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系统稳定性分析表
测量系统分析报告MSA

测量系统分析报告MSA1. 引言测量系统分析(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简称MSA)是指通过分析和评估测量系统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来判断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过程。
本报告旨在对某测量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以帮助提升测量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
2. 测量系统分析方法在进行测量系统分析时,常采用以下方法:2.1 重复性与再现性分析重复性和再现性是评估测量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同一对象进行多次测量,可以评估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2.2 偏倚分析偏倚分析用于评估测量系统是否存在系统性的误差。
通过对测量系统进行校准,并比较校准前后的测量结果,可以判断测量系统的偏倚情况。
2.3 线性分析线性分析用于评估测量系统是否存在线性关系。
通过测量系统对一系列已知标准进行测量,并绘制测量结果与标准值之间的图表,可以判断测量系统的线性关系。
3. 案例分析本次测量系统分析以某电子元件测量系统为例进行分析。
3.1 重复性与再现性分析通过对同一电子元件进行连续十次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得到以下数据:测量次数测量结果1 12.32 12.43 12.14 12.35 12.26 12.47 12.58 12.29 12.610 12.3通过计算这十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得到重复性和再现性的评估数据。
3.2 偏倚分析为了评估测量系统的偏倚情况,我们对测量系统进行了校准,并测量了一系列标准样本。
校准前后的测量结果如下:标准样本校准前测量结果校准后测量结果1 2.3 2.12 3.4 3.23 4.5 4.44 5.6 5.75 6.7 6.56 7.8 7.9通过比较校准前后的测量结果,可以评估测量系统的偏倚情况。
3.3 线性分析为了评估测量系统的线性关系,我们选择了一系列已知标准进行测量,并绘制了测量结果与标准值之间的图表。
图表显示测量系统的测量结果与标准值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
测量系统稳定性分析报告

测量系统稳定性分析报告测量系统稳定性分析报告一、引言测量系统稳定性分析对于高质量的测量结果至关重要。
通过对测量系统的稳定性进行评估,我们可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在产品研发、质量控制和工程设计中做出明智的决策。
本报告将针对所选测量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包括系统的安装、运行和评估过程。
二、测量系统描述我们所选择的测量系统是一款基于应变仪的拉压力测量系统,由应变片、信号调理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组成。
该系统设计精良,能够在高精度、高重复性的环境下进行拉压力测量。
系统的主要部件包括传感器、信号传输线路和数据分析软件。
三、稳定性分析过程1、安装:按照制造商的说明,精确安装并校准测量系统。
确保所有的硬件设备都已正确连接,且软件已正确配置。
2、运行:在系统安装完成后,让其运行24小时,以检查其稳定性。
同时,在系统运行期间进行数据记录。
3、评估: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包括检查数据的重复性、趋势以及异常值。
我们将使用统计方法(如均值、标准差和置信区间)来评估数据的稳定性。
四、稳定性分析结果经过24小时的运行和数据收集,我们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该测量系统的稳定性良好。
数据的均值在预期的范围内,标准差也较小,说明数据的变化主要集中在平均值附近。
通过置信区间分析,我们发现数据的变化范围可以被接受,没有明显的异常值出现。
五、结论通过对所选的测量系统进行24小时的运行和数据收集,并使用统计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详细分析,我们得出该测量系统的稳定性良好的结论。
这表明该测量系统能够在高精度、高重复性的环境下进行拉压力测量,为我们的产品研发、质量控制和工程设计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我们将继续对测量系统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以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我们建议在类似的环境条件下重复该实验,以验证我们的结论。
摄影测量实习报告摄影测量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标摄影测量学是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土木工程等领域中重要的技能之一。
MSA测量系统稳定性分析表

NO:
量具名称: 萬用表 量具编号: 97030501 量測過程: 工作電流及最高壓力測試
基准件名称: 電壓供應器 测量参数: 電壓 参数规格: DC13.4~13.6V
测量日期: 2009.08.16 测量人员: 施梅文
1、用三坐标测量仪确定样件基准值(测量5次,取平均值): 测量次数 1 2 3 4 5 测量值 13.5 13.5 13.48 13.48 13.51 基准值=
åX =
5
13.4940 13.4 13.6
参数规格上限: 参数规格下限:
2、评价人测量样件10次,取平均值: 序号 X1 X2 X3 X4 X5 3、偏倚计算: 偏倚 = 测量平均值-基准值 = -0.0010 实测值 13.47 13.49 13.48 13.5 13.5 序号 X6 X7 X8 X9 X10 实测值 13.51 13.5 13.5 13.5 13.48 测量平均值:
X =
åX
i =1
10
i
10
= 13.493
4、偏倚占过程变差(公差)的百分比计算: 偏倚% = 100× (偏倚/过程变差(公差)) = 准值
备注:偏倚百分比在10%以內是可接受.
制定:
审核:
测量系统分析报告MSA

测量系统分析报告MSA概述测量系统分析(MSA)是一种用于评估和提高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的方法。
在制造和生产过程中,准确的测量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对产品质量的监控和改进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档将对测量系统进行分析,包括可重复性、再现性和稳定性等关键指标的评估,以及对所得数据的解释和建议。
测量系统简介测量系统是用来进行尺寸、重量、温度等物理量测量的设备和过程的总称。
测量系统可以包括测量仪器、传感器、仪表和操作方法等。
而测量系统分析是对这些测量系统进行评估和优化的过程。
测量系统的重要性测量系统是确保产品尺寸和规格准确的关键因素。
一个好的测量系统可以提供可靠的数据,帮助生产商识别潜在的质量问题,并做出正确的调整,以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合格性。
然而,一个不准确或不稳定的测量系统可能会导致误判,从而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MSA的关键指标可重复性(Repeatability)可重复性是指在相同测量条件下,测量系统对同一对象进行重复测量的结果间的一致性。
当一个测量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时,重复测量的结果应该接近。
在测量系统分析中,使用计算变异系数(CV)来评估测量数据的可重复性。
再现性(Reproducibility)再现性是指在不同测量条件下,不同测量系统或不同测量人员对同一对象进行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
一个良好的测量系统应该具有较高的再现性,即不同的测量设备和人员能够得到相似的测量结果。
在测量系统分析中,可以使用方差分析(ANOVA)来评估测量数据的再现性。
线性度(Linearity)线性度是指测量系统的输出值是否与被测量对象的实际值呈线性关系。
一个好的测量系统应该具有较好的线性度,即在不同测量范围内,测量结果与实际值之间应该存在一个良好的线性关系。
可以使用回归分析来评估测量数据的线性度。
稳定性(Stability)稳定性是指测量系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准确性和一致性的能力。
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对于长期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控制非常重要。
测量系统分析(MSA)作业指导书

Ⅲ. %R&R>30%,表示该测量系统不可接收,必须加以改进。
Ⅳ.判定结果记录于《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判定栏内。
D ndc(区别分类数)
ndc应该四舍五入到整数,要能大于或等于5。
5.4偏倚&线性分析:
5.4.1基于过程变差,在测量系统工作范围内选5个零件,确定它们的基准值,由一位评价人对每个零
件测量大于10次,零件随机抽取.将数据填入偏倚/线性分析表。
5.4.2计算零件偏倚,分析偏倚与基准的线性关系
5.4.3判别与原因分析:偏倚受控及具有线性关系则可以接受
5.4.4 A当偏差过大可分析下面几种原因: B当系统为非线性时可分析下面几种原因:
A1标准或基准值误差B1仪器没有正确校准
A2仪器磨损B2仪器磨损
A3操作不当B3标准量具误差
5.5稳定性分析:
挑选3-5个样品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般为一个月)观察其随时间变化偏倚的总变差。将数据填入
稳定性分析表。如变差受控则接受.如有超控或周期性变化则查找分析原因直到受控为止。
5.6 MSA分析相关记录之保存应依照《记录管理程序》执行。
6.记录
6.1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WI-W-139-01
1.目的
为决定过程中量测器具是否适当,借用量测系统分析(MSA)量化量具、操作者和产品之变
异,制订此规范操作管理依据。
2.范围
包含所有质量控制计划所控制的或客户要求的量测仪器分析作业。
3.职责与权限
3.1各部门:搜集分析量测系统所需的资料。
3.2品管部:分析量测系统。
4.名词定义
4.1 R&R分析:量具重复性与再现性分析,再现性是指同一种量具同一位操作者,当多次量测相同
MSA测量系统分析全套表格模板(全公式未加密)

1、2、3、4、5、线性GRR计数型Kappa分析MSA测量系统分析全套表格模板稳定性偏倚Excel原件可在本文档左侧回形针处取出再现性Kappa=(Po-Pe)/(1-Pe)A*参考 交叉表A01总计Po:0.95Pe:0.51B*参考 交叉表B01总计Po:0.97Pe:0.51C*参考 交叉表C01总计Po:0.96Pe:0.5130期望的数量26.4636.5463数量38487期望的数量数量60363一致性好6666Kappa 一致性好判定误发期望的数量638728 4.76%可接受2.30%可接受 4.76%可接受3.45%可接受可接受5.75%可接受01参考总计62063871501C0.90有效性判定重复性检查总数匹配数漏发A A B 评价人评价人%B 93.33%可接受判 定判定0.9383.33%2530 3.17%36.5450.4687数量638715090.00%可接受0.92A C 一致性好150期望的数量B 期望的数量36.9651.0488数量6387150期望的数量26.0435.9662数量38588期望的数量6387数量60248.7284150数量6387150期望的数量35.28数量28284总计01Kappa 判 定A*B 0.89一致性好C 3027A*C 0.93一致性好参考B*C 参考总计可接受期望的数量27.7238.280.90一致性好数量615Page 11 of 11。
MSA分析报告

XXX 公司计量型MSA 分析报告日 期:实 施 人: 评 价 人:仪器名称: 仪器编号: 分析结论: 合格 不合格 审 核:批 准:2017年2月23日陈秋凤、雷丽花、欧阳丽敏 X 志超数显卡尺(中间检验) XXX计量型MSA分析报告目录稳定性 (1)偏倚 (4)线性 (7)重复性和 (9)再现性备注: 对于有条件接收的项目应阐述接受原因.第一节稳定性分析1.1 稳定性概述在经过一段长时间下,用相同的测量系统对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同一特性进行测量所获得的总变差,即稳定性是整个时间的偏倚变化。
1.2试验方案2017年02月份,随机抽取一常见印制板样品,让中间检验员工每天的早上与晚上分别使用数显卡尺对样品外形尺寸测量5次/组,共测量25组数据,并将每次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1。
1.3数据收集表1 稳定性分析数据收集记录表1.4 测量系统稳定性可接受判定标准1.4.1 不允许有超出控制限的点;1.4.2 连续7点位于中心线同一侧;1.4.3 连续6点上升或下降;1.4.4 连续14点交替上下变化;1.4.5 连续3点有2点距中心的距离大于两个标准差;1.4.6 连续5点中有4点距离中心线的距离大于一个标准差;1.4.7 连续15点排列在中心线的一个标准差X围内;1.4.8 连续8点距中心线的距离大于一个标准差。
1.5数据分析图1中间检验_数显卡尺Xbar-R控制图从图1 Minitab生成Xbar-R控制图可知,没有控制点超出稳定性可接受判定标准,表明该测量系统稳定性可接受。
1.6测量系统稳定性分析结果判定对中间检验_数显卡尺进行稳定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稳定性可接受。
第二节偏倚分析2.1 偏倚分析概述对相同零件上同一特性的观测值与真值(参考值)的差异。
2.2 试样方案2.2.1选择一个被测样品,确定样品的外形尺寸基准值x,样品外形尺寸基准值通过__铣边工序所使用的泛用型尺寸测量机重复测量10次取测量均值获得。
MSA测量系统(稳定性,偏移和线性研究)分析结果汇报

XXXX作业文件文件编号:JT/C-7.6J-003 版号:A/0(MSA)测量系统分析稳定性、偏移和线性研究作业指导书批准:吕春刚审核:尹宝永编制:邹国臣受控状态:分发号:2006年11月15日发布2006年11月15日实施量具的稳定性、偏移、线性研究作业指导书JT/C-7.6J-003 1目的为了配备并使用与要求的测量能力相一致的测量仪器,通过适当的统计技术,对测量系统的五个特性进行分析,使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已知,为准确评定产品提高质量保证。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使用的所有测量仪器的稳定性、偏移和线性的测量分析。
3职责3.1检验科负责确定过程所需要的测量仪器,并定期校准和检定,对使用的测量系统分析,对存在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3.2工会负责根据需要组织和安排测量系统技术应用的培训。
3.3生产科配合对测量仪器进行测量系统分析。
4术语4.1偏倚偏倚是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标准值)的差值。
4.2稳定性(飘移)稳定性是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单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总变差。
4.3线性线性是在量具预期的工作量程内,偏倚值的变差。
4.4重复性重复性是由一个评价人,采用一种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获得的测量值的变差。
4.5再现性再现性是由不同的评价人,采用相同的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的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5测量系统分析作业准备5.1确定测量过程需要使用的测量仪器以及测量系统分析的范围。
a)控制计划有要求的工序所使用的测量仪器;b)有SPC控制要求的过程,特别是有关键/特殊特性的产品及过程;c)新产品、新过程;d)新增的测量仪器;e)已经作过测量系统分析,重新修理后。
5.2公司按GB/T10012标准要求,建立公司计量管理体系,确保建立的测JT/C -7.6J -003量系统的可靠性。
6分析研究过程 6.1稳定性分析研究1)取一样件,并建立其可追溯到相关标准的参考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