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某市“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实施计划方案说明

合集下载

浙江打造“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升级版

浙江打造“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升级版

浙江打造“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升级版记者日前获悉,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美丽浙江建设领导小组“五水共治”(河长制)办公室联合印发《浙江省全面推进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到2022年底前,全省重点园区全面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向水而兴的浙江,再次扬起以治水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征帆。

先行先试再发力全域攻坚零直排调查工业企业129家,核查内容点近1000个,监测布点近800个。

在浙江先行创建“污水零直排区”的启动区之一——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针对区域重化工业发达、工业污水排放强度大的问题,园区历时4个月对工业企业排水现状进行了调查,累计投入资金约6亿元启动了污水管道明管化改造。

如今,工业污水不再“藏”在地下,而是全部在地面上“跑”,一目了然。

“‘五水共治’工作推进之初,第一阶段的治水多是‘治表’,而没有‘治本’。

‘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是治污的根本性举措,只有做到‘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全覆盖了,才是真正实现了治污的标本兼治。

”浙江省副省长陈奕君表示。

“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是推进碧水攻坚战的基础性、标志性工程之一,而工业园区污染负荷最重、整治任务艰巨,其建设成效直接决定“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工作的成败。

据了解,自2018年启动“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以来,浙江省已累计完成300余个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有效促进了园区环境治理水平的提升和企业环保责任的落实。

在各地的经验探索之上,全省将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全面铺开,应纳尽纳、应建尽建,要求各类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产业集聚区、工业集中区等各类工业园区均纳入“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根据《方案》,浙江省将全面推进重点园区及工业企业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建设和雨污分流改造,建立完善长效运维管理机制,确保园区污水“应截尽截、应处尽处”,为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提供坚实保障。

温州市“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总体方案(2018年发布)

温州市“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总体方案(2018年发布)

【法规标题】温州市“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总体方案(2018年发布)【发布部门】温州市人民政府【发文字号】温政办[2018]68号【适用区域】温州市【发布时间】2018-07-03【生效时间】2018-07-03【关键词】环境,水及废水管理,排水管理【有效性】有效【更替信息】【注:此文档于2018年12月由一点通平台导出】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温州市“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温政办〔2018〕6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单位:《温州市“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总体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7月3日温州市“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总体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和《浙江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乘势而为高水平推进“五水共治”,切实巩固提升治水成果,有效解决“反复治、治反复”问题,实现“决不把脏乱差、污泥浊水、违章建筑带入全面小康”的目标,根据《浙江省“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行动方案》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要求(一)总体要求“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行动是“五水共治”的总抓手,是截污纳管的升级版,是网格化推进污水治理的关键举措。

按照我市水污染防治总体部署,计划利用5年时间,通过全面推进截污纳管,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维管理,强化江河湖海排放口整治与监管,加大重点及敏感区域环境保护力度,推动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利用和水产养殖尾水生态化治理(改造)试点,完善长效巩固机制,基本实现全市“污水全收集、管网全覆盖、雨污全分流、排水全许可、运维全长效、区域全治理”,使城镇河道、大江大河、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饮用水生态安全保障进一步提升。

(二)实施范围“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的实施范围为全市纳入城镇污水收集处置系统的区域。

实施重点分两部分,重点区块建设(共四大类):生活小区类、工业集聚区(工业园区)类、饮用水源保护区类(包括重点入库支流)、其他类(除生活小区和工业集聚区外其他产生污水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户);重点污染源整治(共两大类):入海排污口和入河排污口。

关于“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

关于“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

关于“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尊敬的各位员工:根据公司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以及国家对环境污染的治理要求,我司决定在全公司范围内全面推行“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行动。

该行动旨在通过科学、高效的方式治理废水污染,促进江河湖泊水质改善,提升企业形象。

现将行动方案详细说明如下:1. 背景和目标当前城市水环境质量问题突出,我公司所在地区也存在废水直排等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响应国家绿色发展的号召,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造“污水零直排区”已成为迫切的任务。

本行动旨在通过改造废水处理设施,提升废水处理能力,实现废水零直排,确保企业废水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2. 行动计划为了实现“污水零直排区”的目标,我司将根据以下计划逐步推进行动:2.1 现状调研与分析成立由环保部门主导的调研小组,对企业废水排放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和分析,包括废水排放口、排放浓度、排放量等。

同时,对现有废水处理设施进行评估,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2 技术改造升级根据调研结果,针对已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技术改造升级。

摈弃传统的废水处理方式,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废水处理效率和处理效果。

同时,对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进行规范化,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3 建立监测体系建立废水排放监测体系,包括对废水排放口、排放浓度和排放量的监测。

定期检测和评估企业废水排放情况,以及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状况。

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解决。

2.4 加强员工培训开展废水处理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对环保的认识和意识。

加强对废水排放标准的宣传和教育,确保员工遵守排放规定,不进行任何违法违规行为。

2.5 宣传推广通过媒体、公司网站和内部通讯等渠道,积极宣传公司建设“污水零直排区”的行动和成果。

加强与社会环保组织的合作,倡导环保理念,提高企业形象和知名度。

3. 预期成效通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行动,我司预期实现以下成效:•减少废水直排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改善江河湖泊水质;•提升企业环保形象,树立企业良好社会形象;•降低环境保护投诉和处罚风险;•提高废水处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杭州市污水“零直排”建设及实例

杭州市污水“零直排”建设及实例

用 先进 的物 探 、 测 绘 及 环境 综 合 评价 手 段 , 追根溯源 . 3 . 1 杭 大 路 方 渠 沿 线 截 污 工 程 查 找 污染 源 探 食 时 , 要 详细 记 录排 污 管线 的 坐标 、 止 3 . 1 . 1 观 状 情 况
向、 管侄 、 标 高及排 污 水量 等情 况 井 , 并 记录其 标 高 、 管 径 情 况 2 ) 制定“ 零 直排 ” 截 污 方 案

境 成 了迫切 需求 从 源 控 制污 水 向城市 水体排 放 , 足 截 污方 案 .
河 道 水 质 治理 最 有 效 的T 程措 施 , 也是 其 他 技 术 措施 2 主 要 治 理 措 施 的 前提 I 一杭 州 市 闷 2 0 0 0年 开始 实施 生 活污 水截 污 纳 按 照应截 尽截 的原则 , 对/ f 同 域 、 / f 同排 } ,
杭 大路方 渠南起 曙光路北 …衡附近 , 北 饥 人路 j J L
I l l 河 根 据 捌 食 , 该 次拟 敲 污段 K度约 1 . 1 k m ‘ 架 重 要 的 …水 、 水排 放通道 , 于l 路力 f l J 』 l J 人 什逊 f .
对 查明 的污 染 源 进行 分 类 , 能通 过 管 婵 养 护手 段 断 面 J 寸 为 l 0 0 0 m nx i 8 0 0 1 1 1 1 1 1 ~l 2 0 0 l l l n l × l 2 0 0 I 1 1 l l 】 解决的, 一 般 小纳 入 广程措 施 解 决 对 需 要 采 取工 程 不 等 , 为暗 渠 方 渠东 f l I ! l 】 为 荧 坨} I I = i J 、 r l 沙 、 霞 洲 等
器 给水 排水 工程
W a t er Sup pl y& Dr ai n ag e Eng i n e er i n g

“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实施方案

“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实施方案

“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实施方案早上起来,一杯咖啡,坐在电脑前,我开始构思这个“污水零直排区”的创建实施方案。

这个方案对我来说并不陌生,毕竟有着十年的方案写作经验,但这种挑战依然让我兴奋。

我们得明确目标。

创建污水零直排区,意味着区域内所有污水都要经过处理,不能再直接排放到环境中。

这不仅仅是环保问题,更是关乎民生和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一、现状分析先来聊聊现状。

我国许多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还不够完善,一些企业、居民区甚至还存在直排污水的情况。

这不仅污染了环境,还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所以,创建污水零直排区,我们得从源头抓起。

二、总体目标我们设定一个总体目标。

在三年内,将区域内所有污水排放点纳入监管,实现污水零直排。

这个目标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

三、具体措施1.政策引导要实现这个目标,政策引导是关键。

政府需要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居民参与污水零直排区的创建。

比如,对那些主动进行污水处理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对居民生活污水进行补贴等等。

2.技术支持光有政策还不够,我们得有技术支持。

这包括污水处理技术、监测技术等。

我们需要引进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同时,加强对污水排放点的监测,确保污水排放符合标准。

3.社会参与创建污水零直排区,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参与。

我们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让每个人都成为污水零直排的参与者。

还可以通过社区、学校等渠道,开展环保活动,引导居民养成环保习惯。

4.监管力度监管力度不能放松。

我们要建立健全污水排放监管机制,对违规排放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

同时,加强对污水排放点的日常巡查,确保污水排放符合标准。

四、实施方案1.成立污水零直排区创建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导创建工作。

2.制定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和任务。

3.开展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确保污水排放点全部接入污水处理设施。

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5.建立污水排放监管机制,对违规排放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

浙江市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实施方案样本

浙江市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实施方案样本

浙江市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实施方案样本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桌面上,我泡了杯咖啡,开始构思这个方案。

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这是个不小的挑战,但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下面就是我为浙江市量身定制的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全新的污水零直排区,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

简单来说,就是让浙江市的水更清、天更蓝。

二、具体措施1.完善污水管网我们要对现有的污水管网进行升级改造,确保污水排放畅通无阻。

这就像是给城市做一次彻底的“血管”清理,让污水顺畅地流向污水处理厂。

2.提升污水处理能力污水处理厂是污水零直排区的核心,我们要加大对污水处理厂的改造力度,提升其处理能力。

就像给污水处理厂装上“涡轮增压”,让它的处理能力更上一层楼。

3.推广雨水收集利用雨水是自然界赋予我们的宝贵资源,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

在浙江市,我们将推广雨水收集利用技术,让每一滴雨水都能发挥最大价值。

4.加强污染源治理污染源治理是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的基石。

我们要加强对工业、农业、生活等污染源的监管,确保污水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5.建立健全监管体系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需要完善的监管体系来保驾护航。

我们要建立健全污水排放监测、监管制度,确保污水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三、实施步骤1.调查研究在实施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前,我们要对浙江市的污水排放情况进行全面调查,了解污水排放现状,为后续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2.制定方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要制定详细的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措施等。

3.启动项目方案制定后,我们要迅速启动项目,开展污水管网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厂改造等工作。

4.推进实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协调、监管,确保各项工作按照既定计划推进。

5.督导评估四、预期效果1.水环境质量提升通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浙江市的水环境质量将得到显著提升,为市民提供一个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2.资源利用效率提高雨水收集利用、污水处理能力的提升,将使浙江市的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创建“污水零直排区”工作的实施意见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创建“污水零直排区”工作的实施意见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创建“污水零直排区”工作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12.19•【字号】甬政办发〔2016〕174号•【施行日期】2016.12.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创建“污水零直排区”工作的实施意见甬政办发〔2016〕174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绝不把违法建筑、污泥浊水和脏乱差环境带入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深入推进“五水共治”工作,依据《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国务院令641号)及国家、省、市关于水污染防治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经市政府同意,决定在全市推进以截污纳管为重点的创建“污水零直排区”工作,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共宁波市委关于补短板创优势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意见》(甬党发〔2016〕16号)要求,以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为目标,坚持“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分类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以截污纳管为重点全面开展创建“污水零直排区”工作,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为建设美丽宁波、创造美好生活提供良好的水环境保障。

(二)创建计划及标准创建“污水零直排区”工作实施范围为全市所有行政区域。

到2017年,镇海区、北仑区50%的乡镇(街道),其他区县(市)10%的乡镇(街道)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创建;2018年,镇海区、北仑区,宁波保税区、大榭开发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宁波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基本建成“污水零直排区”,其他区县(市)30%的乡镇(街道)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创建;2019年,宁波杭州湾新区、宁波国家高新区、宁波机场与物流园区基本建成“污水零直排区”,其他区县(市)60%的乡镇(街道)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创建;2020年,其他区县(市)基本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全市基本建成“污水零直排区”。

浙江市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实施方案

浙江市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实施方案

浙江市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浙江省城市污水处理条例》,加强城市污水治理工作,促进浙江市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本次建设旨在建立起污水零直排区,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城市污水的再利用,达到以下目标:1.实现零直排目标,使污水排放不对水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2.构建并规范化处理设施,确保高效处理污水。

3.提高污水的治理水平,使其再利用率达到50%以上。

4.促进城市环境的改善,保障人民生活质量。

二、建设范围1.污水零直排区划分本次建设将浙江市划分为五个污水零直排区,分别为:城区、郊区、北部园区、南部园区、绿色经济区。

2.建设工程范围(1)城市污水收集管道建设:以各污水零直排区的主干道、次干道等为主要建设对象,建设规划路线长度共500公里。

(2)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新建和改建,新建污水处理厂5个,改建污水处理厂10个,总设计处理能力达到200万吨/天。

(3)污水再利用工程建设:对新建和改建后的污水处理厂,建立并实施相应的污水处理再利用工程。

三、建设方案1.污水收集管道建设(1)排水区域划分:按照污水零直排区划分,统一规划建设。

(2)管网布局设计:根据排水区域大小和污水生成量,科学合理设计管网布局。

(3)管道材料选用:采用耐腐蚀、抗振、密封好的玻璃钢管、PE管和铸铁管。

2.污水处理设施建设(1)新建污水处理厂:新建污水处理厂共5座,建设选址考虑周边环境因素,采用最新的处理技术和设备,处理工艺以生物处理和膜技术为主。

(2)改建污水处理厂:改建污水处理厂共10座,改造以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提高处理水平和达到可再利用性为主要目的,通过处理工艺升级和设备优化,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3.污水再利用工程建设(1)生活用水再利用:通过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取出其中的有用组分排放到河流等水域中。

将剩余的除有害元素外的水,净化后供于生活用水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市“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实施方案为抓好《浙江省“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行动方案》在我市的贯彻落实,乘势而上、高水平推进“五水共治”,巩固提升治水成果,在全市范围全面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工作,加快补齐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短板,全面稳定提升水环境质量,为建设美丽XX、创造美好生活提供坚实的环境支撑。

一、总体安排(一)指导原则“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要坚持“全覆盖、可核查、管长远”的原则。

全覆盖,就是覆盖城乡,覆盖所有排水单位,做到千区万块、千店万铺、千企万厂、千村万户截污纳管、雨污分流。

可核查,就是整治各环节、各阶段实行痕迹管理,做到底数清楚、方案明晰、档案齐全,整治过程可提供检查,整治经验经得起检验。

管长远,就是一次整治,长期管用,通过整治形成一整套长效机制,实现制度健全、管理有序、效果坚实目标。

(二)总体目标坚持“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分类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利用3年左右时间,通过提升污水处理能力,推进截污纳管和雨污分流改造,建立完善长效运维机制,基本实现全市所有行政区域的污水“应分尽分、应截尽截、应处尽处”,全域覆盖污水处理、全域实现雨污分流、全域消除污水直排,推动全域各类水体水质全面稳定提升。

到2020年,力争全部县(市、区)基本达到“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标准。

(三)具体目标2018年,确保完成省下达的3个工业集聚区、22个城镇生活小区、10个镇(街道)“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任务。

2019年,完成XXXXXX创建任务。

2020年,完成XXXXXX创建任务,全市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创建任务。

(四)实施重点主要是十大类区块: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城郊村),乡镇(街道)建成区,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重点排污企业,服务业“六小行业”经营户,各类沿街店铺集聚区,学校、医院、集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机关企事业单位。

二、主要任务重点抓好“查”、“建”、“改”、“管”四个环节,回答好“底数查清没有、设施配够没有、问题改好没有、机制管用没有”等四个问题。

做到整治过程可提供核查,整治成效经得起检验。

(一)按照“清”的要求,排查创建底数(查)。

各地要“点、线、面、网”结合,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系统全面对建成区内各区块污水设施配套情况、所有单位排污纳管情况进行地毯式排查,特别要突出城中村、城郊结合部、老城区、城镇建成区、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等重点区块,做到无遗漏、无盲点,做到七个查清:1.全面查清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配套情况。

搞准所在区域当前和今后3-5年供水量、用水量(包括自备水)、污水产生量,搞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覆盖、运行情况,搞准当前和今后3-5年污水处理能力需求与缺口。

2.全面查清污水处理设施(厂)运行维护情况。

重点查明污水处理设施(厂)是否存在超负荷、超排放标准运行的情况,污水处理厂尾水是否存在再生利用的可行性等问题。

3.全面查清污水管网建设配套情况。

全面查清污水收集管网建设运行情况,全面测绘并厘清现有管网系统布局走向、管网底账。

查明重点区块、重点单位管网是否覆盖,管网是否存在淤积、错位、破损、溢漏等结构性和功能性缺陷。

4.全面查清各类污染源排水纳管情况。

全面查清工业园区(工业企业)类、生活小区类和其它类等三大类建设单元的截污纳管情况,重点查明污水排放去向,是否存在漏接、错接,雨污有无混接等问题。

5.全面查清农村污水终端运行维护情况。

重点查明各农村污水终端接户率、出水率、达标率、晴雨天出水比是否符合要求。

6.全面查清排污(水)口整治情况,重点查明排污(水)口是否按规范设置、是否存在异常排污等情况。

7.全面查清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情况,重点查明规模以上养殖主体的池塘、设施大棚、工厂化养殖等尾水是否存在直排现象,是否建立养殖尾水处理设施及设施建成后的运行维护等情况。

底数排查工作是“零直排区”创建基础性、关键性环节,决定创建工作成败,技术性强,专业要求高,各地可以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务必把排查质量与成效放在第一位。

通过排查要形成“四张清单”:问题清单、建设清单、时间清单、责任清单,做到底数排查和建设整改清单梳理制订基本同步完成。

(二)按照“够”的定位,建设污水设施(建)。

实施城乡污水处理全覆盖三年行动,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到2020年实现污水处理、管网配套城乡全覆盖,加快形成收集、处理和排放相互配套的城乡污水处理系统。

着力解决部分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厂)未匹配、部分设施(厂)超负荷运行等突出问题,确保每个区块污水都有管收集、有设施(厂)处理,做到“应收尽收”,重点配够三方面设施:8.配够污水处理厂。

要根据现有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情况,抓好满负荷、超负荷污水处理厂的扩容提升。

根据当前和今后5年发展需要,按照“布局合理,区域统筹、资源共享”的原则,谋划布局建设一批污水处理实施(厂)。

2018年完成5座污水厂建设,启动建设7座污水处理厂。

新建污水处理厂根据技术经济和出水综合利用等情况,采用集中或分散方式建设,出水全部执行浙江省清洁排放标准。

9.配够污水收集管网。

加快污水收集管网(再生水配套管网)特别是支线管网建设,优先解决已建城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不足的问题,重点区块雨污分流改造与污水收集管网延伸工程做到同步配套。

对在建或拟建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要同步规划建设配套管网。

新上马建设项目必须实行雨污分流、管网配套。

积极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利用项目建设,完善再生水利用设施。

10.配够污水治理设施。

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类、生活小区类和其它类等三大类基本建设单元内所有排污单位、区块均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点一策”治理方案,配套必要的污染治理设施。

开展农村污水处理系统的升级改造,实现正常运行、达标排放、规范运维。

(三)按照“好”的标准,整改纳管问题(改)。

参照住建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检查井治理技术指南(试行)》,按照项目化推进、清单化管理的要求,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整治,实现“应分尽分、应截必截”。

重点抓好四个环节:11.抓好城镇雨污分流改造。

现有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有条件的必须进行改造;阳台污水合流制的小区进行分流改造;新建小区必须严格实行雨污分流,阳台污水设置独立的排水系统。

对计划2年内拆迁改造和确因条件限制难以实施改造的区块、排水户,应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建设临时截污设施,防止污水直排。

12.抓好园区雨污分流改造。

开展企业内部和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的雨污分流改造,做到厂区可能受污染的初期雨水、工业废水、生活餐饮污水的清污分流和分质分流。

深入推进化工、电镀、造纸、印染、制革等重点行业废水输送明管化改造。

深入开展工业企业纳管情况排查改造,2018年实现纳管改造数量,不低于未纳管重污染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

13.抓好“散乱污”雨污分流改造。

按照培育一批示范企业、集聚一批小散企业、消减一批危重企业的总体思路,深入开展散乱污企业和小作坊、小餐饮等其它类建设单元的截污纳管、雨污分流改造。

14.抓好老旧管网修复改造。

全面开展已建城镇排水设施的检查、维修和养护工作,打通断头管、修复破损管、纠正错接管、改造混接管、疏通淤积管。

对部分污水直排、雨污合流及管网破损、断裂、淤塞、错接的重点区域,要结合道路及区块改造,大力实施截污纳管和雨污分流改造。

(四)按照“用”的目标,健全长效机制(管)加强对已建排水设施的日常养护,建立完善已建管网移交和档案管理制度,严格实施管网巡查、检测、清淤和维修等机制,切实落实日常养护、管理责任。

加强全过程痕迹管理,建设管理各个环节都要有据可依,有迹可查,确保常治常管不反复,重点对四个方面进行规范:15.对工程建设进行规范。

制定十大类功能区块截污纳管、排水设施建设与改造工程建设验收标准。

优化基本建设程序,落实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监理、施工许可、竣工测量以及档案验收移交等制度。

16.对日常养护进行规范。

抓好已建管网移交和档案管理工作,加强管网运行管理和日常维养,建立管网保护备案机制和排水设施保护机制。

严格落实日常养护、管理责任。

17.对排水行为进行规范。

全面实施《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管理办法》,依法核发排水许可证,切实加强对排水户污水排放的监管。

各类排水单位应当在符合相关要求,申领排水许可证,未取得许可证、不按照许可证要求排放污水的,或未在职能部门指导认可下私接乱排的,严格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餐饮、洗车等排放污水的服务经营单位,必须配备隔油、格栅、沉淀等设施,规范纳管,对随意倾倒、排放污水的,从严从快进行查处。

18.对管理体制进行规范。

进一步厘清城市排水、污水设施建设、运维职责。

建立统一、专业的排水管理机构,由属地负责市政排水、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成后统一移交专门成立的排水管理机构运维管理,实行排水和污水设施“一张图、一张网、一个主体管到底”,为精细化、专业化管理创造条件。

三、实施步骤(一)统筹部署阶段制定全市“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实施方案,出台系列配套技术指南、政策文件,成立组织机构,统筹部署相关工作任务,细化工作职责、明确工作重点、落实工作责任。

(二)全面推进阶段按县(市、区)、乡镇(街道)的行政区划,组织专业队伍,全方位开展排查,全面厘清市政管网、污水处理设施和各类污染源排放纳管底账,形成问题清单、建设清单、时间清单、责任清单,完成各级各类“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方案或整治方案的编制和备案。

底数排查和整改清单制订工作要求在10月底前全面完成。

根据实施方案和项目清单,以十大类区块为重点,边排查边整改,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污水管网建设及改造工程、雨污分流规范纳管、长效管理机制建设。

(三)建设验收阶段到2020年底,全市基本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雨污全分流、处理能力相配套,建设成果得到持续巩固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维水平明显提高,力争100%以上的县(市、区)建成“污水零直排区”。

各县(市、区)根据辖区创建“污水零直排区”工作推进情况,分批次向市治水办提出创建验收申请,验收程序严格按省办法执行。

四、职责分工创建“污水零直排区”实行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责任体系,县(市、区)政府、工业园区、开发区块管委会是创建“污水零直排区”的责任主体,负责统筹协调各行业主管部门、乡镇(街道)开展本辖区创建“污水零直排区”相关底数排查、设施建设、问题整改、完善机制等工作。

市级有关部门负责牵头制订创建“污水零直排区”工作的有关技术要求和标准,做好指导督促工作。

各级治水办负责“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的指导、协调、督查、考核等工作,组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技术组,加强建设工作的技术保障。

各级建设部门负责“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底数排查、设施配套、问题整改等环节的技术指导,负责指导督促生活小区类建设单元的“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牵头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养护、排水管网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排水许可证的核发和管理;指导督促各地开展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利用,开展城镇雨污分流和精细化截污纳管的提升改造,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运维管理,开展相关设施管网建设的设计审查、质量监督和项目验收等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