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设计理论简析

机制设计理论简析
机制设计理论简析

目录

一、机制设计理论的概念 (2)

二、机制设计的显示原理 (3)

三、机制设计的实施理论 (5)

四、机制设计理论的应用 (6)

(一)机制设计理论在社会选择中的运用 (6)

(二)机制设计理论在拍卖理论中的运用 (7)

(三)机制设计理论在货币政策时间不一致性中的运用 (7)

(四)机制设计理论在绿色支付政策(green payment)中的运用 . 8

五、机制设计理论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8)

(一)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设计 (8)

(二)金融系统的机制设计 (9)

六、机制设计理论最新的发展 (10)

(一)合谋 (10)

(二)产权残缺(imperfect property right) (10)

(三)委员会(committee)决策的信息获取 (11)

七、小结 (11)

机制设计理论简析

200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是Leonid Hurmicz、Roger B.Myerson以及EricS.Maskin共同获得,以表彰他们在机制设计理论方面的重要贡献。Hurmicz目前的研究主要包括了机制设计理论、重复博弈、收入不均衡问题以及投票理论等等。Myerson主要的研究包括经济学领域中的博弈论以及政治学领域中的投票体制等等。Maskin日前的研究领域包括博弈论、激励理论、拍卖理论以及社会选择与社会福利,研究的课题为机制设计理论、重复博弈、收入不均衡问题以及投票理论。

“机制没计理论”最早由赫维奇提出,马斯金和迈尔森则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瑞典皇家科学院在颁奖文稿中称,“这种理论使我们能区分运作良好的市场和运作不良好的市场,它帮助经济学家确定有效的贸易机制、规则体系和投票程序”。

一、机制设计理论的概念

亚当-斯密曾经用看不见的手来比喻市场如何在理想状态下保证稀缺资源的有效分配,然而,现实的市场条件往往是不完美的,市场失灵经常发生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信息市场及外部性、公共产品供给等场景中,市场无法推进资源的有效配置。机制设计理论,加深了这种情况下我们对优化分配机制的属性、个人动机和私人信息的理解,而且还帮助我们寻找其他机制来改进市场的作用。在赫维茨看来,机制就是参与人彼此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系统,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机制中采取策略性的行动,即为了获得最大的预期效用或收益,参与人可以隐藏对自己不利的信息或者发送错误信息。机制正如收集并处理所有这些信息的机器,而且还规定了信息博弈的行为规则,针对收集到的信息实施博弈的均衡解。不同机制的比较,实际上就是对信息博弈的不同均衡解的比较。也就是说,在不影响每个参与者追求个人利益的激励约束下,制度设计者可以设计出公共产品“反搭便车”的内生机制,把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予以“合成”,以调配并激励私人的力量为公众的目标所奋斗。由此可见,机制设计理论主要研究在自由选择、自愿交换、信息不完全等分散化决策条件下,对于任意给定的一个经济或社会目标,设计出一种经济机制(博弈规则),使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个人利益和制度设计者的既定目标相吻合。从研究路径和方法来看,传统经济分析把市场机制看作是给定的,而机制设计理论把社会目标作为已知,试图寻找实现既定社会目标的经济

机制。

机制设计理论通常涉及信息效率(Informational efficiency)和激励相容(Incentive conpatibility)两个基本概念。信息效率是关于经济机制实现既定社会目标所需信息量多少的问题,因此机制设计要求具有尽可能低的信息传递成本和较少的关于消费者、生产者以及其他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信息。而激励相容是关于在给定机制下每个参与者实话实说(即如实报告自己真实信息),是参与者的占优策略的均衡,即机制的运行能够保证即便每个参与者按照自利原则追求个人目标,机制实施的客观效果也能达到制度设计者所要实现的目标。因此,设计一套好的机制必须满足三个要求:资源的有效配置、信息的有效利用以及激励相容。资源有效配置通常采用帕累托最优标准,有效利用信息要求机制运行需要尽可能低的信息成本,激励相容要求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一致。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主义大论战,主要争论在一个政府控制经济的社会中“什么样的经济制度是好的”的问题。当时以哈耶克为首的新自由主义学派认为,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是行不通的,每个人和每个经济主体都要向中央经济管理部门呈报他们各自在技术、价格、利润、需求和偏好等方面的信息,最后由管理部门依据这些资讯制订全社会的生产和分配计划的做法,根本不能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现在看来,赫维茨的研究成果呼应了哈耶克的观点:市场竞争机制是惟一利用最少信息并且产生了帕累托配置的有效机制。

二、机制设计的显示原理

在赫维茨的激励相容机制中,使用的准则是占优策略均衡,评价机制的标准是帕累托最优。即使在对技术和偏好较弱的假设下,该机制仍然得到一个消极的结论,即赫维茨不可能定理:在标准的交换经济中,没有满足参与约束的激励相容机制能够产生帕累托最优结果。更何况,现实世界的每一个交易中都充斥着大量的私人信息,满足激励相容的机制更不可能实现。因此在赫维茨论文中出现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考虑更多形式的机制或采用比占优策略均衡要求更低的均衡概念,如纳什均衡、贝叶斯纳什均衡,那么帕累托最优是不是就能达到呢?如果不能,我们能否知道这种无法避免的社会福利损失究竟有多大,以及合适的效率标准应该又是什么?怎样的机制能够最大化一个给定的社会福利目标函数?这些问题都可以通

过显示原理来解答。

所谓显示原理(Revelation principle),是指任意机制的任何均衡结果都可以通过一个激励相容的直接机制来实施。每一个参与者惟一的行动就是宣布自己所属类型的静态贝叶斯博弈为直接机制。迈尔森发展了显示原理的最一般形式,大大简化了问题的复杂程度,把社会选择问题转换成博弈论可处理的不完全信息博弈,不仅在主体有私人信息的条件下有效,而且在主体采取不可观察的行动(如道德风险)及多步骤机制中同样有效。尽管机制的“可能束(各种可供选择的机制的集合)”极其多,但在由直接机制组成的结构良好的次级集合中,总能找到一个最优机制。因而许多文献所关注的是:找到一个定义良好的直接机制的数理工具,该机制能够在激励相容约束(有时候也要符合参与约束)下实现最大化目标函数的任务。直接机制是激励相容的,因为没有主体有激励去误报他的类型。从这种意义上看,直接机制产生了与原机制相同的效果,能够引诱主体“对号入座”。依照此原理,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激励问题就能从相对有限的分配机制集合中找到解决方案,这种分配机制能导致个人在不与自身利益冲突的情况下暴露出真实的私人信息。研究者在寻找最好机制的“可能束”来解决~个给定的配置问题时,可以将设计精力集中于一个小范围的直接机制上,通过这一机制来制订最优合同以及解决激励问题就变得轻松了。虽然直接机制并不是对真实世界制度的描述,但对于一个给定的配置问题,用数理方法直接对其机制进行优化,使得这个工作犹如完成一道数学题。一旦最优的直接机制被找到,研究者就可以用更接近现实的语言将机制内容“翻录”出来,这种间接方法更能提高机制设计的实施效率。

显示原理的另一贡献是将赫维茨不可能定理一般化为贝叶斯纳什均衡。当参与者有私人信息时,经典意义上的帕累托最优一般是不可能得到的,需要引入一个“激励有效”的标准,而这一概念工具的提出,动摇了帕累托最优效率标准的强势地位,使得效率标准更加符合现实世界,更加易于衡量和评价。如果直接机制能够在激励相容约束下使主体预期加权支付最大化,那么它就是激励有效的。研究者回答了赫维茨论文中不能回答的一些关键问题,即市场机制是否激励有效。在局部均衡中,迈尔森和萨特斯维特、威尔逊证明了双边拍卖是激励有效的;普雷斯科特和陶森也给出了竞争L生一般均衡激励有效的信息结构。

综上所述,显示原理将复杂的可能有效的机制束简化为直接机制,把经济机制设计演变为相对简单的数学问题,使得每个人都有讲真话的激励,每个人真实意思的表达有利于合作均衡出现和公共产品的供给,从而增进了个人和社会的总福利。

三、机制设计的实施理论

尽管迈尔森提出的显示原理特别有用,但是它没有涉及多重均衡问题。虽说在一个均衡中可以得到一个最优结果,但其它次优的均衡结果也存在,参与人就有可能陷入某个次优均衡的境地。激励相容保证了实话实说的均衡,但是并不能保证它是唯一的均衡,许多机制有多重均衡,能够产生不同的结果。如莱林格、林哈特和拉德纳发现双边拍卖有无限多(实际上不可数)非线性的均衡,其福利范围从激励有效到零,波动幅度特别大,正是均衡的多重性降低了双边拍卖的吸引力。威尔逊分析了可分物品的单一价格拍卖,发现在均衡处,投标人在极低的价格上划分标的物,对每个投标人“应该”占有的份额提前进行约定。在这种“合谋”均衡中,每一个投标人为每一份标的物累进出价,但总量必须少于他们预期的(约定)

均衡份额。这种隐形合谋对卖家造成极大伤害。柯伦柏的研究表明,这种类型的隐形勾结已经给现实的拍卖造成麻烦,包括英国的“3G”无线通信牌照拍卖。多重均衡问题在社会选择理论中也普遍存在,投熬票人之间明显存在着协调问题。选民投票给一位胜出机会渺茫的候选人,意味着“浪费投票权”。因此,如果对“某位候选人没有机会胜出”形成了信念认同,那么这种预期将会自我实施,即此候选人落选的信念就变为现实。这种现象很容易产生多重均衡,有时导致了次优结果的出现。

能否设计一种机制,使得所有均衡都是最优的?实施理论(Implementation theory)给出了答案。马斯金将博弈论引入经济制度的分析中,证明了纳什均衡实施的充分和必要条件,为寻找可行的规则提出了一种标准,这项结果又被称为“马斯金定理”。简单地说,实施理论就是给出所有纳什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或激励有效)的机制的充分必要条件。其目的在于为机制施加一些条件,使得其纳什均衡都是最优的。根据均衡结果与设定的目标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实施分为完全实施、实施和弱实施。均衡结果恰好与目标吻合,则为完全实施;均衡结果部分实现目标,则为基本实施;均衡结果远离目标,则为弱实施。根据信息的完善程度,均衡结果分为占优策略均衡、纳什均衡、强纳什均衡、子博弈完备纳什均衡、非占优纳什均衡等类型。这说明微小的信息决定着目标的实施程度。

在纳什均衡行为假设下,马斯金给出了能被实施的社会选择规则一定是满足单调性的条件,即为著名的“马斯金单调性”。马斯金单调性指的是,如果社会选择规则选择了某个选项,那么在所有人都没有降低对这个选项偏好的情况下,这个选项将总是社会选择的结果;同时,如果单调性和没有否决权条件(如果其他参与者都同意某项配置方案,那么就没有人

拥有否定该项配置方案的权力)同时满足,并且至少有三个参与者,那么纳什均衡实施就是可能的。因为在具有至少三个参与者的私人商品经济中,如果每个人的效用函数是单调的,则不存在任何资源配置方案,使得它对于一个以上的参与者同时是最好的,从而个人“没有否决权”的条件显然得到满足。格罗夫斯和利加德、赫维茨和史迈德勒证明了在特定条件下所有的纳什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机制是可能的。马斯金不仅考虑了完全信息博弈中的纳什均衡,而且其结论还适用于不完全信息博弈的贝叶斯纳什均衡。

如果说激励相容机制与显示原理为怎样设计机制奠定了基础,那么实施理论就是精确地将机制设计中的均衡结果与实现目标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地考虑了真实世界中信息不完备的因素,并努力弥补这一缺陷,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搭起了桥梁。

四、机制设计理论的应用

机制设计理论的发展虽然不过几十年,但其运用却已经十分广泛。人们的经济社会活动都需要通过适当的机制作为基础,指引人们的行为。近年来,机制设计理论被广泛运用于社会选择理论、拍卖理论、货币政策以及其他方面,对其他理论和实践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机制设计理论在社会选择中的运用

社会选择问题面临集体决策问题。群体中个人的偏好并不一定相同。当每个人的偏好都相同时,那么社会选择问题就可以很好地得到解决,但当每个人的偏好不同时,如何统一每个人的选择就成了一个难题。而且每个人的偏好是个人的私有信息,他可能隐藏自己的真实偏好,在这种情况下,社会选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早在20世纪50年代Kenneth J.Arow (1951)就对社会选择问题进行过研究,得出了集体决策规则所要满足的五个条件,但他发现没有任何集体决策规则能够同时满足所有的条件。这就是著名的“阿罗不可能定理”。Gibbard (1973)和Satterthwaite(1975)也提出了不可能性定理,表示如果集体决策中如果至少有三种选择,那么就不可能设计出一种能够实施非独裁的社会选择而且能够显示个人真实偏好的机制。但是机制设计理论的发展使得人们意识到可以通过寻找博弈均衡解来得到或近似得到社会选择目标集合,从而解决社会选择问题。在完全信息和纳什均衡的条件下,解决社会选择问题

的条件是单调性。Serrano(2004)认为如果机制设计者能够随机地利用机制,而且执行社会选择的概念可以放宽到近似执行,那么每个社会规则只要满足基本的序列条件,就可以在纳什均衡中得到近似的解决。而在不完全信息的条件下,社会选择问题的均衡就与贝叶斯均衡有关,其所必须的首要条件就是要符合激励相容,其次,贝叶斯单调性的条件也要得到满足。

(二)机制设计理论在拍卖理论中的运用

在拍卖中,买卖双方各自对进行拍卖的物品都有自己的估值,而双方对各自真实的估值是信息不对称的。假设目前物品的卖方只有一个,而买方有N个,卖方可以通过很多种不同的方式拍卖物品,比如荷兰式拍卖、英国式拍卖以及速胜式拍卖等等。这些不同的拍卖方式会给买卖双方带来怎样的收益, 哪种拍卖方式对于卖方更好等等都是机制设计研究者关注

的热点。Myerson (1981)的研究表明,可以设计出一个机制使得只有出价最高的买方才能获得物品,而这个机制必须是激励兼容、个人理性(indi—vidually rationa1)以及事后效率(Ex post efficiency)的条件下。这表明不管何种拍卖方式,只要符合以上条件,我们就可以没计出一个机制使得卖方的利益获得最大化。Myerson(1981)又发现,如果真实的报道组成了贝叶斯均衡,那么直接机制(direct mechanism)是与贝叶斯激励相容的。根据显示理论。对于任何辩诉交易(bargaining game)的贝叶斯均衡来说,存在一个均衡的激励相容的直接机制可以产生相同的结果。Harris和Raviv(1981)、Riley和Samuelson(1981)等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三)机制设计理论在货币政策时间不一致性中的运用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利率和货币供给量而实行的政策。在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会存在时间不一致的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根据目前以及预期情况制定出来的货币政策在实施时并不一定是最优的。Yuan和Miller(2006)认为可以通过制定适当的机制来解决货币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问题。在Barro和Gordon (1983)研究的基础之上,Yuan和Miller(2006)发现这种时间的不一致性来源于社会损失职能(social loss function),社会损失职能的两个目标通货膨胀率和就业率显示出不一致性。他们利用机制设计理论中的执行原理设计了一个中央银行职能(central bank function),使得最佳政策

和一致政策合为一体,对于解决货币政策实施的时间不一致性有很大帮助。

(四)机制设计理论在绿色支付政策(green payment)中的运用

绿色支付是政府限制生产耕地而给予农民的一定补贴。限制耕地是为了防止农产品的产量过高,带来供给过剩,而造成农产品价格下降所采取的措施。但是耕地限制所带来的产量的下降很可能会导致农民收入的下降,为了维护农民的收入,政府就实施绿色支付来平衡耕地限制和农民收入保护这两个双重目标。在实行过程中,绿色支付的实施效果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天气、农民的生产能力以及实际供求等等,因此需要设计一个良好的机制以提高这个政策的效率。Feng(2007)认为绿色支付机制的设计要根据农场的类型以及其限制效率而定,其所需要付出的成本主要决定于大型农场还是小型农场谁更有限制效率,如果小型农场更有限制效率,那么政府所要达到的耕地限制以及收入保护双重目标就很有可能同时实现,但当大型农场更有限制效率时,这两个双重目标就较难同时实现,大型农场还会获得政府给予小型农场收入保护的那一部分支付。机制设计理论的出现和发展使得人们意识到机制在事物运行中的根本重要性,只有在一个良好的机制的基础之上,事物的发展才能朝着预期的好的目标发展。

五、机制设计理论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目前,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很多深层次的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中国在发展中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垄断行业、国有企业、集团企业转移定价以及金融改革等问题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处理好这些方面的问题离不开一个良好机制。我们需要利用机制设计理论,结合中国国情,设计出合适的机制来作为改革的基础。

(一)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设计

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有效激励是解决国有企业问题以及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但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者面临着严重的激励不足的问题。据有关部门调查,很多国有企业存在着对管理者薪酬的管制。2001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权威部门公布的抽样

调查显示,从年收入的水平看,国有企业89%的经营者收入在l0万元以下,其中2万元以下的占到了4l%左右,2万至4万元的占到了27%左右,4万到10万元的占19%。而这又导致了经营者在职消费问题的盛行。同时在国有企业中,经营者业绩的好坏并不是决定其薪酬的标准,当经营者为了自身利益而牺牲企业利益时,在很多情况下并不会受到明显的惩罚。以上这些都说明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存在严重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该利用机制设计理论来设计出适当的机制来有效地激励经营者并且惩罚那些失职的经营者。杨善林、王素凤和李敏(2005)建立了一种“油锅合同”模型对业绩较差的国有企业经营者进行威胁,激励其努力工作,它的基本内涵就是当经营者偷懒时,将会被解雇,而情节严重者还会被追求民事或刑事责任这种机制对于经营者来说有很强的威胁作用,使其不敢偷懒。“油锅合同”的关键在于设计出一种机制使得经营者在偷懒和不努力两种情况下的输出是具有显著差别的,不然就不可能起到有效的激励威胁作用,甚至有可能损害努力的经营者的利益。

(二)金融系统的机制设计

我国金融系统正在进行多项改革,需要对目前存在的机制进行修正。以股票市场的机制改革为例,我国从2006年开始实行开放式集体竞价开盘,是我国股票市场透明机制发展的又一成果,它对于稳定股票市场的正常秩序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有学者的研究表明开盘竞价的透明度提高以后,由开盘到连续竞价价格变化的幅度明显减小,连续竞价开始后l5分钟的价格波动率也减小,而且能够提高开盘竞价收集信息的能力以及稳定连续竞价市场的作用。(许香存、李平、曾勇,2007)而目前,我国银行体系监管也面临一场机制的革新。银行监管机关意在寻求一种激励相容的监管机制来替代原先的体制外的监管体制。鲁志勇和于良春(2005)认为激励相容的监管机制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的增强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可以减少监管部门的监管成本,提高其监管效率。机制设计理论对解决中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垄断行业、国有企业、金融改革等等问题的存在从本质上都可以归结为现有机制的不合理性。我们可以利用机制设计理论作为参考,设计出更加适合我国发展道路的机制基础。

六、机制设计理论最新的发展

机制设计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通常的研究围绕信息效率、激励相容以及其在拍卖、社会选择、分配等方面的运用展开,但近年来,机制设计理论在其他领域也得到发展,如对合谋、产权残缺以及委员会决策的信息获取方面的研究等。

(一)合谋

在市场的运行中,过度的竞争可能会导致产品供给者的利益受损。比起具有垄断力量的厂商而言,竞争激烈的厂商从消费者中获取利润的能力较低,厂商问总体的利益也可能因而下降。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这些厂商可能会采取合谋的手段,首先获得共同利益的最大化,然后在此基础上分配这些获得的共同利益。厂商间的合谋会给消费者的利益造成很大的伤害。在防止合谋方面,机制设计理论有很大的用武之地,免于合谋的机制设计理论(collusion —proof mechanism design)可以帮助合谋管制者(如政府)在消除合谋方面起到不少作用。Jeon(2003)发现当合谋的利益低于一定水平时,合谋方会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交易成本的存在而得不到合谋的好处,而当合谋的利益高于这一水平时,管治者可以利用交易成本设计出最佳的免于合谋的机制设计。同时Jeon(2003)认为当管治者被限制只能采取相同的转

移(uniform transfers)措施时,免于合谋的机制可能起不了作用。合谋行为不仅在经济领域发生.而且在政治领域也很多见。Myerson(2006)认为民主竞争可以将民众的意志加于政府的政策之上.而且可以对于政府领导人的滥用合谋有遏止作用。在比较了多个选举系统之后,Myerson(2006)发现认可投票(approval voting)机制是最能实现以上两个作用的方法。

(二)产权残缺(imperfect property right)

产权残缺是指资产的控制权、处分权和收益权分属于不同的群体。在世界上各个国家,存在一部分资产只能由本国的政府所有,而这种产权残缺性对于经济的增长、劳动者的工资以及股本都有很大的影响,在一个产权保护良好的国家,政府的投资是十分安全的,而本国劳动者的财富水平也较高(Myerson和Braguinsky,2007a)。Myerson和Braguinsky(2007a)

发现产权残缺具有政治上的稳定性,因为它使得政府获益,政府并不愿意自己的这种权利受

损。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过程中,会发生严重的流动性限制和本国资产的大量外流。政府可以通过允许外国投资者拥有一部分原先由政府独有资产以减少这种过渡的冲击,但是政府缺乏有效的动力采取这种措施(Myerson和Braguinsky.2007b)。

(三)委员会(committee)决策的信息获取

在机制设计理论有关信息方面的研究中,对于委员会决策的研究是比较少的。Gersbach(1995)是这方面研究比较早的一位,他研究了包含私人信息获取的两阶段投票博弈均衡的特征,他发现信息的效率并不总是令人满意的。随后一些学者也对此进行了研究(Li,2001;Cai,2003;Persico,2004 etc),他们在委员会决策的假设条件上(如决策选择的个数、委员会的大小以及信息的结构等等)进行变化,对委员会决策的信息获取进行研究。在Gerardi和Yariv(2007)的研究中,其委员会是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和任务的,委员会中的成员在最初就需要决定是否要获取成本巨大的信息,然后必须汇报自己的私人信息,而机制的决策者可以决定委员会的大小以及委员会决策的程序,在这些前提假设下,他们的研究得出事前最佳的策略可能是事后无效率的,对于事后效率的最佳扭曲主要取决于信号(signa1)的准确性。

七、小结

机制设计理论在200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标志着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的基本思想就是通过机制的设计使得符合经济人假设的人们实现预期的目标的一种理论。Hurmicz、Myerson和M kin为机制设计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机制设计理论已经成为主流经济学的重要部分,被广泛地运用于经济政治领域,对于许多现实中的问题的解决具有很重要的帮助作用。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改革的重要阶段,利用机制设计理论来指导这些改革的进行,是有很大益处的。

激励机制设计的五个原则

激励机制设计的五个原则 建立激励机制必须要研究员工的需求,依照各种激励理论将不同的激励方法加以适当组合。只有对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使用相应的激励手段,才能对企业团队和员工个人实施有效地激励。因此,民营企业要建立良好的人才激励机制,必须遵循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相结合、绩效原则、公平原则等基本原则,并且有所侧重,必须想方设法了解并满足员工多元化的个人心理需求,采取多种形式的激励手段,充分激发员工潜能,确保激励机制的合理性和实效性。 一、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原则 从管理学上说,激励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激励,也叫薪酬激励;另一类是精神激励,又叫成长激励。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作为激励的两种不同类型,是相辅相承、缺一不可的,只强调物质激励而忽视精神激励或只强调精神激励而忽视物质激励都是片面和错误的。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人总以为有钱才会有干劲,有实惠才能有热情,精神激励是水中月、镜中影,好看却不中用。正是这种片面的理解,致使一部分人斤斤计较、唯利是图,甚至弄虚作假、违法乱纪,给组织环境和社会风气都带来极大危害。另有一些人总爱把大道理挂在嘴边,只讲贡献不讲需要,只讲觉悟不讲利益,以为大家靠喝西北风也能有干劲,这些人恰恰忘了:“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为了避免以上两种片面性的发生,防止“单打”现象的出现,在激励中一定要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针。 强调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并不是说不需要有所侧重,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是对人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满足,而人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层次与程度上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并随主客观条件的发展而不断有所变化.从社会角度来看,一般来说,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比较低,人们的物质需求就会比较强烈,而在社会经济文件发展水平比较高的条件下,人们的精神需要则会占主导地位。从个人角度来看,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及其自身的品德修养也会对需要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所以,不论从个人发展还是从社会发展

机制设计理论辨析_邱询旻

机制设计理论辨析 邱询旻,冉祥勇 (贵州财经学院,贵州贵阳550004) [摘要]瑞典皇家科学院将第39届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三位在机制设计理论领域作出贡献的经济学家,他们的研究极 大推动了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机制设计理论成为上世纪后期微观经济学领域发展最快的一个分支,诺贝尔奖的颁发使 机制设计理论开始引起学术界的更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围绕机制设计理论的定义、渊源、内涵、影响对其进行理论综 述,以期为我国今后在机制设计理论方面的研究做好基础。 [关键词]机制设计理论;激励相容;显示原理;实施理论;马斯金单调性 [中图分类号]F014.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288(2009)04-0001-05 [收稿日期]2009-06-10 [作者简介]邱询旻(1960-),男,辽宁丹东人,贵州财经学院经济学教授,博士后,研究方向:美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冉祥 勇(1982-),男,山东聊城人,贵州财经学院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力。 第39届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三位对机制设计理论(Mechanism Design Theory )作出重大贡献的经济学家,机制设计理论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机制设计理论在现代经济学中对社会惯例和市场的分析上作出了重大的突破,改变了以前经济学家认为在政府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不能进行优化社会惯例和规章的观点,它对现在和以后的政策制定都有很大的影响。[1]这一理论的逐渐成熟使亚当?斯密所谓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越来越清晰,并且可以利用“这只手”去实现计划者的目的。正如笔者(2008)在《“环中国圈国家”的战略和作用及其三大基础》中强调的,地区性合作机制的不断完善,可以加强各国经贸、文化交流,促进文明 间的对话了解,实现“环中国圈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2]一、机制设计理论的定义 上世纪60年代,里奥尼德?赫维茨最早提出机制设计理论,因此而被誉为“机制设计理论之父”。之后,美国经济学家马斯金和迈尔森进一步发展了机制设计理论,他们的理论研究核心是如何在信息分散和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设计激励相容的机制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所以学者们关于机制设计理论的定义也主要是围绕这一核心进行论述的。 赫维茨(1960)把机制设计理论定义为:对于任意给定的一个目标,在自由选择、自愿交换的分散化决策条件下,能否并且怎样设计一个合理机制(即制定什么样的方式、法则、政策条令、资源配置等规则),使得经 济活动参与者的个人利益和设计者既定的目标一致。[3]赫维茨强调机制具有机械性、标准性和程序性,他的意 图是使社会各学科都像化学、物理学一样精确化,如一项经济政策的实施可以像发射火箭一样被精确地预期和准确地击中目标。马斯金的弟子钱颖一给机制设计下的定义大致与赫维茨的相同:给定一个组织的目标(比如企业的利润、政府的税收、经济的效率、社会的公平),是否可以和如何设计一套游戏(或博弈)规则,使得每一个参加经济活动的人(基本假定:人是理性的或者说自私的,即指他在具体策略选择时的目的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在掌握各自私人信息的情况下出于自身利益行事,其最终博弈结果能够到达该组织设定 的目标。[4]我国学者丁利等认为可以把机制设计理论看作是博弈论和社会选择理论的综合运用,假设人们的 行为按照博弈论刻画的方式,并且按照社会选择理论对各种情形都设定一个社会目标,那么机制设计就是考虑构造什么样的博弈形式,使得这个博弈的解最接近社会目标。[5] 可见,机制设计理论的定义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首先具有一个“信息加工系统”,对收到的不完全信息进行准确、有效分析,并作出合理决策;其次,各个行为体都应该符合自由制度主义主张的自私、理性等特性, 第25卷第4期 2009年7月Vol.25,No.4Jul.2009JOURNAL OF JILIN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COLLEGE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经济理论与实践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1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是一门基于思维科学、信息科学、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等学科,研究产品设计规律、设计技术和工具、设计实施方法的工程技术科学。 2设计的概念,广义概念是指对发展过程的安排,包括发展的方向、程序、细节及达到的目标。狭义概念是指将客观需求转化为满足需求的技术系统(或技术过程)的活动。 3设计的含义:为了满足人类与社会的功能要求,将预定的目标通过人们创造性思维,经过一系列规划、分析和决策,产生载有相应的文字、数据、图形等信息的技术文件,以取得最满意的社会与经济效益,这就是设计。 4设计的特征:需求特征、创造性特征、程序特征、时代特征。 5设计的四个发展阶段:直觉设计阶段、经验设计阶段、半理论半经验设计阶、现代设计阶6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的区别: 传统设计:以经验总结为基础,运用力学和数学而形成的经验、公式、图表、设计手册等作为设计的依据,通过经验公式、近似系数或类比等方法进行设计。传统设计方法基本上是一种以静态分析、近似计算、经验设计、手工劳动为特征的设计方法。 现代设计:是一种基于知识的,以动态分析、精确计算、优化设计和CAD为特征的设计方法。 7现代设计方法与传统设计方法相比,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转变: 1)产品结构分析的定量化;2)产品工况分析的动态化;3)产品质量分析的可靠性化;4)产品设计结果的最优化;5)产品设计过程的高效化和自动化。 8现代产品设计按其创新程度可分为:开发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形设计三种类型。 第二章 1功能分析组合方法:求总功能(黑箱法)分功能求解方法(调查分析法、创造性方法、设计目录法)原理解组合(形态分析法) 第三章 1创造技法:(一)集体激智法:(专题会议法,德尔菲法,635法)通过多人的集体讨论和书面交流,互相启迪,并发灵感,进而引起创造性思维的连锁反应,形成综合创新思路的一种创新技法。(二)提问追溯法:(奥斯本提问法,阿诺尔特提问法,5W-1H提问法)是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推理来扩展思路,或将复杂的问题加以分解,找到各种影响因素,从而扎到问题的解决方案的一种创造性技法。(三)联想类比法:(联想发明发,类比发明发,仿生法,综摄法)通过启发、联想、类比、综合等手段,创造出新的想法,这种创造技法就称联想类比法(四)组合创新法:(性能组合,原理组合,功能组合,结构组合)利用事物间的内在联系,用已有的知识和现有的成果进行新的组合。从而产生新的方案。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设计方案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设计方案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 一、配合比设计理论依据 1、《民航机场场道工程施工技术要求》1996—10 2、《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迁建工程——场道道面工程补充施工技术要求》 3、《水泥胶砂强度检测方法(ISO)法》GBT17671—1999 4、《公路集料试验规程》JTJ058—2000 5、《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97—87 6、《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053—94 7、《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J64—2000 8、《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 9、《混凝土外加剂一等品规定指标》(GB8076-1997) 10、《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88) 二、道面混凝土设计要求如下: 2.1、强度:28天抗折强度5.0Mpa; 2.2、和易性要求:维勃稠度20-40s,或塌落度小于10mm; 2.3、耐久性要求:水泥用量不少于300Kg/m3,也不宜大于330Kg/m3; 水灰比不宜大于0.44; 2.4、水泥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应符合《民航机场场道工程施工技术要求》1996—10中的有关要求外,尚应符合以下规定: 2.4.1水泥道面及道肩面层混凝土可采用标号为525的硅酸盐水泥。水泥中氧化镁含量不宜大于3%,碱含量不大于0.6%。水泥的其他质量应符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的有关规定。

2.4.2砂宜采用细度模数为2.65~ 3.20的中粗河砂。砂的含泥量不得大于3%,含泥量超过规定时应冲洗。应委托有资格的试验单位,按《公路集料试验规程》JTJ058—2000中的岩相法对每种料源测定其碱活性,有碱活性的砂不得使用。 2.4.3碎石圆孔筛最大粒径为40mm。应委托有资格的试验单位,按《公路集料试验规程》JTJ058—2000中的岩相法对每种料源测定其碱活性,有碱活性的碎石不得使用。碎石应按圆孔筛5~20mm、20~40mm两级级配分别备料,两种碎石混合后的颗粒级配应符合下表要求: 项目技术要求 颗粒尺寸筛孔尺寸mm(圆孔筛)40 20 10 5 累积筛余(%)0~5 50~70 70~90 90~100 2.4.4水冲洗集料、拌和混凝土及混凝土养生可采用一般饮用水。使用河水、池水或其他水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水中不得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和硬化的有害杂质,如油、糖、酸、碱、盐等;②硫酸盐含量(按SO2-1计)不超过2.7mg/cm3;③pH值大于4;含盐总量不得超过5mg/cm3。 2.4.5外加剂水泥混凝土中需要掺用外加剂时,必须根据工程要求,通过试验选定外加剂的种类和用量。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一等品规定指标》(GB8076-1997)的规定要求,其使用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88)的规定要求。不得使用pH值大于8的碱性外加剂。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外加剂剂量,现场有专人配制。 三、确定原材料 我们根据招标文件、投标书、与业主签订的施工合同及施工图纸的要求确定使用下列材料:

《现代设计理论》复习题

《现代设计理论》复习内容 1 绪论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是一门基于思维科学、信息科学、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等学科,研究产品设计规律、设计技术和工具、设计实施方法的工程技术科学。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的主要特点体现在:最优化、数字化、智能化、系统性、创新性和网络化。 设计的概念:(狭义)将客观需求转化为满足需求的技术系统(或技术过程)的活动。 设计的特征:需求特征、创造性特征、程序特征、时代特征。 设计的四个发展阶段:直觉设计阶段、经验设计阶段、半理论半经验设计阶段、现代设计阶段 传统设计:以经验总结为基础,运用力学和数学而形成的经验、公式、图表、设计手册等作为设计的依据,通过经验公式、近似系数或类比等方法进行设计。 传统设计方法的特点:基本上是一种以静态分析、近似计算、经验设计、手工劳动为特征的设计方法。 现代设计特点:是一种基于知识的,以动态分析、精确计算、优化设计和CAD为特征的设计方法。 现代设计方法与传统设计方法相比,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转变:(1)产品结构分析的定量化; (2)产品工况分析的动态化; (3)产品质量分析的可靠性化; (4)产品设计结果的最优化; (5)产品设计过程的高效化和自动化。 现代产品设计按其创新程度可分为:开发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形设计三种类型。 开发性设计:它是在全部功能或主要功能的实现原理和结构未知的情况下,运用成熟的科学技术成果所进行的新型工业产品的设计,也可以称之为“零—原型”的设计。 适应性设计:在工作原理不变的情况下,只对产品作局部变更或增设部件,其目的是使产品能更广泛的适应使用要求。例如对各种不同的工况条件的适应性、产品工作的安全性、可靠性、寿命、工作效率、易控性等。 变形设计:在工作原理和功能都不变的情况下,变更现有产品的结构配置和尺寸,使之满足不同的工作要求。 现代产品设计的三个阶段:功能原理设计、实用化设计、商品化设计三个重要阶段。 4 优化设计 优化设计的内容: (1)将实际设计问题转变为数学规划问题,即建立数学模型。 (2)采用适当的最优化方法求解这个数学规划问题,即求解这个数学模型。 例4.1有一边长为6m的正方形钢板,四角各裁去一个小的方块,做成一个无盖的货箱。试确定裁去的四个小方块的边长,以使做成的货箱具有最大的容积。

从所罗门王的故事到机制设计理论

从所罗门王的故事到机制设计理论 《圣经》上所罗门王的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两个女人抱着一个男婴来到所罗门王跟前,要求他评判到底谁是真的母亲。所罗门王见她们争执不下,便喝令侍卫拿一把剑来,要把孩子劈成两半,一个母亲一半。这时其中一个女人说:“大王,不要杀死孩子。把孩子给她吧,我不和她争了”。所罗门王听了却说:“这个女人才是真的母亲,把孩子给她。”这个关于所罗门王的睿智的故事在流传了两千年后,有好吹毛求疵的经济学家跳出来说,故事中的假母亲是不够聪明的,如果她和真母亲说同样的话,那所罗门王该怎么办呢?当然,仅仅会责问别人还不是好样的,我们的经济学家有备而来。机制设计(mechanism design)理论及其一个主要部分执行(implementation)理论几乎是完美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今后,有车族可 能要以纳税的形 式为汽车排放的 尾气买单了…… 机制设计理论可以看作是博弈论和社会选择理论的综合运用,简单地说,如果我们假设人们是按照博弈论所刻画的方式行为的,并且我们设定按照社会选择理论我们对各种情形都有一个社会目标存在,那么机制设计就是考虑构造什么样的博弈形式,使得这个博弈的解就是那个社会目标,或者说落在社会目标集合里,或者无限接近于它。它和所谓的信息经济学也几乎是一回事,只不过后者有不同的发展线索,但毫无疑问所有信息经济学成果都可以在机制设计的框架中处理。

机制设计理论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关于社会主义的哈耶克-米塞斯与兰格-勒纳之间的著名论战。后来赫维茨在数篇文章中提出了一个分析制度问题的一般化框架。近几十年来,机制设计理论一直是现代经济学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有众多经济学家在这个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代表性人物除了赫维茨,还有里特尔,拉德纳,马斯金,梅耶森,格罗夫斯,莱德亚德,汤姆森,吉巴德,萨特斯维特,缪林,乔丹,摩尔,帕尔弗雷,波斯特维特,施克米德,杰克逊,阿布鲁,森,斯尧斯特拉姆,史瑞娃施塔娃,田国强(赫维茨的华裔学生),周林等人。其中最杰出者当属赫维茨和马斯金。 从研究者的角度看,一个机制的最值得关注的特征有两个,信息和激励。机制的运行总是伴随着信息的传递,那么信号空间的维度成为影响机制运行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所谓信息问题就是要求机制的信号空间的维度越小越好,当然必要时还须考虑信息的复杂性。而激励问题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激励相容,这是赫维茨1972年提出的重要概念。在不同的博弈解前提下,激励相容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机制设计理论家们几乎对各种情形下什么样的社会选择规则是可执行(马斯金贡献的概念)的问题都进行了探讨。 最初,占优策略均衡受到青睐,因为占优策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所谓占优策略就是不管别人采取什么策略,我的策略总是不差的,以不变应万变。不管别人怎么样总说真话就是一种占优策略。但经典的吉巴德-萨特斯维特操纵(ma nipulation)定理讲,能被占优策略均衡所执行的社会选择规则只能是独裁性的,即好和坏由一个人说了算。赫维茨1972年的著名结果也说的是这个道理,在信息分散的个人经济环境里,不存在一个有效率的机制让人有动力显示他的真正信息。

C45砼配合比设计

C 45砼配合比设计 一、计算理论配合比 1.确定配制强度(fcu.o) 已知:设计砼强度fcu.k=45Mpa,无砼强度统计资料,查《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取用δ=6.0 Mpa ,计算砼配制强度: fcu.o=fcu.k+1.645δ=45+1.645×6.0=54.9 Mpa 2.确定水灰比 已知:砼配制强度fcu.0=54.9Mpa ,水泥28d 实际强度fce=35.0Mpa ,无砼强度回归系数统计资料,采用碎石,查《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表5.0.4,取αa =0.46,αb =0.07,计算水灰比: 29.00 .3507.046.09.540 .3546.0/.=??+?=??+?= ce b a o cu ce a f a a f f a C W 3.确定用水量(m ws ) 已知:施工要求砼拌合物入泵坍落度为(180±20)mm ,碎石最大粒径为25mm ,从砼厂运输到工地泵送后,考虑砼入模前的各种损失,采用掺用缓凝减水泵送剂,掺入占胶凝材料(水泥+粉煤灰)的 1.0~2.0%之间,查《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表4.0.1-2取砼用水量212kg/m 3,由于采用LJL 系列减水泵送剂,其减水率为18%,计算用水量: m ws =m wo (1-β )=212(1-18%)=174kg/m 3 4.计算水泥用量(m cs ) 已知:砼用水量174kg/m 3,水灰比W/C =0.29,粉煤灰掺入量采用等量取代法,取代水泥百分率f=10%,得: ()()3/540%10129 .01741/m kg f c w m m ws cs =-=-= 5.粉煤灰取代水泥用量(mfs) 3/6054029 .0174 /m kg m c w m mfs cs ws =-=-= 验:水泥和粉煤灰总量540+60=600 kg ,不小于300 kg/m 3 、 不大于600 kg/m 3 的要求。 6.计算泵送剂用量(m bs ) 已知:LJL 系列减水泵送剂掺量占水泥的1.9%,由于粉煤灰是等量取代水泥用量,水泥用量为(540+60)=600 kg/m 3,计算泵送剂用量: m bs=600×0.019=11.4kg/m 3

设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设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设计需要管理人才 1.1高校艺术类专业是设计管理人才培养的天然基地 人才市场对于艺术设计类人才的创新性、复合型要求越来越迫切,尤 其是设计管理人才的稀缺,正是面临这样的需求,我们更应顺应时代,尽快建立设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但当前国内大学的设计管理教学存 有以下问题:首先,为数甚少,只有几所专业类大学展开了研究生以 上的相关理论基础研究、国际政策研究,对于设计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培养缺失;职业培训层面的课程,也仅仅是简单的案例研究或浅层的 理论基础,没有系统的课程体系。这些课程大都停留在基础理论层面,缺乏深度和广度,没有实践基础。而综合性大学(如中国传媒大学) 的多学科交叉形成深厚的人文背景,以及完备的教学管理体系,是展 开设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最坚实的学术保障。同时,外部的社 会大环境已经进入了一个大创意时代,创意设计更需要系统的管理, 而学生们正是设计创作、设计管理的后备力量,所以建立完善的设计 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是顺应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也是 社会的需求,当然,当前也具备了最好的时机和环境。 1.2中国的设计管理教育要充分国际化,设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要世 界化 设计管理的理论在国外已经提出了近半个世纪,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在国内仍属于新兴学科,讨论也仅限于在产品设计等领域,而视觉 传达设计领域则是“人迹罕至”,理论部分也尚属空白。但随着中国 实力增强,文化创意产业也在努力走向世界,设计管理的概念进入中国。我们要将照搬引起的“水土不服”转变为立足于本土的教育理念 的改革,将国际的设计管理理论融入当代中国,不以国别为界限,以 自我发展为目标,博采众长,吸收普适性原则,大胆创新,创造出真 正属于自己的设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在国际化的同时,我们的设计 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理念中包含了充分的自我意识。国际化并不

机制设计理论简析

目录 一、机制设计理论的概念 (2) 二、机制设计的显示原理 (3) 三、机制设计的实施理论 (5) 四、机制设计理论的应用 (6) (一)机制设计理论在社会选择中的运用 (6) (二)机制设计理论在拍卖理论中的运用 (7) (三)机制设计理论在货币政策时间不一致性中的运用 (7) (四)机制设计理论在绿色支付政策(green payment)中的运用 . 8 五、机制设计理论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8) (一)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设计 (8) (二)金融系统的机制设计 (9) 六、机制设计理论最新的发展 (10) (一)合谋 (10) (二)产权残缺(imperfect property right) (10) (三)委员会(committee)决策的信息获取 (11) 七、小结 (11)

机制设计理论简析 200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是Leonid Hurmicz、Roger B.Myerson以及EricS.Maskin共同获得,以表彰他们在机制设计理论方面的重要贡献。Hurmicz目前的研究主要包括了机制设计理论、重复博弈、收入不均衡问题以及投票理论等等。Myerson主要的研究包括经济学领域中的博弈论以及政治学领域中的投票体制等等。Maskin日前的研究领域包括博弈论、激励理论、拍卖理论以及社会选择与社会福利,研究的课题为机制设计理论、重复博弈、收入不均衡问题以及投票理论。 “机制没计理论”最早由赫维奇提出,马斯金和迈尔森则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瑞典皇家科学院在颁奖文稿中称,“这种理论使我们能区分运作良好的市场和运作不良好的市场,它帮助经济学家确定有效的贸易机制、规则体系和投票程序”。 一、机制设计理论的概念 亚当-斯密曾经用看不见的手来比喻市场如何在理想状态下保证稀缺资源的有效分配,然而,现实的市场条件往往是不完美的,市场失灵经常发生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信息市场及外部性、公共产品供给等场景中,市场无法推进资源的有效配置。机制设计理论,加深了这种情况下我们对优化分配机制的属性、个人动机和私人信息的理解,而且还帮助我们寻找其他机制来改进市场的作用。在赫维茨看来,机制就是参与人彼此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系统,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机制中采取策略性的行动,即为了获得最大的预期效用或收益,参与人可以隐藏对自己不利的信息或者发送错误信息。机制正如收集并处理所有这些信息的机器,而且还规定了信息博弈的行为规则,针对收集到的信息实施博弈的均衡解。不同机制的比较,实际上就是对信息博弈的不同均衡解的比较。也就是说,在不影响每个参与者追求个人利益的激励约束下,制度设计者可以设计出公共产品“反搭便车”的内生机制,把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予以“合成”,以调配并激励私人的力量为公众的目标所奋斗。由此可见,机制设计理论主要研究在自由选择、自愿交换、信息不完全等分散化决策条件下,对于任意给定的一个经济或社会目标,设计出一种经济机制(博弈规则),使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个人利益和制度设计者的既定目标相吻合。从研究路径和方法来看,传统经济分析把市场机制看作是给定的,而机制设计理论把社会目标作为已知,试图寻找实现既定社会目标的经济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重点

绪论 1、设计的的本质是由功能到结构的映射过程,是技术人员根据需要进行构思、计划并把计划变为现实可行的机械系统的过程。 2、计划具有个性化、抽象化、多解性的基本特征。 3、现代设计方法: 计算机辅助设计概念: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利用计算机及其图形设备辅助人们进行设计。优化设计是从多种设计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的方法,它以数学中的最优化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为手段,根据设计所追求的性能目标,建立目标函数,在满足给定的各种约束条件下,寻求最优的设计方案。 有限元设计就是利用假想的线和面将连续的介质内部和边界分割成有限大小、有限数目、离散的单位来研究。 稳健设计通过质量工程方法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要求把产品设计完美、健全,不受或尽量减少生产线波动带来的影响,以保证产品达到预期的质量效果。 虚拟设计是一种新技术,它可以在虚拟环境中用交互手段对在计算机内建立的模型进行修改,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了产品设计质量和一次设计成功率。 创新设计、智能设计、表面设计、绿色设计、动态设计、摩擦设计、协同设计、工业设计等。一 1、计算机辅助设计(简称CAD):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一门重要技术,是集计算、设计绘图、工程信息管理、网络通信等领域知识于一体的高新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2、CAD:(computer aided design):即计算机辅助设计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即计算机辅助分析,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即计算机辅助制造,CAPP(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即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即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8、CAD的特点:1)规范化、高质量规范设计流程,统一文档格式,提高设计质量。9、CAD发展方向:脱离图版,实现全自动无纸化设计、生产和制造,是CAD发展的最终目标。 10.CAD的基本功能及优点:1)人机交互 2)几何造型 3)计算分析 4)系统仿真 5)工程绘图 6)数据管理 11、CAD系统组成:CAD系统的硬件结构:计算机、图形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CAD系统的软件:软件系统、支撑软件、应用软件。 二 1、优化设计:是从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的设计方法。它以数学中最优化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为手段,根据设计所追求的性能目标,建立目标函数,在满足给定的各种约束条件下,寻求最优的设计方案。 2、P49页:例2-1 黄金分割法求函数,3无约束优化方法:坐标轮换法、牛顿法、 约束优化方法:遗传算法、惩罚函数法、复合形法多目标优化方法:多目标优化问题、主要目标法、统一目标法 三 1、有限元法的概念:把复杂的结构看成由有限个单元组成的整体的一种设计方法 2、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化整为零,积零其整,把复杂的结构看成由有限个单元组成的整体 3、弹性力学中的基本假设:连续性假设,完全弹性假设,各向同性假设,均匀性假设,微小性假设,无初应力假设 2、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平衡方程、几何方程、物理方程、边界条件

理论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华东交通大学第二届双基大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设计书 学院:土木建筑学院 班级:10级土木二班 指导老师:赵碧华 小组成员:祝波王富民 冷伟林薛亮 2011年11月18日

目录 一:设计要求 (3) 二:原材料基本信息 (3) 三:仪器设备 (3) 四:设计过程 (4) 五:价格计算 (6) 六:参考资料 (7)

一:设计要求 以设计C40混凝土强度等级为标准,应满足100年、T2、H2环境的使用要求,该混凝土主要用于在建的高速客运专线高架桥桥墩的墩身,该桥墩墩身一次性需浇筑的混凝土量约为350立方米左右。要求以最新的相关技术规程为原材料、设计、试验依据,配制的混凝土坍落度为180±20mm;;需要列举铁路客运专线混凝土设计试验过程中所需测定的相关试验项目。另外,新拌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和硬化后的混凝土立方体试块的密度值为最小;7d强度值以最接近试配强度值为最优,以最低造价成本,最简便的操作及成型工艺为佳。 二:原材料基本信息 现场施工材料为:粗骨料是江西省丰城段赣江产的卵石,最大粒径为25mm,粗骨料的表观密度为2600 kg/m3,堆积密度1600 kg/m3,紧密堆积密度为1680 kg/m3,价格定位100元/ m3;细骨料是江西省南昌段赣江产的中砂,细骨料的表观密度为2620 kg/m3,堆积密度1610 kg/m3,紧密堆积密度为1700 kg/m3,价格定位80元/m3,细度模数为2.6;胶凝材料为水泥为PO 42.5级,密度为3100kg/m3,价格定位420元/吨;可提供的化学外加剂为聚羧酸,减水率为28-30%;推荐参量为0.8~1.2%,含固量为22%,价格定位4500元/吨;矿物外加剂为Ⅱ粉煤灰,密度为2100kg/m3,价格定位200元/吨 三:仪器设备 坍落度及捣棒,拌板,铁锹,小铲,钢尺,容量筒,台秤,振动台,

6.8.2 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原理及依据

6.8.2 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原理及依据 一、砼配合比设计的方法与原理 1. 体积法 假定混凝土拌合物的体积等于各组成材料绝对体积和混凝土拌合物中所含空气体积之和。 —水泥密度,可取2900~3100(kg/m3); 式中ρ c ρ —细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 s ρ —水的密度,可取1000(kg/m3); w α—混凝土的含气率(%),在不使用引气型外加剂时,可取1。 2. 质量法(假定表观密度法) 该法假定混凝土拌合物的表现密度为一固定值,混凝土拌和物各组成材料的单位用量之和即为其表观密度。因此可列出以下两式 式中:m c0、m c0、m s0和m w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粗骨料、细骨料和水的用量(kg); ——砂率(%); β s ——1 m3 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湿表观密度(kg/m3),在2260~2450kg ρ cp 范围内选定。 一般C7.5~C15取2300~2350 kg/m3,C20~C30取2350~2400 kg/m3,>C40取2450 kg/m3 。

二、砼配合比设计的依据 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本参数的确定 砼:4个基本变量(材料参数):水泥、水、砂子、石子 三个关系:(1)水和水泥的关系(水灰比) (2)砂和石子的关系(砂率) (3)水泥浆与骨料的关系(单位用水量) 基本原则是: (1)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基础上,确定混凝土的水灰比。——取大值(省水泥) (2)在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基础上,根据粗骨料的种类和规格,确定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越小越好 (3)砂在细骨料中的数量应以填充石子空隙后略有富余的原则来确定。——砂率越小越好 2. 砼配合比设计的算料基准 1m3砼种各材料用量为基准 计算时骨料以干燥状态为基准 花岗岩物理特性: 密度:2.79-3.07g/cm3 抗压强度:1000-3000 kg/cm2 弹性模量:1.3-1.5x106 kg/cm3 吸水率:0.13 % 肖氏硬度:> HS 70 石灰膏是将块状生石灰用过量水(约为生石灰体积的3-4倍)消化,或将消石灰粉和水拌合而 成的膏状物,其主要成分为Ca(OH):。石灰膏的表观密度为1300-1400kg/m3,常用于调制 石灰砌筑砂浆或抹面砂浆,也常调制混合砂浆。 (一)按干表观密度分类 1.重混凝土 重混凝土是指干表观密度大于2800ks/m3的混凝土,采用密度特别大的骨料(如重晶 石、铁矿石、钢屑等)制成,具有防x射线、r射线的性能,故又称防辐射混凝土,广泛用于 核工业屏蔽结构。 2.普通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是指干表观密度为2000—2800ks/m3,以水泥为胶凝材料,采用天然的普 通砂、石作粗、细骨料配制而成的混凝土。普通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应用最广、用量最大的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AB卷答案wxw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试卷A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零件失效在不同失效期具有哪些特点? (1)早期失效期 早期失效期一般出现在产品开始工作后的较早时期,一般为产品试车跑合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失效率由开始很高的数值急剧地下降到某一稳定的数值。引起这一阶段失效率特别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材料不良、制造工艺缺陷、检验差错以及设计缺点等因素引起。 (2)正常运行期 正常运行期又称有效寿命期。在该阶段内如果产品发生失效,一般都是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引起的,因而该阶段也称为偶然失效期。其失效的特点是随机的,例如个别产品由于使用过程中工作条件发生不可预测的突然变化而导致失效。这个时期的失效率低且稳定,近似为常数,是产品的最佳状态时期。 (3)耗损失效期 耗损失效期出现在产品使用的后期。其特点是失效率随工作时间的增加而上升。耗损失效主要是产品经长期使用后,由于某些零件的疲劳、老化、过度磨损等原因,已渐近衰竭,从而处于频发失效状态,使失效率随时间推移而上升,最终回导致产品的功能终止。 二、可靠性分布有哪几种常用分布函数,试写出它们的表达式。 (1)二项分布 ),,2,1,0()(n r q p C r X P r n r r n ===- r n r r n k r q p C k r F -=∑=≤0 )( (2)泊松分布 ),2,1,0(,!)(n r r e r X P r ===-μ μ (3)指数分布 (4)正态分布 (5)对数正态分布 (6)威布尔分布 三、试述产品的正向设计和反求工程设计的基本过程。 正向工程与反求工程过程两者比较,最本质的区别在于: 正向工程是由抽象的较高层次概念或独立实现的设计过渡到设计的物理实现,从设计概念至CAD 模型具有一个明确的过程。 而反求工程是基于一个实物原型来构造它的设计概念,并且通过对重构模型特征参数的调整和修改来达到对实物原型的产品复制和创新,以满足产品更新换代和创新设计的要求。在反求工程中,由离散的数字化点到CAD 模型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设计推理和数据加工过程。一般产品的正向设计与反求工程设计的的基本过程如图所示。

案例:机制设计理论与赫维茨的不可能定理

机制设计理论与赫维茨的不可能定理1 众所周知,如何设计机制为经济主体提供合理的激励已成为当代经济学的核心主题。 因此,“机制设计理论”是当代经济学的热门理论。在“机制设计理论”出现之前,分配理论的微观经济学分析基本上等同于市场理论,也就是亚当·斯密曾用“看不见的手” 来比喻市场如何在理想状态下保证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传统的经济分析证明了在非常严格的条件下,市场机制能够保证效率最大化。然而,现实世界总是不完美的,市场竞争不一定是完全自由和充分的,在很多领域信息也往往是不对称的。例如,消费者不可能得到他想了解的全部信息,银行不可能了解借贷者未来收入的全部信息,企业也不了解前来应聘人员的全部信息,行政管理人员也很难十分清楚下属是否在十分努力地工作,甚至政府也很难全部了解个人和企业的纳税能力。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市场分配问题,如何避免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潜在威胁,是否能设计出更好的经济机制,以实现效率最大化乃至社会公平等既定目标,这些问题的提出成为“机制设计理论”诞生的主要原因。 赫维茨1960年发表的一篇论文——《资源配置中的最优化与信息效率》,拉开了“机制设计理论”的研究序幕。他后来相继发表了《无需需求连续性的显示性偏好》、《信息分散的系统》等论文,进一步完善了该理论的基础,1973年赫维茨在最富盛名的《美国经济评论》杂志上发表论文《资源分配的机制设计理论》,基本奠定了机制设计理论的框架。所谓机制就是一套博弈中的制度和规则,是参与人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系统,每个人在这个系统中都可以采取策略性的行动即为获取最大的效应或收益,他可以隐藏对自己不利的私人信息或告知别人错误的信息。而机制设计就是指“对于任意给定的一个社会目标,能否并且怎样设计一个经济机制(即制定什么样的经济体制)以达到既定的社会目标”。当然,你在设计规则的时候必须考虑到人们在掌握私人信息的情况下,出自于自身利益会作出相应的反应。由于所有信息不可能完全被一个人掌握,所以人们总是希望分散化决策。赫维茨认为,机制设计理论就是要研究在信息不完全、决策分散化、自愿选择和交换条件下,如何设计出一套经济机制,避免信息不完全所带来的资源配置损失,实现资源最优化利用等既定目标的理论。 由于在现实社会中,经济环境总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在这个理论模型下,经济机制不必看成是给定的,而是未知的、可设计的,并且只要满足一个好的经济制度的三个条件(资源的有效配置、信息的有效利用和激励兼容),就可以研究和比较各种经济机制的优劣。机制设计的目标可以大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制度设计,也可以小到只有两个参与者的经济组织管理。这一理论说明了即使在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实现效率最大化目标时,社会仍能通过选择某种经济机制来达到既定的社会目标。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一个机制最值得关注的特征有两个:信息和激励。任何机制的设计和执行都需要信息传递,机制设计理论不仅在理论上将博弈论引入到新制度经济学中,推动了理论的发展,在现实中也有助于人们找到有效的交易机制、管制手段和投票程序,丰富了现实中可供人们选择的经济制度。然而,赫维茨在考察了只有私人物品的环境下,提出了不可能定理,即不存在任何机制既能使每个人透露其真实信息,又能实现帕累托最优。他认为,在信息分散的私人物品环境下,市场机制本身也面临信息无效和激励不足的问题,因此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达到效率的最大化。至于在公共物品的环境下,信息无效的问题更突出,更无法满足激励相容的条件。赫维茨认为,所谓激励相容就是指,如果某个机制使得真实显示偏好策略成为占优的均衡策略,那么这一机制就是激励相容的。也就是说,在制度或规则的制定者不能了解所有个体信息的背景下,可以设计某种激励机制诱导经济人显示真实信息,使经济人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达到机制所制定的目标。 1祖强.机制设计理论与最优资源配置的实现[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

机制设计理论

里奥尼德·赫维茨 里奥尼德·赫维茨(Leonid Hurwicz,1917-):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机制设计理论最早提出者 赫尔维茨目前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名誉教授。赫尔维茨在经济学理论方面进行了先锋性的探索,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机制和机构设计以及数理经济学。他曾于1990年由于“对现代分散分配机制的先锋性研究”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 里奥尼德·赫维茨简介 里奥尼德?赫维茨教授是犹太人,1917年出生于波兰, 他是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名誉教授。20多年以来,一直被提名为经济学诺贝尔奖候选人。一直没有获得。终于在200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来到美国,最高学位是在波兰时拿的相当于硕士学位的一个法学学位,来美国后,他没有去拿博士学位,就直接从助教授做到正教授。 赫维茨教授在学术上获得许多荣誉,比如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经济学会院士(一年只有一个,比美国科学院院士更难拿),总统奖获得者,明尼苏达大学校董事会讲座教授,1990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等。 当然,他最重要的研究工作是开创了机制设计理论。激励或激励兼容现在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学中一个核心的概念。 应用该激励机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开创信息经济学领域的委托代理人理论的密勒斯(James Mirrlees) 和维克瑞( William Vickrey)已经获得了诺贝尔奖。 他对中国的经济改革非常有兴趣,到中国访问过多次。为了访问中国时方便,他还自学中文,认识好几百中国字。 赫维茨这个人特有意思,可能是犹太人的原因,虽然拿着高工资,却有时象我这个穷学生一样到处找免费停车的地方,而不去要交费的地方停车。赫维茨教授还有一大特色,他能够根据每个人的经济学知识的多少和训练的不同,用非常通俗或严谨的语言把高深问题讲得异常地透彻。他的课非常有趣、且通俗易懂,但他的考试却很难,他手下的学生一般要学6、7年才能拿到博士学位,很多人最后往往拿不到学位,所以他的博士生不多。但是,“严师出高徒”,他培养的学生一般都比较优秀,比如他的学生麦克法登 (Daniel L. McFadden) 在200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里奥尼德·赫维茨的学术研究与贡献 赫维茨做了许多其它开创性的工作:上世纪40年代中后期对动态计量模型的识别问题作出了奠基性的工作;早在1947年就首先提出并定义了宏观经济学中的理性预期概念, 理性预期学派已成为当今宏观经济学的主流,使得卢卡斯和普雷斯科特分别获得1995年和2004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理性预期学派当中的其他几个大人物,象萨金特, 巴罗(R. Barro) 今后也很可能获奖; 赫维兹对如何从需求函数的存在来证明效用函数的存在这一可积性结果 也作出了重要工作,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结果。效用是现代微观经济学消费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整个现代经济学的基础。但传统的政治经济学认为效用是一个唯心的概念,它不存在,在以往的国内政治经济教科书中,效用一直受批判;他和阿罗(Kenneth J. Arrow)等人还对竞争市场一般均衡的稳定性研究作出了开创性的工作。 赫维茨与机制设计理论 利奥·赫维兹在上世纪70年代对经济机制理论做了开创性研究。其研究对象大到对整个经济制度的一般均衡设计,小到某个经济活动的部分均衡设计。在他那里,概括地说,经济机制理论所讨论的问题是:对于任意给定的一个目标,在自由选择、自愿交换的分散化决策条件下,能否并且怎样设计一个经济机制(即制定什么样的方式、法则、政策条令、资源配置等规则),使得

理论配合比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条件 (02) 1、已知参数和设计要求 (02) 2、材料要求 (02) 3、组员及任务分配 0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理论配合比设计与计算…………………………………………………0错误!未定义书签。 1、C50基准混凝土理论配合比计算 (01) 2、C 50泵送粉煤灰混凝土理论配合比设计 (07) 三、理论配合比设计结果……………………………………………………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实验室试配配合比设计与试配后拌合物性能测试结果 (9) 1、C50基准混凝土实验室试配配合比设计计算 (9) 2、C50粉煤灰泵送混凝土实验室试配配合比设计计算 (10) 3、试配后拌合物性能测试结果 (11) 五、强度测试原始记录与强度结果的确定 (13) 一、7d强度测试 (13)

二、28d强度测试…………………………………………………………错 误!未定义书签。 六、课程设计小结 (16) 一、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条件 1、已知参数和设计要求: 某工程需要C50商品混凝土,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柱。施工采用泵送方式(管径φ100),施工气温15~25℃。要求出机坍落度为190±30 mm,而且2 h坍落度损失不大于30 mm。为使混凝土有良好的可泵性并节约水泥,要求掺适量的优质粉煤灰。 2、材料要求 A、水泥:重庆拉法基水泥厂P·O 42.5R,f ce=50.2MPa,ρc=3.10 (g/cm3),堆积密度1560kg/m3; B、细骨料:①特细砂M x=0.98,ρs1=2.69(g/cm3),堆积密度1380kg/m3, 含泥量1.4%,含水率7%; ②机制砂M x=2.9,ρs2=2.70(g/cm3),堆积密度1530kg/m3, 含粉量14%; C、粗骨料:①石灰岩碎石5~10,ρg=2.67(g/cm3),堆积密度 1380kg/m3,含泥量0.7%; ②石灰岩碎石10~25,ρg=2.67(g/cm3),堆积密度 1400kg/m3,含泥量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