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无核化后果实生长发育特点(无核葡萄果实生长习性)
葡萄无核花栽培成熟期的变化(葡萄无核化栽培能提早成熟)

葡萄无核花栽培成熟期的变化(葡萄无核化栽培能提早成熟)我国的鲜食葡萄,目前以中熟产品居多,早熟产品很少。
葡萄无核化栽培可使成熟期提早,这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如何提早成熟,这是大家很关心的问题。
影响葡萄成熟期的主要因素1、品种原因无核化栽培提早成熟的程度,在不同品种上表现不一。
一般早熟品种提早的日数少,中晚熟的提早日数较多。
葡萄品种的成熟期,以所需积温来分比较合理,但生产上不易掌握。
一般以从萌芽至成熟的日数来划分的,或以从开花至成熟的日数来划分的。
前一分法,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成熟所需日数差别大;后者不同地区间差别小。
我国目前生产上栽培的成熟最早的品种,如莎巴珍珠和京早晶,从开花至成熟的天数均为60天上下。
葡萄早熟品种和一些中熟品种,经无核剂处理实行无核化栽培时,从开花至成熟的天数,也只有60天左右,相当于当地的极早熟品种。
北京卢沟桥农场早熟品种早玛瑙、紫珍珠和凤凰51,在大棚内无核化栽培,始花后46~47天就开始采收。
甜峰在公主岭露地无核化栽培,始花后55~65天成熟;巨峰为70天左右;一些晚熟品种,如红富士和黑奥林,约80天;极晚熟品种大宝,在公主岭实行无核化栽培,到降霜时也未能成熟。
3、负荷量葡萄从开始着色至充分成熟所需天数的多少,同一品种,负荷量不同,差别很大。
我们调查甜蜂品种在20片早期叶片负担0.5千克果的标准负荷下,这一时期经历25~30天。
负荷量进一步降低时,所需日数更少。
最少的,只需15天,果皮就变成黑色,可溶性固形物从9%增至16%,平均每天能增0.5%。
反之,负荷量过大,糖度上升极慢,特别是可溶性固形物达12%~13%以后,更难上升。
果皮颜色也长期保持红色而不变黑,陷人了所谓“红熟现象”的生理病态中,并且还伴随发生裂果和烂粒。
这样,无核化栽培不仅表现不出提早成熟的优势,而且质量也下降。
3、其他葡萄成熟期内营养是否集中,对成熟也有影响。
葡萄开始着色或更早一些,应及时除去嫩梢,使光合产物集中供应果实。
无核白葡萄鲜食化栽培技术要点

气候条件
选择气候适宜、光照充足、无霜期长 的地区,以满足葡萄生长的需求。
灌溉水源
确保水源充足,方便灌溉,以满足葡 萄生长过程中的水分需求。
土壤质地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 好的砂质壤土或壤土,有利于根系发 育和养分吸收。
苗木选择与处理
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 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无核白
预防为主
通过合理的栽培管理, 提高葡萄的抗病性,减
少病虫害的发生。
综合防治
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 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 治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
防治。
科学用药
选择高效、低毒、低残 留的农药,严格按照用
药说明进行使用。
精准施药
根据病虫害发生的实际 情况,精准用药,避免 盲目用药和过量的纸袋
选择透气性好、遮光性强、防病虫害的纸袋。
套袋时间
在疏果后进行,最好在晴天上午进行套袋,避免雨天和露水未干时 进行。
套袋方法
将纸袋套在果实上,用细铁丝或绳子将纸袋固定在果穗柄部,注意不 要将纸袋口扎得太紧,以免影响果实发育。
05
病虫害防治技术
主要病虫害种类
葡萄霜霉病
一种常见的葡萄病害,主要危害 叶片,造成叶片枯黄和脱落。
葡萄白粉病
影响葡萄的品质和产量,主要侵 害叶片、果穗和果实。
葡萄炭疽病
主要危害葡萄的果穗和果实,造 成果实的腐烂和落果。
葡萄透翅蛾
幼虫蛀食葡萄枝蔓,造成枝蔓枯 死或风折。
葡萄二星叶蝉
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葡萄枝叶,造 成叶片失水、黄化。
葡萄黑痘病
主要侵害葡萄的叶片、果穗和果 实,引起叶片和果实的斑点。
防治原则与方法
摘心
醉金香葡萄无核化设施栽培技术

醉金香葡萄无核化设施栽培技术一、品种特性嫩梢绿色,绒毛少,幼叶绿色,表面略具光泽,成叶特大、心脏形、平展、裂刻处上卷,3-5裂裂刻线、叶面粗糙,有泡状突起,叶背绒毛中多,叶柄注失形,枝条成熟后为浅褐色,节间长,枝条粗状。
果穗圆锥形,平均穗重800克,果粒倒卵圆形,自然粒重12克,经无核化处理后平均粒重可达15克,最大25克,果粒黄绿色,果脐明显,果皮中厚,果皮与果肉易分离,果汁多,有浓郁的茉莉香叶,品质极上,充分成熟含糖量可达22度。
萌芽率80.5%,结果枝率65%,每果枝平均花序数1.5个,结实能力强。
在嘉兴地区设施栽培,3月初萌芽,4月中旬开花,7月中旬成熟,从萌芽至果实成熟需126天左右(比巨峰早熟10天左右)。
二、种植当年的管理1、抹芽:当外界日平均温度在15度以上时,葡萄芽眼开始发胖萌动,在芽眼萌动后,分别得出大小时,每株选2个最好的芽留用,其余尽快抹掉,在基部(嫁接口以下)萌发的芽也要尽快多次抹除,以求节省养份。
2、摘心:2个芽眼长到20厘米时,选其中1个较弱的摘心,另外一个新梢任其生长,使养分集中到一个梢上,新梢长到所需要的长度摘心(根据架式而定)。
新梢摘心后,其副梢从下到上相继萌发,留顶端4个副梢,其余一律尽早抹除,待顶端2个副梢长到8叶以上时,留7叶摘心,下面2个副梢4叶摘心,再萌发的二次副梢均留1-2叶反复摘心,顶端延长梢第2次均留4叶摘心,以后再萌发3次延长梢留1-2叶反复摘心至到落叶。
冬剪时每株树只要留4个枝条,其中下面2个留枝条各留2个芽,上面2个枝条留7-8芽,每亩留4500-5000个芽,就满足葡萄第二年丰产需要。
三、及时覆膜,科学调节棚内温、湿、气1、盖膜时间:嘉兴地区较温暖,冷空气来的迟,年最低温度在零下5-7℃,每年的1月份气温最低,葡萄进入深休眠:2月初立春,地面开始回升转暖,便可开始盖膜,最迟不超过2月20日,过迟失去盖膜的意义,过早休眠时间不足,造成萌芽不齐,花序小。
葡萄无核化栽培产量的变化(葡萄无核化栽培产量会减少吗?)

葡萄无核化栽培产量的变化(葡萄无核化栽培产量会减少吗?)葡萄无核化栽培的产量如何?这是许多人首先关心的问题。
1、因为无核化栽培提早了葡萄成熟期,如同其他作物一样,早熟品种由于生长期短,产量一般都比晚熟品种低;所以葡萄无核化栽培的产量也比常规栽培的低。
但在气候条件不利的情况下,如在花期和开花前后低温多雨,常规栽培常因坐果不良而严重减产;无核化栽培因坐果较有保证,这时产量就可能超过常规栽培。
无核化栽培更易保证连年稳产;2、目前一般都是把单位面积上采收的葡萄果穗总重量,称为产量,而不管它的含糖量高低。
这样的单位面积产量,就失去了可比性。
如每亩产1500千克、含糖12%的葡萄(以前有些地方上市的巨峰葡萄,含糖还达不到12%),同每亩产1200千克、含糖16%的葡萄相比,表面上前者高300干克,实际上后者干物质产量比前者还高。
无核化栽培由于坐果较有保证,如果留枝多,留的枝结果枝比例高,穗大,甚至一枝多穗,也可以很“高产”。
但这样将在质量、成熟期、树势和下年的产量和质量等方面付出重大代价,得不偿失;3、虽然产量表面上是由果穗数×果穗重构成,但实质上是由有效叶面积所决定。
我们在公主岭和其他地方研究结果,无核化的葡萄(甜峰和巨峰),0.5千克重的果穗,至少需0.4平方米(约20片)受光良好的早期叶片,才能保证质量和早熟。
这样毎平方米架面的最高产量约为2.5千克。
丰产期的葡萄园,每亩有效架面如有600平方米,可产果1500千克。
但实际上由于生长不齐及其他原因,难以达到此数。
同时考虑到无核化栽培主要应着眼于优质和早熟,因此,我们提出的产量标准为每亩产1000~1250千克;4、不同地区的气候、管理水平、葡萄树的基础等都不同;特别是由于各地市场状况不同,早熟,优质产品同普通产品差价大小不同,因此,对早熟、优质、丰产三者在基本协调的条件下,侧重点仍有所不同;因此,产量水平在适当范围内可灵活掌握。
过分的高产,必然带来不良后果;过分降低产量,也不一定就特别早熟、特别质优。
葡萄无核化后生理特点(葡萄无核化生理习性)

葡萄无核化后生理特点(葡萄无核化生理习性)1、同化产物的生产和利用无核化栽培时葡萄生长和结果的特点,决定了对同化产物的需求期早,前期需求量大。
我们通过对甜峰和巨峰的初步研究和粗略计算,如收获时每亩产量都是1000千克,在葡萄开花后70天时,无核化栽培的,这时果已成熟,重量1000千克,含糖15%~16%,光果实就吸收了160~180千克的干物质。
而常规栽培的,这时果实刚开始进入成熟期,重量只有600~700千克,可溶性固形物只有8%左右,果实还只吸收50~60千克的干物质。
在同一时期内,前者的果实对光合产物的需求量,竟相当于后者的3倍左右,其相差之巨,十分惊人。
此外,前者到此时为止的呼吸消耗也大得多。
无核化栽培,在前期对光合产物的需求如此之大,怎样才能满足呢?第一,加速形成叶幕以增加光合作用的日数。
为提前形成叶幕,就需有充足的贮藏营养,并配合其他技术。
第二,提高叶片的光合效率。
为此,要提高叶片质量、改善光照状况等。
第三,节省光合产物的消耗,合理分配利用。
一要控制产量,有足够的叶果比,二要及时控制不必要的枝叶生长,使营养集中在必要的地方。
2、对矿质营养的供需变化葡萄无核化栽培时,早期需氮较多,大量需氮的延续期较短。
从萌芽开始,大量贮藏营养转变为蛋白质,需要大量氮素。
此后枝叶旺盛生长,幼果迅速膨大,直至果实软化,这一时期的光合产物,大部分也需转化为蛋白质,供枝叶和幼果生长之用,需氮量大。
巨峰无核化栽培时,大量需氮的时期较短,约80天。
此后,葡萄进入成熟期,枝叶停止生长,光合产物主要作为糖,输入浆果,需氮量下降。
果实采收后,需氮更少。
因此,无核化栽培时,氮肥要早施,不宜较晚时多次追施氮肥。
同枝叶早发、果实早熟相适应,大量需钾的时期,也较常规栽培时提前。
钾肥对果增大有重要作用,除早春施用外,坐果后可补施1次。
3、对水分需求变化无核化栽培需水特点和需氮特点基本一样,即浆果变软前,水分要充足,进入浆果成熟期后,需水稍少。
无核葡萄夏黑

无核葡萄--夏黑描述内容:该品种原产日本,别名黑夏、夏黑无核。
欧美杂种,由日本山梨县果树试验场1968年杂交所得,其亲本为巨峰和卜厶,1997年8月获得品种登记。
2000年2月,我园从日本山梨县植原葡萄研究所引进该品种的脱毒苗。
其主要性状如下。
1)果实性状。
果穗大多为圆锥形,部分为双歧肩圆锥形,无副穗。
果穗大,穗长16--23cm,穗宽13.5--16cm,平均穗重415g。
粒重3--3.5g,赤霉素处理后,平均粒重7.5g,最大粒重12g,平均穗重608g,最大穗重940g。
果粒着生紧密或极紧密,果穗大小整齐。
果粒近圆形,紫黑色到蓝黑色。
在夜温高的地方也非常容易着色,着色一致,成熟一致。
果皮厚而脆,无涩味。
果粉厚。
果肉硬脆,无肉囊,果汁紫红色。
味浓甜,有浓郁的草莓味。
五种子。
无小青粒。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0%--22%。
鲜食品质上等。
2)生长结果习性。
植株生长势极强。
隐芽萌发力中等。
芽眼萌发率85%--90%,成枝率95%,枝条成熟度中等。
每果枝平均着生果穗数为1.45--1.75个。
隐芽萌发的新梢结实力强。
采用高、宽、垂架式,667平方米栽110株时,产量可达18000--22500kg/公顷。
3)植物学特性。
嫩梢黄绿色,带少量绒毛。
梢尖闭合,乳黄色,有一层绒毛,无光泽。
幼叶乳黄到浅绿色,带淡紫色晕,上表面有光泽,下表面密被一层丝毛。
成龄叶片极大,纵径约32.5cm,横径约32.5cm,近圆形。
成龄叶片背面有一层很稀的丝状绒毛。
叶片中间凹,边缘凸起。
叶片大多4裂刻,枝条上中部叶片中有少数叶片裂刻不明显,近圆形。
上下裂刻均深,基部呈椭圆形。
锯齿圆顶形,较平缓,有些叶片叶尖部分锯齿顶部稍尖呈三角形。
叶柄洼大多为矢形,基部为裂缝形或三角形;嫩叶叶柄洼大多为宽拱形,基部为直线形。
新梢生长直立,节间背侧黄绿色,腹侧淡紫红色。
枝条横截面呈圆形,枝条红褐色。
两性花,三倍体。
4)物候期。
在江苏张家港地区,3月25日至4月8日萌芽,5月10日至5月20日开花,7月10日至7月20日浆果成熟。
葡萄无核化后生长期的特点(无核葡萄生长习性)

葡萄无核化后生长期的特点(无核葡萄生长习性)葡萄从常规栽培转入无核化栽培的第1年为过渡期。
这时树体基础状况和生长状况,还不完全符合无核化栽培的要求。
因葡萄从花芽开始分化到结果,要跨越2个年度,开始实行无核化栽培的葡萄,其越冬器官的状况是在上年常规栽培条件下形成的。
常规栽培时,一般产量较高,果采收晚,新梢结束生长较晚,成熟状况可能较差,贮藏营养较少,根系的生长状况可能也较差。
此外,修剪一般也较轻。
这些状况对无核化栽培不甚合适。
所以无核化栽培的第1年,除了树体壮、树势较旺的园外,葡萄的生长未完全表现出无核化栽培时的特征,一般也难以达到理想的结果。
连续实行无核化栽培两年以上的葡萄园,树体状况适应无核化栽培以后,葡萄的生长,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这些特点,也是葡萄无核化栽培欲获得良好效果所要求的。
1、萌芽较早而整齐由于上一年葡萄的采收期提早了20天左右,这等于延长了采后的贮藏营养积累期。
这样,枝蔓成熟好,芽充实饱满,加以修剪比常规栽培较重,营养分配集中,因而春天萌芽状况表现早而齐。
这时期正是葡萄的花序春天补充分化的关键时期。
营养集中、芽壮,可使花序分化和芽内幼叶的发育获得充足的营养,为此后枝叶的快速和强旺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这一时期要做好芽工作。
2、新梢生长旺盛,生长快巨峰等葡萄品种常规栽培时,为了保证坐好果,新梢生长不能过于强旺。
否则异常胚珠率高,对坐果很不利。
采用无核化栽培时,早期形成良好的叶幕,对产量、质量和成期,关系重大。
营养充足,生长旺、生长速度加快,叶幕形成就快。
这时也正是葡萄花器分化期。
营养充足,有利花器特别是雌蕊原始体细胞分裂和分化;旺盛的生长,使葡萄异常胚珠率提高,也有利于无核率的提高。
但是新梢旺长、速长,也有不利的一面,如对它不加控制,将变成徒长。
徒长往往表现在7~8节以后,7节以前,节间一般都是较短的。
所以要及时控制生长,对新梢进行摘心、除副梢等工作。
结果枝留7叶摘心,使贮藏营养和基部叶片制造的营养,集中到花序、花器的分化和生长以及计划留下的幼叶的生长上,并为新梢基部冬芽的分化创造良好的条件。
保护地葡萄的无核化栽培特点(保护地葡萄的无核化栽培管理要点)

保护地葡萄的无核化栽培特点(保护地葡萄的无核化栽培管理要点)保护地葡萄的无核化栽培特点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和加温温室的葡萄栽培,在我国北方大、中城市近郊,已有相当面积的发展;近几年更有逐渐往南发展的趋势。
葡萄保护地栽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早成熟。
大棚栽培此量地栽培,一般可提早成熟20~30天;日光温室栽培,可提早1个多月;加温温室,则因开始加温的日期不同。
成熟期也不同,定前开始加温的,5月份即可成熟。
保护地促使葡萄提早成熟,是通过提高栽培室内的气温和地温,使葡萄的生育期提前而实现的。
葡萄无核化栽培,也可使葡萄提早成熟。
如可使甜峰、巨峰等中熟品种提早成熟20~30天,相当于扣塑料大棚的作用。
但这主要是由于缩短了葡萄果实的生育期所致,而气温和地温并未变化。
因此,如果葡萄的保护地栽培同无核化栽培相结合,则提早成熟的作用可以累加在一起,而使保护地栽培的成熟期进一步大大提前。
保护地栽培,虽有生长、结果早,病害少,便于管理等优点,但也存在光照较差、植株易徒长、某些品种坐果不良,以及在某些情况下上色差等缺点。
过早加温的,还有葡萄因体眠不足发生生理障碍等问题。
保护地栽培同无核化栽培相结合,可提高保护地葡萄的坐果串,使果穗成熟更一致,上色更好,还提高食用品质(无核、含糖量较高等)。
因过早加温而出现生理障碍的,可适当延迟加温,消除生理障碍,而仍能保持原先的成熟期。
有的保护地栽培的葡萄,实行多次结果,如同无核化栽培相结合,对多次结果也更有利。
无核化栽培的副作用——采后容易掉粒的问题,在保护地栽培中同样存在。
但因保护地面积小,所产的极早熟无核葡萄价格高,更有条件通过采取前面讲到的综合措施来预防。
裂果问题,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比露地栽培更易解决。
综上所述葡萄保护地栽培同无核化栽培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发挥两者的特殊效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葡萄保护地无核化栽培管理要点1、因保护地栽培光照较差,所以枝叶不能过密。
特别是结果枝,应主要分布在上部,它的叶片要光照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葡萄无核化后果实生长发育特点(无核葡萄果实生长
习性)
无核化的葡萄果实与同品种有核果实的差别不只是无籽的差别。
两者在果实构造、形状、质地和生长动态等方面都有不同。
在果实构造方面,最主要的差别是没有种子,这已如前述。
果形特点是无核化果果粒较长,果形指数大。
这是因为没有了种子,横径变小;同时果顶部分细胞分裂旺盛,果实纵径的细胞数增加。
2号无核剂在开花后较早处理,果形较长;开花10天以后处理,则果粒近球形。
无核化果,一般外果皮较厚。
但结果过多,果穗过大时,皮薄。
无核化果果心特别发达。
有核葡萄种子所占的地方,无核化果都被果心细胞所占。
果心细胞的大量分裂和膨大,把子房室挤扁。
葡萄果心维管束共有6条,由2条中心维管束和4条通向胚珠为种子发育输送营养的维管束组成。
无核化后,由于种子不发育,通向胚珠的维管束也得不到发育,到浆果成熟时仍很细弱。
果心维管束细弱是无核化的葡萄采后容易掉粒的原因之一。
葡萄无核化果的果肉细胞一般变长。
果皮下维管束内侧附近有几层细胞特别细长。
变长的细胞间,结构比较致密。
这同果肉质地有关。
无核化浆果肉质地一般变得较脆。
果形越是长形的,越脆。
长形肉脆的果,果皮也较不易同果肉分离。
果内糖酸等物质的含量也有变化。
同一时期相比,当然无核化的果实的含糖量显著高于有核果,含酸量则显著低。
但着色程度相同时,两者的可溶性固形物平均含量无明显差异。
在果
实内部的不同部位,糖酸含量不同。
浆果未充分成熟时,果顶部分含糖高,果梗附近低;果皮附近高,果心低。
无核化果的上、下、内、外不同部位的含糖量的差别较小。
葡萄无核化后,同一果穗上的果粒成熟度很一致,糖酸含量也较一致。
而有核果,同一穗上的果粒含种子数不一样,种子多的,成熟度较差,含糖也较低,同一穗上不同果粒的风味,差别也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