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论文国家软实力与硬实力的认识

合集下载

硬实力和软实力作文800字

硬实力和软实力作文800字

硬实力和软实力作文800字英文回答:Hard power and soft power are two different aspects of a country's influence and capabilities. Hard power refers to a country's military strength, economic resources, and political influence. It is often measured by factors such as military spending, number of troops, and GDP. For example, the United States is known for its hard power, as it has the largest military budget in the world and a strong economy.On the other hand, soft power refers to a country's ability to attract and influence others through cultural, ideological, and diplomatic means. It is often measured by factors such as cultural exports, diplomatic influence, and international alliances. For example, countries like France and Japan are known for their soft power, as they have a rich cultural heritage and are able to promote theirculture and values globally.Both hard power and soft power are important for a country's international standing and influence. Hard power provides a country with the capability to defend its interests and project its influence through military force. Soft power, on the other hand, allows a country to shape the preferences and behavior of others through attraction and persuasion.中文回答:硬实力和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影响力和能力的两个不同方面。

硬实力与软实力暖实力作文800字

硬实力与软实力暖实力作文800字

硬实力与软实力暖实力作文800字硬实力的内涵硬实力通常涉及到具体的资源和能力,主要包括经济、军事和科技等方面。

经济硬实力体现为国家或组织的经济规模、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军事硬实力则表现为武装力量的规模、装备的现代化程度及战斗力;科技硬实力则指技术研发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技术应用的广泛程度。

这些硬实力可以通过数据和指标来衡量,通常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组织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

硬实力具有明确的、直接的影响力,可以在竞争中获得明显的优势。

例如,经济实力强的国家能够在国际贸易中占据有利地位,科技实力强的公司能够在市场中推出领先的产品和服务,军事力量强大的国家则在国际事务中具有更大的话语权。

硬实力的提升往往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和长期的建设过程,其局限性在于,它对人心和情感的影响较小,往往无法全面解决社会中的复杂问题。

软实力的魅力与硬实力相比,软实力更关注无形的影响力,包括文化吸引力、价值观念的传播、国际声誉和外交关系等。

软实力的核心在于吸引和说服,而非强制和威慑。

一个国家或组织的软实力能够通过教育、文化交流、公共外交等方式,赢得他人的认同和尊重。

它不容易被量化,但其影响力却深远且持久。

暖实力的融合暖实力是硬实力与软实力的有效融合,体现了通过情感和人际关系建立的影响力。

它注重以人为本,通过增强亲和力、关注人际关系、优化沟通方式等,提升个人或组织的综合影响力。

暖实力不仅包含了硬实力的资源优势和软实力的文化吸引力,更强调通过温暖的关怀和真诚的交流,建立深厚的信任关系和合作意愿。

在实际应用中,暖实力表现为领导者对团队成员的关怀、组织对员工的支持、国家对公民的服务等。

这种力量通过增强信任感和归属感,使得个人或组织在各类关系中更加受欢迎和被接受。

通过人际关系的优化和情感交流的加强,暖实力能够弥补硬实力和软实力在个体层面上的不足,使得整体实力更为均衡和全面。

硬实力与软实力分别代表了实力的两个重要方面,硬实力以其具体的资源和能力直接影响着竞争力,而软实力则通过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播塑造影响力。

中国和平崛起软实力比硬实力更重要四辩稿

中国和平崛起软实力比硬实力更重要四辩稿

中国和平崛起软实力比硬实力更重要四辩稿第一篇:中国和平崛起软实力比硬实力更重要四辩稿谢谢主席,大家好!今天对方辩友的说辞看似精彩,实则错落百出。

其中尤以两个错误最为明显,接下来我将一一指出。

第一,对方辩友认为硬实力是软实力的基础。

这一点我方实在不敢苟同,对于中国和平崛起,软实力和硬实力是同时存在的,并无先后之分,也就更不存在谁是谁的基础的问题。

第二,对方辩友认为经济实力是衡量国家是否强大的一种标准,这一点我方并不否认,但是仅凭此就判断出硬实力更重要,就太过片面了。

我们看问题不仅要看到现象,更应该看到其本质。

经济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依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作用啊!下面我将就我方观点作进一步的论述。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自古以来讲仁德,好和平,奉行君子之道。

古语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中国和平崛起正是一条不以牺牲别国利益发展自身的君子式自强之路,是富民、强国、促进世界和平的一个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究竟软实力为何比硬实力更重要呢?且听我一一道来。

首先,富民并非简单经济意义上的富裕,更是精神世界的充足和富有。

陶渊明虽生活清贫,却能悠然见南山。

革命先烈们虽履步维艰,却时刻坚守革命信念。

然而经济高速发展,物质生活极大改善的今天,幸福感与经济的发展是否同步增长了呢?带给人们幸福感的并不是恩格尔系数的降低,而是软实力作为一种影响力让人们精神领域的丰盈。

其次,硬实力是国家强盛的表现形式,但软实力却是国家强盛的根本原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冷战时期,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有言:“与其提高对苏联的军备,不如让苏联的人民多看一下好莱坞影片。

”当大部分苏联人愿意走进歌剧院,当苏联的年轻人哼唱着美国的乡村音乐,当资本主义自由学说的书籍在苏联畅行,就是对美国价值观念、文化认同的一种表现,最终美国通过强大的软实力主导了苏联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走向,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美国妄想以同样的方式对付中国,然而我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信仰,最终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精神长城,我中华儿女才不致沦丧,我中华民族才得以长存,我泱泱古国才能够崛起。

中国和平崛起软实力比硬实力更重要立论陈词

中国和平崛起软实力比硬实力更重要立论陈词

反方:中国和平崛起,软实力更重要一辩稿就我们今天讨论的辩题,首先开宗明义,概念先行,中国和平崛起:指的是中国在现今的国内外形势下,通过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现代化。

软实力则主要指国际关系或国家中具有的除经济军事等以外的第三方面力量,如民族凝聚力,文化价值感召力,教育等等。

而我方认为,在当今的中国国情及国际环境之下,何者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及世界和平发展,那么何者对我国的和平崛起更重要,这也是我方的标准之所在。

今天所讲的中国和平崛起是一个发展的长期过程,而不仅仅是一种结果。

我国自改革开放至今十几年间已取得卓越成就,而我国软实力却远远落后于硬实力的发展,我国在发展道路上的跛脚前进,对和平崛起形成了很大制约。

其次在这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世界环境之下,硬实力的提升远不能使我国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而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和文化感召力才能真正树立大国形象,以达到我国以和平方式崛起之目的。

我方将分以下两点具体阐述我方观点。

第一,软实力对我国硬实力具有重要的促进和引导作用。

政治上,我国坚持马克思主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经济上,我们处于21世纪高科技信息化时代,我国提出由制造大国变为创造大国,提高创新意识,开发专利技术的理念,成为引导我国经济突破约束进一步腾飞的指向标。

在我们国家硬实力已发展到了一定程度,这时更需要正确的文化价值理念对其合理引导,如对核技术核武器应用的引导,试想,威力巨大的核武器如果没有和平理念引导,那未来很有可能会重现日本被投射两枚原子弹,近10万无辜平民伤亡的惨案。

第二,软实力具有吸引力,号召力,凝聚力等等。

2008年我国奥运会申请成功,孔子学院世界遍地开花,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对我国的影响可不啻于嫦娥一号的飞升。

此外,近几年我国屡屡出现西藏新疆打砸抢烧事件,难道是军事力量不足,不,我们需要的是民族凝聚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

即使硬实力强如美国,近几年的友好访问各国的政策比之上个世界的军事争霸,更能获得他国认同感,提高国际地位。

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心得体会

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心得体会

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心得体会软实力和硬实力是两个相互补充且同等重要的概念。

软实力主要指的是一个国家或个体的文化、价值观、道德规范、外交手段等非物质因素,而硬实力则主要指的是一个国家或个体的军事实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等物质因素。

在国际关系中,软实力和硬实力的综合运用成为一个国家与他国竞争和谋求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

在我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对软实力和硬实力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体现。

一个国家的文化特色代表着国家的软实力。

例如,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的影响深远,中华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价值观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肯定和尊重。

在我个人的体会中,我发现通过学习和传承本国传统文化,我能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国家、民族和文化背景,增强了自己的文化自信心。

同时,通过与外国友人的交流,我也意识到只有通过展示和推广我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实现软实力的提升,获得国际上的认同和尊重。

其次,软实力和硬实力的综合运用对于国家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国家要想在国际社会中占据一席之地,不仅需要硬实力的支持,更需要软实力的辅助。

硬实力是一个国家维护国家安全和国际地位的重要保障。

然而,硬实力往往带有侵略性和威胁性,容易激化国际矛盾和对抗。

因此,软实力在国家交流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通过发展自己的软实力,一个国家可以更好地推广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和积极形象,为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做出贡献。

在我个人的体会中,通过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如语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等,我能更好地适应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增强与外国朋友的交流和合作。

最后,软实力和硬实力互为支撑,相互促进。

软实力的提升可以为硬实力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外部环境和合作机会。

例如,一个国家通过传播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可以获得其他国家的支持和认同,从而增强国家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自己的硬实力。

同样,硬实力的提升也可以为软实力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和影响力。

硬实力和软实力申论范文

硬实力和软实力申论范文

硬实力和软实力申论范文在当今这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时代,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乃至一个人,想要立足并谋求长远发展,硬实力和软实力就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这两者就像一对神奇的组合,各自发挥着独特而又相辅相成的作用。

先来说说硬实力,这可是明晃晃摆在那儿的“真家伙”。

对于国家而言,硬实力就像是肌肉发达的大力士。

你看那高楼大厦林立的现代化都市,那是建筑硬实力的体现;高速公路、铁路像蜘蛛网一样四通八达,这是交通硬实力的标志;还有那些先进的军事装备,一艘艘航母、一架架战机,那可是国防硬实力的底气。

就像一个人拥有强壮的体魄,可以在各种体力较量中不落下风。

企业也是如此,雄厚的资金、先进的生产设备、高质量的产品,这些硬实力让企业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有足够的资本去和对手一较高下。

好比一家手机制造企业,要是没有先进的生产线,生产不出高质量、高性能的手机,那在市场上肯定站不住脚。

光有硬实力可不够,软实力就像是一股看不见却有着巨大影响力的“魔力”。

国家的软实力体现在文化、价值观、外交影响力等诸多方面。

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那就是超强的软实力,什么孔子学院在全球遍地开花,让世界各国的人都对中国文化着迷,这就是文化软实力的魅力。

还有咱们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外交理念,在国际上赢得了众多朋友,这是外交软实力的体现。

从企业角度看,品牌形象、企业文化就是它的软实力。

苹果公司为啥那么牛?除了它的产品硬实力外,它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啊,大家一提到苹果就觉得高端、时尚、有创意,这就是品牌软实力的力量。

再比如说海底捞,它的服务文化让顾客觉得宾至如归,这种企业文化软实力让它在餐饮界脱颖而出。

硬实力和软实力之间的关系那可是相当微妙的。

硬实力是软实力的基础,就像盖房子得先有坚固的地基一样。

没有强大的硬实力做支撑,软实力就像是空中楼阁。

你想啊,如果一个国家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还谈什么文化输出、外交影响力呢?反过来,软实力又能为硬实力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文化软实力推动经济硬发展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文化软实力推动经济硬发展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文化软实力推动经济硬发展第一篇: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文化软实力推动经济硬发展以文化软实力推动经济硬发展中国文化软实力是中共十七大提出的一个新课题。

如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而文化软实力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中国文化软实力1.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本源中国文化软实力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以和谐文化为主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其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中华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现代社会文化最重要的基础。

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中国悠远历史中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不能也不会抛弃的重要资源,是我们树立新时代文化软实力的肥沃土壤。

和谐文化是以中华“和”文化为底蕴的现代社会主题,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主题。

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和谐文化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必然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

中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为文化软实力的夯实和发展指明道路和方向。

2.有效的文化软实力五千年的文明决定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却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一些糟粕。

改革开放以来外国文化的的流入及某些国际恶意的文化入侵,也使中国现代社会文化良莠不齐。

因此,文化的有效性就成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硬性指标。

有效的文化是指这样的文化。

首先,它是以人为本的文化,是使人获得幸福、满足和尊严的文化。

其次,它是有凝聚力的文化,是能使人友好相处的文化。

形势与政策论文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论文(范文模版)

形势与政策论文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论文(范文模版)

形势与政策论文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论文(范文模版)第一篇:形势与政策论文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论文(范文模版)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及发展摘要: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具有重要作用,以文化形态为主的软实力已然成为当今时代国家间实力消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具有丰富资源和良好基础,同时面临诸多现实挑战与问题.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建设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当代中国强国使命所在.关键字: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文化发展一直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军事建设等各项国家“硬实力”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和发展。

而国家“软实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相对缓慢。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身份。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历史上曾经占据过重要地位,对世界产生过深远影响。

由于受近代战乱所致,中国文化的自身实力和影响力一度跌至谷底。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很快。

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我国在这一方面起步晚、基础弱、经验少,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

首先, 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人们对文化资源的重视不够。

在国家大力主导经济发展的时候,人们对文化发展的注意力明显下降,对文化是一种“软实力”的认识也明显不足。

这就导致大量优秀的文化资源被我们主观所忽略,潜在的文化软实力没有被发掘。

其次,文化逆差现象严重。

文化逆差,是指中国的文化贸易出口少于进口,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存在“赤字”的现象。

其实,在中国深厚文化的孕育下,不乏许多优秀的文化艺术产品,然而传统文化的背景不同以及民族文化的差异性给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和竞争造成了巨大的阻碍,使得我们的文化没有占据有利的条件,没有发挥其所具有的潜能。

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最关键的问题是,文化人才缺失,竞争力不强。

现在我国文化软实力还不够强的一个原因,不是我们缺乏形成软实力的文化资源,而是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我们不了解海外受众的需求,不了解国际文化市场的需求,不善于运用国际经验和惯例来传播中国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国家实力及其提升
摘要(2012年以来,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领土和领海争端突然集中爆发,先是有菲律宾企图强占我国黄岩岛,紧接着日本右翼势力又蓄意挑起了中日之间的钓鱼岛争端,而近期美日等国家和一些国外媒体对于中国在南海岛礁的维护建设更是进行了无端指责和恶意炒作。

在领土纠纷的同时,国内大肆宣扬外国节日而我国传统节日却无人问津的现象也在悄然滋生......在这种形势下,国家实力的提升刻不容缓。


关键词(硬实力、软实力、实力提升的方略)
前言
中国是一个大国,不但是国土辽阔,地区差异甚大的大国,也已成为世界经济、科技、军事的大国。

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都在热议美国的衰退与中国的“崛起”。

实际上,当今世界上正在崛起的不仅是中国,但中国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新星。

纵观国际关系史,新型大国的实力加速接近守成大国之际,往往是两者关系最动荡、最不稳定的时期。

因此,如何正确的认识国家实力及有效的提升国家实力便成了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

从大体上来说,国家实力分为两种,一种是硬实力,指国家的经济、军事、科技等实力;另一种是软实力,指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实力。

一、对国家硬实力的认识
首先,硬实力是支配性实力,包括国家硬实力、区域硬实力、企业硬实力、个体硬实力。

而国家硬实力则是指一个国家拥有的基本资源(土地、人口、矿产、环境资源)、经济力量、军事力量、科技力量等有形实力。

随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成为基本国策,中国迎来了思想解放、经济发展、政治昌明的伟大时代,中国人民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发展经济的巨大能量。

2011年,中国社科院12日发布的《亚太蓝皮书》指出,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超过4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二,每年新增消费需求相当于整个韩国的产值。

截至2010年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28473亿美元,是外汇储备余额最多的国家。

而核武器方面,截止2006年,我国有约400枚。

以美国,俄罗斯为超级大国,均有1万多枚。

毫无疑问,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硬实力”取得跨越式发展,正因为有这样的“硬实力”,我们才成功地应对了“汶川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我们才成功举办了“29届奥运会”和“第41届世界博览会”,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形象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然而,我们必须坦然面对这一切,必须清晰地意识到,中国的经济总量远不及美国,中国的人均GDP只有美国或日本的1/10,中国在科技、军事等尖端技术上一直落后于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

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硬实力”的发展以及科研投入被某些国家有意夸大了,夸大的目的是要抱怨中国在军事等领域的“不透明”,是要制造“中国威胁论”。

二、对国家软实力的认识
软实力是指通过吸引力或影响力而达到目的的,而非采取强制的、威逼的、利诱的手段,包括政治、文化、精神、价值、制度、政策、形象、传媒等。

按不同层次,又包括国家软实力、区域软实力、企业软实力、个体软实力。

约瑟夫·奈所提出的软实力实际上是指国家软实力。

他提出这是一种吸引其他国家作为自己的盟友或者伙伴的“隐形资源”。

我国古代道家思想的创始人老子就曾指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儒家创始人孔子强调“以德服人”,而兵家之集大成者孙子则提出了“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思想,可谓将软实力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在现代,我国在软实力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2007年10月,中国政府正式将文化定位为软实力的重要因素。

在对外交流方面,积极发展孔子学院,传播中国语言和文化;兴办中医药学校,传播中国医药学及扩大影响力。

在外交软实力方面,由胡锦涛主席与
2007年进一步解释的“和谐世界”主张,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

然而,客观的看来,尽管我国近几年在软实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与作为世界大国的地位,其软实力还是比较薄弱的。

我国从科技到大众文化,仍主要是实行“拿来主义”,创新不够。

而且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弘扬不够,优良传统有待进一步挖掘,还面临者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伟大重任。

三、提升国家实力的方略
在军事实力上,中国具有一定数量的核数量。

但各国的核力量主要是起威慑作用,这就使得我们需要发展威力较小的武器和核战争外的军事力量。

国家硬实力是一国基础和存在的根本所在,是软实力的基础。

我国仍然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讲究经济效益,以财富的增进作为发展的主线,推进GDP的增长。

发展硬实力在我看来还要注重建立稀有金属的战略储备。

稀有金属是不可再生的战略物资,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具有独特的性能,是制造业、原子能、航空航天、半导体、耐热合金及尖端武器等所必需的原材料。

其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我国软实力提升手段比较单一,主要是新闻发布会或者中文报纸等形式,国外直接接触到中国的信息的过程不太顺畅。

我们可以着重于提高媒体的国际化程度,合理利用电影、游戏、动画、电视、广播等媒体,还可以运用网络工具,采用人际沟通、建立基金会直接资助、援助、免费培训项目等方式来加强我们的软实力影响力。

同时,针对西方一些学者提出的“中国威胁论”,“中国殖民论”等,要加大对国外政治学者的错误观点的反驳力度,减少中国客观信息的“国外失声”、“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发生次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