我的矛”,这诗句所要表现的是()A.痛苦的情绪B.矛盾的心情C.受挫的心理D.直面人生的坦荡襟怀14.“经历的生活是如此漫长……而恰好就把我们这两代表亲拴在一根小小的文化绳子上,像两只可笑的蚂蚱,在崎岖的道路上作着一种逗人的跳跃”出自()A.《秦腔》B.《记波外翁》C.《太阳下的风景》D.《夜航船》15.小说《春天》中,在暴风雪之夜为保护马群而英勇殉职的人物是()A.驼背老人B.安巴·乌兰C.乔玛D.奶奶16.《我的第一个上级》中,集中刻画老田临危不惧,坚决果断地抗洪抢险的场景是在()A.防汛指挥部B.安乐庄C.海门村D.县医院17.下列属于话剧《关汉卿》中的一组人物是()A.朱廉秀王和卿白和甫马五爷B.关汉卿朱廉秀王子修阿合马C.朱廉秀白和甫王和卿顾充D.白和甫王和卿郝祯王著18.《茶花赋》中的“茶花”象征着()A.美好的童年B.热烈的爱情C.祖国的面貌D.战士的热血19.下列最能表述《黄鹂》主题意蕴的话是()A.凡事都有自己的极致B.审美,首先要有能够审美的眼睛C.景物一体,是写作散文的极致D.美在一定环境里才能发挥到极致20.《草木篇》中的“仙人掌”意象象征着()A.外丑内美B.耿直顽强C.清高孤傲D.不计名利21.以一把雨伞贯串始终,含蓄蕴藉,具有十分感人的艺术魅力的小说是()A.《陈奂生上城》B.《哦,香雪》C.《女房东》D.《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222.琦君的《髻》中母亲和姨娘间的关系最初是()A.同病相怜B.隔阂猜忌C.勾心斗角D.不共戴天23.下列作品中,主要反映知识分子生活的是()A.《春天》B.《下放记别》C.《受戒》D.《透明的红萝卜》24.话剧《茶馆》的结构方式是()A.冰糖葫芦式B.一人一事式C.人像展览式D.锁闭式25.小说《游园惊梦》以()A.窦夫人为视角B.钱夫人为视角C.程参谋为视角D.赖夫人为视角26.《邢老汉和狗的故事》中,邢老汉在“文化大革命”后期寂寞和凄凉中的惟一慰藉是()A.长烟锅 B.讨饭女人C.黄狗D.马车27.下列属于悼亡之作的是()A.《陶渊明写挽歌》B.《怀念萧珊》C.《太阳下的风景——沈从文与我》D.《青春之歌》28.“惊蛰一过,春寒加剧。
10月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部分真题答案

2019年10月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部分真题答案2019年10月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部分真题答案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
共12分) 26.《彷徨》【答案】《彷徨》是鲁迅在1924-1925年写的11篇小说。
主要以农民、农村妇女以及知识分子为题材的一部小说集。
作品整体上揭露了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吃人的主题,反映了农村妇女的悲剧命运以及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与道路。
同时从这些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性格的弱点,也提出了改造国民性的问题。
艺术风格上也呈现了多样化的特点,包括写作风格,包括抒情、讽刺、乡土等。
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情节上意蕴深刻,塑造人物上也具有典型性。
【考点】鲁迅27.赵树理方向【答案】即作家赵树理的小说创作中体现出来的迥异于40年代之前小说的一种新倾向。
赵树理方向"的核心内容是围绕一个革命文学要为群众服务和如何服务的问题,表现为以下三方面特征:(1)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爱憎分明的反映解放区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和斗争;(2)在艺术表达上运用群众口头语言,创造出生动活泼的农民喜闻乐见的好典型;(3)作家具有高度的革命功利主义和长期埋头苦干、实事求是的精神,能全心全意为工农大众服务。
28.寻根文学【答案】(1)开端:1985年韩少功《文化的“根”》;(2)主要作品:阿城《文化制约着人类》、郑万隆《我的根》、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寻根小说”得以形成。
它与诗歌及理论批评领域中的“寻根”倾向一起,构成了“寻根文学”。
(3)艺术特色:①现代意识关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②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的地域特点;③表现手段:中国传统文学手法,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方法丰富和加深作品意蕴。
【考点】新时期小说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
共32分。
29.简析周作人散文思想内容。
【答案】(1)批判死鬼的精神,警醒人们要认识到自己身上的“死鬼”精神,警惕各种历史沉渣的泛起;(2)抨击国民性的弱点;(3)宣扬一种隐逸的、逸乐的士大夫情趣。
10月全国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课程代码:0053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1. 《<书海夜航>二集序》中讲了一个关于僧人与士子对话的故事,这个故事原出于( )A.《书海夜航》B.《夜航船》C.《夜航集》D.《书海夜航》二集2. 小说《将军族》讲述了( )A.一对知识分子夫妇的殉情故事B.一对国民党将军夫妇的殉情故事C.一对小人物的殉情故事D.一对歌星的殉情故事3.“人还要有点儿东西,才叫活着。
”这句话出自小说( )A.《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B.《棋王》C.《受戒》D.《陶渊明写挽歌》4.小说《百合花》的时代背景是( )A.抗日战争时期B.红军长征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5 .在《春天》的首尾出现,并与青年马倌乔玛形成对照的人物形象是( )A.红花姑娘B.驼背老人C.奶奶D.安巴·乌兰6 .具有“诚”与“雅”完美结合的艺术特色的小说是( )A.《我的第一个上级》B.《红旗谱》C.《游园惊梦》D.《鲁鲁》7 .《拣麦穗》中“我”对卖灶糖的老汉的情感态度是( )A.反感B.冷漠C.依恋D.敬畏8 .《游园惊梦》中失意急怒之下而哑嗓的人物是( )A.钱夫人B.窦夫人C.赖夫人D.蒋碧月9 《陈毅市长》是一部( )A.三场话剧B.五场话剧1C.八场话剧D.十场话剧10.“芦花才吐新穗。
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
…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
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
”以这段景物描写结尾的作品是()A.《百合花》B.《受戒》C.《哦,香雪》D.《春天》11.《关汉卿》一剧中,被关汉卿怒斥为戏曲界“无耻的禽兽”的人物是( )A.郝祯B.何总管C.白和甫D.王和卿12.下列表述中,与散文《听听那冷雨》的语言特色不符..的是( )A.凝炼华丽,典雅而富于弹性B.巧妙地将古典语汇与白话融于一炉C.擅自叠字叠句,句子长短交错D.幽默风趣,庄谐结合13.下列表现出“对于淳朴的自然与意味收获的劳作的深情眷念,以及对于健康生命的一种由衷感恩之情”的诗歌是( )A.《双桅船》B.《草木篇》C.《麦地》D.《山民》14.下列作品集中,余秋雨创作的散文集是( )A.《朗润集》B.《山地笔记》C.《文化苦旅》D.《哈拉沙尔随笔》15.散文《秦腔》中被八百里秦川农民视为生命的“五大要素”,除了秦腔之外的四样是( )A.“西凤”白酒、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牛肉泡馍B.“西凤”白酒、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羊肉泡馍C.黄土高原、“西凤”白酒、大叶卷烟、羊肉泡馍D.西河大鼓、“西凤”白酒、大叶卷烟、牛肉泡馍16.散文《髻》中,最喜欢梳“螺丝髻儿”发型的是( )A.姨娘B.母亲C.我D.刘嫂17.下列有代表性的朦胧派诗人是( )A.流沙河B.余光中C.舒婷D.韩东18.“喊我,在海峡这边/喊我,在海峡那边”一句,出自()A.黄永玉的《太阳下的风景――沈从文与我》2B.洛夫的《与李贺共饮》C.余光中的《春天,遂想起》D.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19.七月派诗人冀访的《我》的创作年代是( )A.20世纪4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20.《慕尼黑》是( )A.一首描述并赞美自然风光的诗B.一首带有浓烈政治色彩的诗C.一首抒发文化乡愁的诗D.一篇游记21.在《青春之歌》中,林道静与余永泽初次相识是在( )A.北戴河的海边B.北京大学的校园里C.同流亡者一起过年的时候D.学联组织的学生集会上22.早年散文受过佛学思想影响的散文作家是()A.杨绛B.丰子恺C.唐弢D.秦牧23.《红旗谱》生动描写了中国农村三代农民不同的斗争道路和命运,其中第三代农民的代表是()A朱老忠 B.严老祥C.严运涛D.朱老明24.《哎,大森林》的情绪基调是( )A.喜悦B.冷漠C.激愤D.赞颂25.孙犁创作的长篇小说是( )A.《白洋淀纪事》B.《荷花淀》C.《风云初记》D.《铁木前传》26.《茶花赋》中,主人公认为最好看的茶花是( )A.大玛瑙B.雪狮子C.童子面D.大紫袍27.下列诗歌中,通过一系列象征性意象,表现出对时间无限性和生命有限性的哲理思考的作品是( )A.《有的人》B.《岁月》C.《冬》D.《相信未来》328.“我爱咱们的国家,可是谁爱我呢?”在《茶馆》中说出这句台词的人物是( )A.松二爷B.秦仲仪C.常四爷D.王利发29.以“早熟的枣子”为意象写了一首小诗又写了一篇散文的作家是( )A.琦君B.杨绛C.周涛D.牛汉30.散文《法门寺》中说:“我没有到过秦岭,更没有见过蓝关,我却仿佛看到了一个孤苦伶仃的老人,忠君遭贬,我不禁感到一阵凄凉。
2019年10月自考真题及答案-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课程代码00530)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晨报副刊》以连载的形式刊出的鲁迅小说是A.《阿Q正传》B. 《铸剑》C. 《彷徨》D.《狂人日记》2.下列各项,关于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表述正确的是A.最早表现知识分子和产业工人具有共同命运的小说B.最早表现女性冲出家庭,实现婚姻自由的小说C.最早表现留学生活的小说D.最早表现北京市民日常生活的小说3.小说《萧萧》描述的生活场景所在地域是A.东北农村B.江南农村C.湘西农村D.上海郊区4.小说《春蚕》揭示造成农村经济崩溃的根本原因是A.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压榨和盘剥B.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压垮民族工业经济C.民族资本家对农村自有经济的破坏D.农民自身的懒情5.被茅盾称赞为“冷静地请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的作家是A.废名B.路翎C.台静农D.叶圣陶6.小说《断魂枪》中,王三胜的性格特征是A.固步自封,偏执狭隘B.豪爽磊落,与时俱进C.争强好胜,目光短浅D.老成持重,处事周全7.小说《小城三月》中翠姨的性格特征是A.坚强、高洁,甘愿为追求真理和正义牺牲自己B.豁达、开明,积极追求新文化和新生活C.内向、压抑,有朦胧的个性觉醒意识D.爽朗、泼辣,为追求所爱而不计后果8.小说《金锁记》中曹七巧拒绝了姜季泽示爱的主要原因是A.担忧儿女受对方虐待B.害怕失去财产C.儿子长白反对D.女儿长安反对9.小说《荷花淀》的主要叙事线索是A.荷花淀村民们编席卖席的经历B.水生嫂们在抗战中成长的经历C.水生从恋爱到结婚的过程D.水生嫂从怀孕到生子的过程10.小说《绣枕》中冒着酷暑绣靠枕的人物是A.张妈B.吴妈C.大小姐D.小妞儿11. 小说《子夜》中吴荪甫这一人物形象的身份是A.封建地主B.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C.民族资本家D.买办资本家12.小说《山峡中》中魏大爷和夜猫子两个人物之间的关系是A.兄妹关系B.朋友关系C.父女关系D.爷孙关系13.诗歌《凤凰涅槃》中欢唱“和谐”、“自由”、“挚爱"的部分是A.“风凰更生歌”B. “凤歌”C.“凰歌”D.“群鸟歌”14. 被朱自清誉为“这不是‘恶之花’的赞颂,而是索性让‘丑恶’早些恶贯满盈,‘绝望’里才有希望”的诗歌是A.《白旗》B.《毒药》C.《采莲曲》D.《死水》15.诗歌《雨巷》的主要艺术手法是A.对比、夸张B.反讽、排比C.象征、反复D.反讽、拟人16.下列各项,对诗歌《再别康桥》理解正确的是A.通过对“疲倦的母亲”等意象的抒写,表达了忧伤的离别之情B.把气氛、感情、景象三者融合在一起。
(全新整理)10月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作家余光中属于【】A.蓝星诗社B.创世纪诗社C.七月派D.九叶诗派答案:A解析:考查对作家作品的了解。
2.虚拟的啤酒店主妇这一形象出自【】A.《慕尼黑》B.《与李贺共饮》C.《浮躁》D.《归来的歌》答案:A解析:虚拟的啤酒店主妇是艾青在《慕尼黑》中塑造的形象,故选A。
3.副标题为“纪念鲁迅有感”的作品是【】A.《风云初记》B.《父亲,树林和鸟》C.《有的人》D.《太阳下的风景》答案:C解析:识记内容。
4.《鲁鲁》中刻画小狗鲁鲁形象的主要手法是【】A.暗示B.比喻C.拟人D.夸张答案:C解析:作者以儿童的视角,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描绘了小狗与主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悲欢离合,故选C。
5.“他只是遗憾/他的祖先没有像他一样想过/不然,见到大海的该是他了。
”以此作为结尾的诗歌是【】A.骆一禾的《岁月》B.曾卓的《悬崖边的树》C.绿原的《重读〈圣经〉》D.韩东的《山民》答案:D解析:识记内容。
6.《哎,大森林》的情绪基调是【】A.喜悦B.冷漠C.激愤D.平静答案:C解析:诗人多处采用叠句式的手法,强化了作品的激愤意味,故选C。
7.台静农的《记波外翁》中波外翁的性格是【】A.孤傲嫉俗,重情义轻生死B.狂放不拘,目空一切C.唯唯诺诺,毫无主见D.随和质朴,热情开朗好动答案:A解析:作品中刻画了一个孤傲嫉俗、重情义气节而轻生死的旧时代文人形象,故选A。
8.小说《“锻炼锻炼”》在艺术上的特点是【】A.线索较多,但情节完整,结构精当B.叙事写人多用白描手法,注意刻画人物形象C.语言典雅洗练,幽默风趣D.积极探索心理描写的新方法答案:B解析:小说叙事写人多用白描,以人物自己的行动和对话来刻画形象,故选B。
9.《春天,遂想起》中,“江南”的象征含义不包括【】A.故乡记忆B.历代诗文典籍中的描述C.早年的刻骨铭心的爱情D.祖国大陆和传统文化答案:C解析:诗中“江南”的象征意味不仅有对故乡的回忆,对历代诗文典籍的描述,还象征着祖国大陆和传统文化,故选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意象的营造和象征手法:惊慌的鸽群、干裂的大地,表达内心的苦闷、焦渴。
(4)对比:故乡”雷声和雨声“和”雏鸭游牧在溪流间“景象的怀想,与北方的天候、景物形成鲜明对照,寄寓着作者对美的世界的渴望与追求。
【考点】《雨前》
【考点】屈原
世间只要有权门,一定有恶势力,有恶势力,就一定有二花脸,而且有二花脸艺术。我们只要取一种刊物,看他一个星期,就会发见他忽而怨恨春天,忽而颂扬战争,忽而译萧伯纳演说,忽而讲婚姻问题;但其间一定有时要慷慨激昂的表示对于国事的不满:这就是用出末一手来了。
这最末的一手,一面也在遮掩他并不是帮闲,然而小百姓是明白的,早已使他的类型在戏台上出现了。
这最末的一手,是二丑的特色。因为他没有义仆的愚笨,也没有恶仆的简单,他是智识阶级。他明知道自己所靠的是冰山,一定不能长久,他将来还要到别家帮闲,所以当受着豢养,分着余炎的时候,也得装着和这贵公子并非一伙。
二丑们编出来的戏本上,当然没有这一种脚色的,他那里肯;小丑,即花花公子们编出来的戏本,也不会有,因为他们只看见一面,想不到的。这二花脸,乃是小百姓看透了这一种人,提出精华来,制定了的脚色。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36.简析《在其香居茶馆里》的讽刺艺术。
【答案】
(1)构思精巧,采用抖包袱的喜剧性手法。小说结尾处明暗汇集,把故事推向高潮,出人意料又突显主题,具有喜剧效果,加强了全篇的讽刺力度,讽刺了人物的可笑、制度的腐败。
(2)重在白描,冷峻的笔调不动声色,让人物自身的言行与社会环境之间构成矛盾以显示其荒唐可笑,达到讽刺的效果。
五、阅读分析题:本题20分。
【题干】阅读鲁迅《二丑艺术》,结合作品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评论文章。
(附《二丑艺术》原文)
要求:
(1)简要阐述作品的主题思想。
(2)简要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3)观点鲜明、分析细致、条理清楚、语言通顺、书写整洁。
义仆是老生扮的,先以谏诤,终以殉主;恶仆是小丑扮的,只会作恶,到底灭亡。而二丑的本领却不同,他有点上等人模样,也懂些琴棋书画,也来得行令猜谜,但倚靠的是权门,凌蔑的是百姓,有谁被压迫了,他就来冷笑几声,畅快一下,有谁被陷害了,他又去吓唬一下,吆喝几声。不过他的态度又并不常常如此的,大抵一面又回过脸来,向台下的看客指出他公子的缺点,摇着头装起鬼脸道:你看这家伙,这回可要倒楣哩!
六月十五日。
【答案】
主题思想
(1)文章从浙东戏班中的丑角"二花脸"这个小事谈起。鲁迅把"二花脸"说为"二丑",先是说明了"二丑"与小丑的不同,身份比小丑高,性格却比小丑坏。然后用主要的笔墨,进一步描绘了"二丑"的独特本领:他有点上等人模样,也懂些琴棋书画,也来得行令猜谜,但倚靠的是权门,凌蔑的是百姓。进而对"二丑"的"最末一手"的分析,指出这是"二丑的特色"。
【考点】《断章》
38.简析《鹰之歌》中”鹰“的形象。
【答案】
(1)象征着作者为革命献身的女友,象征一切敢于同旧世界顽强抗争的英勇战士。
(2)突出了鹰的行为与精神,象征着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也是在暗夜里追求光明的革命者的写照。
【考点】《鹰之歌》
39.简析《屈原》中婵娟的形象。
【答案】
(1)婵娟是作者虚构的人物。是屈原的侍女,她深明大义,爱憎分明,她热爱屈原,敬仰屈原的品德,遵照屈原的教导做人;她蔑视世俗的荣华富贵,具有不畏权贵的骨气和敢于斗争的勇气。在屈原遭到陷害的关键时刻,她始终和屈原站在一起,同***势力作斗争。她不幸误服了南后阴谋杀害屈原的毒酒,但她却感到莫大的安慰,因为她把为救屈原而死看作是为祖国献出生命,看作自己毕生最高的理想。
(2)作者以戏中"二丑",隐喻讽刺当下文人--受豢养的"智识阶级"扮演的权势者"帮闲"的脚色。对帮闲文人的办杂志,出期刊,怎样用出"最末一手"来遮掩他"并不是帮闲"的"二丑艺术"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将戏台上的群众创造与生活中的丑恶存在,戏剧中的"二花脸"脚色和现实里的"二丑艺术",紧密连在一起,亦戏亦真,丝环相扣,由远及近,步步紧逼,使读者在接受中,不但醒悟与洞彻,而且获得艺术上的一种审美的感受。
【考点】《在其香居茶馆里》
37.简析《断章》的主题。
【答案】
(1)诗歌表达了一种相对、平衡的观念:人可以看”风景“,也可能成为”风景“的一部分而被别人观赏,”你“”我“的形象在对方的眼中和梦里互换。
(2)表现诗人对宇宙万物息息相关、互为依存的关系的一种哲理性的思考,包含着深刻的人生体验,因而词约义丰,令人回味无穷。
艺术特点
()构思精巧。从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物出发,于人们从不关注处,洞幽发微,别寓深意。
(2)将”二丑“这个角色上升到一种普遍性的艺术类型,分析了"二丑艺术"产生的必然性与现实的存在形态,具有一种更大的社会批判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3)文字凝练,结构谨严。在看似无关的想象与敷衍中,达到"引而不发"的犀利的批判效果。
(2)表现久旱盼甘霖的强烈渴求的同时,伴随着一种无法消除的焦虑难忍和空虚彷徨,这是身处在社会大动荡中的作者自己真实的心理写照。
(3)以密云不雨的沉闷压抑的气候影射现实社会。寄情于景,委婉曲折地抒写了既对***现实不满、失望,又没有找到出路的那种忧郁伤感的情绪。
艺术特色:
(1)善用色彩的辞藻,呈现思情。“油绿的枝叶”“青青的草“南方的鲜亮色彩和北方雨前的灰暗。
(2)是道义美的化身,是屈原高洁精神的另一体现。作者把婵娟作为屈原形象的补充和烘托,力求以婵娟的诗魂来展现屈原辞赋的精神,婵娟的思想品德,是屈原精神的继承,屈原精神的活化。
四、论述题:本题12分。
40.分析《雨前》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答案】思想情绪
(1)通过对雨前的种种自然景象的传神描写,将复杂沉郁的感情融入景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