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三篇
土壤采集与土壤含水量测定实验报告(一)

土壤采集与土壤含水量测定实验报告(一)土壤采集与土壤含水量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了解土壤的组成及各组分含量•掌握采集土壤样品的方法及要点•学会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方法实验步骤1.选择适当的采样地点。
2.使用铁锹或钻头等工具采集土壤样品,并将样品放入干净的塑料袋或玻璃瓶中。
3.传送土样前,用筛网除去杂质并晾干土壤样品。
4.将土壤样品放入烤箱中,在105℃下烘干至恒重。
5.取出烘干后的土壤样品,将其重量记录为W1。
6.将烘干土壤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搅拌均匀,待土壤样品充分吸水后,将其过滤。
滤液称为土壤水分提取液。
7.将土壤水分提取液放入烧杯中,平放于加热板上加热,直至水分完全蒸发,烘干至恒重。
取出烘干后的土壤提取液重量,记录为W2。
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土壤样品的含水量数据,结合采样地点、采样深度等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该地点土壤含水量的特点和变化趋势,这对于制定农田灌溉计划、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实验注意事项•选择采样地点时,应尽量避免边缘、污染源、有害物质区域等地方。
•采集土样时,应注意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和纯度。
•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步骤操作,避免对实验数据产生影响。
•测定过程中需注意卫生和安全,如避免土样落入眼睛。
结语土壤采集与土壤含水量测定是环境工程、土地管理、农业种植等领域的基础实验。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不仅学会了实验操作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更重要的是锻炼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为推动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实验设备及材料•铁锹或钻头等采样工具•干净的塑料袋或玻璃瓶•筛网•烤箱、计时器•烧杯、加热板•蒸馏水•量筒•称量仪器实验原理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和空气等组成的复杂体系,其中水分含量对于土壤活性、生物学活性、渗透性等诸多方面都有一定影响。
因此,测定土壤含水量对于评价土壤质量、制定农业计划等有重要意义。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结论,实验不足,实验体会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结论,实验不足,实验体会实验报告:标题: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土壤的含水量,了解土壤水分的分布情况以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通过称重法和干湿法两种方法,测定了不同土壤样本的含水量,并得出了相应的实验结论。
引言:土壤的含水量是土壤中水分含量的指标,对于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准确测定土壤的含水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壤水分的分布规律,进而优化灌溉方案,提高植物生长的效率。
实验方法:本实验选取了三个不同土壤样本进行测定,分别为A、B、C。
首先,我们采用称重法测定了每个土壤样本的湿重和干重,并计算得出含水量的百分比。
其次,我们使用干湿法,将土壤样本放入烘箱中进行干燥,然后再次称重,计算得出含水量的百分比。
实验结果:通过称重法测定,土壤样本A的含水量为25%,样本B为15%,样本C为10%。
通过干湿法测定,样本A的含水量为27%,样本B为14%,样本C为9%。
可以看出,两种测量方法得出的结果相对一致。
实验结论: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不同土壤样本的含水量存在差异。
含水量较高的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而含水量过低则会限制植物的生长。
因此,合理灌溉和水分管理对于农作物的生产至关重要。
实验不足:本实验在样本选择上较为简单,只选取了三个不同土壤样本进行测定。
为了得出更准确的结论,应该增加样本数量,涵盖更多不同类型的土壤。
实验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切体会到了土壤含水量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合理的水分管理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对于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实验设计的重要性,只有合理的实验设计才能得出准确可靠的结果。
土壤水分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水分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土壤水分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植物生长、土壤微生物活动以及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掌握常见的土壤水分测定方法,了解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规律,为农业生产、土壤改良和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多种多样,本次实验采用烘干法和酒精燃烧法。
烘干法的原理是将土壤样品在 105℃±2℃的烘箱中烘至恒重,通过烘干前后的质量差计算土壤水分含量。
土壤水分含量(%)=(烘干前质量烘干后质量)/烘干前质量 × 100%酒精燃烧法的原理是利用酒精燃烧时产生的高温,使土壤中的水分迅速蒸发,通过燃烧前后的质量差计算土壤水分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仪器电子天平:精度 001g烘箱:能保持温度在 105℃±2℃铝盒:若干干燥器酒精:浓度 95%量筒玻璃棒2、材料不同类型的土壤样品:如砂土、壤土、黏土四、实验步骤(一)烘干法1、取适量的新鲜土壤样品,放入已知质量的铝盒中,用电子天平称取湿土质量,记录为 M1。
2、将装有湿土的铝盒放入烘箱,在 105℃±2℃的条件下烘 6 8 小时,直至恒重。
3、将烘干后的铝盒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用电子天平称取干土质量,记录为 M2。
(二)酒精燃烧法1、取适量的新鲜土壤样品,放入已知质量的铝盒中,用电子天平称取湿土质量,记录为 M3。
2、向铝盒中倒入适量的酒精,使土壤充分浸润,点燃酒精,待火焰熄灭后,重复燃烧 2 3 次,直至土壤颜色变浅。
3、冷却后,用电子天平称取干土质量,记录为 M4。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实验方法|土壤类型|湿土质量(g)|干土质量(g)|水分质量(g)|水分含量(%)|||||||||烘干法|砂土|M11|M21|M11 M21|(M11 M21)/ M11 × 100%||烘干法|壤土|M12|M22|M12 M22|(M12 M22)/ M12 × 100%||烘干法|黏土|M13|M23|M13 M23|(M13 M23)/ M13 × 100%||酒精燃烧法|砂土|M31|M41|M31 M41|(M31 M41)/ M31 ×100%||酒精燃烧法|壤土|M32|M42|M32 M42|(M32 M42)/ M32 ×100%||酒精燃烧法|黏土|M33|M43|M33 M43|(M33 M43)/ M33 ×100%|六、实验结果分析1、不同土壤类型的水分含量差异砂土的孔隙较大,透气性好,保水能力相对较弱,水分含量较低。
土的含水率实验报告

土的含水率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方法测定土壤的含水率,从而了解土壤的水分含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为土壤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
土壤的含水率是指单位质量的土壤中所含水分的质量占土壤干重的百分比。
含水率的计算公式为:含水率(%)=(土壤湿重-土壤干重)/土壤干重×100%。
三、实验步骤。
1. 取一定质量的土壤样品,并记录其湿重;2. 将土壤样品放入干燥器中,干燥至质量不再变化,记录土壤的干重;3. 根据实验原理计算土壤的含水率。
四、实验数据。
1. 土壤样品质量,100g。
2. 土壤湿重,150g。
3. 土壤干重,120g。
五、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土壤的含水率为:(150g-120g)/120g×100% = 25%。
六、实验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土壤的含水率为25%。
这表明土壤中含有较多的水分,水分对土壤的性质有一定的影响。
土壤的含水率会影响土壤的孔隙度、渗透性、保水性等性质,进而影响土壤的透气性、保肥性和保水性。
因此,合理控制土壤的含水率,是土壤管理和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七、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测定土壤含水率的实验方法,并对土壤的含水率对土壤性质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今后的土壤管理和农业生产中,我们应该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控制土壤的含水率,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从而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八、参考文献。
1. 《土壤学实验指导》,XXX,XXX出版社,200X年。
2. 《土壤学导论》,XXX,XXX出版社,200X年。
以上就是本次土的含水率实验报告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土壤含水量实训报告范文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验室和野外实地操作,使学生掌握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方法,了解土壤水分对土壤性质和作物生长的影响,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XX农业大学土壤实验室及野外实习基地四、实训内容1. 实验室土壤含水量测定2. 野外土壤含水量测定3. 土壤水分与作物生长关系分析五、实训过程1. 实验室土壤含水量测定(1)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室土壤含水量测定方法,了解不同土壤类型含水量差异。
(2)实验材料:土壤样品、烘干器、天平、称量瓶、干燥剂、温度计、干燥器等。
(3)实验步骤:①称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放入称量瓶中;②将称量瓶放入烘干器中,设定温度(一般80℃左右);③待土壤样品完全干燥后,取出称量瓶,用天平称量;④计算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量(%)=(初始土壤重量-干燥后土壤重量)/初始土壤重量×100%。
(4)实验结果与分析:对不同土壤类型进行含水量测定,分析其含水量差异及原因。
2. 野外土壤含水量测定(1)实验目的:掌握野外土壤含水量测定方法,了解土壤水分在自然环境中的变化规律。
(2)实验材料:土壤样品、环刀、温度计、记录本等。
(3)实验步骤:①选择有代表性的土壤剖面,用环刀取出一定量的土壤样品;②用温度计测量土壤温度;③将土壤样品放入称量瓶中,带回实验室进行烘干;④按照实验室土壤含水量测定方法计算土壤含水量。
(4)实验结果与分析:对不同土壤剖面进行含水量测定,分析土壤水分在自然环境中的变化规律。
3. 土壤水分与作物生长关系分析(1)实验目的:了解土壤水分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掌握土壤水分管理方法。
(2)实验材料:作物种子、土壤样品、播种工具、生长记录本等。
(3)实验步骤:①将作物种子播种在含有不同土壤水分的土壤中;②定期记录作物的生长情况;③分析土壤水分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4)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分析土壤水分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提出土壤水分管理建议。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书

1. 实验二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烘干法与酒精燃烧法)一、目的意义进行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解田间土壤的实际含水情况,以便及时进行播种、灌排、保墒措施,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或联系作物长相长势及耕作栽培措施,总结丰产的水肥条件。
二是风干土样水分的测定,是各项分析结果计算的基础。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方法很多,如烘干法、酒精燃烧法和中子测量法等,其中烘干法是目前国际上土壤水分测定的标准方法,虽然需要采集土样,并且干燥时间较长但是因为它比较准确,且便于大批测定,故为常用的方法。
二、土壤自然含水量的测定土壤自然含水量是指田间土壤中实际的含水量,它随时在变化之中,不是一个常数。
土壤自然含水量测定的方法,介绍烘干法和酒精燃烧法。
(一)烘干法1.方法原理 将土壤样品放在105℃±2℃的烘箱中烘至恒重,求出土壤失水重量占烘干重量的百分数。
在此温度下,包括吸湿水(土粒表面从空气中吸取活动力强的水汽分子而成的一种水分)在内的所有水分烘掉,而一般土壤有机质不致分解。
2.操作步骤(1)将铝盒擦净,烘干冷却,在1/100天平上称重,并记下铝盒号码(A )。
(2)在田间取有代表性的土样(0~20cm )20g 左右,迅速装入铝盒中,盖好盒盖,带回室内(注意铝盒不可倒置,以免样品撒落),在天平上称重(B ),每个样品至少重复测3份。
(3)将打开盖子的铝盒(盖子放在铝盒旁侧或盖子平放在盒下),放人105℃±2℃的恒温箱中烘6~8小时。
(4)待烘箱温度下降至50℃左右时,盖好盖子,置铝盒于干燥器中30分钟左右,冷却至室温,称重(C ),如无干燥器,亦可将盖好的铝盒放在磁盘或木盘中,待至不烫手时称重。
(5)然后,启开盒盖,再烘4小时,冷却后称重,一直到前后两次称重相差不超过1%时为止(C )。
3.结果计算土壤含水量(%)=100A C C B ⨯--式中:A — 铝盒重(g )B — 铝盒加湿土重(g )C — 铝盒加烘干土重(g )4.注意事项(1)烘箱温度以105℃±2℃为宜,温度过高,土壤有机质易碳化逸失。
探究土壤性质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土壤的基本性质,包括土壤结构、颜色、质地、水分、酸碱度等。
2. 掌握土壤性质测定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分析土壤性质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土壤是地球表面的一种自然物质,主要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组成。
土壤的性质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土壤的肥力。
本实验通过对土壤性质的测定,了解土壤的基本特性,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三、实验材料1. 实验仪器:土壤筛、烘箱、电子秤、PH计、滴定管、蒸馏水、醋酸、NaOH等。
2. 实验试剂:醋酸溶液、NaOH溶液、酚酞指示剂等。
3. 实验样品:采集不同地区、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样品。
四、实验方法1. 土壤结构观察:观察土壤样品的颜色、质地、松散程度等,判断土壤结构。
2. 土壤质地分析:将土壤样品过筛,测定不同粒径的土壤含量,计算土壤质地。
3. 土壤水分测定:将土壤样品放入烘箱中烘干,测定土壤水分含量。
4. 土壤酸碱度测定:采用PH计测定土壤样品的酸碱度。
5. 土壤有机质测定: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
五、实验步骤1. 观察土壤样品:观察土壤样品的颜色、质地、松散程度等,判断土壤结构。
2. 土壤质地分析:将土壤样品过筛,测定不同粒径的土壤含量,计算土壤质地。
3. 土壤水分测定:将土壤样品放入烘箱中烘干,测定土壤水分含量。
4. 土壤酸碱度测定:采用PH计测定土壤样品的酸碱度。
5. 土壤有机质测定: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土壤结构:观察到的土壤样品颜色、质地、松散程度等,可以初步判断土壤结构。
2. 土壤质地:通过测定不同粒径的土壤含量,计算出土壤质地。
3. 土壤水分:土壤水分含量对植物生长有重要影响,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4. 土壤酸碱度:土壤酸碱度对植物生长也有重要影响,不同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性不同。
5. 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含量越高,土壤肥力越好。
土壤自然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自然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在进行土壤自然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时,我们总是要面对一个神秘又引人入胜的过程。
想象一下,阳光洒在大地上,泥土散发出一种天然的芬芳,简直像是在呼唤我们去探索它的秘密。
你知道吗?土壤就像一个精心调配的鸡尾酒,各种成分混合在一起,而水分就是那种神秘的调味剂。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测定这个“调味剂”的含量。
得准备好工具啦。
我们需要一个土壤样本,通常从花园里挖一小块,别忘了带上手套哦,弄得满手都是土可不好。
然后,我们需要一个干净的容器,像是塑料袋或者玻璃瓶,装土的时候可得小心翼翼,生怕把土撒得到处都是。
找个阳光明媚的地方,把土壤样本晾干,这样才能测出它的含水量。
你能想象吗?在阳光下,看着那些泥土一点点变干,心里那个美滋滋啊,仿佛自己是在进行一项伟大的科学实验。
等土壤完全干燥后,我们就需要称重了。
用天平把干土的重量记录下来,简单吧?这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像个科学家,哈哈!不过别得意忘形哦,接下来还有更重要的步骤。
拿一个水壶,给干土加水,直到土壤饱和为止。
这个过程有点像给土壤喝水,你说是不是?慢慢来,别急,观察它是如何吸水的,真是奇妙得很。
饱和后的土壤可得再称重一遍。
这时候,你会发现,土壤的重量增加了,像是吃了个大餐。
把干土的重量和饱和土壤的重量相减,就能得到土壤中水分的重量。
说起来简单,可这可是科学的奥秘哦!然后,我们就能计算出土壤的自然含水量。
你知道吗?这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能告诉我们土壤的健康状况,简直就像给土壤做了个体检。
如果你想更深入地了解,还可以把土壤分成不同的层次,看看每一层的含水量是否一致。
那样就更有趣了!像挖宝一样,发现土壤的秘密,真是让人兴奋。
不同的土壤类型,比如沙土、粘土和壤土,它们的含水量也会各有千秋。
就好比每个人的性格各不相同,得好好研究研究。
不过,实验的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各种小麻烦。
比如,可能会遇到水分蒸发得太快,导致数据不准确。
别担心,这也是科学的一部分。
每个实验都有可能失败,关键是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三篇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三篇篇一: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二土壤含水量的测定(烘干法与酒精燃烧法)一、目的意义进行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解田间土壤的实际含水情况,以便及时进行播种、灌排、保墒措施,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或联系作物长相长势及耕作栽培措施,总结丰产的水肥条件。
二是风干土样水分的测定,是各项分析结果计算的基础。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方法很多,如烘干法、酒精燃烧法和中子测量法等,其中烘干法是目前国际上土壤水分测定的标准方法,虽然需要采集土样,并且干燥时间较长但是因为它比较准确,且便于大批测定,故为常用的方法。
二、土壤自然含水量的测定土壤自然含水量是指田间土壤中实际的含水量,它随时在变化之中,不是一个常数。
土壤自然含水量测定的方法,介绍烘干法和酒精燃烧法。
(一)烘干法1.方法原理将土壤样品放在105℃±2℃的烘箱中烘至恒重,求出土壤失水重量占烘干重量的百分数。
在此温度下,包括吸湿水(土粒表面从空气中吸取活动力强的水汽分子而成的一种水分)在内的所有水分烘掉,而一般土壤有机质不致分解。
2.操作步骤(1)将铝盒擦净,烘干冷却,在1/100天平上称重,并记下铝盒号码(A )。
(2)在田间取有代表性的土样(0~20cm )20g 左右,迅速装入铝盒中,盖好盒盖,带回室内(注意铝盒不可倒置,以免样品撒落),在天平上称重(B ),每个样品至少重复测3份。
(3)将打开盖子的铝盒(盖子放在铝盒旁侧或盖子平放在盒下),放人105℃±2℃的恒温箱中烘6~8小时。
(4)待烘箱温度下降至50℃左右时,盖好盖子,置铝盒于干燥器中30分钟左右,冷却至室温,称重(C ),如无干燥器,亦可将盖好的铝盒放在磁盘或木盘中,待至不烫手时称重。
(5)然后,启开盒盖,再烘4小时,冷却后称重,一直到前后两次称重相差不超过1%时为止(C )。
3.结果计算土壤含水量(%)=100ACC B ?--式中:A —铝盒重(g ) B —铝盒加湿土重(g ) C —铝盒加烘干土重(g ) 4.注意事项(1)烘箱温度以105℃±2℃为宜,温度过高,土壤有机质易碳化逸失。
在烘箱中,一般土壤烘干6小时即可烘至恒重,质地较轻的土壤烘的时间可较短,约5~6小时即可。
(2)干燥器内的干燥剂(氯化钙或变色硅胶)要经常更换或处理。
变色硅胶在干燥时呈蓝色,吸湿后呈红色。
如呈红色后,须重新放在烘箱中烘到蓝色再放回干燥器使用。
(3)在计算时要以烘干土重为基数,因为:①只有以烘干土重为基数,才能给土壤水变化的清晰概念。
例如:某一时期土壤含水量为20%(即烘干土重为100g ,湿土重为120g ,土壤水分重为120g-100g=20g )。
在水分失一半后,则土壤含水量(%)=%10100100100110=?-,恰好一半。
如以湿土为基数,则先后得出:%67.16100120100120=?- %09.9100110100110=?- 得不出水分丢失一半的概念。
②化学分析换算要以烘干土重为基数。
如计算土壤含NO 3-N 多少,取的是湿土进行分析,如何将湿土重换算成烘干土重? %1水分湿土重烘干土重+=③能使不同土壤的分析结果相互比较。
因各地的土壤湿度不同,但烘干土的重量是不变的。
(4)本法须进行三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以一位小数(%)表示,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1%。
(5)本法测定本身的误差取决于所用天平的精确度和取样的代表性。
所以,在田间取样时,需要注意取样点的代表性,在大范围内测定时需多点重复。
5.仪器设备铝盒、烘箱、干燥器、分析天平(1/100)、土钻、小刀。
(二)酒精燃烧法1.方法原理本方法主要是利用酒精和水互相溶解和酒精在土中燃烧,使其水分蒸发,由燃烧前后土样的减重算出土壤含水量。
酒精在土面上燃烧,在未达到燃点之前即将气化,使火焰与土面保持2~3cm的距离,此时土样温度约在70~80℃之间。
但是,在火焰将熄灭前的几秒钟,火焰与土面接触,使土温上升到180~200℃以后温度很快地下降到85~90℃,并缓慢地冷却。
即使再度燃烧,土样最高温度也不会超过200~220℃,并且高温阶段的时间甚短,所以土样中的有机质及盐类损失甚微(有机质含量高于50g·kg-1的样品不适用本方法)。
据研究,本法较用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率的差值一般在0.5~0.8%左右。
用酒精燃烧法测定土壤含水量,全过程只需20分钟,它是一种快速测定方法,很适合于田间进行。
2.操作步骤(1)将烘干冷却的铝盒用1/100分析天平称重(A)。
(2)用铝盒称土样10g左右,注意操作迅速,取样均匀。
称重(B)。
(3)用滴管向铝盒滴加酒精,至盒中呈现自由液面时为止(约用7mL酒精)稍加振荡,使土样均匀分布于盒中。
(4)点燃酒精(注意勿使火柴屑掉入土样中),经数分钟后熄灭,待土样冷却后,再滴加酒精(2~3mL )进行第二次燃烧。
一般情况下,样品经3~4次燃烧后,即可达恒重。
然后称重(C ),精确到0.01g 。
3.结果计算土壤含水量(水分%)=100ACC B ?--式中:A ——铝盒重(g ); B ——湿土加铝盒重(g ); C ——干土加铝盒重(g )。
4.仪器与试剂天平(感量0.01g )、蒸发皿、酒精(纯度96%以上)、火柴、滴管、量筒(10mL )。
二、土壤吸湿水的测定(烘干法)(一)方法原理与土壤自然含水量测定相同。
(二)操作步骤1.取洗净的有编号的铝盒,放在105℃±2℃的烘箱中烘之恒重,带手套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在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上称得其恒重(A )。
2.用铝盒称5g 左右的风干土样均匀地平铺于盒中,准确称重(B )。
3.将铝盒放入105℃±2℃的恒温烘箱中烘6小时左右,铝盒盖放在铝盒旁则或倾斜放在铝盒上。
4.带手套将铝盒取出,盖上盖子,置铝盒于干燥器中20~30分钟,使冷却至室温,称重。
启开铝盒盖,再烘2小时,冷却,称至恒重(C ),前后两次称重之差不大于3mg 。
(三)结果计算土壤含水量(水分%)=100ACC B ?--式中:A —铝盒重(g )B —风干土加铝盒重(g )C 一烘干土加铝盒重(g )。
(四)样品吸湿水含量的应用若分析某成分时称取的风干土样重量为g α,已知该土样的吸湿水含量为p %,则称样所相当的烘干土重xg ,可按下式算出:因为(l 十p %):l=α:x 所以x=%1p +α(g )(五)仪器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角勺、铝盒、烘箱、手套、干燥器。
思考题1.在计算土壤含水量时,为什么要以烘干土重为基数?2.在烘干土样时,为什么温度不能超过110℃?篇二: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土壤水分的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土壤的实际含水情况,以便适时灌排,保证植物生长对水分的需求。
2、风干土样水分的测定,是各项分析结果计算的基础。
土壤水分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土壤的固、液、气三相比例,以及土壤的适耕性和植物的生长发育。
二、实验原理土壤水分大致分为化学结合水、吸湿水和自由水三类。
自由水是可供植物自由利用的有效水和多余水,可以通过土壤在空气中自然风干的方法从土壤中释放出来;吸湿水是土壤颗粒表面被分子张力所吸附的单分子水层,只有在105-110℃下才能摆脱土壤颗粒表面分子力的吸附,以气态的形式释放出来,由于土粒对水汽分子的这种吸附力高达成千上万个大气压,所以这层水分子是定向排列,而且排列紧密,水分不能自由移动,也没有溶解能力,属于无效水;而化学结合水因为参与了粘土矿物晶格的组成,所以是以OH-的形式存在的,要在600--700℃时才能脱离土粒的作用而释放出来。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方法很多,如烘干法、酒精燃烧法和中子测量法等,其中烘干法是目前国际上土壤水分测定的标准方法,虽然需要采集土样,并且干燥时间较长但是因为它比较准确,且便于大批测定,故为常用的方法。
将土壤样品放在105℃±2℃的烘箱中烘至恒重,求出土壤失水重量占烘干重量的百分数。
在此温度下,包括吸湿水(土粒表面从空气中吸取活动力强的水汽分子而成的一种水分)在内的所有水分烘掉,而一般土壤有机质不致分解。
三、实验器材铝盒、烘箱、干燥器、天平、小铲子、小刀。
四、实验步骤1、在室内将铝盒编号并称重,重量记为W0。
2、用已知重量的铝盒在天平上称取欲测土样15—20克,称量铝盒与新鲜土壤样品的重量,记为W2。
3、将盛土样的铝盒放入烘箱内,打开铝盒盖子(盖子放在铝盒旁边),放在105℃的恒温烘箱内烘干6小时,盖好盖子,将铝盒置于干燥器内冷却30分钟,从干燥器中取出,称量。
4、打开铝盒盖子,放在105℃的恒温烘箱内再次烘干2小时,盖好盖子,将铝盒置于干燥器内冷却30分钟,从干燥器中取出,称重。
若前后两次称重相差不超过0.05克即可认为已达到恒重。
重量记为W3。
五、实验结果以烘干土为基准的水分百分数:2330%100W W W W W -=-以新鲜土为基准的水分百分数:23 20%100W W W W W -=?-式中W 指土壤含水量(%) W0指铝盒重量(克)W2指铝盒及新鲜土壤样品的重量(克) W3指铝盒及烘干土壤样品的重量(克)铝盒铝盒净重量盒+湿土盒+干土水重量土重量含水量编号W1(单位:g)重W2(g)重W3(g)(g)(g)(%)A1B1C1D1E1F1G1H1I1J1篇三: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一、测定意义严格地讲,土壤含水量应称作土壤含水率,因其所指的是相对于土壤一定质量或容积个的水量分数或百分比,而不是土壤所含的绝对水量。
土壤含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土壤的固、液、气三相比,以及土壤的适耕性和作物的生长发育。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需要经常了解田间土壤含水量,以便适时灌溉或排水,保证作物生长对水分的需要,并利用耕作予以调控.达到高产丰收的目的。
二、方法选择的依据土壤含水量目前常用的测定方法有:烘干法、中子法、γ射线法和TDR法(又称时域反射仪法)。
其中后二种方法需要待别的仪器,有的还需—定的防护条件,这里不再作详细介绍,只介绍较为简便的烘干法、酒精燃烧法和野外测定法。
三、土壤含水量(自然含水量)的测定(一)实验室烘干法测定烘干法的优点是简单、直观,缺点是采样会干扰田间土壤水的连续性,取样后在田间留下的取样孔(尽管可埂实),会切断作物的某些根并影响土地水分的运动。
烘干法的另一个缺点是代表性差。
田间取样的变异系数为l0%或更大,造成这么大的变异,主要是由于土壤水在团间分布不均匀所造成的。
影响土壤水在田间分布不均匀的因素主要有土塌质地、结构以及不同作物根系的吸水作用和植冠对降雨的截留等。
尽管如此,烘干法还是被看成测定土壤水含量的标准方法。
为避免取样误差,最好按上坟基质特征如土地质地和结构分层取样.而不是按固定间隔深度采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