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的计算方法
胰岛素计算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维持在3.3~6.1mmol/L(60~110mg/dl),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一般在10.0mmol/L(180mg/dl)以下,最多也不超过11.1mmol/L(200 mg/dl),餐后2小时又回到7.8mmol/L(140 mg/dl)。
胰岛素怎样计算用量(一)怎样估算其初始用量:糖尿病患者在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一律采用短效胰岛素。
而且,一定在饮食与运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依下列方法估算初始用量,而后再依病情监测结果调整。
1、按空腹血糖估算:每日胰岛素用量(μ)=[空腹血糖(mg/dl)-100]x10x体重(公斤)x0.6÷1000÷2100为血糖正常值;x 10换算每升体液中高于正常血糖量;x 0.6是全身体液量为60%;÷1000是将血糖mg换算为克;÷2是2克血糖使用1μ胰岛素。
为避免低血糖,实际用其1/2--1/3量。
2、按24小时尿糖估算:病情轻,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正常者,按每2克尿糖给1μ胰岛素。
3、按体重计算:血糖高,病情重,0.5--0.8μ/kg;病情轻,0.4--0.5μ/kg;病情重,应激状态,不应超过1.0μ/kg。
4、按4次尿糖估算: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基本正常,按每餐前尿糖定性"+"多少估算。
一般一个"+"需4μ胰岛素。
5、综合估算:体内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因素较多,个体差异较大,上述计算未必符合实际,故应综合病情、血糖与尿糖情况,先给一定的安全量,然后依病情变化逐步调整。
(二)怎样分配胰岛素用量按上述估算的情况,每日三餐前15--30分钟注射,以早餐前>晚餐前>午餐前的用量来分配。
由于早餐前体内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较多,故胰岛素用量宜大一些;而一般短效胰岛素作用高峰时间2--4小时,因此午餐前用量最小;多数病人睡前不再用胰岛素,至次日晨再用,故晚餐前又比午餐前要用量大。
胰岛素的计算

胰岛素用量计算方法胰岛素用量计算方法正常人的空腹血糖维持在3.3~6.1mmol/L(60~110mg/dl),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一般在10.0mmol/L (180mg/dl)以下,最多也不超过11.1mmol/L(200 mg/dl),餐后2小时又回到7.8mmol/L(140 mg/dl)。
胰岛素怎样计算用量(一)怎样估算其初始用量:糖尿病患者在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一律采用短效胰岛素。
而且,一定在饮食与运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依下列方法估算初始用量,而后再依病情监测结果调整。
1、按空腹血糖估算:每日胰岛素用量(μ)=[空腹血糖(mg/dl)-100]x10x体重(公斤)x0.6÷1000÷2100为血糖正常值;x 10换算每升体液中高于正常血糖量;x 0.6是全身体液量为60%;÷1000是将血糖mg换算为克;÷2是2克血糖使用1μ胰岛素。
为避免低血糖,实际用其1/2--1/3量。
2、按24小时尿糖估算:病情轻,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正常者,按每2克尿糖给1μ胰岛素。
3、按体重计算:血糖高,病情重,0.5--0.8μ/kg;病情轻,0.4--0.5μ/kg;病情重,应激状态,不应超过1.0μ/kg。
4、按4次尿糖估算: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基本正常,按每餐前尿糖定性"+"多少估算。
一般一个"+"需4μ胰岛素。
5、综合估算:体内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因素较多,个体差异较大,上述计算未必符合实际,故应综合病情、血糖与尿糖情况,先给一定的安全量,然后依病情变化逐步调整。
(二)怎样分配胰岛素用量按上述估算的情况,每日三餐前15--30分钟注射,以早餐前>晚餐前>午餐前的用量来分配。
由于早餐前体内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较多,故胰岛素用量宜大一些;而一般短效胰岛素作用高峰时间2--4小时,因此午餐前用量最小;多数病人睡前不再用胰岛素,至次日晨再用,故晚餐前又比午餐前要用量大。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用量计算方法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用量计算方法一、每日胰岛素用量:1、按空腹血糖估算:u=空腹血糖mmol/L×18-100×10×体重公斤×÷1000÷218为mmoil转为mg/dl的系数,100为血糖正常值mg/dl,×100为mmol转为m g/di的系数 ,×10换算每升体液中高于正常血糖量,×是指全身体液量为60%, ÷1000是将血糖mg换算为克,÷2是指2克血糖使用1u胰岛素,为避免低血糖,实际用其1/2至1/3量;简化公式:每日胰岛素用量μ=FBS克数-×2~3×体重Kg数例1 FBS300mg/dl克,体重50Kg,计算结果为每日量20~30单位;为避免低血糖,实际用其1/2--1/3量;粗略公式:空腹血糖mmol/L×=日胰岛素量;空腹血糖mg/dl÷10=日胰岛素量;2、按24小时尿糖估算:病情轻,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阀正常者,按每2克尿糖给1u胰岛素;3、按体重计算:血糖高、病情重,-/kg公斤;病情轻,-/kg公斤;病情重,应激状况,不应超过/公斤;4、按4次尿糖计算: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阀基本正常,按每餐前尿糖定性“+”多少估算,一般一个“+”需用4u胰岛素;5、综合估算:人体内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因素较多,个体差异较大,上述计算未必符合实际;故应综合病情、血糖与尿糖情况,先给一定的安全量,再依病情变化逐步调整;二、怎样分配胰岛素用量:根据上述估算,每日三餐前15-30分钟注射,以“早餐前>晚餐前>午餐前”的用量分配; 早餐前体内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较多,胰岛素用量宜大一些; 短效胰岛素作用高峰时间为2-4小时,午餐前胰岛素用量最小; 如果睡前不用胰岛素晚餐至次日晨再用,晚餐前胰岛素用量应比午餐前大; 如果睡前要用胰岛素,则晚餐前胰岛素用量要减少,睡前用量更少,以防夜间低血糖;三、怎样调整胰岛素剂量:在初始估算用量观察2-3天后,根据病情、血糖、尿糖进一步调节胰岛素用量;1、根据4次尿糖定性调整:只适应于无条件测血糖且肾糖阀正常者依据前3-4天的4次尿糖定性进行调整:早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午餐前尿糖,午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晚餐前尿糖,晚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睡前或次日晨尿糖或当日晨尿糖;2、根据血糖调整:糖尿病人,尤其是Ⅰ型糖尿病及肾糖阀不正常的病人,应根据三餐前与睡前的血糖值调整胰岛素用量; 从短效胰岛素变为30R胰岛素的剂量计算:日总剂量不变,将2/3的日剂量放在早餐前,1/3的日剂量放在晚餐前;。
胰岛素用量计算

胰岛素用量计算糖尿病患者在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一律采用短效胰岛素。
而且,一定在饮食与运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依下列方法估算初始用量,而后再依病情监测结果调整。
1、按空腹血糖估算:每日胰岛素用量(μ)=[空腹血糖(mmol/L)*18-100]*10*体重(公斤)*0.6÷1000÷2100为血糖正常值(mg/dl);*18为mmol转为mg/dl的系数;x10换算每升体液中高于正常血糖量;x0.6是全身体液量为60%;÷1000是将血糖mg换算为克;÷2是2克血糖使用1μ胰岛素。
为避免低血糖,实际用其1/2--1/3量。
2、按24小时尿糖估算:病情轻,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正常者,按每2克尿糖给1μ胰岛素。
3、按体重计算:血糖高,病情重,0.5--0.8μ/kg;病情轻,0.4--0.5μ/kg;病情重,应激状态,不应超过1.0μ/kg。
4、按4次尿糖估算: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基本正常,按每餐前尿糖定性"+"多少估算。
一般一个"+"需4μ胰岛素。
5、综合估算:体内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因素较多,个体差异较大,上述计算未必符合实际,故应综合病情、血糖与尿糖情况,先给一定的安全量,然后依病情变化逐步调整。
(二)怎样分配胰岛素用量按上述估算的情况,每日三餐前15--30分钟注射,以早餐前>晚餐前>午餐前的用量来分配。
由于早餐前体内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较多,故胰岛素用量宜大一些;而一般短效胰岛素作用高峰时间2--4小时,因此午餐前用量最小;多数病人睡前不再用胰岛素,至次日晨再用,故晚餐前又比午餐前要用量大。
如睡前还用一次,则晚餐前要减少,而睡前的用量更少,以防夜间低血糖。
(三)怎样调整胰岛素剂量在初始估算用量观察2--3天后,根据病情、血糖、尿糖来进一步调节用量。
1、据4次尿糖定性调整:只适用于无条件测血糖且肾糖阈正常的病人。
胰岛素的补液用量计算公式

胰岛素的补液用量计算公式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激素,它在调节血糖水平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胰岛素的补液用量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着血糖的控制和病情的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胰岛素的补液用量计算公式,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胰岛素知识。
胰岛素的单位是国际单位(IU),而不是毫克(mg)或微克(μg)。
胰岛素的浓度通常以每毫升(ml)为单位,例如100单位/毫升(U/ml)。
在计算胰岛素的补液用量时,我们需要知道患者的血糖水平、胰岛素的浓度和个体的胰岛素敏感度。
胰岛素的补液用量计算公式如下:补液用量(单位)=(目标血糖-当前血糖)/胰岛素敏感度。
在这个公式中,目标血糖是我们希望达到的血糖水平,当前血糖是患者目前的血糖水平,胰岛素敏感度是一个人对胰岛素的反应程度。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目标血糖和胰岛素敏感度。
一般来说,目标血糖水平应该在4-7mmol/L(70-130mg/dl)之间,而胰岛素敏感度则可以通过临床实验来确定。
另外,我们还需要考虑胰岛素的吸收速度和持续时间。
不同类型的胰岛素有不同的吸收速度和持续时间,这也会影响补液用量的计算。
一般来说,快速作用的胰岛素在进餐前使用,而长效的胰岛素则可以用于夜间或无规律饮食的情况。
除了胰岛素的补液用量计算公式,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其他的因素。
例如,患者是否同时患有其他疾病,是否正在服用其他药物,以及是否有特殊的饮食习惯等等。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胰岛素的使用和补液用量的计算。
总的来说,胰岛素的补液用量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和胰岛素的特性。
通过合理的计算和使用,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了解胰岛素的补液用量计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胰岛素,提高对糖尿病的管理水平。
胰岛素怎样计算用量

胰岛素怎样计算用量胰岛素怎样计算用量(一)怎样估算其初始用量:糖尿病患者在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一律采用短效胰岛素。
而且,一定在饮食与运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依下列方法估算初始用量,而后再依病情监测结果调整。
1、按空腹血糖估算:每日胰岛素用量(μ)=[空腹血糖(mg/dl)-100]x10x体重(公斤)x0.6÷1000÷2100为血糖正常值;x 10换算每升体液中高于正常血糖量;x 0.6是全身体液量为60%;÷1000是将血糖mg换算为克;÷2是2克血糖使用1μ胰岛素。
为避免低血糖,实际用其1/2--1/3量。
2、按24小时尿糖估算:病情轻,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正常者,按每2克尿糖给1μ胰岛素。
3、按体重计算:血糖高,病情重,0.5--0.8μ/kg;病情轻,0.4--0.5μ/kg;病情重,应激状态,不应超过1.0μ/kg。
4、按4次尿糖估算: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基本正常,按每餐前尿糖定性"+"多少估算。
一般一个"+"需4μ胰岛素。
5、综合估算:体内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因素较多,个体差异较大,上述计算未必符合实际,故应综合病情、血糖与尿糖情况,先给一定的安全量,然后依病情变化逐步调整。
(二)怎样分配胰岛素用量按上述估算的情况,每日三餐前15--30分钟注射,以早餐前>晚餐前>午餐前的用量来分配。
由于早餐前体内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较多,故胰岛素用量宜大一些;而一般短效胰岛素作用高峰时间2--4小时,因此午餐前用量最小;多数病人睡前不再用胰岛素,至次日晨再用,故晚餐前又比午餐前要用量大。
如睡前还用一次,则晚餐前要减少,而睡前的用量更少,以防夜间低血糖。
(三)怎样调整胰岛素剂量在初始估算用量观察2--3天后,根据病情、血糖、尿糖来进一步调节用量。
1、据4次尿糖定性调整:只适用于无条件测血糖且肾糖阈正常的病人。
依据前3--4天的4次尿糖定性进行调整:早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午餐前尿糖,午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晚餐前尿糖,晚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睡前或次日晨尿(包括当天晨尿)。
胰岛素的计算

胰岛素怎样计算用量正常人的空腹血糖维持在3.3~6.1mmol/L(60~110mg/dl),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一般在10.0mmol/L(180mg/dl)以下,最多也不超过11.1mmol/L(200 mg/dl),餐后2小时又回到7.8mmol/L(140 mg/dl)。
胰岛素怎样计算用量(一)怎样估算其初始用量:糖尿病患者在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一律采用短效胰岛素。
而且,一定在饮食与运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依下列方法估算初始用量,而后再依病情监测结果调整。
1、按空腹血糖估算:每日胰岛素用量(μ)=[空腹血糖(mg/dl)-100]x10x体重(公斤)x0.6÷1000÷2100为血糖正常值;x 10换算每升体液中高于正常血糖量;x 0.6是全身体液量为60%;÷1000是将血糖mg换算为克;÷2是2克血糖使用1μ胰岛素。
为避免低血糖,实际用其1/2--1/3量。
2、按24小时尿糖估算:病情轻,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正常者,按每2克尿糖给1μ胰岛素。
3、按体重计算:血糖高,病情重,0.5--0.8μ/kg;病情轻,0.4--0.5μ/kg;病情重,应激状态,不应超过1.0μ/kg。
4、按4次尿糖估算: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基本正常,按每餐前尿糖定性"+"多少估算。
一般一个"+"需4μ胰岛素。
5、综合估算:体内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因素较多,个体差异较大,上述计算未必符合实际,故应综合病情、血糖与尿糖情况,先给一定的安全量,然后依病情变化逐步调整。
(二)怎样分配胰岛素用量按上述估算的情况,每日三餐前15--30分钟注射,以早餐前>晚餐前>午餐前的用量来分配。
由于早餐前体内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较多,故胰岛素用量宜大一些;而一般短效胰岛素作用高峰时间2--4小时,因此午餐前用量最小;多数病人睡前不再用胰岛素,至次日晨再用,故晚餐前又比午餐前要用量大。
胰岛素抵抗指数的计算方法

胰岛素抵抗指数的计算方法是通过测量空腹胰岛素水平和空腹血糖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程度。
具体公式为:胰岛素抵抗指数= 胰岛素水平(mU/L)×18 / 血糖水平(mmol/L)。
其中,胰岛素水平可以通过化学发光法或电化学发光法等测定,空腹血糖水平通常采用血糖仪进行检测。
通过了解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
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其调节血糖和能量代谢的作用。
这种抵抗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其他疾病引起的。
对于糖尿病患者,了解胰岛素抵抗指数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病情和治疗方案的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心理支持等。
药物治疗包括使用胰岛素增敏剂(如噻唑烷酮类化合物)和针对糖尿病的其他药物。
同时,糖尿病患者也需要关注饮食和运动等生活方式因素对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合理的饮食可以降低血脂、控制血糖和改善身体组成,而适当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加能量消耗、提高心肺功能和减少炎症反应。
此外,保持积极的心态、充足的睡眠和避免不良的应激和压力也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糖尿病风险的重要因素。
总之,了解胰岛素抵抗指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案的效果,从而更好地管理和预防这些疾病。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也需要关注患者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维持在3.3~6.1mmol/L(60~110mg/dl),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一般在10.0mmol/L(180mg/dl)以下,最多也不超过11.1mmol/L(200 mg/dl),餐后2小时又回到7.8mmol/L(140 mg/dl)。
胰岛素怎样计算用量(一)怎样估算其初始用量:糖尿病患者在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时,一律采用短效胰岛素。
而且,一定在饮食与运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依下列方法估算初始用量,而后再依病情监测结果调整。
1、按空腹血糖估算:每日胰岛素用量(μ)=[空腹血糖(mg/dl)-100]x10x体重(公斤)x0.6÷1000÷2100为血糖正常值;x 10换算每升体液中高于正常血糖量;x 0.6是全身体液量为60%;÷1000是将血糖mg换算为克;÷2是2克血糖使用1μ胰岛素。
为避免低血糖,实际用其1/2--1/3量。
2、按24小时尿糖估算:病情轻,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正常者,按每2克尿糖给1μ胰岛素。
3、按体重计算:血糖高,病情重,0.5--0.8μ/kg;病情轻,0.4--0.5μ/kg;病情重,应激状态,不应超过1.0μ/kg。
4、按4次尿糖估算: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阈基本正常,按每餐前尿糖定性"+"多少估算。
一般一个"+"需4μ胰岛素。
5、综合估算:体内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因素较多,个体差异较大,上述计算未必符合实际,故应综合病情、血糖与尿糖情况,先给一定的安全量,然后依病情变化逐步调整。
(二)怎样分配胰岛素用量按上述估算的情况,每日三餐前15--30分钟注射,以早餐前>晚餐前>午餐前的用量来分配。
由于早餐前体内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较多,故胰岛素用量宜大一些;而一般短效胰岛素作用高峰时间2--4小时,因此午餐前用量最小;多数病人睡前不再用胰岛素,至次日晨再用,故晚餐前又比午餐前要用量大。
如睡前还用一次,则晚餐前要减少,而睡前的用量更少,以防夜间低血糖。
(三)怎样调整胰岛素剂量在初始估算用量观察2--3天后,根据病情、血糖、尿糖来进一步调节用量。
1、据4次尿糖定性调整:只适用于无条件测血糖且肾糖阈正常的病人。
依据前3--4天的4次尿糖定性进行调整:早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午餐前尿糖,午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晚餐前尿糖,晚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睡前或次日晨尿(包括当天晨尿)。
2、根据血糖调整:糖尿病人,尤其是I型糖尿病及肾糖阈不正常的病人,应根据三餐前与睡前的血糖值来调整胰岛素用量,详见下表:血糖值(mmol/l)mg/dl 餐前胰岛素增量其它处理<2.8 <50 减少2--3μ立即进餐2.8--3.9 50--70 减少1--2μ3.9--7.2 70--130 原剂量7.2--8.3 130--150 加1μ8.3--11.1 150--200 加2μ11.1--13.9 200--250 加3μ13.9--16.6 250--300 加4--6μ16.6--19.4 300--350 加8--10 μ餐前活动量增加减1--2μ或加餐加餐前活动量减少加1--2μ一.胰岛素泵用泵前的准备:了解病史糖尿病史、胰岛素用量史、既往病史、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肥胖程度等。
改用短、超短效胰岛素:在18-72小时使用中长效胰岛素者,改用短效多次胰岛素注射,血糖不稳定者尽快用泵。
胰岛素准备:提前6小时将胰岛素置于常温下。
设立程序:设置泵的基础量与大剂量、时钟等相关数据。
盛装胰岛素:并确定能正常释放。
皮肤处理安装:避开脐部及腰带部位。
二.设置泵的胰岛素用量1.初始用泵的胰岛素使用量开始胰岛素泵治疗之前最重要的事就是确定自己全天需要多少剂量的胰岛素,即每日胰岛素总量。
● 计算依据:根据泵治疗前胰岛素剂量及患者血糖情况计算2.根据患者情况与实际体重决定胰岛素泵开始的剂量(使用于从未注射过胰岛素的患者)三.基础率与大剂量的设置正常人胰岛分泌胰岛素是以基础分泌与进食后高分泌两部分组成,其中基础分泌占全天分泌总量的50%(40%—60%),进食后分泌的胰岛素也大约占50%(40%—60%)。
胰岛素泵最大限度的模拟了人体胰腺的生理分泌方式,它将人体胰腺的基础分泌与进食后的分泌的胰岛素分别设计到了泵当中。
它们分别是基础量与餐前大剂量。
(一)基础量:是泵特有的模拟人非进食状态下胰岛素的给药方式。
1 基础量的计算2 如何在泵上设置基础量3 泵的基础量设置正确与否要经过检测,其检测分以下四段时间进行:a 入睡后—清晨起床(睡前不加餐,空腹过夜)b 起床后---午餐前(不吃早餐)c 午餐前---晚餐前(不吃午餐)d 晚餐---睡前(不吃晚餐)4 基础量设置正确的标准:a.空腹血糖5.6—7.2mmol/lb.没有低血糖c 任何一餐不吃的数小时内血糖平稳或仅有轻微地下降,其幅度≦30%或≦1.7mmol/l。
5 基础量太多的标志:不吃饭血糖会降低在没有增加运动量的情况下经常要加餐,否则会出现低血糖半夜低血糖早餐前低血糖白天低血糖6 基础量太少的标志不吃饭血糖也会升高基本都是高血糖经常要增加餐前大剂量或补充大剂量来纠正高血糖7 调整基础量的原则基础率的调整应在血糖波动之前2—3小时(短效胰岛素)或1小时(超短效胰岛素)每次调整基础率应增加或减少0.1u/小时(尤其对1型病人)比如:患者(使用短效胰岛素)血糖在临晨1点开始下降,这时应该在10点和11点开始设置一个较低的基础率,这个基础率按照每小时降低0.1U逐步达到目标。
60%患者会出现黎明现象,若有该现象时,可将基础量加倍,特别是5am—7am临床上基础率常从3-5段开始(二)大剂量:胰岛素泵对B细胞进食后快速大量分泌胰岛素的模拟。
这就是在进食前基础量不断输入的情况下,通过胰岛素泵上的按键再追加注入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我们将它叫做大剂量。
大剂量的计算餐前大剂量的总和等于全天胰岛素总剂量的50%总餐前大剂量=1日总量×50%● 方法A 根据每餐的进餐量进行分配早餐前大剂量=1日总量×20%中餐前大剂量=1日总量×15%晚餐前大剂量=1日总量×15%● 方法B 根据碳水化合物计算由于个体的胰岛素敏感性不同,大约每12-15克碳水化合物需要1单位胰岛素,体重大的人需要量大。
判断餐前追加剂量是否合适与安全的根据:采用短效胰岛素治疗者以餐后4-5小时血糖恢复至餐前目标血糖范围或较目标血糖略高30mg/dl(1.7mmol/l)为宜。
采用超短效胰岛素治疗的者以餐后3—3.5小时血糖恢复至餐前目标血糖范围或较目标血糖略高30mg/dl(1.7mmol/l)为宜。
四、安装与开启胰岛素泵(一)步骤第一步:装入电池。
第二步:开机第三步:设置时钟第四步:抽取胰岛素并充满泵专用储药器。
第五步:将储药器装入泵内----安装储药器。
第六步:将储药器连接上输导管。
第七步:设置基础量(通常由医生决定),设置餐前大剂量。
第八步:充注输注导管第九步:“埋置针头” 消毒皮肤(选择注射部位:腹部:胰岛素吸收最快,更具有可预测性,受活动的影响较少部位的更换:其它可选择的部位包括臀部、大腿外侧上部、上臂,距离前一个部位3 - 5cm)将导管前端的针刺入皮下并用黏胶膜固定。
(二)胰岛素泵安装注意事项(以下安装注意事项仅限于个人的自行安装耗材)购买胰岛素泵后就需要进行安装,虽然每一种胰岛素泵耗材的安装步骤大同小异,但是有一点它们是共同的,就是在每一次的重新装药更换注射部位时均需要注意如下几点,下面逐一对以下几点进行依次说明:1、安装前的血糖检测:这一点在这里我不必过多的阐述,但是此时的血糖检测是为了在你更换部位及更换耗材后确定你是否应该适当的追加胰岛素的数量。
2、安装时储液器的排气及耗材管道的打通:因为胰岛素泵需使用储液器提前存储胰岛素,因此在安装前一定要作好储液器的排气工作,以避免气体的存留;同时因为泵需要管道、针头与身体相连接,因此在换用新管道时均需通过储液器或胰岛素泵所提供的特殊功能打通管道(希望通过针头看到约一、两滴胰岛素),以避免因气体残留于管道内造成胰岛素不能正常注入皮下,产生不可避免的高血糖。
3、在安装新的耗材后,通常应该再检测一下血糖的情况,以确认胰岛素的注入是否正常。
因为正常情况下如果住院安装胰岛素泵,每日需检测7-8次血糖:即三餐前,三餐后两小时,晚间临睡时及夜间2-3点;而如果家庭更换耗材则需取决于你新换耗材的时间,一般安装前及安装后的血糖检测应该在这7-8点中的任意两点,如此一般即可确定安装的是否正常得当。
4、各种胰岛素泵说明书中虽均指出耗材的可使用时限为7-10天,但是通常的情况是6-7天即为一个极限天数,否则易产生皮下硬结,而同时胰岛素也会因皮下硬结而吸收不好,造成血糖未明原因的升高(此情况笔者曾和多位同样糖友互相探讨过),因此建议更换耗材间隔最多为7天,同时在更换耗材的当天应更加注意血糖的波动情况,避免因为其他的外因造成血糖的升高。
五、胰岛素泵使用经验点滴1、胰岛素泵所使用的胰岛素为短效或超短效(如果为诺和诺德公司产品即为诺和灵R 或诺和锐),而不可使用预混或长效、中效胰岛素,以避免伤损器械。
诺和灵与诺和锐的使用区别在于诺和灵基础量较小,追加量较大;而诺和锐则和其正好相反(此情况在医院的门诊曾遇到过),但是因为目前诺和锐尚处于自费且价格较诺和灵贵,因此尚未得到全面普及。
2、因为胰岛素泵为长期、小剂量的连续皮下注射,因此和每日的两针、三针、四针的注射相比较所使用的胰岛素的剂量要较少,一般可确定全天所用针注射剂量的75%-85%作为胰岛素泵所使用的全天胰岛素使用量,其中的50%作为全天的连续小剂量注射使用(我们通常称其为基础量,下同);而另50%作为每天三餐前的临时注射量(我们称其为追加量,下同)。
一般情况下在患者住院安装泵时,医生即为患者调整好了基础量的时段及相关用量,此量在患者出院后一般不要轻易调整,以避免发生酮症等意外(此情况曾在医院门诊中遇到多例,患者经住院再次调整后方改善症状);而追加量则一般是早餐前〉晚餐前〉午餐前,此量患者可适当调整,但是大原则不可改变,否则也易产生低血糖等意外情况。
3、胰岛素泵在使用过程有可能出现堵管、漏夜等意外情况,因此要求患者在使用中应熟练掌握对于相关情况的排除,出现上述情况如果排除器械本身的故障外,其可能性有如下几点:(1)如果针头扎入皮下时有血反流回管道;(2)如果针头扎入皮下时有空洞感;(3)如果针头扎入皮下的脂肪层较浅,则均有可能发生上述情况(有关此情况曾和其他糖友共同总结探讨过),在此情况下应及时更换耗材及注射部位,以避免高血糖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