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通测量方案设计及实施
掌石沟煤业15102工作面贯通测量方案设计与实施

FORUM 论坛工艺74 /矿业装备 MINING EQUIPMENT掌石沟煤业15102工作面贯通测量方案设计与实施□ 孟 凯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掌石沟煤业有限公司1 贯通的测量与设计1.1 测量人员与测量设备的配置测量人员的配置:观测员1人、记录员1人、前视员1人、后视员1人,共4人。
测量设备的配置:测量用全站仪1台、三脚架1副、棱镜1面、工具包1个、记录本1本,锤子1把、线绳钉子木块若干,卷尺1副、喷漆1桶。
1.2 测量与设计工作应遵循的相关原则适度性:在贯通的测量与设计过程中,要选用切实可行的测量与设计方案,既要保证测量的精确度,不能因为测量精度不达标而影响工作的开展;同时,也要保证工作的时效性,不能因为盲目追求测量的高精度而加大测量工作的工作量与工作成本,导致工期的延误。
审慎性:在实际的工作中,每完成一项测量工作,都要进行相应的独立检查核验,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测量工作的有效性,发现问题要第一时间进行整改。
1.3 测量的误差预估根据《煤矿测量规程》,对掌石沟煤业15102工作面贯通测量的误差进行如下预估。
(1)当贯通点K 位于水平方向上时的误差预估。
做1:2000的贯通设计图,R y'和l2cos 2α均由图上量取,并做计算表。
由导线测角误差引起的掌石沟煤业15102工作面位于矿区开采一区的西侧,从地理位置来说,工作面东侧为煤炭区,西侧为相邻的掌石沟煤业15101回采工作面,南侧为矿区开采一区的三条大巷,北侧为矿井井田保安煤柱。
从设计上来说,15102工作面设计有长度为1 450 m 的进风顺槽、长度为1 450 m 的回风顺槽、长度为140 m 的准备巷以及长度为140 m 的切眼。
在实际的工作中,考虑到掌石沟煤业缺乏测量大走向贯通工作面的相关经验,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最终贯通的精确,必须设计相应的测量方案,同时还必须保证方案的可操作性、合理性以及针对性,在具体分析贯通工程的特点与难点的基础上开展相应的工作。
矿井贯通工程测量设计方案报告

矿井贯通工程测量设计方案报告一、贯通工程概况+875风井贯通工程是**煤矿年度掘进生产的重要工程。
该风井的顺利贯通是我矿技改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此风井贯通导线全长3000米以上,贯通长度400米,方向117°10′00″,坡度5‰,属于大型贯通.贯通施工任务由掘二队完成,预计今年12月份贯通,贯通点坐标号(X=3123504.503,Y=35496469.716,H=802.35).根据风井的用途及矿委的要求,贯通点的水平重要方向偏差不超过500MM,垂直方向偏差不超过300MM.二、贯通测量方案设计根据《煤矿测量规程》要求、参考《煤矿测量手册》将本次贯通设计方案分成贯通地面测量、井下测量〔含联系测量〕二部分〔参见贯通误差预计图〕。
具体方案为:以鑫隆煤矿GPS点DJ点、**煤矿GPS点LC25点为基准测一组7″级闭合导线至+875风井口。
同样以鑫隆煤矿GPS点DJ点、**煤矿GPS点LC25点为基准测一组五等闭合水准环线至风井口。
选风井、主井附近一边〔DJ~Ⅲ、LC25~I〕作为本次风井贯通的导线起始边分别向风井井口、800回风平巷,形成独立闭合导线网。
同样以I、Ⅲ作为本次风井贯通的高程起算点分别向风井井口、井底布设,形成独立高程闭合网。
三、技术设计和作业依据(1)《煤矿测量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制定,1989年7月1日开始执行。
(2)《煤矿测量手册》中华统配煤矿总公司生产局组织修订,1990年版。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编,建设部批准。
2008年5月1日实施。
(4)《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GB/T16818-2008),2008年12月1日实施。
第一部分贯通测量井下部分技术要求1、井下平面测量井下平面测量:井下平面测量按7″级闭合导线布设。
以+875风井附近DJ~Ⅲ边作为起始边(施测前全站仪对其进行检校,在可靠的前提下方可作为本次导线的起始边),施测闭合导线起至总回风井底落平点→碛头、LC25~I起沿主井→810回风平巷→碛头。
贯通测量设计书 2

10402采面开切眼与10402回风巷贯通测量设计书一、工程概述10402工作面是仁禾煤矿的第二个炮采工作面,该采面机巷总长420m,风巷长总410m,切眼总长140m,该采面从同一条边起始至贯通点距离约1050m。
该采面机、风巷及切眼由仁禾煤矿101掘进队、102掘进队施工。
为保证该炮采工作面10402切眼与10402回风巷准确贯通,特编制《10402采面开切眼与10402回风巷贯通测量方案设计》。
二、设计依据1、《煤矿测量规程》2、《矿井设计规范》3、矿井实测资料等三、人员及设备设计人:陈光华测量时间:2013年6月14日测量地点:10402工作面测量人员:李佑满、郭云富、袁发权、刘远彬测量误差范围:J2全站仪水平角误差不超过30秒,竖直角不超过1′。
注意事项:为保证测量精度,测量人员固定为4人,分工明确,1人观测仪器,1人记录(记录人员要反复校对前视、后视水平角差值和竖直角差值),前、后视各1人,地面验算1人。
每天测量完毕后,及时整理测量数据,由地面验算人员对测量数据重新验算,确保数据无误,并且要对电池及时充电。
仪器设备:全站仪一台、棱镜一台、三脚架两支、垂球两个四、贯通测量方案(一)井下导线测量测量路线:10402回风巷:以副井B8—3甩已知边,B8D1(甩车道)--专用回风巷--10402风巷--10402切眼(贯穿点H18)。
10402运输巷:以副井B8—3甩已知边,从副井B8—3甩—10402运输巷—10402运输巷切眼开口。
1、井下起始边的检校测量采用LTS-352N防爆全站仪对井下起始边进行检校,在该起始边可靠的前提下,作为导线测量的起始边。
2、井下导线采用LTS-352N防爆全站仪按7″导线精度施测,水平角观测两个测回,边长观测两个测回,并进行往返观测,各种测量数据限差符合技术要求,平差计算导线坐标。
3、选点和设点,井下导线点一般设在巷道的顶板上。
选点时至少两人,在选定的点位上用矿灯或电筒目测,确认通视良好后即可做出标志并用油漆或粉笔写出编号。
隧道贯通测量方案

隧道贯通测量方案1. 引言隧道贯通测量是在隧道建设工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主要目的是确保隧道的两端能够准确地连接在一起,保证隧道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本文档将介绍一个隧道贯通测量方案,包括测量方法、仪器设备、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等内容,以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正确地进行隧道贯通测量。
2. 测量方法2.1 全站仪法全站仪法是一种常用的隧道贯通测量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隧道两端的控制点坐标和方位角,计算出两端之间的距离和方位差。
具体步骤如下:1.在隧道两端各设置一个控制点,并准确测量控制点的初始坐标和方位角;2.使用全站仪测量控制点,并记录测量数据;3.在隧道贯通后,再次测量两端的控制点,并记录测量数据;4.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隧道的贯通距离和方位差。
2.2 GPS测量法GPS测量法是一种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的隧道贯通测量方法,其优点是测量精度高、速度快、不受地形和地物遮挡的影响。
具体步骤如下:1.在隧道两端各设置一个GPS接收器,并确定其初始位置;2.同时启动两个GPS接收器,记录测量数据;3.在隧道贯通后,再次记录两个GPS接收器的位置数据;4.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隧道的贯通距离。
3. 仪器设备进行隧道贯通测量需要使用以下仪器设备:•全站仪:用于测量控制点的坐标和方位角;•GPS接收器:用于测量隧道两端的位置数据;•计算机:用于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此外,还需要配备适当的测量辅助工具,如三角架、测量杆、反光镜等。
4. 操作步骤4.1 全站仪法的操作步骤1.在隧道两端的控制点上设置三角架,并固定全站仪;2.启动全站仪,并进行标定和校准;3.使用全站仪测量控制点的坐标和方位角,并记录测量数据;4.在隧道贯通后,再次测量控制点,并记录测量数据;5.将测量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6.根据计算结果,判断隧道的贯通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4.2 GPS测量法的操作步骤1.在隧道两端的GPS接收器上设置天线,并确定初始位置;2.同时启动两个GPS接收器,并记录测量数据;3.在隧道贯通后,再次记录两个GPS接收器的位置数据;4.将测量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5.根据计算结果,判断隧道的贯通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井巷工程贯通测量方案

井巷工程贯通测量方案一、前言井巷工程贯通是指在地下开挖时,为了确保工程贯通的质量和安全,需要进行测量和监测,以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井巷工程贯通测量是该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工程贯通的质量和安全,因此必须严格按照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进行测量。
二、测量目的井巷工程贯通测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确保井巷工程贯通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保障井巷工程贯通的安全性和顺利进行。
3. 为井巷工程的后续工作提供准确的测量数据和技术支持。
三、测量方法井巷工程贯通测量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地下测量法:主要是通过测量仪器对井巷工程进行实时测量,以获取准确的数据。
2. 靶标测量法:在井巷工程的贯通过程中,通过设置靶标和测量仪器,实时监测井巷的变形和位移情况。
3. 钻孔测量法:通过在井巷工程的周围进行钻孔,并安装测量仪器进行测量,以掌握井巷周围地质的情况。
4. 倾斜测量法:通过设置倾斜仪器,测量井巷工程的倾斜情况,判断井巷工程的贯通情况。
四、测量步骤井巷工程贯通测量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编制测量方案:根据井巷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测量方案和测量标准。
2. 设置测量点:根据测量方案,在井巷工程的周围设置测量点,并安装测量仪器。
3. 实施测量:根据测量方案和测量标准,进行实时测量和监测,获取准确的测量数据。
4. 数据处理:对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测量结论。
5. 制定监测报告:根据测量结论,编制监测报告,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措施。
五、测量设备井巷工程贯通测量主要需要以下几种测量设备:1. 测距仪:用于测量井巷工程的长度和高度。
2. 测角仪:用于测量井巷工程的角度和倾斜情况。
3. 靶标:用于设置在井巷工程中,以供测量仪器进行实时监测。
4. 倾斜仪:用于测量井巷工程的倾斜情况。
5. 钻孔设备:用于在井巷工程周围进行钻孔并安装测量仪器。
六、测量质量控制井巷工程贯通测量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测量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测量标准,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测量。
贯通测量方案设计及实施

贯通测量方案设计及精度预计设计书指导教师:班级:测绘07-4学号:0704070422姓名:一、设计专题冠山矿一、三井间-540大巷贯通测量方案设计及精度估算和技术造价二、测区概况北煤公司关山煤矿原辖一井、二井和三井三个矿井。
其中,一井为中央并列立井和二段暗斜井分水平采矿开拓方式,二、三井为斜井开拓。
现为了开拓深部煤层时,改善与属于通风条件,决定将三井合并,将厡一井新开拓一对竖井(主井及副井)延伸到-540米水平,掘进一对主石门及-540米水平大巷。
原三个井所产煤炭全部经由-540米水平大巷运到新竖井提升。
为加快工程速度,-540米水平东翼大巷有一井和三井两端同时以全断面巷道相向掘进贯通。
本巷道贯通贯通测量路线井上、下闭合总长度共约9km,其中在-540米水平大巷中尚需实掘2300米。
施工所在岩层大部分为沙页岩,地质情况比较简单。
围岩稳定,地压不大。
支护方式一律采用锚喷。
巷道掘进方式为风动式凿岩机打眼,火药爆破,颤抖式装岩机装车,矿车运输,巷道断面宽3.5米,拱高2.5米。
冠山一井新竖井井口标高+210米,井底车场标高-542米,井深752米左右。
贯通大行坡度为5%(三井高,一井低)。
从目前巷道施工位置及掘进速度考虑,贯通相遇点选在三井第二段暗斜井甩车场西侧,设7点与设9点之间k处。
按照«煤矿测量规程»规定和巷道工程要求,本次贯通在水平重要方向x上,允许偏差为M X允=±0.5米,高程方面的偏差允许值为M Z允=±0.2米。
现在已知条件已给出,国家二等控制点A(石厂)为:X A=4628191.41 Y A=56287.43 边长 S AB=4151.137 S BC=3367.436 坐标方位角a AB=41°38′44″.26 a BC=312°36′12″.94矿区范围为:东经129°39′到120°54′北纬41°45′到41°54′采用3°高斯投影带,第40带中央子午线为L0=120°。
隧道工程贯通测量方案

隧道工程贯通测量方案一、引言隧道是一种地下交通管线建筑,是运输和通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是连接城市和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因此在建设时需要严格的测量和监控。
隧道工程贯通测量是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可以确保隧道的质量和安全。
二、贯通测量的目的1. 确保隧道贯通的准确性和精度;2. 提供隧道施工地质的实时记录和控制;3. 为后续的施工和设备安装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三、常用的测量方法1. 钻孔法:通过在隧道两端位置进行钻孔,然后测量钻孔的位置和深度来确定隧道的贯通情况。
2. 微震法:利用地震波检测地下岩层的变化,从而确定隧道的位置和贯通情况。
3. 雷达法:通过使用地质雷达来检测隧道位置和地层情况。
4. GPS定位: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来测量隧道位置和贯通情况。
5. 激光扫描:使用激光扫描仪来获取隧道内部的三维数据,以确定隧道的位置和形状。
四、测量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贯通点的位置和方向,以及测量的最佳方法;2. 对待测区域进行地质勘探和勘测,确定地层情况和环境情况;3. 进行现场测量点的设置和标定;4. 确定测量设备和人员的分工和任务。
五、测量过程1. 采用地质勘探工具进行现场勘探,确定贯通点的位置和地质情况;2. 根据贯通点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3. 对测量设备进行调试和检验,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4. 对贯通点附近的地质情况进行监测,防止因测量活动引起的地质灾害。
六、测量结果的处理和分析1. 将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最终的测量结果;2. 进行误差分析和修正,确保测量结果的精确性;3. 将测量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偏差并进行修正。
七、测量结果的应用1. 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对于后续的隧道施工和设备安装具有重要作用,可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2. 测量结果还可以作为后续隧道维护和管理的重要参考数据,为隧道的安全运营提供保障。
八、总结隧道工程贯通测量是隧道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对于隧道的质量和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综采工作面贯通测量方案设计及应用

269井下测量是煤矿生产中的关键一环,确保测量数据真实准确对于合理制定生产计划、安全生产、提高开采效率、提高产量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但在实际煤矿井下测量过程当中,因主客观原因,会出现种种测量失误,得到的测量数据偏差较大,从而引起后续计算、分析错误,影响煤矿实际开采工作,直接造成经济损失,严重情况下甚至因错误数据引发煤矿安全事故,威胁工人生命安全。
随着矿井大型机械化设备的推广应用,回采工作面圈定范围不断增大,甚至部分矿井回采巷道长度超过3000 m,超前距离采煤工作面给巷道掘进、围岩支护以及贯通测量等工作开展带来新的挑战。
贯通测量会直接影响矿井煤炭开采效率,给巷道贯通带来一定影响。
文中以斜沟矿23108工作面回采巷道贯通为工程背景,制定贯通测量方案并给出辅助测量及安全保障措施,采用的贯通测量方案满足了采面回采巷道高质量贯通需求[1]。
1 贯通工程概况斜沟矿位于山西省吕梁兴县北50km处,矿区南北长约22km,东西宽约3-4km,矿井面积约88.6km 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500mt/a。
23108工作面位于斜沟矿井田南部,工作面南北布置,北邻皮带巷,切眼紧邻井田南部边界。
23108工作面由材料巷、运输巷和切眼构成,巷道掘进总长度为3813m,其中23108材料巷、运输巷设计长度分别为1870 m、1753m,采用综掘工艺施工,围岩采用锚网索支护;23108切眼设计长度190m,采用综掘工艺施工,使用锚网索+单体支柱+π梁联合支护。
23108工作面预计贯通导线总长度约4050m,属大型贯通。
2 贯通测量方案确定根据《煤矿测量规程》该贯通属大型贯通,文中根据2205工作面贯通测量需求制定测量方案。
2.1 测量方案设计根据以往的贯通测量经验,采用7″级导线测量可以满足贯通精度要求,本次贯通设计选用 7″级导线施测。
利用现有巷道和待掘巷道分别在轨道巷、23106运输联巷、23108材料巷、23106材料联巷、23108运输巷及23108切眼布设测量导线,已有巷道按实际测量导线点,待掘巷道一般(平均)每 90 m 布设一点,贯通施测导线全长约4050 m,预计共施测导线点50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贯通测量方案设计及精度预计设计书指导教师:班级:测绘07-4学号:**********姓名:一、设计专题冠山矿一、三井间-540大巷贯通测量方案设计及精度估算和技术造价二、测区概况北煤公司关山煤矿原辖一井、二井和三井三个矿井。
其中,一井为中央并列立井和二段暗斜井分水平采矿开拓方式,二、三井为斜井开拓。
现为了开拓深部煤层时,改善与属于通风条件,决定将三井合并,将厡一井新开拓一对竖井(主井及副井)延伸到-540米水平,掘进一对主石门及-540米水平大巷。
原三个井所产煤炭全部经由-540米水平大巷运到新竖井提升。
为加快工程速度,-540米水平东翼大巷有一井和三井两端同时以全断面巷道相向掘进贯通。
本巷道贯通贯通测量路线井上、下闭合总长度共约9km,其中在-540米水平大巷中尚需实掘2300米。
施工所在岩层大部分为沙页岩,地质情况比较简单。
围岩稳定,地压不大。
支护方式一律采用锚喷。
巷道掘进方式为风动式凿岩机打眼,火药爆破,颤抖式装岩机装车,矿车运输,巷道断面宽3.5米,拱高2.5米。
冠山一井新竖井井口标高+210米,井底车场标高-542米,井深752米左右。
贯通大行坡度为5%(三井高,一井低)。
从目前巷道施工位置及掘进速度考虑,贯通相遇点选在三井第二段暗斜井甩车场西侧,设7点与设9点之间k处。
按照«煤矿测量规程»规定和巷道工程要求,本次贯通在水平重要方向x上,允许偏差为M X允=±0.5米,高程方面的偏差允许值为M Z允=±0.2米。
现在已知条件已给出,国家二等控制点A(石厂)为:X A=4628191.41 Y A=56287.43 边长 S AB=4151.137 S BC=3367.436 坐标方位角a AB=41°38′44″.26 a BC=312°36′12″.94矿区范围为:东经129°39′到120°54′北纬41°45′到41°54′采用3°高斯投影带,第40带中央子午线为L0=120°。
三、冠山矿一、三井间-540大巷贯通测量方案设计(一)平面测量方案设计1)地面两近井点导线测量由于矿区保护不善,一井和三井近景点已经遭到破坏,必须重新设置两点,根据矿区所在国家三角网,用控制网点水神庙、疙瘩山、平顶山插入三井近井点,用控制网点疙瘩山、大黑山、石厂定角测出一井近井点,都按照四等三角规格施测。
两近井点间布设一级导线,敷设方向应与欲掘巷道方向大体一致,根据《煤矿测量规程》(2010版)规定,每条导线长500m左右,测距相对中误差1/30000,导线全长下相对中误差1/20000用拓普康GTS-750全站仪,此全站仪测角精度1″,测距精度±(2mm+2ppm*Dm)mm。
测回法四测回,测回互差小于±5″,方位角最大闭合差小于±10″。
测距三测回,一测回最大互差10mm,单程测回间最大互差15mm,往返测回互差2(2mm+2ppm*Dm)mm。
布设导线形状和位置已绘到平面图上。
2)定向测量 ①主副井一侧在主副井筒中各挂一根垂球,用油或者水作为稳重,根据一号井近井点,和导线上的已知点,在主副井间建立导线,测定两垂球A ,B 的坐标,敷设地面连接导线时应尽量减少导线点数,减小角度带来的误差。
从近井点引来的节点O 到垂球线A,B 的导线应尽可能是起延两垂球线连线方向延伸。
使两垂球显得相对精度更高,地面采用5″级导线,地下采用7″级导线,导线敷设形状与位置在平面图上已经画出。
②三号井一侧由于三号井是斜井,可直接用测距导线导入定向,即在洞口附近后洞内设置一条定向边,(在平面图上已经画出)仍可用平面测量中的拓普康GTS-750全站仪,敷设7″级导线,测回法两个测回,同一测回中半测回互差不超过"20±,两测回间互差不超过"12±。
测边时一测回读数较差不大于10mm, 单程测回间较差不大于15 mm ;往返观测同一边长时,换算为水平距离后的互差,不得大于1/6000。
3)井下导线测量地下导线应尽量沿线路中线布设,边长要接近等边,一般边长不得小于60m ,不得大于200m 。
敷设7″级导线,测回法两个测回,同一测回中半测回互差不超过"20±,两测回间互差不超过"12±。
测边时一测回读数较差不大于10mm, 单程测回间较差不大于15 mm ;往返观测同一边长时,换算为水平距离后的互差,不得大于1/6000,用拓普康GTS-750全站仪。
一井一侧从主副井定向边开始敷设,根据上述规定敷设到欲挖掘巷道尽头,三井一侧类似一井,随着航道开挖,先敷设边长较短精度较低的施工导线,而后敷设高等级导线对低等级导线进行检查校正。
保证巷道在x ′方向上的精度。
(二)高程测量方案设计1)地面两井口高程基点测量根据所给资料以及两井之间距离,可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根据《煤矿测量规程》(2010版)规定,四等水准测量要求入下表第3行所示,测区一三井位置和水准路线如下图所示。
2)导入高程将经过检定的钢尺挂上重锤,自由悬垂在井中。
分别在井上和井下安置水准仪,在A、B点上读数a1和b2,然后在钢尺上读数b1和a2,同时记下地上于地下的温度,由此可以计算出B点的高程。
可采用两次仪器高和移动钢尺进行两次两测回测量其高程。
两次仪器高的高差互差小于3mm,两次观测互差小于H/8000(H为井深)。
3)井下高程测量平巷中用S3水准仪后前前后往返观测,往返测高差的较差按《煤炭测量规程》不得超过高程闭合差±50mm R(R为水准点间的路线长度,以km为单位)。
斜巷中采用三角高程测量与导线同时施测。
仪器高和觇标高应在观测开始前和结束后用钢尺各量一次。
两次丈量的互差不得大于4mm,取其平均值作为丈量结果。
每条导线边两端点往返测高差的互差不大于10mm±0.3mm×L(L为导线的水平边长,以km为单位),每段三角高程导线的高差往返测互差不应大于±100mm L(L为导线长度,以km为单位)。
四、冠山矿一、三井间-540大巷贯通测量精度估算(一)平面测量精度估算①地面导线的测角误差:根据规程得测角中误差Mβ上=±5″。
②地面量边误差:按拓普康GTS-750全站仪的测距标称精度M D=±(2mm+2ppm*Dm)mm,求得平均边长D≈466.56m的M D=±(2mm+2ppm*0.46656m)mm=±2.93mm.③两井定向误差:根据规程反算求得一次定向中误差M a0=±21.2″。
④井下导线测角误差:根据规程得7″级井下基本控制导线测角中误差Mβ下=±7″。
⑤井下导线量边误差:根据拓普康GTS-750全站仪的测距标称精度M D=±(2mm+2ppm*Dm)mm,按井下导线平均边长114m,求得M D=2.23mm。
y地上导线对x 方向上的误差影响M X ′β上=±(M β上/p )∑'2yR 上=±0.108mM X ′l 上=±'∑a ml22cos 上=0.005m井下导线长度地下导线总长L=6156m 。
井下导线在X ′方向上的误差计算井下导线引起误差:M X ′β下=±(M β下/p )∑'2yR 下=±0.317m边长丈量三次 :M X ′l 上=±(1/3)'∑a ml22cos 上=±0.0113m定向测量产生误差 主副井一侧:主井:M X ′主=±(M a0/p )R y 主′=±0.276m副井:M X ′副=±(M a0/p )R y 副′=±0.268m 三号井一侧M X ′三=±(M a0/p )R y 三′=±0.023mM X ′定= (M X ′主2+M X ′副2+M X ′三2)0.5=±0.385m所以M x ′=±(M X ′定2+M X ′β上2+ M X ′l 上2+ M X ′β下2+ M X ′l 上2)0.5=0.168m 贯通相遇点K 在水平重要方向'X 上的预计误差:M x 预′=2 M x ′=0.336m(二)高程测量精度估算①地面水准测量误差:按照规程限差求算四等水准测量每千米的高差中误差 M kl 上=±(20/22)=±7mm②导入高程误差:按照规程限差求得一次导入高程的中误差 M h0=±(1/22)×(h/8000)=33mm③井下水准测量误差:根据规程反算求得每千米的高差中误差M kl 下=±(50/22)=±17.7mm④井下三角高程测量误差:根据规程反算求得每千米的高差中误差为M kl 三=±50mm地面水准测量误差引起的K 点高程误差: M H 上=±M kl L =±0.007×71.3=±13mm导入高程引起的K 点高程误差:M H0主=±32.7mm井下高程误差: 主副井一侧:M H 主=±M kl R =±0.0177×89.3=±35mm三号井一侧:M H 三=±M kl L =±50×11.2=±73mm独立测两次高程所以贯通在高程的总误差:M H=±1/2(M H上2+ M H0主2+ M H主2+ M H三2)0.5=±62mm所以预计K点高程误差为M H预=2 M H=±124mm经济技术造价一、水准测量费用(一)地面部分造标费用,6887元每点,共7点,合计48209元人民币。
地面是四等水准测量,每公里787.28元人民币,地面导线长3725米,总计价格约为2933元人民币。
地面水准点平差313.95元/点,总共7个点,总价为2197.7元。
(二)井下部分井下水准测量,每公里400元人民币,总长6156m,合计2462元。
井下水准平差200元每公里,合计1231元。
二、导线测量(一)地面部分造标费用1568.71元/点,共7点,合计10981元。
四等导线1640.21元每公里,共3725米,合计6110元。
(二)井下部分井下7秒导线1500元每公里,总长6156m,合计9234元。
三、绘制竣工地形图1:5000地形图一张,价格11667.97四、总价合计总费用约为93794.67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