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及工作要求共26页

合集下载

艾滋病防控实施方案

艾滋病防控实施方案

艾滋病防控实施方案艾滋病防控实施方案(通用6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利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

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艾滋病防控实施方案(通用6篇),欢迎大家分享。

艾滋病防控实施方案1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上级相关防艾文件指示精神,全面有效开展我乡艾滋病防治工作,提高广大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达到增强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我乡艾滋病疫情的蔓延。

特制定我院艾滋病防控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上级文件精神为指导,完善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全面落实预防、控制和转介治疗措施,有效遏制我乡艾滋病疫情蔓延,最大程度减少艾滋病对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危害。

二、工作目标与任务(一)基本原则1、建立健全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机制。

2、加强艾滋病防控机构能力建设,确保足够的人员和设施,满足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需求。

3、宣传“四免一关怀”政策,实施健康教育、行为干预为主的策略防治艾滋病。

4、深入开展注重实效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防治知识,消除社会歧视。

(二)总体目标减少我乡居民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机会,减缓传播速度,有效遏制我乡艾滋病疫情的蔓延,使我乡艾滋病病毒感染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三)20xx年防艾工作目标、任务1、全乡15-49岁人口中,各村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各村流动人口达到80%以上,校内青少年达到95%以上,校外青少年达到85%以上。

各村公共场所90%以上设置艾滋病防治宣传栏,各村公共场所90%以上有一条艾滋病宣传标语。

2、各村领导及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90%以上接受过艾滋病防治政策和相关知识培训,各村艾滋病防治政策宣讲团的宣讲覆盖90%以上。

3、本院职工100%接受过艾滋病防治政策和相关知识培训。

4、本院卫生技术人员100%、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和100%以上接受过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提供孕产期保健和助产服务人员100%接受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和技能培训。

202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艾滋病性病

202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艾滋病性病

202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题库——艾滋病/性病一、单项选择题1、艾滋病医学全名为:( B)A.免疫缺陷综合征B.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C.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D.细胞免疫缺陷病2、下面说法对旳旳是:( D )A.目前艾滋病不能治愈,也没有有效旳疫苗,因此艾滋病是不能防止旳B.安全套可以避孕,但不能防止艾滋病C.共用注射器吸毒可以感染艾滋病,是由于毒品中有艾滋病病毒D.对旳使用安全套可以防止艾滋病3、有关艾滋病窗口期,下列哪个说法不对旳:( C )A. 从感染HIV到机体产生抗体旳这一段时间检测不到HIV抗体或者HIV抗原,称为窗口期B. 感染艾滋病病毒旳个体在窗口期内同样具有传染性C. 在窗口期内会有明显旳艾滋病症状D. 人体感染HIV后,一般需要2-3周,最多6周左右血液中才可检测到HIV抗体或者HIV抗原4、人感染了HIV旳评价原则是:( B )A. 艾滋病初期症状B. 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C. 窗口期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D. CD4淋巴细胞计数5、世界艾滋病日是哪一天。

( D )A. 3月24日B. 6月26日C. 11月14日D. 12月1日6、下面哪种行为不会传播艾滋病?( D )A.卖淫嫖娼B.文身、穿耳环C.在街边摊档拔牙D.与艾滋病病人面对面谈话7、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病毒感染旳高危人群?( D )A.同性恋者B.性乱交者C.静脉注射吸毒者D.免费献血人员8、最轻易受艾滋病病毒感染旳几种人群是:( A )A.性乱人群、男性同性恋、吸毒人群B.高收入人群、青少年人群C.贫困群体、白领阶层D.社交活动较多人群9、哪些人具有感染HIV旳高危险性?( D )A.有多种性伙伴者B.进行不安全旳性行为,如:性交时未使用安全套C.注射毒品者D.以上都是10、下列哪种行为也许传播艾滋病病毒?( C )A.与艾滋病病人共用卫生间B.与艾滋病病人一般接触C.患艾滋病旳母亲哺乳婴儿D.与艾滋病病人同桌吃饭11、如下有关避孕套旳使用措施错误旳是:( C )A.使用质量合格、不过期旳避孕套B.使用前要检查外观,假如发现粘、破损不要使用C.反复使用避孕套D.全过程使用避孕套12、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病毒感染旳高危人群?( D )A.同性恋者B.性乱交者C.静脉注射吸毒者D.医护人员13、在抗病毒治疗开始前,务必要保证患者对抗病毒治疗具有高度旳依从性。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9年修订版)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19年修订版)
4.2.2.2用移液器从样品管中吸取100μL抗凝全血(或血浆),对准滤纸印圈的中心处,将样品滴在滤纸上,或将穿刺后自皮肤伤口流出的末梢全血直接滴加在滤纸印圈的中心处。
4.2.2.3 根据需要,连续在数个印圈上滴加样品。
4.2.2.4于室温下自然干燥至少4小时(潮湿气候下至少干燥24小时),不要加热或堆叠血斑,勿与其它界面接触。
4.3.4 尿液样品,使用专用采尿管,室温下可保存2周,一年之内存放宜在2~8℃。长期保存(一年以上)的样本冻存条件、是否添加防腐剂等以产品说明书为准。
4.3.5 用于CD4+T淋巴细胞检测的全血样品,室温保存,时间不超过24小时。如果用CD45设门,样品保存不超过72小时。
4.3.6筛查阳性样品应及时进行补充试验,筛查阴性样品,可根据具体需要决定保存时间,建议至少保存1个月。特殊用途或专项项目的样品根据具体要求确定保存时间。补充试验阳性样品按照国家生物样品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4.1.1 样品的编码和记录
4.1.2 应制定样品编码的标准操作程序(SOP),规定样品编码的原则和方法,为样品制定唯一性编码(编号),保证其唯一性。
4.1.3 采血前,先对试管或滤纸进行标记,核对后编码。要将标签贴在试管的侧面,推荐使用预先印制好的、专门用于冷冻储存的耐低温标签。干血斑滤纸应使用具有资质的产品。
4.2.2.5 血斑充分干燥后,将其放入密封袋中,每张干血斑单独保存,避免血斑之间的相互污染,同时放入干燥剂及湿度指示卡,密封包装,保存备用。
4.2.3尿液和口腔黏膜渗出液
4.2.3.1尿液:推荐使用专用采尿管,保持尿液稳定。尿液样品可采集随机尿,女性经期应取中段尿。
4.2.3.2口腔黏膜渗出液:使用试剂盒提供的容器收集样品。存放时间和是否冻存以试剂盒说明书为准。口腔黏膜渗出液应采集口腔渗出液,不是唾液。

艾滋病哨点及新发感染监测检测方案

艾滋病哨点及新发感染监测检测方案

【地市级疾控中心】 1. 监测人员负责汇总、核对和补充各区县级疾控中心上报的附表1第2-8项内容,之后将附表1电子版送本级实验 室,上报省级疾控中心艾滋病监测工作人员; 2. 实验室人员负责核对各区县级疾控中心上报的哨点阳性样本,于8月31日前将样本和附表1的纸质版上报至省级 疾控中心艾滋病确证中心实验室。
样品量:抽取每名调查对象抗凝静脉血5-
8ml。
采样方法:用真空采血器(或一次性注射
器)抽取静脉血至真空采血管中,反复轻 摇混匀(来回轻轻颠倒7-8次)。
哨点样品的分装
样品分装:将血液静置20-30分钟或3000转
离心15分钟后用一次性移液管(或加样枪)小 心将血浆均分至3支样品冻存管,1管用于哨点 各指标检测,另2管冻存待用;最好留1管淋巴 细胞富集液 (注意:在24小时内对标本进行 处理以防标本溶血)。
时送确证实验室,筛查阴性样品,可根据具体需 要决定保存时间。
样品的运送和接收
实验室间传递的样品应为血清或血浆,除特殊情况
外一般不运送全血。 血清和血浆样品应在28℃条件下由专人运送。 含有感染性样品的包裹必须在具有处理感染源设备 的实验室内由经过培训的、穿戴防护衣的工作人员 打开,用后的包裹应进行消毒。 核对样品与送检单,检查样品管有无破损和溢漏, 如发现溢漏,对样品管和盛器消毒并做好相应处理。 运送感染性材料必须有记录。 接收样品时应填写样品接收单。
【县区级疾控中心】 1. 监测人员负责汇总、核对和补充辖区国家级艾滋病哨点监测单位上报的附表1第2-8项内容,将附表1电子版送 本级实验室,上报地市级疾控中心艾滋病监测人员; 2. 实验室人员负责核对、保存辖区内国家级艾滋病哨点监测单位上报的HIV阳性样本,按要求分装(具体方法参 见“新发感染检测技术规范”),于7月31日前将样本和附表1的纸质版上报至地市级疾控中心实验室。

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

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

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卫生部卫疾控发〔2006〕218号2006年6月12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的监督管理,规范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的设置和验收,确保艾滋病检测工作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艾滋病防治条例》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卫生部主管全国艾滋病检测及其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主管辖区内的艾滋病检测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艾滋病检测的日常管理工作。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等承担职责范围内的艾滋病检测工作,并接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业务指导。

第四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全国所有开展艾滋病检测工作的机构。

第二章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的设置第五条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和艾滋病流行情况,统筹规划确定承担艾滋病检测工作的实验室。

第六条国家对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实行分类管理,按照实验室的职能、开展检测工作的性质及范围共分三类实验室,分别是艾滋病参比实验室、艾滋病检测确证实验室、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

(一)艾滋病参比实验室艾滋病参比实验室设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其职能包括:1、承担全国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网络建设的业务技术指导和评价工作。

2、建立全国艾滋病检测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体系,组织国家级实验室能力验证和艾滋病诊断试剂临床质量评估。

3、承担艾滋病检测疑难样品的分析和确证,对有争议的检测结果进行仲裁,出具最终检测报告。

4、开展应用性研究,承担与艾滋病防治相关的病原学鉴定、现场综合防治、调研、监测、临床治疗等工作中的相关检测任务。

5、建立国家艾滋病病毒毒种库、样品库、质控品库、基因库和细胞库。

6、为艾滋病确证中心实验室开展省级实验室质量管理、省级艾滋病诊断试剂临床质量评估和自愿咨询检测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2014年哨点监测方案

2014年哨点监测方案

监测结果的报告和反馈
哨点负责单位(市、县、区CDC)
应及时完成本年监测报告,呈报本级卫生行政部门。 省(自治区、直辖市)CDC
负责完成本省哨点监测报告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同时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艾中心; 并以适当的形式向下级单位反馈,直至基层监测单位。 中国CDC性艾中心 于每年12月31日前将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报告上报卫计委; 并以适当一送市级复筛
上送标本为两管,每管不少于0.5毫升
要求统一规格标签 :(32*19mm)
每个类型哨点统一打印4枚,分别粘贴到调查表、5毫升真空采血管和两支1.5毫升EP管 编号格式及实例: 编号格式:年份(四位数字)+地区(两个字)+人群类别(三个字母)+序号(三位 数字)
目的:
了解不同地区特定人群艾滋病流行状况和流行因素; 分析不同地区特定人群艾滋病流行趋势,为艾滋病疫情的估计和 预测提供信息; 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及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哨点监测内容
1、一般人口学信息: 年龄、性别、婚姻、户籍、民族、文化程度等。
2、血清学信息: 艾滋病病毒抗体、梅毒抗体、丙肝病毒抗体检测等。
现场问卷调查和采血
根据监测人群的类别选择不同的调查问卷。 “面对面;一对一” “一问一答” 拒访登记 《哨点监测现场拒访人员信息登记表》 血样采集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版)》 由专人负责血标本的采集、保存和运送,以保证生物安全。
现场采样登记表
拒防人员信息登记表
问卷部分
问卷改动情况 1. 各类人群增加历年哨点问卷调查编号; 2. 暗娼问卷在去年的基础上大幅删减; 3. 嫖客:增加有关嫖娼地点、方式、频率的问题 4. MSM:有一定增加,将会专门解读 5. 各类人群(除青年学生):

《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

《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

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二零零六年六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的设置 (1)第三章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的验收 (7)第四章艾滋病检测工作要求 (8)第五章艾滋病检测工作中的生物安全 (9)第六章实验室质量管理 (9)第七章监督管理 (10)第八章附则 (11)附: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基本标准 (1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的监督管理,规范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的设置和验收,确保艾滋病检测工作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艾滋病防治条例》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卫生部主管全国艾滋病检测及其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主管辖区内的艾滋病检测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艾滋病检测的日常管理工作。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等承担职责范围内的艾滋病检测工作,并接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业务指导。

第四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全国所有开展艾滋病检测工作的机构。

第二章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的设置第五条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和艾滋病流行情况,统筹规划确定承担艾滋病检测工作的实验室。

第六条国家对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实行分类管理,按照实验室的职能、开展检测工作的性质及范围共分三类实验室,分别是艾滋病参比实验室、艾滋病检测确证实验室、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

(一)艾滋病参比实验室艾滋病参比实验室设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其职能包括:1、承担全国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网络建设的业务技术指导和评价工作。

2、建立全国艾滋病检测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体系,组织国家级实验室能力验证和艾滋病诊断试剂临床质量评估。

3、承担艾滋病检测疑难样品的分析和确证,对有争议的检测结果进行仲裁,出具最终检测报告。

4、开展应用性研究,承担与艾滋病防治相关的病原学鉴定、现场综合防治、调研、监测、临床治疗等工作中的相关检测任务。

2024年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

2024年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

2024年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一、背景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它不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心理和生理压力,还对社会发展和稳定产生重大影响。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报道艾滋病病例以来,疫情一度呈现高速扩散势头。

虽然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着艾滋病疫情防控工作的严峻挑战。

为了加强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提高防病治病能力,制定2024年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是当前时期一个关键的任务。

二、目标和任务1.目标通过全面深入的艾滋病防控工作,实现以下目标:- 艾滋病感染率持续下降,确保艾滋病疫情趋于稳定;- 提高艾滋病患者的就医率和治疗率,降低艾滋病致死率;- 强化艾滋病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艾滋病知识普及程度;- 加强艾滋病防控机构建设,提升艾滋病防治能力。

2.任务- 提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知情率。

通过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宣传不良行为的危害性,提高公众对艾滋病预防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 加强高危人群的干预和管理。

重点关注青少年、吸毒人员、卖淫嫖娼人员等高危人群,加强对这些人群的预防宣传和干预,提高自我保护和自我卫生意识,筛查病毒感染者并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

- 改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管理服务。

加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管理服务工作,落实政府责任,提供精细化、个体化的治疗和护理服务,提高其就医率和治疗率。

- 增加艾滋病防治经费投入。

加强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资金保障,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艾滋病防治机构和人员的工作能力。

- 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交流。

与国际组织和各方开展合作,共同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分享经验和信息,推进艾滋病疫情防控国际合作。

三、主要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组织开展面向全社会的艾滋病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和认识;- 鼓励媒体广泛报道艾滋病防控工作,提高社会对艾滋病问题的关注度;- 开展针对不同人群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高危人群对艾滋病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制定科学、全面的艾滋病教育体系,加强学校、社区等场所的艾滋病宣传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