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第二课时
中国石拱桥第二课时教案

中国石拱桥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深入文本,抓住关键语句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2.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发展。
【教学过程】一、回顾上课,引入新课上课节我们了解了中国石拱桥,认识了赵州桥和卢沟桥。
这节课,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发展。
(出示课件30)二、细读课文,精读细研教师:我国古代石拱桥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出示课件31)(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析归纳。
)学生1: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学生2: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的优良传统。
学生3:富有各种石料,就地取材。
教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拱桥有哪些新的发展?(出示课件31)学生:长虹大桥和双曲拱桥。
三、深读课文,合作探究教师:同学们读课文,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出示课件32)(学生默读课文,分析讨论回答。
)语句出示:(出示课件33)《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学生:“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有记载的”指出后面判断的根据,更增强了准确性。
语句出示:(出示课件34)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02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学生:“在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情况。
语句出示:(出示课件35)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桥宽约8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学生:数字具体,实事求是,该用“约”限制时,绝不“故作准确”;“几乎”强调了桥面与河面并非完全平行。
教师:赵州桥和卢沟桥都是中国石拱桥的杰作,为什么要先说赵州桥,再说卢沟桥?能不能先说卢沟桥?(出示课件36)(学生讨论分析,教师适时点拨。
)预设1:从时间上说,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其修建年代比卢沟桥早。
预设2:从形式上说,赵州桥是独拱石桥,只有一个大拱,结构较简单;卢沟桥是联拱石桥,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结构较为复杂。
第18课《中国石拱桥》第二课时课件(共41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分层作业
为确保过往车辆和行人的安全,改善区域交通条件 19日,有着近半个世纪历史的连州市连阳大桥开始拆建。
分层作业
⑧自2004年底开工以来,重建工程就在日夜施工。2007年2 月7日,新连阳大桥建成通车,并更名为连州大桥。当天上午, 数百市民早早来到桥上,体验新桥通行的喜悦。新连阳大桥全 长306.6米,桥面总宽33.5米,建设里程560.468米,按一级公路 技术标准设计,计算行车速度为80公里/小时,主车道按双向6 车道标准建设,桥涵设计荷载为公路—I级,工程造价4000万元, 总投资5000万元,是接通连州市区中轴线的重要纽带。
分层作业
⑦斗转星移,岁月如梭,经过数十年的风蚀日侵、洪水冲 刷和日益密集的车流,当初建的连阳大桥按照那时的施工设计、 桥梁荷载设计等自然适应不了新世纪连州日益增长运输量的需 要,加上市青少年宫基建时挖土方的影响,最终不堪重负。 2001年,经有关部门检测,连阳大桥桥台、拱圆均出现了不同 程度的裂缝,该桥被广东省交通厅列为危桥改造项目。
分层作业
②对于许许多多步入中老年的连州人而言,脑海中对连阳 大桥那难以忘怀的记忆,并不仅仅是一座大桥,她的每一个篇 章都记载着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她的每一个变迁都记述着一 种锐意进取的连州精神。“剡中若问连州事,唯有千山画不 如”,唐代诗豪刘禹锡在任连州刺史时,曾写诗赞美古邑连州 的旖旎风光,这座依山傍水的城市,不仅是钟灵毓秀的长寿之 乡,也是一座独具魅力的山水城市。
合作探究
顺序
具体阐释
由一 全文按照“
石拱桥
—
中国石拱桥
—
中国石拱
般到 桥的典型代表 — 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 ”的逻辑顺
特殊
序来组织材料,使读者对石拱桥的了解由浅入深,由概
17《中国石拱桥》(第二课时)教案大全

17《中国石拱桥》(第二课时)教案大全第一篇:17《中国石拱桥》(第二课时)教案大全17.《中国石拱桥》(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知识与技能:①初步认识说明文与记叙文的区别②理清文章说明顺序和结构过程与方法:①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②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情感、态度价值观:①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清文章的结构;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2.难点: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①了解作者与说明文②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③了解石拱桥的总体特点④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的特点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明确学习目标。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征,理清了文章的结构,理解了说明顺序。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探究本文的所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二、细读全文,理解作者是怎样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1.分四人小组,找出本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说说其作用。
预设:(1)、举例子: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举了两个例子,一个赵州桥,一个卢沟桥。
举例典型,很有代表性和说服力。
(2)、列数字:“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通过精确的数据,准确地说明了桥的规模,突出了赵州桥“雄伟”的特点。
(在说明卢沟桥的特点时也运用了这种说明方法)(3)、打比方:“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形象地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上的基本特征。
(4)、摹状貌:“有的……有的……有的……”形象地描绘了狮子的生动姿态,显示了卢沟桥的艺术特色。
(5)、引资料:唐朝张嘉贞说它“创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突出了赵州桥构造的奇特。
张赞其“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表明其成就突出,堪称杰作。
(6)、作比较:“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河堤冲毁桥无恙两者相较,表明其结构坚固。
中国石拱桥第二课时课件

构 建 - - - 友 谊 之 桥
课堂检测:
《学案导学》教材导学部分
布置作业:
1.收集与桥梁有关的诗文或图片资料 办板报 2.完成《配套练习》48页阅读鉴赏(一) (BC生) A生另加阅读(二)
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意大利人马可· 波罗称赞卢沟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 的”,桥上的狮子“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构成著名的名胜景点:卢沟晓月 这段文字引用张嘉贞和张鷟的话各说明了什么? 引用张嘉贞的赞语是为了说明赵州桥构造的奇特, 引用张鷟的赞语是为了说明赵州桥的形式优美。
结构多样
卢沟桥
赵州桥:独拱、拱上加拱
4、试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整体感知
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 桥洞为弧形,桥梁史上出现得较早,形式优 石拱桥: 美,结构坚固。 历史悠久,分布广、形式多样,有许多是 中国石拱桥: 惊人的杰作。 赵州桥: 历史悠久,结构坚固,设计巧妙,形状 像弓,用料省,艺术价值高。
卢沟桥: 石拱相联,结构精巧,坚固耐用,形式优美, 艺术价值高,历史价值突出。
课堂讨论:
2、既然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中国 石拱桥的共同特点,作者为什么不 选一个而要选两个呢?
赵州桥和卢沟桥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前者是“独拱”石桥,后者是“联拱”石桥, 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作者选择两例可以起到 互相对照、互相补充的作用,说明了中国石 拱桥形式多样、多彩多姿的特点。
中国石拱桥具有辉煌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全面 卢沟桥: 联拱
课堂讨论:
1、中国的石拱桥很多,都有相同的特 点,作者为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 为说明的例子?
赵州桥和卢沟桥历史悠久,气魄宏伟、驰名中 外,有中国石拱桥的典型特点,很有代表性。 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的特征方法可以 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使读者对被说明事物的 特征认识得更具体、更明确、更深刻。
中国石拱桥 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

中国石拱桥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中国石拱桥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中国石拱桥]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中国石拱桥》第二学时Auron学案1.初步认识说明文与记叙文的区别2.厘清文章的结构,认知怎样把握住事物特征展开表明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4.介绍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重新认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唤起爱国热情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厘清文章的结构;认知怎样把握住事物特征展开表明2.难点: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三、学时精心安排:2课时四、自学流程第二课时(一)备考引入1.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指名回答课文一、二自然段讲什么?(板书:石拱桥的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2.中国石拱桥具备哪些特点呢?文中又就是怎样了解的呢?(板书:中国石拱桥)(二)研读课文第3自然段1.指名同学朗读第3自然段2.思考回答:①这段带出了中国石拱桥的什么特点?本段与后文就是什么关系?②哪句话能够表明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这句中的“大约”、“可能将”若想换成?为什么?③哪句能说明分布广?这句中“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④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用词怎样?(准确)⑤为了具体内容表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握了哪几个例子?(板书:赵州桥、卢沟桥)(三)研读课文4、5自然段1.恳请同学们韵头后面的课文内容,找到了解赵州桥河卢沟桥的段落2.恳请同学们总结一下4、5自然段。
说道说道赵州桥存有哪些特点?(板书:历史悠久、厚实美观、壮丽奇特)3.文中哪些语句介绍了赵州桥历史悠久而又坚固的?4.赵州桥不仅历史悠久、厚实美观又独具特色,文中怎样描绘它壮丽奇特的?这座桥的具体内容特点存有哪些?5.“这个创造性设计”指什么?为什么说它是创造性设计?6.文中引用张嘉贞和张鷟的话分别说明什么?7.为了表明赵州桥的这些特点,作者使用了哪些表明方法?8.哪位同学能够根据课文内容和插画,图画出来赵州桥的示意图并标上适当的数据?(四)自学课文6、7、8段思考解答:1.卢沟桥有哪些特点?2.卢沟桥与赵州桥有哪些异同?3.这部分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五)归纳总结这两部分内容作者表明石拱桥的特点时握一个例子不更简洁吗?为什么必须握两个例子呢?(板书:单拱石桥杰作、联拱石桥典范)(六)学习第9自然段1.指名读第9自然段2.思索提问:中国石拱桥为什么能够获得如此光辉的成就?3.这三个原因顺序能够无法倒转?为什么?(板书:智慧的结晶)(七)自学第10自然段1.我国古代石拱桥取得了如此光辉的成就,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发展怎样呢?文中又举了哪些例子?(板书:桥梁事业的发展:长虹大桥,双曲拱桥)2.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说明了什么?(八)总结全文1.师对照板书总结2.总结说明文语言特点,并王莎莎说道说道本文运用了哪些表明方法?(板书:说明文语言:简约、平静、精确、严格表明方法:打比方、列于数字、并作比较、飞白状貌)(九)布置作业:阅读课后练习三中的两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石拱桥的特点:形式迷人、结构厚实、历史悠久赵州桥坚固美观单拱石桥的特点中国石拱桥年代久远坚固美观联拱石桥的特点桥梁事业的发展:长虹大桥、双曲拱桥《中国石拱桥》课教谈人:汪2021年11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中国石拱桥》第二课时

考点
(1)文中画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 方法?(2)第×段或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答题技法: 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门别类加以 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突出强调了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 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突出说明了事物的……特征,增强了说服力(趣味性)。引用若在文章开头, 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打比方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 说明方法。
作用:增强说明的形象性、生动性,使抽象的事物变 得具体可感。
打比方和比喻的区别: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适用于 各种文体;打比方是一种说明方法,只适用于说明文。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1.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 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2. 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02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 的石拱。
3.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 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 到21.6米。桥宽约8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中国石拱桥第二课时

中国石拱桥第二课时中国石拱桥第二课时导入新课请同学们听读《中国石拱桥》中的一段话,该段话介绍的是赵州桥的特征。
“(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听后请同学们画出该桥的示意图,并体会加点词的准确性。
(准确的介绍了大拱的形状和小拱的数量及在大拱上的位置。
)然后明确本课的素质教育目标。
(一)明确目标1.复习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
2.体会本文运用准确的语言说明事物的特征。
3.学习作者治学态度的严谨。
(二)整体感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感受文中的语言特色,找出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
语言特色:简朴。
简朴在遣词炼字方面很突出。
如介绍赵州桥的成就,用“最伟大”;介绍其历史,用“最古”;说明其外形,用“横跨”“雄伟”“雄姿”;介绍其施工技术,用“巧妙绝伦”,无一字不自然贴切。
简明朴实而妙趣横生,绰约多姿,准确和严密,这主要表现在运用词语、造句和组织句群上。
关于运用词语,如在第一段的三句话中,分别用了“桥”“拱桥”和“石拱桥”这样三个范围大小不同的词语。
在列数字说明时,数字准确,语气肯定,毫不含糊,这是准确的表现。
文中也用了一些“概数”,如“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路面平坦,几乎与桥面平行”,这些句中的“左右”“大约”“几乎”是表示约略的词语,用上这些词语反而起到了准确说明的作用,也正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
关于造句,如说旅人桥“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在这个句子中,用“可能”表示估计,用有记载表示确实存在,用“最早”表示程度,使全句的意思既准确又严密。
再如说赵州桥“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个复句极为准确而严密地说明了赵州桥的最伟大、最坚固和最古老。
关于组织句群。
如第九段对于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的分析,用“首先”“其次”“再其次”分条说明。
这三条由人到物、由主到次,既严密又全面。
人教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 中国石拱桥 - 第二课时

(6)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
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摹状貌,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石刻狮子的各种情态,说
明了卢沟桥在装饰上的特点,突出了卢沟桥形式的优美。
(7)引用《水经注》里的“旅人桥”,说明我国石拱桥历史悠久;
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说明赵州桥设计
施工的精巧;引用唐朝张
的赞语“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说明赵
州桥形式优美。
引用各种材料,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品读语言,明确语言特色
1.有人说,茅以昇先生毕竟不是作家,有些语言显得很啰唆。比如
介绍旅人桥时,说它“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
早的石拱桥了”,直接说“是最早的石拱桥”不就行了吗?同学们
作者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石拱桥的特点?有什么好处?试在文中
找出实例,并在旁边做批注。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
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
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打比方,把弧形的桥洞比作“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石拱
怎么认为呢?
“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说明只是推测的情况。“有
记载的”使话语的根据更具可靠性,这些词的使用体现了作者
严谨的科学态度,不能删去。
2.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说明文很讲究语言的分寸,用语准确严谨。
在文中找找,还有哪些词语体现了本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1)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
(3)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 人不知其所以为”。(引用)
7、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
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
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
桥了。
(举例子)
所谓准确,就是按照事物的 情况,选用最恰当的词语, 恰如其分地把事物的特征、 本质和规律性表达出来。 主要表现在数量、程度、 范围等方面用词准确。
解 放
石 拱 桥
国 石 拱
桥
卢沟桥
后 兴 建 的 各
种
拱
一般
特殊
桥
介绍赵州桥时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第4段: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建造时间 及解放后的修整。(概括)
第5段 首先介绍赵州桥的长度、宽 度、设计施工的精巧;接着 从四个方面来说明其特点。 (具体)
介绍卢沟桥时,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整体——局部
7.作诠释:就是对事物的一般性的 理解说明。
8、引用:引用一些和说明对象有关的资料, 包括农谚、俗语、古今名人名言、诗词、故 事以及其他材料。(使说明内容更充实,更 有说服力)
9、摹状貌:(描写)(把被说明的对象 说得更具体、生动。)
10、画图表:制表、绘图 (直观形象的写出了……)
想想:下面句子运用什么说明方法
赵州桥和卢沟桥有什么不同? 赵州桥: 单拱石桥 既典型 卢沟桥: 联拱石桥 又全面
时间顺序:(时间先后、朝代先后) 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南到北等) 逻辑顺序 (从因到果、从整体到局部、从一
般到特殊、从主到次等)
回忆一下课文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从 整体看,全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中
赵州桥
打比方、举例子、 作比较、分类别、 列数字、下定义、 画图表、引用等
1.分类别:说明事物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 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 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 照类别,逐一说明。如《中国石拱桥》把赵 州桥的特点分为四点,一点一点分别说明。 (作用:条理清晰)
3.举例子:举出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例子。 (使文章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好的说 明了事物的特征。)
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目的是让读者了解中 国石拱桥的有关知识。学习本文,须了解 说明对象,把握其特征;理清说明顺序, 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揣摩语言,把握说 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既接受科学 知识的熏陶,又学到写作说明文的技巧。
独拱石桥,名叫“长虹 大桥”。
2、赵州桥修建于公 元605年左右。
能否 删去?
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不能,如删去就变成 “赵州桥修建于 公元605年”, 与事实不符。
考点:加点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答题技巧:不能删,先解词,说明原句意思 是……,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 上加以限制(强调、说明),换后(删掉) 意思变为……,与实际不符(不符原意, 不准确,不严密、不科学。)
3、(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 长达 37.4米,在当时 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当时”是从时间上 限定,“可算”是从 程度上限定。这样才 更符合实际情况。
加点的词能删去吗?
4.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 比较早。
“比较早”程度较 轻,这样表达比较 稳妥。
1、1961年,云南省建 成了一座世界最长的
4.作比较:选择有外部或内部联系的事物 进行比较,往往能增强说明事物的效果。 (通过比较,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
5.列数字:有些事物为便于从数量上说明 特征,往往运用一些数字来说明。
(准确具体地说明了……的……特点。)
6.打比方:适当运用比喻,能够增 强说明的形象性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动性。
(形象生动的说明了……事物特征)
跳转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能删去吗?为什么?
1、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 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 是推测的情况。“有记载的”使发言 的根据增加可靠性。
2、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 布范围广,但并不排除有 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
加点的词能删去吗?
第九段: 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
(1)条理清晰: “首先”、 “其次”、“再次”
由主到次
请在文中依次找出所写的桥名及建成 的时间。
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 赵州桥: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卢沟桥:建成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 长虹大桥:建于1961年。 这是什么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打比方)
2、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 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 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 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 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作诠释)
3、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 82米,两 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列数字)
4、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 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 足见它的坚固。 (作比较)
赵州桥和卢沟桥历史悠久,气魄宏伟、 驰名中外,有中国石拱桥的典型特点,很有 代表性。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的特 征方法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使读者对 被说明事物的特征认识得更具体、更明确、 更深刻。
课堂讨论:
既然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中国石 拱桥的共同特点,作者为什么不选 一个而要选两个呢?
赵州桥和卢沟桥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 点。前者是“独拱”石桥,后者是“联拱” 石桥,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作者选择两例可 以起到互相对照、互相补充的作用,说明了 中国石拱桥形式多样、多彩多姿的特点。
(例如:《中国石拱桥》“几乎与河面平行”
“几乎”说明桥面与河面平行的程度,去掉 意思变为桥面与河面完全平行了,与实际 不符)
说明文的语言有准确、 严密的特点,综观以上例 句,可发现本文:使用数 字准确;没办法用准确数 字的,就用表示估计的数 字;对暂时还无法肯定的 意思,就用表推测的语言 来表达;恰当地使用限制 性的词语,使表达的意思 趋于准确。因此,学习说 明文语言,最重要的就是 要抓住“准确”二字
中国石拱桥
茅以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 技巧;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 周密的特点;延伸拓展,便于能力的形成 与提高。
赵州桥和卢沟桥能 说明中国石拱桥的 特点吗?
课堂讨论:
1、中国的石拱桥很多,都有相同的特 点,作者为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 为说明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