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实验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探究实验: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八年级下册
二人小组,每班分30组
二〇〇九年四月五日
仪器材料
短又粗的花生,大而长的花生,细而小花生,实物投影机或幻灯机,刻度尺,记录表格。
实验方法
操作步骤
1各选取100粒花生,作测量样本。
2将实物投影平台打开,透明刻度尺摆放在实物台上。
3将花生逐粒放在操作台上。
4记录投影幕布中的刻度读数。
5在绘制的分布曲线表中,记录下每一粒的位置。
6测量另一种花生的大小,记录在另一张分布曲线表中。
实验效果
改进大小,容易产生误差,用实物投影或幻灯机放大影像,量放大后的像,又快又准确。
仪器损坏
处理情况
无
教学反思
1.将透明刻度尺与花生同时投影出来,读出投影中的读数,比手工度量真的快许多。
2.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通过电脑多媒体投影,利用色卡表,测量红皮玉米或黄皮玉米表皮的色差变异。
备注
无
教师签名
谢永红
科代表签名
大沥中学生物分组实验记录表
二〇〇年月日
花生果实大小的差异

花生果实大小的差异
实验人:初二(6)黄炫豪
一目标
1 知道使用适当的测量和统计的方法探究一种变异现象,花生果实大小的差异。
2 尝试科学测量,记录并统计分析数据。
3 通过探究,懂得生物性状的变异,与遗传物质和环境有关。
二实验准备
1准备好实验材料:随机挑选30~50粒花生
2 选择和设计适当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三过程
1 提出问题
花生的果实是否存在大小不同的变异吗?
2 作出假设
大花生结出的果实比小花生果实的种子大些
3 制定计划
(1)随机挑选大小不同同一品种的花生
(2)测量果实长轴的长短,以mm为单位,四舍五入
(3)测量工具:圆规,刻度尺
(4)测量方法:先用圆规测量,再用尺子量出长度
(5)记录两种花生的长度,设计记录表
(6)取两种花生的平均值,并做比较
四实施计划
统计表(单位mm)
结论:大花生的种子平均值比小花生大
~。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教学案例分析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的实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生物性状是普遍存在的;认识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的原因是生物的变异;能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以及引起变异的两种原因;理解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能力目标: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提问表达的能力;在探究活动中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调查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到通过科学探究得出结论的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通过收集生物变异的事例,增强对生物世界的好奇心及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设计流程:教学指导过程:1、从生活实际出发,导入课题:呈现几株不同的玫瑰花实物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创设问题情境:不同种类的生物虽然千差万别,有许多不同的特征,那么同一种生物会不会有不同的特征呢?这些差异与什么有关?2、观察教材图片,形成新的认识:让学生认真仔细观察教材P40上的图片:①不同品种的菊花;②不同品种的玉米果穗;③达尔文记载的安康羊;④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的头部,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从而启发学生自主思考,联系生活实际,说出自己身边常见的生物性状发生变异的实例。
最后,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认同“生物的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事实,从而使学生形成“生物的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认识。
3、创设故事情境,引发探究兴趣:由课本提供的图片资料创设故事情境:“一天,晓刚带他的好朋友去奶奶家玩,奶奶拿出许多好吃的,其中花生就有大小两种……如果你是晓刚的一位好朋友,你认为怎么样?除了其他朋友提的问题外,你还能提出什么新的问题吗?”;“两个不同品种的花生,到底会有哪些地方存在差异?”……通过特定的情境,联系实际生活,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4、分组分工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事实探究计划,提示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本实验中有几项不同的工作,应如何分工才能提高实验效率?②测量花生的长轴应选用什么工具,如何进行测量?③至少要测量多少粒花生,为什么?④为什么要计算大小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⑤统计结果转换为那种形式的图示更为直观、更为简便,也更容易观察?学生必须带着课本P42上的4个讨论题进行探究实验活动,每小组都要计算花生果实的平均值,并写在实验报告上。
《实验二十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精讲课件

专题专练
9.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请分析回答: 提出问题:由于品种不同,花生果实大小有差异吗? (1)作出假设:___由__于__品__种__不__同__,__花__生__果__实__大__小__有__差__异_____。 (2)制定并实施计划: 取甲、乙两品种的花生各30粒,测量花生果实长轴的长度。 实验人员怎样选择30粒花生?__随__机__取__样__ 。用30粒花生而不是 1粒,目的____避__免__实__验__出__现__偶__然__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3)花生果实中,有的长一些,有的短一些,我们分别把它们 称为大、小花生,花生果实长度的差异,这种现象称为__变__异__。 (4)从乙品种花生中选取粒大饱满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 可能结出小花生,请你分析原因: ____环__境__引__起__的__变__异__,__不__能__遗__传__给__后__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将此小花生的种子再种下去,所收获的果实_不__一__定___(填 “一定”或“不一定”)是小花生。
甲的数量(个) 0 0 1 3 6 10 10 5 3 2
乙的数量(个) 3 7 10 10 5 2 2 1 0 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此实验的变量是花生果实的大小 B.数据表明,甲果实是大花生品种 C.从大花生中挑大的,小花生中挑小的,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 确性 D.甲花生的个体中有的长轴长度小于乙花生,主要与遗传物质 有关
讨论
3.把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把小花生的种子种在肥沃 的土壤中,它们结出的果实会怎么样?你作出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答:将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地上,其果实将会变小,将小 花生的种子种在肥沃的土壤中,其果实会长大,因为环境的变化 影响生物性状的表现。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报告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报告摘要:花生果实的大小变异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实验通过收集不同种类的花生果实,并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情况。
结果表明,在不同品种的花生果实中存在显著的大小差异,并且不同品种的均值也有所不同。
本实验为花生产业的科学种植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花生果实大小,变异,统计分析引言:花生作为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其果实的大小对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花生果实的大小变异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品种差异、环境条件、施肥水分等。
因此,研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情况对于制定科学的种植管理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目的:1.收集不同品种的花生果实样本,测量其大小,并进行统计分析。
2.探究不同品种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情况。
3.为花生产业提供科学种植的参考依据。
材料与方法:1.材料a.不同种类的花生果实样本b.测量尺子c.计算机及相关统计软件2.方法a.收集不同种类的花生果实样本,确保每个品种至少有30个样本。
b.使用测量尺子测量每个样本的果实大小,记录数据。
c.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包括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
结果与讨论:1. 统计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花生果实大小存在显著差异(见附表1),均值范围在2.0-3.5cm之间。
2. 品种A的花生果实平均大小为2.5cm,标准差为0.3cm;品种B的花生果实平均大小为2.2cm,标准差为0.2cm;品种C的花生果实平均大小为3.0cm,标准差为0.4cm。
3.不同品种的花生果实大小范围有所不同,品种A的花生果实大小变异程度较小,品种B的花生果实大小变异程度适中,品种C的花生果实大小变异程度较大。
4.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主要受到品种的遗传因素和环境条件的共同作用。
在种植过程中,应根据品种的特性,采取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以促进花生果实的均一性和品质稳定性。
结论:通过对不同品种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研究,我们发现花生果实大小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不同品种的均值和变异程度也不同。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终稿

拓展延伸
课本讨论题:
(2)计算并比较两个品种的花生果实 长度的平均值,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把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 中,把小花生的种子种到肥沃的土壤 中,它们结出的果实会怎样呢?你作 出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花生果实大小发生 变异的原因是什么 呢?
变异与遗传物质有关
准备实验器材 设计实验报告
五、课前准备
1 教师方面
2
学生方面
预习实验
分组:4人一组
组内作好分工 (2人负责大花生的测量、记录等工作,2 人负责小花生的,小组长为完成报告员)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2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3
制定计划
4
实施计划
5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6
表达与交流
1
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花__生__果__实_大__小__存__在__变_异__吗__?____ 作出假设:花__生__果__实_大__小__存__在__变_异__。______
部分小组提出的问题和作出的假设Leabharlann 3 制定计划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5.实验材料较多,时间有限,无法对花 生 逐个测量时,应该怎么做?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教学过程教法学法教学目标教材分析一一教材分析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五节生物的变异一节中的一个探究性实验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生物的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理解引起生物变异的原因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法学法
说课
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一、实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认识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的原因是生物的变异;能理解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提问表达的能力;在探究活动中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到通过科学探究得出结论的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二、实验原理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引起变异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种类之间,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因此引起变异的原因,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如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将大花生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出小花生,这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
三、实验仪器材料大小花生各100粒、直尺、两个三角板、笔。
四、实验方法1、随机从大品种的花生中取出30粒花生。
2、测量每一粒花生的长轴长度并作记录。
3、随机从小品种的花生中取出30粒花生。
4、测量每一粒花生的长轴长度并作记录。
5、分别求出两个品种的花生的平均值(比较两平均值,并尝试得出结论)。
6、分别绘制两个品种的花生长度的分布曲线(横轴表示长度,纵轴表示该长度花生的数量),比较两个品种的花生长度的分布曲线,并尝试得出结论。
五、实验数据的采集分析大品种的花生长度记录表(mm)小品种的花生长度记录表(mm)分析:1. 比较两个平均值大小可知,大品种的花生的长度大于小品种花生的长度,由此可知,它们是两个品种。
2. 比较两条曲线可知,两个品种的曲线也有交叉的地方,说明大品种的花生也有变异为小花生的,而小花生品种中也有变异为大花生的。
七、实验总结反思与修正1. 实验材料可以改进,因为花生的大小是不容易区别的,有的学生可能分不清楚哪个是大花生,哪个是小花生,所以可以改成花生种子或者大小不同品种的瓜子。
2021年二轮专题复习: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探究实验课件

大、小花生果实的长度分别处于一定 范围内;大花生果实在长度值较大的 范围内的数量要明显多于小花生果实 的数量。
实验问题探究
2、计算并比较两个品种花生果实长度各自的平均值,你 能得出什么结论?
在相同条件下种植的大、小花生,正 常情况下,大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 应大于小花生果实的平均值。这种差 异主要是由基因不同引起的。
这种育种方式能够成功,从根本上是因为改变了农作物的(B )
A.性状
B.遗传物质
C.生活环境
D.生活习性
4.某小组在测定花生果实长度时,提出了下列4种取样方法,其中正确的
是(C)
A.从大花生中取40枚较大的,从小花生中取40枚较小的
B.从大花生中取一枚较大的,从小花生中取一枚较小的
C.从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取出35枚
实验知能提升
1、同卵双生兄弟俩,哥哥在地质考察队工作,皮肤黝黑;弟弟在 装配电视机的流水线上工作,皮肤白净。他们的肤色都能够遗传给
各自的后代。(×)
2、一对正常毛色的孟加拉虎生下了一只白色的幼虎,这肯定是基 因发生突变的结果。( )
×
实验知能提升
3.育种工作者使用射线处理农作物的种子,再从中选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
实验知能提升
6、人类已经进入了“基因时代” ,你已经知道用转基因的方法 能够培育出高产、优质、抗病的新品种。你能为大家举一两个例 子吗?
转基因大豆可以抵抗除草剂; 高产优质转基因奶羊新品种; 转基因超高产大豆新品种等。
再见
实验问题探究
3、把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把小花生的种子 种在肥沃的土壤中,它们结出的果实会怎样呢?你做出 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实验花生果实大小
的变异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探究实验:《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五节《生物的变异》中的一个探究实验。
本实验是通过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变异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
并且通过测量和分析活动,提高学生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通过本实验学生体会到,引起变异的原因是由于遗传物质基础的改变或环境因素的影响产生的。
遗传物质基础发生改变的变异可以遗传,单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就不会遗传给后代。
二、学情分析
虽然前面学习过遗传和性状,但本节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仍然是有一定难度的。
对于“变异”这一概念,需要更多的感性知识和基础知识。
因此,通过本实验,加深学生对“变异”这一概念的理解,并通过精心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较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变异的概念,认同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2)了解引起变异的原因,并能举例说出什么是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2、能力目标:
(1)初步体验调查生物的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2)培养学生在探究实验中的协作意识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和加强学生的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到通过科学探究得出结论的成就感,培养学生们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科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
1、理解变异、可遗传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的概念。
2、对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的探究。
五、教学难点:
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及总结规律。
六、教学策略与设计思路
根据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本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宗旨,本活动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以分组探究讨论为主,教师主要起到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就生活现象及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
七、课前准备
1、测量和记录工具:直尺(精确到毫米)和若干白纸(供学生记录数据之需,学生自备)。
2、测量用的实物材料:花生果实(每组30粒,教师准备)。
3、《实验报告册》。
八、教学过程
九、板书设计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一、生物的变异现象
二、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问题:怎样区分大花生和小花生呢?
假设:花生果实长度平均值大的是大花生,花生果实长度平均值小的是小花生。
结论:花生果实长度平均值大的是大花生,花生果实长度平均值小的是小花生。
三、变异的类型及原因:
1.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2.不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
十、教学过程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