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制度与政策
清朝的制度与政策概述(PPT 43张)

皇帝
军机大臣
中央各部
地方官员
政 令 传 达 途 径 示 意 图 :
清朝初期,中央政权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 设置内阁和六部,但还保留着由满洲贵族组成 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皇帝
内阁和六部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军机处
标志:君主集权达到顶峰
二、君主集权的强化
1、顺治帝:设内阁和翰林院 2、康熙帝:设南书房 3、雍正帝:设军机处
如果中国禁止英 国人贸易或给他们 造成重大的损失, 那只需几艘三桅战 船就能摧毁其海岸 舰队。
18世纪英国工业 革命
到1840年时,中国人均粮食仅有 200公斤左右,美国接近1000公斤; 中国年产铁不及法国的1/10,不及 英国的1/40。
1840年,英国人用枪炮轰开中国的大门, 中国开始了百年屈辱的历史。
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
1、努尔哈赤 1)创建八旗制度,统一女真各部 2) 1616年建立后金 3)攻明 2、皇太极 1)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2) 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清,在沈阳称帝
1644年,李自成攻入 北京,推翻明朝。
李自成大顺政权印信
冲 冠 一 怒 为 红 颜
吴三桂
恸 哭 六 军 皆 缟 素
海禁政策 3、具体表现:
四口通商
一口通商
闭 关
锁 国
闭关锁国政策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对西 方殖民者的入侵有一定的自卫作用。 但它毕竟是一种消极落后的政策。因 为闭关政策阻碍了自己的发展,使中国丧 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隔断了中外科技 文化的交流,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 的进步,拉大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造成 近代中国被动挨打的局面 。
谨祝:家庭顺治,生活康熙, 人品雍正,事业乾隆,万事嘉 庆,前途道光,财富咸丰,内 外同治,千秋光绪,万众宣统! 愿新春佳节快乐!(贺岁信 息)
七年级下册历史:清朝的制度与政策

第17课清朝的制度与政策课型新授课时 1一、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清朝的制度与政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满洲的崛起、清军入关和统一全国、君主集权和设立军机处、清初的海禁与闭关等等史实。
2.认识清朝前期君主集权的高度强化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表现。
3.认识清朝闭关锁国的前因后果。
二、学习重点清朝前期君主集权的强化。
三、学习难点清朝前期为什么要实行海禁与闭关。
教法:讲述法、例示法、归纳法、讨论法、比较法学法:探究、分析、总结教具:多媒体课件四、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约1分钟)第17课清朝的制度与政策(二)出示目标(三)自学指导(约2分钟)请学生自学课本p92—p95页内容、图片。
思考以下的自主学习题,快速准确地找出答案。
10分钟之后看谁能快速解答。
自主学习题:1、明朝末年,建州女真的杰出首领______创建八旗制度,统一了女真各部。
____年,______称汗,建立政权,国号为__,史称___。
2、努尔哈赤的儿子____改女真族名为___。
____年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改国号为__。
____ 年清军入关进占北京,不久,顺治帝将都城从___迁到北京,开始统治全国。
3、清初几代皇帝认真吸取___ 灭亡的教训,勤于___ ,执行______ 、与民休息的政策。
百余年间,______,______,社会安定,号称“___”盛世。
4、清朝前期加强君主集权制度,顺治帝设置___ ,并设_____。
康熙帝又设____ 。
雍正年间设立____ ,使君主集权到达了顶峰。
乾隆帝取消___________ 。
5、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清初,为切断海上______与东南沿海人民的联系,____ ,严禁民间船只私自出海。
又颁布____ 强迫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
乾隆年间又将对外通商口岸由__个缩减为___一处,对外贸易均由官府指定的______代理,严格限制外商的活动。
6、清朝闭关锁国政策有什么影响?(四)先学(10分钟)1、学生按要求自学读书。
清朝的封建统治与闭关锁国

清朝的封建统治与闭关锁国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统治时间长达267年之久。
在清朝的统治下,封建制度得到巩固,并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这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清朝的封建统治和闭关锁国政策两个方面来探讨。
清朝的封建统治是指皇帝统治下的封建制度。
在清朝,社会被严格分为九等,从皇帝到百姓都有明确的身份和等级。
皇帝是封建制度的最高典范,他具有绝对权力,是国家的最高法律机构。
皇帝在统治下设立官吏来管理地方行政,封建身份和地位决定了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力。
皇帝通过授予土地和封号来巩固统治,而贵族地主、士人和地方豪强则成为皇帝的重要支持者。
封建统治下的清朝,严格实行科举制度。
科举考试是一种选拔官员的方式,以文化程度为标准进行选拔,这显著提高了社会精英的政治地位。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趋于保守和官僚主义。
举子通常来自于地主阶级和有钱有势的家庭,因此贫苦百姓难以通过科举考试来改变他们的社会地位。
在清朝的统治下,闭关锁国政策也开始实施。
闭关锁国是指清朝政府采取的限制对外交往和贸易的政策。
这一政策主要是由于清朝认为这样可以保护国家的稳定和独立。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从十七世纪开始,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
在这期间,清朝对外商和外国使节的数量和活动进行了限制,并且封锁了一些港口。
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闭关锁国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西方文化的影响。
这使得中国社会比较封闭和保守,错过了西方科学和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
另一方面,闭关锁国政策也导致了西方列强尤其是英国的侵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
值得一提的是,在清朝末期,有一些改革思潮出现,试图改革闭关锁国政策和封建统治体制。
洋务运动是一个重要的改革运动,试图引进西方技术和改革封建制度。
然而,由于政治局势和内忧外患的问题,这些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总的来说,清朝的封建统治和闭关锁国政策是该时期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特征。
封建统治导致社会等级固化和社会不公,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中国的发展与开放。
清朝的改革与封建制度

清朝的改革与封建制度清朝(1644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段时间内,中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改革。
清朝的改革与封建制度密切相关,这些改革试图推动社会进步和现代化。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方面介绍清朝的改革与封建制度。
一、政治改革清朝初期,康熙、雍正和乾隆时期的改革被认为是清朝政治上的黄金时期。
康熙帝实施了“摊丁入亩”政策,打破了农民身份的限制,增加了农民的人口,推动了农业生产。
雍正帝对兵制进行了改革,建立了“保举制”和“八旗兵制”,加强了清朝的军事力量。
乾隆帝继续巩固了康雍乾时期的改革成果,他的统治达到了顶峰。
然而,清朝后期的政治改革并不如前期那样顺利。
嘉庆帝和道光帝时期,由于内外斗争和腐败问题,政治改革遇到了困境。
并且,清朝政治的封建性质也成为政治改革的障碍。
清朝王朝皇帝实行的“满汉蒙回”四大家族统治制度,严重限制了政治改革的空间。
二、经济改革清朝的经济改革主要体现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领域。
在农业方面,康熙、雍正和乾隆时期的改革措施使得农业生产得到了提升。
清朝统一了中国的计量单位,改革了税收制度,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在手工业方面,清朝鼓励手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丝绸、瓷器和铁器等传统手工业,这些产业不仅给清朝带来了经济收入,也成为中国的特色产业。
在商业方面,清朝实行了贸易保护政策,加强了对外贸易的管制,并在中国各地设立了商业集市,促进了商品流通和贸易发展。
但是,由于清朝对外国贸易的限制,也阻碍了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接触。
三、文化改革清朝的文化改革主要体现在教育和科技方面。
康熙、雍正和乾隆时期,清朝实行了科举制度,推动了中国的教育进步。
清朝建立了全国性的学府和图书馆,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同时,在科技领域,清朝提出“尚实求新”的口号,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清朝成立了许多科学机构,开展了多项科学实践,推动了中国的科技进步。
然而,封建制度对文化改革也带来了一定的限制。
清朝封建社会的制度与变革

清朝封建社会的制度与变革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制度和变革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清朝封建社会的制度与变革: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
一、政治制度清朝政治制度以封建帝国为核心,皇帝是全国统治的最高权威。
清朝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从初创时的“八旗制度”到后期的“均田制度”的变革。
八旗制度是清朝政权最初建立的核心制度之一,将中国人口分为三个旗,即满洲人、蒙古人和汉洲人。
旗人享有特权地位,拥有优先的政治和经济权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制度逐渐疏离了现实社会,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因此,在康熙皇帝统治时期,通过实施均田制度,将诸多特权逐渐削弱,社会融合逐渐增强。
均田制度是清朝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改革,其核心是以土地作为保障和基础,按照人口多少来分配土地。
这种制度消除了旗人和汉人之间的地主与农民之间的鸿沟,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此外,康熙皇帝还实行“废科举、购买官位、允许汉人担任要职”等改革,使封建政权与现代思想逐渐融合,为后来的政治变革奠定了基础。
二、经济制度清朝经济制度以农业为主,农民是社会经济的主要支柱。
随着封建社会的变革,清朝的经济制度也出现了一系列变化。
清朝初期,实行了屯田制和土地平分制,鼓励农业生产。
随着国家的疆域扩大和人口的增长,近代化的农业技术和体系在清朝逐渐发展。
例如,引进马铃薯、玉米等作物,改善了粮食生产力。
近代化的农业技术的引进使得清朝农业生产逐渐提高,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新兴产业开始涌现,特别是纺织和手工业。
在这一时期,清朝开始了对外开放政策,积极与外国贸易,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这一时期经济逐渐繁荣,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三、社会制度清朝社会制度以封建等级为核心,分为四个等级:满洲人、米脂人、汉军和众民。
社会地位的高低主要由人们的血统来决定,并受到严格的限制。
然而,随着清朝社会的变革,社会制度的局限性也逐渐显现。
例如,在广义上,封建等级制度始终没有完全废除,但在实际生活中,社会的流动性增加,社会地位开始受到个人能力和努力的影响。
清朝的封建制度与闭关锁国政策

清朝的封建制度与闭关锁国政策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封建王朝,其封建制度和闭关锁国政策对于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清朝的封建制度和闭关锁国政策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探讨其对中国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影响。
一、清朝的封建制度清朝封建制度的核心是皇权至高无上、君权神授,以清皇为天下之主,实行君主专制。
封建制度按照贵族身份的高低划分人们的社会等级,清朝的封建等级制度分为九等和补授两部分。
1. 九等制度清朝的九等制度是基于封建等级来设定官员的名额和任命。
九等制度中的九个等级由高到低分别是亲王、贝子、贵妃和妃、诸王、世子、子爵、郡王和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都尉、牧、隆兴、南山、仪真、光禄、公士、秀才。
2. 补授制度清朝的补授制度是将重要职位分配给贵族子弟。
具有世袭性特点,这些补授职位包括亲王、贝勒、贝子、郡王、侯爵、伯爵、伯爵、子爵、牛、骑尉、牧、育成、子、主事。
清朝的封建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秩序和稳定,但也加重了社会阶层的固化,限制了社会流动,使得社会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
二、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清朝实行了长达两百多年的闭关锁国政策,主要目的是保护国家安全、维护政权统治和防止外来文化和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 北京海关管理清朝推行海关管理制度,以保护国家利益。
此政策对清朝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导致了国内财政依赖海关税收的问题。
2. 禁止海外贸易在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下,海外贸易受到极大限制。
明清两代的将士不断扩大了禁运的范围,并逐渐成为拉麻设开、云贡开考或者琅东往来等名词。
3. 禁止入境清朝限制了外国人进入中国的范围和数量。
这种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中外贸易受到严重限制,并局限了思想交流和科技进步。
然而,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也造成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滞后,错失了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机会,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结语清朝的封建制度和闭关锁国政策是其特殊的政治和经济体制。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清朝的制度和政策解读

3、 查嗣庭案
查嗣庭是雍正时的礼部侍郎,他在江南主持 科举考试时,出了一道考题“维民所止”。 这本是《大学》中的一句话,却被清政府说 是“维”“止”去了字头,是要砍雍正的头。 查嗣庭飞来横祸,被押入狱,死在狱中。雍 正命人把他戮尸示众,其家属也被流放边远 地区。
一 一 维 维 止止
、
专制统治钳制人们的思 想,阻碍社会进步
3、影响
1、“海禁闭关”的原因:
清朝“以农为本,重农抑商” 。
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以天朝大国自居,固步自封
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外国侵略,害怕 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危及统治。
2、“海禁闭关”的具体表现:
严禁沿海人民擅自出海贸易。
只开放四个后减至广州一个港口作为 对外通商口岸。
严格限制进口的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 重量。
课堂练习
3.清朝大兴文字狱,主要是哪几个皇帝时 期( BC ) A.顺治皇帝 B.康熙皇帝 C.乾隆皇帝 D.嘉庆皇帝 4 .清朝统治者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在中央设立的机构是( AB ) A.内阁、六部 B.军机处 C.宣政院 D.理藩院
5、 清朝是如何加强君主 集权统治的?
1、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
2、《 明 史 案》
浙江富户庄廷龙修订前人遗著,取名《明 史》。书中叙述清朝入关前的史实,使用明 朝年号,并且保留了一些明朝将领抗击后金 的事迹,触怒了康熙帝。参加编写、刻印和 销售这部书的70多人全部处死。此前,庄廷 龙已死。清政府下令挖开他的坟墓,劈棺戮 尸。李令晰为《明史》作过序,被处死。明 史案受株连的江南名士达200 多人。
(3).请联系当前对外开放谈谈自己的看法?
(1)自恃中国地大物博,骄傲自 大,藐视西方各国。 (2)海禁闭关
清朝初期的政治改革与民族政策

清朝初期的政治改革与民族政策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封建社会的最后阶段。
然而,在清朝初期,尽管政权已经转移,但是国家面临着许多政治和民族问题。
为了巩固统治和维护社会稳定,清朝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和民族政策的制定。
首先,清朝初期的政治改革主要集中在中央政府的组织和管理上。
康熙帝在位期间,通过实行“一应俱备,再造之”的政策,对中央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他建立了六部制度,即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了清朝的中央行政体系。
这一改革不仅使得中央政府的管理更加严密,也为后来的政治改革奠定了基础。
其次,在民族政策方面,清朝初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巩固统治和维护社会稳定。
康熙帝实行了“藩屏政策”,将蒙古、西藏等地区的统治者封为亲王,使得这些地区成为清朝的附庸。
这一政策不仅保持了边疆地区的稳定,也为清朝统一和统治提供了保障。
此外,在民族政策上,清朝还实行了“抚顺”政策。
这一政策主要是针对明朝末年留下的剩民问题,清朝通过赋予剩民以土地和财产的权利,以及实行减税减赋的政策,来安抚和吸纳这些剩民。
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然而,清朝初期的政治改革和民族政策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
首先,尽管清朝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但是官僚体制的弊端仍然存在。
官员的选拔和任用仍然存在着世袭和贿赂等问题,导致官僚机构的腐败和效率低下。
其次,清朝的民族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
藩屏政策使得少数民族的统治者成为了清朝的附庸,而汉族则处于统治地位。
这种不平等的政策导致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给清朝的统一和统治带来了困难。
最后,清朝初期的政治改革和民族政策并没有解决社会中的封建剥削和压迫问题。
尽管清朝采取了一些措施来缓解社会矛盾,但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结构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这使得社会中的不平等和不公正问题得不到解决,社会稳定仍然存在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闭关锁国政策虽然带有一定的自卫意义。 但从根本上来说,它不能真正阻止外国侵略 势力,反而严重损害了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 禁锢了中国人的思想,从而使中国拉开了同 西方的差距。
以史为鉴: 开放与包容,锐意探索 乃铸造国运昌盛之道! 自我封闭、夜郎自大 则会断送民族生机!
在倡导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 你认为政府应创建什么样的社 会环境更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呢?
女 真 人
草原猎狼
女 真 族 杰 出 首 领
努 尔 哈 赤
清 太 祖
正黄旗
正白旗
正蓝旗
正红旗
镶黄旗
镶白旗
镶蓝旗
镶红旗
八旗
正黄旗
正白旗
正蓝旗
正红旗
镶黄旗
镶白旗
镶蓝旗
镶 红 旗
清朝满八旗盔甲
努尔哈赤为增 强女真军队战斗力, 创建了“八旗制 度”。所有女真男 子平时生产,战时 参加战斗,按照军 事需要来组织管理 整个民族。
4、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 A组成议政王大臣会议 立 D中书省的设立 B八股取士
C)
C 军机处的设
5、后金的建立者努尔哈赤,建立时间是(
D)
A、1607年 B、1618年 C、1639年 D、1616年
6、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帝,改国号为清。
A )年在沈阳称
A、1636年 B、1632年 C、1634年 D、1635年
2、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 ____改女真 ___。 1636 ____年皇太极在 族名为满洲 沈 阳 称 帝 , 改 国 号 为 __ 清。 ____ 1644 年清军入关进占北京, ___ 迁 不久,顺治帝将都城从 沈阳
到北京,开始统治全国。
努 尔 哈 赤 的 皇 儿 子太
极பைடு நூலகம்
清太宗
努尔哈赤
皇太极
闭关锁国政策
清初,为切断海上抗清势力与东南沿海人民 的联系,厉行海禁,严禁民间船只私自出海。又 颁布迁海令, 强迫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乾隆 年间又将对外通商口岸由四个缩减为广州一处, 对外贸易均由官府指定的广州十三行代理,严格 限制外商的活动。 具体表现: 海禁政策
一口通商 迁海令 四口通商
广州十三行
《盛世滋生图》局部 又称《姑苏繁华图》
4、清朝前期加强君主集权制度,
____ 。雍正年间 康熙帝又设 翰林院 南书房
军机处 设立 ____ ,使君主集权到达
内阁 _____ 。 顺治帝设置 ___ ,并设
了 顶 峰 。 乾 隆 帝 取 消 ___________ 议政王大臣会议 。
加强君主集权制度的措施: 1、顺治帝:设内阁和翰林院 2、康熙帝:设南书房
3、雍正帝:设军机处
(使君主集权达到顶峰)
4、乾隆帝:取消议政王大臣会 议
君主集权的强化
军机处内景
军机处
5、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清初,为 ______ 与东南沿海人民的 切断海上抗清势力 ______ ,严禁民间船只私自 厉行海禁 联系, 迁海令强迫沿海居民内 出海。又颁布____ 迁数十里。乾隆年间又将对外通商 ___一处,对外贸 口岸由__ 四 个缩减为广州 易均由官府指定的 ________ 广州十三行代理, 严格限制外商的活动。
【共同探究】 (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1 、 从中国秦朝开始,为加强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历朝历代采取了那些 措施? 一、秦始皇 二、汉武帝 三、唐太宗 四、宋太祖
乾隆年间的广州十三行
第一步:------海禁:清初40年,实行严 厉的禁海政策,沿海居民不得出海贸易。 第二步:------设关:开放澳门、漳州、 宁波、云台山4个港口。 第三步:-------闭关:只开广州一处作 为对外通商口岸,由〝广州十三行〞统 一经营、管理。
清初为打击郑成功等沿海抗清力量 ⑴ 清初40年—— “片板不准下海”
清朝前期君主集权的 强化。
学习难点:
清朝前期为什么要实 行海禁与闭关。
自学指导:
1、学生阅读课本p92—P96页,了解、知道努 尔哈赤建立后金,满洲的来历,清朝的建立 时间,人物,清军入关时间,明末农民起义 领导人,明朝灭亡时间,清军入关和统一全 国。 2、知道“康乾”盛世。 3、知道清朝前期加强君主集权的措施和设立 军机处使君主集权达到了顶峰。 4、知道清朝的海禁与闭关以及闭关锁国的后 果。
沈阳故宫大政殿
沈阳故宫崇政殿
北京故宫乾清宫
3 、清初几代皇帝认真吸取 ___ 灭亡的教训,勤于___ , 明朝 政事 ______轻徭薄赋 执行 、与民休息的 政策。百余年间, ______, 人口增长 ______ ,社会安定,号称 经济发展 “___”盛世。 康乾
康熙皇帝
雍正皇帝
乾隆皇帝
C
思考与讨论
你如何理解清朝的闭关政策?
清初,为切断海上抗清势力与东南沿海人民的联 系,厉行海禁,严禁民间船只私自出海。又颁布迁海 令,强迫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设界不得逾越。这就 是清朝的闭关政策。闭关政策使沿海人民的生活和生 产遭到严重破坏,对外贸易也大受影响。乾隆年间又 将四个通商口岸缩减为广州一处,对外贸易均由官府 指定的广州十三行代理。又颁布了一系列规定,严格 限制外商的活动。这些政策妨碍了清朝正常的对外交 往。清朝的闭关政策虽然带有一定的自卫意义,但从 根本上来说,它不能真正阻止外国侵略势力,反而严 重损害了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禁锢了中国人的思想, 从而使中国拉开了同西方的差距。
严厉海禁政策
云台山
⑵ 统一台湾后——
宁波
四口通商 但有严格限制
⑶乾隆年间 漳州 从积极发展对外交往到厉行海禁、闭关 广州 锁国,中国从自信开放逐步走向了封闭保 澳门 广州一口通商 守。
闭 关
锁 国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人用枪炮轰开 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了百年屈辱的历史。
6、清朝闭关锁国政策有什么影响 ?
参与原地
1、清人入关时的族民是( ) A.大金 B.女真 C.满洲 D.蒙古 2、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强化君主集权制度 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强化君主集权制度 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顺治帝设置内阁、翰 林院;康熙帝设立南书房,选择亲信大臣协 助皇帝处理政事,以加强皇权;雍正帝设置 的军机处,使君主集权达到顶峰;乾隆帝取 消议政王大臣会议。
第 17 课清朝的制度与政策
【认定目标】 ﹙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认识满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为祖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认识清朝君主集权的高度强化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表现。 3、认识清朝闭关锁国的前因后果。
【预习检测】 (请认真阅读本课内容,自主完成下列知识梳理) 一、清朝入主中原 (1) 后金: 1616 年,努尔哈赤建立政权,国号金,史称后金。 (2) 清朝建立:1636 年,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 (3) 入主中原: 1644 年,清军进占北京。后顺治帝迁都北京,并逐步消灭各种 反抗势 力,开拓边疆,建立起一个强大的清王朝。 (4)“康乾盛世”:清初几代皇帝吸取明亡教训,勤于政事,执行轻徭薄赋、 与民休息的政策,使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号称“康乾盛世” 。 二、君主集权与军机处 (1)君主集权: ①入关前,清朝模仿明制建立中央政权机构,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 ②入关后,顺治帝设内阁和翰林院。③康熙设南书房,任用亲信文臣协助处理 政务。 (2)设立军机处: 原因:因用兵需要临时设立的,后成为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机构。 目的:加强君主专制 时间:雍正年间 标志:使君主集权达到了顶峰。 三、从海禁到闭关 (1)海禁:为切断海上抗清势力与东南沿海人民的联系,厉行海禁,严禁民间船 只私自出海;颁布迁海令,强迫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结果:沿海人民生产生活 遭到破坏,对外贸易受到影响。 (2)闭关:乾隆年间将通商口岸减为广州一处,对外贸易和一切对外事务指定由 广州 十三行代理;颁布一些列规定,严格限制外商活动。结果:妨碍了正常的对外交 往。 影响: ①带有一定的自卫意义②不能真正阻止外国侵略势力③严重损害了中国自 身的经济发展④禁锢了中国人的思想⑤使中国拉开了同西方的差距。
第17课 清朝的制度与政策
满族服饰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清朝的制度与政策,努尔哈赤 建立后金、满洲的崛起、清军入关和统一全 国、君主集权和设立军机处、清初的海禁与 闭关等等史实。 2.认识清朝前期君主集权的高度强化是封建
制度走向衰落的表现。
3.认识清朝闭关锁国的前因后果。
学习重点:
闭关锁国政策虽然带有一定的
自卫意义。但从根本上来说,它不
能真正阻止外国侵略势力,反而严 重损害了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禁
锢了中国人的思想,从而使中国拉
开了同西方的差距。
当堂训练题:
一、选择题 1、后金的建立者 (
A
)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康熙 D、雍正
2、改国号为清的是(
B)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康熙 D、雍正 3、军机处是谁在位时设立的?( D )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康熙 D、雍正
自主学习题:
1、明朝末年,建州女真的杰出首领 ______创建八旗制度,统一了 女真各部。 ____年,______称汗,建立政权,国号为__,史称 ___。 2、努尔哈赤的儿子____改女真族名为___。 ____年皇太极在沈阳 称帝,改国号为__。 ____ 年清军入关进占北京,不久,顺治帝 将都城从___迁到北京,开始统治全国。 3 、 清 初 几 代 皇帝 认 真 吸 取 ___ 灭 亡的 教 训 , 勤于 ___ , 执行 ______ 、与民休息的政策。百余年间, ______, ______,社 会安定,号称“___”盛世。 4、清朝前期加强君主集权制度,顺治帝设置___ ,并设_____。康 熙帝又设____ 。雍正年间设立____ ,使君主集权到达了顶峰。 乾隆帝取消___________ 。 5、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清初,为切断海上______与东南沿海 人民的联系,____ ,严禁民间船只私自出海。又颁布____ 强迫 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乾隆年间又将对外通商口岸由__个缩减为 ___一处,对外贸易均由官府指定的______代理,严格限制外商 的活动。 6、清朝闭关锁国政策有什么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