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地质地貌与旅游的关系

合集下载

张家界地貌对景区开发的影响

张家界地貌对景区开发的影响

张家界地貌对景区旅游开发的影响研究摘要: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的发展主要依托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现已被纳入世界自然遗产。

张家界地貌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主要是由于流水的切割、侵蚀、崩塌而形成,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峰林景观。

关键词:张家界地貌;形成;特点与发展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武陵源以其独特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闻名于世,被誉为“大自然的迷宫”和不可思议的“地球博物馆”。

张家界地貌(又称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大约318 亿年前, 张家界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 后来经历多次地壳运动, 形成了约500 米厚的泥盆纪砖红色) 褐黄色石英砂岩, 这为砂岩峰林地貌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其后又经历了亿万年的流水切割、侵蚀、崩塌, 从而形成了今天这奇峰林立、万刃峥嵘独特的砂岩峰林自然景观。

张家界地貌的发展演变经历了平台、方山、峰墙、峰丛、峰林,残林4个主要阶段。

方山、平台;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形成的最初阶段,为边缘陡峭、相对高差几十至四百米,顶面平坦的地貌类型,顶面由坚硬的含铁石英砂岩构成。

如天子山、黄石寨、鹞子寨等处的平台方山地貌。

峰墙:随着侵蚀作用的加剧,沿岩石共轭节惠中发育规模较大的一组世理形成溪沟,两侧岩石陡峭,形成峰墙。

如百丈峡即属此类型。

峰丛、峰林:流水继续侵蚀溪沟两侧的节理、裂隙、形成峰丛,当切割至一定深度时,则形成由无数挺拔峻峭的峰柱构成的峰林地貌。

如十里画廊、矿洞溪等处的地貌特征。

残林:峰林形成后,流水继续下切,直到基座被剥蚀切穿,柱体纷纷倒塌,只剩下若干孤立的峰柱,即形成残林地貌。

随着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继续,残林将倒塌贻尽,直至消亡,最终形成新的剥蚀地貌。

在武陵源泥盆系砂岩分布区的外围地带则为此类地貌类型。

特殊的地层岩性是砂岩峰林地貌形成物质基础。

张家界的砂岩峰林发育于泥盆系中统云台观组合上统黄家磴组巨厚层石英砂岩分布区,岩性为巨厚层或厚层石英岩状砂岩夹薄层粉砂岩等,其石英含量高达90%以上,且其胶结物多为铁质、硅质等,石英和铁、硅质胶结物的化学性质在表生环境下十分稳定,具较强的抗蚀性,另一方面,由于它具有坚硬的物质特性,构成峰柱的坚固的基座。

地质资源与旅游资源的关系论述

地质资源与旅游资源的关系论述

地质资源与旅游资源的关系论述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国土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

南北跨纬度50多度,东西跨经度60多度。

地势主要呈现东南低,西北高的特点。

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山地和四周环山,中间低平的盆地。

其中,我国的平原面积比重较小,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2/3,虽然这给农业和交通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日渐成熟,山区的旅游资源被逐渐发掘,山区所蕴含的地质资源加上年复一年的外力内力作用使得山区在我国旅游业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旅游资源与地质资源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地质地貌资源是旅游资源的基础。

这里不得不提到的例子就是国家地质公园。

直到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末期,人们才逐步认识到地质遗迹资源对旅游业的重要性,于是我国就开始着手建立国家地质公园。

截止至2014年1月,国土资源部一共公布了七批总共240家国家地质公园。

国家地质公园的建立使得各地的地质资源以其原有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满足了各种人群对自然的探索。

地质资源的开发使得当地旅游资源日趋多样化,更多的地方的旅游资源就是地质资源的改造利用。

例如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为典型的喀斯特峰丛漏斗和峰丛洼地地貌。

这个景区的开发相比于贵州名气相当大的黄果树和大小七孔景区就显得相当的不完善。

但是它自身就蕴含着大自然的美,景区内峰峦叠嶂,溪流纵横,锥峰洼地,层层叠叠,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山、水、林、洞、瀑、石完美统一,近些年吸引了许多徒步旅行爱好者前往。

去过茂兰之后才发现原生态的地质旅游资源是极其珍贵的,而茂兰景区则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喀斯特地貌上的,只是稍加修饰,已经让人领略自然之美。

地质地貌决定了自然风景的骨架,地质地貌资源开发也成为如今旅游业开发的一个着重点。

地质资源使旅游资源呈现不同的特点。

这可以用我国各地地质公园的主要地质景观和在此基础上培育出的人文景观来说明。

地质地貌与旅游资源开发

地质地貌与旅游资源开发

地质地貌与旅游资源开发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行作为休闲和放松的方式。

然而,一个成功的旅游目的地不仅需要美丽的自然风光,还需要丰富的旅游资源来吸引游客。

地质地貌是旅游资源开发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为游客提供独特的观光体验,还能为地方经济带来可观的收益。

在地球的长时间演化过程中,地壳不断发生变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

这些地质地貌不仅形成了壮丽的山峦和峡谷,还孕育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水资源。

比如,位于中国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就是因为地质活动形成了陶然水和玉龙雪山等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而阿根廷的伊瓜苏瀑布,则是由于地壳运动形成的奇特地貌,成为了南美洲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地质地貌还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些地质地貌景点常常因为其独特的地理环境而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

例如,中国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拥有许多特殊的地质地貌景观,其中包括世界上最高的喀斯特山峰——天门山。

这些独特的地质地貌为珍稀植物和动物提供了宝贵的栖息地,因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高度保护。

同时,地质地貌还为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提供了基础。

不同地区的地质地貌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为旅游目的地的多样性带来了可能。

举例来说,中国的三峡是以大峡谷为特色,而印度的恒河三角洲则以大片平原和河口地貌为特色。

这种多样性吸引了不同类型的游客,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当地政府可以利用地质地貌来进行旅游资源开发,从中获取经济收益。

例如,可以建设观光设施,如吊桥、观景台和索道,以便游客更好地欣赏地质地貌。

同时,可以引进旅游运营商,开展相关的旅游活动,如徒步旅行、攀岩和漂流等。

这些旅游项目可以为地方带来工作机会,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然而,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时,必须注意地质地貌的保护。

不合理的旅游开发会破坏原有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系统,甚至引发自然灾害。

因此,政府和旅游经营者需要制定严格的规划和管理措施,确保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地质地貌与旅游开发

地质地貌与旅游开发

地质地貌与旅游开发地质地貌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开发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质地貌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不仅可以为游客提供一种独特的旅游体验,同时也能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本文将探讨地质地貌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分析如何更好地利用地质地貌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首先,地质地貌作为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各种地形地貌如山川河流、洞穴岩石等让游客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壮美,激发游客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

同时,一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地质地貌也可以为游客提供学习和体验的机会,增强游客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比如粤北的丹霞地貌,让游客领略到了千姿百态的丹霞之美,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其次,地质地貌还能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通过开发利用地质地貌资源,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增加当地旅游业的收入。

同时,旅游业的兴起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酒店、餐饮、交通等,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地区经济的繁荣。

因此,地质地貌与旅游开发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关系,有利于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在地质地貌与旅游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问题。

一方面,应加强对地质地貌资源的保护,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保持其原始的自然风貌和生态环境。

另一方面,应合理利用地质地貌资源,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只有在保护和利用之间取得平衡,才能更好地实现地质地貌与旅游开发的双赢局面。

总的来说,地质地貌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内涵,对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和当地经济的繁荣起着重要作用。

在地质地貌与旅游开发过程中,需要加强保护和合理利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地质地貌资源的潜力,实现地质地貌与旅游业的共同发展。

愿地质地貌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地质环境与旅游资源的关系

地质环境与旅游资源的关系

地质环境与旅游资源的关系旅游资源常分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两大部分,地质环境对这两者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首先,显而易见的是不同的地质环境提供了不同的自然景观,这对以自然景观为基础发展的旅游业有着直接作用。

如瀑布、峡谷、沙丘、山川等,都是在不同地质活动下形成的不同地质环境,同时又是旅游资源中的自然景观。

而人文景观,实物形态多为建筑、文物古迹,地质环境对他们造成的影响是潜在的。

比如窑洞、干栏式建筑等,是因不同地貌造就了不同建筑风格,同时又包含了当地的文明。

以下将以我的家乡广东省英德市为例,简述其地质环境与旅游资源的关系。

英德位于广东省中北部,北江中游。

岩溶地貌发育,组合类型多样西部、中部、东部地区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貌,有孤峰、峰丛、峰林、溶蚀畦地、山地等。

在岩溶区内,由于地下水运动,发育着大量的暗河与地下溶洞。

英德为周围山地环绕的向南倾斜的盆地,大部分土地为山地,千米以上的山地主要集中在北部。

自然景观主要是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以山岳型旅游地、谷地型旅游地、独峰、峰丛、峡谷段落、岩石洞与岩穴等基本类型为主。

【溶洞】宝晶宫,被誉为“岭南第一洞”,位于英德市南郊7公里燕子岩山腹,是广东省规模最大、溶洞系统最复杂、最有科研价值的喀斯特洞穴之一。

阳岩洞:大型喀斯特地貌溶洞,位于黄花镇岩背。

初步探知主洞有4层5大厅,支洞无数。

溶洞地处深山,少人涉足,洞内保留着纯天然的状态,钟乳石保存完好。

【地下河】仙桥地下河,广东最长的地下河,由两段暗河和中间一段明河联成,自西向东流,河面平静,乘船约需2小时可游完全程。

从岩口山下乘小船游览第一段地下河,洞中的蝙蝠被惊动后会成群飞出。

【峰丛峰林】英西峰林走廊,南天第一峰,为岩溶地貌景观和自然村落相结合的峰林峰丛地貌风光,属峰林、峰丛地貌。

这里密集分布着上千座石灰岩山峰,是广东省最密集的峰林游廊。

在人文景观上,岩溶地貌形成了许多形态各异的奇石,由此多名人墨客在此留下石刻,如南山摩崖石刻、碧落洞摩崖石刻、观音岩摩崖石刻等。

地质环境与旅游资源开发

地质环境与旅游资源开发

地质环境与旅游资源开发地质环境对旅游资源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质环境包括地形地貌、岩石构造、地质构造、岩石性质等要素,这些地质要素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的种类和质量。

因此,了解和研究地质环境对于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至关重要。

一、地质环境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1. 地质地貌地质地貌是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重要要素。

各种地质地貌类型,如山地、平原、湖泊、河流等,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景观。

山地地貌适宜开展登山、徒步等户外运动活动;湖泊和河流地貌提供了水上运动的绝佳场所。

可以根据地质地貌的特点,设计出不同的旅游线路和项目,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2. 岩石构造岩石构造对于自然景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岩构造,呈现出独特的地貌景观,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而岩溶地貌则提供了探险和探潜的机会,吸引了大量喜欢挑战的游客。

对不同类型的岩石构造进行科学分类和解释,可以帮助旅游资源开发者更好地利用这些自然地质资源。

3.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地质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旅游资源开发的关键因素。

不同地质构造的地区,具有不同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

例如,地质构造复杂的地区可能存在地质灾害的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而地质构造简单的地区则适宜开展户外运动和生态旅游等项目。

因此,在开发旅游资源时,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构造的特点,确保游客的安全和舒适。

4. 岩石性质岩石性质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的品质和特色。

不同性质的岩石,在风化、溶蚀等自然作用下,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如奇特的岩柱、险峻的悬崖等,为旅游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同时,岩石性质还关系到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等方面,必须谨慎对待,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二、合理利用地质环境促进旅游资源开发1. 加强地质调查和评估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加强地质环境的调查和评估工作,全面了解地质要素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通过科学的地质勘测和评价,为旅游资源的选址和规划提供依据,确保旅游项目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第三章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第三章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教学目的:了解地质作用与地貌形成的关系,掌握地质地貌与旅游的关系,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吸引因素与旅游功能以及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

重点:地质地貌与旅游的关系,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吸引因素与旅游功能及其基本类型。

第一节 地质地貌与旅游一、地质作用与地貌形成的关系(一)三个概念地质:地壳物质组成有其结构:例:岩石、岩层、板块、地台、地壁、 断层。

地貌:(地形)地表的各种形态:山地、高原地质作用:引起地壳物质组成,地质结构和地表形态不断变化的作用,它是由地质营力(是旅资的体现)引起的。

(二)影响地貌形成的因素1、地质作用是地貌形成的主要条件⎪⎪⎪⎭⎪⎪⎪⎬⎫⎪⎪⎪⎪⎪⎪⎪⎩⎪⎪⎪⎪⎪⎪⎪⎨⎧⎪⎪⎪⎩⎪⎪⎪⎨⎧⎪⎪⎪⎩⎪⎪⎪⎨⎧⎩⎨⎧图结推拍候化生物风外地震新岩压变化温质岩石变质作用统积岩余岩喷山岩火山喷发修入岩岩浆活动水平地壳运动内地质作用、、:、、、:、、、: 2、组成地表的岩性和地质构造,对地貌发育也有影响⎪⎩⎪⎨⎧→→西南地区洞中形态地下形态地表可溶岩黄土高原丘陵常能成低山受外大黄土软黄山花岗岩峭壁山地常形受外形小花岗硬坚硬岩:、、:、,、:、、、:、 内使他表出现高低起伏,外力削高填低,二者紧密联系,造成千差万别面貌⎪⎪⎪⎩⎪⎪⎪⎨⎧⎩⎨⎧→地台鲁有山地太行山蒙古高原以宽广平地地南为主地断裂谷山向谷背)、(, 3、人类活动也会影响地貌的形成⎩⎨⎧人造河谷坝地梯田塑造新形态加速外力作用是一种外力、、: 二、地质地貌与旅游的关系(一)影响旅游环境:即形成多种多样旅游环境⎪⎪⎪⎪⎪⎩⎪⎪⎪⎪⎪⎨⎧⎩⎨⎧探险等活动多采用来开展观光起伏之地娱乐活动展休闲多用来修建基础设施开平坦之地起伏根据一定范围内地形的可进入性好些平原丘可进入性差山区让人无边感沙漠高原或雄险或曲幽山地地貌、:、::::、:: 地质:影响到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二)是自然景观存在的基础和前提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地的基础,也就不会有万丈高楼,用这句话来形容地质地貌在自然景观中的在础和前提作用一定也不过分。

3、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3、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3、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第三章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学习目的熟悉地质地貌资源对旅游及人文景观的作用,掌握主要地质地貌的成因和特点。

主要内容●地质地貌与旅游风景骨架影响●主要地貌类型及其旅游价值探险观光五岳第一节地质地貌与旅游一、地貌是风景的骨架地貌不仅对人类的生活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是自然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决定了风景的骨架、气势和纹理的主要特征,也影响着动植物的生长。

除高山、极高山多数分布于青藏高原外,中国北方多大山脉、大高原、大平原,对比强烈,又受气候影响,多数山地植被覆盖率较低,故而山石多裸露,所以总体上给人以雄浑博大之感;南方则多为中小型山脉、丘陵,与小平原、盆地交错分布,多数地区植被覆盖率很高,岩石少裸露,兼以气温较高,雨量较多,使河流纵横,湖泊棋布,所以总体上给人以纤巧秀丽之感。

[明]杨慎《艺林伐山》:“玲珑剔透,桂林之山也;巉嵯窳窆,巴蜀之山也;绵延庞魄,河北之山也;俊峭巧丽,江南之山也。

”因此,人们从总的观赏感受出发,常将中国风景概括为“北雄南秀”。

其实,雄、险、奇、幽、秀、旷、野等多种美感的产生,都同地貌有着直接关系。

一些奇特造型地貌,例如惟妙惟肖的造型奇石、“天生桥”、“风动石”、岩溶景观、熔岩景观、海蚀景观等,更是观赏价值极大的景致。

二、地质地貌对人文现象的影响3.1.2.地质地貌对人文现象的影响.ppt每个人的发展都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但是,无数事实证明,自然环境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

地貌对长期生活于其环境的人的思维、性格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郭沫若在论述屈原时曾说:“屈原是产在巫峡邻近的人,他的气魄的宏伟、端直而又娓婉,他的文辞的雄浑、奇特而又清丽,恐怕也是受了些山水的影响。

”①郭沫若做出这样的结论,可能也有他个人的体会。

李白、苏东坡、郭沫若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浪漫主义诗人,都出生于四川。

这大概并非偶然。

陈传康教授也认为绍兴之所以出现了秋瑾、徐锡麟、鲁迅等雄杰、文豪,同那里的古代采石坑所留下的陡崖有关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举 例

广阔的海滩为发展海滨旅游提
供了场所
举 例
青岛 大连老虎滩
1.2
某些现代地质地貌变化
举 例
过程会给旅游环境带来不利
影响,甚至危害。

滑坡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通讯员 王炯 郭罡) 6月 19日晚,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突降暴雨, 据有关部门统计仅5小时内降雨量达到101.2毫
举 例

米,相当于该地区半年降雨量的总和。强降
举 例
秀丽无比。

黄山云海,依托于广阔的山谷 空间
举 例

2.2 地质地貌作用形态,又是许 多自然资源形成的必要条件。 自然瀑布的形成与特殊的河床
地貌有关。

在地壳断裂隆起的作用下形成 的泰山、华山等。
举 例
举 例
济南泉水 骊山温泉
三、地质地貌可以单独构景,
直接形成旅游资源。
特殊的地质现象,奇异的地貌形 及过程,不仅可以单独构景,有 的可以成为景区的主景。
举例说明地质地貌与旅游的关系
组别:第二小组
组员:姜向楠 刘苗
刘欣 张萌
一、地质地貌影响旅游环境 二、地质地貌条件是自然景观存在 的前提和基础 三、地质地貌可以单独构景,直接 形成旅游资源
目 录
四、在某些景区通过地质地貌的配 景可以增加美感
五、地质地貌条件对风景区意境的 形成有很大影响
一、地质地貌影响旅游环境
失踪331人,累计门诊人数2062人。
举 例


水土流失
由于全球气温的上升,加上大量的人为活
举 例
动导致地下水位降低,沙漠化土地加剧。
甘肃河西地区沙漠化土地呈递增态势, 2004年第三次荒漠化监测结果显示,河西 地区沙化土地面积达到1671.14万公顷,较 1999年又增加59.24万公顷。伴随着土地荒

因强烈风蚀作用形成的,新疆 将军戈壁上的“魔鬼城”。
举 例
举 例
沙丘景观 黄土景观
四、在某些景区通过地质地
貌的配景可以增加美感

地质地貌条件的有利配臵,能
很好的烘托主景,强化主景的
美学特征,使林更幽,水更美, 园林更自然。
西湖十景
举 例
苏堤春晓
举 例
曲院风荷
举 例
平湖秋月
举 例

1.1
地质地貌是自然环境重要的组成
要素之一,不同的地质地貌条件影响 到自然环境,进而提供了不同的旅游 环境。
江汉平原 由于构造沉降及外营力的沉积所形成的
举 例
平原地貌,为旅游城市及其基础设施建 设的发展提供了方便。

山区复杂多样的地质地貌条件,不 仅使自然环境复杂,生物多样化, 并提供大量山石、地貌旅游资源。
雨造成由花背溪通往天仙硐风景区 “十二洞 天”的地方发生大面积的山体滑坡,大量的 泥土和石块将公路堵死。
举 例
山体滑坡造成公路阻断

崩7日22时许,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
举 例
县突降强降雨,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
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冲向县城,造成沿河 房屋被冲毁,泥石流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 湖。据中国舟曲灾区指挥部消息,截至21日, 舟曲“8〃8”特大泥石流灾害中遇难1434人,
断桥残雪
举 例
柳浪闻莺
举 例
花港观鱼
举 例
雷峰夕照
举 例
双峰插云
举 例
南屏晚钟
举 例
三潭映月
五、地质地貌条件对风景区意
境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由于地貌强烈的立体形象感染力, 能为主景起到增加意境的作用。

青城天下幽
举 例
漠化的扩展,河西走廊的干旱、大风、沙
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举 例
2007年4月,民勤绿洲的沙漠化、敦煌月牙泉的日益萎缩频频 见诸报端,成了河西走廊生态恶化的缩影。位于民勤的亚洲最 大沙漠水库局部库底由于缺水而干裂。
举 例

2007年4月,每年春天肆虐的沙尘暴,给人 们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影响,伴随着土地荒 漠化的扩展,河西走廊的干旱、大风、沙 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举 例
2007年8月,敦煌月牙泉边干枯的大树。
二、地质地貌条件是自然景
观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2.1 地质地貌对一个自然风景区的 构成起着骨架作用。

云南滇池风景区,断层作用形成 的湖盆及断层山,构成了景区的 基本骨架,而湖水、树木、人文
举 例
景观则给以点缀装饰

广西桂林风景区,典型的岩溶峰林 地貌,奠定了桂林山水溶洞奇观的 基础,再加上漓江碧水在石山群峰 间的回环映衬,才使得整个风景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