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年鉴2015全球及全国各省市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国台湾省主要社会经济指标
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2016年02月29日 10:05 来源:中国经济网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6 年 2 月 29 日2015 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与方式,深入推进结构性改革,扎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努力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民生事业持续进步,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 [2] 676708 亿元,比上年增长 6.9% 。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60863 亿元,增长 3.9% ;第二产业增加值 274278 亿元,增长 6.0% ;第三产业增加值 341567 亿元,增长 8.3% 。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9.0% ,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 40.5% ,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0.5% ,首次突破 50% 。
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49351 元,比上年增长 6.3% 。
全年国民总收入 [3] 673021 亿元。
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 137462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680 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 77116 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 56.10% ,比上年末提高 1.33 个百分点。
全年出生人口 1655 万人,出生率为12.07 ‰;死亡人口 975 万人,死亡率为7.11 ‰;自然增长率为 4.96 ‰。
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 [4] 2.94 亿人,其中流动人口 [5] 2.47 亿人。
三大指标解读201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

三大指标解读201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作者:李炜来源:《经济视野》2015年第17期2015年7月1 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96,8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0%,二季度增长7.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255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29,648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146,965亿元,增长8.4%。
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7%。
至此,2015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全部公布完毕。
其中,国内生产总值(GDP)、采购经理指数(PMI)和消费者物价指数(CPT)三大指标对于分析经济形势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三大指标含义以及逻辑关系GDP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是核算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统计指标,也是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标。
它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PMI是一个综合指数,由5个扩散指数加权而成,即产品订货(简称订单)、生产量(简称生产)、生产经营人员(简称雇员)、供应商配送时间(简称配送)、主要原材料库存(简称存货)。
PMI指数50为荣枯分水线。
当PMI大于50时,说明经济在发展,当PMI小于50时,说明经济在衰退。
CPI是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它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宏观调控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GDP 是反映增长态势的重要指标,可以全面反映一段时间的经济流量。
但是,由于GPD指标一般情况下于期末公布,预测性较弱,无法为今后经济走势预测提供考量基础。
PMI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空缺。
根据学者分析,PMI指数与GDP增速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2015(二零一五)各省GDP排行

1、广东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72812.55亿元,比上年增长8.0%2、江苏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70116.38亿元,比上年增长8.5%3、山东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63002.30亿元,比上年增长8.0%4、浙江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42886.50亿元,比上年增长8.0%5、河南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37010.25亿元,比上年增长8.3%台湾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17.2万亿新台币,比上年增长0.85%,折合人民币3.4万亿元6、四川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30103.1亿元,比上年增长7.9%7、河北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29806.1亿元,比上年增长6.8%8、湖北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29550.19亿元,比上年增长8.9%9、湖南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29047.2亿元,比上年增长8.6%10、辽宁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28700亿元,比上年增长3.0%11、福建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25979.82亿元,比上年增长9.0%12、上海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24964.99亿元,比上年增长6.9%13、北京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22968.6亿元,比上年增长6.9%14、安徽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22005.6亿元,比上年增长8.7%15、陕西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18171.86亿元,比上年增长8.0%16、内蒙古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18032.79亿元,比上年增长7.7%香港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亿港元,比上年增长,折合人民币亿元17、广西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16803.12亿元,比上年增长8.1%18、江西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16723.8亿元,比上年增长9.1%19、天津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16538.19亿元,比上年增长9.3%20、重庆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15719.72亿元,比上年增长11.0%21、黑龙江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15083.7亿元,比上年增长5.7%22、吉林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14274.11亿元,比上年增长6.50%23、云南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13717.88亿元,比上年增长8.7%24、山西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12802.58亿元,比上年增长3.1%25、贵州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10502.56亿元,比上年增长10.7%26、新疆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9324.80亿元,比上年增长8.8%27、甘肃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6790.32亿元,比上年增长8.1%28、海南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3702.8亿元,比上年增长7.8%澳门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亿澳门元,比上年增长,折合人民币亿元29、宁夏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2911.77亿元,比上年增长8.0%30、青海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2417.05亿元,比上年增长8.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960亿元,比上年增长16.2%31、西藏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1026.39亿元,比上年增长11.0%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767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与方式,深入推进结构性改革,扎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努力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民生事业持续进步,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676708亿元,比上年增长6.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863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74278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341567亿元,增长8.3%。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0.5%,首次突破50%。
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9351元,比上年增长6.3%。
全年国民总收入[3]673021亿元。
(见图1)(见图2)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746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711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10%,比上年末提高1.33个百分点。
全年出生人口1655万人,出生率为12.07‰;死亡人口975万人,死亡率为7.11‰;自然增长率为4.96‰。
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4]2.94亿人,其中流动人口[5]2.47亿人。
人均预期寿命76.34岁。
(见表1)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45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0410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
2015年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杭州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更是经济发展全面迈入新常态的重要一年。
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加快“一号工程”推进为着力点,以集聚创新动能为支撑点,以深化改革增强体制活力为突破点,以发展和改善民生为落脚点,全力以赴推动经济行稳致远。
全年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成为全国第十个进入“万亿”方阵的城市,增速重回两位数增长。
“十二五”时期杭州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一、综合(一)经济总量。
201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053.58亿元,比上年增长10.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7.6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910.6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855.29亿元,分别增长1.8%、5.6%和14.6%。
人均生产总值112268元,增长9.1%。
按国家公布的2015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8025美元。
2010年-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及增幅“十二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1%,低于“十一五”时期平均增速3.3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3.5∶47.3∶49.2升级为2015年的2.9∶38.9∶58.2。
全市GDP三次产业比重(%)(二)民营经济。
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5951.72亿元,占全市的59.2%;实现财政收入912.56亿元,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40.8%。
年末,全市私营企业33.47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1.3%;个体工商户38.61万户,增长11.8%。
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分别为258.74万人、79.45万人,增长16.1%和10.3%。
(三)信息经济。
级现代农业园区18个,市级“菜篮子”基地42个,各级粮食生产功能区262个。
“十二五”期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低于“十一五”时期平均增速1.1个百分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一)工业生产。
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3497.92亿元,增长5.5%,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2903.30亿元,增长5.4%。
2015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日期:2016-04-22 文章点击率3887次东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东莞调查队2015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三个走在前列”目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努力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克难奋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绩。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5年东莞生产总值(GDP)6275.06亿元,比上年增长8.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50亿元,下降0.4%;第二产业增加值2902.98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3351.59亿元,增长10.0%。
三大产业比例为0.3:46.3:53.4。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5616元,增长8.4%。
在现代产业中,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1299.13亿元,增长8.5%;现代服务业增加值2005.02亿元,增长12.7%。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3.3%,批发和零售业增长6.4%,住宿和餐饮业增长2.3%,金融业增长8.5%,房地产业增长18.1%,其他服务业增长11.6%。
年末,全市工商登记总数71.33万户,同比增长13.3%。
其中企业工商登记25.64万户,增长22.7%;个体户登记45.61万户,增长8.7%。
私营企业登记户数增长较快,增长25.3%。
从新登记注册情况看,2015年,全市工商新登记12.30万户,增长7.7%;新登记企业54921家,增长20.4%。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4%。
其中食品类上涨3.8%,烟酒类上涨0.4%,衣着类上涨2.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1.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5%,交通和通信类下降4.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2%,居住类上涨1.0%。
广东统计年鉴2015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

99.9 107.1
93.6 108.1 109.5 111.8 113.2 107.6 108.8
94.6 116.5 107.0 101.3 115.1 105.0 100.2
95.0 112.4
99.7 118.6 105.2 107.1 103.3 101.9 110.0
上年=100 项目
9-17 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 Producer Price Indices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Item
2005 2010 2011 2012
(preceding year=100)
2013 2014
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
农业产品
谷物 #稻谷 薯类
油料
注:2011年开始农产品 Note:.5 104.5
99.7 99.8 103.2 102.9 107.1 107.3 86.7 108.0
96.0
103.1 104.7 102.9 103.9
104.2 101.2 105.5 100.8 100.5
97.1 101.0 105.3 105.2 104.7
102.1 100.0 107.9
112.4 108.6 119.4 120.7 119.9 129.5 117.1 121.4 112.3 100.8 104.9 106.7
99.7 106.6 125.4
87.3 93.0 72.8 91.3 89.9 107.3 106.2 110.0 116.0 113.1 108.7 111.2 106.8 106.6 116.4 121.7 129.1 132.3 105.6 111.1 111.3 112.5 107.1 107.8 102.9 107.6 106.1 111.2 103.0 113.8 121.9 100.9 108.3 104.7 119.3 109.0 106.0 104.5
2015年世界各国GDP(美元)一览表

35
菲律宾
亚洲
3064.46亿 (306,445,871,632)
0.4074%
36
丹麦
欧洲
3026.73亿 (302,673,070,846)
0.4024%
37
马来西亚
亚洲
3013.55亿 (301,354,803,994)
0.4006%
38
以色列
亚洲
2998.13亿 (299,813,121,135)
83
加纳
非洲
485.65亿 (48,564,863,888)
0.0646%
84
坦桑尼亚
非洲
473.79亿 (47,378,599,025)
0.0630%
85
澳门
亚洲
453.62亿 (45,361,678,146)
0.0603%
86
突尼斯
非洲
431.73亿 (43,173,480,831)
0.0574%
0.1210%
63
斯洛伐克
欧洲
884.68亿 (88,467,555,243)
0.1176%
64
古巴
美洲
871.33亿 (87,133,000,000)
0.1158%
65
乌兹别克斯坦
亚洲
818.47亿 (81,847,410,181)
0.1088%
66
斯里兰卡
亚洲
806.04亿 (80,604,080,688)
0.6715%
23
尼日利亚
非洲
4868.03亿 (486,803,295,097)
0.6472%
2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2 5.46 -2.43 1.26 0.96 0.79
-0.56 1.20
附录C 中国台湾省主要社会经济指标 Main Statistical Indicators of Taiwan Province
指
标
Item
国民经济核算
National Accounts
本地居民生产总值(新台币亿 Gross National Product
(NT$ 100
本地生产总值 (新台币亿 Gross Domestic Product
Public Accounts and Finance
赋税实征净额② (新台币亿 Revenue②
(NT$ 100
货币供应量M2① (新台币亿 Money Supply M2①
(NT$ 100
年增长率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存款①
(新台币亿 Deposrts
运输、旅游
Transportation and Tourism
航空
(万 Airway
(10000
省内
Domestic
国际
Non-domestic
高速公路通行车辆数 (万辆 Vehicles for Motorway Transportation(10000 unit-
每百人机动车辆数①
物价年涨跌率
Price Indices Annual Growth Rate
批发
Wholesale Trade Price
消费者
Consumer Price
注:①年底数。 ②为年度资料,如2000年 ③从2013年12月30日起,
Notes: ① Year-end data. ② Annual data, of which ③Since 30th December
Vehicles per 100 Persons①
港埠货物装卸量 (万收费 Inward and Outward Movements Cargo (10000
观光
(万人 Tourism
(10000 person-
出岛旅客
Outbound Tourists
来台湾旅客
Inbound Tourists
财政、金融
1995 2000 2010 2013 2014
71291 101716 70179 100320
6.4 5.8 2.9 1.2 5.1 5.8 7.4 5.9
145489 141192
10.6 2.2
20.3 5.8
156462 152212
2.2 3.5 1.6 2.2
166214 160818
(NT$ 100
经济增长率
Economic Growth Rate
农业
Agriculture, Forestry, Hunting and Fishery
工业
Industry
服务业
Services
产业结构
Industrial Structure
农业
Agriculture, Forestry, Hunting and Fishery
1117 1520 1036 1407
2746 2512
3054 2701
3137 2740
2874 1499 36815 61.8 42017
2665 1978 45381 76.4 56695
973 3111 55506 93.8 65540
1055 3939 58978 92.3 70575
1056 4440 518391③ 90.9 74861
工业
Industry
服务业
Services
人均本地居民生产总值
Per Capita Gross National Product
新台币元
NT$
美元
USD
人口
Population
户籍登记人口数① (万 Year-end Population①
(10000
人口自然增加率
Natural Population Growth Rate
2228 8.08 616
2316 0.91 640
2337 1.85 646
2343 1.98 647
921 978 1107 1145
1.8
3.0
5.2
4.2
1154 4.0
97.1 99.4 103.1
95.8 100.4 106.8 71609 91425 149384 149453 155480
519 733 942 1105.3 233 262 557 802
1184 991
12323 19298 128054 188978
9.4 6.5 131309 193087
16222 309544
5.4 310063
18341 355189
5.8 350624
19761 376968
6.1 371339
人口密度
(人/平方公 Population Density
劳动、就业
Labor and Employment
劳动力人口
(万 Labor Force
(10000
失业率
(%) Unemployment Rate
工业
Industry
受雇者劳动生产力指数
Productivity Index
(2011年=
工业生产指数 (2011年=
3.7 3.5 5.6 2.4
3.5
2.0
1.6
1.7
1.9
36.4 29.1 34.0 33.2
34.1
60.1 68.9 64.4 65.1
64.1
336042 459729 628706 670226 710407 12686 14721 19864 22513 23390
2136 9.90 590
Index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工业生产总值 (新台币亿 Gross Industry Product
(NT$ 100
对外贸易
Foreign Trade
贸易额
(亿美 Total Value of Imports and Exports (USD 100
出口
Exports
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